登陆注册
3414100000007

第7章 花木(1)

此卷为花木培植观赏之用。涉及适宜居家养殖花木三十九种及瓶花、盆玩之培护,按照花木生态习性和景观艺术布局要求搭配种植,可使居所四季风景不断。

弄花一岁,看花十日。故帏箔〔1〕映蔽,铃索护持〔2〕,非徒富贵容也。第繁花杂木,宜以亩计。乃若庭除槛畔,必以虬枝古干,异种奇名,枝叶扶疏,位置疏密。或水边石际,横偃斜披;或一望成林;或孤枝独秀。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又如桃、李不可植于庭除,似宜远望;红梅、绛桃,俱借以点缀林中,不宜多植。梅生山中,有苔藓者,移置药栏,最古。杏花差不耐久,开时多值风雨,仅可作片时玩。蜡梅冬月最不可少。他如豆棚、菜圃,山家风味,固自不恶,然必辟隙地数顷,别为一区;若于庭除种植,便非韵事。更有石磉〔3〕木柱,架缚精整者,愈入恶道。至于艺兰栽菊,古各有方。时取以课园丁,考职事,亦幽人之务也。志《花木第二》。

【注释】

〔1〕帏箔:指帷幕和帘子。

〔2〕铃索护持:指用铃铛来惊吓鸟雀,以保护花木。

〔3〕石磉:木柱下的石墩,指搭建花架的材料。

【译文】

伺弄花木一年,赏花十天。故而用帷幕、帘子来遮蔽日光,用金铃系绳来护持,并非仅仅为了花开时的富贵容貌。种植繁花杂木,应当以亩来计算。至于庭院边、栏槛之畔,必当用虬劲的枝条,古意盎然的树干,品种奇异,名字奇特,枝叶茂盛,疏密有致。要么在水边石旁,横卧斜披;要么一望成林;要么孤植一棵,有一枝独秀之景。草木不能种得太繁杂,随处种植,使其四季风景不断,都可以入画境。又比如桃树、李树不可以种植在庭院,只宜远望;红梅、绛桃都是用来点缀树林的,不宜多种。梅花生长在山里,将其中有苔藓的移植到花栏里,最有古意。杏花花期不长,花开时节,风雨正多,只能短暂观赏。蜡梅于冬天最不可缺少。其他如豆棚、菜圃,山野风味,固然也不差,然而必须要单独辟出数顷空地,使其自成一区;如果在庭院里种植,有失风雅。更有石墩、木柱,精心搭架绑缚的,愈加恶俗了。至于种植兰花、菊花,古时都有方法。现今用来培训园丁,考核技艺,也是幽娴之士的事务。记《花木第二》。

【延伸阅读】

五代时的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花上金铃”的故事:“天宝初,宁王日侍,好声乐,风流蕴藉,诸王弗如也。至春时,于后园中,纫红丝为绳,密缀金铃,系于花梢之上。每有鸟雀翔集,则令园吏掣铃索以惊之,盖惜花之故也。诸宮皆效之。”天宝初年,宁王风流多致,春天花盛开时,他命人制作了红丝绳,上面缀上很多黄金做成的铃铛,系在花枝上。鸟群一来,就让园丁摇绳子,铃铛叮叮作响,令鸟惊起而飞。这个故事说明爱花成痴的人,可以到何种程度。

【名家杂论】

这篇是文震亨写在花木卷篇首的序言,或曰纲要,陈述了他关于种植花木的总体思想。种花不易,精心侍弄一年,观赏花开的时间,往往不过十余天,故而古人赏花有用帏箔映蔽、铃索护持的,这是因为种花不易,花开难得。真正的种花人,会懂得种花的辛劳,从而对于赏花时的种种铺张排场,他认为并非过分,乃是情之所至,爱之所钟。

文震亨认为,庭院中花木的种植,须得古雅,有意趣,且枝叶修剪得疏密有致,位置也要安排得宜。花木要种得有情趣,映照成景,比如在池边、石间,做一疏影横斜的造景。明清时期的江南园林,对于花木的种植非常讲究。如苏州园林,叶圣陶评其“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园中景点,如一幅幅图画,人游其中,如同入画里。

植物造景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按照花木生态习性和园林艺术布局的要求来配置优美景观。首先是植物间的搭配,如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及意境的创造等;其次还有花木与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的配置。

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花木种植主要采取自然式配置,具有活泼、愉悦、幽雅的自然情调,如孤植、丛植、群植树木等等。文震亨的曾祖父文征明,在苏州拙政园的若墅堂前,题了一副对联:“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意指拙政园的造园艺术,有着山野的自然意趣,虽在城市,宛如置身山林。

文震亨提到的“草木不可繁杂,随处植之,取其四时不断,皆入图画”,指花木的季相搭配,一年四季都要有景可赏:春季赏的花,如玉兰、茶花、桃、李、杏;夏日赏的花,如紫薇、萱草;秋季赏的花,如芙蓉、菊花;冬日赏的花,如蜡梅。这些常用庭院花木的种植,应该按照季节来搭配好,四季皆有花可赏,有景可观。

牡丹芍药

牡丹称花王,芍药称花相,俱花中贵裔。栽植赏玩,不可毫涉酸气。用文石为栏,参差数级,以次列种。花时设宴,用木为架,张碧油幔于上,以蔽日色,夜则悬灯以照。忌二种并列,忌置木桶及盆盎〔1〕中。

【注释】

〔1〕盎:原指腹大口小的盛物洗物的瓦盆,后来泛指盆这一类的容器。

【译文】

牡丹被称作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皆是花中的贵族。栽种观赏,不能有丝毫的寒酸之气。用带纹理的石材做栏杆,参差排列,按照次序种植。花开时节设置宴会,用木料搭起架子,上面铺着碧色的帷幔,以遮蔽日光,夜晚则悬挂灯烛来照明。忌将牡丹和芍药并列同排,忌将这两种花放置在木桶和大盆中。

【延伸阅读】

李格非在《洛阳名园记》中记载:“花园子洛中花甚多种,而独名牡丹曰花王。凡园皆植牡丹,而独名此院曰花园子,盖无他亭,独有牡丹数十万本。凡城中赖花以生者,毕家于此。至花时张幙幄,列市肆,管弦其中,城中士女,绝烟火游之。”可见赏牡丹确实要有富贵做派。北宋时,洛阳城中雅士赏牡丹,就是“张幙幄,列市肆,管弦其中”,不但铺着帷幔,还有歌舞管弦,丝竹之乐。

牡丹和芍药,都为艳冠群芳的名花,谁列第一呢?北宋陆佃在《埤雅》中说:“今群芳中牡丹品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又或以为花王之副也。”可见牡丹第一,芍药第二,前人早有定论。

【名家杂论】

牡丹和芍药都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两者区别在于,牡丹为木本,芍药为草本,且牡丹的花期略早于芍药。文震亨认为不应将两种花并列种植,或许有这方面的考虑。作为花中富贵者,种植玩赏之道,也须得有富贵做派,不能寒酸。栽种要雕栏玉砌,观赏则应帷幔低垂,夜里还要以灯烛映照,这样隆重而雅致的做派,才配得上“花王”“花相”的尊贵气度。

牡丹原产于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诸省的山间、丘陵中,在东汉早期的墓葬中,有关于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牡丹作为观赏植物栽培,则始于南北朝,据《太平御览》记载:南朝宋时,永嘉水际竹间多牡丹。唐朝时,无论宫廷还是佛寺道观,乃至普通人家的宅院,种植牡丹都已十分普遍。洛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牡丹栽培中心。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称:“自唐则天已后,洛阳牡丹始盛。”他描述当时洛阳人喜爱牡丹的风俗:“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往往于古寺废宅有池台处为市井,张幄帟,笙歌之声相闻。”

芍药的栽培历史则更为悠久。据宋代虞汝明的《古琴疏》载:“帝相元年,条谷贡桐、芍药。帝命羿植桐于云和,命武罗伯植芍药于后苑。”帝相是夏代的君王,若以此来算,芍药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了。

芍药以扬州最负盛名,宋代王观在《扬州芍药谱》中说:“今洛阳之牡丹、维扬之芍药,受天地之气以生,而小大浅深,一随人力之工拙,而移其天地所生之性,故奇容异色,间出于人间。”

芍药的文化意象与牡丹不同,牡丹雍容华贵,芍药则旖旎多情。《诗经·郑风·溱洧》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的诗句。上巳节时,溱洧河畔,青年男女游春相戏,赠芍药以表达绵绵情意。李清照的《庆清朝·禁幄低张》,则将芍药喻作风姿绰约的佳人:“禁幄低张,彤阑巧护,就中独占残春。容华淡伫,绰约俱见天真。”

姜夔在《扬州慢》中,则用芍药的盛开来反衬扬州城经历战火后的破落。他写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二十四桥又名红药桥,原本以红芍药闻名,而如今,花开依旧,冷月无声,人事却已面目全非。

牡丹芍药,同是富贵之花,却被寄寓了不同的文化情怀。

玉兰

玉兰,宜种厅事〔1〕前。对列数株,花时如玉圃琼林,最称绝胜。别有一种紫者,名木笔,不堪与玉兰作婢,古人称辛夷,即此花。然辋川〔2〕辛夷坞木兰柴,不应复名,当是二种。

【注释】

〔1〕厅事:指正厅、堂屋。

〔2〕辋川:唐代诗人王维归隐田园的居所,名“辋川别业”,其中有景点名辛夷坞和木兰柴。

【译文】

玉兰宜栽种于堂屋之前,排列数株。花开时,一片洁白,如白玉雕琢之园圃,又如披雪之琼林,堪称景致绝胜。另外有一种紫色的玉兰花,名为木笔,忍受不了给玉兰做奴婢,古人称之为“辛夷”的,就是这种花。然而辋川别业中的辛夷坞和木兰柴里种植的应该不是同花异名,而是两种花。

【延伸阅读】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这是王维《辋川集》中的《辛夷坞》诗,一首五言绝句,寥寥数语,却成描写玉兰的千古绝唱。

《木兰柴》则是《辋川集》中的另一首诗,描写山居景象:“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秋日的山顶衔着半轮残阳,只留一抹余晖,夕照中,倦飞的鸟儿鼓动着翠羽,互相追逐遁入山林,没入薄薄的山岚之中。

【名家杂论】

文征明的印章中,有一方是“玉兰堂”,又有一方是“辛夷馆”,可见玉兰和辛夷是文氏家族世代喜爱的花木,并且王维《辋川集》中的山水诗也很受文家的爱重。

玉兰是木兰科落叶乔木,别名白玉兰、望春、玉兰花,我国特产名花,种类颇多,有广玉兰、紫玉兰、白玉兰、二乔玉兰等品种。其中,白玉兰色白微碧,莹洁清丽;紫玉兰花开呈淡紫色,其花初出时尖如笔锥,故又称木笔。白、紫两种皆在早春盛开,花先于叶,妍丽多姿,为著名的庭院观赏花卉。

玉兰在我国的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培育玉兰花的记载。自唐代开始,玉兰、海棠、迎春、牡丹合缀成了“玉堂春富贵”,营造出皇家园林的富贵景象。

紫玉兰在诗文中,多被称为“辛夷”,其名雅致而有古意,自唐以来,备受诗人钟爱,花名与诗篇皆得广为流传。故而文震亨以为,此花“不堪与玉兰作婢”。

揣摩他的意思,盖以为辛夷花在文坛声名颇盛,似乎不堪居于玉兰之下,应当别立门户。按王维《辛夷坞》中的意境:在深山幽谷之中,紫玉兰灿然绽放枝头,花朵硕大,色泽艳丽如荷花,望之若云蒸霞蔚。繁花正盛,韶光正好,山林之中皆涌动着勃勃生机,可见生气勃勃的生命力。然而如此繁花,却在幽寂山谷中,自开自落,花开如霞,花落似锦,映照着诗人心中之落寞。

玉兰若种植于庭院中,却不再是王维诗中空谷幽兰、遗世独立之景象,而是用以衬托正厅堂屋,是“高大上”的花卉。盖因玉兰早春可赏花,花落叶繁茂,树形也优美,高贵典雅,故而文震亨提笔即言:玉兰“宜种厅事前”。在富丽堂皇的正厅之前,可以种植几株玉兰,树要种得整齐,成行成对,有仪式感。可见玉兰不是一般的小巧娇媚之花,而是能压得住场的花中君子,既雅洁又不失大气,且有文化底蕴,是符合世家庭院气度的花。

海棠

昌州海棠有香,今不可得;其次西府〔1〕为上,贴梗〔2〕次之,垂丝〔3〕又次之。余以垂丝娇媚,真如妃子醉态,较二种尤胜。木瓜花似海棠,故亦有木瓜海棠。但木瓜花在叶先,海棠花在叶后,为差别耳!别有一种曰“秋海棠”,性喜阴湿,宜种背阴阶砌,秋花中此为最艳,亦宜多植。

【注释】

〔1〕西府:西府海棠,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树枝直立性强,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因生长于西府(今陕西省宝鸡市)而得名,在北方干燥地带生长良好。

〔2〕贴梗:贴梗海棠,蔷薇科木瓜属,落叶灌木,果实可入药。

〔3〕垂丝:垂丝海棠,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树姿优美,叶茂花繁,是著名的庭院观赏植物。

【译文】

昌州有有香味的海棠,如今已经无处可觅;其次以西府海棠为上品,贴梗海棠次之,垂丝海棠又次之。但我认为垂丝海棠娇艳妩媚,真如贵妃醉酒之态,比西府海棠和贴梗海棠更有情致。木瓜花类似海棠,故而也有“木瓜海棠”的叫法。但木瓜是先开花,后长叶,海棠是先长叶,再开花,这是二者的差别。另有一种秋海棠,喜欢阴凉湿润之地,适合种在背阴的台阶处,秋季花卉中,这种花最娇艳,也适合多种植。

同类推荐
  •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

    《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作者以调侃、风趣、幽默的文笔,书写百家讲坛那些人和事,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和悬念:学者怎样上电视?如何从"学术人"变成"电视人"?学者是否应该明星化?上了"魔鬼的床",主讲人被"截短拉长",是否还张扬个性?易中天、于丹等人是怎样被发现,并被拉上"魔鬼"之床的?阎崇年、王立群、纪连海等人一讲成名,生活和心态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了阎崇年青灯独对,坐拥书城五十载,厚积薄发,面对台下一名观众,一举成名;性情中人易中天妙语如珠,机智洒脱,哪怕是与央视名嘴对话,照样挥洒自如,机锋迭出;于丹为人谦和冲淡,洞察人世,掩不住顽皮活泼,骨子里侠气激荡;老夫子王立群命运多舛的人生经历,他用苦难来磨砺自己,一步一个脚印,成就了自己;纪连海懵懵懂懂,总是被好运眷顾,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嘎小子,成为名动一时的中学老师……《百家讲坛:这张魔鬼的床》不仅对十大主讲人做了精彩的描述,对栏目的一些运作内幕,如何在大学里"选秀",如何"修理"大腕主讲人,都有细致生动的解读。
  •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第四册)

    《世界文化博览》精选了大量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以精炼的文字从多方面加以说明与介绍。揭开历史,一窥背后的故事,将人类历史上的里程碑和转折点,冲突和战争、创造和发现、崛起和衰落等,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其内容涵盖了原始社会、传媒通讯、人类军事武器的产生、数学宝库、西方文明的产生、人类走向宇航时代等。带你领略世界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文化的力量和魅力,享受精神的盛宴,浓缩世界文化知识精粹。旨在为读者提高文化修养、丰富人生内涵、添加知识储备、准备写作素材、增加聚会谈资……
  •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名至实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汉学研究新视野

    汉学研究新视野

    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以丰富的外文资料、融贯中西的学识,对近年来德语、英语世界所出版的汉学新书中所涉及的新译本、新材料、新观点进行了介绍和讨论,其中绝大多数的材料都是第一次被介绍到中国来。同时,他也对中西文化在文、史、哲等领域的异同进行了深入探讨。材料新颖别致,分析鞭辟入里,是了解西方汉学界学术前沿的最佳捷径。
  •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中国人应知的文化常识

    如果有人问:阴历和阳历是怎么来的?篮球队中为什么没有1、2、3号队员?手术服为什么是绿色的?秋天的枫叶为何会变红?为什么日食发生在初一而不是十五?为什么说买“东西”而不说买“南北”?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武则天吗?如果不是,那是谁?诸如此类的问题您能答得出来吗?也许您已经发现,这些都是常识性的问题,您所说的每一句话里都包含着文化。本书内容广泛,涵盖文学艺术、科举教育、官政典制、科技发明、风俗礼仪、衣食起居、节日节气、天文历法、宗教哲学、体育娱乐、医疗保健、建筑园林、考古文物、自然生物、地理景观、历史军事、政治经济等文化的各个层面,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一本生活之余的休闲书。
热门推荐
  •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不娇不惯教女孩100招

    “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一一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父母溺爱和娇惯孩子,满足她们的任性要求,她们就可能成为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人。因此,父母的爱不应该是盲目的……”
  • 网游三国之命运天下

    网游三国之命运天下

    世间轮回谁能明其本意,万凡千灵谁能知晓命运,一个名为一款名为《命运》的游戏,能够给予你掌握命运的能力,本来游戏里混的并不如意的苏阳,偶然间竟回到三年前的游戏之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说这天下,就没有我等的一席之地?
  • 绝爱后宫:我知帝王心

    绝爱后宫:我知帝王心

    自十二岁起,我便知道我的人生一大半时光将注定在深宫中度过。十七岁的二皇子梓川被册封为太子。立储前,明媚的午后,梓川绽开和煦笑容说出那句每次见面都会说的话时,我并没有如每次那般嬉笑闹过,而是红透了一张脸,鼓起勇气轻轻“嗯”了一声,很快带着丫头跑开。“芫妹妹,等你长大了,嫁给我做王妃可好?”谁料事与愿违,梓川中毒而亡,我发誓找出暗害他之人。待五皇子梓逸登基,我与之并肩……
  • 太元圣主

    太元圣主

    小小少年,困于黑暗,浴火而生,我命虽小,却不弱于苍。我本生于凡尘世间,弱小而无知,奈何命运多舛,容我不得,跌落深渊,黑暗环绕,无缘光明,从此浮游一生,命如草芥,生死不知,直到那日,一束火光苍穹直下三万尺,揭开了一道世界之门,照亮前世今生。是谁敲响了命运的丧钟,凡世的英雄敢作神,逆转了阴阳,跨越了轮回,从黑暗中来,到光明里去。苍茫宇宙,谁主沉浮?一道星芒从苍穹之上而降,是星辰陨落还是涅槃新生?
  • 刀神传说火遍银河系

    刀神传说火遍银河系

    笑傲江湖已成空,千古刀神无影踪。蓬莱石上刻传说,古镇悠悠人间红。
  • 活不过的2035年

    活不过的2035年

    宇宙没有起源,没有尽头,只有一个大爆炸的奇点,它像不像载入程序开始的那一刻?设置好普朗克常数,每秒30万公里的光速,温度最低只能是-273.15℃……然后一个悦耳的440赫兹的c和弦,叮!游戏就这么开始了。我们的世界就是一场程序,程序就会有bug,花三分之一的人生去睡觉就是一场大阴谋……
  • 彼岸花的死亡之美

    彼岸花的死亡之美

    奈何桥旁,忘川河畔。死亡之美,彼岸之花。一曲琴音落下,一片绿叶褪下,一瓣血花幻灭,一位儒雅谪仙,一位绝世美人,一段旷世奇缘,一场刻骨之恋,一神一妖求和?她是一株妖娆彼岸花,他是一位无心谪仙人;她妖娆无情,本以为自己无情却不知自己有心;他无心无情,本以为自己会孤独一生却不曾知道自己一颗冰封了万年的心还在为她悸动。 作者:缘更,但不会弃文
  • 大危局

    大危局

    这是一次艰难的写作。最早萌发写本书的念头大概是在2008年的那个夏天。当时一场席卷优选的金融危机,让许多貌似强大的美国跨国企业巨头在一夜之间被打回原形。
  • 奋斗新时代

    奋斗新时代

    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时代是奋斗者书写的,只有奋斗者才能创造无愧于历史的辉煌业绩,书写无悔的幸福人生。本书以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出发点,全书从新时代什么样、新矛盾怎么看、新使命是什么、新思想新在哪、新征程怎么走、新部署怎么干、世界大同怎么谋、伟大工程怎么建等几个方面,探讨分析了如何以伟大奋斗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对于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提高自身履职能力和执政本领具有一定的帮助。
  • 煮剑沽酒

    煮剑沽酒

    能人无数,先秦奇才聚集的神秘门派深埋秦岭大山之下;时间流逝,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大地迎来了一个鬼谷门后人,他虽身负旷古烁今的惊人血脉,可惜身患绝症,如何融入于此时全新的江湖?如何面对数之不尽的现代精英?他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