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2800000018

第18章 附录(3)

这是一位好老头,开朗、和气、热情。我和他见面聊天每次都很开心。论造诣与成就他其实算不上大师,只不过他是齐白石大师的学生、开画店的老板,业余玩票画画。

他一生,上边父亲是企业家,下边儿子是企业家,就他开了家画店还奉献给公家了,是书画票友,玩了一辈子,重的是交情与义气。

许老是有福之人,不在意钱财,也并不真的在意书画——这是很难得的境界。不过他的画按照严格的学术标准来评价并不太高明,听说炒得也很高,简直不可思议。

秦岭云秦岭云态度从容,是那种有学问、有修养的老先生。他是画家,职业是美术编辑。他拿给我看几种非正式出版的书画报刊,上面有他的介绍,印得很不好。按说他是美术出版的老前辈,不该把这种粗制滥造的印刷品放在眼里的。

秦老的太太非常健康而且头脑敏捷、思路清晰。第一次我与秦老访谈,她在外面过厅对当时我的一个手下员工评论道:“这个博士肚子里有货!”如今博士文凭几万块钱就可以买到真的,人不用去学校便可以毕业领证,所以,博士社会形象大大受损,以至于常常有人对我由衷地赞许:“你是个真博士!”真让我哭笑不得。肚子里没货的博士,哪怕是走了过场、文凭证书手续都“货”真“价”真,也逃不脱被众人所耻笑。

我和日本书画家接触非常少,只认识两三位大师,其中之一是梅舒适,另一位是小林斗盒。

在书法篆刻界,梅舒适地位崇高,他是当代日本印坛泰斗之一。

老先生儒雅清秀,彬彬有礼,只是,我以前看过他的书,知道他是大学中文系毕业,又在中国工作过几年,因此,满以为可以畅谈一番,没料到,见了面才发现,他既不会说汉语,也听不懂汉语!这让我措手不及,因此匆匆便告辞了。

论者皆知日本书法与篆刻总隔一层,其中原因,恐怕就在于这种语言与文化的差距吧。

用中国老话讲,小林老先生是相貌高古,小小的个子,硕大的头颅,很适合中国画来写生。在杭州参加西泠印社百周年纪念活动时,我去拜访小林斗盒,结果发现这位日本篆刻大师,虽然其事业天天以汉字为中心,竟不会说中国话。他所编的书在中国出版后,影响颇好。

老先生很持重,很严肃,弟子们前呼后拥。这种尊严是建立在艺术才华与道德学问的基础上的,不怒而威。反观国内的某些书画家大人物,虽然也不乏弟子门生追捧,但是维系的力量却是地位与钱财。

第一次认识杨老是在扬州,参加扬州八怪国际研讨会,当时上午十一点左右,在宾馆的过道里碰上杨老,被我让进自己的房间,老先生坐下来就聊,对我极为热情,赞不绝口。老先生一直聊到午饭时间,我陪他小心翼翼地进餐厅,一起吃完饭,我说杨老回房间休息吧,他回答说不用,他还要到我的房间继续聊,直到下午两点会议开始,我扶他上主席台就坐。对一位年已望九的老人,连续谈了三个小时,连午睡也放弃了,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我至今不理解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赢得老人如此厚爱。

有一次一位当时我所在单位当官的告诉我,杨老来北京了,他认识杨老很多年了,想与杨老吃顿饭,可是杨老说另有安排。于是我就给杨老打电话,老先生很高兴,我说晚上想请您吃顿饭,老先生说好呀。就这样定下来,这样,那个当官的也就如愿以偿了。

邹佩珠在老一辈画家的遗孀里,邹佩珠可能是最活跃的一位。她主持着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界的活动,经常会看到她的身影。相比之下,廖静文作为徐悲鸿最后一个妻子,我却很少见到。另一位美术界的女性长者郑文慧,守着黄胄创办的炎黄艺术馆,惨淡维持。

邹老太太本身是搞艺术专业的,她近些年一直致力于建成李可染纪念馆,可是至今为止,除了地方上的与民间性质的艺术馆、纪念馆,真正由国家作为事业单位兴建的艺术家个人纪念馆,在北京还只有徐悲鸿与齐白石两例,徐的政治地位高,建得早,齐白石纪念馆建得很晚了,而且不是专馆,事实上主要是北京画院美术馆。

我在芳草地使馆区常去李小可的可创画廊打发等孩子放学的时光,画家父子两代都是名家的,历史上不多,当代却不少,在子承父业的名家中真正靠才华、有自己的个性面貌的,李小可算一位。

吴丈蜀吴老是学者,在古典文学界享有盛誉。他又是书法家,出手极高。八十年代因为他看不惯书协种种现象,愤而辞职,这种勇气与道义精神,让国内书法界无不敬佩。可是晚年却很潦倒,迁居上海,为疾病所困,行动不便。

用世俗的行情来分析,若是他当年不自动出局,都不用多做什么努力,就是原地踏步吃老本,现在的润笔收入只怕一年也不会掉下一百万元。

在和我见面时,吴老情绪激动,以至失控而泣。老人精神索寞,他晚年的老伴是乔大壮的女儿,老太太很热诚,为父亲的遗著费了不少心力,为照顾吴老任劳任怨。我当时很想帮帮吴老,无非是在杂志上推介宣传罢了,我也只有这点能力,但是事务繁多,没有顾得上。后来多次去上海,想想这个城市还住着这样一位可敬而困苦的老人,心里很不是滋味。

北岛在八十年代有两句诗很出名,事实上在某种程度上是现实写照,那便是:“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两者是相关又相对的,畅行无阻的小人在社会上处处可见,近来吴思又发表了《潜规则》《血酬定律》等研究成果,在理论上论证了卑鄙者为什么能够成功。遗憾的是,至今没有谁研究过为什么高尚者会如此失败。这就像是演艺界热衷于喜剧,无论是电影、连续剧还是小品,都以逗乐的喜剧为最叫座。鲁迅说过,喜剧是把无价值的东西展示给人,而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坏掉。这么多年,银幕、荧屏与舞台上都没有悲剧的位置,这实在是可耻的!朱季海朱季海是苏州奇人,也是一位书画怪才,从美术理论造诣与学养的角度出发,在国内他绝对代表着顶级水平。我看过他一本关于楚辞中的词汇的书,被他的学问所折服。听苏州的朋友讲,此老极贫寒,但是却傲岸孤介,已经是八十七八岁的人了,天天一个人独往独来,买不起书,天天到书店立读,服务员白眼相待,老人家也不在意。据说别人送他礼物或请他吃喝,他是从来不谢的,而且是自己吃好了站起来就走,对旁人视若无物。

他每天到一个公园闲坐,我到苏州的那天,专程去见他。老人用一个玻璃罐头瓶改的茶杯喝茶,离开时还把这个茶杯寄存在公园。我所认识的他这个年龄、他这个级别的书画家,没有一个还用罐头瓶泡茶的。我们聊的是楚辞与古代楚方言研究,他提到年轻时的北京之行,在东安市场买旧书的乐趣,以及他想学梵文而未能如愿。那天蒙于少平与徐云鹤美意,我与朱老在双塔公园聊完天,又一起去吃了顿饭。总的感觉,老先生有一股不平之气。

朱老反对录音、摄像等现代化的东西,愤世嫉俗,抵制市场,尽管他精研书画,八十年代以前上海出的书画方面的论著就常有此老大文,而且也曾为吴湖帆画集作序,无论是创作还是著述,都不乏买主,苏州天放楼的徐云鹤说,只要他肯开笔,立马可以一夜暴富,可是他硬是一笔不写,宁可穷得叮当响。说旬自夸的话,我也算是“阅人多矣”,对个性的多样化有足够的理解与宽容,但是却搞不懂朱老为什么采取这种自闭的姿态。现实生活是严肃的,太叫真或太讲原则难以见容,朱老像是生活在梦想中一样,不食人间烟火,也许是他对时人的浅薄、无知、猥琐与无耻忍无可忍吧,所以坚决不合作,其意若日“我蔑视这个时代,我蔑视所有人”。这种不与俗谐的人物,实在堪入《世说新语》——当然,当今之世会读《世说新语》的人,已然不多了。

史树青在文物鉴定界,史老在他那一代是少有的高学历出身,四十年代他以辅仁大学研究生而进入博物馆工作,在学问功底上远胜于那些学徒出身的同行。在高等教育还按照作育精英为标准的时代,学历一分钱一分货,多读一个学位在水平上要高出一个档次。想想吧,那年月可是上了三五年小学就被当成秀才的!直到七十年代,初中生与高中生下乡插队,还被戴上“知识青年”的帽子,而在今天,中学毕业只能算是扫盲而已,若是再有中学生下乡插队的话,更准确的称谓该是“失学青年”。

尽管有着如此学历背景,史老却没有一般学者的架子与气派,不摆、不装。也许是因为家庭环境,他一直是平民心态,说话办事都与皇城根的老爷子们没什么两样。史老的学问可敬,史老的为人可爱。当然他的这种作风,会让一些同行不舒服,我就听一位名人酸溜溜地议论史老为人鉴定收钱,还评了一句:“名头他知道的也不少。”这代表着一个圈子的看法。这里我不说,读者也明白,能这样说史老的,当然地位不在史老之下。我听了之后大为感叹,常言说得好:哪个背后无人说,哪个背后不说人!其实,在如今这个转轨变型期,利用自己的才能与知识,为社会提供服务而获得报酬,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是一个从赤贫走向富裕的社会,人人不能免俗,就是这位名家,其实也没有少赚钱,而且也未必每件事都那么光明磊落。大家的性质都一样,只是方式有不同而已。圣经里说,不能只看见别人的刺,而看不到自己的木棒。人心就是如此。

我与史老可谓~见如故,而且老先生对我当面多有谬许。

保定的收藏家吴占良先生前不久来北京,我们刚认识,他说与史树青先生极熟悉,史老亲口对他讲,曹鹏是当今王国维一流人物。

我素来崇敬静安先生,认为是百年以来一人而已,不意自己被史老错爱到如此夸张的程度,实在惭愧!老先生是典型的学者,他几乎已经失明,同时还接近于聋,所以,和他的访谈,对我是很累的,要大声喊他才听得见。

他原本就是很红的红学学者,近年来就更红了。在我为他做大专题时,似乎是他相对比较清寂的低谷。周老先生在知道我是定州籍贯时,马上说曹雪芹也在定州待过,他要我找定州县志给他,他想考证曹雪芹与我祖上是否有什么关系。我一笑置之,因为我对红学从来没兴趣。我尊重周先生的学问,但是对于他在红楼梦方面的研究成果,一直未曾读过。小说史的考证是专门学问。

老先生头部有明显的白癜风,这可能也影响了他的心境,使得他与生人见面时特别拘谨。那天我登门拜访,除了我讲话以外,老人只是听,偶尔会有应答,几乎不说什么话。不过,临走时老先生表情轻松起来,带着我在房间里参观了一圈,让我看他的藏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书橱很整齐,都各就各位,没有里三层外三层,乱堆在一起的现象(我自己就是如此)。

他的书房在老城区,一种没落贵族的感觉。黄先生学问很好,收藏很多,是藏书家。一位上海的朋友告诉我,老先生有一些藏书都送拍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1949年后黄裳在《文汇报》做编辑,所以,他对当代文化艺术有一定影响,如《梅兰芳舞台生涯四十年》就是经他约稿而连载发表的。他喜欢京戏,我看过一本他写的《旧戏新说》,未见有何高明之处。

老太太在中国美术教育界的地位之高,大致颇有似于宋庆龄之在中国政界。她到万荷堂参加黄永玉的派对,我和她以及郁风、许麟庐等人合了张影,郁风的神情极生动。除了打招呼,我没有与萧老太太说什么话。

张仃是个很有派头的老先生,艺术家风度十足。我们见面访谈,整个过程他虽然很专注认真,但是神情上明显是疏离的,是那种当过官的公事公办态度。

他重视享受,穿衣与吸烟斗都是进口货,西化。

张仃是作为军管代表接管北京文化艺术界的大员,这是认识他必不可少的背景。

他去巴黎见过毕加索,还在巴黎见过张大干,张大干喜欢吹毕加索如何礼遇自己,如何推重中国艺术也即东方艺术和齐白石。前几天我买到《阿波里奈尔精选集》,里面有记录的毕加索与哥儿们私下的话,里面老实不客气地说他根本不认为中国有艺术!他压根不想到东方看看。

欧阳先生名满天下,在启功之外,是书法界名气最大、价格最高的大名家。

他喜欢京剧甚于书法,这两年我又读了不少老戏剧本,于京剧也听过一二百出,所以,我与他的访谈,几乎一多半时间都在聊戏。

2010年欧阳中石流年不利,大受物议。

王伯敏是美术史权威,他早年跟黄宾虹学画。我到杭州他的寓所拜访,结束后到附近的一家规模很大的酒楼吃饭,老先生执意要自己买单,让我很过意不去。他的口音太重,我几乎没法与之进行正常的交流,这也是我没有整理出和他谈话内容的原因。

邵洛羊是解放时接管上海文艺界的军队干部,可是他自称是“小开”,因为他家里是资本家。

我受聘上海大学客座教授,正好有暇,便给他打电话,以前在其他场合见过的,但是这次我完全是以个人、学者的身份约见,没有提别的。

好玩的是与邵老见面我经历了前倨而后恭的过程,开始说只能给一个小时时间,后来看了我的书《大师谈艺录》后,他来电话说这是件极重要的大事,你需要多少时间我就安排多少时间,可惜我听到这话时,第二天就必须离开上海了,而且至今再去上海也没有来得及见他。

我到程十发家两次,这位老先生不太像当代上海画家,是真正海派的,儒雅,平和。可惜我与他的谈话一直没有整理出来,手下图省事偷懒,造成了遗憾。

同类推荐
  •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影响力:中国领袖风云录(《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

    本书通过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家属、后代、亲友以及同事和老部下的回忆,拨开重重迷雾,真实还原了他们的历史形象,讲述了他们的胸襟与抱负、他们的苦难与奋斗、他们的政治作为与个人性格。同时,折射出20世纪中国政坛风雨如磐的历史岁月。《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本书系重新汇集梳理了《环球人物》创刊以来的精华内容,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重要领域,与读者一起重温人文理性光辉与魅力,见证那些改变世界的力量。
  • 孔祥熙全传(下)

    孔祥熙全传(下)

    自称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的孔祥熙,青年时期经贸有术,在家乡山西太谷拥有一定资财。1927年4月投靠蒋介石集团,并促成蒋介石宋美龄联姻,从此官运亨通,历任工商、实业、财政等部部长和行政院副院长、院长等要职。孔主管财政达11年之久,对币制改革、支持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及支撑抗战财政,有过一定的贡献。但孔以权谋私、贪污腐败,一再受到舆论的指摘,1944年11月即被迫去职,从此离开政坛。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赫尔巴特》介绍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赫尔巴特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千古风流苏东坡

    千古风流苏东坡

    本书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生平,内容包括:风华初露、坎坷的仕途、以诗为词以词言志。
  •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中南海里的肝胆相照

    本系列是反映我国老一代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叶剑英、陈云等人的工作和生活故事的系列图书。本系列共分为家世渊源、乡情悠悠、衣食住行、情趣爱好、博览群书、战友情深、博大胸怀、肝胆相照八部。通过对老一代革命家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的小细节和有趣的故事的描述,揭示新中国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平易近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作风和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高尚革命品格。 本书介绍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革命故事。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炮灰女配是宝藏女孩

    快穿之炮灰女配是宝藏女孩

    一些本该因为有才有貌、实力出众而能够幸福生活的人,却因为自己是这方小世界中必不可少的牺牲品,俗称“炮灰”,成为了主角们成就大业途中的踏脚石,最终落不到一丝好下场。在死前,他们回顾自己短暂而悲剧的一生,心中怀着强烈的不甘,这些不甘吸引来了“炮灰逆袭系统”;沈淑颜看着这些痛苦的灵魂,展颜一笑:“不甘吗?让我来帮你们达成夙愿吧!”沈淑颜微笑,炮灰也可以逆袭,拥有自己的灿烂人生。
  • 风穿箭竹

    风穿箭竹

    陈筱,一个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早恋了。早恋对象是另一个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写点暖乎乎的校园日常文,男女主关系确立很早,没有追妻部分,想看追妻的小可爱可以移步啦。两个人的爱都坦坦荡荡,不拐弯抹角。两个平凡人的恋爱。每章字数在2000道3000之间摇摆,写的开心会多一点,作者学生党,【开学周更,慢性子可以屯粮一起看】没有赚钱的打算,就是记录想法,不会被签约,会扑街。不出意外是【全本免费】的。有意见提出来,我们一起非暴力解决,有想法欢迎留言。有些地方要加注释,注释不算正文字数。看小甜饼看的开心。
  • 右手贼焉

    右手贼焉

    猝然会被自己的手给搞到它会从附近的世界强偷些莫名奇妙的东西过来,比如,一个骑士贵族的灵魂核心……然后苏维就有了一具异界的躯体,他也可以修行骑士了……又比如,一只传奇魔怪的眼睛,等等,它tm的钻到我的影子里去了……
  • 诸天宿主群

    诸天宿主群

    收一群宿主做小弟,我们的口号是:谁动我手足,我穿他衣服,谁想穿我衣服,我就灭他全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蓬传承

    天蓬传承

    桀骜者立足天地,顽固者踏足长生。一个凡人少年,突破险阻、克服万难,继承真君道法,笑傲三界之中。
  • 许你一世晴天

    许你一世晴天

    我因为你的爱情而闯入你的爱情;你因为对我特别的关怀而走进我的世界。我不在意你的过往,或者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可是在你心里我终究不是最重要的。再回来时,我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强,却依旧逃不过你独一无二的温柔,你为我放弃世界,我许你一世晴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少爷的娇妻要甜宠

    少爷的娇妻要甜宠

    初次相遇,擦肩而过;姻缘线已牵,缘起。高二寒假的最后一门学科考试完,北辰轩把千墨寻依叫到学校花园凉亭里。道:“寻依,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千墨寻依定定的看了北辰轩三秒钟,微信着说:“好啊!但是现在还不能答应你,等你什么时候通过了我的考验就转正”“加油哦,我的准男朋友”1、本文架空,架空,架空。一切设定以本书为准则,勿代入现实。2、1V1,双洁,甜宠,校园到社会
  • 在十七和你共度花季

    在十七和你共度花季

    十七岁,梦一般的年级,他一见钟情。她那注定奇妙而又浪漫的花季盛放了。也许生活并不是温馨美满的,但是有他一起,这个花季,值得去期待……
  • 鸽子没有往事

    鸽子没有往事

    星期二,放学后。我斜跨着包一个人慢慢地走着。刚出校门就被人大力拽到一边!惊魂未定,看清来人更加心烦意乱。“华哥你怎么来了?” 压抑住心虚,我眼睛只顾盯着脚尖。“还好意思问我?今天我打了那么多电话都不接!”说话的男人顶着枯黄的鸡冠头,穿着一件无袖牛仔背心,有着龙纹刺青的粗壮手臂正张扬地在空气里舞动着。“手机没电就没接。不是让你少来我们学校吗,被老师看到了又该找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