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100000031

第31章 大洋洲华语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特色(3)

当然,作为西方传媒的一部分,大洋洲华语广播出于历史、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等原因,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对中国发展现状“误读”的现象。中国内地一直在努力改善的“人权”、“宗教”、“环境”等问题,常常以“负面报道”形式出现,而且报道量比重较大,其准确度和客观性值得商榷。例如,2006年3月16日至20日,澳广(RA)普通话新闻播出了三条有关“中国人权”的报道:《福建一维权农民遭受审判》(3月20日)、《中一异议分子判刑十年》(3月17日)、《中国释放西藏尼姑》(3月16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c,2006)。在这三条短消息的内容里,对“新闻信息来源”和“新闻事件具体过程和细节”的表述含混模糊,很容易使听众失去相对准确的判断,对中国司法、人权等状况形成较差的印象。

众所周知,“任何媒体的‘真实’,都被媒体所属的社会、政府、权利、精英文化和传统文化所局限着。所谓纯粹‘客观、公正’的报道都是相对而言的(约翰·艾尔德里奇,1993,p.8)。”

在各类华语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里,澳大利亚本国的敏感话题如“难民营问题”、“原著民问题”等极少被报道,可见“巧妙地”把握新闻选题和内容的“平衡性”,也是华语电台遵循的一条西方新闻报道原则。

(2)文化和服务类节目的内容选题和编排特色

生活资讯、服务和文化类节目,是华语电台除新闻节目以外,另一个重要的“经营项目”。至于节目定位,一是加强华人社区与主流社会的沟通,唤起听众对政府管理、社会问题的关注;二是满足不同听众群体对与移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税务、置业、投资等资讯需求;三是满足华人听众对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医保健、文学戏曲、传统教育等内容的需求,以及对祖国内地文化动态如电影、电视、文学、绘画艺术等的关注心理。

在具体运作时,各类华语台的节目做到了“选题精当、针对性强”,确保节目可听性和娱乐性。各类华语电台在节目选题和编排上,大致以三类内容为主:

生活资讯类节目:帮助听众解决生活中的“小难题”,提供生活常识,解决具体问题。内容有汽车维修和保养、教育资讯、心理辅导、医疗保健、家居风水等;

文化类节目:以宣扬中华文化的内容为主,如中国历史讲座、中文学习、思乡情节倾诉,华人文学、电影和音乐等发展动态等;

娱乐类节目:介绍娱乐信息,分析华人导演最新的影视作品和国内热门影视剧等。

以上类别的节目中,以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文化类节目最为出色——节目内容丰富,形式精致多样,可听性强。比如,有关介绍华夏文化的专题节目,播出内容能够“传统与现代兼顾”,形式灵活多变,既有像《狗年话狗》这样用“对播”形式讲述农历新年的“贺岁节目”,也有像由历史学专家萧虹博士以讲“趣事”的方式“说古谈今”的《闲话历史》这样寓教于乐的“讲座节目”,信息含量大,形式灵活,在传播华夏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受当地听众的欢迎。

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娱乐节目,也紧跟中国内地影视界的发展动态,及时介绍和分析最新的国内影视作品,满足了中国内地移民的收听需求。如在《艺苑采风》节目中,播出2005年中国最受欢迎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剧组人员访澳座谈会,张艺谋导演最新力作《千里走单骑》的讨论会,等等。

从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各类华语电台很重视新闻和文化娱乐两大门类节目的编排和制作。在准确把握听众收听需求的基础上,能够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创办出相应的名牌节目,巩固和发展了一定的听众群体,并稳步扩大了市场和影响。但是,就节目定位和编排而言,大洋洲的华语电台普遍缺乏突出的“个性”和“特色”,即节目内容和形式看起来很丰富和多样,但是重复和雷同的地方很多,各个电台之间的节目内容和风格差异不大,这对于日趋细分的听众群体来说,尤其是年青一代的华人听众,节目吸引力会有所减少,这对电台的未来发展尤为不利。

2.华语广播普通话节目的语言风格和特点

(1)华语普通话节目主持人概况

大洋洲华语电台普通话节目主持人,主要由来自中国内地、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侨、华人组成。每个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人数虽少却很精干(通常不超过10人),常常能够身兼数职,出色地完成记者、编辑、翻译和主持节目等任务,综合业务素质普遍较高。

总体说来,公共广播公司华语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通常具备这样一些特点:深入了解中澳、中新两国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精通英语和中文,能够用双语进行新闻采访、翻译和主持节目;在澳洲或其他英语国家接受过新闻、传播学或英语语言研究等方面的高等教育;在从事电台工作以前,有过新闻或其他行业的从业经历,社会阅历丰富;中文表达基础较好,语言流畅、表达自然生动、内容清晰。不足之处是受过普通话专业训练的主持人极少,地方音明显、语言表达形式较为单一。

1989年之前,澳洲公共广播公司华语部负责人主要由来自台湾的华人负责,节目主持人大多讲台湾普通话,听众也以港台地区移民居多。1989年之后,内地移民数量激增,一批原先在国内从事过新闻媒体工作的华人,以及在澳洲、英国等西方国家受过新闻或传播学等专业高等教育的内地华人,开始陆续进入到当地的新闻机构从事相关工作,逐渐占据了华语电台的主要工作岗位,相对标准的普通话自此开始成为公共广播公司华语节目的主流(李晓华、胡正荣,2004,p.188~189)。目前,就华语普通话节目语言总体表达水平而言,两家公共广播公司的普通话节目最好。

相比之下,大洋洲商业电台的普通话节目主持人,来源相对复杂一些,70%的从业人员来自香港和台湾等方言地区,在电台主持工作之前从事其他行业,如医生、律师、英文翻译等;专门受过新闻和传播学高等教育的主持人所占比重也较小。而且,一些商业华语电台的节目“重心”大多放在广东话节目(Cantonese program),对普通话节目要求不高,所以很多主持人方音较重,表达不规范的现象也较常见。

所以,无论是在新闻采编业务方面,还是在普通话语音和表达技巧方面,公共广播公司节目主持人占据着较大优势:业务水平普遍较高,语音较标准、清晰;交流感强。少数新闻和专题节目的主持人的语言表达水平,甚至不亚于中国内地省级电台的播出节目。因此,以下主要以澳洲公共广播普通话节目,澳广(RA)和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主持人的播出语言为研究样本,对比、分析和总结出大洋洲华语普通话节目的语言表达特色。

(2)三种主要节目类型的主持人语言表达风格和特点

依据节目类型,华语普通话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语言表达,主要呈现出以下三种特点:

一是,新闻类节目——以“播读”方式为主。这种语言样式“类似‘播讲’,播音员依靠播读技巧,将稿件内容编码处理后,转述出来(李晓华、胡正荣,2004,p.33)。”在澳广(RA)和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新闻节目中,主持人大多用声松弛自然,音色柔和。语音方面,以北京音普通话较常见,吐字较清晰工整,语速适中(较国内新闻播音员慢);也有来自台湾的“国语”式普通话,语尾习惯性上扬,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调。

但就新闻播报而言,大部分主持人在表达新闻内容时,能够做到语句目的明确、重音基本准确、层次分明、过渡自然,显示出较好的语言驾驭能力。与国内不同的是,澳洲华语新闻主持人对“硬新闻”或“软新闻”的处理较为粗糙,从语气、语调、声音色彩与节奏等方面,对新闻分量的处理和区分不够明显,显现不出头条新闻(或重大新闻)的分量和重要性。从某种程度来说,削弱了整个新闻节目的宣传力度。

两台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播报,在语气和语调方面,较内地新闻播报更为轻松随意。如来自北京的SBS电台主持人灵光,有着近10年的华语电台从业经历,音色浑厚动听,语言表达自然大方,但在处理新闻语句的“语尾”时,总是习惯性地往上扬起,形成一种固定的语调,显得有些单一呆板,不够灵活多变。这一表达习惯,在他主持的专题与访谈类节目时,也有所表现,使得有些节目内容表达层次变化略欠细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新闻主持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和习惯,个人特点较明显,听辨上就能区分出其所属的华语电台。例如,澳广(RA)的女主持人马健媛,音色甜美轻柔,吐字清晰自然,虽然说的是“台湾国语”,但语言表达非常流畅自然,重点突出。听她主持的新闻播报或专题节目,内容很清楚,语气轻松随和;不同节目的播出样态,能够把握自如、过渡自然。

二是,文化专题类节目——这类节目主要介绍中国和大洋洲的历史、文化、人情世故与风俗等内容。播出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由一位主持人叙述、串讲节目内容,并采访有关当事人(或嘉宾)。例如,澳广(RA)反映澳洲百姓现实生活和情感的《澳洲纵横》和《澳洲故事》,就是此类节目的代表。该节目文学性较强,节目内容蕴含的情感较丰富、细致,采访交谈灵活生动,对主持人的语言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既要有高超的采访提问技巧,来引导节目内容的发展方向、掌控节奏和气氛,拓展节目的深度和广度;又要有准确恰当、语气贴切的评论和叙述……简言之,需要主持人具备在多种语言表达样态中朴实自然、游刃有余的“转换”能力。

《澳洲纵横》与《澳洲故事》的主持人,大多能以简洁自然、亲切朴实的主持口语,来“叙述主持人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简洁明了、生动自然地传达出节目丰富饱满的情感(张颂,2003,p.502~503)。”其中,又以刘江主持的《澳洲纵横》给人印象最为深刻,这是一档介绍澳洲社会动态和风土人情的专题节目,通过典型的社会生活事件或人物故事反映当地的社会生活风貌,属典型的新闻通讯类节目。

主持人刘江以“从容舒展、生动细致”的播讲状态,将新闻故事讲述得有情有趣、生动活泼。他音色明亮,吐字清晰,节奏把握较明快,语气转换灵活自然,极大地提升了节目的欣赏性。例如,刘江在2006年3月5日《澳洲纵横》中播出的《养马人皮特·安德鲁斯的故事》,通过“说、念、播”多样化的语气,将一位澳洲牧场主皮特·安德鲁斯原先成功经营养马场,后来因改造牧场土地付出沉重代价却永不放弃的故事讲述得分寸恰当、有理有据、真挚感人。

文化专题类节目的另外一种播出方式是两人“对话式主持”,在轻松愉快、活泼风趣的对话当中,将中华传统文化与思想观念生动地传达给听众。这类节目中,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主持人崔晓是比较出色的一位,她反应敏捷、活泼轻松,和搭档配合默契,擅长在交谈中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调节气氛和节奏;同时,她一口流利的北京普通话和爽朗的笑声,颇具亲和力。比如,她和倪尉佳主持播出的贺岁节目《狗年话狗》(2006年1月26日播出),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的来历入手,依次谈到“狗年运程”和习俗等内容。两位主持人通过精炼、准确和默契的交谈,风趣幽默、生动活泼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春节的习俗传达给听众。整个节目信息含量高,但从头至尾没有枯燥无聊的感觉,气氛始终轻松活跃,显示了主持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澳洲华语电台的文化专题类节目,内容多以“中国历史典故与民俗文化”内容为主,由于要兼顾当地听众的文化背景和中文修养,要想达到“雅俗共赏、通俗易懂,融娱乐、文化和审美欣赏于一体”的播出水平,对主持人来说并非易事。所以,两家公共华语电台在制作此类节目时,虽然在选题与内容编排等方面颇费心思,但由于一些节目主持人语言表达方式和分寸把握不够灵活,有的节目显得晦涩枯燥,呆板乏味,降低了可听度。例如,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介绍中国历史文化的《九州同礼》(2006年2月播出)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从始至终平淡呆板,缺乏亲和力,把原本生动有趣的历史典故说得毫无情趣,影响了内容的有效传达。

同类推荐
  •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美学的基本理论与北大的美学传统》聘请叶朗教授讲述中国美学有自己特殊的品格。北京大学的朱光潜教授和宗白华教授是在中国现代贡献最大的两位美学家。20世纪5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背离了美学发展的主航道。要突破50年代美学讨论的局限,必须从朱光潜“接着讲”。提出“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是“接着讲”的一种尝试。这个理论框架,由意象、感兴、人生境界这三个概念构成一个理论核心,这个理论核心最大的特点是重视心灵的作用,重视精神的价值。这是对北大美学传统和中国美学传统的继承,所以它具有中国的色彩和北大的色彩,同时它也是对时代要求的一种回应。
  •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我怎样学习当记者(增订本)(南振中文集)

    本书是作者20年记者生涯的经验体会。30多年前本书第一版出版后,广受新闻学界和业界好评,并陆续被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列为必读书目或者参考书目。增订版应读者呼声,精选作者的新闻作品,以便于学习者将记者工作的方法实践成果对照阅读。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

    《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比较全面地对中国文学形式化的民族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可以弥补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之缺撼。同时,开拓了中国古代文论修辞观这一新的学术领域。本书认为中国哲学作为独特的文化力量,影响着中国、又学的审美方式和语言表现形式。“兴”原来是礼仪活动中的行为仪式,作为审美概念,是从礼的领域转向了诗学领域,五行思想也使中国文学形成特有的审美性时空,而风水观念在山水诗中的运用,使自然山水在文本中成为理想化的、秩序化的存在,对偶受阴阳哲学影响,是一种动静相乘,刚柔相形的参天地、察幽微的传统的审美方式。
  •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

    本书聚焦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过程,史论结合,以论带史,详尽而生动地揭示出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发生学原理;运用历史制度主义整合“行动”与“结构”分析的理论框架,本书构建了一个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四维模型”,以简驭繁,将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清楚地呈现出来。全书理论深厚、内容充实,逻辑严密,新见迭出,具有鲜明的中国媒介研究的本土意识和问题意识,堪称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的扛鼎之作。
热门推荐
  • 专家诊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分别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仪器检查、并发症、诊断、药物治疗、饮食、运动和预防等相关方面做了较为全面、详细的介绍。
  • 散文精读·徐志摩

    散文精读·徐志摩

    徐志摩是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著有《再别康桥》《翡冷翠的一夜》等。徐志摩散文自成一格,哲理丰富,语言诗化。本散文集分为抒情、人物、游记、小品、书信五辑,收录《想飞》《丑西湖》《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与陆小曼书》等30篇作品。它们都是进入徐志摩文学世界的精品。
  • 逆天腹黑小野妃

    逆天腹黑小野妃

    一日为师,终生为夫。一日为徒,终生为妻。
  • 工矿科九题

    工矿科九题

    1978年10月,我从矿区的忻州窑派出所调回了大同市公安局,在二处工矿科当外勤。第二天要到市局报到,昨晚我妈说,明儿是个大喜的日子,你跟四子中午来家吃饺子哇。又说,把你五舅舅跟表哥也叫来哇。妻子周慕娅小名儿叫四女儿,我妈一直叫她四子。我说您那临时工中午休息上不大一阵儿,怠要着忙活它,一了儿等星期日吧。我妈说,啥也是活的不是死的,明儿妈还去上班,可上上一会儿就告假,我明着跟刘组长说儿子要到公安局上班呀,全家人庆祝庆祝吃顿饺子,她还能不准?她准不准到时我也要溜。
  •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为人处世智慧全集

    老子的智慧,是他对人性本质深刻剖析的结果,是经过时代战乱、社会动荡、人事纷争和生命无常等诸多因素积淀而成。因为他最早提出“以退为进、以守为攻”的“阴”谋策略,所以被后世学者称为“月亮下的智者”。但是,老子的为人处世智慧也不是一味退避,其实他提倡的是更大的进攻,如:“将欲取之(刚),必先予之(柔)”;“他认为最高明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争”,舍己从人,不强出头,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作正面冲突,伪装示弱,弃近谋远,这才是真正的深谋远虑。因为它超越了有限、暂时和表面的成功,取得的是更加博大、高超、长远和实质性的利益。不争表现出一种品性,美好和谐,最得人心,却又得到了最大的实惠。
  • FBI心理分析术

    FBI心理分析术

    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FBI行为分析专家研究发现:细微又真实的身体反应是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遗传,最终继承下来的本能反应。FBI行为分析专家将这些不会“作假”的身体反应,整理成了具有典型意义并且能够用来洞察人心的解读技巧,并使用高科技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最终提出了被心理学界认可的“心理分析术”。本书以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将FBI洞察人心的“心理分析术”全数倒出,学习本书中所讲的知识,不仅会改变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帮助你洞察人心,起到保护自己、改善人际关系的作用,还可以赋予你预测他人行动的超能力。
  •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如此星辰如此月:钱钟书与杨绛的旷世情缘

    本书以钱钟书和杨绛的相遇、相知、相守、相忆为主线,贯穿两人一生的创作与生活经历,重现一曲温情的岁月留声。钱钟书与杨绛,一个是清华才子,一个是南国佳人。他们的爱情,始于初见,终于死别。不折腾,不做作,不张扬。这一种相守,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时光里。因为懂得,所以不离不弃。他们拥有最契合的灵魂,最温暖的坚守,纵使最后生离死别,却依然延续着那份珠联璧合的甜美爱情。
  • 重生健美巨星

    重生健美巨星

    健美大叔被电线杆送回了1995年,外表沉着冷静,内心狂喜翻天,现实版夏洛特烦恼,将剽窃进行到底。轰炸华夏乐坛,称霸华夏地产,什么互联网IT我不懂,但肥水不流外人田,我的地盘我做主。
  • 枯叶城

    枯叶城

    魔君来袭,异源侵略,世界崩塌,人类只剩最后一座城。在面对强大力量压制下的人类社会,是放弃抵抗还是顽强一搏?魔君是否能战胜人类统治世界,处于两者之间的魔孓又会站到哪一边的阵营?阴谋,暗杀,背叛,此起彼伏在上演,最后谁能站在至高点面对魔帝的威胁,一切答案尽在——枯叶城。
  • 直播系统之意志力能改命

    直播系统之意志力能改命

    视赚钱为人生大事、工作为终生伴侣的计划狂魔徐悠,被一个来自星星的系统砸回了15岁;作为天选的意志力王者,她可以通过直播全星际的系统平台,向那些心中有梦想、身体被掏空的观众展现逆风翻盘全过程;没有时间怕不怕?不怕!变成一天工作10小时的肥宅白领,小姐姐可以化意志力为效率,工作塑形两不误!风言风语怕不怕?不怕!化身顽固痘痘肌的社恐小结巴,小姐姐也能给出一份仙女进化史的完美答卷!各种诱惑怕不怕?不怕!投胎成含着金汤匙的金鱼记忆真学渣,小姐姐还能兼顾学业和实践,名校offer一年拿下!直播有三宝,升级、赚钱、改宿命;徐悠最庆幸的是改变了自己最重要的家人的宿命,顺便也没有再一次错过那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