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100000029

第29章 大洋洲华语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和特色(1)

潘洁

大洋洲的华语广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

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台湾地区移民数量的迅速增加,华语电台开始逐渐发展起来。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和发展,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华语广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在节目定位和设置、提高收听效果等方面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和做法,受到了当地华人、华侨听众的普遍欢迎,听众群体的范围和数量正在不断扩大和增长。

尤为重要的是,大洋洲的华语广播在传承华夏文明、增加海外华人民族认同感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各类华语电台关于中国和港澳台地区大量的新闻和信息报道,以及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服务专题节目,为华侨、华人了解大中华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现状开辟了重要窗口,维系了他们和祖国之间割舍不断的情感纽带。

本文选取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节目制作实力最强、听众影响力较大的华语广播普通话节目为研究个案,如澳广(Radio Australia)、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 Radio),以及华人之声(The Voice of Chinese)等电台的节目,以2000年5月至2006年2月网上直播节目为主要研究样本。运用传播学、新闻学和中国播音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华语广播的发展现状、节目设置和主持人语言表达特色等方面入手,对大洋洲华语广播传播信息、传扬中华文化的实践活动和经验做一个相对全面、细致的分析和总结。

一、大洋洲华语广播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澳大利亚广播有70年的发展历史,在大洋洲广播事业中处主导地位。其成长和发展的核心代表,就是成立于1932年7月1日的第一个国有、非商业性的广播公司——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mpany,后改为Australian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ABC)。

在此之前,根据澳大利亚政府1905年颁布的有关法案,全国各地先后共出现了20家电台。其中,较有影响的是布里斯班的4QG电台、悉尼的2FC和2BL电台、墨尔本的3AR和3LO电台,以及其他7家地方电台。当时,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这些电台普遍规模较小、节目收听率较低,听众影响甚微,主要以音乐演奏和唱片播放为主,广告和收听费收入相对报业而言比较“微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2006)。

20年代末期开始,为加强国家监管、促进广播事业的发展,以及维护听众利益,当时的澳大利亚政府决定借鉴英国广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BBC)的管理模式,让广播国有化,“通过竞标的方式来经营一个全国性的广播系统,负责节目规划和制作,由邮政部门负责发射和播出节目”。由此,位于悉尼的澳大利亚广播公司通过竞标夺得经营权,于1930年前后陆续“整合”了全国12家电台(郭镇之,2005,p.151)。

在ABC早期节目中,新闻、财经信息、音乐、体育赛事转播和直播的戏剧节目为主要播出内容。例如,1932年7月1日,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节目开播第一天,播出了澳洲广播史上第一个有关儿童教育的节目《鲍比·布鲁格的儿童会议》(Children"s Session with Bobby Blue gum),第一个体育节目《兰德维克赛马会》(Rand wick Races),还有通过无线电从英国传送过来的欧洲时政新闻、天气情况、股票交易、船运信息等节目(澳大利亚广播a,2006)。这样的节目播出形式和内容,一直延续到40年代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澳洲政府由于战争对广播业实施了新闻审查制度,整个广播业处于停顿状态。

1956年,借鉴英国“公私兼顾的双轨制运作模式”,澳大利亚政府通过了《广播电视法案》,允许广播电视国有、私人共同经营的政策,鼓励财力雄厚、实力较强的报纸业“巨头”们经营广播电视事业。当时澳洲报业“巨头”——派克家族(Robert Packer)和莫多克家族(Murdoch)非常看好广播和电视的发展前景,投资经营了日后在大洋洲影响巨大的“七频道”、“九频道”等电视台和一些电台,为发展和繁荣澳大利亚传媒业、日后成为全球传媒“霸主”之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50年的运营事实证明,“公私并营”的广播电视管理模式在澳大利亚是成功的。公共和私营广播公司之间的良性竞争,一方面可以极大地丰富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提高节目质量,满足社会各阶层受众的不同视听需求;另一方面,国家可以通过控制公共广播公司,对本国的民族文化加以“庇护”,对非商业性节目的制作和传播保有“绿色通道”。

目前,澳大利亚广播体系从体制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系统(张勉之,2005,p.165~166):

(1)公共广播网(public radio)——主要是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和特别广播服务公司(Special Broadcasting Service Corporation,简称SBS)组成。经费由国会拨发,有专门的管理委员会负责行政和节目运营管理,不允许经营和播放商业广告。

在澳洲华语广播电台中,这两家公司每天虽然只有一小时的节目播出时间,但其节目制作优良、选题丰富、内容短小精致,在华人听众中有一定的影响。

(2)商业广播电台(commercial radio)——主要是由私人经营、商业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电台。此类电台多数分布在澳洲各主要城市,为地方听众提供各类信息和娱乐节目。其特征有三:一是私人资本,股份制运作;二是依靠商业广告收入或收听费运转;三是区域性覆盖。

据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截至2003年6月30日,全国拥有执照的商业电台是257家(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a,2006)。位于悉尼的2CR澳洲中文广播(China Radio Network),是“澳洲第一座全天24小时播音的商业华语广播电台”(程曼丽,2001,p.293)。

(3)社区广播电台(community radio)——非营利性、非政府性质的广播机构,主要由社区组织、宗教组织或教育机构主办。社区广播中,也包括个别公营广播公司针对原住民(aboriginal people)或某宗教团体设立的特殊频率,如澳广(Radio Australia)为原住民办的“Time to Talk”频率。据统计,截至2003年6月,注册登记的澳洲社区广播共有334家(澳大利亚国家统计局b.2006)。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澳大利亚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了以广东话为主的华语中文节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在成立之初就开办了普通话广播节目,后来在二次大战结束后停播了近20年,直到1965年墨尔本奥运会才重新“用中文普通话及广东话向东南亚及中国内地以短波的方式播音”(李晓华、胡正荣,2004,p.174)。

1.大洋洲公共广播公司华语节目发展现状

现在,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在国内9个主要城市和50个地区中心设有广播电台,建有4个全国广播网和1个网络电台(分别是Radio National,ABC Classic FM,Local Radio,Triple J和ABC News Radio),以及一个服务亚太地区的国际广播电台——澳大利亚广播(Radio Australia,简称RA),其中文节目就属该部门管理和制作。

1998年以前,澳广(RA)以广东话和普通话播出中文节目,之后由于政府削减预算,取消了广东话节目,所以目前以普通话节目为主。澳广(RA)的宣传角色定位和目标是“服务于亚太地区的国际广播电台。向亚太地区提供各种咨询,以专业的视角报道亚太地区的新闻时事;向世界传达澳大利亚的声音”(李晓华、胡正荣,2004,p.174)。

从2001年开始,澳广(RA)已经建立起了一套由短波传输、卫星传输、合作电台和互联网组成的播出体系。全天24小时向25个亚太国家和地区播出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播出语言主要有6种:法语、中文普通话、印尼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语。全球超过300家电台每周重播或转播澳广的英文和中文节目,其中包括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英语广播(FM774)的《环球60分》(60 Minutes Around the World)节目。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统计,2005年中国内地通过互联网收听澳广(RA)普通话节目的人数大约有100万(澳大利亚广播公司b.2006)。

另一个制作华语广播节目的公共广播公司,是特别广播服务公司(SBS)。它成立于1975年,是目前世界上以最多的语言种类,制作和播出广播电视节目的公共机构(以超过50种语言制作播出电视节目、以68种语言制作和播出广播节目)。其宣传定位是——“提供一个引导、教育和娱乐澳洲人民的多文化和多语言的广播电视机构”。节目定位主要针对本国听众中母语为非英语的听众群体(特别广播服务公司a,2006)。

由于财政状况持续低迷,特别广播服务电台(SBS)的广播节目,现在主要是通过设在悉尼和墨尔本的短波站向全国播出,节目覆盖率远不及澳广(RA)。它的互联网播出服务较好,可以全天24小时在网上收听所有68种语言的广播节目。它的华语节目用广东话和普通话播出,每周7天,每天播出1小时。

以上两家公共广播公司的华语节目,内容样态和内容安排比较相似——主要由时事报道、社区新闻、新闻访谈以及各类专题节目组成。节目采编和播出人员,绝大部分都是当地华侨、华人,对澳中两国历史、文化、语言、社会状况比较了解,因而节目内容信息丰富、选题广泛、包容性强,具有较强的可听性。

大洋洲另一个主要国家新西兰,早在1925年就开始了公共广播的发展历程。但由于华人移民数量较少,直到1998年才出现新西兰BBC中文电台。新西兰广播公司(New Zealand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简称NZBC)是唯一的公共广播机构,旗下的新西兰广播(Radio New Zealand)从未制作或播出过中文节目(新西兰广播公司,2006)。

2.大洋洲商业华语广播节目的发展现状

目前大洋洲的商业华语电台共有五家,澳大利亚三家,新西兰两家。

澳大利亚的三家商业中文电台分别是:悉尼的2CR澳洲中文广播(2CR China Radio Network)和2AC澳洲华人电台(Chinese Radio 2AC),以及位于墨尔本的3CW中文电台。新西兰的两家是:新西兰中文电台(Radio Chinese)和华人之声电台(Chinese Voice,简称CV)。

1994年9月26日,澳洲第一个全天24小时播出普通话和广东话节目的商业华语电台——2CR澳洲中文广播成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目前在悉尼、墨尔本和布里斯班三大城市联网播出。该台节目以生活资讯和音乐类节目见长,能够根据当地华人物质和文化生活的新需求,制作出信息量大、内容轻松活泼的广播节目,极受当地华人听众欢迎,听众超过10万人(2CR澳洲中文广播,2006)。

第二家在澳洲当地颇有影响的华语商业电台,也是目前唯一不收费的中文电台,是1999年9月18日开播的3CW墨尔本中文电台。它的普通话和广东话节目比例分别是83%和16%,还有每周1小时的客家话节目。其节目定位是——“用中华语言传播中华文化,传递澳洲信息,传送全球资讯,让海外华人安居乐业在澳洲,使澳洲华人更多了解中华大地,知晓全球华人动态”(3CW墨尔本中文电台a,2006)。

第三家华语台是2AC澳洲华人电台,是一家24小时用普通话和广东话双频播音的广播电台,于1995年7月开播。除了滚动播出的“整点新闻”外,每天还有不同时段播出的“内容翔实、快捷准确”的新闻专题节目,详细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大新闻;此外,资讯和服务类节目也是2AC电台的重要节目组成部分(王尼,2006)。

相比之下,由于华人移民数量较少,新西兰的华语电台起步和发展相对缓慢。1998年3月,新西兰BBC中文电台成立,是第一家24小时广播的华语电台。除制作本地节目外,还转播英国BBC中文电台、台湾中广电台(BCC)、台湾中央广播公司电台(CBC)、香港电台RTHK以及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CNR)收听率最高的节目,“成为侨界华人的重要精神食粮(新西兰中文电台,2006)。”不过,这家电台自办的新闻和娱乐节目内容比较单薄,收听率和华人之声(CV)相比低了许多。

同类推荐
  •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

    西方发达国家为维护社会稳定、促使社会发展不断地调整和完善社会管理方式,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管理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社会管理理论。《社会管理丛书:部分国家和地区社会管理经验与启示》系统介绍和吸收借鉴国外社会管理的积极成果和先进经验,以部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将其管理制度、保障制度、公共政策等逐一分析比较,展现其管理模式的优劣,并对提高我国社会管理科学化进行了系统阐述。
  •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每天懂点开心经济学·心理学·博弈论·国学

    读懂心理学,做他人的读心高手,做自己的心理理疗师,掌握经济学,你会在财富的每一角落遇见亚当·斯密,知晓博弈论,你将拥有行走江湖的处世王牌,了解国学,你能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结构。
  • 中国人的人格

    中国人的人格

    本书是对胡适先生关于人生、社会、文艺、教育等方面的散文、演讲及论文的收集和整理,展示了他以人的启蒙为中心的思想发展轨迹,体现了他治学、为人、处世的大师风范。大半个世纪里,胡适一直备受争议,但这并不妨碍他作为一个伟大的学者、思想家的历史地位。作为影响后世国人的先行者,胡适先生更多的是真诚劝告和谆谆教诲。他面向未来,深信如果每人都多做小事,多研究问题,这个世界会一点点变好。如果为个人多争一些自由。就会为国家争到自由。他曾对我们寄予厚望。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回归心灵的安乐:《论语》的智慧

    本书是一本普及论语知识的入门书,着重于把论语的智慧放在当今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中去解读与阐释,并试图将其置于现代教育、教育学与教育管理学等领域予以阐释和应用,继而探索其不同角度的价值和现代意义,旨在拓展其应用领域。全书内容丰富,简明易懂,有寓意有新意,文字深入浅出,兼有科学性和可读性。本书首先是面对初中生的普及型普通读物;其次可面对国学研究工作者、教育学及教育工作者等其他专业人士;最后面对该领域感兴趣的普通大众读者。
热门推荐
  • 玄幻之开局一个荒古圣体

    玄幻之开局一个荒古圣体

    穿越到九州大陆的陈武。开局就获得荒古圣体。还开启神级选择直接获得修为,从此斩神子,收神女,一路无敌!无敌,无敌。
  • 独醉美人

    独醉美人

    紫烟罗躺在床上偷偷的看着下面跪着的十几个侍女,吓得不敢睁大眼睛……<br>“我不是被卖了吗?现在人贩子的待遇都这么好?”<br>紫烟罗心中想到。
  • 碧眼皇妃

    碧眼皇妃

    红尘世外,半步之遥,尚人妖殊途,况道魔不立。月行中天,鱼跃深渊,怕只怕,痴情空种,有负芳心。难只难,素雪三尺,彼河两岸。只愿今生从未相见,来生不再相恋。任你道行天下,斩妖除魔,扬正义之气,有朝一日羽化升仙,永世长存。凭我游戏人间,踏破红尘,乐一世逍遥,终是香魂一缕成冢,化作轻烟....
  • 妖妃苏妲己第一部

    妖妃苏妲己第一部

    她从三千年后的今天穿越到了商朝.更另她吃惊的是,她变身为传说中集美貌宠爱于一身的蛇蝎美人——妲己.切腹观子,锯足观髓,发明酷刑.她说:“我并非蛇蝎,你信还是不信?”酒池肉林,坑杀俘虏.他说:“我并非残暴荒淫,你信还是不信?”与纣王相恋,想逃脱历史的束缚,她努力的更改史实.却发现,原来她仍困在历史的滚轮中......命运不离!
  • 我想要当咸鱼

    我想要当咸鱼

    【这不是沙雕文!是反套路文!没错!嗯!就是这样!】逆风翻盘?不存在的!我就想要当咸鱼。最咸的那种。不用早起不用赚钱混吃等死传宗接代的那种!
  • Amy Foster

    Amy Fost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位医妃有点撩

    这位医妃有点撩

    为补全残书,殊恹走上寻找药材的康庄大道。“此兽名鯥,冬伏而夏生,此物食之可疗肿疾。”殊恹:药材!浮古(?O?):主人请你清醒点,你还没有灵气,还不能修炼!!!“有草名萆荔,状似乌韭,而生于石上,亦缘木而生,食之已心疾。”殊恹:药材!浮古(;*?Д`)?:主人请你清醒点,你看看旁边那只守护兽!!!“有鸟当扈,其状如雉,以其髯飞,食之不眴目。”殊恹:药材!浮古(-。-):主人您请随意……她也是个见过世面的灵了…:)
  • 执掌星空

    执掌星空

    【新书《热血猎魔》正式上传,数月沉淀,一朝爆发!一个设定宏大的未来世界,等待您的光临!】为救心爱女子苏糖,将超级大财阀江氏集团搞得一夜间破产的天才少年萧易,因为一场意外流落异界,想要再见曾经的爱人,萧易不得不开始一段翻手云覆手雨的铁血征程,来到了神秘的九玄村,遇到了三个曾经叱咤大陆的可怕师父,学得一身壮胆与实力,萧易从一个小小的村庄,开始走向了属于他的巅峰舞台!问世间是否有仙?手执正道帝器,驾驭魔族龙皇,萧易遨九天,踏绝地,诛邪尸,斗万族,在这个万道昌盛的大世,他就是所有天才的噩梦!
  • 听不完的历史

    听不完的历史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从圆筒录音开始直至二十世纪的重要历史录音唱片。全书分为录音先驱、浪漫派钢琴大师、德国现代钢琴学派、二十世纪早期诸多小提琴学派、中提琴和大提琴巨匠、德奥指挥学派、欧美指挥明星、意大利歌剧——从威尔第到真实主义、法国歌剧、瓦格纳王国等。每一章都按照时间顺序对作曲家的生平、重要录音、演奏风格、历史地位等做了详尽阐述,并配以各CD唱片的封面、编号、年代和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