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200000033

第33章 即兴播讲——训练目标:无稿播讲 优质播出(1)

即兴播讲是广播电视节目中根据现场需要的无稿讲述,是媒介常规性的话语操作方式。《美国播音技艺教程》列出了几个章节,强调了对即兴播讲能力的训练。这是因为,当今时代,即兴播讲已经是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的常规性的话语操作方式了。该书作者指出:

即兴播讲能力正在成为广播者百宝箱中最珍贵的东西之一。今天的新闻记者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地采用即兴方式播讲,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实况转播方式技术的迫切需要。[1]

在我国,完全文本操作和纲目文本操作是主要的播讲形式,广播电台有些节目的即兴播讲已经比较普遍,但是质量有待提高;电视节目的即兴播讲,还处于起步阶段。为了跟上我国广播电视改革的步伐,我们应该积极提高即兴播讲的能力。而即兴播讲不仅仅是语流顺畅、字正腔圆、即兴成篇等技术性的问题,我们还必须从播出要求出发,注意语态、语质、语体、语脉、语境等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训练即兴采访、即兴主持、现场报道、现场评述等课题。

第一节 即兴播讲 语态变革

即兴播讲首先要解决的是语态问题。语态体现讲述者的心理定位,是解决用什么方式说话的态度问题。当下,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介主要有三种语态:主流语态、精英语态和大众语态,前两种语态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

语用观念与时代语境相互影响,是“共变”的,我国的媒介语态从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了悄悄的渐变,而媒介语态的突破性变化则发生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1991年《望长城》中主持人焦建成的尝试。这位朴实得像“长城砖”的主持人开创了一种平民化的风格,那以无文本话语操作为特征的原生态主持方式,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认为,1993年以来,我国电视改革主要体现在“语态的变革”上,即“从俯视语态改变为平视语态”。改变的动力“不仅来源于国家执政理念的改变,也不仅来自道德感和新闻理想,更主要的是来源于广播电视生存方式的改变”。孙玉胜在回答《南方人物周刊》记者提问时说:

这一场新闻变革的根本就是“改变了电视的语态”,降低了说话人的口气,尝试一种新的叙述方式,让人们从一贯严肃刻板的屏幕上,看到、听到民间话语的鲜活、幽默,看到冲突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这种转变具体在主持人身上,要求他们更像邻家兄弟,像一个朋友,以聊天拉家常的方式说话。我们这里有一批没有经历正规播音训练的主持人反而得到了好处,他们不用扮演一个播读稿件的传声筒了……[2]

新世纪以来,执政观念强调民本意识、媒体实行商业化运作、民主意识广泛渗透、娱乐元素泛化等新情况,接踵而至,央视电视改革相时而动、借力更新,开始了一轮前所未有的尝试。他们在寻求“电视纪实语言,尝试‘还原世界的本来’”(时间语)方面,迈出了可喜的步伐。这是一波重大的有时代意义的变革,是从内容到形式以“民本思想”为核心的语态变革。

第二节 即兴播讲 控制语脉

阿拉伯有一句谚语:“舌头是心灵的翻译家。”这句话很风趣地揭示了想与说的关系:人们嘴上说的正是刚刚想的,而正在想的又是下面打算说的,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就是快速地将思维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的能力。

钱学森教授认为,思维是有规律的。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的规律就是语脉的呈现规律。 我们将尝试着对思路语脉结构作分解性的描述。

一、语脉的线性描述

线性语脉是意义单位的线性排列,体现相互依存、前后一贯的逻辑关系,它遵循形式逻辑的最基本原则(同一律)。如图所示, 线性语脉一般体现在话题单一、语意集中的情况下,尤其在交谈时,语脉接引是相互依存的承接关系,表述时脑子里应有明晰的思路主线,坚持一个层面一个层面地展开,不随意引申,注意在动态语境中控制思维点的随意跳跃,把握语脉的定向推进,按照既定的思路讲下去,给人一泻无余、一气呵成之感。

二、语脉“Z”形模式描述

当我们在作一段相对完整的表述时,语脉的展开一般是呈现纵、横两个方向,即横向的展开与纵向的深入。横向是同一意义空间的推移,即同一层面的展开;而纵向则是表明意义、情节、意境的深化,这就构成语脉的“Z”形。图式如下:

“Z”的上、下两根横线表示语脉在不同层面拓展的广度,而上下两根横线中间的斜线则表明上下两层语意的纵向深化的过渡。

三、语脉模式的坐标系描述

“Z”形使语脉构成“零件”可能出现语脉偏离思路主线的情况。这时,我们可以借用坐标系解决这个问题。

这里纵轴Y体现语意表达的纵向深入,是语脉的“骨架”;横轴X体现层次的组合关系,是语脉的“血肉”。这样,纵向聚合与横向展开,就构成一种有序的对应结构关系。当语脉结构呈“Z”形推进时,纵向深入与横向展开就表现为语脉的流动式交叉结构。 如图所示。

例话

语脉坐标系模式语用案例

新世纪即将来临时,《实话实说》节目组请来了“世纪老人”隆友于,这位百岁奶奶带来了93位子孙。在浓郁的“世纪亲情”中,节目开始——

崔永元:奶奶,您先说,您觉得我们中央电视台哪个节目办得比较好呢?

奶奶:哪个节目办得好?这个节目办得好——你看全是我们的人。

崔永元:您出生的时候是在1901年,那还是在清朝。

奶奶:清朝。

崔永元:您那个时候有什么印象?

奶奶:那个时候不能说。我没有吃过一天安乐茶饭。

崔永元:奶奶,您说现在好不好?

奶奶:现在当然好了,女人站起来了,女人能够说话能够办事了。

崔永元:奶奶,大家特羡慕您,您给我们讲讲长寿秘诀,怎么身体这么好?

奶奶:我没有什么讲究,我吃的都是咸菜饭,什么都可以吃。包谷、棒子面,我最喜欢吃这些。我就喜欢简单,粗茶淡饭,再好那些我都看不上。

崔永元:奶奶,您说吃五谷杂粮,心情愉快,不生气,还有什么秘诀呀?

奶奶:劳动,我注意的是劳动。平时一秒钟都不停,到现在衣服不要别人给我洗。屋子的擦、扫,我哪个屋子都不要别人给我打扫,我自己打扫。

崔永元:奶奶说她现在每天还在劳动,我觉得电视机前的观众肯定不相信,一个百岁老人现在还在劳动。一开始我们也不相信,所以呢,我们就派了一个摄制组,到奶奶家去拍摄她劳动的场面。三点钟我们就出发了,因为奶奶早上四点钟就起来劳动,回来以后,我们的摄影师个个哈欠连天……奶奶,您刚才说喜欢看电视,但是,我看您家里收音机特别多。

奶奶:有两个。好像一天不听就不舒服。

崔永元:您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上的事吗?

奶奶:国家大事我都关心得很。

崔永元:您知道美国现在正在选总统吗,现在?

奶奶:我知道,布什,小布什嘛!

崔永元:奶奶,您看这是我给您准备的礼物。我听说您喜欢收音机,我特别高兴,因为收音机便宜。奶奶,这合适不合适?我特别选了一个大钮的,大钮的奶奶使用起来方便。

崔永元:(面向大家)其实奶奶的观念,我们听起来特新。但是,是不是就这么新呢?是不是所有的新鲜事都能接受呢?

女儿:也不是。比如说我举个例子,我的女婿从国外回来的时候给我买了一个洗衣机,第一次用洗衣机,她怕浪费水,完了以后,大盆小盆,非要把洗衣机所有的水都接起来,我说太累了,不要了……卖了(洗衣机)又舍不得,后来,她的衣服从来都是用手洗,她不要用洗衣机。

崔永元:我觉得奶奶的这个观念特别好,因为现在很多城市都缺水,大家一定要重视节水的问题。

……

在这一段对话中,崔永元与奶奶的交谈看似轻松随意,但语脉主线却十分清晰,那就是对这位世纪老人“观念新”、“观念好”(吃杂粮、爱劳动、关心国内外大事、节约用水等)的肯定与赞美。话语几个层面的扩充错落有致。

现将这段对话进行分解,置于坐标系之中,可以观察其语脉轨迹。

S1.这是话题的导入。主持人选择的话语“激发点”是“哪个节目办得好”。这显然只是“闲笔”,是想把对方的情绪和“说”的兴趣“吊”上来,而主持人也很明智,他及时切断奶奶对“实话实说”的赞扬,转入正题;

a1.谈出生年代,紧扣语脉主线;

a2.稍作展开,对比时代的变迁;

p1.“现在日子好了,都想长命百岁”,请讲“长寿秘诀”,这是话题的过渡,承转得自然而精巧;

b1.长寿秘诀之一:吃五谷杂粮(主持人做归纳)

b2.长寿秘诀之二:不停地劳动(主持人做补证)

p2.“刚才说……但是您家收音机特别多”是向新的层面过渡,主持人是用语脉照应的技巧拓展“长寿秘诀”的话题;

c1.奶奶是“不听就不舒服”;

c2.主持人风趣地“考”奶奶;

p3.主持人送收音机并赞扬奶奶,其实这也是语意的归纳(“观念特新”),然后用“是不是就这么新”的提问作为悬疑性过渡,将话题引向深入;

d 女儿的“揭发”:因节水而拒用洗衣机;

S2.主持人把握语脉主线,对其不用洗衣机仍作肯定,是这一话轮的终结。

语脉模式坐标系描述不是无意义的比附,它的科学依据是,结构体的层次递升运动和人的思维活动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神经科学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结构是多层次的,它的低级层次显示出很强的规律性,神经元总是按照同样的方式运作,几乎无所不在而且永不变更。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语脉模式的坐标系描述对即兴播讲思路意向的梳理和引导有着重要的意义。有了这样的引导,说起话来就可以从容不迫、条理分明,就不可能“放野马”了。

第三节 即兴播讲 调整语体

人们在长期的语言交际中,根据不同的交际语境,各自形成了一系列语言体式,就是语体。在即兴播讲时,根据不同节目语境选择不同的语体,使表达十分“得体”,这就等于与受众之间架设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一、即兴播讲需要增强语体意识

语体的分类,大的方面有书面语体和口头语体。口头语体又分为日常口语体(亲切通俗易懂)、正规口语体(严谨而规范)和典雅口语体(凝练并富有文采)。语体不当是说话的大忌,有时还会闹出笑话。

例话

假斯文出洋相

古时候有个白面书生叫贾思文,肚子里有点儿墨水就爱咬文嚼字穷卖弄,常闹出笑话,大家索性叫他“假斯文”。有一次他进京应考,钱花光了,就写信给父亲要钱,又想显露一点文才,就这么写:“父亲阁下:值此应考之际,鉴于该生业已断银,兹责成其父速汇银20两,接函速办是荷……”假斯文的父亲见儿子用公文套语对他“打官腔”,气得七窍冒烟,三下两下把信撕得粉碎,一个子儿都不给。假斯文名落孙山,没钱回家,只得卖衣卖书作盘缠。一回到家,他又羞又怕又累,钻进被窝就蒙头大睡。睡到了半夜,一只蝎子把假斯文蜇醒了。他呼地坐了起来,摇头晃脑说道:“贤妻啊贤妻,迅燃银灯,尔夫为毒虫所袭!”连说了几遍,可是这酸溜溜的文言八股腔让他妻子一句也听不懂,只好看着他干瞪眼。最后,假斯文疼得实在受不住了,脱口大喊道:“哎哟哟,老婆子呀,快快点灯,我被蝎子蜇啦……疼死我啦……”

这位假斯文,地道一个“寻章摘句老雕虫”。说话不分场合卖弄文才,当然到处碰壁、出尽洋相了。

(据《笑禅录》改写)

中国有句俗语,叫“语无常路,言无定式”,各种语体之间并非毫不相通,日常语体可以用几个典雅的词儿;典雅语体里,也可能出现几句生活气息很浓的“大白话”;而正规语体里更是常有生活用语和雅语的渗入。但是主持人应该有鲜明的语体意识,根据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根据目标受众群的需要,逐步形成比较适合的、相对固定的语体风格。

二、我国主持人语体风格新变化

任何单一语言都有缺陷,异质语言方式的创造性介入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可以肯定,随着“语态变革”的深化,广播电视节目语言将会出现多元共生、多体混成的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依靠创造和整合,依靠理论的总结与必要的引导,可以推动语言演化朝着健康的轨道前进。例如:

平民的语言:百姓话语、市井话语,嵌入较多的惯用语;

调侃的语言:以嘲弄、揶揄的语调说话;

华丽的语言:典雅而富有文采,提供丰富的想象空间;

哲理的语言:惜言如金、字斟句酌地说话,给人以回味;

评话的语言:像说书一样,绘声绘色,娓娓道来;

自为的语言:即“关涉自我”的一种个性张扬的语言;

游戏的语言:讲究话语的趣味性,追求表达的快感;

边缘的语言:疏离主流,半遮半掩对某些禁忌“打擦边球”;

……

语言的作用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选择一种语言就是选择一种文化价值。在进行语体变革的时候,应注意日常口语与主持人口语的基本差异:

主持人口语应该寓雅于俗,这里的“俗”是通俗,不是媚俗、低俗,是贴近现实生活的亲切和朴实。中国传媒大学曾志华教授认为“质朴是主持人口语的一大特点。生活中自然地说话时,声音最放松,语调最自然。主持人应该借鉴生活中自然说话的调子,在话筒前可以像平时说话那样……”这是媒介语言与日常口语“对接论”比较恰当的论述。

现在,广播电视用语还出现一种现象,就是“惯用语”的大量使用。所谓“惯用语”是日常口语交流经常使用的一种“熟语”,它由定型的词组构成,一般通过比喻、借代表达意义。例如“私房话”、“狗头军师”,前者不是在私房说话,是比喻不愿公开的话;后者指给人出不高明主意的人,并不是长着“狗头”的“军师”。惯用语贴近民众,富有表现力,可以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悦读MOOK(第二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故事照亮未来:通往开放社会的100个观念

    来自台湾最重要的理性声音,用100个故事,100个观念,呼唤一个开放的中国,一个开放的未来。杨照从千头万绪的故事和现实中提取出一百个关键概念,如协商、和解、法律、制度、身份、记忆、媒体……对于我们理解社会的本来面貌有着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今天这个时代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开放时代,充满各种不同的要求、利益和经验,如果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努力的方向,或者没有任何准备,将无法适应我们理想中的那个未来,而书中的这些故事,或许可以成为我们努力或避免的方向。
  • 大国之道

    大国之道

    本书共分15讲,内容包括大国兴衰的历史经验、历史变革的开端、儒教的社会功能、21世纪的世界与教育、现代大学与人文精神等。
  •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美学是未来的教育学:德育世界的探寻

    本书中,谭传宝教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术功底对“德育”这一虽妇孺皆知但是却常常雾里看花般令人迷惑的概念做了系统而严谨的定义,并以大量浅近文字梳理、解释,试图让初次接触者也能洞悉其深意、理解其价值。另外,本书对德育的诠释完全切近时代特色,关照现实问题,建言德育实践,努力填平学术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的理论千头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综观女性主义的理论,有些激烈如火,有些平静如水,有些主张做决死抗争,有些认可退让妥协。本书对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女性主义流派、女性主义论争和女性主义之后的思潮进行了条分缕析的梳理,堪称一本女性主义的重要读本。
  • 秦少,早安

    秦少,早安

    男主:“我家里缺一样很重要的东西”女主:“大叔,你家里缺什么重要东西?那我们去超市买吧。”男主:“缺一个像你这样的女主人。”女主:“……”听不懂?又重复男主:“缺你这样娇俏可爱又贴心的妻子。”女主:“等你这句话很久了。”
  • 医品尖兵

    医品尖兵

    陈义原本是特战界的神话,却被贼人诬陷叛国,他背负血海深仇,改头换面之后重回都市,一路扮猪吃虎,杀伐果决,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最终成就一方王者!
  • 无双阵帝

    无双阵帝

    一千年前,天才阵法师叶岩,在新婚之夜被妻子万天绫设计暗算,饮恨陨落。一千年后,叶岩在一个普通少年身上苏醒,却发现万天绫不仅成为了阵阁十二阁主之一,权势滔天,还拿着他前世创造的阵法,收获无尽财富。“你施加于我身上的一切,我定十倍,百倍地奉还给你!”……………………书友群:555894737
  •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

    中国年度优秀散文诗(2015卷)

    本书系由杨志学和亚楠等10位文学报刊编辑联合主编,收入2015年读国内比较优秀的散文诗作200余首,均遴选自全国公开出版的报刊,这些作品抒发作者热爱生活的感情,表达自己对于社会人生的感悟,在艺术上有一定探索,格调健康,一卷在手,尽览全国本本年度散文诗创作风貌。已连续在我社出版多年。
  • 我的老婆是金克斯

    我的老婆是金克斯

    我是一个疯子,有医生开的证明,那又怎么样?我就是要去别的世界玩玩。
  • 请俗气而又热烈的喜欢我

    请俗气而又热烈的喜欢我

    周年小学时喜欢一个人,后来打听到他的初中,高中,大学。一直追随他的脚步从C市到T市,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站到了他的面前。告白失败了,没关系,我们可以重新认识。“你好,我叫周年。”“你好,我叫苏域。”带着满心欢喜走进你的心里。周年因为喜欢一个人从黄毛丫头变成了知名画家。苏域因为喜欢一个人而褪去凌厉,变得温柔。喜欢你的方式有很多,但我更喜欢离你近一点这种。女追男
  • 神魔家的精英教育

    神魔家的精英教育

    曾经的华国,豪门世家要给孩子配上伴读书童,还要请上家庭教师,更不惜小小年纪就送到知名书院。戒尺是必备工具,不过有通房丫头。曾经的欧洲,孩子几岁就开始家庭教育,学者是标配,棍棒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再大些就是骑士学院,上百们的功课,配备的侍女也不错。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没有多对一的教育,没有了丫鬟侍女,同样的到是文山考海。所以有个神魔教育机也不错。不过说好的女仆那?
  • 黔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黔江史话(中国史话·社会系列)

    黔江物华天宝,风物壮丽,人文荟萃。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土家苗汉各族人民,勤劳智慧,敏而好学,创造了厚实的黔江历史文化,形成了朴实的民俗民风,诚如《四川通志·舆地·风俗》载,“士习洁清,民风淳朴。”这里的人,鸿儒垂简,宦场登峰,商海弄潮,甚至巫医药师百工之人,也都各怀绝技。《黔江史话》把这片热土上发生的诸多事件、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一一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