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200000017

第17章 即兴描述——训练目标:具象可感 言之有物(1)

在即兴口语表达中,描述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易经》有“立象以尽意”之说,我们在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论证某事物的特征时,都离不开描述。譬如在即兴交谈中,我们常常要把耳闻目睹的情况告诉对方以增加谈资;在即兴演讲中,我们有时需要在讲述中将事物描绘得生动形象,以吸引听众,引起共鸣;在论辩中,有时需要运用描述作为论证的支撑,以增强说服力;在即兴主持中,主持人的语言形象生动也离不开描述……

一、描述使语言成为一支彩笔

描述是对原材料注入主观想象与感情色彩的叙述。在描述中,表达者运用具象语言着力塑造栩栩如生的听觉形象,以增强口语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加里宁曾说:“首先要注意语言的内部含义,不要把语言变成不结果的花。”要语言像“花”那么色彩斑斓就要描述,描述是保证语言有血有肉、言之有物的重要手段。

描述运用的语言不是抽象语言,而是“显像语言”或曰“具象语言”。例如在魏巍的著名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结尾中,有这样的句子:

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们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战场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领袖,请再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吧,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这里的几个排比句用了显像语言,让我们耳闻目睹、身临其境,诱发我们的想象,刺激我们的“内视觉”,所以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口语描述的基本要求

第一,准确。要符合生活的真实,不应为追求生动形象而肆意夸张渲染。

第二,鲜明。注意观察,抓住特征,抓住细节,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生动。注意词汇的选择,注意富有表现力的修辞手段的运用。

必须指出,在我们的口语表达中,描述一般不会孤立存在,它们存在于叙述之中,有的还包含着一些议论或抒情。

例话

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

毕业典礼上,一位老师在即兴讲话中叙述了自己思想的一段经历:

“……那天在成教班上课,我又注意到这位心神不定的女同学——职业的直觉告诉我,其中必有隐情。果然,下课铃一响,她如释重负吁了一口气,站起身急匆匆赶在我前面离开了教室。我生气了:成教班混文凭有这么混的吗?是哪个‘白马王子’撩得我的学生没心思听课?不行,我要干预!

“我立刻尾随她下楼,她果然站在校门口,踮着脚翘首张望。不久,果然一位‘白马王子’骑着自行车笑嘻嘻地来了。腿一骗下了车;一转身,没想到他背后还背着个娃娃。透过传达室窗玻璃,我看到,她小心翼翼地从丈夫的背上卸下一个小脸烧得通红的孩子。我看到,她心疼地把自己的脸贴在孩子滚烫的面颊上,眼里涌出了泪花。

“同学们,我为我的粗率、多疑感到负疚,我没有想到,你们柔弱的双肩,原来是挑着繁重的学习、工作和哺育子女这几副沉重的担子呀……”

这段叙述,由于有了生动的描述,凸显了“请原谅我的偏见和误解”的主题,赞美了这位女同学为追回蹉跎岁月付出的艰辛。

一个人的描述能力,有言语技能的问题,也有语言习惯的问题。尤其在即兴口语表达中,由于人们只想把意思说出来就满足了,不注意适当的描述,这样说出来的话就显得干瘪。我们应当注意这方面能力和习惯的培养。

第一节 描述:口头写生

所谓“口头写生”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生动传神的描述,它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反映的融合。说话人对近在眼前、身边的事物作细致观察,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讲出来,这时,我们的即兴口语就相当于一台摄像机、一支高明的画笔,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幅幅生活的画面。

例话

自贡一条街

清晨,天蒙蒙亮,我在自贡一条普通的小街漫步。街两旁是独具四川特色的木房,黑黝黝的木梁、粉白的墙。街的中段有个小茶馆,两层小楼,一色红漆桌凳,一个镏金的“茶”字嵌在黑漆漆的木板上。晨雾还没散尽,临街的一口黑锅已经翻腾着热气。一把黑漆漆的大铁水壶比煮饭的锅还大,伙计提着它楼上楼下窜,黑布鞋踏得楼板蹬蹬地响,吆喝声却毫不打颤,依旧是热辣辣地道的四川话:“茶——来了!”

紧靠茶馆的是一排小吃摊。临街搭几张芦苇席,排几张桌子、几条长凳,架几口大锅就做起了买卖。热气腾腾的“抄手”(馄饨)一个个圆滚滚的,浇上一瓢红红的辣椒油,吃得人满头大汗。那砧板上的凉粉洁白如玉,厨子熟练地把它切成小丁,倒上酱油,浇上一瓢红辣椒,撒上绿油油的葱花,白、绿、红色彩相间,吃起来清凉爽口。

远远有个货郎挑卖担担面。扁担一头是小炉子和柴禾,一头是些小碗和作料,还有细长细长的面条。货郎不吆喝,从小街刚走过,大人小孩一个个就跟了过来。货郎不慌不忙拣一处干净地儿停住,放下挑子,燃起炉子。一碗担担面不过一两多一点,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

“食在广州”?我看“食”也在天府。

训练设计(18)

(一)口头写生训练

对近在眼前的事物先作观察(比如站在窗口看外面的事物),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有点有面地、不同角度地讲述出来。当然,也可以来几句抒情或议论。这时我们的口头语言就栩栩如生地勾画出一幅幅现实生活的画面。

(二)现场目击新闻

请以“大街上发生的事情”为话题,说说你的“现场目击新闻”。

现场目击新闻

早晨,喧闹菜市场的一角。

一位身穿笔挺西服的时髦男子手里捏着几根大葱,在人丛中潇洒地走过来,突然一枚一元硬币从他的指头缝儿里当啷掉在地上,蹦了两下,连转了几个弯儿之后一头扎进街边的阴沟泥里。西服男子随即追到沟边,只见硬币直愣愣地在黑乎乎的淤泥上嵌着。他暗暗转过脸快速扫视周围,见无人注意,便迅速屈膝俯身,对准沟里的硬币伸出两根长长的手指插了进去。不料插得不准或是用力过猛,反而将硬币推进污泥里,糊了满手的臭泥。西服男子咬咬牙低声怒骂了一句,索性叉开五指直插下去,力图一举将硬币擒获。然而如此围剿了几次均未成功,他只得立起身,刮掉手上的污泥,悻悻而去。

西服男子刚一离开,旁边卖豆腐的妇女赶忙回家提来一把锄头,小心翼翼地把沟里的淤泥一锄一锄地掏到沟沿上,用手细细地揉捏。原来,西服男子刚才的举动都被她冷眼看了个清楚,她从那男人的衣着举止、神情气韵上看出,掉进沟里的必是金戒指之类无疑,但“金戒指”却深藏不露,妇人下了狠心,拓宽挖泥范围,大有深挖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势。

很快,两个在旁边瞧出蹊跷的妇女,不约而同地回家,心照不宣地提着铁锹来了;又有几个妇女互视两眼,神秘一笑也上阵向污泥开战了。

围观者越来越多,都伸着脖子不解地研究臭味扑鼻的污泥,心眼活络的人忽有所悟,悄悄回家拿来工具,挽起裤腿跃进沟中。下沟掏泥的人越来越多,虽然人们并不知道要找什么,但大家都认准了:要找的东西一定很值钱。

买菜人中有一位报社记者。他听说那边干得热火朝天的掏阴沟的人,并不是环卫站的职工而是附近居民,立即敏感地意识到自己碰上了一个好材料,于是上前看了几眼,菜也不买了,赶回家写了篇“现场目击新闻”。新闻很快见报,并加了一段“编者按”,号召人们学习这种可贵的“奉献精神”。

人们看了这篇报道都将信将疑。因为人们从来没有觉得阴沟堵塞,更没见谁发扬什么“奉献精神”,而阴沟边沿东一堆、西一堆的污泥也没人运走,至今还被烈日暴晒着,在那里发出阵阵臭气。

训练提示

这个真实故事的描述相当生动。作者观察细致入微,语言的形象性很强,运用了“影视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切分组合十分丰富,构成了情节完整的故事。一切都是静悄悄地进行的,但特征的勾勒、细节的展示、气氛的描写都蕴涵着辛辣的讽刺,令人忍俊不禁。

第二节 描述:追述示现

“示现”是一种口语修辞手段。它通过写意式的描述,寥寥几句就活生生地勾勒出早已过去或者未必亲眼所见、亲身经历的事情。常言道“示之以形,方能动之以情”,主持人如果具备即兴示现能力,有助于调动受众的持久注意,并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使传播与接受处于同一感情氛围之中。

所谓“追述示现”,是指把过去经历过的事情描述得如同眼前正在发生的事一样,属于回忆性描述。听的人虽然没有看到所描述的景象,但是由于说的人生动传神的描绘,就会诱发其联想,调动其想象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示现”的运用以拥有丰富的表象储备为前提。应注意在生活中、在文艺作品中留心观察、捕捉,将其浓缩存于记忆。当具有感情负载的意象描述纳入合理的逻辑框架时,那样的即兴口语表述一定是感人的、令人难忘的。

例话

林雨:风雨见真情(片断)

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我骑着自行车带孩子出门,不巧下起雨来了,我们只好躲在一家商店的屋檐下。这屋檐下原本已经有了几个人,我们进去避雨,地方已经不宽裕了,只能勉强容身。雨哗哗地下着,为了不让孩子淋到雨,我只好替她用身子遮挡风刮过来的雨。这时,旁边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把自己的自行车推出去,啪的一声横在了雨里,然后示意我们母女往里面靠。我已经不记得当时说了什么感谢的话,只记得心里的沮丧和风雨带来的坏心情一下子就消失了。于是,这雨夜里的一份温情,便一直保留至今。我想,可能谁都会有这样的温情回忆。它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需要。这种温情调节着我们疲惫的身心,使我们感到生存的尊严、生存的价值,感到生存的美好。

《林雨一刻钟》是山东经济台的一个谈话节目。主持人林雨热爱生活、领悟人生,她在节目里用身边的见闻做“由头”,引发对生活的切身感受,传达美好的情感。主持人运用“示现”的修辞手段,使她“风雨之中见真情”的独特感受更具体化了,这样的“追述示现”很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

第三节 描述:说X,不说“X”

不善于表达的人,喜欢用反映事物特征的某一常用词说话,不愿选择同义的、近义的词或短语来表现事物的细微差别。例如说到天气寒冷时,就只会反复地说“冷、很冷、冷极了”,摆脱不了“冷”这个惯用词语;说这个人很好就反复地说“好、真好”这些概念性词语,这样的语言就很干瘪、无味。

我们说话时如果有意识地避开特定的惯用词或概念词,而用其他的同义、近义的词或短语去描述某一事物,比如说到“冷”偏不出现“冷”这个词,说到“热”偏不出现“热”这个词语,那样说出的话就会生动具体得多。

我们将其简称为:“说X,不说‘X’”。

例话

说冷,不说“冷”

冬天一大早,西北风打着呼哨很刺耳,寒气凉飕飕扑面吹了过来,直往我衣领的缝隙里面钻,浑身感觉彻骨的寒。风吹在脸上,像针刺,像刀割。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雪末儿飘到我脸上,冰凉冰凉的。屋檐下面挂着一尺多长的冰锥子;公园里的湖面结了冰如同一面镜子,闪着寒光……四处静悄悄的,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像给严寒冻凝固了似的。我浑身打颤,哈出的热气沾到眉毛上结了白花花的霜,眼睛冻得睁不开。地面到处是硬骨骨的冰凌、冰碴,走在上面滑溜溜的,像踩上牛油一般——哎哟,一脚没留神儿,一个骨碌狗啃泥,我掉进了大雪坑,浑身颤抖,像泡进冰水,哎哟,我快成冰棍儿了……

同类推荐
  •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概论

    本书是在2006年12月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基础上引入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并依据我党领导全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活动以及各个时期的突出特点以及民族教育理论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和内在联系,将新中国民族教育理论划分为创立期、完善期、发展期、创新期四个主要发展阶段,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是国家民委社会科学项目“我党第三代集体领导对民族教育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最终研究成果。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中国媒介批评学(中)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二卷(1603-1840)

    进入江户时代,历来颇受尊重的中国文化受到日本儒学、国学、兰学各家的质疑与挑战。朱子学之外的儒家各派,或为复兴中国先秦孔孟之道,或致力于儒家思想的实学化和日本化,都对朱子学的诸多命题提出了质疑。国学家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以日本为世界中心,对中国进行了全面否定。兰学家以西方科学和思想为依据,出于实用主义,提出了中国思想已经不合时宜。“江户三学”对中国的认知虽然不尽相同,但都不同程度地否定了中国及中国文化,并对近代日本人的中国观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 我是人民教师

    我是人民教师

    教师应是社会发展中真正的党悟之人,是关怀中人、责任中人、事业中人、他们是思想者、创造者、博爱者和先行者,他们既是一个历史学者、心理学者、社会学者,又左当是一个生活的幸福者、成功的学习者、快乐的创造者。他们应为社会所敬仰,站在社会的前列……教师的伟大在于对学生由衷的关爱,对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与科学把握,在于对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与特点的关注与研究,在于对教育时空和教育策略的创造与优化。
热门推荐
  • 虚盈

    虚盈

    人心悬反复,天道暂虚盈。话说,暗界的影王消失已经很久了,暗界悄没声息,因此时天下,早已不复当年格局,人人自危。若干年后,人间,新历,湘南某村,消失在雨夜之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霸宠萌妻:甜心,乖乖的

    霸宠萌妻:甜心,乖乖的

    这就尴尬了。她不过是遇到了个扶不扶的难题,发了善心,却遇到了一条披着羊皮的狼,被吃的骨头渣都不剩。传闻,他高冷无情,视魔鬼一般的存在。然而,这只是传闻。
  •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嚣张狂妃:邪尊,来单挑!

    铁血女少将一朝穿越,却成了女扮男装还被害死的假太子!左有摄政王一手遮天,右有邻邦伪质子步步紧逼,内有权臣奸佞肆意妄为,外有三国鼎立虎视眈眈……后宫还有一群庸脂俗粉垂涎三尺!见过坑,没见过这么大的天坑!凰锦黎表示,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来互砍两刀来解决!灭了摄政王,玩残邻国太子,富国强兵横扫万敌,十七岁的凰锦黎凤临天下,剑指苍穹,“来呀,相互伤害呀!”然,有人矫若游龙翩若惊鸿万兽来朝,对她邪肆而笑,“今晚,在凤榻等着!本尊,定然让陛下满意!”
  • 雪满乾坤

    雪满乾坤

    风云变幻、仗剑天涯、侠骨柔情;庙堂与江湖、信任与背叛、手足与社稷;笑和泪、血和水、痛和乐。立于天地间,当力掌命运之舟,紧握仁义之剑,挥洒精彩人生!一部雪国传奇。
  • 科学的世界攀魔法技术树

    科学的世界攀魔法技术树

    特别重要的说明:该小说最重要的标签是:妹控和日常!然后才是种田和其他的。本来的书名有表现的,但,嘛~不让我用,只用了这么一个普通中性没意思的书名。“我还要学数学!”“这个游戏的脚本没写完呢!哥哥不能拖稿!”“我还要研究核聚变!”“明天游戏需要追加制作,哥哥快帮忙!”“我的统一场理论还没完成呢!”“不管,哥哥快过来!”这时一个哥哥想攀科技树拯救人类(自以为的),却总是被妹妹以各种理由拖去制作某些绅士内容的幸福故事。
  • 非常使命

    非常使命

    著名军事作家舒德骑纪实文学作品集!从其近年来发表在《中国报告文学》《十月》《神剑》等刊物上的众多作品中精选而成。这些作品题材独特,内涵丰富,融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为一炉。
  • 毒药

    毒药

    那年夏天,我从县城转到向阳中学读书。在此之前,我的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家客厅的墙上挂满了各个时期的奖状,这一直是父亲引以自豪的事情。有段时间,那个有些尿频的中年警察,经常对着墙上的奖状沾沾自喜,有时候,他还会端起酒杯喝二两。可惜,这种状况没有持续多久,便因为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而意外终止了。我的父亲在一次执行抓赌任务时,把一沓赃款偷偷塞进了自己的裤裆。他最初的想法是用那些钱重新装修一下我的房间。我的房间在那个闷热的七月,被窗户外面渗进来的雨水搞得花里胡哨,并且散发着一股腐败的味道。
  • 刺杀深渊

    刺杀深渊

    那隐藏在深渊之处的众兽之王,为何会引来众多强者的刺杀。
  • 幻觉

    幻觉

    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渡边淳一,最新长篇爱情小说,2004年日本《读读新闻》连载一年。细致反映现代精神医疗的真实世界,深入探究美女医生隐秘的内心深处。精神病院的护士北向健吾一直深深地暗恋着美丽高贵的女院长冰见子医生,正当两人的恋情渐入佳境时,冰见子医生有时出现的奇怪言行及对两位患者的不可思议的治疗,却使北向的困惑日益加深……冰见子医生年轻貌美,医术精湛,又是两家精神病医院的院长。然而因小时候受到过父亲的性侵犯,同时又有恋父情结,故成年后在人格、性格上都有着时隐时现的分裂和异常。这种异常不仅导致了她的畸形情爱,最终也使自己身败名裂,自杀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