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73

第73章 尊重与融合——汶川大地震报道的开放性所带来的启示(1)

鲍丹禾

面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这样巨大的灾难,媒体积极投入,撰写和拍摄了大量感人肺腑的文章、照片和影像资料。无论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还是广大解放军武警官兵投入抢险;无论是身陷困境的灾区群众,还是一个个有爱心的中华儿女,都在媒体的报道之下活生生地展现开来。这些鲜活的报道之所以赢得广大受众的欢迎,赢得国内外的一致赞誉,正是因为在这场灾难性报道中贯彻了“开放性”原则。

汶川大地震发生在5月1日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不久,不同于以往控制占主导的情况,此次大地震报道中,中外媒体记者进入灾区采访没有受到太多的限制,西方媒体记者只要获得被采访人同意就可以进行自由采访,政府有关部门每天通过媒体公布发现的地震遇难者人数,社会上关于地震发生后的一些问题的质疑也会从媒体上找到一定的解释。

开放性原则在灾难性报道或者说危机报道中的运用并非第一次,在2003年的“非典”报道中已经有所运用,但是相对于上一次,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的“开放性”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温家宝总理在映秀镇废墟上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这次救灾采取了开放的方针。”正是开放,让我们掌握了话语权,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一、舆论引导水平的显著提高

媒体的舆论引导是一种大众传播活动。舆论引导关系着两个群体:媒体和受众。媒体既要注意对传播内容的分析,又要研究受众的需求;既要注重传播基调,又要注意实现传播效果。所以,舆论引导是一种高超的传播活动。在实际的传播过程中,媒体的议程诉求和受众的议程诉求即使在宏观上差别不大,但因为受众的多元性,在微观方面也会有所出入。[1]但是,在开放性原则指导下,这种“出入”会逐渐减少,因为双方形成了互动。受众并不是单纯的“受者”,他们接受信息——也就是“知情”的同时,还要“表达”。通过表达,将他们的想法反馈给媒体,媒体接收后,进行研究分析,然后和受众形成新一轮的传播关系。

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由于“开放性”带来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这种互动,使得媒体舆论引导水平显著提高。各家媒体都争取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信息,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国务院新闻办、受灾地区政府的发布会天天举行,地震伤亡人数通过互联网实时更新;所有媒体形成立体传播,深化舆论引导的感染力。如央视一套和新闻频道启动24小时直播,打破原有的节目板块,形成全天候播出的《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特别节目,影响全国。《人民日报》第一次为突发事件推出《抗震救灾特刊》,人民网第一次就突发事件推出专门网站“抗震救灾网”;主流媒体发挥评论优势,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评论发挥了安抚人心、讴歌精神、鼓舞士气、指明方向的作用。[2]

汶川大地震无疑是一种危机状态,迈克尔·里杰斯特在《危机公关》一书中根据大量的案例经验,提出了著名的3T原则:Tell it your own(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it fast(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all(提供全部情况)。通观这次地震报道,实际上在自觉与不自觉中,我们也贯彻了3T原则,媒体不但通过自己的眼睛把所见所闻尽快地告诉了受众,而且竭尽所能尽可能多地进行报道。甚至通过网络互动,尽快地了解受众的需要,并进行更深入的报道。由于我们媒体报道的“开放性”,境外媒体的很多信息源都来自我国媒体,社会上也没有出现什么谣言,国内外的评价相当积极。

事实证明,这样的“开放性”增强了政府的公信力,使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地抗震救灾。

二、人本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

1976年唐山大地震,由于当时中央只有“两报一刊”,地方基本上一省一报,使得新闻的传播极其有限,加上“四人帮”对地震消息的封锁,人们只能从不多的报道中,获得很少关于地震灾区的信息,而且还是过时的。唐山大地震的死难人数直到多年以后才知道有24万多人,全国人民只在很小的层面上被动员起来。从当时的报道中,主要看到的是解放军抗震救灾,对于个体生命的报道微乎其微。

汶川大地震完全是另外一种报道方式。在媒体大量的报道中,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注和尊重随处可见。在灾难报道中,生命是最重要的,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价值是做出出色报道的前提。

在报道中,媒体高度重视生命的“黄金72小时”大营救行动。例如,从5月13日开始,《人民日报》就连续刊登了《救援!急赴汶川震区》、《目击生命争夺战》、《“没有路,肩膀就是通道”》、《震中汶川展开生命搜救》等重点报道,展现了救灾人员与死神赛跑的场面。5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的照片《让路》,画面上温家宝总理在北川视察灾情时,看到几名战士抬着一个受伤的女孩跑过,他赶紧让路。这些文章和画面,让世界看到了一个以人民生命为重的负责任的政府形象,凝聚人心,振奋士气。

人本主义精神的内涵不仅有对生者的尊重,也有对逝者的尊重。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三天内,几乎所有的报纸都采用黑色报头,通篇不用彩,而很多网站也都采用黑色页面。

在此次地震报道中,还出现了大量以普通灾民为主角的新闻报道。这种典型的西方报道模式在地震报道中广泛应用。可乐男孩、敬礼少年、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老师、把儿子尸体从废墟中刨出来扛回家的父亲,都真切地展示在受众面前。一家媒体刊登了女中学生吴金莉躲过灾难后,面对废墟上的衣柜镜子梳妆的照片,在一片狼藉的环境中,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生与美的渴望,给人以强烈的震撼。正是这种没有掩饰的真实感,展现了人性的光芒,催人泪下。

对于广大的媒体来说,在灾难面前所具有的人本主义精神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具有一种悲悯的情怀,才能受到受众的尊重。

媒体对于人本主义精神的弘扬,体现了媒体与受众关系的紧密性,也很好地体现了“三贴近”原则。媒体不再是单纯地传播,而是关注受众的需求,并且从这种需求中寻找良好的传播效果。传播学研究表明,大众传播中信息的发送不等于送达,送达不等于接收,接收不等于认同。传播学家施拉姆说,只有在信源(媒体)和信宿(受众)经验范围内的共同领域,才是实际传播的部分。所以这次地震报道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恰恰说明媒体研究清楚了受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需求。

同类推荐
  •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共享:同在蓝天下(“红领巾手拉手助残”知识读本)

    残疾人,是我们人类家园的一员,是我们的朋友,是我们的邻居,是我们的同学,更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从小学会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关心他们,帮助他们,是我们每个少先队员应当懂得的道理,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和义务。 同学们,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是太阳的颜色,看到太阳,我们的心里就充满了温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红领巾手拉手助残”活动,是让亲爱的同学们与身边的残疾小朋友,手拉手,心连心,共享一片蓝天,一起快乐成长。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

    本书是目前国内首部探讨20世纪以来全球知名媒体国际传播战略的教材。《世界主要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以经典战略管理理论,特别是国际战略理论为基本框架,结合媒体经营管理理论和国际传播理论,在描述BBC、VOA等媒体的国际传播战略演变历程和组织结构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些媒体的主要国际传播战略。
  •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职业化背景下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

    本书在厘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概念、阐释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化背景和时代诉求的基础上,在梳理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比较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管理工作的探析中,在“扬弃”哲学观的指导下,从组织保障制度、考评激励机制、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探讨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与突破。本书成书过程中,正值党的十八大召开,不断加强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才能更好地领会和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本书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充实高等教育领域研究的理论体系,也能为我国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和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现实参考。
  • 一起重生:三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

    一起重生:三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中国灾害社会心理工作丛书)

    2015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7周年,本书全景式记录了汶川大地震中,三位普通小学老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作为教师、丈夫、父亲和灾民等不同角色所面临的挣扎和痛苦,以及重新接受生活逐渐走出困境的努力和坚持。震后至今,社工一直与三位老师一起工作,一起成长,留下了详实的记录和全面而真实的资料。除外本书每一个个案之后都附有内地及香港的精神科学专家对个案的点评,通过专家的点评透视每个个案的生活,给人以启示。
热门推荐
  • 精灵之觉醒

    精灵之觉醒

    一位来自现代武侠风世界的天才少年武者,因为沉迷最新的神奇宝贝虚拟游戏不可自拔,导致意外穿越时空,来到这真实的神奇宝贝世界。他会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变化?是号称美猴王的烈焰猴?还是拥有专属飞行系Z招式——如来舍身护苍生的姆克鹰?还是……PS:新人新脑洞,强迫症型逻辑设定党,无其他世界金手指的生硬乱入,而是在原著设定基础上的合理延伸,剧情则是在动画和游戏为主的基础上加以原创,三观正常,不黑暗,可能慢热。关键词:口袋妖怪、神奇宝贝、精灵宝可梦、宠物小精灵
  • 诡异心理学

    诡异心理学

    怎样为犯罪嫌疑人做心理画像?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魔鬼是如何炼成的?战争期间为何会发生惨绝人寰的大屠杀,而当事人却毫无负疚感?假使没有了谎言和欺骗,世界会变成美好的人间吗?为什么某些人会拥有异乎寻常的超强记忆力?从蝗虫生存智慧中能得到哪些启示?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提高领导力?你为什么容易受人操纵?如何对付各种各样的操纵者?…… 《诡异心理学》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幽默另类、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各种奇特的心理现象,如虚构症、心因性失忆症、恋物癖、精神分裂症、匿名化、双重自我、仪式性行为、操纵与反操纵等,并配有大量生动真实的案例,通过作者独到的分析,让你理解人类某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 默示情缘

    默示情缘

    一个狐族少主为了朋友,为了爱人,为了自己喜欢的一切,甘愿付出,就算是生命,他也不珍惜。随着幕后黑手的出现,一切都在向着不明确的方向发展。
  • 美漫圣光

    美漫圣光

    穿越美漫,来到了凶险的DC世界。幸好还有魔兽系统傍身。职业是牧师?牧师挺好的啊,没事给超级英雄们加加buff加加血。躲在超人的身后多安全啊。实在不行还可以冲上去抡抡法杖。或者上几个debuff,像什么暗言术·滚啊。团灭了也没关系,复活术战复超人继续挨揍。什么?牧师没有战复?不好意思,这是私服魔兽系统。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打狼要打死(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打狼要打死(怀旧童书馆·怀旧童年)

    《打狼要打死》一书共有十六篇作品,分别是《打狼要打死》《狐狸的尾巴》《不劳动的没得吃》《小螺丝钉的故事》《农夫、山羊和狐狸》《马和狼》《风和太阳》《驴子和马》《兔子和刺猬》《两个同伴》《地主和长工》《乌鸦和大虾》《狐狸和刺猬》《一只小公鸡》《梅花鹿》《聪明的小花猫》。
  • 当我们很久很久没见

    当我们很久很久没见

    致我那些年的可爱同桌,或开心,或吵闹,你们都是我仅次于英语分数的美好回忆
  • 锦书难托负韶光

    锦书难托负韶光

    我如此爱你,你却选了别人。如今我终于明白,花易谢、云易散、梦易醒。早知如此锥心蚀骨,不如当初不识君。
  • “鬼”墓金脑壳

    “鬼”墓金脑壳

    民国二十五年,中华大地正遭受着兵荒马乱的蹂躏之苦:多年的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小日本的铁蹄又践踏着北方的大片土地,弄得民不聊生,多数地区的治安乱之又乱。这一年夏秋之交的一个傍晚,武冈县城城北乡下某小客栈内住进了一老一少两个神秘的客人。
  • 浪漫抽筋

    浪漫抽筋

    岳父曾经是我的主任。我们的主任。县政府办的头。岳父名叫王宗杰。但叫来叫去不知怎么就被叫成了王总结。当然不是我们把“王宗杰”叫成了“王总结”。我们不敢也不会。我们叫主任时连“王”字也不要,就叫“主任”。“主任好。”“主任辛苦了。”“主任给你汇个报。”这是另一种境界。我们觉得叫“主任”怎么听都比叫“王主任”显得亲近。不信你试试。你叫你的上司,不管他是局长书记科长哪怕比虱子还小的什么长。你去掉那个姓,直接叫“局长书记科长什么长”,保准比拖泥带水带给姓氏来得亲近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