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5700000030

第30章 北京奥运与传媒力量(2)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稿件选择上,我们努力把握好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对于热点事件既敢触及,又不跟风。不跟风炒作,在刘翔退赛的事件中体现得比较充分:8月18日刘翔退赛,19日《奥运特刊》一版头条刊发《今日伤别离明朝再奋起》,并推出《网民看刘翔》。从正面引导公众情绪,而不纠缠他的一些退赛细节,更不像一些媒体那样口水满天飞。这组报道基调把握准确,引导得力,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

二是对各类赛事不加预测。主观预测是新闻报道的大忌,预测今天应该得几块金牌,明天应该谁得金牌,这本身就有悖于新闻规律。奥运第一天,有的报纸出版豪华彩页,预测首金应该杜丽夺取,但结果事与愿违,这恐怕和有些媒体大肆炒作,使杜丽心理压力过大不无关系。同类的金牌预测消息在整个奥运报道期间时有发生,但我们《奥运特刊》坚持不搞预测,完全以事实说话,做到客观准确,维护了党报的形象和权威性。

当然,奥运会关注度最高的无疑是金牌。但金牌绝不是体育的全部,更不是奥林匹克的全部。《奥林匹克宪章》中写道,“奥林匹克主义将体育运动与文化和教育融为一体”,我们在前期策划和后期制作时,都十分注意引导读者树立“大奥运”的理念,在关注赛事角逐的同时,也关注赛外的文化、教育、科技等内容。我们希望经过了北京奥运会后,“鸟巢一代”更具有互助、参与和奉献精神,更懂得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去竞争。作为奥运会东道主,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怀;作为东道主国家的大报,我们应该有这样的眼光。

组织编辑《奥运特刊》,重在体现一个“特”字,就是说不仅要有别于本报前面的要闻版,还要有别于其他报纸的奥运专刊、特刊。我们紧扣这个“特”字,努力在两方面彰显特色:

一是编辑定位有特色。面对电视直播和网络信息快捷海量的现实,我们不再简单主导前方记者做泛泛的信息综合和一般的场面描述,而是着重抓独家、抓细节,在报道中讲故事、见精神,如8月13日特刊7版《84小时,“鸟巢”成功变身》,既有时效又不失生动;抓当日热点,进行动态策划,如特刊一版全程关注赛事热点,中国男篮力拼“梦八队”、男子百米大战、刘翔退赛等,都及时给予关注,成为版面亮点;紧扣动态消息,策划专题报道,如8月14日特刊5版《游泳进入破纪录时代?》围绕游泳赛场当日5破世界纪录的新闻,分析装备、技术等的作用,集专业性、可读性和资料性于一体;还精心设计观赛知识栏目,针对读者感兴趣的问题释疑解惑,如《撑杆跳的变迁》、《左撇子选手和逆时针跑道》等,配合人物通讯,介绍项目科技发展史,视角专业,针对性强,可读性高。

二是版面编排有特色。好的内容应有好的形式。《奥运特刊》一开始就明确了版面风格:大标题、大图片,每版不超过5000字。按照这个原则,我们的主编们积极创新,图文混排、厚题薄文、适度留白,标题再三锤炼、文字删繁就简,努力出新出彩。如8月20日特刊2版《小鹏重振翅》、《邹凯再奏凯》,巧妙运用人名,简洁而有韵味。8月15日特刊一版《泳坛新秀双凤齐飞》、《射场老将一箭风流》等,文字对仗工整,准确生动,彰显了竞技体育的特性;图片幅面大、数量多、处理巧,富于美感。在这次奥运报道中,有的版面图片数首次超过文章数。许多版面还增加了新的视觉元素,如把新闻图片再制作,或把一张新闻图片中的人物抠出来,剪掉其余部分,增强人物呼之欲出的感觉,或将几张主题相关的新闻图片剪掉多余部分再叠加起来,形成一张组合图……这些手法都强烈表达了奥运的动感、激情和魅力,版面形态更有活力,使版面风格更加现代。

组织编辑《奥运特刊》,也为今后组织日常报道和周刊策划积累了几点经验:

——提前策划与随机策划相结合。新媒体时代,独家新闻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强化策划意识,将同主题报道在纵向上做深做活,在横向上做宽做广。同时注重新闻时效性,提高即时策划的能力,形成独家优势。

——项目责任与集体合作相结合。一方面责任要明确,每一篇报道的催稿和编稿任务都要落实到具体的人,注重发挥每个编辑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强调集体荣誉感,强调协作意识,遇到两个版打通、调整版序和重新整合稿件时,大家都不计名利,分工合作。

——规定动作和独家选题相结合。《人民日报》的指令性稿件历来最多,这是党报性质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奥运报道中,如何把“规定动作”做出新意,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同时又不失时机地抓独家,提高《人民日报》的新闻竞争力。在如今资讯发达、几乎没有独家可言的情况下,抓独家,就要把着力点放在追求独特视角、独特形式、独特手法上,在第一时间准确提炼出新闻亮点,从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独到的观点取胜。

——用好稿件和美化版面相结合。记者在新闻现场千辛万苦传回的稿件,编辑在后方一定要编好用好。同时,好的内容也需要美的版面吸引读者:利用多种版面元素,发挥图片的新闻报道功能;做大篇幅,增强视觉冲击力;精心制作标题,方便读者阅读;注重版式创新,增强现代感,提高视觉吸引力。

奥运给我们留下什么

——传媒结构重塑曙光在前主流报纸找准历史方位

北京奥运会已经尘埃落定,我们在反复思考、反复追问: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为我国各个领域都留下了许多财富,那么,它给媒体留下了哪些精神财富?

从整个传媒业来说,北京奥运会为中国传媒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竞争力都得到了提升。中国传媒的格局也在发生悄然变化,新老媒体在竞争的同时正在走向合作。有人说,我们将进入“融媒”时代,各种传媒实际上将融合为数字化传媒,只是外在形态为适应不同人群或同一人群不同时段的需要而有差异。

从纸质媒体的角度讲,北京奥运会使得报纸的影响力在这场空前的媒体较量中受到了严峻考验。报纸尤其是党报强化了危机意识,明白了要想在以后的媒体竞争格局中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必须弥补报纸在即时传播和与受众互动方面的弱势,尽快走向与网络融合之路;通过这次奥运会,纸质媒体也增强了自信,因为我们看到,在新闻大战中报纸并没有被边缘化,而是在第二落点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依靠它大批的资深编辑记者,发挥传统优势,从专业的角度挖掘信息背后的故事,在深度报道和弘扬中华文化价值观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从《人民日报》的层面看,通过报道北京奥运,《人民日报》进一步认识到作为“国家队”的重任和核心作用,在增强舆论引导能力方面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实战练兵,在信息多元传播中始终坚持主流文化方向,在推动文化价值观的提升中一定能做大做强。回首2008年,不独奥运报道,实际上包括后面的残奥报道、神七载人飞船发射,前面的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可以说几乎整整一年,媒体都在马不停蹄,没有喘息。这一个个新闻突发事件和重大新闻报道,历练了我们,也教育了我们,让我们认清了自己的历史方位。

从自己负责的《奥运特刊》编辑工作看,我认为北京奥运会留给我们的,还有三种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和共享精神。在前后两个月尤其是比赛16天的紧张日子里,我们前方记者绞尽脑汁写好稿,力争稿件及时准确生动,但求出新出彩不出错,遇到一人完不成的稿件,大家协同作战;后方编辑不拘一格筛选好稿、规划版面,办出一块块以“大图片,大标题,短消息”为特色的创新版。前方后方共同分享着奥运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大家虽然都是来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领域,但都精诚合作,守望相助,充分体现了“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奥运报道是百年一遇的新闻大战,也许一些具体的做法在日常报道中不能全盘继承,但在奥运报道期间迸发出的这三种精神,是奥运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的来看,我国媒体的格局本来就在发生着悄然嬗变,恰逢北京奥运的东风,更加速了这种格局的变化。我们相信并期待,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传媒,将从报业结构、发展态势等方面有一个质的突破,由此开创出中国传媒的新时代。

〔温红彦:人民日报社教科文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同类推荐
  • 胡适故实

    胡适故实

    胡适是现代文化史上的一位重量级人物,在文学、哲学、历史、教育、外交、政治诸方面、诸领域,都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产生过很大影响。虽然被“冷冻”了许多年,如今却又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综观胡适的一生,值得著之书帛的事情的确很多。本书将胡适主要从事或参与的17项重大史实,以及130则逸闻趣事,分为“要事”与“逸闻”两篇,借此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而多面的胡适总体形象。
  •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舆论现象与民意的地位

    刘建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关于舆论现象和民意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的问题,具体包括“舆论的概念和本质”、“舆论形成的社会条件”、“舆论的几个特征”、“舆论形态”等几个方面的内容。讲授者以流畅的语言,生动的实例,精当的评论,丰厚的知识底蕴,向大家简明扼要、条理清晰地从不同方面剖析了“舆论”这一主题,对其在社会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刻而独到的分析。刘建明教授在无数的社会事实和浩如烟海的历史资料中探骊得珠,总结出了“暴政的历史真相”和“民意的四个定律”,使我们获得了很多难得的感悟。
  •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随着时代的步伐,社会在不断地前进。近年来,国内外的应用主持领域有了长足的发展。本书强化了应用主持的实用性、可操作性,融知识性和实用性为一体,让广大读者可以在主持工作的实践中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身的主持能力和素质。
  •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我和学生的故事:浙江万里学院商学院育人工作手札(一)

    开放改变了观念,思想解放了社会,繁荣造就了住房,住房大庇了天下。改革开放30年,中国房地产业风云际会应运而生,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崛起,成为国民经济毫无疑问的支柱产业和中国主体经济腾飞的历史推手。回首30年中国老百姓的住房变迁,就会发现,房地产业记载的既是一部中国30年的建设史,又是一部浓缩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开放史。
  • 公共人的衰落

    公共人的衰落

    作为汉娜·阿伦特的学生和于尔根·哈贝马斯的好友,理查德·桑内特和他们两个人鼎足而立,分别代表了西方公共生活理论的三种各不相同的学派。《公共人的衰落》正是桑内特研究公共生活的扛鼎之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公共人的衰落》具体展示了现代社会特有的公共生活现状,从城市人口、建筑交通、户外空间、环境失衡等方面揭示出人们的紧张和焦虑,由此证明了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自我迷恋是公共生活衰落的结果,而公共生活的衰落,则是入侵公共领域的人格引起的。全书通篇对此观点作了细致精辟的分析和论述。作者追述了18世纪以来西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宫廷、布尔乔亚阶级、市民阶层的社会存在和交往进行了广泛的涉猎:从文学、宗教、艺术到戏剧、音乐,再到服饰、话语、视觉、人格、角色。其中不乏对著名作家巴尔扎克、狄德罗、卢梭等人的分析。最后还指出了人们应当积极参与公共活动,在社会中主动积极地追求自身的利益。对于正处在转型期间的中国来说,这本经典的社会著作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社会——尤其是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中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借鉴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因为盛开,所以凋零

    因为盛开,所以凋零

    苏小白,一个热爱与背叛重叠的女大学毕业生,在充满对身体无穷幻想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残酷现实。赵小米,一个渴望现实,但又远离现实的悲欢女子,在寻找内心和身体平衡的过程,充满惶惑。何小娟,一个游走在婚姻边缘的女人,结婚后离婚,让她失去对婚姻的美好想象,但不爱不恨,只渴望一次身体旅行。颜小碎,辛小斜,两个失去婚姻而破碎的男人,对生活却充满审视和思考。徐小卫,一个追求完美,崇拜艺术的青年画家,爱又不爱,让人纠结。这是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也是一段关于女性爱情的思考!
  • 绝世恶魔王子

    绝世恶魔王子

    新书《芳华如雪》已发布,简介:他与她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可惜命运弄人,他的叔叔造反篡夺皇位,城破那日,他不得不弃她而去。当他重夺皇都,在返京途中,她突然出现,跪在他的面前,高呼着:“我的王,你终于回来了!只是,物是人非,他已不再是她心中所思所念之人。
  • 猫武士之暗影降临

    猫武士之暗影降临

    暗影的降临会带来族群的希望,黑暗笼罩在族群的上空,唯有暗影,才能驱散黑暗……
  • 妖孽将军俏公主

    妖孽将军俏公主

    刁蛮公主和妖孽将军的故事:青梅竹马怼天怼地相看两不厌话不投机就要杠……片段一:某千气恼:"还不快放开我!"某深淡定:"急什么?本公子都没嫌弃你脚底踩屎,你倒嫌弃我了?"某千气结:"你、你才脚底踩屎了呢!你全家都踩屎了!"……片段二:某深眯眼:"几日不见,徐公子愈发俊俏了!"某千鸡皮疙瘩:“你是寂寞疯了吧?!”男女通吃?……片段三:太子:“是不是将军府伙食不好,我怎么瞅着脸瘦了呢?”某千捏捏自己的脸:“有吗?”太子:“有啊,你看这下巴本来多圆润,现在都尖了……”某千疑惑:“是吗?”太子:“是啊!”说着,某太子就要捧起某千的脸仔细瞅瞅,而就在这时……啪嗒——一柄纸扇横在了某太子的手和某千的脸中间。某深捏着扇柄,笑眯眯道,“都说男女授受不亲,太子殿下怎么还上手了呢?”“……”
  • 自由在落日中

    自由在落日中

    本书记录了作者在英国的二十个月中的所闻所见所感所想,从作者的视角出发,从多个侧面讲述海外的生活,挖掘在海外生活过程中作者自己心灵的变化。介绍异国的风土人情和意识形态的同时,更努力去剖析现象后的本质,寻找偶然中的必然。
  •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两弹元勋邓稼先

    本书介绍了中国杰出的科学家邓稼先的生平,内容包括:立志科技强国、“去放一个大炮仗”、创造太阳的人、和不念经的和尚在一起、伟大的瞬间、在新的起跑线上等。
  • 女扮男装之人不微言不轻

    女扮男装之人不微言不轻

    殷长风心情变得不错,但还是语带讽刺地说:“真没想到,在战场上智计无双,震慑四方的燕国穆青副将居然是个女人,你们燕国没有能用的男人了吗?”言轻语何曾在言语上吃过亏?本能反击道:“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一次又一次坏了你这个周国同样智计无双,无所不用其极的大军师的好事,还几次三番打得你周军落花流水!对付你们周国,一个女子便足矣!”殷长风又顿住了,斜着眼看着言轻语,是啊,这样的她,自己为什么要让她活着?
  • 仙凡本道

    仙凡本道

    大千世界,浩瀚神州,任我驰骋。不是凭借修为,而是……
  • 狐影迷踪

    狐影迷踪

    大明永乐年间,看似平静的江湖暗涛汹涌,层层迷雾下,一段血腥的往事渐渐浮出水面……
  • 快穿逆袭宿主请高调

    快穿逆袭宿主请高调

    推荐新书:【快穿狐狸九九劫】三千世界,主神空间,慵懒的女子躺在沙发上。身边的系统弱弱的问:“宿主大大~你这边要不要去体验新的任务呢?”“嗯哼?好好赚钱升级不好吗?为什么要换任务?”系统“……”还不是操心你这姑娘!你这样是木有男朋友的!嫁不出去的知不知道!从此,宿主便在这任务中越走越偏,高调的真的要木有男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