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600000012

第12章 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的效果与评价(5)

二、评价

通过上一节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荧屏配额政策等搭建播出平台的政策希望通过增大国产动画供给量、减少外国动画播出量的方式,维护文化阵地的目的并没有完全达到。它的确变相地控制了播出内容,但我们却很难下结论说它能够维护文化安全,因为观众随着年龄的增加,不看动画或者国产动画的人明显增加,而且他们对国产动画的认可度也随之降低。毕竟,电视荧屏并不是受众收看动画的唯一途径。笔者认为,对这一效果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依然应当对受众进行细分,即分为低幼受众和青年、成年受众,因为对于这两部分的人群来说,收看电视节目的行为和意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低幼受众来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是需要电视节目加以引导和教育的。低幼受众在宣传乐于助人、团结友爱、勇敢进取等普适美德的国产动画的引导下,的确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长。相对于有着更强判断能力、更多个性需求的青年受众来说,低幼受众对什么都是有兴趣的,他们可以对外国动画片感兴趣,也可以对国产动画感兴趣;而随着国产动画播出量的增加,孩子们会自然而然地改变一些他们对国产动画的看法。通过下面笔者对李果的一段采访记录,我们会发现荧屏配额政策实施以后,主要通过电视媒体收看动画的小学生对国产动画的认知有所增加的事实:

笔者:对于孩子们来说,他们很多根本不是通过电视渠道来收看动画的,配额政策会对他们有用吗?

李:我觉得要这样看,就是这些孩子毕竟还是从小长大的。他小时候还是要看电视的,包括一些边远地区的孩子。要让他有一个潜移默化的成长环境。比如以前我们问孩子动画片喜欢不喜欢看,他就会问是日本的吗?就是说日本的东西已经形成一种品牌了,是日本的他喜欢,不是日本的他不看。小学生里就已经有这种概念了。广电总局的这个政策我们看到它确实起到作用了,就是现在孩子们能点出国产动画片中的某个某个他爱看,以前你是听不到这种声音的。

笔者:那这种喜欢是不是一种被动的喜欢,就像强扭的瓜不甜一样,因为他看不到其他的了。并不是同时在播日本动画和国产动画,然后小朋友们说,这个国产动画好看。

李:但是我觉得孩子们的好多意识是需要引导的,不是很理性的。这就是为什么国外对孩子们能看到的影视剧的保护也是非常严密的。分级啊,要家长陪伴啊,而且很多国外的片子是非常“绿色”的,就是没有暴力的。我觉得我们对孩子也是有这样的责任的。不是在他们成长的时候把所有的东西都摆在他们面前,让他们自己去挑选,那他们很可能觉得那些打斗、刺激的东西很好。国产的东西有的也可以很“绿色”,我觉得孩子们看这些片子不一定是一种无奈之举。

笔者:就是说还是要引导,在孩子们成长阶段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和品位。

李:没错,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以后他慢慢长大了,他再接触很多各种各样的片子。

正像李果副主任所说的,不仅孩子们能叫出更多的国产动画的名字,而且播出机构正在履行着提供更多“绿色”产品给孩子们的责任,让他们能在“关照”下成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荧屏配额政策对主要通过电视媒体收看动画的低幼受众来说,基本是达到了维护文化安全的目的的。

然而,对于青年和成年受众来说,他们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电视节目是满足他们需求的一种文化消费品,他们不再需要电视节目加以引导和教育。即使他们观看了一些有教育性的价值观影片,他们也只是出于寻找一种价值观对照的快感或者沉思而去观看,没有人是因为想受教育而去看电视。这时候,大量充斥着普适美德教育的国产动画就会引起他们的反感,而充满人性交织和不同价值观碰撞的日本动画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所以,如果把青年人当成小孩子那样进行思想道德建设,以一种教育的口吻对他们灌输一些东西,这本身就是难于成功的。

荧屏配额政策对于有更多消费方式可以选择的青年受众来说,在维护文化安全方面不仅没有收到正面的效果,反倒起了不好的作用。很多青年人会问:日本动画片更好,为什么不让在电视上播?为什么不让我们看外国动画片?这导致的结果是:一方面,恰恰是荧屏配额政策让青年人不再看电视动画,而养成了通过其他媒体收看动画的习惯,这通过上文对假设e和假设b的验证可以获知;另一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对政府政策的不满和对文化保护主义的质疑,使青年人更加坚定地去接受外国文化的熏陶,因此可能比他们从电视上直接观看外国动画所受的影响还要大。

近些年,中国学习日语的青年人逐渐增多,很多便是出于看日本动画的目的。《中国青年报》在一篇报道中引述动画爱好者李会的话说:“我们平时看的最新动漫都是网上觅来的,有些字幕和剧情根本对不上号,那种别扭的感觉别提有多折磨人了……学好日语就不用看字幕了!当我第一次完整正确地唱出动漫的日语主题曲时,别提多兴奋啦!”这种由于在电视上找不到可看的动画片,青年人被迫转入“地下”去收看日本动画的影响可见一斑——如果是在电视上播放,配音将是中文而不是日文的。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目前的研究只表明接受了大量日本动画的受众较倾向去学习日语和日本文化,但在文化安全方面的较高层面——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方面,却没有产生多少疑义。

《环球》杂志联合新浪网在2005年的时候进行了一项调查,目的是考察“‘80后’中国学生的日本印象”。在参与调查的青年人中,82.81%的人接触了日本卡通漫画,51.17%的人接触了日剧,41.44%的人接触了日本电影,列“接触到的日本文化”的前三位。然而,如此广泛地接触日本文化却并没有带来青年人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好感:在被问到“你对日本的态度”的时候,74.09%的人表示厌恶,有好感的仅占3.24%;在被问到“你对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反应如何”的时候,81.24%的人表示极端不满,另外还有15.19%的人表示不满,认为可以理解的仅占2.14%;在被问到“你认为日本国际形象如何”的时候,47.29%的人认为很差,36.10%的人认为较差,认为较好的占14.77%,认为很好的仅占1.84%。

这就是说,一方面,我们看到类似这样的现象:一位非常喜爱看《灌篮高手》的南京学生说:“我看日本漫画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过南京大屠杀”;但另一方面,日本流行文化又并没有显著地影响中国青年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历史的看法,学生们在谈论过去或者历史的时候,民族国家这个分界线是完整无缺地存在的。日本学者石井健一在接触日本流行文化的中国年轻人对保钓运动的态度的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令人意外的是,和日本漫画接触很多的人,对保钓运动的支持率也很高,这和预想的方向相反。北京大学的张颐武则指出:对日本动漫好意的关心与政治上的对日感情,二者仿佛是两条平行线,互无关系地活动着。

这样的看似矛盾的现象,实际反映了当代中国青年的一种多元化认同趋向,既在国家和民族的问题上延续了强烈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又在市场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形成了一种消费者认同。在文化消费方面,他们对外国的东西毫不排斥,也不吝赞美之词,他们只是把那些当做一种普通的消费,和对衣食住行的消费没什么两样;而当有人企图阻挠这种消费时,他们便会显示出反感的态度。但在国家认同和“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他们又能坚守底线,这一点似乎与他们是否进行了对外国文化产品的消费无关。笔者认为,这大概是因为诸如动画这样的文化产品带给人的影响远不及中国从小学就开始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及人们从小接触到的媒体对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带给人的影响大的缘故。

总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他们对国产动画的收看越来越少,而对日本动画却趋之若鹜,这是不争的事实;荧屏配额政策只不过把这一问题从“台面上”转到了“地下”,甚至可以说把一个原本政府还可能发挥一些控制作用的事情转到了一个让政府很难发挥控制力的事情上——因为青年人通过网络、光盘等方式收看日本动画,是官方难于控制的。

如果我们自满于让电视荧屏上的外国动画——尤其是日本动画一夜之间大量减少的仿佛巨大的控制力,同时还就此认为这就是保护了中国的文化安全的话,那真是自欺欺人的想法。真正保护中国的文化安全,不在于如何去“堵塞”其他国家的文化,而在于如何去“建设”本国的文化,即在于努力提升国产动画的质量,并且建立全年龄层的观众细分市场。

同类推荐
  •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政策人类学:新政治人类学与公共服务(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公共管理学关注的是人的共性,因为只有找到了共性才能够制定公共政策,一本学习公共治理学科最全的入门教科书。
  • 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模式:功能疏解视野下的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模式:功能疏解视野下的研究(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提出、规划和实施,特大城市面对的各类型问题亟待从理论到实践等层面予以克服和解决。本书让你更加了解中国特大城市。
  • 传媒赢利模式

    传媒赢利模式

    本书的核心是建立传媒产业竞争的模式理论,在总结当今传媒主流商业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渠道产品模式”。该模式以实践为基础,因此这一模式的提出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对传媒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创意南广

    创意南广

    何谓创意或指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或指提出有创造性之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本书取“提出创造性想法、构思并付诸实施”之义。为何冠名“创意南广”其内涵有二:其一,乃谓南广是创意之产物。南广系我国高等教育探索新机制新模式之产物。“新”即创意闪烁,另辟蹊径,独具一格;不循前人之足迹,不落旧有之窠臼。其二,意指南广是创意集散之地。南广是教育培训创意人才、传媒人才之基地。南广设置各类创意工作室,吸引国内外传媒创意精英汇集江宁,推出原创影视作品;引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私立大学生态环境及发展战略国际论坛”、“国际传媒领袖论坛”落户江宁,使江宁成为影视文化创意和传媒高等教育思想的集散地。
热门推荐
  • 洪荒大道师

    洪荒大道师

    遂古之初,天柱还没有断绝,天河水还在洪荒大地上撒欢。人族还没有出现,漫天神魔茹毛饮血,争强斗勇。一块神秘石碑自虚无中载少年而来,自此,三千神佛齐叩首,普天同祝“大道师”!这是不一样的洪荒,保留传统神话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三皇五帝治天下,三清佛祖要到商周时期出现,考究党慎入!
  • 不知堪堪二字

    不知堪堪二字

    师傅说他送了我姓名,脱了我的猫身,让我只留在这幻境里等他回来;他说他一甲子便回,说......待那池塘的荷花开了......我实是并不知道那所谓的荷花、所谓的池塘。可是师傅说等,那便是等。哪怕......师傅是永远都没有回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问剑长虹

    问剑长虹

    十年前,魔道始祖姬忧野修炼邪术,危害武林。宁无尘的父亲宁明晟带领着当时的伙伴联手重伤了姬忧野,武林暂时恢复了宁静。十年后,神兽白狼出世,魔道也隐隐开始有了新的动静。姬忧野野心不死,带着儿子姬冥重归武林,妄图得到火凤精元,称霸武林。宁无尘谨遵父亲的命令,下山寻找其他六剑的传人,与之联手击杀姬忧野,维护武林和谐。
  • 默然情起绘而汝兮

    默然情起绘而汝兮

    他是二次元古风大佬,她服饰师,他也是她的恩师。“谁说可以不交学费的”“我说的,我家的小孩,收什么学费”。
  • 入眼

    入眼

    苏雨有个小自己三岁的未婚夫,生得国色天香、倾国倾城,奈何她早就心有所属,遂欲将小美人当成弟弟来疼爱,带他吃香的喝辣的,谁料丫的就是一白眼狼!周越泽:“谁是你弟?老子要当你男人!”
  • 我在异界养灵宠

    我在异界养灵宠

    范珉穿越到一个人人都有灵宠的世界,它们可以用来战斗,可以谋求职业,乃至抵御外敌,就在范珉进行第一次召唤时,他觉得,他的灵宠之路艰辛且长远:性感哈士奇,在线吹风。
  • 娱乐圈老板

    娱乐圈老板

    这是一个主角成为全球娱乐圈大老板的故事。全球票房top一百里必须写满华夏电影的名字!
  • 二十二点二十分

    二十二点二十分

    一次失败的高考,一次注定的邂逅,一段甜美的恋爱经过,一场未卜的结局
  • 阳是清空

    阳是清空

    一个富二代,失去了自己的最爱,后来遇到了喜欢自己的冤家,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