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600000011

第11章 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的效果与评价(4)

3.调查时间

本调查实施的时间为2008年2月底至3月初。

4.调查对象

本调查选取的对象为北京市的中小学生。笔者将中小学生分为四个年龄阶段进行调查,分别为: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6~8岁)、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9~11岁)、初中(12~14岁)和高中(15~17岁)。

5.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取对方便样本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小学生的样本是北京市北长街小学的全部学生,和在北京市长安小学随机抽取的班级中的学生;中学生的样本是在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中和高中随机抽取的班级中的学生。本调查分别向小学一年级至三年级、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初中和高中的同学发放问卷166份、328份、160份和160份,回收问卷的数量分别为150份、314份、154份和144份。

选取方便样本的原因是,本调查并未受到官方授权,因此如果采取随机抽取学校和班级的分层取样,将会在联系学校方面受到较大的阻力。

6.信度和效度

由于本调查只是为了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受众在动画收视行为方面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再加上条件所限,所以只是在北京一地选取方便样本进行了调查。但由于这些小学和中学的学生在兴趣、特长、家庭收入等方面,并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特殊性,因此笔者认为,在这些学校随机抽取班级进行调查的结果,对于反映城镇学生的普遍情况具有一定的信度。

(二)调查结果

1.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动画收看频率上的变化

统计显示,四个阶段的学生人群中收看动画(含经常看和有时看)的学生所占比例依次分别为:95.3%、79.9%、73.4%、78.5%。除了小学一至三年级有超过九成的学生收看动画以外,其余阶段收看动画的学生的比例均在70%~80%之间,显示出从四年级开始,收看动画的人群相对稳定。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经常收看动画的学生的比例从小学一至三年级到初中三个阶段有所降低,但到了高中阶段又有明显提升。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发现,假设a不完全成立,即并不存在学生对动画收看频率随年龄增高而降低的现象,但是从小学一至三年级到小学四至六年级的阶段变化中,这种对动画收看频率的降低是明显的。当然,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四至六年级及以后的阶段学生在课业压力方面比较大,使其不像在小学一至三年级的阶段能够看较多的动画片;但这个原因并不能解释为什么在高中阶段经常看动画的人又明显增加,也不能解释为什么从四年级开始收看动画的人群相对稳定——因为如果是课业压力造成了高年龄的学生收看动画频率降低的话,那么显然初中比小学四至六年级课业压力更大、高中比初中课业压力更大,为什么更大的课业压力没有造成看动画人群的进一步流失呢?笔者认为,课业压力对学生动画收看习惯的影响并不大,真正主要的原因可能在于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动画的认知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人开始觉得动画比较低幼,于是他们就失去了看动画的习惯;而另一部分人则转而去寻找适合他们看的动画,比如日本动画和美国动画,这一部分人对动画收看的习惯一直保留着。

对于不看动画的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进一步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不看动画的初中生认为,他们是从小学四至六年级开始不看动画的;而认为从初中阶段开始不看动画的高中生最多,认为从小学四至六年级开始不看动画的高中生也比较多。相对的,表示从来不看动画的学生和认为从小学一至三年级或者高中阶段开始不看动画的学生相对较少。

这一统计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动画收视人群从小学四至六年级开始有较大流失的事实。假设b中关于学生何时开始不看动画的门限时间设置得有些晚了,实际大概是11岁左右,而不是14岁左右。如果我们将假设b修改为“以前看动画、后来不看动画的学生,其不看动画的行为大部分是从小学四至六年级到初中阶段,即11岁左右开始的”,它便是可以得到验证的。

2.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动画收看方式上的变化

统计显示,在这四个阶段,用光盘或者录像带观看动画的学生比例变化不大,直接收看电视节目观看动画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用电脑下载动画观看的学生比例明显增加。此外,小学四至六年级和初中两个阶段学生的动画收看方式差别不大。从初中到高中阶段,选择直接用电视收看动画节目的学生比例降低得最明显,有近22%的学生不再通过电视节目收看动画;同时,这两个阶段的变化还体现为用电脑下载动画观看的学生比例提升了近18%。

根据上述现象,如果我们把收看行为更加相似的小学四至六年级的学生和初中生看做一个大的阶段的话,那么假设e的结论可以成立,即随着年龄的增加,直接收看电视动画的学生比例明显减少,而通过网络等新媒体观看动画的学生比例大幅增加。

3.不同阶段的学生对国产动画认知的变化

统计显示,在数量增加与否和质量提高与否的九类意见中,在四个阶段的学生中相对较多的意见均为数量增加且质量提高,但高中生中持此类意见的人数比例已不足1/3。结合统计结果,在四个阶段的学生中认为国产动画数量增加的意见均占主流,但认为国产动画质量提高的意见随学生年龄增大比例明显降低。

另外,对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调查显示,这两个阶段的学生在观看国产动画占所看动画比例为10%-30%这一区间的人数均为最多,但高中生在这一区间的学生比例超过了50%。并且,初中生中观看国产动画占所看动画比例为70%-90%以及40%-60%的人数比例明显高于高中生的相应人数比例。因此,假设c成立,即从初中到高中,仍在看动画的同学其收看的国产动画的比例明显降低了。

4.不同阶段的学生最喜爱的动画形象的变化

统计显示,最喜欢某个中国动画人物形象的学生在小学一至三年级阶段占有相对最高的比例,在初中阶段占有相对最少的比例。此外,从小学四至六年级阶段开始一直到高中阶段,日本动画人物形象都是同学们的最爱,有超过半数的同学最喜欢日本动画人物形象,即使是小学一至三年级的阶段,最喜欢日本动画人物形象的学生比例也达到33.3%,仅仅比最喜欢中国动画人物形象的学生少6个百分点。

从上述现象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假设d基本成立,即“一直收看动画的学生中,较高年龄的学生比较低年龄的学生更多地喜欢外国动画形象”,这里的外国动画尤其指日本动画。

此外,在四个阶段的学生最喜欢的中国动画人物形象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一部动画中的喜羊羊、懒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形象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小学一至三年级最喜欢中国动画形象的学生占39.6%,而其中有24.3个百分点是喜羊羊(21.5%)、美羊羊(2.1%)和灰太狼(0.7%)贡献的;小学四至六年级最喜欢中国动画形象的学生占24.0%,其中8.8个百分点是喜羊羊(8.4%)和美羊羊(0.4%)贡献的;初中生最喜欢中国动画形象的学生占9.7%,其中2.7个百分点是喜羊羊贡献的;高中生最喜欢中国动画形象的同学占15.0%,其中9.7个百分点是懒羊羊(5.3%)、喜羊羊(3.5%)和灰太狼(0.9%)贡献的。

因为本调查是在北京市进行的,所以同学们收视的国产动画主要集中于北京卡酷动画频道和央视少儿频道中播出的动画片,而观众对《喜羊羊与灰太狼》一部影片认可的集中程度之高,一方面说明这部作品确实内容较好、质量较高,被各年龄层的受众所认可,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北京的动画收视市场上很难找到其他高质量国产动画的现实。我们在第三章第一节谈到观众对国产动画质量提高与否的认知时曾涉及这个问题,就是很有可能因为某一部特别出色的动画问世,使观众误感觉中国动画整体质量都有所提高。相比之下,在最喜欢日本动画人物形象的学生的回答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非常分散的视点。尤其是高中学生,几乎每个最喜欢日本动画形象的学生都举出了不同的角色,这说明日本动画被受众认可是整体性的,而不仅仅是某一部。这可能是因为日本动画中人物性格比较丰富,能够适合不同观众的需要。

5.不同阶段的学生主要收看动画的时段变化

统计显示,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周一至周五每晚17:00~21:00是都是其主要收看动画的时段,但是高中生在平时更晚的一个时段21:00~23:00收看动画的也很多。而周末,除了17:00~19:00是四个阶段的学生们共有的收看动画的高峰时段以外,其余各时段收看动画的比例均差不多。

这说明荧屏配额政策中黄金时段的政策对于收看电视动画的学生人群来说,是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

6.不同阶段的学生对最喜爱动画形象的衍生品购买意愿的变化

统计发现,小学的两个阶段体现出大致相同的意愿特点,就是对四个选项的回答相对平均,略偏向于会购买和多半会购买;而初中与高中两个阶段体现出大致相同的意愿特点,就是表示多半不会购买的人占相对较高的比例,其次是多半会购买的人,这表明初中生和高中生不会轻易出手购买衍生品。

这种区别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大多是花父母的钱来购买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中学生则是花自己的零用钱来进行购买,因此后者在实施购买行为方面要显得更加谨慎一些。从这个角度看,国产动画针对低幼受众的定位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并不足以成为我们忽视青年、成年受众的理由。因为动画衍生品的最大作用是扩展了动画与观众的互动,人们对动画形象的钟爱之所以非要体现在购买行为上,是因为动画本身没有提供他们与这个形象充分互动的机会。从这个角度说,青年和成年受众在购买意愿上不如小孩子强,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所接触到的动画形象对其与之互动的欲望刺激得还不够。开发青年受众市场,必须要想办法设计出观众渴望与之互动、并因此形成购买欲的形象。

同类推荐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

    为深入回答当前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我们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户籍制度改革、转基因食品安全、住房保障、城市交通管理、择校难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等民生热点,精选新华社播发的系列相关稿件,再编辑深加工,策划出版了《关注2014:民生热点面对面》这本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密切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解释疑惑,既提出问题、分析原因,又呈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对2014年民生热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观点准确、文风朴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广大干部群众参阅。
  •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与年轻记者谈成才(增订本)

    本书是作者对年轻记着“成才”问题的理解与思考。作者结合自己的心路历程,探讨记着成才的必备条件。除了勤奋敬业、讲究方法、把握机遇,还应做到“不分心”“有点忘性”“不争功、不诿过”。增订本保留原书的主体部分,补充了2003年以来作者对“成才”问题的思考成果,适合新闻从业者和新闻爱好者阅读。
  •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四十年

    小岗村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1978年,这个村庄的18位农民以捺手印的形式大胆实行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声,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40年时间过去了,小岗村从“包一代”繁衍出“包二代”“包三代”,营生方式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发展出包括服务业在内的多种经营模式。小岗既不平凡,又很平凡,他们在转变的过程中、在光鲜的成绩背后,有诸多鲜为人知的付出和坎坷。小岗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当代中国众多农村的一个缩影,小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改革开放史。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作者前后1年多的时间内,数十次走进小岗村,以及小岗村人足迹延伸的地方,采访了100余人,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用《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的手法,描摹了50多位人物40年来的人生轨迹。通过对“大包干”第一推手陈庭元、“大包干”带头人家族、走出小岗的小岗人、走进小岗的新小岗人的真实记录,客观全面地反映了小岗村40年来风雨烟云和成长成功。除掉严俊昌、严宏昌、关友江、严金昌等著名的“大包干”带头人,严余山、关正标等“包二代”外,书中描写了更多普通的小岗人和新小岗人,比如造电动车的徐家有,李帅和他的兄弟,走向宝迪的刘永旺,女博士严艳等。无论是在小岗,还是在异乡,他们因为小岗,而拥有了小岗人的禀赋,血脉与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相连,与甘于奉献的沈浩精神相伴,书写了更多的别样人生。书中很多人物和故事都是第一次呈现,在写作过程中无论人物自述还是资料索引,作者都力求原汁原味原风貌。不求其他,只为反映中国农村改革40年,书写小岗村的《史记》!
热门推荐
  • 妃忆倾城

    妃忆倾城

    她,宁苡汐,曾是M国出色的特工,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前战神八王的王妃。“听说,那位八王是瘸子。”谁知,婚后八王却将她宠上天。“王爷,外界传言,说你一直娇惯王妃,现在的王妃无法无天。”某王挑眉:“本王的女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外界还传闻,这一切都是因为,王爷是个妻管严,耙耳朵。”某王:“媳妇,外界传言我怕老婆,你要替我证明。”“首先,我说一你不准说二。”“好的相公,我说三。”“其次,我让你往东你不准往西。”“好的相公,我往北。”“最后,不准和隔壁六王偷偷约会。”“不可能!给你一点阳光你就灿烂,还蹬鼻子上脸了。”……
  • 牧马雄鹰

    牧马雄鹰

    散文集《牧马雄鹰》共收入20篇蒙译汉散文作品,代表了建国以来内蒙古老中青三代蒙古文散文创作的整体实力与成就。这些散文作品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故土、父辈亲人的思念热爱之情,也记录了近三十年内蒙古社会、文化、经济生活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草原民族特有的浪漫情怀与对草原生态现状的深切忧患跃然纸上。
  • 就爱这颗糖

    就爱这颗糖

    青梅竹马的两个人到底要怎么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这个问题让男主、女主挠破了头,哎,你这么跑了,我这颗糖给谁吃啊???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重生九零小财迷:老公超凶猛

    重生九零小财迷:老公超凶猛

    一朝重生,肥女阮绵绵重返十五岁。“变美变瘦狂挣钱,变成富婆包养小鲜肉”是阮绵绵重生后的最大信念。可明明她都已经身价过亿了,为什么还有男人想要强行“包养”她?“喂,你别乱来!我这个人很有钱的!你得罪不起哦!”“哦?”男人微微眯起了眼,尾音拖得老长:“那你可还记得你的第一桶金是怎么来的?”八年前他一番浴血厮杀方才继承整个陆家,全部心血都毁于“热心市民”的举报之下。她喜滋滋抱走三十万赏金,他却损失亿万,险些保不住家主地位。“那你到底想要怎样?”“我当然是想要你……用一辈子来还。”
  •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历史充满了随机与偶然!随机与偶然也推动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之间的化学反应,让人捉摸不透。这反应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的历史模样。……但若向里面填些其他物质,那熟悉的历史最后会怎样?是好?是坏?亦或是……我们喜欢的模样。
  • 山神水神

    山神水神

    从前有个女孩,女孩家前面有一条河后有一座山,山有山神,河有河神
  • 婚恋心理学

    婚恋心理学

    这是一本备受恋爱、即将结婚以及已经结婚的人关注的书。本书的内容核心是人们婚姻、恋爱背后的各种心理解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心理学理论研究,向人们呈现那些看似平常却有着深刻心理原因的各种现象的集合。我们不仅向读者揭示了各种婚恋现象,更重要的是给读者提供了了解自我、了解伴侣以及经营婚姻所应有的态度。
  •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

    《广播电视写作教程》得到湖南省特色专业建设专项资助,为培养广播电视专业学生和实务工作者的“笔头功夫”量身定做。详细阐述广播电视新闻、广播文艺文本、电视综艺节目文本、电视纪录片台本.广播电视短剧、广播电视主持人节目台本、广播电视策划文本、广播电视经营文本,以及广播电视公务文书、事务文书,公关文书等文章的基本原理和写作要诀,内容全面,理论深刻,举例精当,条分缕析,行文流畅,可读性强。高校相关专业的理想教材,亦适合业界人士使用。
  • 带着梦想去成功

    带着梦想去成功

    本书收录了启迪中学生智慧的哲理美文,是引入深思的品格故事典范。其中每一篇故事都会贴近生活的写照,每一篇故事都会拓宽你的文化视野,每一篇故事都会激发你的心灵,每一篇故事都会是一对翅膀,使你勇敢飞翔!从这些故事中你会找到一一成长和成才的启发,也会给你最深刻的认识,慟尔终身受益!这里,有优美而浪漫,让人馨香绕怀久久不忘的心灵独白;这里,有启迪青春、点缀人生、畅想未来的人生感悟;这里,有最具有代表性的或伤感或甜蜜或浪漫或纯情的情感故事;这里,有诗一样的文字,格言一样的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