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300000010

第10章 选材 题材和主题(1)

学习目标:

·认识在创作广播剧时选材的重要性。

·了解广播剧创作时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关系。

·如何把握剧作主题的深刻性。

广播剧作者在进行剧本创作时,同其他戏剧创作一样,总是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或者从古今中外几千年纷繁浩瀚的历史资料中选择适合编写的材料来构思剧本。选材是进行创作的第一步。但是,在创作过程中又涉及素材、题材和主题几个方面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选材的着眼点

广播剧是电台广播的剧种,它面对千百万听众,要求剧作要十分注意宣传效果。因此,对题材的选择一定要有严肃的态度,正确的立场。

那么,选材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具体来看,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具有时代感的题材

题材的时代感强不强,时代精神体现得怎么样,常常是衡量一部作品思想性的标准。邓小平同志在1983年10月党中央召开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说:“一些人对党中央提出的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口号表示淡漠,对文艺的社会主义方向表示淡漠,对党和人民的革命历史和他们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英雄业绩,缺少加以表现和歌颂的热忱,对社会主义事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少站在党的积极的革命的立场上提高群众的认识,激发他们的热情,坚定他们的信心。相反,他们却热心于写阴暗的、灰色的,以至胡编乱造、歪曲革命的历史和现实的东西。有些人大肆鼓吹西方的所谓‘现代派’思潮,公开宣扬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就是‘表现自我’,或者宣传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认为所谓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异化应当成为创作的主题,个别的作品还宣传色情。这类作品虽然也不多,但是它们在一部分青年中产生的影响却不容忽视。”[1]邓小平同志从另外一个侧面告诫文艺工作者要重视自己的社会责任,因此,广播剧创作者要选择具有时代感的题材,创作体现时代精神的作品。

二、选择有社会意义、有新意的题材

广播剧有最广泛的听众,它不受年龄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因此,剧作者就要考虑听众的心理和要求,把人人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思想情感表现出来,争取把新问题、新矛盾、新思想抓准。同时,手法要新颖,要能给人以启发,给人以回味,这才是非常重要的。当前的现实生活是人们非常关心的,因此,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够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有价值的题材。比如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政策有了新的改变,反映当前农村经济政策落实的剧目播出以后,在农村听众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听众来信也最多。许多听众来信反映:听了这些广播剧,农民很受鼓舞,对发展农村经济感到有了奔头。因此,在选择题材时,要着眼于有一定社会意义和新意,能恰当地说出人民群众的心里话,并能够唤起人民高尚的情感或引起人民思考的那些题材。

三、选择既符合戏剧规律又适合于收听的题材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艺术,是戏剧艺术中的一个新品种。它综合话剧的戏剧性,电影艺术的灵活性,小说的文学性,音乐的抒情性,音响效果的空间感、环境感和动作性,通过声音使听众产生联想,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启迪。广播剧在表现内容时不受空间的限制,而在表现手段和形式上又有一定的局限。这样,在选材时就要考虑以下几点:

1.要注意选择主题鲜明、情节集中、线索单一、容易听懂的题材。也就是说,在作品中最好写一件事,解决一个问题,像话剧中的独幕剧、戏曲中的折子戏、说唱艺术中的小段子那样,一开场就能吸引住人。矛盾的提出、冲突的展开都要快,线索要清楚,旁枝末节不宜太多,要故事完整、态度鲜明地表达一个主题思想。

2.要注意选择能够适合声音表达的题材。一部好的广播剧至少应该是有逼真的音响效果,动人心弦的音乐烘托,富有人物性格特征的声音演播,能够使人听起来不仅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能发挥人们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要注意选择篇幅不长、内容深刻的题材。广播剧播出的时间有限,它不适于创作成气势磅礴的鸿篇巨制,除非是连续剧。作者的主要精力应放在创作小型的剧目上比较合适。曹禺同志说:“广播剧的好处在‘短’,在‘短’中取胜。它是锐利的武器。一件事,一曲悲歌,一个人物,一位伟大的烈士,一首断肠的情诗,一段童年的回忆,古代的文化与人物,今天建设中的斗争与成果,星星点点、变化万千,宇宙间形形色色的题材,任凭你取用。”[2]一个比较短的广播剧既要有完整的情节结构,又要表达鲜明的主题思想,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4.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启发听众想象的题材,如科学幻想题材、童话题材、神话题材等都能启发听众的种种想象。此外,那些传播知识、陶冶情操、给人以美的享受的题材也适合编写广播剧。

5.要注意选择有地方特色的戏剧题材。广播剧的传播范围很广,如果大家都围绕某个题材进行创作,必然会出现撞车的现象。特别是改编剧作的选材,往往出现许多电台都选某篇小说进行改编,使人力、财力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如果选择在本地区富有地方特色的题材进行创作就可以避免撞车的现象,反而会有新意、有特色。比如:广东台制作的《碧血黄花》是描述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喻培伦的英雄事迹,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广东;湖北台制作的《向警予》,讲述了向警予这位女英雄的事迹,出自武汉;中央台制作的《晶莹的心》,剧中描述的刘玲的感人事迹发生在北京;《诗人纳扎尔》讲述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历史人物;《沙海魂》中描写的劳动人民保卫莫高窟艺术的忠魂曲是发生在甘肃省的敦煌县;《序幕刚刚拉开》所表现的是黑龙江林区的生活。这些剧目的题材很有地方特色,而且很少会与外省市发生撞车的情况,当然也不会出现雷同的现象。任何艺术品只要有特色,它的价值也就表现出来了。选材时注意有地方特色,其艺术效果已被许多获得成功的剧目所证明。

总之,在广播剧的选材上,首先要歌颂我们社会主义祖国的新时代,把社会主义新人、新事、新风貌写出来,搬上广播剧的舞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也是广播所要求的。“广播、电视是教育、鼓舞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最强大的现代化工具,这就是广播电视工作的根本性质和任务。”至于广播剧的根本任务又是什么呢?“广播剧的根本任务也就是:教育、鼓舞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高度民主的、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因此,“我们广播剧在正确地揭露黑暗的同时,要更多地注意表现光明的事物,给人们以方向、信心和力量。我们广播可以很快地传播到城乡各个地方,传播到各个工厂、农场、营房、商店、学校、家庭。每个广播剧的制作者,都有责任慎重地考虑它的社会效果,它能否给听众以美的欣赏和陶冶,能否教育、鼓舞人们去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3]。这是对我们广播剧作者最起码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地提高创作的思想水平和作品的艺术质量,努力攀登文学艺术的新高峰,为建设高度发展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节 题材要多样化

由于生活是丰富多彩、宽广博大的,因而反映生活的广播剧取材的范围也是广泛而多样的。加之广播剧拥有各个层次的听众,影响非常广泛,这就向广播剧创作者提出了不断地扩大自己题材领域的要求。

概括起来,广播剧题材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现实题材

这是指以反映现实生活为内容的剧目。现实题材的剧目在广播剧中应占主要地位。社会生活的发展是日新月异、朝气蓬勃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在时刻发展、不断变化,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广播剧应该着重反映现实生活中,特别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进人物与先进事迹。在反映现实生活某一领域的题材时,还应该注意不要停留于表面,而应该将自己的艺术笔触,深入这一领域的新的角落,及时反映社会生活的新变化、新矛盾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新问题,树立具有独特个性的新形象,抒发创作者的感受,给听众以强烈的新鲜感、新启迪,使广播剧更有真实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求创作者要紧跟这个时代的步伐,写出人们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新关系及新的思想内涵,写出在改革开放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新,是广播之长,同时也是广播剧之长。各项建设迅速发展,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要善于在现实生活的广阔天地里发掘新的题材。

二、历史题材

这类剧目是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改编创作而成的广播剧。历史广播剧虽然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但完全允许而且必须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艺术虚构。那种提出历史剧完全做到人物、事实都要有根据的要求会束缚作者的艺术再创造,不符合戏剧艺术创作的特点。但是在写历史题材的剧目时,虚构要有一定限度。比如:历史上著名的重大事件不能虚构;著名的历史人物的基本面貌不能虚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和气氛不能颠倒。因此,在写历史剧时,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作为指导,对历史事件和人物作出正确的评价,所描写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要做到“使古人带有古人的特征,古事带有古事的特征,表现出历史的具体性”[4],而不应该任意拔高或歪曲历史人物。黑格尔说过:“人们总是很容易把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加到古人身上去,改变了古人。”[5]这样做其实无助于提高作品的思想,反而使古人的形象得不到正确的表现。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创作历史剧,并不是单纯为了再现历史事件,而是用它来教育今天的群众;不是为“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今天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所以一定要把历史题材的剧目写出新意来,写出深层的哲理来。通过上通下达的历史哲理,让历史剧发挥更大的、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广播剧《郑成功》、《史圣司马迁》、《将军府》、《孙膑》等剧目都富有历史哲理性。

三、少年儿童题材

这类广播剧是为了满足少年儿童的欣赏需要,以反映少年儿童生活和塑造少年儿童形象为主创作的广播剧。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今天他们还是天真烂漫的儿童,明天就是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进行四化建设的生力军。为了使他们能够真正担负起未来的重任,就要从小引导他们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崇高理想,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良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使他们成长为既有远大理想,又能踏实苦干的一代新人。剧作者在选材时,首先要着眼于孩子们中间发生的故事,以孩子们作为描写的对象。其次,还要从广泛的生活源泉中选择题材,帮助少年儿童了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比如:反映革命先辈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的题材,表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如《一堂音乐课》、《闪光的灯》、《让那燕子归来》等。

这类题材的广播剧在人物塑造上要符合少年儿童的特点。由于少年儿童理解事物相对比较单纯,从他们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方式出发,对正面人物的塑造,应该力求做到人物行动的目的性明确,理想崇高,意志坚定,性格明朗。美好的儿童形象及他们的模范行动、优秀品质,是日常生活中可见可闻的,但又不是每个儿童所具备的。这就为少年儿童听众指出了具体的努力方向。比如:少年儿童广播剧《蘑菇的故事》中的阿新就是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他爱学习、爱帮助同学,用科学方式人工试种蘑菇获得成功,帮助学习成绩较差的阿吉和有两门功课不及格的贝彩,三人最后实现了共同进步。该剧在全国少年儿童广播剧评比中获得第一名。

对于反面人物的塑造,既要真实可信,又要符合教育原则。具体来说要注意以下两点:1.儿童剧中反面人物的塑造要考虑到儿童的理解水平。2.儿童剧中刻画的反面人物形象主要在行动上突出他的个性,不必过多地突出其怪诞的表演。

对于有缺点的儿童形象的塑造,要注意对其缺点的批评和转变过程不能简单化,否则,使人难以置信。必须进行细致的恰如其分的描述。

在语言方面,少年儿童广播剧应该与成年人戏剧有所不同。儿童剧的语言应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应该比成年人戏剧的语言更生动、更简明、更富有表现力。儿童的语言要有孩子气,但也不是完全模仿孩子说话的语气,应该有艺术的提炼与加工,应选择那些富有儿童情趣和表现儿童心理特点的语言。比如儿童广播剧《三个孩子去蛇岛》,剧中的三个孩子为了当未来的科学家,他们不怕吃苦。李大千说:“吃苦算什么?科学家不光吃苦,还累脑子呢?我们楼的教授爷爷,差不多都把脑袋上的头发累光了,人家都不叫苦,咱们这不算什么。”这里对吃苦的看法,不是那种概念式的教条,而是用11岁的孩子特有的口吻、语气,天真生动地讲出来,自然真实,符合孩子的心理。9岁的马小亮说:“谁给我糖,我选谁当队长。”单纯幼稚的语言,表现出孩子淘气可爱的性格。

同类推荐
  •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贺兰师魂:北方民族大学师德师风建设征文选编

    本书分为教师篇和学生篇。结集的文章是北方民族大学教师教学科研活动与学生求知求学经历的生动再现,集中反映了该校新老教师高昂的工作热情和饱满精神面貌,学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及温馨的师生情谊等。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

    季羡林先生不仅是我国的著名学者,而且是大翻译家。他精通多种外语,译著丰富,在长期的翻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很多独到而精辟的翻译理论和观点。《季羡林谈翻译(典藏本)》精选了季羡林先生谈翻译的文章,生动有趣,活泼精炼,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对学习外文和从事翻译工作的读者有所帮助。
  •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中国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研究

    从对电视新闻媒介生态的剖析,且着重从负面的剖析着手,引向对这一问题的正面思考。在转型期这一有限时段内,探求电视新闻媒介生态发展与变化的规律、趋势,以期优化、提高电视新闻媒介的生态质量和信息传播效果,继而在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范围内赢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MEMO2017:《三联生活周刊》的观察与态度

    2017年,雄安新区的设立、全面二孩的放开和去杠杆的不断加码……这些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出台和政策的转向将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社会和经济生活。与此同时,一些突发社会事件也成为新闻热点,进入公共视野,引发大规模讨论。在国际舞台上,美国重回单边主义并制定减税政策,邻国印度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或将对中国造成比较大的影响。AI技术的突飞猛进重燃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同时也带来对人工智能的而忧虑;考古遗传学的突破或许能一举解决中国人从哪来的问题;而与现实生活更加密切的是,手机支付刚提出没几年,无现金社会已悄然形成……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从不担心未来,它到来的足够快。”
热门推荐
  •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感知新世界(感知论·第一部)

    我们已经知道得太多,但我们仍然一无所知,这不是矛盾,这是事实。知道的我们知道了,该知道的我们还不知道。本作是出于对人自身存在的直接追问和根本思考,是多个问题及多种追究的短文合集。这不是纯粹的理论著述,也不是专门的哲学研究,文中这些可能从未有过的观点不出自任何既有理论,更不同于任何现成观念,笔者并非刻意颠覆一切,却又不得不否定太多既有观念。其实,文中使用的论点元素早已存在,只是没有这种说法,也没有这样议论。读者可能对核心观点非常诧异,这些看似别扭的理念怎么没被先前众多大哲圣贤们说个明白?这指示了一个极简单的道理,两者方向不同。
  • 主神之路从基因进化开始

    主神之路从基因进化开始

    你见过在古代横行无忌的丧尸吗?你见过在奥特曼宇宙中出现的丧尸泰坦吗?这是讲述一个中二病得到一块空白模板,然后脑洞大开的故事。
  •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绝色佣兵妃:倾覆天下

    她是现代狂傲女佣兵,一朝穿越,沦为任人欺凌的废柴…习惯了叱咤风云的她,怎会容忍这种屈辱?她厚积薄发,重拾强者之路,终会一鸣惊人,笑看天下!他是不受宠的皇子,腹黑冷血机关算尽,只为谋取天下,一统江山!恍若命中注定,他与她相遇,从最初的彼此利用到最后的生死相随。她问,“天下与我,在你心中哪个更为重要?”他弯起唇角,淡淡一笑,“宁负天下不负卿。”
  • 用余生拥抱烟雨和你

    用余生拥抱烟雨和你

    人生哪有那么多巧合与不期而遇,一切只是顺其自然,缘分说来就来了!简单的青春,最初的悸动,没有铺垫的生活,慢慢走着。
  •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解读

    本书通过对古代教育家思想剖析,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古代的教育现状。
  • 极寒封星

    极寒封星

    异能星球,一个少年在两个联盟之间的斗争之路。
  • 荷花有个美晨曦

    荷花有个美晨曦

    跪在雨中的那个女孩,她一辈子都难以忘记。她曾认为,当一个人在黑暗中生活了太久,便会再也见不到美丽的晨曦。自从他闯入了她的世界,才让她明白了死寂的黑夜过后,黎明的曙光总会温暖她受伤的心。她闭上的眼睛里含着泪水,艰难地在备忘录上打下了她一生中最后的一行字:我爱你!
  •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儿童学习障碍100问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详细回答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常见表现以及在不同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并且回答了教师和家长在有关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教育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了解决策略。本书内容全面而丰富,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是一本很实用的了解和帮助具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的书籍。
  • 一本书学会礼仪

    一本书学会礼仪

    在现代社会,虽然一个不懂礼仪的人不至于因此而失去性命,但是,不懂礼仪却能够使一个人失去事业发展的机会、失去工作、失去人缘……
  •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名门虐爱:前妻不好追

    她是他的妻,在他想要爱的时候,她却和别的男人背叛了他,他狠狠地捏着她的下巴咬牙切齿地说:“我给你自由!连若水,你记住,如果有一天,你又落到我手里,我会让你生不如死!”两年后,她与他又相遇,再也走不出他为她精心编制的爱情牢笼。她一步步深陷他的温柔陷阱不可自拔,他冷眼旁观,直到她又为他心动,,他才凑到她耳边说,我从未爱过你……联系QQ:2378264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