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23

第23章 情感的逻辑: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虚构悖论”研究(2)

三、情感的逻辑

在笔者看来,拉德弗德论题不仅是以认识论转向为背景而出现的,并且正是这一转向本身造成的难题。要把情感经验还原到关于它的来源的因果性说明上去,但当它的来源本身的存在身份有问题时,还能进行这样的还原吗?这正是虚构性艺术造成的情况。对日常情感甚至道德情感进行这种还原似乎都是可能的。我同情张三,我产生同情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我相信张三遭受着不幸,并且这个信念解释了我产生同情的原因(比如,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同情张三?我可以正当地回答:因为我知道/相信张三在遭受不幸)。同时,我之所以具有这样的信念,依赖于张三遭受不幸的事实。但是,如果有人问我为什么同情安娜·卡列尼娜,我能正当地说“因为我知道她遭受了不幸”吗?或者,我能正当地说自己是在“同情”一词的日常意义上同情安娜·卡列尼娜吗?由于在此尚未展开对虚构性角色的身份的讨论,这里只给出拉德弗德的一种论证:假定我不可能相信安娜·卡列尼娜存在过,那么,我就不可能相信她在遭受不幸;并且,如果相信某人在遭受不幸的信念是使人们同情这个人的必要条件(这正是拉德弗德所坚持的),那么结论是我不可能同情安娜·卡列尼娜。然而使拉德弗德困惑不已的是这一事实:“我们为她流下的是真正的眼泪。它们不是鳄鱼的眼泪,不是我们硬挤出来的,它们也不是我们在戏院里抽烟呛出来的眼泪。”

逻辑与事实之间的断裂,就是拉德弗德所说的我们身上的“不统一”。这正是摆在拉德弗德和分析美学面前的难题:要么承认情感经验的“认识论”的失败,承认我们对虚构性作品的情感反应确实是“非理性”的、毫无逻辑的,无法用认识论观点来解释;要么以各种方式来解决这个悖论。“情感的认识论”至今仍然为多数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所坚持,这一事实意味着他们只能选择后者,设法去澄清虚构作品引起的情感的逻辑。因此,就有了这场历经三十年还在持续的尝试和争论。

要在认识论的框架之下拒绝拉德弗德的结论,就不可能全部接受他的三个前提,至少必须反对其中之一。由此,明显有三种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下面我将简略地叙述这三种思路,并阐释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另外,这里讨论的只是理论上解决的可能性,因此我并不限于援引这场争论中出现的观点。

1.“幻觉论”

一条途径是反对拉德弗德的第三个前提,即认为观众的情感反应建立在错误的信念之上,观众相信虚构性角色存在。我称之为“幻觉论”(illusion theory)。如果观众相信虚构性对象存在——也就是说上了虚构作品的当,弄假成真,那么他们产生情感反应就是毫无问题的,这个悖论就得到了解决。例如,如果我在看《侏罗纪公园》时,把电影里的恐龙当成了真的恐龙,那么我产生害怕的情感反应就是顺理成章的。但是,分析美学家几乎无一例外地拒斥这种看似顺理成章的看法,相反它是欧陆传统的精神分析学、后结构主义影响下的文化批评、意识形态批评等理论家往往采用的观点,甚至可以说是这些理论家在进行文化和艺术批判时采取的一个理论前提。不管是阿尔都塞所谓的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对主体的“询唤”,还是拉康、罗兰·巴特、克里斯蒂安·麦茨使用的电影观众对银幕角色的“认同”概念,都预设了观众“受骗”这一前提,进而得出文化工业“欺骗”大众的结论。

这条途径还有一种较温和的,但在美学中影响更大的表述方式,即观众/读者对虚构产生情感反应时,不是完全混淆了真假,而是暂时性地“悬置了怀疑”,或者“忘记”了自己面对的是虚构作品。这一观点最初是柯勒律治提出的:“那种暂时悬置怀疑的愿望,构成了对诗歌的信任。”但悬置怀疑意味着读者/观众仍然在一定意义上相信虚构性对象的存在,即暂时性地具有相信那个对象存在的信念。我们可以看到,在导致“错误信念”的意义上,“悬置怀疑”的主张与“受骗”的主张只是程度不同,都属于幻觉论。

分析传统下的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不约而同地反对这种思路。一个最简单的论证是:如果我相信银幕上的恐龙是真正的恐龙,那么我必定会逃出电影院,并且向我的家人朋友示警,而不是继续呆在电影院里看下去。同样,如果我无法将舞台上的《奥赛罗》与现实区别开来,那么当奥赛罗要杀死苔丝德蒙娜的时候,我必定会跳上舞台加以阻止,至少会想去帮助她。约翰逊很早以前就这样批评过柯勒律治:“事实是,观众自始至终都清楚并且知道,舞台仅仅是舞台,演员仅仅是演员……悲剧的快感是从我们对虚构的自觉意识中产生的;如果我们认为那些谋杀或者叛国是真实的,它们将不再令人愉快。”因此,不管这场争论中的观点多么五花八门,命题(3)的正确性恰恰是多数人坚持的,即观众完全清楚自己在面对虚构作品。出错的要么是(1),要么是(2),或者两者都错了。

2.“假装理论”

第二条可能的途径是反对前提(1),即认为虚构作品的读者或观众产生的情感反应并不是真正的情感反应,由此来解决情感反应与信念之间的悖论。这一论点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肯德尔·沃尔顿。

沃尔顿认为,我们对虚构角色产生的情感反应不是真正的情感反应。对此他给出了两个理由。第一,真正的情感反应必须具有关于情感对象存在的信念,正如前面指出的,哪怕黑暗中没有什么对象(那个对象并不存在),我只是出于幻觉而产生了恐惧,这种恐惧也必须以我相信那种对象的存在为前提(也就是说,我具有对这个对象的存在信念)。而基于前面已经论证的理由,我们对虚构角色的反应中缺少这种信念。第二,真正的情感反应会产生行为倾向,即使它不引起某种行为,至少也会产生采取某种行为的欲望或渴望。如果我被某个对象吓住,我会设法躲开它;如果我同情某个遭遇不幸的人,即使我不施以援手,至少也会希望他的处境变得好一些——要是我连这种希望都没有,那么我根本不能算是同情他,我要么是无动于衷,甚至可能是幸灾乐祸。然而在对虚构人物的反应中,我们显然不具有与真实情感相应的行为倾向。前面已经说过,我不会因为看到银幕上的恐龙而跑出电影院,也不会冲到舞台上去解救苔丝蒙德娜。有人可能认为,我们有这样的念头,只是没有付诸行动——但这也是无法成立的。可以问:我们真希望苔丝蒙德娜不要那么悲惨地死去,希望她活下来吗?拉德弗德早已注意到这样一个堪称残酷的事实:要是某个导演出于对苔丝蒙德娜的同情而改变了《奥赛罗》的结局,让她活了下来,多数宣称自己“同情”苔丝蒙德娜的观众必定会大为恼火。

因此,沃尔顿断言,我们对虚构角色产生的情感反应不是真正的情感,而是一种“准情感”(quasi-emotion),例如“准恐惧”、“准同情”等等。这种准情感可以具有与真正的情感同样的身体感觉,例如准恐惧可以和真实的恐惧一样,伴随心跳加快、出冷汗、发抖甚至尖叫,但它是一种本质上不同的反应——没有作为真实情感的前提的存在信念,也没有真实情感必然导致的行为倾向。因此,拉德弗德的悖论得以解决。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准情感”到底是什么,它产生的条件是什么。沃尔顿对“准情感”的表述,建立在一个更系统的理论之上,这就是他备受关注的“假装理论”。沃尔顿把所有的再现性艺术作品都视为一种游戏的“道具”,这种游戏叫“假装游戏”。“假装游戏”并不是这位哲学家专门发明的术语,而是英美儿童耳熟能详的一类游戏的名称。“官兵捉强盗”、“过家家”等等,都属于这类游戏。这类游戏不同于下棋、打球等游戏,它们需要参加者采取一种态度——“假装”。对再现性艺术的欣赏,属于这种广义上的游戏中的一类。准情感正是产生在这一背景之下。简单地说,“假装”是一种意向性态度[在当代哲学中,“意向性”被认为是心理状态的主要特征之一,即它总是关涉外物,而不是指向心理状态本身。“意向性是表示心灵能够以各种形式指向、关于、涉及世界上的物体和事态的一般性名称。”人们的主观状态,包括信念、意图、愿望、感受、爱和希望等,都具有意向性特征。一些分析哲学家也在类似的意义上称之为“命题态度”,因为它们被认为具有命题内容:我相信P(I believe that P),我意欲D(I desire that D)。P、D为命题。一些比较极端的哲学家认为思维就是命题态度的集合,他们试图把心理内容改写成具有真值函项结构的句子。约翰·塞尔最早把虚构艺术与“假装”(pretending)联系在一起,但他谈论的是一种言语行为方式,认为虚构作品的作者是在“假装断言”,而不是真正地施行断言行为。沃尔顿认为“假装”是意向性态度,它会产生游戏中的假装事实,但他不承认关于虚构的命题。“在我看来,没有仅仅‘关于’虚构的命题,因为它们不是假装。‘是假装的’并不是‘格列佛周游利普特’,而是一个叫格列佛的人周游了一个叫利普特的地方。”

采取这种态度来参加游戏,可以产生游戏中的“假装事实”。在玩“泥饼”游戏时,孩子们并不相信筐子里的泥团是烤箱里的饼,但他们假装那是饼,并且这正是泥饼游戏的一部分。沃尔顿认为虚构性艺术就是我们以作品为道具来进行的这种游戏,我们对之采取一种假装的、受到社会规则所承认的想象性态度。这种假装行为“寄生”在真实的行为之上,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真实的行为规则。例如在泥饼游戏中,你的泥团比我的泥团大,在假装的意义上意味着你的饼比我的饼大,这一假装事实可以导致我在假装意义上的不高兴。沃尔顿设想了一个“查尔斯和绿胶泥”的个案,这个叫查尔斯的人在看一部关于绿色胶泥的恐怖电影,当那块胶泥向镜头直扑过来时,他吓得魂飞魄散。“他的亚恐惧是在假装的意义上他处于危险之中的那一信念所导致的。而正是在假装的意义上那块胶泥使他陷于危险的信念,使得在假装的意义上那块胶泥成为他恐惧的对象。简单地说,我的方案是,查尔斯的亚恐惧是在假装的意义上意识到那块胶泥威胁着他的结果,它产生了他害怕那块胶泥的假装事实”。

同类推荐
  • 西游戏曲集(全两卷)

    西游戏曲集(全两卷)

    小说《西游记》是“世代累积型成书”的典范之作,在其成书及接受过程中,“西游记戏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当小说《西游记》问世以后,“西游记戏曲”又成为其传播流布的主要渠道之一。《西游戏曲集》汇集历代有关“西游记”的戏曲,其中不乏版本稀见者,并对其进行相应的整理、校注,对专业研究者和一般读者都大有裨益。
  •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艺术家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其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艺术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出于一种朴素的愿望,为了让大家对艺术有一个基础性的认识和理解,王志艳精心编撰了《艺术百科知识博览》。
  • 书法门外谈

    书法门外谈

    本书是著名艺术鉴赏家柯文辉对书法艺术的品鉴和评论,内容包括大师离席的时代、马一浮的书法、林散之印象、钱君匋的印等50多篇,气韵生动,细节传神,诗境澄朴。评书,品人,记事。文字信手拈来,佳趣迭出,且时有高明独创的见解。既是其30年书法评论文章的结集,也是他对书法界观察与思考的见证。
  •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画系:国画方法体系

    中华文化也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各民族文化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汇集而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物态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等方面的总体表现。
  • 草疯长

    草疯长

    今村昌平师从小津安二郎,在电影表现手法上既有传承的一面,又突破了传统束缚,凭借先锋反叛的风格,与大岛渚等人成为日本电影新浪潮的领军者,并以《鳗鱼》和《楢山节考》两度荣获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他善于从生、死、性这些层面出发,挖掘根植于日本文化中的生死观、情色观和劣根性。 无论在影像处理,还是在题材选择上,常有骇人之举,作品频频惊艳影坛。今村昌平在本书中深刻而质朴地书写了他的电影之梦与人生达观。
热门推荐
  • 好想和你在一起

    好想和你在一起

    他陪伴在她身边整整十五年,她却爱了另一个男人十五年。“不要伤心了,打起精神来,刑杰森不是也没怪你吗?”“他是没怪我,可我受够了那些明明自己难过还要不停安慰我的人,这感觉让我觉得自己糟透了。”当她不顾一切追求真爱,却撞破南墙头破血流的时候,他默默用时间来证明了,他才是最好的。当她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蓦然回首时,灯火阑珊处依然有他在等候。他还是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走过来略显浮夸地勾搭住她的肩膀,嘴里的话也依然欠揍:“我妈给我取这名字的时候可真有先见之明啊,姜涞姜涞,我可不就是你的将来么。”世界每分每秒都在变,却唯独他能用这么漫长的时间证明给她看,这个变化多端的世界还是存在永远不变的人,当她终于顿悟,悔恨回头,他依旧和十几年前一样,一心爱她,全心等候,毫不吝啬地向她展开了怀抱。他说:“因为不知道下一辈子是不是还能遇见你,所以我这辈子才这么努力,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 人形母暴龙

    人形母暴龙

    商场女王林冰莱初入异世,两眼抓瞎。炼药师/炼器师/晶师/兽人/人鱼/精灵,这个世界果然种类繁多。而当妖媚的某人靠过来的时候,林冰莱冷漠脸并一脚踹开,“抱歉,老娘对女人没有兴趣。”妖媚的某人感到十分受伤,西施捧心状对林冰莱说道:“亲爱的,你可太伤人心了,人家可是一个娇滴滴的男孩纸,你怎么能说人家是女人?”林冰莱怒道:“滚!”emmmm......总而言之,这就是一个商场女王变成异界女魔头的故事,收藏推荐大旗挥起来!!\(^o^)/
  • 不抱怨的心态

    不抱怨的心态

    不要抱怨你的专业不好,不要抱怨你的学校不好,不要抱怨你住在破宿舍里,不要抱怨你的男人穷、你的女人丑,不要抱怨你没有一个好爸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差、工资少,不要抱怨你空怀一身绝技没人赏识你……现实有太多的不如意,只要我们拥有一颗阳光的心灵,就算生活给予你的是垃圾,你同样能把垃圾踩在脚底下,登上世界之巅。不要抱怨。有那时间,你可以为你的人生蓝图去打拼!这个社会要求你在不公平的条件下也要坚持战斗,做一个真正的赢家!
  • 精忠旗

    精忠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现实与虚假

    现实与虚假

    怎么说好了,是一部穿越小说,主人公阳,故事纯属虚构
  • 她是最后一个神

    她是最后一个神

    亿万年前,神魔大战之时,神族主神帝湮召集并集合全部神魂,铸就培育了一朵旷世妖冶的墨色斩魔莲。莲生效,魔溃败,最后归隐至玄阴山脉。而遗留最后一瓣墨莲在圣水的滋润下,在千万年后悄然修成了神胎,名为帝青。
  • 网游之等君归

    网游之等君归

    原本只是独行玩家的陆小秋,只求安安稳稳地在游戏中度日。接二连三的好运降临在她的头上。傍大神?别逗了,那只是网游小说中才会出现的桥段!陆小秋始终不相信这种事情。更何况陆小秋也算得上是全服PK第九的高手。可是可是!眼前一身白衣胜雪,执剑而立的不是全服第一风清寒会是谁?!
  • 一品嫡女逆天下

    一品嫡女逆天下

    珞曲曲好不容易重生异世,一睁眼便是一片尸海。随着原主记忆的逐渐复苏,她死里逃生重回丞相府,她要告诉所有曾经伤过害过她的人:她珞曲曲回来了,这笔债她会一一讨回来。白弦,流碧门的门主,万人景仰的帝座。他一时兴起救下的丫头,竟这般惊艳绝伦,很好……他想培养她成为他袖中最锋利的剑,她便将计就计,步步为营,在这天下星局之中,究竟谁是谁的棋,如今可还未有定数。
  • 左手增广贤文右手小窗幽记

    左手增广贤文右手小窗幽记

    没有多少人能傲视天下,也没有几个人能看透人生。世俗中难免为名利所累,众人都说,视名利如粪土,但谁又能抵挡得住诱惑?据说晋朝的狄希酿得好酒,人饮后能醉千日。而今日醉心于名与利者,无一日不醉。高官厚禄、荣华富贵,自古皆然。如果能从醉中醒来,需要服上一剂清凉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增广贤文》和《小窗幽记》都是一剂普惠人间的清凉散。
  • 关于我差劲的转生之旅

    关于我差劲的转生之旅

    22岁的赵昊赫被突然宣告死亡,在死后却经历了一系列不可思议的奇事,在获得了绝对防御属性防具利维坦后,以瓦安卡.罗的身份在新世界展开了生存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