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22

第22章 情感的逻辑: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虚构悖论”研究(1)

一、“虚构悖论”之提出

面对艺术时,很少有概念像“情感”和“虚构”那样,既对于艺术欣赏至关重要,又在哲学上有问题。“我们怎么会被安娜·卡列尼娜的命运所感动?”1975年,克林·拉德弗德(Collin Radford)以此为题的论文,引发了当代分析美学中最激烈和持久的争论,其焦点就是后来的美学家所称的“虚构悖论”。

拉德弗德的论题是:我们怎么会被自己明知是不存在的东西所感动?总的说来,可以从他的论证里面集中概括出三个直观上似乎正确,然而又无法兼容的前提:

(1)虚构作品的读者/观众往往会体验到被他们明知是虚构出来的对象、角色所感动的情感,例如恐惧、怜悯、爱慕;

(2)在日常生活背景下,被感动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被感动的人必定相信引起自己的情感的对象的存在;

(3)虚构作品的读者/观众知道这些对象是虚构的,他们不相信这些对象存在。拉德弗德尝试用种种可能来解释这个悖论,但没有成功。因而他最终“复活”了一个柏拉图式的结论:“我们被艺术作品以某些方式感动,尽管对我们来说是‘极其自然的’,但由于那种方式太不理智,使我们陷入了不统一,并且太不统一。”

显然,并不是所有美学家都会觉得这样来讨论虚构艺术和情感是有趣的,甚至是有意义的。如果认为艺术引起的情感本质上是非理性的,或者和日常生活中的情感有本质性区别,属于完全独立的领域,或者需要用完全独立于逻辑、认知的方式来描述,那么拉德弗德的问题就不成其为问题。事实上,把这个悖论视为一个严重挑战,并千方百计要解决它的,主要是分析哲学传统之下的美学、艺术哲学和艺术理论领域的研究者们。因此,有必要简略说明这个论题产生的理论背景和它所面临的理论任务。

二、审美经验理论的“认识论转向”

拉德弗德论题出现的最重要的背景,是分析美学在审美经验问题上的“认识论转向”。

不管是解释艺术所表现的情感,还是解释艺术所引起的情感,对这类心理状态的刻画都是对某种审美经验的刻画。但是,“审美经验”这个词语本身却在20世纪中期受到了分析美学的质疑。一些美学家把关于审美经验的传统理论称之为审美经验的“神话”,这种“神话”在内容上大致包括:拥有一种独一无二的、专属于审美的经验,它对我们是否在进行审美活动具有定义性作用;拥有这种经验时,具有独特的现象性特征(例如“统一性”、“完满性”、“强烈性”等等);只能通过特殊的方式(例如静观、抽离、内省等等)才能把握这些经验的感受性质。用尼尔森·古德曼的话说,这样的“神话”要求我们承认“一种特别的审美腺的分泌物”。对这种“神话”最早、最著名的批评,当数迪基对比尔兹利的批评。他指出比尔兹利在谈论审美经验的统一性、完满性和强烈性等特性时,实际上是在把作为艺术作品特性的统一性、完满性和强烈性等等,与审美经验本身的特性混为一谈。并且,迪基进一步质疑根本不存在具有那种特性的经验。这种批评不仅促使比尔兹利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并且在整个分析传统的美学中导致了一种重要转向,即从“现象学的审美经验概念”到“认识论的审美经验概念”的转向。简单地说,“现象学的审美经验概念”要求把握的是“具有这种经验像什么样”,描述具有它时感觉起来是什么样子,具有哪些特殊的感受性质;而“认识论的审美经验概念”要把握的是一种直接的、非推理性的认识事物的方式。也就是说,认识论概念要把握具有这种经验的主体以适当方式对经验对象的认识,而这种认识又是要根据对象的物理属性来加以解释的。

可以说康德美学带来的“认识论转向”,是从关注审美对象转移到关注我们主观方面对对象的审美判断。但是分析美学在已经属于主观领域的审美经验层面再一次进行“认识论转向”,这是什么意思呢?要理清这个转向中涉及的众多理论问题和它发展的历史脉络,需要比这大得多的篇幅。并且,并非所有的问题都与本文的主题有关。所以,在此我只提出一个笼统的看法。简单说来,我们可以把这次转向理解为一种在主观当中寻找客观性的努力。在当代心灵哲学中,一般把现象学的经验概念试图把握的那种经验性质称之为“感受性质quilia”,或者“现象性质”,或者经验的“质的维度”。

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的“What Is Like to Be A Bat?”是讨论这一问题的最著名的论文。多数分析哲学家认为,当我们描述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例如说“我高兴”“我害怕”时,我们所描述的并不是这类性质。可参考维特根斯坦与此有关的比喻:“假如每个人都有一个装着某种东西的盒子:我们把盒子里的东西称为‘甲虫’。每个人都不能看别人的盒子,所以每个人都说只有看自己的盒子才知道甲虫是什么样子。——也许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即每个人的盒子里的东西各不相同,而且这种东西还在不断变化。”“假如‘甲虫’这个词在这些人的语言中有着一种用法呢?——如果有一种用法,那它不会充当一事物的名称。盒子里的东西在语言游戏中没有任何地位,甚至把它当做某种东西的地位都没有,因为盒子甚至也可能是空的。——是的,人们可能把盒子里的东西‘除尽’。它消去了,不管它是什么。这就是说,如果我们根据‘对象与名称’的模式来解释感觉表达式的语法,那么对象将作为完全无关的东西而被排除在外。”

另外,美学上的这场认识论转向是在分析哲学反对私人语言的更大背景之下产生的。]需要指出,坚持审美经验的认识论立场,并不需要反对这种感受的存在;但认识论立场必须强调的是,这种感受并不是使审美经验成为审美经验的原因,也不是美学研究的正当对象。相反,认识论立场试图从引起审美经验的原因或者条件来对之进行说明,也就是说,用主体通过正当方式认识到的艺术作品的特性来加以说明,并且这种认识需要用作品的物理属性加以解释。

无疑,这体现出一种为审美经验寻找相对客观的决定因素,进而把对审美经验的描述还原成对产生它的来源的因果性说明的雄心,应该说,这继承了康德强调美感的普遍可传达性的思路。但是,不能将这种还原理解为物理主义的还原,不能理解为用审美对象的物理属性来解释我们的审美经验的主张。我感到一段音乐是“欢乐”的,这个“欢乐”显然不是那些音符、声波的特征,而是我通过某些适当的方式(注意力的程度,欣赏时的状态,对作品的社会历史背景知识的了解等等)归属于这个对象的特征。而我体验到的“欢乐”又必须借助这些音符的物理性质(音高、强度、速度、组合方式等等)来加以说明。如果这段音乐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我的体验必定会有所不同。这种理论转向对于解决美学和艺术理论中许多难题有着重要意义,特别是它对当代电影理论、音乐理论中的视觉、听觉研究和作品形式规律的研究产生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从审美经验概念的现象学到认识论的转向,自然包含了情感观念的认识论转向。总体说来,认识论转向之后的情感理论,把通常所说的“情感”大致上分为两类。一种是“认知不可穿透的情感”或“感受”,它是特定身体感受必然引起的,是认知过程无法控制的,例如“惊跳反应”、“呵痒引起的笑”。但我们生活中更多的情感类型是“认知性情感”,例如恐惧、羞耻感、爱慕等。这些情感在本质上是一种意向性的心理状态,是一种关于对象的心理状态:一个人对某物感到害怕,对某人产生怜悯,对某事感到愤怒,诸如此类。要使某个对象成为某人的某种情感的对象,这个对象必须是被这个人以某种方式来认识或理解的。例如,只有当我认为某个对象是具有威胁性的或者是危险的,我才会害怕它。这样,情感经验在本质上相当于一种评价性的思想或判断。艺术欣赏中的情感体验同样如此。古德曼说:“审美经验中的情感,是一种觉察一个作品具有和表现了什么特性的方式。”因此,至少大部分审美情感包含了以认知的方式运作的过程。

但是,关于情感包含认知的程度,理论家们是有分歧的。有两种观点需要先提出来。一种是“较强”的观点,认为情感必然包含关于情感反应的对象的存在信念。设想我独自在黑夜中行走,我可能因为猜想周围潜伏着某种危险的对象而害怕,即便后来证明没有这样的对象,只是我的幻想,但是我在那一刻的害怕必定以我当时相信黑暗中存在着威胁到我的对象为前提。这个存在信念是必要的,哪怕是造成幻觉的错误的信念。我们可以看出,拉德弗德显然是坚定地持有这一观点的。另一种是“较弱”的观点,认为情感可以不必涉及真正的信念,而是涉及“思想”。也就是说,我不必相信黑暗中有某个对象威胁到我才能害怕,想象那里有个对象威胁到我,这样一种思想通过特定方式同样可以导致我害怕。这种“弱”的观点出现得较晚,在很大程度上正是拉德弗德论题的产物。

同类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懂戏的不只有我:中国人都必须知道的中国戏曲史

    中国戏曲的唱腔动人,身段曼妙;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类型多样……这一切,都使中国戏曲成为回味无穷的艺术瑰宝,它纵横古今,让世界为之倾倒。本书就以通俗生动的语言,叙述了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包括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剧种,各个流派的代表剧作、人物,以及它们的时代特征和戏曲特点。同时,还概述了中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多彩的戏曲文化,让大家看到,中国戏曲一直都没有远离中国人的生活。
  • 艺术故事总动员

    艺术故事总动员

    《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在章精选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艺术大师,通过对这些艺术家的传奇人生和艺术作品的介绍,让青少年朋友领略这些大师的个人魅力。海明威的传奇人生让人们领略了硬汉精神,贝多芬的艰难创作之路为人们奏响了英雄交响曲,浪漫天才毕加索的爱情之路让人们了解到天才的另一种人生,鲁迅在黑暗中的孜孜求索、千锤百炼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民族魂……艺术家是艺术的诠释者,他们所创造的艺术品正是其理念的集中体现。意志的较量《老人与海》、迷人的《蒙娜丽莎》、天下行书《兰亭序》、的雕像《大卫》、超凡的游历《神曲》、美好绮丽的《安徒生童话》、强悍的命运之音《命运交响曲》……这些被发掘出的艺术瑰宝,将在《青少年科普故事大本营(第3季):艺术故事总动员》第二章为青少年朋友做详尽介绍。
  •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揭秘西方魔术(走进魔术世界)

    《走进魔术世界:揭秘西方魔术》分为几个部分,起篇介绍魔术史上的一些趣闻轶事,并在其中穿插进一些古老的魔术表演,后面是全书重点,披露了很多节目的表演过程、道具制作及一些常用手法。
  •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民间目连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中国民间目连文化》通过研究目连文化的起源、发展与当代的价值,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了目连文化,包括目连救母故事缘起与衍化、目连戏历史概述、目连戏思想属性、目连戏入神系列、目连戏艺术形态及其表现方式、目连戏与地方剧种、《劝善金科》:民间本与诗赞系戏曲、目莲救母与宝卷形成、《目莲救母》与弹词艺术、目连与小说《西游记》、目连戏与宗教戏剧、目连戏的价值与影响,对目连文化的发展和其他文化进行了认真梳理和比较,为读者更全面认识目连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热门推荐
  •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人脉是设计出来的(关键篇)

    如果你说:“老王,我想和老李认识一下,我的公司正需要他的软件公司那样的合作者,我公司在这方面有强大的优势……”老王就成为一个能人,一个能够“促成好事”的、让双方都感谢的人。本书教你在一些关键点上,面对关键的人,做对关键的事。
  • 醉时娇

    醉时娇

    阿九性情寡淡,厌恶男人,从小到大唯一目标就是等着嫁给心上人,谁敢拦着她嫁人她就砍谁……可后来,心上人移情别恋,她要把他砍了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安年一顾可倾城

    安年一顾可倾城

    一场阴谋,未婚夫变妹夫。醉酒之下,误打误撞搭上了别的男人,本以为老死不相往来,没想却被强势逼诱签下卖身契。从此,她成了他的人。可当她开始贪恋这段感情时,才发现,原来,他最爱的人不是她……
  • 弈宫

    弈宫

    以天下为赌注,是楼景止这辈子下的最大的一盘棋。
  •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First Visit to New Englan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增订医方歌诀

    增订医方歌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咸鱼被逼翻身

    咸鱼被逼翻身

    系统:“宿主,积分为零将被抹杀噢,我们这里建议宿主努力做任务,达成业绩呢。”秦暮:“我不要我不要,你有本事上我身,你有本事出去啊!”系统:“我们是签过合约的呢,按照合约,退货宿主需要付出代价哟”秦暮疑惑:“什么代价,”系统:“满清十八大酷刑,买半年送半年哟,”秦暮:“....求你不要”.......这是一个咸鱼被逼翻身的辛酸故事。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腹黑机长天才妻

    腹黑机长天才妻

    一次意外发病,使带着记忆的周晓语带回到自己小时候。既然老天也看不过她这个残次品存在于世,让她的人生重来一次,那如果再不好好过,岂不辜负了老天的一片好意。于是从读书开始,她就没有尝过第二名的滋味,并开创了跳级的先河。于是她成了第一个学校倒贴生活费上学的学生。于是她从小开始就计划着赚钱和规划自己的人生。可是她显然忘了,“计划远不如变划快”,一时的兴起,让她惹到了一个腹黑闷骚的少年。把她原先设定平淡幸福的生活打乱了……同学无缘无故的挑畔引来腹黑少年的恶意报复,接着她和他的绯闻就满天飞。总得来说,这就是一个男主极其腹黑又极为护短并从小就算计着女主的故事……花絮一:那天,下课时,张家新揉着眼睛对周晓语说:“晓语,我眼睛痛,帮我看看是不是有东西进眼睛里了?”周晓语觉得他语气真诚,就傻傻地帮他看了,对视的良久的结果就是绯闻满天飞。花絮二:那天,张家新从兜里拿出香葱和辣椒,只见他左手拿香葱,右手拿辣椒对周晓语说:“MM,以后就跟着哥哥我吃香喝辣吧!”周晓语喷笑中……花絮三:那天,周晓语从同学聚会上回来后就对张家新说:“我一个同学嫁了个瑞典人,听说还是海盗后裔,唯京海盗哦!”张家新看了眼自我陶醉的妻子,突然爆出一句,“再了不起他也是个开船的,要知道天可比海要宽广多了,我可是开飞机的,所以我比较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