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2200000024

第24章 情感的逻辑:当代艺术哲学中的“虚构悖论”研究(3)

在这场“虚构悖论”的争论中,沃尔顿的理论被公认为是最系统的。然而奇怪的是,分析美学中支持他的基本立场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这一传统之下的艺术理论家,多数人不赞成他的解决办法,特别是文学理论和电影理论领域的理论家们(在我的考察范围内,只有格利高里·居里是例外,但居里在一些关键性问题上仍持不同主张)。撇开理论家们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与沃尔顿的观点分歧不谈,我觉得有必要指出三个从艺术理论本身的角度来考虑的原因。首先,正如诺埃尔·卡罗尔等人指出的,说虚构性作品引起的恐惧不是真正的恐惧,有悖于直觉。尽管沃尔顿论证了这种情感不同于日常情感的两个重要理由(缺乏信念和缺乏行为倾向),但多数理论家认为,我们可以承认虚构作品引起的情感与日常情感有区别,但不必为了解决逻辑上的悖论而宣称它是一种本质上不同于日常情感的情感。

我们可以具有“假装的信念”,但不必承认情感也是“假装”出来的。“绿胶泥向我扑来”可以是想象中的事实,但我的恐惧却不应该是想象中的事实,而是真正的事实。第二个原因,我认为也是多数理论家反对沃尔顿最重要的原因,在于这种理论虽然“精致”,却只是一种逻辑上融贯一致的“精致”,它缺乏对我们涉及虚构作品的活动的解释效力。当我们把涉及虚构作品的方方面面的活动都视为整体意义上的“假装”时,其实我们并没有从正面来规定什么——说我“假装”做某事,正面的意思只是我事实上没有做某事。但是,当艺术理论家们在关心具体的虚构艺术作品和非虚构艺术作品时,这样的规定显然过于空洞。说我们读《史记》和读《红楼梦》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读《史记》时我们事实上做了某件事情,而读《红楼梦》时只是假装做这件事情,事实上没有做这件事情,这无论如何是没有多大意义的。第三,从前面引用的沃尔顿对“亚恐惧”的规定中,我们可以发现,虚构性作品引起的情感反应中没有作者的地位。一个作品引起我如此这般的情感,只是这个作品以及我的态度导致的结果,与作者无关。沃尔顿在此显示出了一种把情感完全消除在欣赏语境中的倾向,而这一点往往是艺术理论家所反对的。即使是在单个作者的身份最有问题的电影理论中,理论家们也认为,电影制作者的意图对于定义虚构作品,对于规定观众介入作品的方式具有决定性作用。

3.“思想理论”

“思想理论”(thought theory)质疑第二个前提,即认为关于虚构对象的存在信念不是我们对虚构对象的情感反应所必需的。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学家诺埃尔·卡罗尔和文学理论家彼得·拉马克。拉马克为这个思路给出了最直截了当的表述:“当我们对虚构性角色产生情感反应时,我们是在对心理表征或者思想内容做出反应。”

“思想理论”认为虚构角色引起的情感是我们的想象所产生的,我们并不真正相信这些角色存在;同时认为,这种情感本身并不是想象出来的,而是真实的——这显然更符合我们的直觉。然而从理论上说,这是一条更困难的途径。在日常情感中,我们的情感反应对象是关于真实对象的存在信念,例如我关于张三遭受不幸的信念引起了我的同情,并且解释了我的同情产生的原因。并且,思想理论和假装理论一样承认欣赏虚构作品时缺乏存在信念。因而思想理论的任务,就是寻找对虚构角色的情感反应的适合对象,或者说是什么引起了我们的情感反应。

正是因为情感对象不存在,沃尔顿进而认为我们的情感反应本身也是虚构/假装的,认为这种情感反应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存在,而存在于读者自己通过作品建构起来的“更大的虚构世界”中。在现实世界中我们没有产生情感反应,正如在现实世界中没有虚构性对象。“小说、戏剧和电影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之所以如此神秘难解,只是基于这样的假定:我们仅仅是站在虚构世界之外朝里面看,把鼻子贴在一道不可凌越的栅栏上朝里面张望。然而,一旦意识到我们出现在虚构世界内部,就能够得出合理的解释。”但前面已经说过,这种合理只是逻辑上的合理。思想理论家不同意的地方恰恰在于,我们的情感反应就存在于这个真实世界中,它们是真正的害怕和同情,而不是一个虚构世界中的害怕和同情。

同类推荐
  •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在中西文论与文化之间》对中国现当代文艺、美学等进行阐发,从特定角度研究了西方现代文艺、文论对自然的表现、现代主义文艺、文艺阐释学等现代文艺中的重要问题的处理。研究了一些重要的文艺讨论和重要的学术事件,研究了詹姆逊的意识形态理论、全球化理论、时空理论、“文化研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深度解读西方现代美学及其对中国现当代美学的借鉴意义。
  •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前海剧说(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学术文库》是系统总结我国艺术学理论前沿发展的大型出版项目,共200卷。文库的研究内容包括戏曲、音乐、美术、舞蹈、话剧、影视、摄影、建筑艺术、红学、艺术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学等,几乎涵盖了文化艺术的所有门类,学者们或以新的观念与方法,对各门类艺术史论作了新的揭示与概括,或着眼现实,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当前文化艺术发展趋向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见;将学术性与资料性很好地结合,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利于文化传承和发展,极具学术意义和文化意义。**批首推47卷。
  •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

    《中国十大古曲》介绍的这些古曲经历了由春秋战国时期到清朝末年,经历了历史的考验,历久弥新。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戏剧理论史稿

    戏剧理论史稿

    此书是中国大陆首部完整阐释世界各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文化发展和戏剧思想的史论著作,出版后获北京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北京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是余秋雨先生的首部学术著作,也奠定了他在戏曲界的地位,为日后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校长打下了基础。
热门推荐
  • 网游之极品商人

    网游之极品商人

    对周常发来说,在网游世界里,搬砖是不可能搬砖的,只有经商倒卖,才能维持生活,呸,才能搞垮网游这样子。网游之极品商人,一个屌丝最终富甲一方的感人故事,当然,此处感人打引号!
  • 绝色天才小老公

    绝色天才小老公

    想她陆敏,有个抛夫弃子的母亲,一个酗酒成瘾的父亲,家境清贫,功课差劲,脾气火爆,我行我素,标准的男人婆一个,从来没想到自己会和世人眼中的优质乖宝宝扯上关系。功课好,相貌好,气质好,家世好,老少通吃的柔弱美少年,怎么瞧都和她陆敏是两个世界的人。可是他却死皮赖脸地搬进她的家要和她“同居”,还说以后她的功课他负责了。都怪自己当初多管闲事救了他,更怪自己面对他那双无辜的如小鹿一般的大眼睛时常常忍不住心软。这下,麻烦惹上身了,她能不能甩掉他啊?什么?虽然他年龄比她小,可他却是天才。呜呜,以她那平凡的智商,要和他斗,不知有没有胜算?×××××××××××××××感谢薛紫夜为本文做的封面!××××××××××××××推荐米虫其他文:《花痴憨凤戏江湖》《重生古代钓美男》《姬无心》推荐一组其他作者文:浅水的鱼:《墨心夜奴》
  • 再嫁婚宠:娇妻不好惹

    再嫁婚宠:娇妻不好惹

    她原本是宋家千金,新婚夜却失去了一切。一份合约将已婚的她和冰冷的他牵在一起,二嫁又如何,只要努力,幸福还是回来,哪怕晚了一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泛出江湖

    泛出江湖

    白衣怒马声名扬,青衣快剑随身旁。轻舟泛去武林梦,来世不做江湖人。江湖何为?有人即有江湖,有人即有善,即有恶。即有恩,即有仇。可这善恶,江湖分得晓?这恩仇,武林还得清?习武之士聚身之所即为武林江湖中人所在之处便是江湖。刀光剑影无处去,避无可避是非恩怨绑英豪,逃不能逃你我又何尝不是江湖儿女?有你有我,便有江湖!
  • 戏精的位面之旅

    戏精的位面之旅

    “你的出生就是一场闹剧,你的生活就是一场悲剧,而你的终结,却是一场喜剧”“你见过哪位前辈飞升时是带着笑的?身边的人还剩下几个,而此刻却要跟旧友道别。”“绝对的武力,能换来绝对的权利。”……以奇迹为棋,最后吞掉一切的可能。(拳击俱乐部,尸兄,沧海仙途,极拳暴君,星河大帝,食物链顶端的男人,基金会世界……尸兄那一卷属于败笔之作,不喜勿喷,现在看来我都不知道当时自己在写些什么)
  •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

    《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提到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的机制,适用于任何家庭,为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如果你的孩子正在经历成长的烦恼,那么,《自信的孩子赢在起跑点》能让你帮助孩子减轻压力,打造自信人生。
  • 赤裸裸的温柔

    赤裸裸的温柔

    本书是作者的短篇作品集,内容包括:温柔的疼痛;我们相信;谁先爱上谁;掸去尘埃;相约分手;相见不如怀念;最美的回忆等。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上古之年,有大修行者突破帝境荣登长生境成为修行界第一人。后大修行者殒落,无数人想要得到他的秘密,却历尽万年而不知。少年背负天命不能修行,身挂长生命锁逆天改命。又因长生命锁之内隐藏着修行界迄今为止最大机密,令无数修行者窥及,不得弑神求道以求长生。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天之高,地之远,唯我神尊!
  •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

    3~6岁是孩子智力发展的上升期,陶红亮主编的《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根据男孩不同年龄段的身体和大脑发育特点精选了500个益智游戏。每个游戏都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例如:数字的进位提升数学逻辑能力;风景图片培养自然观察能力;平衡练习训练身体协调性……《天才宝宝全脑开发大百科500例(3-6岁男孩)》中孩子通过玩游戏能充分发掘自身潜能,为小学阶段的学习铺好平坦的道路。
  •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开发孩子想象力的寓言故事(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

    本书讲述了包括一鸣惊人、狼的赞美、亡羊补牢、女主人和信鸽等寓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