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600000034

第34章 版权与图书版权贸易(1)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传播技术与人类文明程度的逐渐提高,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生产总值中版权产业所占的份额日趋增大,所以,版权贸易可以说是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因之一,是21世纪文化产业和信息经济的驱动力。

图书贸易、版权贸易、合作出版、进行国外出版业的投融资等是实施中国出版“走出去”的主要途径和方式,这几种方式并行不悖。图书贸易是“走出去”战略的初级阶段;版权贸易、合作出版应该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优先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方向和长期努力方向;而跨国投资、收购、兼并书店和出版社则是“走出去”战略的更高阶段,也是版权贸易的最佳实现形式。在这几种方式中,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因为通过版权贸易和合作出版,可以把中国图书翻译成相应的外国文字,在海外发行,其受众相当广泛,可以让中国出版真正进入西方的主流社会。

一、版权及版权贸易概述

版权贸易不同于一般的货物贸易,它是一种以有形标的物表现的无形知识产权交易。也可以说,是围绕版权许可或版权转让而进行的一种贸易活动,属于许可证贸易范畴。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对作品而言是一种使用作品的方式,或者说是对作品的一种使用权利。其前提,一是使用要经许可,二是使用要支付报酬。这样就形成了版权贸易的核心。

(一)版权贸易的内涵

版权贸易既是一种贸易活动,又是实施版权保护的一种手段,即通过正常贸易的方式对所涉及的有关版权权利给予保护,同时通过版权保护又促进版权贸易的发展。

1.版权贸易的概念

所谓版权贸易,主要是指在版权许可(Copyright License)或版权转让(Copyright Transfer)过程中产生的贸易行为。它属于许可证贸易范畴,也是无形财产权贸易。这种贸易行为在欧美及我国港台地区多称为版权交易(Copyright Exchange)。“版权贸易”是中国版权界的一种习惯用语,其内涵除涉及版权许可和转让外,也常包括与其相关的其他一些业务或工作。

版权贸易可以根据对作品使用方式的不同或所涉及的作品载体的不同而分为图书、音像、影视、广播、软件等不同种类的版权贸易,本书所阐述的主要是图书版权贸易。同时,版权贸易由于著作权人与使用者所在国家、地区的异同而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版权贸易概念一般是指著作权人与使用者不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而发生的贸易行为;而广义的版权贸易概念则不考虑作者与使用者的地域关系,将所有因版权的使用而产生的贸易行为均涵盖在内。如我国的图书版权贸易,既可以指版权使用的涉外行为(著作权人或使用者一方在中国内地以外地区),也可以指所有使用有版权作品的贸易行为。后者就包括了各种出版有版权作品的行为。

版权贸易所涉及的权利一般多是版权中的经济权利。由于著作权法系的不同,不同国家对作品的经济权利是否可以永久转让(卖断)有不同的规定或习惯。在欧洲大陆法系的一些国家,一般是不可以卖断的;而在英美法系国家,一般是可以卖断的。我国的著作权法对此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许多学者主张可以卖断。

此外,在对版权贸易中的精神权利(或称人格权,如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等)的处理上不同国家也有所不同。很少有国家规定作者的精神权利也可以转让。但在实践中,也存在着部分精神权利被转让或部分精神权利穷竭的事实。如美国就有传记作者受雇为传记主人写作传记后,作者将其整部作品的经济权利及作品署名权完全转让给传记主人的事例。

2.版权贸易的主客体

所谓版权贸易的主体与客体,主要是相对于进行贸易的作品而言的。版权贸易中的主体即作品的著作权人,客体则是指著作权人对作品可以行使的贸易权利。在版权贸易中只有著作权人可以行使对作品的许可与转让,其他人则无权行使此权利。

(1)版权贸易的主体

版权贸易的主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作品的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包括:作者和其他依法享有著作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般情况下,著作权人都可以作为版权贸易的主体从事版权贸易活动。而作品的使用者,即贸易的受让方,目前主要是图书出版者,音像、电子出版物制作者,广播电视组织,广告制作商,信息网络传播者(网站)等。

(2)版权贸易的客体

版权贸易的客体是指版权中的财产权利(也称经济权利)。依照我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五款及该法实施条例第五条的规定,版权中的经济权利概括起来有以下种类:

①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复制权是版权贸易中使用最普遍、最广泛的权利。

②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这也是随复制权使用的最普遍、最广泛的权利。

③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此项权利只涉及临时使用。

④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此项权利在进行美术、摄影作品版权贸易时大都作为附加权利。

⑤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除专门以此权利作为版权贸易客体外,此项权利大都作为附加权利在版权贸易中使用。

⑥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的权利。此项权利主要针对美术、摄影、电影作品的公开再现,适用于上述作品的专项版权贸易。

⑦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作品的权利。同表演权在版权贸易中使用。

⑧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网上传播使用作品会越来越普遍和广泛,因此,这项权利既可以作为版权贸易的一项附加权利,也可以作为一项主权利。

⑨摄制权,即以摄制电影或者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的权利。适用于专门的版权贸易。

⑩改编权,即改编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的权利。此项权利既可作为版权贸易的一项主权利,也可以作为附加权利。

翻译权,即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的权利。这是版权贸易中(特别是对国外)使用最普遍、最直接的一项权利,同时又可以作为一项附加权利。

汇编权,即将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过选择或者编排,汇集成新作品的权利。这也是版权贸易中使用较多的一项权利,同时也可以作为一项附加权利。

此外,欧美等国的著作权法中的著作权保护的客体还规定了同文种地区版权、图书俱乐部授权、平装本版权等,这些和上述权利一起都可以作为版权贸易的客体内容进入版权贸易。

同文种地区版权,如果原出版社不准备在全世界范围内由自己来发行原文种的图书,它可以将这项权利转让给其他出版社。如对于英国图书来讲,主要的市场是美国、澳大利亚、南非和加拿大。这些地区既可以与原出版社联合出版,也可以授权在当地重印。实行这种转让的其他语言还有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等。

图书俱乐部授权,这种版权是出版商许可一家图书俱乐部把自己的书单独印成俱乐部版权,仅限在会员中发行。俱乐部版权图书的最大特点是价格低于正常版本图书的价格(一般为正常出版书价的80%),是俱乐部给会员的优惠。

图书俱乐部可在出版社与印刷厂订立印制合同时就参与联合印制,使用出版社的印版,同时印刷俱乐部版的书。一般来说,图书俱乐部在印自己的版权图书时即付版税的一半,另一半在向会员发完书以后支付。标准的作者合同规定,出版社与作者平分版税。

国外图书俱乐部比较发达,历史也比较悠久,例如德国贝塔斯曼集团的图书俱乐部几乎遍布全球。通过图书俱乐部版图书的销售,既吸引了会员,强大了俱乐部,拓展了市场,同时俱乐部也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回报。

平装版本权,传统的做法是出精装书的出版社授权给独立的平装书出版社,出版它们自己的版本。今天,精装与平装本版权可能由同一家出版集团内的两家精装书和平装书出版社来进行“垂直出版”。除此之外,为取得某一重要选题,一家精装书出版社可能与一家平装书出版社联手合作。平装本可以有多种开本。

重印权,这可以包括许多不同的情况:从一家平装书出版社获得精装书的版权;将一本长期脱销的选题授权给一家专业出版社出版;为扩大市场,在精装本出版之后授权出版一个特别的低价“推广”本;向发展中国家授权出版廉价教科书。此外还包括教育版权,即加上评论性前言和注释等编辑材料的版权供学校使用;以及大字本版权,为视力不好的读者重印大字体的版权。

连载权,即出版社将某种新书的部分或全部授权某报社或杂志社在其媒体上刊载的权利。它一般包括两种权利:一是“第一连载权”,又称“首次连载权”,一般是指在出书前出版社授权某报社或杂志社部分连载新书内容;二是“第二连载权”,指在出书后出版社授权某报社或杂志社对其新书进行连载或摘登。在美国,连载收入是作家与出版社平分。连载对出版的新书具有重要的推广宣传作用。出版社在版权贸易中应注意开发连载权,在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同时拓宽市场。

一次性期刊登载权,指出版社授权报纸或杂志在一期上登载整本书(通常是小说)。

汇编和缩编权,指授权在杂志上以缩写的形式出版作品的权利,或以缩编的形式出版。

翻译权,指将作品翻译成另一种文字、在一个商定的区域销售的权利。如果适当的话,翻译授权还可包括同时授权同一文字的其他权利,如平装版、俱乐部版和连载权等。

盲人和不识字人版权,指授权生产用盲文或其他触觉阅读的书籍或特制录音带的权利。

录音和录像权,指授权生产与出版非戏剧商业录音带和录像带的权利。

改编权和影视权,这主要包括将作品改编为戏剧剧本或影视剧本,以戏剧的形式表演作品或拍成电影电视剧的形式传播作品的权利。如果某作品原本就是佳作,加上电影电视版的推波助澜,则成为畅销作品的可能性就很大,如《廊桥遗梦》和《哈利·波特》近年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便是典范。

复制权、电子复制和文件保存,指通过照相复制或电子复制的方式在某一媒体(如缩微、磁盘、光盘等)上复制某一作品的权利,即文件保存可用传统的照相或电子方式进行复制。—个出版的新兴领域是客户自己出版,也就是通过照相复制或电子复制的方式从出版物中选编文集或教科书。现在还有应索出版,即出版社(书店)根据读者的要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文章组合出版。

电子出版与多媒体权,这些包括通过各种方式对某一作品的开发:如数字化、光学或磁性原理的存储和提取系统,固定的电子媒体和DVD、CD—ROM,或通过卫星和其他通讯系统的网上提供材料。目前最引人注目的可能要算网络上的出版物了,这就引申出网络版权的问题。

商品化版权,又称书中形象使用权,是指出版商授权其他商品和媒介使用图书中的人物和动物形象,比如在文具、玩具、食品、服装等商品上使用。

版权贸易是无形财产权贸易。在版权贸易中,版权贸易的主体——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拥有的权利并不因为作品载体的转移而发生转移。版权贸易是由著作权人将其对作品拥有的部分或全部经济权利通过许可、转让等方式授权给使用者而产生的。它属于许可证贸易范畴;同时,它也是无形财产权贸易。

3.图书版权贸易与图书贸易的区别

图书版权贸易与图书贸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最根本的不同是有形财产权与无形财产权的区别。版权贸易是无形财产权贸易,版权贸易的主体(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所拥有的权利不会因为作品载体的转移而发生转移。如某作家将其创作的小说授权给某出版社出版,读者购买了该书,拥有该书的读者并不因此就拥有了该书的著作权。图书贸易是有形财产权贸易。随着载体的转移,该载体所涉及的物权也随之发生转移。当书店拥有上述作家出版的这本书时,书店对该书即拥有了物权;但当书店将书卖给读者后,这本书的物权也就转移到了读者手里,书店就不再拥有。

从贸易主客体角度看,还有许多区别。如版权贸易的主体是著作权人,著作权人在同一时间里一般是固定不变的“一个”(不一定是指一个人,可以是多个人),其行使贸易权利的时间一般是作者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欧美一些国家目前已增加到70年)。图书贸易的主体从数量上来说,有多少个载体(书的数量),就可能有多少个物权人。从物权行使时间看,只要载体(图书)存在,进行物权交易的权利就随之存在。

同类推荐
  •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研究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约有2000万。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先秦至唐五代语气词的衍生与演变

    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每个语气词的发展演变过程都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分析,其中不乏精彩的论述。如“者”和“好”,本书对它们演变的语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者”从表自指演变为语气词,关键在于其所在的小句属于话题句;“好”由形容词演变为语气词,则源于所在小句的主观化。其他如“尔”、“焉”、“已”、“里”、“在”等词,书中对它们历史演变情况的揭示也相当有启发性,值得重视。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三卷(1840-1895)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本书详细分析了民族地区经济及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原因,结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措施。同时,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独有的特点及当地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在国内外典型案例及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探寻适合民族地区经济与职业。
  •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艺术人文教育概论

    本书是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全书共分4个部分,第一编范畴,探讨艺术与人文教育的内涵、本质与范畴,第二编镜鉴,着重分析古今中外的艺术人文教育思想,第三编践行,介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开展艺术人文教育的经验,第四编探索,是对现行艺术人文教育制度的反思,并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建议。
热门推荐
  • 母妃太妖娆

    母妃太妖娆

    第一面,他们亭中相遇,她逃似地跑开,却不知他已看在眼里。第二面,他们竹林相遇,她再次逃离,却不知他已心动。第三面,他们宴会相遇,他不知举杯酒,掩去多少泪与愁。终于,该死的皇上死了,她亲手杀死的,他为她开脱罪名,留她活路,她成了后宫辈分最长一人。她躲他,只因她是太妃,他,是皇上......若可以,逍遥山水又何妨?
  • 你是否要为梦想追逐

    你是否要为梦想追逐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之所以叫梦想是因为他遥不可及,以及他一直活在自己的心里面,很少有人去为他努力,因为也许努力是没有任何效果的
  • 沁心不易

    沁心不易

    我最害怕的结果是成为我最爱的人的累赘,生怕一纸婚书束缚了他,他眼中的那份执着和坚定,让我从来都没有怀疑过爱情,只是我从没想过爱情和自尊也会是两难的选择,人生有一悲哀是爱到极致却不得不说分手……他说,“予心”产品,我心是你,才刚面市你却离我而去;“舍心”产品,舍弃我心,我迟迟都不愿推出……
  • 达磨大师血脉论

    达磨大师血脉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狐儿眼

    狐儿眼

    很多人都不晓得我曾经是个哑巴,因为在课堂上的侃侃而谈,绝不会让任何人听出我曾经口不能言。但我的的确确曾是个哑巴,在我十六岁之前。自出生时起,我就因先天的疾病导致声带失效,虽然耳朵能听,但口不能言。十六岁后,一场突然而来的变故令我突然间能说话了,至今都没人能说出原因,唯有姥姥,她必然知道些什么,毕竟,若不是因为她,我不可能去槐莽村,也完全不可能见到那种被称作“狐二爷”的动物。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本书的两位作者在长期从事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过程中,接触了大量的遭遇心理障碍和心理困惑的病人,发现这些病人大多数是遇事不能主动化解,情绪低落,心事越积越深,逐渐形成了心开门见山。 因此,作者希望告诉读者的是面对心病,如果人们能以正确的心态支认识它,对待它,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学会心理自我调节,学会心理适应,学会自助,那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心理疾患发展的某些阶段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中西方的经验也表明,一 般的心理问题都可以自我调节,每个人都可以用多种形式自我放松,缓和自身的心理压力和指解心理障碍。
  • 天域神乡

    天域神乡

    寻仙踪浩渺,觅大道长生,走天道轮回,看芸芸众生。你行你的恣意洒脱,我守我的本心自在。天域无疆,神乡永存!
  • 三国神话之气运之争

    三国神话之气运之争

    人有人运,家有家运,族有族运,国亦有国运,这个世界争的就是气运!这个世界人族为尊,但神魔仙妖亦不甘沉沉沦,欲作最后一搏!且看刘兴如何率领华夏人杰,平定乱世,镇压神魔仙妖,击败各大帝国,使我炎汉龙旗,插遍世界每一个角落!江河所至,日月所照,皆我汉土,皆讲汉语,皆习汉字,皆我汉民!
  • 皇家话本子写手

    皇家话本子写手

    女主人公是长公主,女扮男装做皇帝,也是话本子写手,笔名苹果书斋主人,代表作《当两只狗爱上了同一只耗子》;男主人公本是权臣,为保护心上人进宫男扮女装做宸妃。和亲的长公主来做皇后,看到满宫廷的妃子都是男子,爱上了帅气的贵妃。嫔妃们英姿焕发,皇帝娇弱如花。萤火虫发簪,末位淘汰制,逗比皇朝的蛇精病后宫,上演了另类宫斗。为了寻找山河图,嫔妃小鲜肉们出尽了解数。敌国的将军来潜伏,驸马和宸妃斗法。皇后和贵妃要私奔,将军来阻拦,代号蜂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