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0300000035

第35章 对外报道的编辑与内容制作(1)

对外报道的编辑与内容制作是对外新闻传播媒介内容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好的对外报道以及有效的对外传播都依赖于编辑人员对于信息的有效加工、合理处理与精心制作。对外报道编辑与内容制作过程中遵循一定的编辑理念与报道原则,依据这样的编辑理念与报道原则进行信息选择、取舍,并进行信息内容的编辑制作,这是保证对外报道有效性的必要措施。

第一节 对外报道编辑理念

对外报道的编辑理念是具体指导对外报道日常工作的规范与准则,这是对外报道机构能够客观、全面、及时、准确向目标受众报道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现状的原则保证,也是对外报道能够在形式与内容方面不断创新、吸引更多的目标受众,最终达到最佳传播效果的思想保证。对外报道编辑理念包括:对外报道的编辑方针与报道原则等。

一、对外报道的编辑方针

对外报道的编辑方针是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长期形成的,一般是指对外报道媒体根据办报(台)方针对对外报道工作做出的决策,以此规定对外报道的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技巧以及传播特色和标准等,以保证对外报道的传播效果。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在2007年新年招待会致辞中总结了我国对外传播的方针:“向世界介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向世界各国准确阐述我国政府对当今世界各种重大问题的立场、原则和政策。”[1]依据这一方针,我国对外报道的传播对象主要是指外国人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等生活在境外的关心中国事务的人们。对外报道的传播内容主要是发生在国内的广受海外华人华侨和外国人关注的新闻事件。对外报道的传播方式与技巧要根据不同的传播对象与传播内容选择恰当的报道方式,具体通过报道内容的深度、广度,以及语言文字、版面编排设计、制版印刷、视听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表现。对外报道的传播特色是指对外报道的整体结构、传播内容、传播方式、版面形象、画面效果等综合表现出的格调与特色。不同的对外报道媒体可以根据其机构性质、宗旨及传播对象等来确定自身的特色和标准。

如《人民日报·海外版》作为党的机关报,强调以权威性、指导性、理论性为主要特色,具体表现在重要言论多,重大国际交往与时政新闻多,报道稳健而有深度,版面庄重大方,是受众了解中国重要时政新闻的媒体。相比之下,《中国日报》则以普通中国人为关注重点,以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为主要内容,重在介绍、说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国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面貌。还有一些地方对外报道媒体,都会根据本地方的特色与优势确定自己的特色,如《东南报道》是由福建电视台新闻中心为东南台制作的一档对台、对外新闻重点栏目。1998年节目开播时,福建广播影视集团新闻中心给这档节目的定位是:立足福建,面向全国(特别是东南沿海),放眼世界。多年来遵循的编辑理念是:1.内外有别的采编思路。《东南报道》从创办之日起,就根据对台、对外的节目定位,提出了内外有别的采编思路,规定责任编辑“选用稿件不与《福建新闻联播》雷同,稿件编排以新闻事件的重要程度和发生先后为主”,同时要求“对选用的所有稿件进行重新编辑”。同样是十五分钟的一档新闻节目,《福建新闻联播》播出的内容主要面向本省观众,发布省内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新闻。而《东南报道》作为卫视频道对台对外宣传的主打栏目,因为在祖国大陆各地和台湾“落地”,播出的内容则更加侧重于祖国大陆,主要是福建省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新成果、两岸关系最新动态及港澳台当地新闻和重大的国际时事等。

《福建新闻联播》编排稿件经常按照领导人的职务、位次排列,而《东南报道》则可打破常规,按照新闻规律办事,把海内外观众关注的重点作为头条播发。这种做法既改变了时政报道“一锅端”“记流水账”的传统习惯,又有效地分流了新闻,突出报道了一大批生动、形象的涉台、涉外和涉侨的新闻,真正体现了新闻节目对外宣传内外有别的采编思路。2.时政稿件的资讯化处理。在日常的编辑工作中,《东南报道》严格根据节目定位,控制了大量不适合对台、对外报道的会议新闻和时政报道。同时对所选用的所有稿件从标题、导语到内容进行重新编辑,重点突出了稿件中观众可能关注或感兴趣的资讯,每条新闻长度都在一分钟以内。一条时政报道经常被分解成至少两条的新闻资讯。3.中性化的语言叙述方式。如不用“我国”“我省”,用“中国”、“福建”,不用“省委”,用“中共福建省委”等[2]。《东南报道》的目标定位和编辑方针体现了对外报道媒体的特点和现实需求。

再以《中国日报》为例,作为我国重要的对外报道媒介,《中国日报》的读者群体中有一部分不太了解中国国情的人群,这部分人群中又有相当一部分曾经受到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和“中国威胁论”的影响,对中国存在着许多偏见和误解,甚至带有一定的敌意。而国内媒体在一些重大的国内社会事件中却又经常保持沉默,结果让西方媒体占得先机,大肆歪曲炒作,给我们的国家形象带来非常坏的影响。因此,对外报道的首要目标就是应当消除国外受众对我们的误解,让他们认识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为此,对外报道的编辑理念应当要遵守“平衡报道”的原则和平等服务的观念,要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中冷静地做正确的价值判断,不能单纯做成一种思想的“宣传”。在“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原则问题上要坚持立场,但在传播方式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传播目标受众的需要,将我们想要传播的信息和读者受众想要了解的信息找准结合点。面对西方主流媒介对我国大量的负面报道,确立适度的观念,正面报道不是报喜不报忧,报喜时注意不要过度拔高,而报优时则要避免把局部问题夸大为全局的问题,把个别现象当成普遍的现象[3]。这些理念与观念的出发点只有一个,那就是尽量将一个真实的中国介绍给国外的受众,使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对外报道机构是在客观地报道中国而不仅仅是为了宣传中国。这实际上要求我们的对外传播者,要将传播观念从传播者本位转变到受众本位,以受众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从传播者的主观意志出发,无视或忽视受众。

二、对外报道的报道原则

对外报道的原则应该是在“内外有别”、“外外有别”、“事实第一”、“针对性”、“时效性”等等对外传播的基本原则范围之内,根据对外报道编辑与内容制作工作的需要确立的操作性的规范。

1.对外报道遵循“针对性”的基本原则,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就是要明确“内外有别”、“外外有别”,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采取不同的报道原则与策略

一直以来,我国对外报道媒体在这方面做过大量的尝试与改进,从强调内外有别、针对性、时效性到提出对外传播的“三贴近”原则,都是基于中外受众之间的政治观念、文化背景、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国外受众生活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对中国事务的理解、接受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与偏差。在某种意义上说,对外媒体在“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方面所做的尝试,以及这个命题的出现,具有战略上的意义——中国的对外媒体要通过寻找共同话题、共同语言,乃至共同价值观来改善其传播质量,最终加深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所谓共同价值观(也称普世价值观),顾名思义,指的是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民族都认同的最基本的人类价值观。共同价值观是一个总的概念,它可以细化为若干具体的价值观内容。大致而言,它包括和平、科学、民主、法治、自由、公平、正义、人权、平等、博爱、和谐、诚信等。这些价值理念并非某一类社会或某一些国家所独有,而是为整个人类所共有[4]。对外报道就是要围绕这些人类所共有的价值理念进行传播,只有这样,我们的对外报道才能获得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价值观念的受众的赞许与认可。

段连城先生曾总结出对外传播学九条原则:常照镜子(对外传播工作者应当经常接触海外舆论,选读、翻阅中外报刊中的对华报道,收听收看广电媒体的对外报道);锻炼功力(熟悉对外宣传方针、基本国情,博览群书);研究对象(内外有别:文化差别、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外外有别:国别、职业、社会阶层、对华态度、年龄性别等);端正心态,改变宣传腔;解疑释惑,在“正面报道为主”的前提下,反映问题与困难、缺点与失误;“舆论一律”又不一律,正面报道中注意反映前进过程中的矛盾和斗争,容许各抒己见,避免千人一面;清晰易懂;生动活泼;尊重翻译[5]。这九条原则为我们的对外报道提供了操作性的指南。我们可以以中国网抗击“非典”的对外报道为例加以阐释:中国网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对外报道中内容及时、准确、针对性强,特别是各外文版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编译的大量稿件,被国内外多家网站转载。首先明确了对外报道的方向是“抓住要害,选择读者最为关注的问题,把最真实的疫情告诉读者。”中国网最先制作出“SARS专题”,将“疫情报告”放在最显著的位置,并配以“政府措施”、“知识问答”、“诊断标准”等相关服务信息。从多方采集的信息来看,中国网每日“疫情报告”对国外媒体报道中国的疫情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此外,中国网还组织了大量关于“非典”及其防治的知识性内容,中文版特别安排了“‘非典’防治55问”栏目,英文版增加了“北京的定点医院”、“全国‘非典’防治热线电话”等内容。“非典”初期,一些外国投资者相继取消了来华商务旅行,投资和消费都受到极大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英文版转发、编译了“非典”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多篇文章,阐明这种影响是短暂的,中国经济增长势头仍然强劲。并通过对在华外资企业的报道,打消外国投资者的疑虑并重树信心。另外还报道了“非典”给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发生的变化,从许多生动的故事中折射出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如英文版《SARS——没有挡住百姓的文化生活》、俄文版《“非典”对中国生活的影响——手机短信、刷卡消费、分餐制》、日文版《“非典”挡不住京城文化消费活动》、德文版《传统中医药在抗非中的作用》、法文版《北京人对“非典”的恐慌率不到5%》等等,以小见大,讲述中国人非常时期的生活状态,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和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品格[6]。

2.对外报道要遵循“事实第一”、“客观全面”的原则,这是保证对外报道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前提条件

同时,在报道方式上要适应境外受众的文化传统和心理习惯,学会运用境外受众的思维逻辑和语言表达方式,借鉴西方的传播经验和报道手法,寓观点于事实中。***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就对新华社提出过这样的要求:“新华社要成为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的新闻就必须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同时必须是有立场的。和其他通讯社相比,尽管观点不一样,但是新闻报道是客观的、真实的、公正的、全面的,这就能在世界上建立威信。”[7]2004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指出,外宣媒体要努力创新对外宣传的内容、方法和手段,争取国际社会对我国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坚持用事实说话,全面客观地向世界介绍我国的真实情况,通过事实本身的力量说服人。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受众的思维习惯和对中国信息的需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的放矢,增强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亲和力、说服力。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尊重境外受众特点,增强对外报道的时效性、贴近性、针对性,提高国际舆论斗争的灵活性、策略性、实效性[8]。

要达到上述要求,就要立足于提高对外报道的实效,特别是要做到先声夺人,对于重大突发性事件以及国内外公众关注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不要回避,而应该及时地公布相关信息,让我们自己的媒体首先加以准确报道,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舆论,避免那些对中国有偏见的境外媒体的恶意炒作或歪曲造谣。对此,有研究者认为:既然我们的外宣是面向全世界的,而海外媒体一直都在毫无忌讳地讨论任何中国人认为敏感犯忌的事情,那么我们与其逃避,不如更加开放、大胆,敢于把敏感问题拿到一个真正的国际化语境下,充分开放报道,充分展开讨论。把握时机,积极主动地对外报道,消除让境外媒体歪曲事实、制造谣言和恶意炒作的机会[9]。对于如何向国外受众报道一个真实的中国,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走进中国,国际台环球资讯开设了“老外看点”栏目、大广播开设了“与外宾外商面对面”栏目,让那些在中国投资、创业、学习、生活的外国人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的变化,自己在中国经历的喜怒哀乐。节目形式多样,贴近现实也贴近生活,播出效果不错。

同类推荐
  •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

    妙趣横生——讲述美丽汉字背后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炼字佳句——读锦绣文章,品字字珠玑,悟写作精要;说文解字——挖掘方块汉字之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本书充分挖掘汉字所蕴涵的文化信息,用一则则故事连缀起一个个知识,用一个个趣话解释一个个问题。父母不妨翻开此书,给孩子讲述关于汉字的故事,使他沉浸于汉字带来的美丽动人、博大精深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给孩子讲点汉字故事》涵盖汉字的缘起与变迁、构造与间架、谐音撷趣、汉字典故、炼字之妙、字谜艺术、成语故事等内容,以故事的形式娓娓讲述汉字史实及奇闻趣事。一则则妙趣横生的故事,让你忍俊不禁的同时,也了解到汉字的前世今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奇闻趣事,带你去探索历史的同时,又让你品悟到汉字的瑰丽与神奇。
  •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论政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

    同人报刊是近现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一个很典型的现象,胡适等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报刊活动是同人报刊最重要的一部分。《努力周报》在同人报刊中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地位。《论证与启蒙:近代同人报刊研究-以<努力周报>为例》以20世纪20年代初胡适等人创办的《努力周报》(《读书杂志》)为研究对象,剖析自由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后面对专制、腐败的政治现实,在论政和启蒙间进行抉择时的犹豫与矛盾心态;在研究论政、启蒙的具体运作过程的基础上,探讨周报在国家统一、列强侵华、教育成败、监督政府等问题上的立场以及在新诗、古史、民主制度、科学与人生观、批评的伦理等讨论中的态度,并对传播形式与效果进行探寻。
  •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胡适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本书收录胡适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28篇。所选文章多为胡适先生的教育心得,能够代表胡适的教育思想,如《大学的生活》《学生与社会》《杜威的教育哲学》《大学教育与科学研究》《谈谈大学》等,包括一些演讲稿;此外也选编了胡适先生关于文学、人生、读书、自由等方面的文章。
  • 媒介批评学

    媒介批评学

    本书为媒介批评学专著。媒介批评是指根据一定的立场和标准对媒介及其活动进行理论鉴别与价值判断的活动,媒介批评在本质意义上是一种精神和观念生产,属于社会舆论的范畴。媒介批评要成为一种有效的活动,就必须遵循一定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本书重点探讨“媒介批评理论与方法”。全书共21章,包括媒介批评的主体、客体、载体、文体,媒介批评的历史与发展,意识形态批评,流行文化批评,媒介的美学批评等内容。
  •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

    袁益民先生在教育评估体制创新方面所做的这一研究是一项有益的尝试。《教育评估的体制创新》从我国教育评估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出发,以比较开阔的视野,分析描述了教育评估体制的一种新的愿景。论述中既有一般性的介绍,也有深入的分析;既有心得体会,也有理论反思;既有现实感言,也有真知灼见;既有问题的探讨,也有具体的建议,相信该项研究将能引发更多对于教育评估方面的思考。
热门推荐
  • 进高僧传表

    进高僧传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10-2011)

    本书收集了2011年在山西财经大学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研究会思想政治教育协作委员会年会”会议论文和全国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师生的来稿,约40篇,论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党建理论”“思想政治理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等领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有的学术质量还较高。
  • 血魑帝国之倾世凰妃

    血魑帝国之倾世凰妃

    二十二世纪的王牌特工穿越成赤凤国人人喊打犹如过街老鼠的废物。呵!一群戴有色眼镜的人!废物?她让你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真正的天才!渣男?她让你懂得什么叫虐渣!白莲花?她让你知道什么叫脚踏白莲!他是帝国九界尊者,却甘愿为博她一笑,送她整个国家。什么?赤凰国是她的了?凤落烟:“这手比也……”某尊:“小了?那我把妖界都送你。”
  • 大宋江山(第二卷):陈桥双辉

    大宋江山(第二卷):陈桥双辉

    本卷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开始,书写大宋立国的艰难历程。全书描写了赵匡胤和赵普等策划发动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被拥立为皇帝,登基后又杯酒释兵权,定下重文抑武的国策。故事以赵匡胤登基开始,以赵匡胤在赵光义的明剑暗伤中谢幕为结束,帝王的命运似乎是一个解不开的死循环,呈现出历史大势与生命悲剧的纠缠一幕。
  • 小女子能文能武

    小女子能文能武

    小女能文能武,可咸可甜从一个刁钻任性冲动鲁莽的惹事精华丽丽的转身成为运筹帷幄的百变女郎!她与他爱恨纠葛,缠绵悱恻,你进一尺,我退一丈,你退我攻,我退你守,得不到的永远是你的念念不忘……
  • 全世界都在逼我做女神

    全世界都在逼我做女神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叶疏言曾说过:性别不是问题,年龄不是问题,但让我做女神?呵,拔剑吧。(ps:关于读者问取向,声明一下,单。演戏不可避免各种触碰,银幕cp之类均为工作需要,好莱坞上限与下限并驾齐驱,本文定位技术流,请勿撕角色)
  • 我家小姐是个贼

    我家小姐是个贼

    天玄王朝,天玄二十四年。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歌颂皇上福泽。可是在这平静的表面下,却暗流涌动。
  • 鬼神天命志

    鬼神天命志

    夫智者,知鬼神之机,行逆天之事。鬼才郭奉孝自沧北而出,风华绝代,惊世无双。这是最坏的时代,弱肉强食,一功将成万古枯;这是最好的时代,运用勇气与智慧,便可掌握自己的命运。走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道”,是为天命!
  • 我真的不死不灭

    我真的不死不灭

    肖牧的敌人的梦想是打死肖牧。果然是梦想。......敢脱天下第一美女的裙子,敢对剑神竖中指,敢对最好的医师下泻药。因为他死不了,挫骨扬灰都可以和好如初。他,不生不灭。他经常很疑惑,为什么生死大敌每次打晕他就走了......浑然不知道自己长生不死的肖牧,为求长生之路,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歪。
  • 星城有你足矣

    星城有你足矣

    家族第三代的时候,七位男生和七位女生的宠虐,到最后庆幸遇见你,嫁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