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8700000031

第31章 规制(3)

第二,对社会的冲击。

1.资讯泛滥,媒体充斥:资讯内容真伪难辨。2.资讯贫富不均现象将日益明显。3.人群关系改变,人们透过网络沟通的情形将逐渐普遍,匿名、虚拟、不负责任的人群关系将形成新的社会问题。4.社会秩序的重整形成新职业、新阶级。

第三,对文化的冲击。

1.文化低落或提升。就通俗、流行文化的发展来看,语言、文字将趋于通俗、低落。同时,一些新创的符号语言(如情绪符号),将从数字媒介延伸至一般生活中,成为当代流行文化的特色。

2.文化多元。不同族群(如年龄、职业、喜好)的形成,不同价值观的凝聚,是增加文化的相互主观性还是加深歧见。

3.文化霸权、文化倾销。西方先进国家的文化产品,在其政经、科技的优势之下,倾销第三世界或其他国家,形成文化帝国主义的局面,而被倾销的国家则成为其殖民地,逐渐丧失自己的文化特色。

我们复述郑文主要内容的目的,除了以经济的篇幅集纳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不做重复建设,更重要在于它描绘了一幅人们对网络技术平台影响认知的知识图景,进而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网络技术平台对广电新闻作用力的总体框架。或者说,网络技术平台以其前所未有的包容力和独特性,给传统大众传播业带来了错综复杂的变数,广电新闻在这一严峻的挑战面前准备情况如何,又如何完善才能更好地完成新技术范式的转化,是我们思考本章时一以贯之的问题意识。而我们虽然不会对这个框架涉及的每个层面展开讨论,但有助于使我们选择的认为重要的层面不再是彼此割裂的散点式呈现,或者说我们希望增加展开讨论部分在这幅知识图景中的位置感。

显然,广电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龙头,广电新闻又作为广电媒体信息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从郑文提供的总体框架中得到相应的启示。广电新闻作为广电媒体内容组成的一部分,既有产业性质,又肩负社会责任,这是分析上述问题的两个基本维度。所以,我们将在以下的两节论述中,首先考察技术变革对广电媒体经营的影响,符合先从经济基础考察研究对象的一般路径,然后围绕网络平台对广电新闻制作、传播的影响分别展开。

6.2不进则退:网络平台上的产业危机

广电产业一度面临进退两难的局势:后退,人类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潮流不可逆转;前进,对网络平台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不足。几年的犹豫、观望,让自己的竞争对手——互联网熬过了泡沫后的严冬,羽翼渐丰。于是,越来越多的广电人就有了如下的担忧:

“广电系统似乎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强调要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守住广电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因为丢失了这个主阵地,将被认为负有历史责任。”

的确,在信息的网络传播时代,广电产业的竞争对手不仅包括报纸等传统媒体,还包括众多代表自有资本意志、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俱佳的行业新进入者。未来的信息传播格局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掌控,甚至仅仅是预测。

新闻作为准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产业属性,决定了新闻生产与经费体制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经费体制始终不变的话,广播电视新闻作为广电产业向社会提供的一种产品,其未来必然与广电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讨论广电新闻在技术变革中的未来,不得不从技术变革中的广电产业开始。

6.2.1广电的网络化之路:数字电视与自办网站

2003年以前的五六年里,广电产业面对的局势是进退两难:后退,人类信息的网络化传播潮流不可逆转;前进,对网络平台技术开发、应用的能力不足。几年的犹豫、观望,让自己的竞争对手——互联网熬过了泡沫后的严冬,羽翼渐丰。最终广电依然不得不顺流而动,选择了两种攀登网络平台的路径:有线电视网的数字化改造,自建网络;将内容整合开设互联网站,借船出海。那么,这两种应对效果如何呢?

6.2.1.1数字电视

利益割据:数字电视推进缓慢

首先来看广电的数字化改造。这一工程指基于数字技术平台,从节目拍摄、编辑、发射、传输到接收、显示的全程数字化电视系统。根据传送方式不同,可分为卫星数字电视、有线数字电视和地面移动数字电视,目前主要集中于有线数字电视的改造。虽然有线数字电视网的交互性略逊于互联网,但已经足够广电涉足三网融合业务(Triple Play):利用有线电视网,既可以基于IP技术,也可以基于射频传输,通过双向化改造并结合电缆调制解调器(CM)和机顶盒功能后,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和视频三重业务捆绑的业务,这是广电业发展数字电视真正的长远驱动力。

改造的重点在于推进播出前端、接收终端的数字化以及有线网络的双向互通。目前省级以上广播电台、电视台已广泛采用视音频工作站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等数字技术,基本完成了数字化改造,并进入了网络化应用阶段。而用户接收终端的数字化却进展缓慢。“十五”计划中曾明确规划了中国数字电视的时间表:2003年全面开展有线数字电视;2005年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达3000万户;到2015年,我国将关闭模拟电视。但是,截至2005年上半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才接近200万,《中国数字电视》的总编包冉预计2006年底我国数字电视用户有可能达到750万。这一数字远远落后于30岁以下人口占70%的网民数量。原因在于终端电视机大多需要加装机顶盒才能完成数字信号的接收和交互,而现有机顶盒的价值不菲且有随新技术标准被淘汰的危险,同时改造后还要为可视性并不太强的数字频道支付收视费,因此观众的改造热情并不高。尽管有整体改造成功的“青岛模式”、“杭州模式”、“深圳模式”,但无一例外都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经验的普遍性还有待检验。在有线传输网络改造方面,除了双向改造资金压力巨大外,尽管做出了央视突然兼并中国有线的惊人之举,但投资主体众多、股权分散、区域性高度垄断,难以进行利益整合将是更加棘手的长期难题。

异军突起:IPTV抢占市场

就在广电数字化改造举步维艰时,数字电视最大的竞争对手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互联网协议电视)又异军突起。IPTV利用宽带网为传输通道,以电脑或电视机+IP机顶盒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信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它既可以支持直播电视、时移电视,也可以支持基于IP网络的视频点播业务,还能够提供可视电话、网页浏览、在线游戏、在线教育和网络交易等各种增值业务。从2004年起,互联星空、天天在线等以IPTV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公司,成为2004年中国宽带互联网发展的亮点。2005年,中国网通和中国电信两大固网运营商把IPTV圈定为当年的业务重点,命名为“IPTV年”。此后,光线电视、唐龙国际、派格太合等众多民营电视商以及新浪、搜狐等实力超强的商业门户网站也加入网络视频内容商的竞争,明确了IPTV成为业务开发重心的战略。

IPTV之所以能对数字电视构成威胁,除了与数字电视业务高度重合,还具有比后者更强的“个性化”和市场控制力。在“个性化”方面,当数字电视媒介还在努力挣脱原有传受关系惯性的影响时,IPTV借助技术上的优势,从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个性化、人际化的传播方式,构筑了一种新的传受关系。另外,由于IPTV在本质上是付费电视的互联网应用,它构建了一条更加丰富和复杂的价值链。电信、民营电视、商业网站巨头、IPTV硬件生产商,完全可以在近乎天文数字的市场收益面前联合起来,凭借他们成熟的市场运作经验和资金实力,建立一种广电系统之外可以实现数字电视的模式。例如,备受关注的IPTV技术标准之争在2005年底有了端倪,中国电信在上海进行的相关测试结束,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多名专家公开撰文支持H.264是未来IPTV的发展方向。而广电主要采用其传统的MPEG-2。由于广电系统对技术的把控能力历来较弱,对由电信设备商转来的IPTV设备制造商缺乏号召力,此次“技术标准大战”,电信运营商胜算较大。另据了解,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已联手电信研究院、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通信技术工作委员会一起制定IPTV标准,这其中根本没有广电系统参与。

虽然根据2004年10月11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的《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39号令),一切“以互联网协议(IP)作为主要技术形态,以计算机、电视机、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为接收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固定通信网、微波通信网、有线电视网、卫星或其他城域网、广域网、局域网等信息网络,从事开办、播放(含点播、转播、直播)、集成、传输、下载视听节目服务等活动”,都归广播电视部门管理,但这样的政策保护在“三网融合”的“十一五”计划下已经出现了松动。2005年广电总局批准上海文广集团有开展IPTV的许可证,中国电信集团、中国网通集团分别与上海文广集团合作,在上海、广州、哈尔滨等城市进行IPTV试点,上海文广集团负责节目集成平台,当地电信部门提供IP网络和用户接入服务。虽然目前的开放还极其有限,但广电、电信部门双方互相封锁的坚冰在政策推动、利益诱惑、消费者吁求等多重压力下必将被打破。

步步逼近:网络电视、手机电视分流广告

更为严峻的是,觊觎视听节目市场的远非电信一家。从2004年起,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先后推出了基于蜂窝移动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的手机电视业务,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不管3G是否已经沦为过时技术,移动通讯的运营商都已经做好了上马3G的准备,为抢占包括手机电视在内的业务蓄势待发。一旦信息传输通道建设成熟,移动通讯运营商们在利益驱使下会马不停蹄地向涵盖内容提供在内的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借助更为普及的手机蚕食传统电视业的市场。

同样,在2006年德国世界杯期间,除了IPTV和普通电视,网络电视也成为看比赛的一个重要途径。与IPTV不同的是,网络电视是将电视节目放在互联网上,供用户点击观看。随着P2P技术的发展,在宽带互联网上看电视越来越容易。与IPTV少有风险投资问津不同,网络电视已成为风险投资热点。2005年底,悠视网(uusee.com)拿到首轮1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其他基于P2P技术的光芒国际、MIC,也分别得到风险投资的青睐。目前,像悠视网一样从事P2P流媒体技术的公司,在国内已涌现出150多家。假以时日,网络电视在互联网上的蓬勃发展,也必然会很大程度地分流广电业的观众和广告资源。

如同电信行业分析的那样,“电视媒介一直有着非常强烈的优越感……随着广电行业市场化程度的推进和互联网、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进步,电视媒介已经感受到了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广电系统似乎在任何时候都没有像现在这样,在改革与发展中不断强调要牢牢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动权,守住广电的主阵地、主渠道地位。因为丢失了这个主阵地,将被认为负有历史责任。”而实际上,广电长期建立在技术壁垒、政策佑护之上的行业垄断,以及因垄断带来的广告收益,正面临着诸多市场竞争者的蚕食,并且从全球趋势看,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逼近“第一媒体”。

同类推荐
  •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二版)

    《课堂密码(第2版)》就是想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大家尽其所能地用科学的眼光来审视课堂教学,因为只有科学化的课堂教学,才可能被我们深入研究,我们才可能根据研究成果,改造自己和他人的课堂;而那些艺术化的课堂教学,虽然会让我们很兴奋、很激动、很崇拜,但并不会对我们的课堂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因此,真正的课堂密码,并不是可以启动核爆炸的按钮,也不是可以打开保险柜的密钥,而是一种对待课堂教学的科学观念和思维方法。
  •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单读14:世界的水手

    本辑专题围绕“世界的水手”主题,邀请五位当代澳大利亚作者亮相,组成澳大利亚文学特辑,他们包括著名记者、普利策奖获得者杰拉尔丁·布鲁克斯,《辛德勒名单》原著小说作者托马斯·基尼利,澳大利亚少年文学大师约翰·马斯登,往返于中澳之间的学者尼古拉斯·周思,著名插画家布朗温·班克罗夫特,他们的作品呈现出当代澳大利文学的一个切面,反思本土性与世界性、边缘与中心等诸多文学命题,试图回答,在一个日益保守的、民族主义化的年代里,如何重新想象一个拥有全球化精神的世界。访谈、散文、诗歌、评论等栏目均扣住这个命题追问:独家刊登学者戴锦华的长篇专访,站在一个中国人的立场,纵论人性的困境和文明的未来;旅英作家王梆发来对英国乡村的细致观察,研究英国脱欧背后的深层原因;旅居北京的阿根廷作家吉耶尔莫·布拉沃,是西语世界新锐的短篇小说创作者,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在中文世界完整亮相;云也退创作的以色列纪行,吴瑶推荐的全球最新书情,都在本期《单读》中继续连载;李娟书写新疆的散文,学者凌越以“世界的胎记”为题创作的诗歌,李静对于契诃夫的长评,杨庆祥对于中国急速发展的慨叹,都将在不同的层面,重新梳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

    社会转型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热门话题,其中中国和俄罗斯的社会转型又最具有代表意义,有关两国社会整体转型研究以及两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等各个领域转型的比较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俄社会转型学术研究方向。功军博士后的出站报告《当代中俄传媒转型比较研究》就要出版了,这是关于两国社会转型与传媒变革比较的第一本学术专著,其所取得的开拓性和创新性成果,是值得庆贺的。
  •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城市老龄社会政策日益引人关注。《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演进及挑战》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迁为线索,梳理了在老龄化程度不同的社会环境下老龄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而分析现行老龄社会政策的创新点及局限性,展望高度老龄化社会来临时城市老龄社会政策的发展趋势。
  •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一个社会的悲伤与勇气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之现状。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热门推荐
  • 狂妃来袭:丑颜王爷我要了

    狂妃来袭:丑颜王爷我要了

    杀手之王穿越而来,怎可继续受尽屈辱!皇帝赐婚又怎样,生父算计姨娘庶妹心狠又怎样?沦为丑颜王爷未婚妻,她嗤笑:“夫君如此美如天仙,不知世人是被猪油蒙了眼吗?”“女人,嫁于我之后,你还以为有能力逃离我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医门嫡女之毒妃太嚣张

    医门嫡女之毒妃太嚣张

    医门世家嫡小姐许朝夕,后母恶毒,亲爹冷漠,姐妹无情。苦情的日子还在继续,苦逼的主角却换了灵魂。从她睁眼的那一刻起,许府将不再安宁。后母恶毒陷害?一针送她去黄泉。嫡姐诡计多端?巧计让她变痴傻。许府众人不服?那她就要让他们、她们都知道,她许朝夕,才是许府的道理!佛曰:善哉,善哉!我许朝夕不过只是想过的快活一些,为何总有一些蠢才出来挡道?那我便日行一善,让他们早日投胎!善哉!善哉!———————————————————————她不过在日行一善时凑巧救了一个邻国柔弱质子。原本平静而又舒适的生活却被搅乱? 神秘国师又为何频频扰她清净? 从此她不再是孤身一人,有美男相伴倒也不错?可是......这一切似乎都不是那么简单! 佛曰: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即是错! 一切尽在文中。
  •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在线

    诸界末日降临,魔王的秩序收割着众生性命,在这绝望的黑暗之中,有一人挣脱时空,回到世界崩毁之前,决心改变曾经的命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发现末日并不是那么简单……(书友群:662816185;V群878261509,欢迎读友们加入~)
  • 十年九夏那么伤

    十年九夏那么伤

    “如果我们之间有距离,你就只站着等,等我把所有的距离都走过。”十七岁的少年秦浙喜欢上大他四岁的大学女生简安,即使知道她有了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即使遭到好友的坚决反对,依然义无反顾的走了下去。
  • 快穿之主角试图拉拢我

    快穿之主角试图拉拢我

    弘七,自认是个温柔娴静的人,为了复活青梅竹马,毅然决定接下系列任务。任务要求很简单,但在任务期间,弘七发现她总是会被卷入纷争中心。对此,她表示,真爽。无CP慢热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

    《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精选了余显斌的数十篇作品,这些文章情感真挚、语言精美、想象奇特,精 彩纷呈。中小学学生阅读这样一本文质俱佳的文学作品,对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会大有帮助。《不是为一只虱子求情》是“读品悟文学新观赏 青少年读写范典丛书”系列中的一册。
  •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奥林匹克百科知识丛书)

    散打也叫散手,古时称之为相搏、手搏,技击等。简单而言就是两人徒手面对面地打斗。散打是中国武术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以踢、打、摔、拿四大技法为主要进攻手段。另外,还有防守,步法等技术。散打也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之一,双方按照规则,利用踢,打,摔等攻防战术进行徒手搏击,对抗。
  • 盛少选我我超甜

    盛少选我我超甜

    他是江城帝王,抖一抖脚颤三颤,一向说一不二。而她本是豪门之后,天之骄女,却因为一颗心脏,两人从此纠缠不清。终于有一天,她累了:“盛景明,你这么恨我,为什么不跟我离婚?”他冷笑:“你还没死,我怎么能放手?”
  • 仲尼弟子列传

    仲尼弟子列传

    历史是一条长河。春秋史则是这条长河中激流澎湃、景象万千的一段。汹涌的潮流席卷着万丈波涛,涤荡着千年的尘埃,冲击着礁石险滩,勾绘出一幅波澜壮阔、绚丽缤纷的五彩画卷。周书灿,何许人?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