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6100000008

第8章 问题意识:中国文化发展面临的四大“紧箍咒”(3)

境外的这些现象也逐渐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老师于2005年12月31日注册www.loong.cn域名,2006年2月13日第一次上传内容,只有两句话:“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loong,而不是dragon。因为dragon是一种喷火怪兽,有“恶魔”的意思。该网站2006年2月15日发布《“龙”的英文应该翻译成Loong》一文。2006年2月16日东方网发表此文,后新浪网、网易等纷纷转载。

以上有关龙和dragon的问题还尚未引起广泛的关注,只能是作为围绕“中国龙”后来争论的铺垫。围绕一个六国民间故事儿童画展,衍生出来的有关中国龙的两篇文章成了“中国龙”事件的前奏。

2006年8月24日,《南方周末》报道《他们不是龙的传人》(袁蕾,2006),讲述了“孩子笔下的童话——六国民间故事儿童画展”广州站的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孩子不愿意参与扎龙舟的活动,因为他觉得这不符合他们国家的理念,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自己不是龙的传人,不能接受中国将龙看成崇拜的对象,更无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会说自己是“龙的传人”。中方某“培训中心主任”认为,“外国孩子对龙有自己的认识”,这是“此次展览中的最大发现”;“中国美协少儿艺术委员会主任”认为,“欧洲小孩对童话故事的质疑……是第一次听说”,“孩子们喜欢智慧、勇敢、善良的民间故事,这还需要讨论吗?”“‘天真’的孩子绝不会去质疑这些应该‘属于孩子’的民间故事,质疑‘龙’的欧洲孩子完全是特例”云云。

在这篇报道后我撰写的文章中提到,这看似一个儿童画展活动中的花絮,实则一个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面对同一个符号,产生不同的联想,在最终观点上相左,体现出当前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文化冲突的普遍性。从这些孩子来看,体现的是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知识积累的不同最终导致价值观相异。从事件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来看,对此现象的看待和处理,体现出一个跨文化知识积累普及与跨文化意识培养的现实问题。从这个事件整体以及记者对事件的处理,并将其置放到历史和现实中来看,背后折射的是中国文化在走向世界的历程中,在跨文化意识上的深度转型问题——从文化自卑向文化自觉向文化平等协商对话的转型呼吁(姜飞,2006年9月14日)。

有关中国龙文化讨论的导火索是2006年12月1日,上海政协《联合时报》发表吴友富“重建中国国家品牌形象”建议。吴友富表示,龙在西方世界被认为是一种充满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由此产生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联想。第二天(12月2日),在卡塔尔召开的第15次多哈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舞狮子,而日本代表团则舞着龙走上了舞台,引发了中国网友一片嘘声,认为龙是中国的形象,怎么被日本人盗用了呢?就在网友就此争论不休的时候,中新社浙江网12月4日以标题《中国形象标志将来可能不再是“龙”》发布吴友富的报告,迅即把网上对日本的这股怨气转移到了吴友富和这篇报告上,燃起网上一片骂声。粗选摘录如下:

“最可耻的中国翻译!”我强烈建议把龙译为loong,把God译成耶和华,把Christmas day译为耶诞节,把日本君主称为日本国王。

我上网易6年了,第一次为一条新闻发评论,为什么?因为实在是让我太诧异了,龙,本来就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形象和传统文化,又是为了与国际接轨,为了“照顾”西方人民的情绪,牺牲掉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意思吗?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并且是严重的奴才行为。

强烈反对!这等新时代的汉奸!还是大学的党委书记,贻害千年啊……

龙有霸气,说不好,那就换条狗吧,狗见人就摇尾巴,别人见了挺顺心的。

哈哈,现在的中国不需要龙,需要熊!

国际汉奸!霸气为什么不好,老美的形象是什么?中国用熊猫做形象可能更合“主子”的口味!快点吃点钙片吧!

迈克尔·杰克逊倒把自己的皮肤都改了,他不还是黑人吗?谁把他当白人看了???

中国人自己的形象应该由中国广大民众自己选择,而不是要迁就外国人。如果说我们现在要干点什么的话,那就向外国人解释清楚中国龙的含义,让外国人了解领悟中国龙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还是那句老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一味迁就外国人,只会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受到束缚。

呜呼哀哉!中国还有多少的传统需要废弃,多少的精髓经得起折腾?

当日,新浪网站以“你认为是否应该以龙作为中国形象标志”推出投票调查,三个回答选项:第一,应该。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象征,早为中外所普遍认同;第二,不应该。龙的形象往往让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甚少的外国人误解中国;第三,无所谓。131961名网友参加了调查,其中117544名网友表示“应该,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象征,早为中外所普遍认同”,占投票人数的89.1%。

第二天,12月5日,吴友富澄清:坚持说以“龙”作为国家的标志,《新闻晨报》2006年12月5日发表文章,说专家称未说过“中国国家形象可能不再是龙”(许莽,2006)。此后,媒体记者和学界开始进入此讨论。

2006年12月11日《新世纪周刊》对我进行专访,我提出“龙无需废,亦无需正名”,我们所能做的,是让人了解和尊重历史(姜飞,2006f)。

2006年12月14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金立鑫挺“弃龙论”,称崇拜龙对中华民族无好处(金立鑫,2006)。

2006年12月16日《国际先驱导报》海外龙的形象调查,呈现出对中国龙图腾多种多样的观点。法国的被访者认为,说西方龙(Dragon)绝对地坏也不对,三个头的dragon是好的。同时,中国龙和圣经中的西方龙(Dragon)是两个东西,前者往往给人以力量、积极的象征并且是中国的代表。日本的被访者认为龙图腾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日本绝对不会出现为了迎合西方白人的口味而改变自己图腾的事情。来自美国的被访者从他的朋友处知道了西方Dragon和中国龙的差别,认为虽然彼此很相像,但也不会将其混淆。认为美国的图腾双头鹰是带有攻击性,但也代表勇敢、力量和成功,如果有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批评美国将鹰作为图腾的文化是很不可思议的。至于说中国人要将中国的龙图腾换成其他的什么东西,比如熊猫等,美国被访者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来自其他国家的人无权发言(《国际先驱导报》记者,2006)。

2006年12月24日“文明论坛”会议上,北京大学教授关世杰提出改中国龙的英译‘dragon’为‘loong’,姜飞再次提出“龙无需废,亦无需正名”。

2007年1月9日《南方周末》B15版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题目是“‘龙的传人’新解”。作者是来自美国萨福克大学(America Suffolk University)历史系的一位华裔助教,他把中国龙称为一种杂种,截取明代一部刊载逸闻趣事书的章节来批判中国龙图腾,认为这关乎文化认同,相对于龙,他自己更认同儒家文化(薛涌,2007)。

2007年1月14日《南方周末》同样版面刊登“以‘窄眼界’应和‘狭心理’的文化解构要不得”,对1月9日这位华裔助教的文章进行批评。提出,要有一个过程性的视角来看待中国龙,龙作为帝国象征已经随着辛亥革命后皇权的倒塌而消失了,龙已经演变成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中国人的一个文化认同符号(姜飞,2007a)。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龚文庠教授认为改名并无必要。试图给中国龙改英译名,反映出在与外国交流不断加深的今天,中国人开始重视中国在世界眼中的形象,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苗苗,2006)。

中华龙凤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庞进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龙的标志地位不可动摇”,“西方的Dragon不能与中国龙相混同。”国家语委和一些专家曾经建议,把“龙”翻译成“long”,而把“dragon”翻译成中国古语里的某种和西方语言中dragon比较类似的动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认为,从传播的角度看,需要我们下一些功夫。我们要改变中国龙在外国人心里凶恶的形象,也可以通过广告、电影、文学故事等方式。我们设想如果中文影响力如同英语对全世界的影响力之大,那么中国龙可能会更容易被人们认同和接受(曹继军,谢文,杜冰,2006)。

从上述事件的发起、争论过程和观点的呈现我们看出,围绕中国龙、西方龙与东西方文化符号解释上的文化纠结:两条龙的相遇,一方面是知识的生产,另一方面是意识的生产。从知识生产来看,需要至少普及两个基本知识,第一,东方西方,各有其龙,此龙非彼龙——西方龙有翅膀,吐火,中国龙没有翅膀,吐水。第二,各自文化指向不同,西方龙指代邪恶的东西,一直没有改变;东方龙早期是皇权的象征,后来演变为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代表着中华先人对力量的理解和梦想。龙腾虎跃,龙盘虎踞,龙凤呈祥,龙马精神……以龙为核心词构筑了阐释中国、阐释中国文化的一整套话语。除了龙,实在想不出别的意象能迅即唤起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的中国人同根同种的感觉。

在上述两个基本知识很清晰的前提下,现在的问题是,西方一些人士明知道Dragon非中国龙,但宁愿用这个Dragon符号来指代中国——换句话说,有关龙的上述知识生产他们并不在意,他们在意的只是如何把西方Dragon中恶的指向覆盖到中国这条至少形状上类似的龙身上;再进一步说,即使中国把自己的图腾换了,他们这种恶意覆盖的意愿你是置换不了的,他们还会找其他的东西来进行类似的文化生产。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中国的各个层面就是一个考验的过程。从上述的争论我们看到,有这样一个循环逻辑体现出来:第一,不知道东方西方各有其龙,各不相同的人很少,尤其是工作在文化交流第一线的人——但也有例外,比如《南方周末》8月24日《他们不是龙的传人》不是频频表示“第一次听说”、“特例”吗?这种“不知道”有两个分支,两个知识都不知道的,我们就无话可说了。另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即西方人只知道带翅膀的西方龙,中国人只知道中国有龙,不知道西方也有Dragon。对这部分人来说,进行耐心细致有效的知识生产可以解决问题。上述的文化争论也算是一个知识普及的过程。第二,知道这些不同的人又产生两个分支,其一,对应于西方“宁愿”把恶龙来指代中国龙,直接的反应是,坚持中国龙作为图腾,“宁愿”忽略中国龙历史上曾经是皇权的象征,用一种强烈的民族主义之矛来还击——从理论上来说,是用所谓“西方主义”(Occidentalism)来对抗“东方主义”(Orientalism)(姜飞,2007年8月29日),从自然情绪流露上来说,是自负下面隐藏的文化自卑情结;其二,知道这样的不同,但屈从于西方文化和舆论的压力,寻求从自身寻找解决办法,幻想用给中国龙改名的办法一劳永逸地解决这种冲突。他们虽然也知道西方媒体故意在拿“龙”来说“中国事”,拿西方龙来丑化中国,但是,还是简单化地认为,既然中国龙的翻译从历史上就有问题,这个问题一时说不清楚,那干脆把翻译换了不就可以了吗?但问题是,历史上的这个误会一时说不清楚,把中国龙换个名字就能说清楚了吗?而且,这样的一种思路和韩国人力主把“汉城”改为“首尔”如出一辙(张利,2005)。但从这派所有的论述来看,主张给龙更名的人和论述都太初级,是用一种文化反射、平板化的思维在处理异常复杂的历史问题。其三,知道东西方龙的不同,意识到了西方用一个丑恶的东西在覆盖我们,同时也将眼光投向历史,看到了中国龙也曾作恶,于是,动作也很干脆,直接把中国龙这个文化符号废了。这派的力量不小,其影响力都间接地发挥出来,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呼声最大的中国龙的落选就是明证。北京奥组委解释说,主要是“由于龙在世界各地有着不同的理解”。对于这派人的思路,有一个类似的问题抛给他们,China的历史也很复杂,说不清楚,“支那”的称谓和日本侵略紧密有关,是否这派人将来也会将“中国”的英译China更改?

世界上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对文化的理解最终凝结成的符号。穆斯林会说新月没意义吗?如果说儿女不能选择父母,同理,文化的后来人能挖坟弃根吗?文化的生产是历史和现实的积累,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我们能把握现实的生产。

同类推荐
  •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

    想拥有李咏、汪涵、何炅这些主持名嘴的口才吗?想在主持台上谈笑自若,潇洒自如吗?最权威的主持人口才修炼手册,崔永元、杨澜等央视名嘴都在看的口语教材。让你轻松掌握主持人口语表达艺术,说话讨人欢心,左右逢源,在职场上无往不胜。
  •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如何说,青春期男孩才会听 如何听,青春期男孩才会说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心理战争。如果你觉得你的男孩不服管教,不懂事,不听话,那么你需要掌握孩子控心术。所谓的“孩子控心术”,并不是要使用心理控制让孩子对父母服服帖帖,乖乖就范,更不是什么邪门歪术,而是要与孩子达成积极的有益的沟通所需要的技巧。很多时候,父母只需要了解男孩的心理,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或语气,就会发觉:其实,男孩很听话!
  •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班主任给家长的100条建议

    本书所提及的每一条建议,都结合了家庭教育的实际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行为学和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分析全面、论证合理、思想深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此外,在列举的故事中,吸取了大量的外国事例,令读者耳目一新,其教育方法巧妙,易于操作。不论是观念上还是方法上,对我国的家庭教育都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
  •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中国电视娱乐文化批评

    本书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在我国当下的媒介文化具体语境下,电视娱乐是如何建构和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娱乐为王”的时代,如何打造优质的娱乐产品?电视娱乐化的道德伦理底线在哪里?其合理的内核、价值和边界在哪里?我们应该如何对娱乐进行审美救赎?应该塑造和架构一种什么样的娱乐精神、审美精神和“快乐文化”?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热门推荐
  • 我在异界种蘑菇

    我在异界种蘑菇

    本以为穿越到所谓异界能够学魔法、造火药,实现异界工业2.0,结果发现法则不同,只能因地制宜,搞出真菌版工业化,从肌肉发动机到湿件处理器,从孢子“气枪”到生物机甲……“大人,蘑菇房里长出了分泌石灰石的杂菌,我们没口粮了!”“混到泥巴里当水泥卖,隔壁的小孩都馋哭了。”“大人,您说的蒸汽机别说马力了,连羊力都比它强!”“你看这菌丝长又白,还有弹性,拿去做个肌肉发动机。”“大人,地里长出了个女人,自称是真菌女王!”“拿到我房间里来……”这是一个微生物学博士被神秘真菌感染后穿越异界,全面建设真菌工业2.0的故事。
  • 2017年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7年上海精神文明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集中反映了上海文化教育、城市文明、道德培育、社区建设、基础党建、先进人物和英模宣传等多方面的新发展成就和一线生动案例。
  • 小人物逆袭武侠

    小人物逆袭武侠

    史上最惨穿越者,欲收王超为徒,惨被王超打死。预收叶凡为徒,惨被狠人拍死。和荒天地一个村却被柳神抽死。拜师李七夜因为不是美女被一眼秒杀。我也曾在一世之尊中抢夺如来总纲,结果我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原来同人中的作死方式都是骗人的。
  • 误嫁豪门:聂先生,结个婚!

    误嫁豪门:聂先生,结个婚!

    “和我结婚,我可以把你捧红!”面对未婚夫的背叛,她傲娇的随手拉来一个男人结婚,来证明自己不是非他不可!可是……电视里的这个聂氏财团继承人,怎么这么像她身边睡着的这个男人?!“聂淮风!我觉得你有必要给我解释一下,你不是个演艺圈新人吗?怎么一下子变总裁了?!”某男勾唇,耸肩,“谁告诉你,我是演艺圈新人了?”
  • 多元化趋势

    多元化趋势

    本书力图将多元化转化为现实可见的、可度量的成果和业绩。它是一本指导手册,能够帮助个人和组织超越最初的多元化活动和意识培训阶段,使之系统化、程序化,而且发展成包含持久的实质性变革的行为方式。本书强调效果(做正确的事)、效率(正确地做事)和持久性(使有益的变革制度化)。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为生活、学习和工作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的环境。
  • 星际远航之女王驾到

    星际远航之女王驾到

    【1V1,巨甜,无虐】来自地球的少女安萌,意外得到神秘系统,从此开启了星际远航之路。那个,你不是被星际海盗绑架了吗?什么时候成了海盗头子?还有,你不是宇宙通缉犯吗?什么时候成了宇宙巨星? 药剂师,教官,将军…… 你究竟有多少马甲? 这是一个沙雕少女不断在星际搞事,结果翻车掉马的故事。
  • 关于爱

    关于爱

    本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问世,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著作,都属于奥尔特加-加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尔特加-加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全书写作风格自然,让人原以为看到的是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位温暖的作家。
  • 重生八零:宠妻无下限

    重生八零:宠妻无下限

    前世,被闺蜜和丈夫联合陷害入狱,死后重生回到十八。这一世,自己将上一世的遗憾,这一世自己发誓决不在留下遗憾。在八零年代,宁瑶将走过完美的一生。这一世,自己要为自己而活,拒绝诱惑,拒接美男,要将伤害自己的人打入地狱。见到渣女,就出手。在火车上,遇到上一世那生命救过自己的人,并且错多。这一世,自己决不放手,决定将他拿下。宁瑶看着楚奇“我喜欢你,你愿意娶我吗?”楚奇“你愿意嫁,我就愿意娶。”回到家里见家长。宁母“你看上他哪一点了?长的有不帅,除了一身蛮力,那里好啦!”宁瑶“长的不帅,他会疼我,对我好啊!女人不就是要找个疼自己老公吗?”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天定姻缘:傲娇世子妃

    天定姻缘:傲娇世子妃

    侯府有女,资国色,奈何言行粗鄙,不堪大雅。人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高雅的内涵百丑难遮。选妻当选真善美!可惜,崇安王府的那位世子大人偏就迷上了她的皮相。众人诋毁她时,世子大人云淡风轻说:“吾妻貌美,即使心如蛇蝎,那也是蛇蝎美人!”即使世人唾弃千百遍,奈何世子大人强势护短:“吾妻之所愿,力排万难,宠之。”只是当桃花遍地开,发顶一片绿时,世子大人终于坐不住了“吾妻甚为美艳,当藏之金屋!”来人,把世子妃给我绑回来!超傲娇小仙女的虐夫日常VS超腹黑世子爷的追妻长路甜炸,甜炸,甜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