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5500000029

第29章 现代化与中俄传媒转型(9)

如果根据文化是人类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总和定义,交往和传播的实质是指的文化的传递和交流,也就是说传播自古以来就是指文化的传播,特别是以政治、法律、道德、宗教、文艺等为核心精神的交往与传播,更是深刻地反映出传播的文化本质。

人类的交往和传播不是凭空进行的,总会依赖于某种介质,而这种介质就是广义上的传媒。马恩在谈到交往和传播时,对于交往和传播的工具媒介给予了密切关注。马克思指出:交往工业,它或是真正的货客运输业,或者只是消息、书信、电报等等的传递。恩格斯晚年曾说过:……依靠了现代交往方法,即依靠了铁路、电报、巨大的工业城市、报刊和有组织的人民集会。问题不仅仅在于这些交往工具或媒介本身承载的内容的文化属性,而是这些交往媒介本身给社会生产和文化传播所带来的变化。可见,作为人类交往方式具体体现和符号表征的传媒,其文化属性也不言自明。

由此,美国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在《媒体文化》一书中指出,不管人们将文化看做是高雅文化的产物、人们的生活方式、人类行为的语境,还是把它当作任何别的什么,文化总是与传播密切相关的。在研究中他往往把文化研究与媒介文化研究交织、贯通在一起,并且置于当代社会与历史变迁的语境中进行。他说:我审视的是媒体文化是怎样同政治和社会斗争叠合在一起,怎样参与塑造日常生活,怎样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影响人们怎样看待自己和他人,以及如何形成自身的认同性等等。可见,传媒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受文化的影响,而文化的发展和变迁,又无不打上传播和传媒的印迹,文化属性是传媒的本质特征。

(二)转型前的中俄传媒文化特征

文化影响传媒,传媒传承和建构文化,每一个时代的传媒文化特征自然不同。在上个世纪,中俄实际上分别进行了两次文化的现代化转型。首先是上世纪初,俄罗斯的文化转型,出现了标志其文化复兴的白银时代,而中国则是五四运动前后的传统与反传统文化思潮的斗争。这次文化转型给中俄两国包括媒体文化在内的文化艺术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俄罗斯,白银时代被称为俄罗斯精神文化复调式、多声部的大合唱。在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精神文化领域,从思想观念到政治理论,从文艺理论到艺术创作,各种主义、观念、形式百花齐放,百家争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鸣。白银时代的文化综合在现代化方面是无原则的,它为西方和东方所有的民族文化开放,既向生机勃勃的文化开放,也向死气沉沉的文化开放,没完没了地检验俄罗斯文化近似于世界主义的普遍性。与此相应的是,传媒获得了俄罗斯历史上第一次出版自由,成为各种思潮传播的重要渠道,资产阶级报刊、布尔什维克报刊均快速发展,政府、政党报刊、高品质严肃报刊与大众化、私有化报刊并存,报刊风格多样、功能多元,在多方面体现出现代传媒文化的特征。

同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五四运动三次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冲突的斗争,催生了中国文化第一次现代化转型。从中体西用到托古改制再到科学、民主、竞争、理性的精神文化深层次变革,在中国文化史上掀起了一次启蒙运动的高潮。以白话文为中心的文学革命,反对旧道德,吸收新思想,社会主义、自由主义、功利主义、无政府主义多种思潮并存,成为当时独特的文化景观。

同样,宽松的文化环境刺激了以报业为主的新闻业发展。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等维新志士提出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光绪皇帝发布准许官民办报的诏书,我国出现第一次国人办报高潮,报刊数量短时间内成倍增长,办报地区扩大,政论报刊、专业报刊、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以及青年、妇女、儿童等社会群体报刊、图画报刊、白话报刊等报刊品种多元,出现了《知新报》、《国闻报》、《时务报》、《湘学新报》等重要报刊,影响巨大。

维新运动后,中国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随着1901年报禁、言禁开放后,官绅市民自办报刊纷纷创刊,1906年9月清廷宣布预备立宪后,随着《大清报律》等新闻法规的制定,近代报刊发展进一步加快,形成了第二次国人办报高潮。报纸的种类更多,地域更广,1911年新创办报刊209种,报纸出版几乎遍布全国。期间革命派报纸《民报》与改良派报纸《新民丛报》的论战,革命派创办的《中国女报》、《民呼日报》、《民吁日报》、《民立报》的竖三民报等,成为近代中国传媒文化发展史上光辉的一页。

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使报刊工作日趋活跃,报刊成为新旧思潮激战,问题与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与伪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无政府主义论战,各类学术、文化、思想传播的重要平台;《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等学生报刊,《新青年》、《劳动界》等无产阶级报刊诞生;报刊政论文体得到创新,出现了述评、杂文文体;报刊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的新文风;晨报副刊、《觉悟》副刊等推动副刊的革新;中国第一个新闻教学与研究机构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建,徐宝璜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专著《新闻学》出版等等,传媒文化的变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极大地推动了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

在20世纪初中俄社会文化与传媒文化转型后,俄罗斯进入了苏联70年的发展时期,而中国则经历了长期的战争,最后建立新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发展原因,苏联社会主义时期并未实现多元文化的发展策略,相反却形成了以僵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服务于政治为主导,否定言论自由和文化多元化的专制式思想文化体制。国家通过强制的行政手段,通过思想、文化、科学领域的斗争来实现文化的极权化和意识形态化,文艺、科学和哲学,成为贯彻政治目的的工具,任何一种哲学或其他思想体系,只要超出了马列主义的范围,都会当成资本主义反动思想。俄罗斯文化现代化的历程被无情的终止了。

在这种文化体制下,作为舆论主阵地的传媒文化领域的现代化也成为一种幻想。苏联时期政府仍以阶级斗争为纲,始终认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心仍是政治和政治斗争,媒介必须以服务于现实政治为己任,其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灌输式的宣传,对人民进行精英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政府通过严格的书刊检查制度,对报刊、电台、电视进行舆论控制,实行信息垄断,媒体也因此成为专制一元文化的传声筒,成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传媒文化体现出一种声音,一个世界,假、大、空的报道充斥各类媒体,对苏联社会作不符合实际的吹捧,把国家领导神圣化等。就算是群众文化的创作和传播,也是高大全式的文本,歌功颂德,像国营农场的生产一样,忽略个性和创造性。传媒文化成为专制政治文化的帮凶,严重阻碍了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曾一度推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多元化发展方针,但随着受苏联的影响日益加深以及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展开,毛泽东把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归结为阶级斗争,因此在新的文化纲领中把文化学术问题政治化,把学术争论上升为阶级斗争,先后经历了反右斗争和文化大革命运动,使中国文化现代化走上了一条彻底批判学术界、教育界、新闻界、文艺界、出版界的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道路,文化自我封闭,个人崇拜,一元和虚无,只破不立,引发了全国的文化摧毁行为,中国现代文化遭受毁灭性的打击。与此相应,传媒在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初短暂的改革发展后,很快沦为阶级斗争的工具,意识形态宣传工具,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发动关于电影《武训传》的批判,《红楼梦》研究与胡适资产阶级唯心思想批判,胡风反革命集团批判的工具;之后成为反右派斗争和大跃进的工具,在整风运动中鼓励大鸣大放,大跃进中推波助澜,大放卫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传媒成为反革命集团夺权的工具,新闻为政治服务成为主流观点,媒体千报一面,千台同声,新闻真实性被颠覆,新闻业失信于民,失信于社会;在群众文化消费中,除了毛主席语录,就是《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海港》,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革命交响乐《沙家浜》等样板戏一统天下,其他艺术门类作为牛鬼蛇神一律被赶下舞台,书写了中国传媒文化现代发展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三)中俄传媒文化转型是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在经历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艰苦探索的历程后,上世纪80年代,当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逐步向后工业社会过渡时,中俄两个沉睡的大国终于苏醒,分别走上了社会改革的道路。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建立民主、法制社会,实现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发展,实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由此,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班牙、葡萄牙从军人独裁政权向民主法治国家转变开始,到80年代拉丁美洲、东亚地区向选举民主和开放式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中国和俄罗斯的加入掀起了新一轮发展中国家社会现代化转型的高潮,并成为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现象。

经过20多年的转型与发展,中俄尽管选择了不同模式,但转型基本实现了政治民主、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已经以最快速度,发挥后发优势,各自走上了现代社会发展的道路,融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与发达国家一样进入了信息社会。在世界进入地球村时代,随着传统的时间和空间概念的解构,媒体成为人们了解客观世界不可或缺的手段。一方面是传媒技术发展与传媒形态的演变已经进入多种形式融合的阶段,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同时存在,报刊、书籍、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多媒体竞争融合;另一方面是传媒文化发展获得了巨大的解放:传播自由,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社会资源,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成为朝阳产业,传媒成为关系到国家软实力竞争、社会协调、市场发展、文化教育、休闲娱乐的重要社会系统,一个媒介化的时代、媒介化生存的时代已经来临,塑造了中俄现代社会发展的媒介奇观。

从西方文化研究的角度看,在文化的发展和变迁中,文化概念内涵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所以对于文化概念的解释是非常困难。但是,正是由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对西方文化转型的推动,当代文化已不仅仅被视作曲高和寡的精英文化,而被定义为一切生活方式的总和。中俄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正是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为主的一元精英文化意识,到融入全球化的文化交流中,形成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等多元并存的局面。文化向下,再也不是传统的大写的文化,而成为人的生活实践和意义的表征。而在传媒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信息化时代推动了媒介化时代的来临,作为精神交往的主要手段,媒介具有强大的象征功能和环境再构造功能,主宰着人们意义的生产和消费。社会生活是通过大众媒介被整理、呈现与保存,社会生活被媒介文本化与大众传播化,大众传媒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通过提供信息、社会协调、构建虚拟社区,影响观念和思维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形塑者。可见,当文化的概念从二元对立时期专指精英文化拓展为意指一切生活方式总和的时候,媒介即成为文化最重要的表征形式,其与文化的互动性及文化属性也由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文化传媒化成为当代文化最真实的体现,中俄传媒文化转型也成为两国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同类推荐
  •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精华荟萃的世界教育

    教育一直是我们大家所重视的。全书汇聚了教育的精华,讲述了古代的教育、中世纪的教育等不同时期的教育,以及世界著名的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公务员文书写作大全

    公文的含义公文,即公务文书,又称文件,是国家机关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行使职权和实施管理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与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政令、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向题,报告和交流情况,联系公务。
  •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平民上名校:哈佛学生对美国教育的思考

    哈佛大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随笔,观察记录中美两国教育的差别,具体而微地探讨了美国教育各方面,包括美国学校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水平与美国家庭教育特点等,以作者亲身经验为实例说话,为你全面介绍美国的教育。
  • 我们生于70年代

    我们生于70年代

    本书主要内容为:70年代有自己的朋友,七十年代生人之生长简史,七十年代生人之42个生活烙印,关于70年代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五十一岁至六十岁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我拿什么与你厮守

    惨事!心上人订婚了,新娘不是她!倒霉!遇上劫匪,还来个慢半拍的巡逻员!受伤!怎么惹上了个妖孽医生?难道,她今年是流年不利?!----变天了!心上人竟想吃回头草?怎么办?妖孽医生帮她做了决定:“你是我的!”可是,这都什么跟什么?!----是要心心念念青梅竹马不经意许下的地老天荒?还是惊才风逸黑马王子处心积虑给的无边幸福?爱,愿她安然无恙!————推荐好友作品:半只蜗牛《纠缠:妖皇的烙印》http://m.pgsk.com/a/222889/
  • 三生不幸撞上你

    三生不幸撞上你

    小剧场:凉夏气闷地瞧向一边的男人,鄙夷地问:“我到底哪得罪你了,你这么对付一个女同学还是不是男人了?”顾晟睿倾身上前,红唇凑近她的脸颊,坏笑着说:“我怎么就不是男人了呢?我不但是,我还是个优秀的男人,要不要试试?”“啊!!!”凉夏慌乱地尖叫出声,紧闭起双眼伸手推开顾晟睿,顾晟睿倒也不挣扎,任凭她的小手按压在自己的胸膛上。凉夏想去死一死,她玩不过顾晟睿,因为这个男人不要脸!--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异世夫君翻身吧

    异世夫君翻身吧

    人家穿越,她也穿越。人家当公主,她只能当‘狐狸精’。人家老公是太子王爷,她的老公,只能是狗子、哑巴鹿等等,全是动物。不过,她冷清幽穿越的好处就是,老公多多,福利多多,全是帅哥。
  • 错爱成缘

    错爱成缘

    苏员外为女儿苏元元挑选佳婿,媒婆踏烂了门槛,苏员外却是一个都看不上眼。唐桓为了揭开苏元元的真面目夜闯苏府,意外遇到了女扮男装的苏元元,两人成为好朋友。之后两人阴差阳错为栾义城解决了一桩大案,彼此情愫渐生,最后除掉乡城恶霸,喜结良缘。
  • 贺玉兰的恋爱简史

    贺玉兰的恋爱简史

    贺玉兰的初恋,是名副其实的——从初中就开始了。那时候,她的身材已经发育得很好。个子虽然不比其他同学高多少,由于身材纤瘦,又长年累月地穿着半高跟的皮鞋,就显得高出许多。身上该凸的地方,都凸显起来;该凹的地方,也都凹陷下去。特别是腰与臀衔接的部位,有点像葫芦中间的那个地方,纤细而浑圆。因此,在男人的眼中,她不再是个女孩子,而是个地道的女人了。不论是坐是站是行是走,人们都能从她的身上找到看点。就连学校的那几个三十来岁的男老师,也不失时机地关照她几眼。他们明知道这个问题她回答不上来,但提问时,总是落不下她。
  • 都市之强无敌系统

    都市之强无敌系统

    当人们问叶辰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高中生突然变成了所向披靡的大佬是什么感觉?叶辰摇摇头说道,“没什么感觉。也就能统治万界那也而已。”叶辰:“且看我带着系统走上人生巅峰!”
  • 戏精游戏:恶毒女配霸道护夫

    戏精游戏:恶毒女配霸道护夫

    鱼囮:“这是一个人生信条为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在实感游戏与真实世界都混得风生水起的女版龙傲天故事。”男1:“喂!不要乱说!这明明是我披荆斩棘的王者之路!…嘛,加她一个也不是不行…”女1:“姐才不是龙傲天呢!她超级温柔,每一步都是靠的自己!”男2:“哈哈哈,原来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女2:“你们都别说了,没一个说到重点!边边~我们不要听他们乱说,干脆去玩吧?”男3:“…只要她认为是这样的故事,那就是。”女3:“嗯?我觉得这故事不错!哈哈…”男4:“嗯,喜欢就好。”男5:“没看出来,这还是个撒狗粮的故事?不是冒险加解谜的故事吗?”神秘男子:“……”
  • 星宇阁崛起

    星宇阁崛起

    一个系统,给了易星辰最基本的帮助,但是当易星辰明白,只有走出自己的路,才能成为强者。于是他拒绝了系统更多的帮助,确把世界当做游戏一样经营了起来。“不管世界真不真实,我就要玩的开心,我建城,爆兵,招小弟,刷怪爆晶核,我发展高科技,研究魔法与异能,我造这造那,我造造造………”看主角如何逍遥末世,如何祸害别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