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900000023

第23章 中国古代和谐论之流变及应用(3)

由修身养性向执中处世转化,朱熹是通过抉发子思所引之孔丘中庸论实现的。朱熹释“君子中庸”为:“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当然。”释“君子之时中”为:“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注意,这里朱熹潜藏了几层意思,必须逐一说明:(1)“不偏不倚,无过不及”的中庸之理,被朱熹视为上天赋予人的自然人性(“天命所当然”)。(2)这种中庸之理,在朱熹看书五经来,只有君子才能够很好地把握,是“君子之德”。(3)朱熹认为,中庸之理既是“天命所当然”的常理,又是能“随时处中”的、可变的处世之道。从常理言,天让君子处中,人性让君子处中,不可移易;从可变言,君子之处中,应随时代(即“随时”)变化。由此可知,朱熹对中庸与时中之阐释,不但秉持了心性论,也有个人心得。

这种个人心得,在我看来,不表现在对“中和”的阐释,而表现在对“时中”的阐释。

与前不同,朱熹“随时处中”是一个独特概念。处中,即执中。与前儒比,尚无变化。

关键是增加了一个“随时”。所谓随时,就是顺随时间。而随时处中,就是随着时间变化来执中。由此,执中就不再是一种固定原则,而是一个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原则。

“随时处中”给执中添加一个时间属性(或时间前提),使之具有了灵活性。其意为,执中是应该的,但要随着时间而调整、而变化——这是朱熹的创造。优点是,执中无须僵硬,无须坚守一种原则。缺点是,执中更油滑,也更具机会主义特征。因为,(1)执中,本意是要求在同一事物的两个并立或对立因素之间把握一个中点,这本来就很难。如今又要随着时间而改变,这个中点就更难把握了。由此,执中变得更加游移不定。

(2)由于有“随时”做借口,儒家学者与儒家官员在面临“处中”时会更圆滑,也更肆无忌惮。一事当前,他们可能不遵守任何原则,而把对自己有利的解释叫做“随时以处中”。对此,国学大师章太炎评论说:“君子时中,时伸时绌,故道德不必求其是,理想亦不必求其是,惟期便于行事则可矣。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用儒家之理想,故宗旨多在可否之间,议论止于函胡(含糊)之地……此程朱陆王诸家所以有权而无实也。”

如果承认朱熹的阐释属于儒家和谐论之一种,也承认儒家和谐论是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延续,我们就能发现其间偏离有多大!(1)儒家和谐论是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一蟹不如一蟹的呈现;(2)这种每况愈下的阐释,不但使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所言说的范围越来越小,也流失了其中最优秀和最精华的成分;(3)可以说,朱熹基本上不懂或绕开了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核心内容,或者说,在朱熹视野中基本没有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位置。

五、优缺点、应用及未来

由上可见,中国古代和谐论之优点很明显,缺点也很明显。

其主要优点有:(1)承认万物在来源上的多基质性或多元素性。(2)也承认由多基质或多元素所构成的宇宙的多样性。(3)由此绎的两个更高一级的具有哲学意味的原则,也极具包容性和民主性:一是“多元共生”——只有多基质或多元素和合,才能构成万物;只有多事物并存,宇宙才有生气;如果只允许一种事物存在,宇宙必然不继(僵化、衰老、死亡)。二是“平等”——构成万物的多基质或多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由它们构成的万物之间的关系也是平等的。这两个原则,我认为,是中国古代和谐论之所以被称为“和”“谐”的最优秀之处与最精华成分。与此相对应,其主要缺点有:(1)太史伯和论过于强调“先王”作用,这会使多元共生与平等原则受到威胁。

一方面,和合的发动及过程很容易被先王(领袖、国王、皇帝)或统治者引为口实并被操弄;另一方面,宇宙当中本来存在的多基质或多元素之间的和合关系,以及万物之间的和合关系,也很容易被看做是一种来自先王(领袖、国王、皇帝)或统治者的恩赐。

(2)随着晏婴和论的出现,和谐论内部多基质或多元素之间平等的单子关系被解构,而一个单元之内并立或对立关系逐渐成为被言说的主要内容。(3)儒家中行论、中庸论的出现,进一步破坏了和谐论内部的多元共生与单子平等原则,使在一个事物两极之间把握中点的观念成为主流。(4)朱熹对中和的解释,彻底排除了太史伯和论那博大精深的宇宙论内核,也模糊了晏婴和论的多元共生关系,将其绎为心性论和处世论。

和谐论在古代中国只是一种思想理论资源,还是对社会实践发挥过作用?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难回答。尝试言之。

揆诸历史,可以发现,和谐论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因为,如果它真的发挥过或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社会早就和谐了,今天也无须再大张旗鼓予以创建了。但也不能由此说,和谐论从来没有发挥过作用。

和谐论对古代中国社会的作用,我认为,应该从时间和领域两个侧面说明。

从时间言,我认为,和谐论之较为全面发挥作用并支配社会实践,在古代中国大致是三皇五帝之后与周文王之前。为什么这样说?理由如下:(1)太史伯所归纳的和论,显然来自远古华夏先民对和的认识与实践。没有这种认识与实践,太史伯不可能一个人突兀地提出。(2)由于生产力低下,认识能力有限,远古华夏先民对宇宙自然的看法,以及对氏族之间与部落之间关系的处理,不可能不遵照多元共生与平等原理,在承认自身存在合法性的同时,也承认其他氏族与部落存在的合法性。(3)至商朝末期,周文王以仁德为旗号,兴自己部族,招徕远人,暗中发展势力,以至于“三分天下有其二”,也不能不以和为政治措施。能和,则有天下,不能和,则失天下,这是太史伯和论推崇先王(华夏先王与周族先王)的深层原因之一。(4)周武王据天下时间很短。

(5)自周公召公辅弼成王以来,开始了从多(氏族、部落)到一(周国家与周政权)的创建工程。由于当时异己诸侯(氏族、部落)众多,周公召公来不及、也无实力逐一消灭,故不得不采用和来羁縻。但在此时与此后,和对周公召公来说,只是一种施政手段而不再是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周成王、周康王以后西周东周的历代天子,很难像三皇五帝与周文王那样,真正提倡并推行和。

从领域言,我认为,和谐论在古代中国之发挥作用不是全面的,而是体现在社会生活的不同层面与不同领域。从政治言,春秋战国时代,和主要体现为君主听取不同意见。自秦始皇乾纲独断开始,连不同意见也不听取了。汉以后,宗法制与皇权主义并行,儒学独尊,由孔丘中庸论与子思中和论衍生而来,以执中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和谐论,逐渐主宰了朝廷内部所有政治活动,而以多元共生与平等为基础的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至多在处理外部政治(外交)问题时偶一为之,如汉唐之和亲。从元延祐年间(1314-1320)朝廷明令以《四书集注》为科举考试唯一教材与唯一答案以来,以心性论与处世论为主要内容且具有机会主义特征的朱熹“随时处中论”,雄霸了中国政坛700余年。由上可知,汉以后,中国政治层面(尤其内政)的和,大体是儒家的中庸与中和,而不是多元共生与平等并重的太史伯之和与晏婴之和。

但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并没有消失。其基本原则悄悄地沉淀在社会生活的其他层面与其他领域。例如,音乐、艺术美学、厨艺、武艺、人际关系等领域。最突出是厨艺、武艺。建基于多元共生与平等之上的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催生了千姿百态的中国菜系与菜式,催生了各种各样的中国功夫。其次是民间人际关系。虽然从执中原则衍生而来的儒家和谐论,一直在宗族、宗法建制及上层社会占主要地位,但民间社会邻里之间尤其民族之间,却始终没有忘记有容乃大与和谐共处的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最特殊的是音乐、艺术、美学领域。尽管春秋战国以来,以执中为内容的儒家和论如“温柔敦厚”“思无邪”等说,已开始浸淫于音乐与艺术美学领域,但始终没有将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和鸣(乐器)原则、和谐(音阶)原则、共生(构图)原则等完全排挤掉。

中国古代和谐论最优秀最精华成分不能在政治领域发挥作用,其原因并不复杂。

如前所述,主要是大一统的宗法制与皇权主义作怪,是依附于这种体制并为之提供合法性合理性依据的儒学意识形态作怪。古代中国,金字塔式等级制是一种天经地义的存在。在等级制框架中,任何平等观念与多元共生观念都被视为犯上作乱,因此不可能有太史伯与晏婴意义上的和谐。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古代和谐论在历史上的呈现就只能是一种畸形的悖论形式——其优秀之处和精华成分更多被社会生活的次要领域和下层社会所接受并传承,而缺点却更多被社会生活的主流领域和上层社会所接受并传承。因此,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产生时间虽早,传承递度也源远流长,但在古代中国却一直作为思想理论资源存在,而不是现实。这是中国古代和谐论的尴尬,也是中国古代社会局部和谐而整体不和谐、表面和谐而实质不和谐的根本原因,还是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必通过血腥的农民起义而不是通过各阶层正常的政治经济博弈方式进行的根本原因。

综上可见,创建和谐社会,今日中国并不缺乏思想理论资源。问题在于,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和谐论以及如何将其优秀之处与精华成分清理出来,并落实在施政过程中。

如果所要创建的和谐社会目的真是要每一个人有饭吃,每一个人有思想表达与言论表达的自由,那么太史伯和论与晏婴和论的多元共生与平等原则就必须参照、必须贯彻。

如此而已。

(作者系广东湛江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同类推荐
  •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你的任性必须配得上你的本事

    现代人越来越注重表达自我、遵循自我,似乎张扬、任性已经成了一件时髦、完美的外衣。很多人都在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对于那些混着工资浑浑噩噩度日的人,用什么去看世界呢?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先收起侥幸、矫情的心理,现在开始,要让收入配得上奢望,要让任性配得上本事!本书作者米苏用绝对“够狠够毒”的道理和文字,敲醒了城市里无数混日子的年轻人——用本事阐释任性,才是真正的任性!在本书里,你将为想要的生活找到起点和方向。现在的你吃的苦、流的汗,都将成为你将来任性的资本。
  •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大学生成长成才导论

    一批好的教师会造就一所好学校,一个优秀辅导员会影响一批学生的未来。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全面提高辅导员的素质,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传播力+的风口:融媒体时代的党报转型

    该书是当前我国传统媒体转型与融合发展生动实践的一个缩影,所选的案例基本上是近几年体现转型与融合发展实践的代表性案例。全书八篇,聚焦新闻生产、新媒体平台、全媒体采编、媒体融合、传播效果及其测定、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成功案例解析等问题。在对“总书记赞的12位优秀党员”的特别策划、“东方之星”救援报道带来的过亿、湖北随州二中校长演讲刷屏朋友圈、微博直播市委书记讲话等一批在业内引发广泛关注的典型案例行全面解析的同时,作者还对网络时代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转型行了探析。
  •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会议文书写作大全

    《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根据作者四十多年会务文书起草、审核、制发经验而写成,全书按照文稿在会议中的地位、作用设计全书框架结构,分为五章:主题性会议文书、辅助性会议文书、记录性会议文书、礼仪性会议文书、服务性会议文书。《会议文书写作规范与实用例文全书》系统介绍了会议文书的规范写法、常用结构和可借鉴的最新例文,例文多为2008年以后市、县区、乡镇和社区、企业、院所会议使用的文书,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可借鉴性。 ??
  •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中国广播文艺理论研究

    本书沿着中国广播文艺的发展脉络.对各种广播文艺形式的艺术特征和意境营造的细密之处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诠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和创新性。其理论性和实用性的有机融合是写作的主要特点。
热门推荐
  • BRIDE OF LAMMERMOOR

    BRIDE OF LAMMERMOO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缠绵入骨君无情

    缠绵入骨君无情

    结婚两年,忍辱负重的乐夏以为她的默默付出会换来顾璟伦回眸怜爱,直到顾璟伦取走了她的骨髓,乐夏才顿然醒悟......
  • 生活像极了葡萄

    生活像极了葡萄

    一位想留住每一个直撞心灵瞬间的女孩儿,将经历的跌宕起伏、悲喜欢乐,都深深刻印在心里。从中吸取教训,从一个个困难中坚强走出。最终前途似锦,不畏困境,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
  • 吸血鬼骑士起源

    吸血鬼骑士起源

    生于中世纪的吸血鬼,永远保持着十四岁少年的隽美容颜,八百年的生死离别都没有留在心上。
  • 夜车陷阱

    夜车陷阱

    不一样的列车,不一样的机遇,不一样的人生,再看世间会有怎样的不同……
  • 从斗罗开始倒斗

    从斗罗开始倒斗

    武魂殿的祖坟,昊天宗的祖坟,天斗帝国的祖坟,星罗帝国的祖坟等等等,看惯了自带系统穿越的,带功法穿越的,你们见过带洛阳铲武魂穿越的吗?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傻妃不好惹

    傻妃不好惹

    怪盗冷月,横行二十一世纪黑白两道,盗术出神入化,一生盗宝无数,却……宝贝到手就扔?白凤冷月,右相府五小姐,皇上一意孤行钦定的儿媳妇,未来的皇后,姿容绝色,倾城倾国,却……天生痴傻?什么?堂堂盗王竟因青霉素严重过敏而死?什么?未来的傻后竟被人毁容且性命危在旦夕?闭眼,睁眼,痴儿冷月使命完成,怪盗冷月异世重生!推荐暗夜系列文之怪盗冷月篇——《傻后盗冷帝》☆☆☆☆☆☆☆☆☆☆☆☆☆☆☆☆☆☆☆☆☆☆☆☆☆☆☆☆☆☆☆八岁,面对杀父辱母之仇,天使化身成魔。于是,十年间,一个让黑白两道闻风丧胆的暗夜帝国奇迹般地崛起了。十八岁,面对一室惊慌颤抖的仇人,暗夜尊王夜魅扬起独属她的恶魔微笑。于是,李家惨遭灭门,家主被打入了生不如死的人间地狱。然而,一朝穿越,异世重生,她竟成了轩云皇朝将军府刚出生的三“少爷”。三国鼎立,强者为尊。既然老天给了我再一次活着的机会,给我了又一个温暖的家,那我叶倾狂就算颠覆天下,遁入魔道,也誓要保家人周全!于是,明里,她不学无术顽劣不堪难成大器轩云第一纨绔公子是也,风流潇洒俊美魅惑却又口若蜜饯,一个媚眼抛过去,电倒一片无知少女。暗里,她勤修武学训练人才组建势力玄武第一宫暗夜宫宫主是也,狠辣果决行事巧妙却又擅于谋略,一宫四阁扎根玄武,成为无人知晓的地下帝王。闲时,闹闹皇宫,耍耍百官,戏谑地看着皇后、贵妃、丞相等一个个跳梁小丑在自己面前瞎晃悠,冷哼一声,摔了他们个人仰马翻。跟我斗?找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灭他全家!为朋友,冲冠怒!为父母,覆山河!江湖上,呼风唤雨;商战中,运筹帷幄;战场上,叱咤风云;阴谋中,睥睨天下。然而,在感情的世界里,她却反应迟钝,被“打”得手足无措。风阡陌:“初遇你那晚,在你说我银发漂亮的那刻起,我就知道,你于我,会是与众不同的唯一…”邪:“小东西,快快投入哥哥的怀抱吧,哥哥绝对任你蹂躏。”凤夜辰:“我一直觉得这世界是无趣的,直到遇上了你。”楚珏:“就算你是男子,我也喜欢你!就算不择手段,我也势必要得到你!”经历一个个劫难,闯过一次次生死,魑魅认主,记忆恢复,她才发现,自己的真实身份竟然是……于是转身,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另一条危机重重的逆天之路……而她和他们未完的故事,也仍将继续……【片段一】
  •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花边文学(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