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400000006

第6章 美国电视游戏节目创新案例解读(5)

《学徒》:精明的商业运作

后面再捎带说一下《学徒》。《学徒》(The Apprentice)是NBC于2004年秋推出的,一经推出即创造了另一个收视高峰,平均收视率达到20.7%。由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创意、制作并主持的《学徒》还创造了另一个电视奇迹:在节目大赚其钱的同时,成功推销了自己和自己的企业,像这样把企业运作直接制作成节目并取得巨大成功是从没有先例的。

《学徒》是模仿《幸存者》的,只不过它推出了一种新的观念。它不做野外生存了,改做商业市场的生存,形成了一个都市丛林中幸存者的独特节目,可以说是职场版的《幸存者》。它的设计同样是16个竞争者分成两组进行对抗,同样是在每一次对抗后在失败的一组中淘汰一人出局,同样是只有一个人顽强地坚持到最后成为唯一的胜利者并得到丰厚大奖,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同样要求每个人都既要表现出高超的个人能力又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应付自如。两个节目的不同之处,则是《学徒》把竞争的场所由热带的丛林搬到了大都会的摩天大楼和豪华的办公室里,竞赛的内容也不仅是普通的生存能力,而是真实的商业经营项目,最后的优胜者也不只是得到百万元的巨额奖金,而是一个年薪25万美元的稳定职位。

这个节目本身由房地产大亨特朗普来创意、制作并主持,在电视经营模式和制作上都非常独特,包括在一些细节的设计上。

比如,第2季大结局的设计就让我特别震惊。这时候还剩下一男一女两名选手,他们每个人都做了一个大型推广活动。活动结束,照例回到特朗普的办公室。然后每个人陈述自己当时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的优势和不足分别是什么。随后特朗普的两个助手也都发表了自己的评论。这时候我们都期待着特朗普宣布胜负,一般情况下到这里差不多就要揭晓结果了。但这个时候,镜头对着特朗普,他说,你们俩都做得很好,阐述得也很好,但是你们到底谁能获胜呢?我们看看大家的意见吧。然后镜头突然一转,转到特朗普后面去,那边大幕哗的打开,下面是有两千多观众的一个大剧场!为什么震惊呢?原来我们一直以为他在自己的办公室里,这个办公室我们太熟悉了,每一集都出现过不止一次,对它我们已经习惯到熟视无睹了——却不料这部分内容一直是在舞台上拍的。这样的一个空间的拼接,尽管在游戏进程中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对于节目来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轰动效果,意想不到,出乎意料,总之玩的就是“炫”。搞电视的人就会想:“我怎么想不到?”就算不搞电视的人也会有很深的感触。

这个节目最大的特别之处,也是他们玩得最厉害的一招,就是用整个节目来推广自己,用整个节目来赚钱。节目本身赚钱,广告赚钱,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节目,把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推广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节目内容本身就全部是对公司的宣传和推广,它已经远远超出了广告的意义。美国著名的商人,老一代的有福特、洛克菲勒等,现在活在世上的比较有名的也就是比尔·盖茨,另外就是特朗普。特朗普因为做《学徒》,而在自我推广上形成了一个极特别的现象,达到现阶段自我推广的极致。过去是赞助式推广,想做广告的商家出钱赞助节目,让制作方和播出方想办法把厂牌、产品名、产品形象等公布出来,让观众认识、认可并产生购买欲望。但特朗普不是,他直接把推广做成节目,把广告和节目内容揉搓甚至融合在一起,他的广告就是节目本身。他用全程的、极其野蛮的、丝毫不留情面的方式公然地轰炸观众,从一开始就说我是纽约的地产大亨,我的公司生产什么什么,我要招一名学徒,让他跟我来干什么什么,整个过程一直不停地宣传。电视台和观众都没办法,因为节目是他的。节目是他出钱做的,节目也是他制作的,他主持的,而且还好看。节目就是他的广告,他的广告就是节目。特朗普同时取得了节目经营、广告经营和自我(公司)推销的多重效益。所以,这一点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创新。

与同类节目比较,《学徒》的特别之处还有:《学徒》在每一轮竞赛后,由特朗普和他的助手来决定谁被淘汰——强化了他是老板(而非一般主持人)的特殊地位。既是大老板又是主持人,罕见而有趣。

这个节目不但比《幸存者》更直接地表现出金钱至上的原则,也为许多梦想成为富翁的人提供了一个机会,强烈的戏剧性赢得了许多观众。

此外,节目真实的经营过程让普通人了解商业内幕,成为商学院的教学案例。

国内的《赢在中国》在经营模式方面成绩也非常突出,我们可以对比来分析。

《美国偶像》:让大众制造自己的明星

最后,我再说说《美国偶像》。

《美国偶像》(American Idol)属于“选秀真人秀”这个亚类型。

大家知道,《美国偶像》是从英国的《流行偶像》买来的样式,这个节目在美国比《流行偶像》在英国更流行,取得了成功。2001年秋,英国ITV首次推出《流行偶像》(Pop Idol),取得极大成功。2002年,FOX用7500万美元买下这个节目模式,改名《美国偶像》,立即稳居全美电视收视率的榜首。目前播出5个演季,效果一直非常好。

《美国偶像》的环节设计是这样的。首先报名,要求参赛者是16~24岁(第4季至28岁)的合法美国居民,本人或所在家庭成员不是该节目相关的公司员工,参赛时没有与任何唱片或演艺公司签署雇佣合同。比赛分四个阶段:一、海选,一般在六七个大城市,选择性剪辑播出;二、初赛,在好莱坞,选择出30人左右,播出剪辑;三、复赛,历时三周,选出10人,封闭,全程直播;四、决赛,每周淘汰一人,入围选手都要在比赛中表演一首指定风格的歌曲。选手们在每周的比赛后根据观众投票数的多少逐个被淘汰,最后剩下三个人。他们的比赛要求演唱三首歌曲(一首自选、一首由三个评委指定、一首由录音总管或抽签确定),最终唯一的胜出者就是本季比赛的“美国偶像”。

买这个节目的版本,FOX花了7500万美元,似乎有点不可想象(可以看出节目创新不容易,好的节目样式是非常有价值的。这也是知识产权)。这样的一个节目,创立了真人秀里面的一个样式,中国的《超级女声》跟它差不多。大家想了解的话,我最近出了一本书,叫《美国经典电视节目》,里面全都有。

当时,创立《流行偶像》这个节目的时候,它根源于一个人的一个想法,这个人就是英国的评委,现在一直是《美国偶像》的大评委,也是这个节目的创意人和制作人。他长期做娱乐企业,本身是音乐制作人,他觉得长期以来,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娱乐企业制造出来的明星,尽管明星已经成了当代文化消费中非常重要的东西,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娱乐企业制造,公众被动接受,有成功的,有不成功的。公众能否自己参与制造明星?有了真人秀这种节目以后,真人秀除了满足窥视欲以外,还有一大功能,就是它的互动性。《老大哥》就非常强调互动,最后两个人里面要淘汰一个,是靠观众投票选举的。所以,公众觉得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是个裁判。尽管每一个观众都只是多少万分之一个裁判,甚至几百万分之一。他就从这里受到启发,心想我为什么不让公众自己来参与制造自己的明星呢?于是这个想法就催生了后来我们看到的形式。

《美国偶像》完全是一项造星计划,一旦得到冠军就像是“麻雀飞上枝头变凤凰”。节目非常重视对歌手选拔过程的展示,从海选报名开始对每一位选手进行跟踪拍摄,记录他们台上、台下整个赛程的真实表现。观众还可以了解他们的背景和动机,看到每一位选手在台下的排演情况,看到他们从报名到成名整个蜕变过程的生存状态,看到每一位普通人是怎样努力适应成为一名明星。另一个重要看点在于:公众第一次可以自己来制造自己喜爱的明星,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娱乐企业的安排(至少观众认为是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公众的参与意识。

在国外,类似于我们中国的青歌大赛这样的节目,欧洲、美国都有,但那些节目都没有把公众的意愿和因素考虑进去,即使有也是仅有那么一点。而《美国偶像》、《流行偶像》这样的节目,把公众的意志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美国偶像》、《流行偶像》的设计都特别简单,十名以前的时候,海选、预初赛、复赛,是评委说了算,决赛是观众说了算。就这么简单,没有什么大众评审团、待定等等,就是上台演唱,唱完以后观众投票,得票最少的人下去,这样一轮一轮一直走。但是,正是这种简单的程序和方式使得公众以为自己在参与,甚至就是自己在制造明星。他们制造出来的明星,像第1季《美国偶像》的凯瑞,后来得了一个格莱美音乐大奖,得到音乐界的奥斯卡奖,说明他们选的人的确很了不起。这样的机制和透明的过程,使得观众更加自信。观众越自信,参与的热情就会越高,所以这个节目处于良性循环。现在是第5季,仍然取得很高的收视率。

窥视人性弱点和参与互动是当代真人秀的两个核心理念。如果说《幸存者》和《学徒》把前者做到了最高点,《美国偶像》则是最大限度利用了参与互动的元素。

与《超级女声》不同,《美国偶像》严格要求选手没有任何商业表演和专业背景,却更为专业化,进入决赛后唱功水平很高。观众参与也较为规范,因而一直保持了高点位置。

那么这类节目的核心在哪里?核心在观众参与。简单的环节和规则,让公众看到自己的力量和被尊重,因为环节越简单,越有利于公众参与,也越容易显出结果的公正。国内的《超级女声》非常复杂,据说《快乐男声》更复杂,而且每一轮比赛都不同,弄得连制作人都说不清楚了。2005年的《超级女声》,正是观众高度积极参与才成就其辉煌。为什么后来不行了呢?2006年的《超级女声》,由于比赛制度等一些原因,也由于有人利用这个节目赚钱,投票变成商业化的行为,谁有钱谁就给某个选手多投票,所以后来的《超级女声》已经不代表人气了,只代表金钱和运作了。很多人都能感觉到,但无能为力。你就算真有钱,为了捧某个人,就干脆拿出20万元来,给她投20万票,让她晋级。选手与你非亲非故,也太有点冤大头了不是?这样的情况,使得中国的选秀节目中观众参与方式迅速腐化变味了。本来这种节目的核心卖点或者说支撑点就在于观众能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制造自己的明星,一旦观众发现这只是一场金钱的交易或者其他什么东西,觉得自己又变成旁观者,与“我”无关的时候,这种节目的生命力也就消失了。所以正因为此,中国的选秀类节目呼呼坠落。2005年看《超级女声》,大家热血沸腾,现在大家再看各种选秀节目,都是旁观看耍猴。这种感觉的变化,标志着中国这类节目一定要走下坡路。

节目的创新本身非常困难,你要想完全凭空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东西来就更难。但又不能不创新,那么怎样创新呢?可能是新环节的设置,在某一个既定的形式中加入新的环节或改变某环节,就代表了很重要的一种创新。可能是多种元素的拼贴能出现一个新的样式,更可能是一种逆向的思维方式能解决一个根本问题。但是,一切创新的核心就在于要有新的理念,这种新的理念要既符合当前的文化状态,符合受众的状态,也符合电视自己的本质特征。

课间有同学问我,“真人秀这种节目还有发展前途吗?”我个人认为,它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应该还有一定的发展前途,但是,我们要按游戏规则来走,才能走下去。我们往往会把许多东西做走形、做滥,就是没有抓住核心,丢掉它的核心价值。任何一个节目受欢迎,是什么东西在抓观众,就特别值得分析。比如说《超级女声》,如果他们真正认识到观众参与才是节目生存的核心所在,那几千万短信费其实并不重要。为了这些东西而把整个节目丢掉了,为了现在的几千万而让节目凋零,是否值得?真的明白这一点,他们可能就会在制度上有所改变。其实设一个免费投票电话有什么了不起的?《美国偶像》就有。只是现在的节目还不错,当胜利冲昏头脑的时候,也就分不清是自己哪点做好了,哪点做错了。

最后我们再总结一下关于节目的创新,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示。第一,节目创新是非常困难的工作;第二,创新可以是新环节的设置;第三,创新可以是多种元素的拼贴;第四,创新更应该是新思维方式的应用;第五,一切创新的核心在于,符合当前社会文化状态和受众状态的新理念的产生。

同类推荐
  •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公共人的衰落(睿文馆)

    本书主要探讨了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失衡以及由此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桑内特对众多历史材料进行了详尽的实证分析。他恢恢乎游刃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完美地解答了诸多令人困惑的问题:何以人们会把陌生人视为威胁?为什么时至今日,普通人参与公众生活的惟一方式和途径就是保持沉默,充当听众?而这些反过来又给人们的精神性格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桑内特的结论是,孤独是现代性不可避免的后果,致令个人向私人生活靠拢,而这也就是所谓的公共人的衰落。该书在海外声誉卓著,是历史社会学、社会生活研究等学术领域的扛鼎之作。
  •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个人文书写作大全

    普通书信第一节概述书信源远流长,流传至今最早的信件是3000多年前周公旦写给召公夷(shi)的信。信是人人必写的,即使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也不可能不写信,因为书信是感情联络的纽带、信息传递的桥梁。打开本书,让您的个人文书更加完美吧。
  • 新闻正义论

    新闻正义论

    本书是关于新闻正义的学术专著,全书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包括五章,分别探讨了新闻正义的基本内涵、基础理论和实现路径,既有理论层面的宏观阐释,亦有具体案例的细致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出版价值,适合广大新闻从业人员和研究人员参阅。
  •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4至2015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热点探析(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全角度解析上海市人才与就业问题,系统概述了上海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具体包括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就业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劳动力市场转型和发育状况、劳动关系调整与发展状况,薪酬制度的变迁及其特征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认罪悔罪教育

    认罪悔罪教育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首要标准”,根据全国监狱劳教教育改造工作会议关于“要做好教材使用、编辑工作”的要求,部监狱管理局组织各地教育改造工作业务骨干和专家学者编写了《监狱服刑人员教育丛书》。丛书的出版对于推进监狱教育教学工作规范化,促进服刑人员改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热门推荐
  •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观自在菩萨心真言一印念诵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丝偷心镜

    风丝偷心镜

    烈日当空,大队人马行走在官道上。“哎,你说头儿这么神秘,这次押的到底是什么东西?”一个镖师擦着汗,压低声音问。“是什么东西我也不知道,但听说有点邪乎!”旁边的人顿时来了精神,“王虎昨天夜里起来上茅坑,想偷偷看一眼镖车里头,结果——你说看到了什么?” “什么?”前面的人紧张地瞪大眼。总镖头黑着脸走过来,几个人顿时都不敢说话了。“前面就是灵州。”总镖头沉下声音,“绝不能有丝毫闪失!”远方突然传来低沉压抑的雷鸣。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暴雨就滚落下来,砸在人手臂上生疼。
  • 送隐者一绝

    送隐者一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陌川

    陌川

    一位普通青年屌丝,封天成魔。抗天地,诛仙佛。如何的爱恨情仇,怎样的生死劫难,现代的生活,远古洪荒的寂寞。一部旷世奇才的惊奇世界,等你推开这部大门。
  • 动荤

    动荤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少女的追星幻想

    少女的追星幻想

    来着一个‘脑残少女’的幻想,或许这是属于他们的时代,落魄天团的崛起,未来巨星的傻女儿,漂亮明星姐姐的超帅气男友……好看的人当然都要过的更好啦!
  • 毛坯夫妻

    毛坯夫妻

    雷烈看着熟睡的温小暖,觉得她越长越像猫,五官集中,表情散漫而诡秘,是因为和猫待在一起时间太长了吗?他亲了亲小暖的脸颊,她发出含混的两声哼哼,翻了个身。温小暖一只脚露在了被子外,红色的指甲油已经有些脱落,让人难判断这女人是爱美的还是邋遢的。雷烈把小暖的脚塞进被子,经过四只熟睡的猫,越过满地杂物,上班去了。每天都是这样,不到七点,雷烈起床上班,而刚刚躺下三四个小时的温小暖正处在昏天黑地的黄金睡眠阶段。雷烈要倒两班公共汽车上班,大概三十公里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可以到达公司,公车是走高速的。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言之有理

    言之有理

    从市长千金落魄成任人差遣的小助理,从父亲离世到背负莫名之罪,这十年以来,赵言之唯一不变的,是痴心不改、念念不忘地爱着那个名叫简理的男人!没人看好这种飞蛾扑火的犯贱,但赵言之自己明白,这个男人早已刻进她的骨里,伴随着与日俱增的屈辱和误解,终是成为她用尽一生都解不开的相思结,至死方休!不是她头撞南墙不回头,而是她心中压根没有南墙……可是,我累了,简理……
  • 傻子故事

    傻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