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2400000004

第4章 美国电视游戏节目创新案例解读(3)

这个节目总的来讲是一个撞大运比决心的节目。尽管其中也包含美女元素,但这些已经很次要了,节目本身更像一场赌博,因为有巨额奖金的刺激——你可能拿走一百万,当然目前还没有人成功过。所以在利益面前,人性的特点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再加上主持人的调侃和现场观众的起哄,包括亲友团助威,出什么主意的都有,现场就变成了一个公开的赌场。看赌博节目其实很好玩,这个节目本身没有任何益智色彩,多傻的傻瓜都可以玩,规则很简单。但节目组说,我们节目的意义在于告诉人们“要在正确的时机做正确的事情”这样一个现代商业理念。当然这只是他们的一面之词,我看到的就是一场精彩的博弈。

实际上,这种博彩的方式是当前游戏节目的重要构成元素,几乎所有游戏类节目都或多或少含有博弈类元素。只是在这种比决心和运气的节目中,博彩元素被发挥到极致,而其他不相关的东西都被去掉了。而且相对于运气而言,这个节目更强调决心。这和《幸运之轮》不一样。《幸运之轮》就是一个大轮子,转到多少钱是多少钱,像俄罗斯轮盘赌一样,当然它里面还结合了一些猜字谜的环节。但运气是被动的,决心是主动的。当然运气很重要,但选什么号,开不开箱子都是由你决定的。所以这也就成为体现人物个性的一个重要元素。大家以后要做博彩类节目的时候,请注意,运气和决心是博彩节目的根基。越是决心成分大的节目,它的戏剧性越强,给参加者的压力越大,给观者的观赏性越强。抓住要点,简单的形态可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前面说的几个节目,有的稍微老一点,也没几年历史,有的去年刚出现,但从样态来讲,都可以说它们是古典式的,尽管它们已经很不“古典”,主要是因为它们还是在演播室的环境里。

在上个世纪末,出现了一种更新的形式,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真人秀”。到底什么是真人秀,我个人觉得,我们所感兴趣的,或者说在国外——包括国内很多人,电视人比较认同的真人秀,其实是一种扩大了时空的游戏节目。游戏本身是虚拟的,但参加的人是真实的,因此我们不妨简单地说,真人秀就是对一个虚拟的游戏环境中一些人的真实状态的记录。

《老大哥》:摆脱空间与时间的束缚

《老大哥》(Big Brother)是出现最早的又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真人秀节目,它是一个标志。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它先是始于荷兰,后被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美国,包括非洲等18个国家和地区广泛移植。它在电视屏幕上成为收视率的最有力竞争节目。曾经一度在新世纪,就是21世纪刚开始的几年成为世界电视上的奇观,大家都在做《老大哥》,或者类似于《老大哥》的节目,比如《阁楼》等,都是《老大哥》的翻版。

《老大哥》是静态真人秀,后来这个形态有所改变。到了美国,虽然还是做《老大哥》这个节目,但形态就改变了很多。但它的原始形态是一个静态的真人秀节目。尽管是一个游戏,但它不需要实际的比拼,就是参加游戏的人在那个地方过日子、活着。《老大哥》这个名称起源于英国小说家奥威尔的小说《一九八四》中的一句“老大哥在看着你呢”。(《一九八四》是世界三大反“乌托邦”作品之一,作者大约在1949年写这部小说,他认为这个世界要走向全面的集权主义,所以到1984年,全世界就只剩下三个国家,都是集权国家,互相打来打去。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生活在三大国之一的首都伦敦,是宣传部的官员,每天的工作就是篡改各种历史。他知道这个社会到处都有电幕,这是一种双向电视,既传图像让你看,又是一个探头,把看电视的人的形象传给监视他们的部门。比如早晨起床做广播操,有的人偷懒,屏幕里就会有声音要求他认真做。有的人以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死角,就干着一些隐秘的事情,而且也一直没有被发现。其实死角是没有的,他一样被监视,只不过某些部门暂时不想动他而已。)

“老大哥在看着你呢”这句话中,“老大哥”是这个集权社会的集权者,他无时无刻不在监视着每一个人。节目用这句话,其实说明它的源点在于“窥视”。就是说,在节目中,你被监视着,在这种情况下,看你将如何行动。它的基本形态就是找12名背景不同、性格各异的原来素不相识的选手,6男6女,几乎都是俊男与美女,让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特制的有着花园、游泳池、豪华家具的大房子里。“老大哥”设置了25台摄像机(后来美国的节目有40多台摄像机)、32个麦克风和40公里长的电缆,一天24小时地记录他们的一举一动,每周制作成一个小时的节目,向电视观众展示屋内发生的大事小事。在共同生活的85天里,选手们每周六必须要选出两个最不受欢迎的人,再由观众在这两人中选出一个他们最不喜欢的、最没人缘的选手出局。一周淘汰一个,最后只剩下一个人,这个最后的获胜者将得到一笔大奖。按照现在的行情,都是一百万,可能是英镑、欧元、美金,数量都是一百万。

有的国家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还留下一块“安全角”,卫生间是没有监视器的,有的国家连卫生间也装有监视器,选手所有的行动全被监视记录。但不是全部的记录都编进片子,而是选择性地编辑,一周的生活会编成一集片子。选手们在节目录制期间,可以做任何事,看书、锻炼,或者谈情说爱。据说《老大哥》的西班牙版就变成纯粹的恋爱游戏,大家都在谈恋爱,通过恋爱关系来寻找盟友。

《老大哥》充分满足了公众的窥视欲。游戏规则让每一个参加者既要考虑在小团体中力争不被选中,又要尽可能讨好电视观众(如果在小团体中被选中,只要观众力挺,也能继续留下来参与游戏),在利益的驱动下暴露自己复杂的人性。

窥视复杂人性中的弱点,是真人秀这类节目最大的卖点。在很多学者和理论家看来,所有涉及影像的媒介,都是为了满足公众的窥视欲的。比如法国的新浪潮导演特吕弗就说希区柯克的《后窗》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特吕弗认为,其实电影就是一种窥视,《后窗》讲的是一个关于窥视的故事,所以是一部关于电影的电影。

跟电影比较起来,电视更能在满足观众的窥视欲上有所作为。因为电视的窥视能力更强,它有即时传真的特点,有实时性。其实电视从一诞生起,就在很大程度上担负着比电影更完美的窥视的功能,只不过长期以来,电视主要以两种方式来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一种是所谓虚构节目(Fiction),即电视剧。电视剧和电影的功能差不多,表现的是虚构的故事,但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观众的窥视欲望。不过在这一点上,有点隔靴搔痒,因为观众看到的毕竟是编出来的故事,不那么过瘾。还有一种就是纪录片,讲的是真实的人的事情。比如国内,像《东方时空》里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曾经很受欢迎。因其满足了观众的窥视癖。“窥视”这个词没什么不好,它只是表明了人对他人的关注和好奇,或者说通过对他人的关注来完成对自身的影射和观照。这一点从审美的角度是可以理解的,并不像人们一般想象的那么坏。《生活空间》这样纯粹的纪录片又出现了什么问题呢?主要是戏剧性不强,如果我们真的把现实生活,或者生活中哪怕较有戏剧性的一段给表现出来,也仍然不够集中、不够典型,对人性的真正特点难以集中表现,导致观众失去耐心。所以后来人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电视剧。

电视在表现普通人的生活、满足观众窥视欲望的时候,发现了某种方式,可以把上述的两个方面结合起来,于是真人秀出现了。它结合了纪录片和虚拟的电视剧的特点,把普通的真实的人放在一个虚拟的环境里,这个虚拟的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规则和程序制造的一个游戏情境。每个参与游戏的人都有获胜欲望,想获胜就要遵照游戏规则行动。设计得好的游戏规则是可以把人逼疯的,在半疯不疯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就更加典型、更加彻底,也更有戏剧性。所以说“真人秀”这种节目方式本身就体现了电视最本质的特点,让电视在娱乐性和真实性上得到很好的结合,充分满足观众的窥视癖。因而这类节目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诞生之后迅速蔓延到世界各地,可以说现在世界上各国电视上都或多或少地有真人秀节目,或者有受真人秀影响的节目样式。这是电视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轨迹。电视出现一种新的节目样态,绝不是某个人灵机一动发明的,而一定是和电视自身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以及社会的大状况、大环境互相联系的。

这样的节目形态,在时空形态上对传统的游戏节目是一次革命。传统的游戏节目是在室内拍摄的,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空间,无法充分地表现人物真实的性格。像《老大哥》这样的真人秀节目,都有一个非常长的时间,少则数集,多则几十集,完整的一个演季,空间上也要比演播室大得多。那么更长的时间、更广阔的空间,使得节目在满足观众窥视欲望的时候,有了更充分的载体。

当然,真人秀节目的空间是有固化符号的。好的真人秀节目,空间符号非常重要。几乎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都很注重空间上的符号固化,会用一定的空间符号来固化。比如说《幸存者》典型的空间符号就是它的“部落会议”,每一集的会议地点不尽相同,有时在废墟上,有时在山洞里或者草棚里,不过舞美设计都是一个风格,几个火把,古朴原始。一直到最后大结局的时候,回到洛杉矶,仍然在舞台上搭一个跟在现场一模一样的场景。

这样的节目在叙事上也有创新。比如从《老大哥》开始,有一种新的叙事方式,我把它叫做“追述”。过去我们拍电视专题片,尤其是国外拍电视专题片,都大量用到追述。当我们用现在时态讲过去时态故事的时候,过去是根本拍不到的,唯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让大家说。大家看,《六十分钟》在“说”,《四十八小时》也在“说”。《四十八小时》用一个小时的时长讲一个案子,基本上都是过去时态,偶尔会有现在时的,那就是案子还没完,还和现在连着,大部分都是纯过去时态的。怎么“讲”呢?就是记者的采访,一个一个地采访,可能采访到二十多个人,然后把这些人的讲述剪辑到一起,变成了一个话语流。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在追述。

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追述,还谈不上创新。真人秀的“追述”是什么样的呢?准确地说,应该是在行动进程中的追述。具体说来,真人秀能够展示现在时态,因为它“在场”,所有的机器都在24小时工作,都在拍你,尽管播出的时候已经编过了,成为一个过去时了,但它的展现形式是现在时的。比如在《老大哥》中,我们会看到几个人在一块儿商量怎么样对付另一个人,《幸存者》中更简单,我们看到有四个人在海边捞鱼,想办法改善生活。这四个人干得很辛苦,另外还有三个人在一旁闲待着,什么也不干,还说三道四。这个场景是一个进程,现在时态的进程。如果是一部电视剧,在这一段,编剧要展示这四个人跟另三个人的关系已经疏离,这四个人对那三个人很不满意,而那三个人还洋洋自得;那么编剧就要在此编出情节来,编出语言来,甚至编出内心独白来。这是编剧的责任,要不然这一段就没什么作用。这是在电视剧中。但在真人秀中不能编。大家就在这么干着,而且这个情景、这个过程本身有意味,但常常并不清楚,也容易被观众忽略,那么纪录片的老方式在这里就派得上大用场了:一边几个人一块捞鱼,一边不断地有人在旁白。这个旁白声音是自然的,跟现场的声音是经常进进出出的,即现场的同期声和旁白是水乳交融粘在一起的。同时在镜头上也不只是展示这几个人捞鱼,还有一个人在旁白,而这个声音是现场的某个人在后来说着这件事。说我们在捞鱼的时候,水很凉,很辛苦。说着的时候,镜头突然转到另一个场景,主述者对着镜头(这个画面就是后来拍的当事人)。然后又会切回到捞鱼的现场。

这是《老大哥》最主要的发明,而且被后来所有的真人秀节目采用。这正是为适用真人秀这种特殊的体裁而发明的新的叙事方式。国内搞真人秀的人基本还没有感觉。只有少数,比如《赢在中国》用了,多数的还不知道用这种方式,以至于在表现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捉襟见肘,想表现的东西表现不出来,后来说的又跟当时的不连着。其实这就是一种特殊的剪接方式,就是把一个进程加上事后的(到底是事后的什么时间并不重要,可能是事后一小时,可能是当天晚上,也可能是多天以后)当事人对于当时的情境、当时自己的想法的评述,使得叙事变得相对完整。如果大家能记住这一点,并在今后看节目时多加注意,就很有收获。因为任何一种叙事方式出现后,在发展过程中,它的使用都不仅仅限于这种节目样式,而可能被其他的节目样式利用,因为这种叙事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可能在电影中,也可能在电视剧、纪录片,甚至新闻中用到。我注意到国外已经有用到。多了一种新的叙事手段。

我看过美国一部文艺片《毒药》,三个故事互不关联,但三个故事用了三种拍摄方式、三种叙事方式。一个故事采用上个世纪40年代好莱坞经典叙事,黑白片;一个是60年代的新浪潮,已经是彩色片了,但是色彩饱和度比较差,叙事是云遮雾罩,连贯性差,许多变形的形象;还有一个是用电视的方式,画面鲜亮,有大量的采访,采访后的内容被组合到一起。这部影片很有意思,它有意识地把40年代、60年代和80年代的典型叙事方式放到一部片子里进行对比。这个说明什么呢?就是任何一种叙事方式产生之后都有可能扩散、弥散出去,而只有特别敏感的人才能捕捉到,才能用到自己的作品里。希望大家注意。

传统游戏节目最大的弱点在于时空的局限,因而无法充分表现人物(性格)。而《老大哥》开创的真人秀形态解放了时空,将真实记录与戏剧性情节及人物性格的真实显露巧妙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窥视他人的欲望。

同类推荐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2017年上海民生发展报告(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智库报告之一,集中反映了上海转型发展、城乡一体、社会民生、基础教育和社会建设等领域的最新成就和一线案例,对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发展改革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报人成舍我研究

    报人成舍我研究

    本书共分三部分:专题研究论文、成氏原著文选及相关附录文献,其中成氏原著文选为成舍我离开大陆前发表的主要新闻学文章,在大陆地区首次集结出版,可为相关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原始资料。本书第一次提出了成舍我独特的“二元一体化”办报模式,并对其新闻思想与办报理念进行了多角度、纵深化的详尽分析,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

    《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是《河南教育》(高校版)杂志联合全国40多所高校举办的“辅导员工作100个怎么办”征文作品精华集,浓缩了100位辅导员的育人实践和思考,也收录了13位辅导员工作专家的精心点评。书中所选案例基本上涵盖了辅导员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广大一线辅导员提供了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工作经历以及问题处理技巧。
热门推荐
  • 基因古武道

    基因古武道

    上古古武世家的唯一继承人,华夏的最强者李修,因为一块祖传的玉佩和一部神秘的修炼法诀。被意外带到了基因和武道盛行的神之大陆。在这里,觉醒者能拥有魂兽的全部实力和能力。强大的武者能翻天倒海,掌碎星辰,滴血重生。且看李修在这异世大陆如何大放光彩,拳败各族天骄妖孽
  •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她每天都忙着撩男神

    时光管理所里默默无闻的时管理员时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1.努力赚钱2.还是努力赚钱3.撩男神只可惜梦想这么伟大,现实却是很残酷,不仅天天被上司主神大人压榨,还要被派入三千小世界里去完成任务?!尼玛也不带这样压榨员工的啊!什么?完成了任务就能升职?升职=有钱作为隐形财迷的时玖表示心动了,义不荣辞的踏进了小说世界去完成所谓的任务。
  • 我的武功秘籍

    我的武功秘籍

    我听过郭靖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也见过索隆的三千大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不知道活了多久,当我再睁开眼时,就见一猴子跪在我面前,求我教他长生之术。这满天的星辰啊,我当踏遍,不为什么,只是想逍遥罢了。
  •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做个春风中荡漾的反派吧!瞎子对他说。秦牧的反派之路,正在崛起!书友群:600290060,624672265,VIP群:663057414(有验证)普通群:424940671
  •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第四卷)(纯文字新修版)

    《射雕英雄传》又名《大漠英雄传》,是“射雕三部曲”之一,下接《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这部小说历史背景突出,场景纷繁,气势宏伟,具有鲜明的“英雄史诗”风格。在人物创造与情节安排上,它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一味传奇,将人物作为情节附庸的模式,坚持以创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为中心,坚持人物统帅故事,按照人物性格的发展需要及其内在可能性、必然性来设置情节,从而使这部小说达到了事虽奇人却真的妙境。
  • 太平捕

    太平捕

    沈王府,明山堂十二惊鸿出,刀剑照影来。本是太平道上平凡小捕快,奈何江湖浪涛深,步步惊心中,他不平凡的过往也逐渐展开。双刀名捕,沈家世子,无心少年。飞雪落花辛国内,武林不见侠客踪。杂学百家的墨昙心,在这异界异国,开始了他的传奇。不平凡的人物,不一样的穿越,不一样的故事。一样的精彩!
  • 皋兰异人传

    皋兰异人传

    这时正当前清乾隆初年,因为黄河之水,上面急流骇波,奔涛汹涌,水力绝大,底层尽是浮沙,无法造桥,只逢到塔顶开光之期和一年两次大汛,才由当地绅商集资,雇上什七条大木筏,用铁链锁连,搭成临时浮桥渡人。平日全仗黄河中特有的平底方头渡船来往载渡,河宽浪急,扁舟斜渡,过河一次至少也得一个多时辰,风不顺时,甚至斜流出二三十里,费时半日不得拢岸。再一不巧,遇上河底忽然拱起的淤沙将船滞住,来去不得,耽搁上好几天的都有。河既难渡,黄河中的灵异之迹又多,本来船上人个个迷信,加以那条渡口正对白塔,因而附会传说越来越甚。
  • 瓶中魇

    瓶中魇

    下班后,杨白和往常这个时候一样,步行到车站等候开往自己家里的那班公交车。他看着眼前一辆辆飞驰而过的车子,眼睛里流露出焦急之色,已经等了将近二十分钟,可还是没有见到25路公交车的影子。正是下班的高峰期,等车的人越来越多,车站显得有些拥挤。一大一小两个乞丐正在人群中乞讨,几乎每个人看到他们迎面向自己走来,都皱着眉头后退几步,脸上挂着十分厌恶的表情。这种景象在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杨白已经司空见惯了。小乞丐大概只有七八岁,此时正眼巴巴地望着杨白,眼神里充满了期待。
  • 万世圣道

    万世圣道

    仙道渺渺,人道茫茫;世间有五仙,天地人鬼魔;世上有五灵,人兽灵鬼魔。
  • 逍遥小医圣

    逍遥小医圣

    一个来自深山茅草屋的神医,默默的在人世间川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