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9400000002

第2章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2)

实际上,在六七年前,人民日报内部还曾为“国际新闻能不能上一版”进行过争论。而现在,我们有39个国外分社,每天的20块版面中有3块版专门报道国际内容,如“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坠崖身亡”、“民主党获得日本众院选举胜利”等国际新闻,也常常出现在“寸土寸金”的头版。《环球时报》也于2009年推出了英文版,以全面提高我们的国际传播能力。

我们的新闻报道,我们“自己的报纸”,是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中国与世界交流对话的平台。铁娘子撒切尔夫人说过一句让许多中国人深受刺激的话。她说,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今天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话虽刺耳,但说出了一个问题:一个真正的大国,不是靠卖衬衫给世界贡献多少GDP就可以的,它更需要在文化、在人类的价值观上,拥有影响和引导这个世界的力量。在经济硬实力之外,我们必须铸就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体现自己文化价值观的传播力。

在这方面,作为承担政治传播任务的主流媒体,人民日报责无旁贷。如果没有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主动意识,没有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就很难在国际舆论场中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也很难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展示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形象。《人民日报》作为中国第一大报、世界十大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理应承担起“向世界传播中国”的责任。

把人民日报放在历史坐标、传播场域、国际格局这三个维度中去考察,就能知道人民日报从哪儿来,现在在哪儿,更重要的是,也能明确我们将往哪儿去。

二、人民日报的发展变革

概括地说,今天的人民日报将朝着着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和现代传播体系的方向努力。

具体是两个方面:一是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二是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1.打造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

2008年“两会”结束时总理的记者招待会上,我们报社的一名女记者站起来提问,自我介绍时说的是:“我是《人民日报》、人民网记者。”她问的问题,也是来自“两会关注热点”、“我有问题问总理”等网上调查的。

《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关系大家都很清楚,而实际上,人民日报社也一直在按照总书记“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的要求,进行着“全媒体传播”的探索。这其中,有《人民日报》,中国第一大报;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对外宣传;有人民网,重要官方网站;有《环球时报》,民间舆论重要载体;还有《京华时报》,北京人的都市报等等。

我们报社目前有20多种报刊,形成了一个“媒体方阵”,报纸除了刚才提到的《环球时报》《京华时报》,还有《健康时报》《中国汽车报》《中国能源报》等,杂志有《新闻战线》《中国经济周刊》《环球人物》《人民论坛》《大地》等,我们还有人民日报出版社。在具体的新闻实践中,我们正在按照全媒体传播的媒体战略,积极整合报社的资源,形成合力。

以2009年的国庆报道为例,我们组成了由《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民网、《环球时报》《京华时报》等共同搭建的立体报道平台,报与报呼应,报与网联动,资源共享,形成合力。《人民日报》推出国庆特刊,60个版,市场反响很好,在报刊亭上卖出了超出标价的价格;人民网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漫等形式,直播报道国庆阅兵的盛况,还有让网友留言祝福祖国的专题页面等等;《环球时报》大量报道世界各国和地区人民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关注,并针对一些歪曲报道,澄清事实,以正视听;《京华时报》在街道上、胡同里抓细节、抓故事。党报、网络、都市报等不同特质的媒体在运行上形成互动和呼应。

大家可以看到,舆论引导新格局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这也就是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所说的,“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在今天这个时代,人民日报社必须构筑自己的媒体阵营,在面对不同受众的对象化传播中,实现自己的传播效果。

2.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传统媒体都感到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源于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更源于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我们说时代发展的场景变了,就国家而言,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治国理政的思路更清晰了,比如十七大报告中,强调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这四权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传播观念的变革,成为近年来新闻界改革创新的直接思想动因。

一张背负深厚传统的报纸,如何实现传播观念的变革创新?

2009年世界媒体峰会上,美联社社长兼首席执行官汤姆·柯里(柯里在会前专程到人民日报社,我们谈了两个小时)讲过这样一个“篮球比喻”:1984年,篮球界引入“三分球”规则,使得三分线外的小个子投手和篮下三秒区中的高个子球员变得同样重要,一个小小的改变,提升了整个运动。实际上,不是只有大的改变才能带来大的变化,小的改变也可以带来真正的创新。关键是需要找到那一个点。

对于媒体传播而言,也是如此。人民日报社也在办报的实践当中不断更新传播理念,力求寻找到这样的创新点。

在传播内容上,我们找到的点,在大家看来,就是“新闻规律”。在抓新闻上突出了两条:一是新闻提速,二是新闻分析。用提速争取速度,用分析展现深度。推出“热点解读”、“人民时评”、“国际论坛”等一批栏目,对应读者的需求。

比如关于北大的新闻,“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实施方案推出第二天,11月10日,我们就刊发评论希望“实名推荐不要变成权力寻租”,在首批获得推荐资质中学名单公示第二天,即11月17日,我们的文化新闻版进行了报道,并从“社会信任缺失”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北大此举遭到质疑。18日,我们的“人民时评”又刊发评论,呼吁给北大的教育改革多一点宽容,对这件事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分析。

来北大,讲北大的事,大家感兴趣,正说明新闻“贴近性”的重要。实际上,在办报的过程中也正是如此:有效引导舆论,必须研究受众心理,满足公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

这些年来,中央一再强调媒体要注重新闻传播规律,并形成了在突发事件上“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20字方针。正是按照这个精神,我们对群众关注的重大突发事件、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做了积极探索。前不久发生的“钓鱼执法”事件,我们除了发布好事件动态新闻,还刊发了三篇“人民时评”。又比如最近的“南京孕妇事件”、“足坛抓赌打假”、“牵尸要价事件”、“创业板泡沫”等热点新闻中,我们都在第一时间发言,表明态度和立场。在很多人看来,《人民日报》代表了中央的声音。对这些社会热点不回避、敢直言,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的作用。

在寻找创新点的过程中,我们体会,只要我们能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群众诉求,把握时代脉搏,就能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推动时代前进,赢得读者,获得尊重,产生影响。

三、人民日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社会责任,有职业精神,有专业素养,有开阔视野。像人民日报这样的媒体,是要有一份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的,有奉献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新闻这个职业,被称为社会的瞭望者。没有敬业、乐业的职业精神是不行的。说到专业素养,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全媒体记者。新闻发生时,能够及时赶到现场,用手机短信给人民网传回短消息,用数码相机拍摄现场照片,用DV拍下现场视频,用笔记本写下现场报道,在第一时间通过手机或无线网络传回。开阔的视野是与我们这个开放的时代相适应的。新闻报道时,要能够打开思路、打开视野,用鲜活的文字传达深刻的思想。

当然,我们也需要经营人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各方面的人才。总之,我们需要年轻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激情的年轻人。鲁迅先生说过,北大是常为新的。北大走过了100多年,依然因为有在座的各位而青春洋溢。走过60年的《人民日报》,同样希望因为你们的加入激荡起青春的热情。

作为一个在人民日报工作了十几年的“人民日报人”,我无法像学者一样,不带感情色彩、客观冷静地分析、评价人民日报。我对人民日报的感情,也并不是因为我处在人民日报社社长的位置,它更源于我作为人民日报一员对人民日报社文化的深切认同。这种文化是一代一代“人民日报人”共同铸就的。

从燕园到金台园,你们会发现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一样的青春活力和创新热情,一样的学习机会和娱乐生活,甚至一样激荡在我们心中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想主义。这就是为什么你们这些学兄学姐们选择了人民日报——他们深知,将自己的未来与这张报纸联系在一起,将能够见证并推动我们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无论这种变革多么艰辛多么漫长多么任重道远,但我们坚信它会有美好的前景,坚信它会在我们的参与中一天天接近。

(张研农:人民日报社社长)

同类推荐
  • 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

    广西大学史话(1928—1949)

    以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为首的新桂系掌权伊始,为培植建设广西的人才,1927年冬间,省政府决定在梧州筹办省立广西大学,并由省政府主席黄绍竑邀请本省籍留德工学博士马君武(当时在上海大夏大学任校长)任校长,自此拉开了广西大学的历史序幕。本书记载了广西大学自1928年创办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22年的历史。再现了广西大学这所曾经的名校的发展轨迹,于军阀混战之中,马君武等先贤为办学而历尽艰辛;在抗战时期山河破碎之际,西大师生为保家卫国而投笔从戎、为保校而辗转迁徙,其间事迹可歌可泣。
  • 逃离北上广

    逃离北上广

    在本书中(书中所用人名大部分为化名),我们精心挑选了“坚守者”或是“逃离者”的种种事例,并对这些现象作出了解读,对于应该“坚守”或是“逃离”进行了分析,从中可以发现他们“坚守”或是“逃离”的原因,以及“坚守”或是“逃离”后的心态和生活状况,希望这本书能让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而拼搏奋斗在各个城市的年轻人解开心中的疑惑,找到前进的方向,获得拼搏的力量,为自己心目中向往已久的理想生活而不懈拼搏!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

    当代欧美身体研究批评

    身体是什么?人究竟是精神灵魂性的存在,还是身体性的存在?为什么身体研究热潮会在20世纪中后期出现?本书是目前为止国内对欧美身体研究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分析与评述,不仅对欧美身体研究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梳理,还论述了欧美身体观念的发展史、身体研究的理论资源及其发展史、身体为何会成为一个问题、身体研究为何会出现、身体研究所针对的主要问题等。在此基础上,还把欧美身体问题置于中西比较视野中,辨明了欧美身体观念与中国传统身体观念的异同以及各自所产生的哲学文化背景。本书运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研究视野非常开阔,跨越了哲学、文学、文艺理论、艺术等学科领域,兼具对中西文学文本的深入解读。在阐述欧美身体理论的同时,初步思考了与此相关的中国问题,由此不仅凸显了欧美身体研究的特点,而且有利于推动中西身体理论的学术交流和对话。本书虽为学术著作,但行文平易晓畅,所探讨的许多论题既有学术性,也是人们感兴趣的通俗话题,兼具学理性与可读性。
  • 耶鲁大学公开课

    耶鲁大学公开课

    一本书《耶鲁大学公开课》读懂美国精英式教育,足不出户上耶鲁! 耶鲁大学曾经为美国培养了5位总统和13位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大批的优秀人才,它是著名的“双脚走路”的名校,无论在本科生教育,还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都享有盛誉。耶鲁大学到底有着怎样的精神传承,又是使用何种教育方法成就了政坛、商界、科学界一批批领袖人物?罗特编著的《耶鲁大学公开课》以全面、独特的视角告诉你如何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怎样对待生命,怎样对待竞争与合作,使你在人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练就克敌制胜的“法宝”,成就光明、积极的人生。
热门推荐
  • 爆笑宠妃:爷,我等你追妻

    爆笑宠妃:爷,我等你追妻

    杀手界的奇葩,没错,就是她!别人都是冷血无情的杀手,但她不是。檀梵曾说过一句话:生命财可贵,美食价更高,若为美男故,一切皆可抛!和美男赛车,檀梵很不幸发生了意外……再次睁开双眼,漏雨的屋顶,透风的窗户,盖不着脚丫子的破棉被和断了一部分的烂桌子,靠啊,这是哪儿?不过,穿越嘛,多大点儿事儿,姐也是有一技之长的,饿不着,还很逍遥,听说古代盛产美男?那感情好啊,像美男这种生物,多多益善,养眼!谁知,见了某男以后,某女的眼睛就再也挪不开了。于是某女决定制定一套计划,套路某爷追妻!
  •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后世一代武术宗师穿越到了三国。“吾庄后有一桃园,明日当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齐心协力,然后可图大事。”刘谦疑惑盯着眼前这人,“你是?”那人声音如洪钟,“哥哥啊,你刚才不是问过我了吗?我叫张飞啊。”刘谦眼睛挣得老大,张飞?桃园?称我为哥哥?“那我不就是——刘备!!!”
  • 繁华落尽

    繁华落尽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作品讲述了主人公许杰二十岁到四十岁的起落浮沉。早年,他是翩翩少年,享受着亲友的呵护、小资情调和优裕的物质条件;随后,他是大学校园里的青年才俊,才华横溢,挥洒青春,目睹了生活的现实;终于,他成了远赴异乡、艰难生存、职场打拼、恪守着基本道德底线的复杂的中年男性。最终,如同画了一个圆,他回到故乡,在人生的大沧桑中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救赎,收获了温暖的情感。
  • 我的身体有地府

    我的身体有地府

    别人修炼的是紫府元婴,他修炼的却是地府十八层地狱。一个黑色的小球,让他的修仙之路和别人完全大相径庭,同样的修真功法,别人修炼出来的是紫府,他修炼出来的却是地府,别人炼气,他也炼气,然而别人炼气凝丹,他炼气凝结出来的却是地狱刑具。不同的修炼道路,不同的战斗方式,不入流修真世家的小公子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感悟,在这个修仙者的世界里,踏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一条成神之路。
  • 完美的背后

    完美的背后

    通过富有鲜明个性的文字,充分地将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凸显出来。特别是关注身边小人物,他们的苦痛作者感同身受。以古人古事为题材,诠释那一个个高贵的或者是丑恶的灵魂,智慧地注入她自己独特而新鲜的感悟与见解,不时闪现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末世之我不想当最后的大boss

    末世之我不想当最后的大boss

    一个经历了无数次重生的亡者,与地狱做伴,只为探求重生的真相。浩瀚星海,一个从尘埃里走出来的“大人物”,我的目标可是征服眼前这个宇宙。
  • 渡金时代记事录

    渡金时代记事录

    这是人类走上黄金时代前的过渡期,看人类如何快速完成技术积累走向宇宙...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蚂蚁能吃象

    蚂蚁能吃象

    我是一只小小小蚂蚁,我想要飞可是我没长翅膀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