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300000014

第14章 娱乐电视的表现与影响(一):新闻节目娱乐化(5)

就娱乐观众而言,电视新闻娱乐化提升了娱乐性的地位,放大了新闻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改变了我国媒介内容以往一味地“重宣传轻信息、重教育轻娱乐”的状况,力求让观众喜闻乐见、满足他们“使用”媒介时的娱乐需要。显然,新闻娱乐化的初衷主要是迎合观众。为了赢得观众,电视新闻从宣教讲坛上走下来,用娱乐“改造”新闻,进而,以新闻为娱乐的手段。“娱乐化的新闻报道是对过去死板的新闻报道模式的一种反叛,当然也可以说是对长期以来文以载道格式的改良,甚至还可以认为娱乐化倾向体现了新闻民主的真意”——像登上社会现实舞台的其他现象一样,新闻娱乐化出现在市场经济初期自然有其合理之处,它在一定程度上使新闻媒介走向市场,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的传媒。在社会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在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和接受心理的情况下,充分发掘新闻的娱乐功能,不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众,而且能够提高新闻媒介的市场竞争力。

但是,假如娱乐性的表达超越了合理的度,导致喧宾夺主——新闻娱乐化,使得新闻主要成为娱乐工具的话,那么,过分张扬的娱乐功能必然影响到“传递信息、沟通社会”功能的发挥,新闻传播事业必然误入歧途。新闻娱乐化误入歧途的事例并不罕见,例如:2004年9月6日晚,央视国际频道《今日关注》栏目关于俄罗斯别斯兰市中学人质危机的报道中,推出以手机短信方式“有奖竞猜死亡人数”的游戏,引起公众的震惊和愤慨。毋庸讳言,新闻娱乐化已经是荧屏上活生生的现实存在,如果我们听之任之、不加防范,最终,日益低俗化的“电视新闻”恐怕会变成垃圾文化,媒介随之丧失公信力和权威性,沦落为“愚乐”观众的玩具。

追求一时的轰动效应、执著于一时的赢利,哗众取宠、耸人听闻,一味地迎合受众的猎奇心理——例如,一哄而上地炒作明星绯闻,肆无忌惮地渲染暴力和色情场面刺激观众的生理欲望,甚至不顾新闻职业道德,无中生有、节外生枝地制造“假新闻”……这样做节目无异于饮鸩止渴,而且,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

新闻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为人们的生存、发展提供指导。渴望及时、充分、可靠、有用的参考信息以供正确决策,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众多分散的、多元化的决策主体的当然选择;而这部分决策参考信息大多属于严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并非软性消闲的娱乐性新闻。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育,我国即将迎来新的一轮也许更加深刻的社会转型。人们决不会忽略、决不会漠视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新变化,而且,社会变化的速度越快、程度越深,了解变动以供决策的需求越旺盛。因此,观众对严肃的、硬性的、解释性的决策参考信息的需求只会转旺,盛极一时的新闻娱乐潮必然让位于以全面、真实、迅速、权威、客观、公正取胜的严肃新闻。反之,如果主流媒介不能提供合格的新闻服务,满足观众深层次的资讯需求,信息饥渴的人们必将“自助”、“自救”,这些“主流媒介”就会被弃置一旁。传媒界信息控制上的操作偏差殷鉴不远。2003年“非典”初期,国内的主流媒体集体失语,于是,境外媒体乘虚而入,备受瞩目、身价陡增,另外,人际传播和网络空间异常活跃,甚至谣言满天飞。

在媒介商业化、娱乐化的潮流之中,新闻的娱乐化被认为是“最深刻也是最危险的变化”。美国著名主持人丹·拉瑟说,“我们已经变成好莱坞了。我们化重要为琐碎,将最好的时段给了闲言碎语和奇闻”;德国记者协会主席赫尔曼·麦恩指出:“当信息‘包装’服务于市场推销目的,因而‘包装’比信息本身更受重视之际,信息对公众的告知功能也就名存实亡了”。如果它“只软不硬”,而且每况愈下,那么,其中“软”的娱乐性元素将在激烈的同质化竞争中被过度放大,而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硬”的东西则被遮蔽。由此,导致软新闻进一步萎缩、沉降为家长里短、飞短流长。有论者满怀忧虑地写道:在市场的利诱下,媒介已从“守门人”(gatekeeper)变成了市场口味的追逐者;新闻和娱乐融合并不是一件好事,因为过于注重娱乐性的新闻几乎注定会导致歪曲事实和产生误导,那些冒充新闻的娱乐(产品)更为阴毒,因为它们玷污了真正的新闻。

逐渐娱乐化的中国电视新闻包括多少严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内容?能给受众提供多少全面、真实、权威的信息?能否给受众提供足够的严肃的、硬性的、解释性的决策参考信息?——我们不能够确定。不过,假如“晚间新闻”、“民生新闻”、“方言新闻”一味地“软”下去,西方传播史上的“黄色新闻潮”会不会在我们面前卷土重来呢?

二、“软着陆”还是“软骨病”?

相对于“晚间新闻”,民生新闻最大的“用处”就是舆论监督,这是它扬名立万、取信于民的杀手锏;反过来看,“软骨病”问题在民生新闻身上更加突出。有论者明确提出,“敢于批评是民生新闻的实力指标”。然而,民生新闻的脊梁却好像从来都硬挺不起来。那么,软新闻是否已经塌陷成为伪新闻,而且积习难改?当前,舆论监督上的“硬度”可以当作试金石。

开播之初,《南京零距离》以它锐利的视角、犀利的语言引起广泛关注,扶持弱势群体、曝光城市黑暗,让刚刚出道的它如同一枚重磅炸弹引爆在南京上空,于是,节目主持人被戏称为“包青天”,“有事不仅找110,还找《南京零距离》”成了很多市民的共识。然而,大量(尤其是针对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批评报道触及部分单位和个人的利益,栏目组遭遇了空前的压力。于是,《零距离》转而关注一些更加鸡零狗碎的事物,并且,即使“拍苍蝇”也倾向于“深入基层”。事实上,当前的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保障。有论者指出:中国的现状是法律不太保护媒体对企事业单位的监督报道,媒体等于被捆绑起来了。

一份调查显示,中国的新闻媒体面临“名誉侵权”诉讼时,一审的败诉率高达69.27%;而且,法院受理对新闻媒体的名誉侵权诉讼的门槛也很低。相比之下,在美国,媒体的败诉率仅为8%——几乎绝对地保护它的言论自由权。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打赢官司并获得赔偿金的概率是61%,而在美国仅为6%;除去诉讼费用等等,企业起诉媒体还能盈利的概率,在中国是36.5%,在美国仅为1.2%。试想,如果媒体总是这么容易被诉、这么容易败诉,记者及其主管怎么能够(愿意)去质疑、批评、监督报道呢?

主持人孟非曾经仗义执言:“如果我们在对任何事情发表看法时,试图把所有人的好恶和利益都考虑进去,或者想取悦所有人的话,那我们就什么观点都不需要有了。而我一直认为媒体没有了观点,它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义”。确实颇有见地,听来也铿锵有力。但是,下面这句话却说明事情没有这么简单,“《零距离》以如此先锋的姿态存在过三年,领导没有做过一次检查,我没有受到过一次批评”孟非在“首届中国电视十大名栏目名主持讲坛”上的发言。

2008年2月25日,孟非在节目中质疑南京市主管环卫的副市长的工作绩效,引发了《零距离》网友热烈的议论,不过,他们一边大呼爽快,一边因为主持人的“出格”忧心忡忡。网友们的担忧显然并非杞人忧天,怎样保护“见义勇为、为民请命”(甚至哗众取宠)的媒体(人)?至今仍然是一个问题。

当前,媒体舆论监督的时候好像在走钢丝,既要做平民大众的贴心人,又不能开罪各级机关及其属员。从根本上、长远上看,平民大众和党政机构的利益应该说是一致的,但是,如果要求“时时处处事事都必须吻合”恐怕既不现实也不必要。然而,现实情况是:勇于“走钢丝”的媒体也只能“时时处处事事”都极力调和,虽然清楚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长此以往,趋利避害的本能会促使媒体作出怎样的抉择呢?——不言而喻。

同类推荐
  • 素质教育在中国

    素质教育在中国

    中国的素质教育要做什么,我想可分为两个方面,即做人与成才。从古至今,海内外的教育在培养学生做人这一方面都有共识。北宋的张载和现代的陈鹤琴都论及过做人。陈鹤琴认为在具备健全的身体,创造的能力,服务的精神,合作的态度,世界的眼光的基础上,不仅要做中国人,而且还要做世界人,要以宇宙为学校。要做世界人必须具备爱国家、爱人类、爱真理。素质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还要让他们成才。要实现这样的目标,现在西方社会中提出的把学生放在“适应性领域发展”的观点与朱熹的思想大致相同。
  •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教学质量提升手册(下)(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塔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 美学与翻译研究

    美学与翻译研究

    从其他学科吸取理论营养来丰富和充实自己学科的研究,这种跨学科、跨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译学建构无疑是非常有益的。然而,诚如杨自俭先生所说的那样,“虽然有许多文章都强调要重视从相关学科中吸收新的理论与方法,但大都只是提提而已,很少有人从哲学、文化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中借来新的理论与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发现新的问题,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 德国足球风云

    德国足球风云

    本书分日耳曼战车发韧之初,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职业化的创立与“广告热”,“足球皇帝”出道等数章介绍德国足球运动。早在19世纪60年代,现代足球运动就传入德国,并在这片土地发展成燎原之势。1860年,“慕尼黑1860”足球俱乐部的成立,标志着这辆日耳曼战车的发韧之始。130多年来,风云际会,沧桑变幻的德国足球运动,向我们展示了日耳曼民族另一种文化积淀和价值取向。
  •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校园用电安全管理与教育

    从历年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来看,不懂用电知识,发生的触电死亡事故占二分之一。因此当前安全用电的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安全用电应从学生抓起,因为各家各户都有学生,可以依靠学生宣传安全用电常识。
热门推荐
  • 西游之镇八荒

    西游之镇八荒

    沈伦从睡梦中醒来,恰逢妖圣出世,火眼金睛,射破斗牛,满天仙神,各显神通,沈伦该如何生存?三界八荒,唯我独尊!作者新书推荐:《白蛇之我欲成仙》
  • 葬画何用刀为锄

    葬画何用刀为锄

    雨夜里,淅淅沥沥的雨声和着杀手的动作,手起刀落。画家的血飞溅满地,而画里走出一位袅娜的女子。面对这个新奇的世界,她又将有怎么样的未来……
  •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希腊神话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为了全面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阅读的兴趣和爱好,这套课外读物收编了大家喜闻乐见的广博知识,把阅读名著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扩大阅读的深度和范围,这正是设计本套读物的最大特色。因此,本套课外读物有着极强的广泛性、知识性、阅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是广大中小学生阅读和收藏的最佳版本。
  • 少年住在云之彼岸

    少年住在云之彼岸

    少女徐晴一次奋不顾身的前行,竟消耗了她一生的惊喜。原来心心念念要接近的少年,竟只是他的替身!他是温柔天使,还是冰冷恶魔?她不知道的是这样代替的背后,隐藏着一件令人心碎的往事。错位的身世,对立的人生,少女将如何抉择?少女徐晴幼年时因为警察父亲而卷入了一场绑架案,死里逃生后难以面对父亲刚去世,母亲就移情别恋的事实,她关上了自己的心门。直到那个秋天,她来到海角上学,误入一座古堡,遇到了令她一见倾心的神秘混血少年。在徐晴的几番努力下,她与混血少年郑星成为了朋友。然而随着交往的深入,徐晴发现郑星并不像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温良恭俭,不仅如此,他还与绑架徐晴的匪徒、杀害徐晴父亲的凶手有着什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我的小笨妞儿

    我的小笨妞儿

    他贵为一国之君,待她如珠如宝,衣、食、住、行,样样不假手于人;举国上下都知道,她是他的宝贝。又有谁知,她就真的宛如一个孩童般,不会给他的感情任何的回应……他欠她的,怎么还,都不够……
  • 一人疫医

    一人疫医

    邪神降临、拉莱耶升起,吹响末日号角。异常收容突破、幻梦境中微观泡沫重叠。闯荡九世界、突破三重帷幕,神降之战。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 全面战争之三国演义

    全面战争之三国演义

    旌旗咧咧,铁骑扬尘,甲士列阵而战,这就是那三国,沸腾了一代代人的三国。全面战争对于每一个喜欢策略游戏的玩家都有很深的影响,江东看着虚拟版的全面战争游戏,再也转不开眼睛了……
  • 重生之帝妃倾而

    重生之帝妃倾而

    她重生到雪国幽都却是废材一个,然而婢女紫怡却杀她夺她身份,看她如何夺回,后发现原来婢女夺她身份另有原因?!这件事幕后到底有什么内幕?如何逆天而行,如何看她站到最顶端!还有那个夙辰皇,又足一个什么样的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乞丐皇妃高冷帝

    乞丐皇妃高冷帝

    “放开朕的袖子,小德子拿剪刀!你身为朕的皇妃怎么穿成这样,又酸又臭。你恶不恶心?”龙齐脸色铁青,看着脏兮兮的林若,差点要吐了。天底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女人?他真是脑袋被门夹了,才将她带进宫来。“皇上,皇上,您别走啊!您还没有宠幸臣妾呢。”林若大喇喇的坐在地上喊。宠幸!一想到她那样都想吐。回朕的寝宫,朕今天不想召幸妃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