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000000012

第12章 关于机制建设: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三个层次(1)

本章提示

·新闻发言人“不想说”,说明有些地区虽然设立发言人一职,但还没有明确其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敢说”,说明发言人还没有机会了解政策决策过程;而“不会说”则说明发言人发布信息的能力还不足,有待进一步地培训提高。

·当前,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任务不仅局限在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同时将其作为政府政务公开、保证公民知情权、透明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方式。

·我国政府新闻发布的机制建设正围绕着健全和完善三个层次的结构布局而展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务院各部门、各省级人民政府这三个层次。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是政府新闻发布的组织和协调中心,担负着整合新闻发布的信息资源、渠道资源、人力资源和效果评估资源的主要任务。

·目前,我国各省区市的新闻发布制度主要体现在“三层发布一体联动”的格局要求上。即在各省区市逐步形成省区市党政领导人发布、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和各委办局负责人或发言人发布的格局。

·依托事件举行新闻发布会体现了政府新闻发布工作以服务媒体为导向的、主动的、策划的发布意识。

新闻发言人“不想说”,说明有些地区虽然设立发言人一职,但还没有明确其具体的权利和义务;“不敢说”,说明发言人还没有机会了解政策决策过程;而“不会说”则说明发言人发布信息的能力还不足,有待进一步地培训提高。

第一节中国政府新闻发布的历史变迁

本节将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开展脉络,进而理解当前三个层次的新闻发布机制的生成基础。

一、“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时期

新中国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起源自以对外沟通为主要任务的外交领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主持编写的《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将我国政府新闻发布工作的起始时间追溯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外交部根据需要,举行了有限的几次新闻发布会。

这一时期的新闻发布工作,并不出现发言人的名字,而只是以外交部发言人名义就某一重大问题发表声明、发表谈话,“实际上外交部也未任命具体谁是发言人”。“新闻发言人”有时会以国家领导人出席国际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发言人的身份出现,如创建新闻司的首任新闻司司长龚澎就曾担任过以周恩来总理为团长的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的发言人。乔松都在其撰写的《乔冠华与龚澎——我的父亲母亲》一书中表明,其实龚澎以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参与外事宣传工作,早在1940年便开始了。1940年冬季,南方局外事宣传组改称外事组,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龚澎任外事秘书,她的主要任务是开创对外宣传的局面,并且负责国际统一战线和外国记者的联络工作。她同时也是周恩来与外国记者、外国使节沟通的联络员和新闻发布员。

根据毛泽东主席制定的抗战方针,周恩来在外事工作中提出了“站稳立场、坚持原则、机动灵活、多做工作、扩大影响、争取多数、孤立敌人”的基本立场。

南方局的外事工作是在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复杂的国际背景下展开的,当时的任务是:“搜集各国对华态度和政策情报,宣传中共的对外政策,广交朋友,扩大影响。同时开展华侨工作,指导香港和东南亚地区的中共统战外事工作。”1942年南方局任命龚澎为外事组的副组长。当时,外事组的所在地重庆已成为国际反***统一战线各种力量的聚合地,设有四十多个国家的外交代表机构,此外还有各种国际性反***组织与十多个中外文化协会。据1943年10月底重庆官方统计,常驻重庆的外籍人士达1192人,其中英国人329名、美国人168名、苏联人163名,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商业、外交等各个领域。此外,驻重庆的上百名外国记者来自合众社、塔斯社、路透社、美联社等著名国际新闻通讯机构;美国《时代》、《生活》、《读者文摘》、《纽约时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纽约先驱论坛报》,英国《每月邮报》、《每日快报》、《泰晤士报》等著名报刊在重庆都派驻有记者。

“宣传出去,争取过来”是抗战期间南方局外事工作的方针。据乔松都介绍,为了有利于这一使命的有效达成,龚澎陆续结交了几乎所有驻重庆的外国记者。无论是美联社、法新社还是各国大报刊的记者她都认识,与美国新闻处也时有来往。她还与在外国新闻机构中的中国雇员广交朋友,从他们那里得到了许多宝贵的信息。后来有些记者时常主动代龚澎传递宣传材料,给她以多方支持。龚澎认为,与西方记者打交道就要了解他们在想什么,是如何看待问题的,要做到随时准备与他们打交道。当时美联社的记者是个出名的右翼分子,但龚澎并没有疏远他,而是耐心地向他介绍中共的政策和事实真相,后来这个记者发回的稿子尽管态度不怎么友好,可其中的很多内容仍是引自龚澎提供的资料。

1943年哈佛大学教授费正清先生以美国国务院文化司对华关系处文官的身份来到重庆。经美国《时代》杂志记者白修德先生的引见,他见到了龚澎。费正清在给他夫人的一封信中写道:

我发现龚澎对她所认识的每一个人都产生一种驯服功能。布鲁克斯·埃特金森也同样感到了她那奔放的热情,别的记者更不用说了,《纽约先驱论坛报》记者约瑟夫·艾尔索普因她的魅力而发狂,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爱律克·萨瓦莱德一见到她就容光焕发,菲利浦·司普劳斯则是暗自表示倾慕之情。英国大使馆中的部分人士也都是这样,还有哪些人我就不清楚了。主要之点是,她具有像你一样的善于同人交谈的品质。

二、“没有提问,不回答问题”的时期

1982年3月26日,在老外交部主楼门厅处,七十多名中外记者手拿采访资料和录音设备将一个身着中山装的男子围在中央。他就是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钱其琛。

时隔二十多年之后,钱其琛在《外交十记》中这样描述此次集中采访的缘由:

那年的3月24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来到苏联的中亚地区,在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塔什干发表了长篇讲话,其中,虽然仍充满了对中国的攻击,但明确承认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强调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并表示愿意改善对华关系,建议双方磋商,采取一些两国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苏关系。

邓小平同志马上注意到勃列日涅夫塔什干讲话所传递的信息。当时,中美之间有关美国售台武器问题的会谈取得了进展,“8·17”公报——中美之间三个公报中的第三个公报——即将签署。中美两国关系的新框架可以说基本确立,着手改善中苏关系的时机正在成熟……

小平同志打电话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对勃列日涅夫的讲话作出反应。那时,外交部还没有正式的新闻发布会制度。我仍在新闻司司长的任上,正在考虑设立新闻发言人,此事便成了立刻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契机。

在此背景下,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登台亮相。由于没有专门进行新闻发布的场地,钱其琛便在当时外交部主楼门厅处面对应邀出席的七十多位中外记者。担任英语翻译的是外交部新闻司的科员李肇星,他在2003年至2007年任外交部长。“这场后来被称为新中国第一次由新闻发言人主持的会议,时间还不到5分钟,没有安排记者提问,新闻发言人也不回答任何问题。但它成为次日全球媒介关注的焦点”。

钱其琛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个只有三句话的简短声明:

我们注意到了3月24日苏联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干发表的关于中苏关系的讲话。我们坚决拒绝讲话中对中国的攻击。在中苏两国关系和国际事务中,我们重视的是苏联的实际行动。

声明念完后,没有提问,也不回答问题。这一次新闻发布会就结束了。钱其琛在书中这样解释这三句话:

三句话中,重要的是两个词,一个是“注意”,一个是“重视”。实际上,就是“听其言,观其行”之意。其言可听,自然是说,你讲的话中间,有合理的成分。以前,中国对苏联所说的一切,只有全面批判,哪里会听,更说不上“观其行”了。现在要“观其行”,是要对方拿出实际行动来。

这简短的声明,第二天发表在《人民日报》头版的中间位置,表明消息虽短但很重要。这个没有先例的新闻发布会和三句话的简短声明,立即引起了在京的中外记者的极大关注。声明在国际上也立即引起了广泛注意,西方五大通讯社和其他外国媒体纷纷报道,并发表评论。有外电指出,“这一谨慎而含蓄的声明,预示着对抗了三十多年的中苏关系,有可能发生变化,并使世界局势为之改观”。出席发布会的苏联记者当场竖起大拇指,对钱其琛说:“奥庆哈拉索(很好)!”他显然听出了声明中不同寻常的意思。

这是钱其琛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主持的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也是最后一次。1982年5月,钱其琛出任外交部副部长,开始主管苏联、东欧事务。齐怀远继任新闻司司长,也成为正式的外交部第一任新闻发言人。新闻发布会地点移到了国际俱乐部,记者可以坐下来。再后来,外交部有了自己的新闻发布厅。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从此成了惯例,每周举行。

三、以“对外”宣传为主的时期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主任、现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回忆,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的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前身——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这个小组在1982年起草了一个《关于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请示》。直接出发点是为我国的对外开放服务,让全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经中央书记处批示同意后,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于1983年2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设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和加强对外国记者工作的意见》,“要求外交部和对外关系较多的中央各部门建立这样的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地发布新闻”。

1983年3月1日,时任新闻司司长的齐怀远向中外记者宣布中国外交部从即日起建立发言人制度,标志着外交部发言人制度的正式建立。

1983年4月23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向中外记者介绍国务院各部委和人民团体的新闻发言人。1983年11月,中央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新闻发言人工作暂行条例》。这个条例被大多数部委认为只是对外宣传部门的事,主要是为国外的新闻媒体服务。因此,当时“除外交部、国家统计局等少数部门设立发言人开展发布工作外,新闻发布工作总体上进展缓慢”。

新闻发布工作在这一时期进展缓慢,除了“重外轻内”的发布倾向之外,或许还与新中国成立以来至改革开放前后的“信息控制”惯性有关。关于后者,我们在1978年7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小组、新华通讯社下发的《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第五条规定中可以有所体会:

重大自然灾害如地震、水灾等和灾难性事故,应及时作报道。有外籍和港澳乘客的飞机、火车、轮船、汽车失事,应尽可能在事件发生的当天对外报道。如有些情况一时查不清,可先作简短的客观报道,然后再作详细的报道。关于地震、气象、洪水等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预报或预测,一般不作公开报道,需要报道时,必须经国务院有关领导部门批准,由新华社统一发布。突发事件凡外电可能报道或可能在群众中广为流传的,应及时作公开报道,并力争赶在外电、外台之前。

这则《意见》的字里行间,烙印着改革开放前夜,我国官方对突发事件信息发布的态度:不为人知之前,家丑不可外扬。很难想象,这则《意见》的出台发生在唐山大地震的两年后。也是这则规定,坚持了十一年之久才逐渐被修改。

同类推荐
  • 心灵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心灵故事(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名为《与哲人一起思考哲学》,着重点主要放在哲学对人生的启迪上。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哲学发展史上的主要流派和基本思想,了解这些,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思想根源从哪里来,从而引发我们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比较深刻的思考。
  •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玩游戏测试智力(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

    《安全健康教育综合读本6》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古而有之。最初,人们所说的健康是指身体健康,强调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身体的认识不断深化,从而深刻地意识到人体是生理与心理的统一体。心理健康是健康概念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1946年在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心理健康被界定为:“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这个定义强调如果一个人与其他人比较,符合同年龄阶段大多数人的心理发展水平,那么这个人的心理状态就是健康的,反之就是不健康的。
  •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爱国为民的故事(中华典故故事全集)

    本套《中华典故故事全集》全部精选我国著名典故故事,并根据具体思想内涵进行相应归类,主要包括《爱国为民的故事》、《军事战争的故事》、《修身立世的故事》、《智慧谋略的故事》、《读书学习的故事》、《品质修养的故事》、《社会世情的故事》、《世事明察的故事》、《心灵情感的故事》和《悟道明理的故事》等十册,书中每个典故都包括诠释、出处和故事等内容,简单明了,短小精悍,具有很强的启迪性、智慧性和内涵性,非常适合青少年用于话题作文的论据,也对青少年的人生成长以及知识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是青少年阅读和收藏的良好版本。
热门推荐
  • 世界以痛吻你

    世界以痛吻你

    十六岁,她想轻生,是他的出现让她有了活下去的欲望。在他的过去里曾是一片冰冷黑暗,遇见她之后才明白,原来这世间一直对他温柔以待。(ps:其实是《男神太美:污入妖途》的配角陆简和小妞陈静好的感情戏,请原谅我的脑洞大开吧)
  •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盛世天下之农门弃妇

    一贫如洗时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只可惜,新娘不是她这个小农妇!一纸休书快马加鞭,几年辛苦喂了白眼狼!种田、织布、绣花、喂牲畜,洗衣、做饭、伺候公婆、教养孩子。气血郁结,一朝睁眼,潋滟芳华。生不出儿子就来抢我的?唇边勾起一抹嘲讽,秦羽瑶一把护住儿子,飞腿踢飞一干侍卫——想要儿子?下辈子吧!这一次,她只为自己发光发热,她要把最好的捧到儿子面前!掂掂勺子,开开布庄。只不过想让日子好过点,艾玛,一不小心,却名动天下,最后万人景仰。还有,这个一脸猥琐笑容的妖孽男人是怎么回事,竟然敢觊觎她这个小娘子?------“瑶儿,想当年……”渣男当街拦住,欲作忏悔。啪!一锭银子丢过去,砸落他半边牙齿。“老娘就是后悔当初如花年华全泡在农粪里了,还敢跟我谈当年,我和你有个毛线的当年!”秦羽瑶用缠枝金钗拨了拨碎发。“瑶儿,话也不能这么说,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更何况我们还有孩子。”渣男继续好言劝着,他就不信这小农妇不看这点薄面替他求情。“爹爹?”边上的小不点跑出来,一脸臭屁道,“你哪一点像我爹爹?就你那副尊容怎么可能会有本少爷这么帅气的儿子!”------“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宇文景身着蟒服,手摇折扇,深情款款地念诗。“我不做妾,皇帝的妾也不行!”秦羽瑶昂首擦过。白衣王爷噙着清浅笑容,薄唇轻启,丝滑的声音流淌而出:“瑶儿,坐到我身边来。”在一干羡慕嫉妒的目光中,秦羽瑶大步上前,在男人颊上一吻:“这是我的,你们都离远点!”“爹爹,娘亲……还有我……”
  • 诸天系统管理员

    诸天系统管理员

    高高在上的至尊天帝,觉得生活太无聊。于是绑架了诸天宇宙所有的系统之灵,附身在了一个小小少年身上,开始了一段活色生香、霸气无敌的人间生活。缺资源了?幸运抽奖系统,先给我来个十连抽!修炼慢了?狂暴升级系统启动!看你不爽?给你一个老爷爷系统逼疯你!缺美女了……这个……算了吧,我对一般美女不感兴趣
  •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教学创新与管理(中小学教务主任工作漫谈)

    学校做强,强在运筹。合格的管理会让学校成为知识、生活的乐园,创造力的沃土,最令人向往的理想空间。要健全制度,还要调动气氛,才能使师生言行规范,具有创新思维。学校做强,强在名师。学校的主体之一是教师,为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完善自我;给他们一个竞争的氛围,从竞争中脱颖而出。新课程主张个性发展。就是强调教务主任本身要张扬个性,如果教务主任没有兴趣爱好,那如何为教师提供一个各显其他的舞台,模型式的教师,很难培养出鲜活灵动,性格各异的学生。学校也要创建一种学校文化,让它成为影响全校师生的最重要的因素,从而更加完善“自我”,从而构成学校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的综合能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 武神闯异界

    武神闯异界

    龙啸天,一个以武成神的神话,被扰乱空间的龙族魔法带到了异世界,开始了他的冒险。什么神,什么魔,什么精英,什么王者,什么贵族,都是虚伪的化身,一个棋盘上的棋子。一个阴谋……
  • 美人思华年

    美人思华年

    容貌尽毁,德行皆丧,被家族驱逐出京,途中又遇车夫谋财害命,将她杀死于路途,灵魂出窍,眼看着自己的身子一日日腐败,终明白再美的躯壳不过是画骨画皮。可再醒来时,她又变回了纪四姑娘,一切不好的事情,还都没有发生,一步步剖析发现她居然还有另外一个身份……
  • 快穿!傲娇BOSS极致宠!

    快穿!傲娇BOSS极致宠!

    《宿主今天又被迫营业》已经过审,一直在存这本书的存稿,请多支持。冲鸭!!!书友群297142148欢迎各位小可爱加入最开始遇见他起,只是为了不辜负到后来每个世界都能遇见他叶离觉得自己除了宠着这个小妖精真是毫无办法。缘起缘灭,三千世界。第一个世界毒了点,你们挺过去,光明在向你们招手,相信我!简介无力,本文女强甜宠1v1
  •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实用主义的儒化:现代新儒学与杜威

    本书从现代新儒家与杜威的共同关切中,提炼出“生命三境”即生存之境、生活之境、生命之境作为考察的纲要,深入探究民族生命的生存进化、民族国家的政治生活、生活睿智、生命教养、生命理想等关键问题。本书在研究现代新儒学与杜威实用主义的互动关系中,提出“实用主义的儒化”命题。作者的问题意识高度自觉,条理清晰,逻辑性强,提出了很多有启发、有价值的见解,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 红尘醉逍遥归

    红尘醉逍遥归

    一道美食勾起一场回忆,几坛美酒醉卧沙场江湖。
  • 禅话禅画

    禅话禅画

    一部哲学通俗读物。书中通俗易懂的禅话里孕育着机锋莫测的禅机,同时辅以精致的插图,充满了人生哲理,读者可以从这些生动的禅话里悟出生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