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06

第6章 《努力周报》的论政(1)

一、《我们的政治主张》及其反响

《努力周报》(以下简称周报)1922年5月7日创刊号上并没有特别组织论政稿件,但第二期第一版头条位置《我们的政治主张》不仅自此吹响了周报论政的进军号,而且一石激起千层浪,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周报的作者及胡适等人就此几乎成为浪尖人物,承受着支持、批评甚至是斥责的考验。

《我们的政治主张》是一篇多人联名的关于时局的政治宣言。大概强大的阵容本身就足以对社会构成震撼,这些联名者是:蔡元培(国立北京大学校长)、王宠惠(国立北京大学教员)、罗文干(国立北京大学教员)、汤尔和(医学博士)、陶行知(国立东南大学教育科主任)、王伯秋(国立东南大学政法经济科主任)、梁漱溟(国立北京大学教员)、***(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陶孟和(国立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朱经农(国立北京大学教授)、张慰慈(国立北京大学教员)、高一涵(国立北京大学教员)、徐宝璜(国立北京大学教授)、王征(美国新银行团秘书)、丁文江(前地质调查所所长)、胡适(国立北京大学教务长)。联名者多数都是当时中国顶尖级大学中的知名学者,具有相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

宣言并没有经过多么复杂周密的策划,据胡适1922年5月11日日记,宣言是他本人撰写的,本想作为个人署名文章发表于周报上,“后来我想此文颇可用为一个公开的宣言,故半夜脱稿时,打电话与守常商议,定明日在蔡先生家会议,邀几个‘好人’加入。”宣言刊出后,梁启超很不高兴,抱怨没有被邀请加入联名阵营,甚至反讥说他一个人也同样可以发宣言。其实胡适没有邀请梁,主要考虑梁当年是解散旧国会的积极主张者,所以肯定不会赞成宣言中恢复旧国会内容的。由此也可看出宣言在当时头面知识分子群体心目中还有挺重要的分量。

当然,文章的震撼主要还在于内容。第一,文章认为全国的优秀分子应该放弃争议,不要再争论各种笼统、崇高的“主义”了,要把政治目标定得实实在在些,可以“平心降格的公认‘好政府’一个目标,作为现在改革中国政治的最低限度的要求”。“我们应该同心协力的拿这共同目标来向国中的恶势力作战。”第二,“好政府”的“好”的标准,在于“监督防止”营私舞弊的不法官吏,同时造福全社会,并“容纳个人的自由,爱护个性的发展”。第三,对国家政治改革提出了三点要求:建立一个使政治走上健康轨道的“宪政的政府”;建立一个“公开的政府”,包括财政的公开与考试用人的公开等,因为唯有公开才能“打破一切黑幕”;实行“有计划的政治”,有计划才有效率,而中国恰恰处于“无计划的漂泊”状态。第四,呼吁优秀分子“好人”不要继续自命清高了,要走出来“做奋斗的好人”,“为自卫计,为社会国家计,出来和恶势力奋斗”,“消极的舆论是不够的,需有决战的舆论。”第五,针对紧迫的现实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反对武力统一,主张南北尽早正式议和;为保证南北不再诉诸武力,应该召集国会,并裁减军队;严定官制,裁汰冗员,改革选官办法;废止复选制,实行直接选举制;实行彻底的“会计公开”,统筹国家的支出。唯有联系当时纷纭险恶的社会环境才能读到这篇声明的分量。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开始了以武力对政权的争夺。军阀原本只相信枪杆子的威力,但为了蒙骗视听,也很重视利用共和的招牌,所以在炮火连天之际,也不忘记利用和操纵国会这面旗帜来为自己利益服务,“民二”国会的解散、1918年安福国会的出笼等,均反映了军阀对民主的践踏和玩弄。直皖战争及第一次直奉战争之后,曹锟、吴佩孚为首的直系势力急剧膨胀,越发迷信用武力解决与其他军阀的矛盾。在军阀统治下,冗员充斥,干薪公行,用人体制一片混乱。与此同时,军阀为了武力统一,急剧扩大原本规模就很大的军队,导致军费剧增,财政状况糜烂不堪。

由此看来,由胡适执笔的这篇文章,是对北京军阀政府的抗议,也是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有勇气的知识分子在新形势下改造社会的行动纲领和目标宣言。就其敢于否定军阀的黑暗统治、理性而有系统地提出改造政治的主张这一立场来说,无疑是进步的。

宣言发出后,在社会上的反响可以说多种多样,有全然赞同的,也有既赞同也怀疑的。特别是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军阀政府强奸民意的本来面孔不断暴露,由几个“好人”组成的政府在军阀的淫威之下越来越难于有所作为,批评《我们的政治主张》的声浪也就越来越大了。

周报很重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1922年5月21日第3期第2版至第3版刊登了高一涵的综述,针对北京《晨报》和天津《益世报》社论的批评文章,比较详细地进一步阐释了宣言的立场。北京《晨报》和《益世报》的观点基本上是相同的,认为宣言谈政治是错误的,不合时宜的。它们的共同立场,强调社会改造是政治改造的基础,中国的当务之急是社会改造。北京《晨报》认为就中国而言,只有在普及了3~5年的教育,国民素质提高后,才配谈政治。《益世报》则认为“社会方面底工作,比政治方面更重要些;而且政治方面底工作不能单独进行,同时还要靠社会方面底工作做基础。”该两报还针锋相对地质问“恶社会之中是否可容‘好政府’出现或存在”。高一涵认为,蔡元培、胡适等人原本就坚持改良政治必须从改良社会下手,但“政治与社会两者绝对不能分离”,若依照两报的观点,恶政府之下也不会允许进行改良社会的事业,那就意味着社会进步陷入绝境;宣言的目的在于不仅要求社会改造以实现人的变革,也通过政治改造实现制度的变革,如“宪法的政府”“公开的政府”“有计划的政府”,实现这些目标“都要用法律定为制度,并不是换汤不换药便可了事的”。高一涵列举教育界的现实反问:“请问目下教育机关为什么天天在风雨飘摇之中?教育界为什么一点没有生气?教育界中学术思想为什么不发达?办教育的人为什么没有远大的计划?我们如果按着良心说话,便不能不说是‘受恶政府的妨害’。”

1922年5月28日周报(第4期)为广泛刊登读者意见,特意由常规的四个版面扩充为八个版面,所刊登的文章基本上都对宣言持赞成的意见,佩服蔡元培、胡适等人挺身而出改造政治,同时又提出补充和质疑。而完全赞成宣言的,编辑部“为节省篇幅起见,只好暂不发表了。”所提出的补充和质疑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改造政治,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手段?即“先破坏后建设呢?还是在恶基础上面建筑‘好政府’呢?”显然作者是倾向于“平民革命”的,“是要革不良制度革不良政治的革命”,“一面‘到民间去’提高他们的智识,一面用手枪炸弹刺戟他们的情感”。胡适代表编辑部在报上回答改良与革命谁为先后的问题:“可改良的,不妨先从改良下手,一点一滴的改良他。太坏了不能改良的,或是恶势力偏不容纳这种一点一滴的改良的,那就有取革命手段的必要了。”胡适也提醒说,源于俄国的“到民间去”,本意是“为平民尽力,并不是到民间去运动他们出来给我们摇旗呐喊。‘到民间去’乃是最和平的手段,不是革命的手段。”二是同意在当时政治肮脏丑恶的形势下,必须由“国中好人挑肩子”,并善意告诫“作改革运动的人切不可犹豫不决,书生气不可太重;看时机到了,就大胆的去做,万不可瞻前顾后。空论也是少发才对,要多留些工夫谈谈实事。”三是具体的修改建议。黄炎培的文章对南北议和“顶表同意”,还认为修改选举法确有必要,因为原有的办法不能把国内最优秀的人物推出来,但对宣言所举修改办法,认为还有待完善。

还有的文章希望恢复旧国会,不同意南北议和,有的文章恰恰赞成南北和会;还有的提出南北和会虽然很好,但又担心南北议和代表人选的产生又会变成一场“分赃”。有的文章认为要把宣言落到实处,就得组织团体,进行大规模宣传,令民众成为有力的后盾。甚至有人建议组织一个“好政府党”。胡适回答说,最大的需要还是着力宣传,“叫大家认清我们的公敌是恶势力的恶政府,我们的责任是向这恶政府作战。这就是我们的大党了。”至于组党,胡适认为民国建立以来的十年中,之所以天下大乱,很重要的就在于政党狭隘,党同伐异,缺乏容忍。故对组党不表认同。

有的读者写信给胡适,明确支持《努力周报》的论政。一位自称“爱读《努力》报”的徐望之在信中这样说:

《努力》出版,第一件引起吾的快感的,还不是先生的“政治底主张”,却是先生要努力论政。吾们近年来最可惜的,就是国内几个有名望的教育家,都不主张论政,专心去办教育,这是不错的。但是因为政治生活是不高尚的,所以不去论政,拿不干政的手段,当作他们的宗旨,这却错了,就如同武人不许干政一样的错误。……吾们一般青年现在已能觉得知识非常贫乏,但是独对于政治常识的贫乏,连感觉多没有。所以他们不是厌弃政治,绝对不谈,就是抄袭不合时宜的舶来品,在那里瞎鼓吹,瞎提倡;既然爱做改造社会的事业,却又不深入社会里头去。可惜这一般有作为的青年,将来如何能负建设真正民主政治的责任呢?

这位徐望之不同意《努力周报》分散精力去搞文学革命,但建议胡适多在同政治有直接关联的领域里进行启蒙:

《努力》还有几种重要的责任,就是:(1)可以使一般青年对于政治问题引起研究的兴味;(2)可以使一般青年知道,做共和国民有参政的必要;(3)可以使一般青年对于政治的判断,不受各党派机关报的迷惑。……以上的意见基本上是从改造政治的必要性和对宣言进一步完善的角度加以讨论的。除此之外,还有两种类型的反对意见。来自中国共产党方面的批评有很多,有的是针对宣言中的具体主张进行反驳的,而作为中共最早的创始人之一的张申府在旅欧共产党人的《少年》(1922年10月第3期)上的一篇《胡适等之政治主张与我们》,则是对宣言的总体评价之作。张申府首先认为胡适、蔡元培等人在政治败坏之际发表主张本身“实无可非议”,但问题的关键“乃在活动的方向”。张申府对胡适等人进行了阶级分析,认为凡属主张,肯定是有阶级性的,胡适等人“倘其主张能成功,他们的生活与事业固然应能得安了。大学校长、大学教员,固然可以越发作得稳了。”关于“好政府”,张认为,难道会“好”过英美法日的政府吗?即便与外国政府相比肩,那些“劳动阶级(靠自家劳动生活的)养活人而治于人的人,还不是同样的生活不能得安。”张认为“好政府”组织不起来的原因还在于压根就没有优秀分子,“如果真有好而能的人,政治绝不会糟到这个地步。”张认为中国的出路只有一条,“即刻要有的只是一个共产党,公开的共产党,强有力的共产党,极有训练的共产党,万众一心的共产党。……

共产党的人必须是劳动阶级或同化于劳动阶级的。必须有死也不改的信仰,必须了然于同阶级人彼此利害的共同,且认除此共同的利害,别无利害。必须对于现世的恶,誓死不相容。这样的人,中国是有的,必须由这样的人,当仁不让,造成强固的共产党,中国事乃有可为。”国民党系统的邵力子在《民国日报·觉悟》上撰文《读蔡孑民、胡适之诸先生的政治主张》,对宣言做了总体上的否定,其基本出发点也是强调革命的重要性,认为“好政府”仅是一厢情愿,不具备实现的条件,“要实现‘好政府’,我以为还非经过革命不可,还非自命好人的都起来革命或赞助革命不可。不破坏,不能建设,本是很浅明的理;蔡、胡诸先生是希望好人共同来建设,我却希望好人来共同破坏。”张国焘在1922年12月一期的《向导》周报上撰文《我们对于小资产阶级和平派的劝告》,批评胡适支持王宠惠“好人内阁”的立场,把胡适称为“小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者”。

第二种反对胡适论政的意见,是从论政无用、亟须启蒙出发的,可以《晨报副刊》的孙伏庐为代表:

我总有一种偏见,以为文化比政治尤其重要;从大多数没有智识的人,决不能产生什么好政治。从前许多抛了文化专谈政治的人现在都碰了头回过来了,为什么先生一定也要去走这条不经济的路子?大多数人所以敬仰先生,换言之,胡适之三个字之所以可贵,全在先生的革新方法能在思想方面下手,与从前许多革新家不同。换言之,全在先生能做他人所不能做的中国哲学史,能做他人所不能做的国语文学史,能考证他人所不能考证的《红楼梦》,能提倡他人所不能提倡的白话文。现在先生抛弃(或者不完全抛弃,亦必抛弃一部分)这些可宝贵的事业,却来做《政论家与政党》一类文章,我知稍有识者必知其不值。

我们要看《政论家与政党》,什么地方不可以去找?我实在为先生的光阴,先生精神,先生前途可惜。

同类推荐
  •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第三只眼睛看教育:5位海外华人学者的教育省察

    本书除主编外,另邀请4位海外学者(薛涌等),立足中国教育的现况,以国际的视野,对中国教育的诸多问题进行理性的分析和解释,旨在为中国教育的健康发展献计献策。此书5位作者皆博览群书,但不书生意气,目光锐利,但笔端温情理性。
  •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

    随着卫星电视、网络电视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内外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应对挑战,我国广播电视行业正在进行机制改革和资源整合,走技术创新、高效发展的市场化之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有效的数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是盘活媒体组织原有的大量节目内容和素材、实现媒体资源共享和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有效手段。
  •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战略与政策研究

    本书在对国内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介绍了传媒行业发展状况、我国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国外传媒行业继续教育发展现状、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内在需求、发展对策,以及河南省传媒行业继续教育的案例分析。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留守:守望的天空

    留守:守望的天空

    本书作者深各地乡村,全面采访众多的留守儿童及“留守群体”(如留守妇幼、老幼),采访当地政府、学校为留守儿童所做的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见证新形势下人们对生活的不屈探索,新一代少年儿童所展示的顽强生命活力,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全方位展现别样风采的“小鬼当家”。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喜迎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500题

    喜迎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500题

    本书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党的代表大会知识,包括党的十九大代表的条件、名额、产生程序、结构比例等要求,以及代表大会程序、代表权力、代表任期制、党的一大到十八大等方面的知识;第二部分为党的历程基本知识,包括党的创立时期、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阶段的党的历史知识;第三部分为党建党务工作知识,包括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及制度建设等党建党务方面的基础知识。本书题目设置合理全面,答案权威科学,是广大基层党组织和社会群团组织开展“迎十九大”活动的重要学习材料。
  • 武朝豪强

    武朝豪强

    我叫林霄,一方豪强!我所求,无非权力,金钱,女人!挡我者,死!
  • 宠猫成妻:王子殿下有妖气

    宠猫成妻:王子殿下有妖气

    师太级三无少女陶乐乐,被素不相识的王子殿下一吻定情了。一场意外死于非命后,好不容易得来一个重生的机会,她却在三年重生期限里,用一年的时间兑换了漂亮的脸袋;又用一年的时间兑换了完美的身材;还用半年的时间和王子殿下绑定了亲密的关系。只是重生之后某人才发现自己貌似被坑了,说好的貌美如花、三围出众呢?请问这胖乎乎的身体、圆滚滚的肚子是怎么回事?
  • 我背笤帚上高中

    我背笤帚上高中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有好多现象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严酷的冬天间或会出现一些温暖如春的日子;混乱不堪的年代偶然也会呈现出一时半会儿安定和谐的盛世景象。一九七二年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年份。在文化大革命这场大动乱还远未结束的时候,小平同志二次复出,以快刀斩乱麻的独特风格大刀阔斧地对我国各个行业进行了全面的整顿。很短的时间便显示出了伟人不同凡响的巨大魅力,很短的时间便使我们国家摆脱了极度混乱而实现了初步的安定。他“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英雄气慨在那段时间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好景不长。
  • 古今名医汇粹

    古今名医汇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续三国演义

    续三国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12星座人大全集:科学解读人的血型与星座的秘密

    12星座人大全集:科学解读人的血型与星座的秘密

    12星座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所处的12个星座的位置,揭示了每个人在出生之际及尔后的一生中所受到的太阳印记的影响,由此将人划分为12个星座类型,并逐一对每一星座类型的宝宝、女人、男人的性格、心理、行为、情感等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介绍。4种血型人根据人类的4种血型,揭示了每个人的一生中所受到的血型的影响,并逐一对每一血型类型的宝宝、女人、男人的性格、心理、行为、情感等特征分别进行了分析、介绍。星座·血型星座分析主要侧重人的性格和后天命运。血型分析主要侧重人的内心感受与行为方式。
  • 我的绝色美女员工

    我的绝色美女员工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男学生女学生,男女学生生男女……幽影龙,一个曾经从事秘密职业的人不想再过以前的生活,拼死逃出后被一个当铺老板娘所救更是将当铺转手给他,让他开始了一个崭新的生活。金银财宝当得,破棉烂袄当得,香车美女更当得!当当当!当出个钱来,当出个权来,当的个美女围着转,当的生活乐无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