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24

第24章 《努力周报》的遗产(2)

十月三日夜演讲时,大雨如注,我讲了一点三刻,听众不散不乱。所以湖北学生界对我的态度,是很好的。”胡适日记称:“我在上文保留了一些妙论,并不因为对湖北学生界不满意,只因为有些话太妙了,我舍不得割爱。”实际上,青年人的批评很多都是善意的,当然言辞不免激烈,政治棍子打人的做法也不宜提倡,有些说法也有悖事实,如所谓“袒护”罗文干贪污奥款,实际上胡适从罗案一开始态度就很明朗:一切按正常的司法程序行事,不能无故抓人,贪污犯法者应受惩处。而后来事实已经证明,罗文干是清白的。实际上蔡元培从罗案一开始就谴责军阀政客,对罗表示信任,在1922年11月答记者问时他明确说,“余认此举为国会与总统之自杀,于钧任人格,一无所损。”或许中老年人大都对学生潜心读书的作用有着和年轻人不同的看法,蔡元培1922年在纪念五四的文章中,认为五四运动以后,“学生有两种觉悟是最可宝贵的:一是自己觉得学问不足,所以自动的用功;二是觉得教育不普及的苦痛,所以尽力于平民教育。”

蔡元培在1927年3月的杭州之江大学的演说中进一步阐释说:现在国内一般人们,对于收回教育权的声浪,皆呼得非常之高,而我则以为这个时期还没到。试问国立的几所少数学校,是否能完全容纳中国的学生,而使之无向隅之憾呢?中国目下的情形,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不应该拘执于微末之争。至于教会学校的学生,对于爱国运动很少参加,便是无爱国的热忱,这个见解更是错了。学生在求学时期,自应惟学是务,朝朝暮暮,自宜在书本子里用工夫。但大家不用误会,我并不是说学生应完全的不参加爱国运动,总要能爱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爱国,如此方谓得其要旨。至若现在有一班学生,借着爱国的美名,今日罢课,明天游行,完全把读书忘记了,像这样的爱国运动,是我所不敢赞成的。

总体看来,评论者之中大概除鲁迅外,多数人对胡适及《努力周报》的思想革命、文学革命主张并没有否定,大都程度不同地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即便陈独秀这位共产党的领袖,也对科学与玄学论战的某些方面持肯定的态度。但的确很多人对胡适等人的论政主张不怎么看好,特别是青年人,如同徐志摩1926年说的,“《新青年》是他(指胡适——引者注)第一个时期,这狂飙期的结束是他的‘好人政府’主义,那好比是黄梅时节的天气,晴雨不得分明;他……太倾向妥协现状一派,这在大部分青年对他是失望的。”实事求是地说,青年人追求真理的意识更为强烈,同时也容易犯理想主义的毛病,萧伯纳说过,一个在三十岁以下的人看了现代社会的状况而不是个革命家,他不是个痴子,定是个傻瓜。当然,青年人中也有对胡适论政给予肯定和理解的。

郭一岑在德国给胡适写信说:“看见报上得知《努力周报》已经停刊了,为什么不肯继续努力下去呢?难道无须乎‘努’吗?抑是无‘力’可‘努’呢?在中国这种人心垂死之下,想求速效是很难的。其实现在谈政治既不是为要握政权而谈政治,亦不是因为学了一些政治,非来谈谈政治不可,乃纯是出于一种不得已的动机。我觉得虽不见明效,而潜在中引起同情者也一定不少。我希望先生不要性急,还得要重张旗鼓来干一下。我能力虽微,很愿意尽力来帮助。”不管怎样说,《努力周报》毕竟是存在了一年半之久的报纸,发行量达到8000份,续办之事商务印书馆、亚东图书馆都表现出很大的积极性,甚至双方还在抢,后来亚东图书馆自感实力逊于商务印书馆而自动退出角逐。《努力周报》在社会上有着广泛深入的影响是不消说的。

停刊与自身质量和读者群体规模都没有关系。

二、论政的得与失

《努力周报》的论政不应该被完全否定。胡适、丁文江等人受过西方文化的熏陶,接受了非革命的渐进的改造社会的理念。他们年轻,充满激情,怀着对国家、社会和民众负责任的精神,面对着日趋败坏的现实政治,企图振臂一呼,批评政局,批评当政者,使国家政治局面能够有所改观,让国家逐渐走上已被发达国家证明为正确的轨道。尽管论政过程中难免暴露出这样那样的幼稚和缺点,但以他们渐进改革的立场上去看,总体上是不错的。在一个专制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敢于办刊物,敢于批评当政者的错误,批评反动的施政,需要的是勇气、良知,也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需要付出属于自己的宝贵的时间、精力和薪水。苟且地活着,违心地活着,无声无息地活着,袖手旁观地活着,都是错误的,不可原谅的,也不符合胡适等人的性格和追求。挺身而出提出批评者,应该受到肯定。知识分子代表着社会的良心和智慧,不沉沦,不充当犬儒,黑暗的中国社会才会有几分希望的曙光。所以说,论政是知识分子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胡适等人信奉实验主义哲学,既不相信根本变革的暴力革命,又要积极干预社会,所以采取报刊论政也就是必然的。难能可贵的是,《努力周报》的论政,并不是一骂了之,而是有思考,有解决方案。这样的方案不被统治者所接受,并不证明方案不正确,只说明在暂时不具备实行方案的条件。任何事情的成功,总是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甚至表面上看起来过程结束了,但实际上可能还在继续进行,只不过隐性地包含在另一个事物的进行过程中罢了。如果我们从一个相对较长的历史周期去考察,有的种子看起来被风雪扼杀了,但说不定什么时候又会萌动,并展示出更加强健的生命力,时间越长有的事情就越可能看得明白些。

论政过程中的最大败笔看来是“好人政府”,即便顾颉刚这样公认的胡适信徒1927年4月在劝阻胡适论政的信中也坦言:从此以后,我希望先生的事业完全在学术方面发展,政治方面就此截断了吧。“好政府主义”这个名词,好政府主义下的人物的政治的试验,久已为世诟病。如果先生再发表政治的主张,如果先生再从事于政治的工作,无论内容尽与好政府主义不同,但是天下人的成见是最不易消融的,加之许多仇雠日在伺隙觅衅之中,横逆之来必有不能料者。顾颉刚当然是实话实说,但他回顾往事时也不自觉地受到了现实氛围的影响,因为当时国民党取得天下的形势已经为多数人所看好,而国民党党同伐异的氛围也阴森可怖,作为胡适高足和挚友的顾颉刚担心胡适不识好歹,继续谈论政治,反被国民党以勾结废帝、串通北洋军阀加以办罪。在这里,顾颉刚肯定是不自觉地夸大了“好政府”的负面反响。有一种现象人们好像没有注意到,“好政府”主张提出之始,固然反对者很多,但人们或批评其阶级妥协,或批评其不切实际的善良愿望,并没有形成滔天巨浪。

但自从胡适去见了溥仪和参加了善后会议后,人们往往新账老账一起清算,不仅批评“好政府主义”的频率提高了,调门也拔高了,胡适在一些人的眼里差不多等于军阀的走狗,“好政府主义”也不再是好心办坏事性质了。平心而论,这种上挂下联、大批判式的批评和声讨是不合适的。胡适是1922年5月30日受邀去见闲呆在宫中的溥仪的。据胡适发表在《努力周报》上的《宣统与胡适》一文所说,面晤进行了20分钟,所谈论的都与教育有关。溥仪说很赞成白话文,近来也在试作新诗。还说想出洋留学,并说曾做错了很多事,至今还在靡费民国的钱。胡适见面时给溥仪行了礼,与溥仪相坐而谈,溥仪称胡适为“先生”,胡适称溥仪为“皇上”。公平地说,溥仪的表白有的可能是做出的进步姿态,但未必全是假话;胡适的“鞠躬礼”算是一种礼貌,没有自损人格。“皇上”的称呼不合适,因为溥仪毕竟是被革命所推翻的专制皇帝。胡适显然在为自己辩白,说17岁的溥仪很“寂寞”,想找一位也算是“少年”的人来谈谈,“这也是人情上很平常的一件事”。除了《晨报》《京津时报》的相关评论还算“不错”“平允”,其他报章则差不多均为“猜谜的记载、轻薄的评论了”:说胡适为“帝师”,胡适求免“跪拜”等。胡适分析舆论界热衷于此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的帝王思想“还不曾刷洗干净”。

胡适责怪人们不该把“这一件很有人味儿的事”,非要弄成是大是大非的君臣性质。坦白地说,胡适的行为的确没什么越格之处,既然溥仪是自由的,胡适也是自由的,礼节性的见见面似乎也没什么。但胡适见溥仪之前可能低估了人们从政治高度审视问题的严重性,也没料到他自己会伤害那痛恨清王朝的一大批人的感情,因为毕竟绝大多数人受的不是胡适那种“实验主义”的教育。胡适参加善后会议遭人诟病更多,但胡适有自己的一套理由,1925年1月17日的日记:“我是不怕人骂的。我此次愿加入善后会议,一为自己素来主张与此稍接近;二为不愿学时髦人谈国民会议;三为看不过一般人的轻薄论调。”胡适当天的日记还记载说,陈源和他讲现代评论社聚餐时请来了汪精卫,汪精卫说他自己主张国民党也加入善后会议,而且孙中山“也有此意”。客观地讲,冯玉祥主导的北京政变发生后,中国政局已陷入极度的混乱状态,冯起初威风八面,不久却被段祺瑞、张作霖联手所制;孙中山既接受冯的邀请北上商讨国是,又与皖、奉系军阀存在着同盟关系。

当时曹锟被冯玉祥推翻,段祺瑞充任临时执政,所谓善后会议实质是几个军阀集团的一次分赃的会议,他们既要摆出重视民意的姿态,又要操控会议为本集团攫取最大的利益,并抵制当时有很大影响的国民会议主张。以胡适的人格和政治立场而论,他参加善后会议当然不是要为军阀抬轿子,他是觉得善后会议可以提供影响政治的舞台,他不想放弃这样的“尝试”机会。但野心极度膨胀而且翻云覆雨的军阀们,早就在民众中丧失了公信力,胡适最终一无所获,还弄丢了不少好人缘。不过,社会上也不尽都反对胡适参加善后会议的举动,1930年时还有人给胡适写信(信刊登于《中国晚报》),认为见见溥仪“没有什么要紧”,出席善后会议“也觉得没有什么关系”,因为从事社会活动的人,到相关的政治集团实地看看,就好像到跑狗场看狗,到赌场看赌博一样,无非是多了一点做文章的材料。但写信人却对胡适为梅兰芳出洋送行大为恼火,认为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还未写完,不该给男扮女装的“戏子”捧场。世人对胡适的“好政府”的批评,有些也瞄错了靶子。胡适的本意并不是单相思地寄希望于王宠惠、罗文干等人,也没有痴情地把王政府当做理想的好人政府。胡适的“好政府”是有特定含义的,是指有计划、财政公开、实行宪政的政府。做到了这些,才是好政府。王宠惠、罗文干加入内阁,并没有使政府变“好”,责任不在胡适,也不等于说好政府主张没有任何积极意义。好政府标准的提出,本身就是在否定军阀政府一向的恶劣做法。难道否定军阀还错了吗?

无须辩白的是,周报的论政并没有使当时中国的丑恶肮脏的社会和政坛变得干净些,对此胡适等人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北京政府一意孤行,蔡元培辞职愤而辞去北大校长,着实震动了胡适,令他感到“反动势力之卑污,真出人意外,使我们感觉不但不愿与为伍,并且耻与为敌对!”以《努力周报》极力呼吁的“公开的政府”“宪政的政府”为例,可以说当政者完全没当回事,一切按官场的老规则行事。据顾维钧回忆录,罗文干被逮捕,身为外交总长的顾维钧很不以为然,他认为突然之间阁员被捕,会令中国国家形象大受损害,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地位,不利于开展外交事务。他经过了解得知,罗文干因为财政吃紧,经奔走联系成功向奥国贷款,可又怕内阁开会被否决,于是拿着贷款文本绕开内阁跑到总理王宠惠家里找王签字。顾的意思是,罗、王的做法不符合行政程序,但绕过内阁的逮捕行为更是荒唐。顾找到了总统府,敦促放人。黎元洪一味推脱自己,声称自己只是要求调查是否有回扣隐情,并未下令抓人。但直接布置抓捕的北京卫戍负责人王怀庆等人却连呼自己冤枉。

真是个一笔糊涂账。以下是顾回忆录相关内容,读来令人啼笑皆非:我来觐见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弄清楚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谁下令逮捕罗博士的,以便确定责任问题。

同类推荐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读懂儿童:幼儿成长个案研究

    2010年,备受关注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颁布,它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专章单列,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承前启后的大事。同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出台,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终身学习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由于受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师数量与质量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教育部、财政部从2011年起,在中西部地区实施“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
  •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

    《时代的精神现象:解读郭明义》围绕郭明义精神之所是,郭明义精神之所思,郭明义精神之所值的逻辑理路,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视角,从郭明义精神与工业化进程、郭明义精神与中国工人阶级品格、郭明义精神与现代科技革命、郭明义精神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郭明义精神与转变经济发展人方式、郭明义精神与改革开放、郭明义精神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多层次、多维度地进行追问,希望给人以启迪。郭明义精神是21世纪的雷锋和雷锋精神的“再版”。它再一次向世人证明:雷锋有同志,同志有雷锋。
  • 永恒的中国心

    永恒的中国心

    吴大观同志是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是品德高尚、报国有成的党员专家。2009年7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做出决定,追授吴大观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之后,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国资委党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在广大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向吴大观同志学习的活动。吴大观同志还光荣当选“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本书收集了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的演讲稿及中央、地方媒体对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各类报道,对吴大观同志的先进事迹、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进行了详尽介绍和深入挖掘,是学习吴大观同志先进事迹的生动教材。
热门推荐
  • 半生兄弟之雄踞天下

    半生兄弟之雄踞天下

    虬龙困于浅滩,不过蛰伏,终有一日,必将腾起,喷烈火而焚九州,声震四野!苍天,我胤千雪前半生艰难坎坷不求你厚待,但求你将我这后半生的福气加诸在他身上,保他一条性命!……我只是个书生,也不是个书生!天意弄人那我便让这天翻个个儿吧……我不要我的未来夫君身上有这么多的伤疤!那我,便注定不是你的夫君!……胤千雪,我不杀你,就是在救你,你若对我心怀愧疚,那便自己睁开眼!……段氏一家,兄弟两姓,你的命是你的,也是我的!
  • 落叶的黄昏

    落叶的黄昏

    夏季的一天早上,靳冬骑着他的山地车一路顺风地直奔大江。他这是要到江桥西侧的那个大沙坑里游泳去。他面庞清瘦,精神矍铄。眼角的两边虽说已经出现了鱼尾纹,但浅浅的并不太明显。过了江畔小区上了江桥西侧的堤顶,开始下一道漫坡了。这时候,前面忽然传来一阵清丽的歌声: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一位好姑娘人们路过她的帐房都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多么熟悉的一首老情歌啊,靳冬一下子就被勾起许多青少年时的回忆。他不禁抬眼望去,就看到沙坑边上站着一个女人,正面对着远山近水悠着劲唱着呢。女人中等个头,不胖不瘦。
  •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家主的妖仆是野猫

    谁能想到战无不胜的G市街头女王叶湮最后会死于被野猫挠伤、狂犬病发作?重生一回她成了隐藏在现世的驭妖家族的大小姐楼夜烟,新任废柴家主楼夜泽的妹妹,更是拥有了猫妖的能力。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为什么自己非得当楼夜泽的妖仆啊啊!!
  • 如沐春风

    如沐春风

    小城里从来就没有多少人关注过张四宝这个人,就像张四宝也从来没有关注过他们一样。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的张四宝可是小城的名人了,或者说,至少是一个身份显赫的人物了。原因很简单,张四宝如今有钱了,阔气了,烧包了,摆谱了,派头了,神气了,牛逼了,大款了。张四宝那次回到小城,坐的是奔驰600,身边有美女助理杨娜相伴,身后有魁梧健硕的保镖光子保驾,这阵势可让小城人开了眼。张四宝现在的身份是省城一家赫赫有名的“帝豪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总经理。
  • 重生之庶女栾妾

    重生之庶女栾妾

    媵妾阿绣被身为主母的嫡姐用‘棒杀’之刑夺了性命。于蚀骨的痛楚中重生,恰好是她被带进家门后第一次给主母请安的那天。命运既然选择重新开始,那么她的命运将要由自己来掌握。她可以被看轻,却不能被轻视。可以卑微,却不能卑贱。生命原本灿烂,纵然身处乱世,纵然身份卑微,她也要绽放出华章异彩。她贪慕名利,却被风流名士所赏识。她贪生怕死,却被勇武将军所爱重。她汲汲营营,却被那个天上谪仙一样的九郎称之为心目中‘最真,最美之女子’。王谢之家的两位嫡子,皇族司马氏的王爷公主,前生的诸多名士权贵一再纠缠不清,小小士族庶女阿绣将如何左右应对,以求得自己高洁完美的爱情?
  • 灵人的传说

    灵人的传说

    千年前破灭,千年后复仇,灵人的血不可白流,不死不休。历尽浩劫,也要寻找复生族人之法。
  • 进化吧二哈

    进化吧二哈

    一人之下,它是龙虎山的守山大神,以一哈之力平天下;火影忍者,它是拷贝忍者的通灵哈,二哈仙人闪亮登场;…遮天世界,它是无始大帝的小可耐,立志收遍天下人宠。注1:最新黑暗流火影作品,最强卡卡西,震撼来袭!注2:粉丝群657019447,500粉丝值入群,催更、寄刀片你值得拥有!
  • 环法,我的时代

    环法,我的时代

    何求:和我一个时代的车手都生活在我的阴影下。ps:公路车小说
  • 米虫上位记

    米虫上位记

    第一次,相遇,她是一个行乞的小乞丐,全身脏兮兮的,低着头在吃一个脏馒头。他拿着羽扇,遮住鼻尖,眼里满是嫌弃,说道:真臭。第二次,相遇,她是被夫家休弃的女子,她在田间耕作,身上满是泥污。他拿着一块手绢,擦试着身上毫无灰尘的雪白衣袖,晦气地说道:真脏。第三次,相遇,她是仙门里最低等的杂役,全身灰扑扑、脏兮兮的。他穿着华美艳丽衣裙,满脸的鄙夷道:你会过日子吗?她满脸疑惑,以为他会跟前两次那样离开。却不知,被那人带在了身边,一片波澜壮阔的世界,在她的眼前、慢慢的被展现了开来。
  •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

    我们应仔细审查内心,发现陷阱所在。同时,培养正知正念的力量,彻底清除陷阱,而不是简单地在表面掩盖一番,那样就会埋下更深的隐患,更重的危机。《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就将告诉你一生要避开的26个心灵陷阱!世间陷阱是有形的,即使涉世不深,只要带着防范之心审慎行事,也不至轻易受骗。最难防范的是我们自身心中各种无形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