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700000022

第22章 《努力周报》的停刊(2)

究竟解决于国会会场,总比解决于战场好的多多。”马君武的话明显地是痛感于国民党无国会的专制。胡适接着讲出了“有”比“没有”好的道理:“当日袁世凯能出钱买议员,便是怕议会的一票;曹锟肯出钱买一票,也只是看重那一票。他们至少还承认那一票所代表的权力。这便是民治的起点。现在的政治才是无法无天的政治了。”其实,与胡适等看法相同的人并不在少数,著名报人胡政之1934年对比说:

要讲压迫言论,从我二十年的经验看来,真是一个时代比一个时代进步。在民国四五年中,当新闻记者的人,除非是好出风头,奔走政界,很少受人注意。电报局虽也有时检查专电,扣留不发,但是检查员间或还找着发报的记者,和你商量商量,有些经过解说,便可照样发出,有些纵令检扣,还许你另外改过再发,这都是我亲身阅历过的。后来北方军阀专政,虽说一样地干涉报馆,但是因为智识太欠缺的缘故,新闻记者只要立身行己,有卓然自全之道,在新闻技术上很容易避免危险。……民国十七年革命军统一北方,党部成立,言论便渐渐不如军阀时代自由,因为党人们都从此道出来,一切玩笔杆,掉花枪的做法,他们全知道,甚至各处收发的新闻电报检查之外,还任意加以修改,这比从前的方法,进步何止百倍?在胡政之看来,政治自由每况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南京政府超过北京政府的原因,在于国民党早年受过苏俄的影响和训练,其官员们特别是政工出身的人,都深知媒体舆论的厉害和重要,很多人都搞过宣传,原本就是“专家”,所以记者应付检查的招数对于他们来说,早就了然在胸,釜底抽薪般地打杀不算难事。

周报的停刊,固然有政治形势不断恶化、办报风险有所增加的考虑,但主要还在于丑恶的政治形势愈演愈烈,满腔正义和苦口婆心都不能打动军阀们,军阀们铁了心,把住权力不放,任凭国家沿着荒谬的道路滑向泥淖。论政者无可奈何,大失所望了!1923年10月,远在上海的胡适致信北京负责周报的高一涵、陶孟和、张慰慈等人,谈周报停刊事:“停办之事,原非我的本意。但此时谈政治已到‘向壁’的地步。若攻击人,则至多不过于全国恶骂之中,加上一骂,有何趣味?若撇开人而谈问题和主张——如全国会议,息兵,宪法之类——则势必引起外人的误解,而为盗贼上条陈也不是我们爱干的事!”二、思想革命、文学革命的重拾胡适等人决定不再进行无济于事的论政了,但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并没有消失,反而因为政治环境日益败坏,这种责任感变得更加迫切。他们要继续进行启蒙,从事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从改造政局转移到改造国民素质,在根本上打造改造社会的基础。周报这种形式,时效性较强,更适合于论政,而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偏重于学理的阐释和形象的创作,周报不是理想的传播载体,所以就需要停办《努力周报》了。

1923年10月胡适致信高一涵等人,告之他与任鸿隽、陈衡哲、朱经农等在上海商量周报如何办理的结果。胡适说:

(1)周报暂时停办,将来改组为半月刊或者月刊,“专从文艺思想方面着力,但亦不放弃政治。……此时仍继续《读书杂志》。”(2)希望把新的《努力》办成《新青年》那样在启蒙事业上具有里程碑地位的刊物:

二十五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是创造了三个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而《民报》与《甲寅》还算不上。

《新青年》的使命在于文学革命与思想革命。这个使命不幸中断了,直到今日。倘使《新青年》继续至今,六年不断的作文学思想革命的事业,影响定然不小了。我想,我们今后的事业,在于扩充《努力》,使他直接《新青年》三年前未竟的使命,再下二十年不绝的努力,在思想文艺上给中国政治建筑一个可靠的基础。

(3)扩大新《努力》的同人阵容:欢迎蔡元培先生等老辈和少年同志一齐加入新《努力》中。(4)积累资本,把事业做大。此前《努力》的名气已经很大了,发行量达到了8000份,所以上海的亚东图书馆、商务印书馆都表示愿意接办新《努力》。这两家出版商与胡适的关系均非同一般,所以合作还带有友情互助的性质。胡适决定把审稿以外的诸如出版、印刷、广告等事务全交给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去做。

胡适的初衷,在于积累资本,把办报事业做大,“办一个有资本的杂志,像美国的《新共和》,那是我十年来梦想。无钱而办杂志办报,全靠朋友友谊的投稿,那是变态的现象,是不能持久的。”同人写稿没有稿费,负责发行的人“也不支薪”,胡适感到有些于心不忍。胡适与商务印书馆商议的结果,胡适、陈独秀的稿子不付稿酬,由馆方支付版税形式的“编辑费”给新《努力》,其他人由馆方支付稿酬。当然,新《努力》没能出版,这一切也都无从落实。

三、新《努力》没能降生世间

很遗憾,这个胡适寄托着厚望的新《努力》,尽管社会各界人士抱着深深的期待等着它的诞生,但最终还是没能呱呱坠地。综合胡适与朋友之间的信函往来的内容,拟复刊的周报最终未能出版的情况,可以大致归纳出基本的线索。

虽然最初打算办月刊(或半月刊),但实际上胡适一直在月刊与周刊之间犹豫不决。1924年9月胡适致信《晨报副刊》称,“《努力》的二次出来,是月刊呢?

还是扩大的周刊呢?这个问题也要等张先生回来再决定。他主张办周刊;我们也嫌月刊太慢。也许将来的新《努力》还是一种周刊。”同人们虽然都支持胡适的设想,但也有一些顾虑,朱经农10月告诉胡适,“《努力》若出版,似仍以谈学术为宜……《努力》仍出周刊,远方投稿恐失时效。”当然,办周刊有一些具体的困难,朱经农与王云五等人商量的结果是,“如果仍办周刊,还是先照旧日小规模进行,免得经济上发生困难。”但刊物的形式直到1925年初还没定下来,据任鸿隽2月写给胡适的信:“在上海看见奚若,因约了经农、振飞会谈一次。奚若不高兴办月报,我们也觉得此刻高谈学理没有什么意思。而且要办周报,必须办得有精神、有锋芒”。《读书杂志》1924年2月22日第18期终刊号的《本报特别启事》称,新的《努力月刊》1924年5月出版。但出版日期一度又改到了7月份,再后来又说最快也要年底才能出版。一再改期的原因,除了胡适身体一直不好、无法全力投入编稿审稿工作以外,还因为被选做刊物编辑并“专任政治方面的议论”的张奚若尚在法国,需要1924年底才返回国内。没能按计划出版的原因,也与经费问题有关。张奚若回国专门协助胡适办刊物,但国内为他找工作和筹划生活费的工作并不理想,张奚若本人很着急。值得注意的是,丁文江写信告诉胡适他与王徵“觉得奚若担负不了”,似乎对张奚若的办报能力有些担心。

张奚若的本意是要全身心投入到新杂志的编辑业务中,但前提是他还要养家糊口,如果胡适等人不能筹到这些钱,他只好另寻一份工作同时兼职做编辑。任教北京大学的计划没有着落,他又不想在商务印书馆接替陶孟和的位子,所以让他做全职的新《努力》的编辑也难了。另一个因素,大概也影响到了新《努力》的命运,即《现代评论》周刊经过半年多的筹划,于1924年12月13日出版了。这样一本同样是高级知识分子论政和学术内容兼有的周刊,在吸引读者和争取稿源方面肯定会同计划中的新《努力》形成竞争的关系,1925年1月张奚若在上海就表示担心“《现代评论》出版,与我们续办《努力》原计划有无影响?”任鸿隽也感觉到两个刊物有些冲突,但觉得《努力》已经有了一点历史,“弃之可惜”,况且“《现代评论》虽然不错,但精神、言论都觉得太柔和一点。”所以新《努力》的夭折,很大程度上也与《现代评论》有关,1925年1月17日胡适日记:“晚上到北大英文演说赛会作评判员,完事后与陈通伯同步行回到我家,谈甚久。他说,他们盼望我们不办《努力周报》,而把《太平洋》归我来办。前者我本已与一涵说过,后者我也赞成。”看来,此前胡适他们已经决定不再办新《努力》了,而且不办的原因大概在于现代评论社和胡适双方都担心竞争导致两败俱伤,而作为补偿的条件则是陈源(陈通伯)把另一个刊物《太平洋》转给原来的努力周报社来办。这里也应该明了,现代评论社与胡适他们是两部分人,虽然胡适等人后来在《现代评论》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胡适日记是把现代评论社的同人称为“他们”的,而且“他们”也是单独活动的。

同类推荐
  •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人才观与现代人才学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一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 驯化

    驯化

    被誉为与《人类简史》《枪炮、病菌与钢铁》比肩的人类史著作;打通人类学、考古学、历史学、基因研究等多领域;罕见的全能型天才专家艾丽丝·罗伯茨为你讲述人类及其盟友间彼此纠缠的史诗故事。4万年前,人类尚以狩猎采集为生。某个格外漫长而寒冷的冬天,原来搜寻动物残骸为食的狼群,受饥饿驱使,靠近了人类的营地。到了夏天,狼群开始参与到狩猎行动中。猎人们发现,狼群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人们挨饿的时候减少了。于是人类与狼群,渐渐形成了联盟。过了几代人的时间,那些友好的狼已经开始对人摇尾巴了。它们已经变成了狗。人类不断驯化新的物种为己所用。
  •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传播文化:全球化与本土化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经典人文:人文关怀卷

    经典人文:人文关怀卷

    本书是著名作家余秋雨主编的系列读物,书中收录了科学、技术、信息。也会涉及人文领域,但主要集中在那个领域的知识、技能、想象力、创造力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当然重要,然而还是存在着致命缺漏。我们所仰慕的历代哲人为什么那么?原因之一,是他们心中没有那么多文化垃圾。因此,在更宏观的意义上“做减法”,精选出为数不多人文经典,成为年轻人乃至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中国公民的“必读教材”,本是我的殷切期盼。
  •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体育的未来发展研究

    体育运动锻炼,既可以帮助人们强健筋骨,又可以帮助人们健美心灵,还可以有效的帮助人们融入社会群体当中。因此,在此种意义上来讲,体育这项运动是可以起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的。本文主要研究社会体育方式休闲化发展趋势、体育选择多样化发展趋势、体育区域扩大化发展趋势、体育性别鲜明化发展趋势、体育职业多元化发展趋势、体育健身科学化发展趋势。从这些方面研究体育对和谐社会构建起到的作用。
热门推荐
  •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许地山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许地山散文》本书为“学生阅读经典”丛书之一,收录了许地山先生的散文精品数十篇。
  • 神脉至尊

    神脉至尊

    落魄少爷南风,获得开天之神传承,觉醒惊世灵脉,习得无上铸器之术。从此,他走上修炼大道,脚踏绝世天才,身坐无敌神兽。各族老怪物,为求他铸一器,甘愿做他小弟。各族美女,魔女,圣女,同样为求他铸一器,都愿委身与他。但是,南风不满意,因为天才强者无数,他就要无数强者尊他为神,天下美女无数,他就要收尽天才美女,天下神器无数,他就要铸造出无数比神器更强的祖器......总之,他南风就是这么霸道。
  • 重生之文坛大师

    重生之文坛大师

    花有重开日,人可再少年!重生到与地球类似的平行世界中。方景以一本《斗破苍穹》开启了网文新时代的大门...
  • 王妃太闪耀

    王妃太闪耀

    她白苏苏不过是上个洗手间而已,结果却掉进马桶里穿越了。刚一穿来,便被所谓的皇帝一脚踹飞进冰冷的湖水里。高烧三天醒来后,便收到皇帝要下令将她下嫁给四王爷的消息。听闻,四王爷极其冷酷嗜血,死在他手上人不计其数。听闻,四王爷的王府月圆夜必有一女子都死于非命。听闻,四王爷体质羸弱,活不过三十。嫁他等于送死!她不愿做牺牲品,送嫁途中毅然逃走。谁知逃嫁没逃成,却遭遇了一场生化危机,更遇到一个被冰封的美男!“你给我血,我保你命。”绝境之中,他与她做起了交易。为了保命,她白苏苏不得不向恶势力低头,白白献出了自己的血。只是她千方百计想要逃走,却未料最后还是落入了四王爷的手中,被带回了王府。“你是我的人,你永远都逃不掉!你的血你的肉你身体的每一部分全都是我的!”嗜血的他霸道地宣言。她却始终桀骜不驯:“我白苏苏指天发誓,只要还有一口气在,我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逃走,我永远都不会属于你!”
  • 快穿之今天男神喜欢我了嘛

    快穿之今天男神喜欢我了嘛

    【甜宠1v1】阿伽觉得自己怕是最惨的快穿工作者了!没有之一!阿伽小课堂开课啦~系统老出故障怎么办?多半,惯坏了~阿伽:打一顿就好了呀。系统不靠谱,好在她有男神。傲娇竹马:“在外头的混世魔王,是你的专属奶狗。”王子殿下:“我是你的王子,你不光是我的骑士。”软萌守护灵:“我喜欢你,不是儿戏~”阿伽无奈叹息:没办法,魅力太大了~“今天男神也喜欢我了嘛?”小鱼干系统咆哮:“是的!到底谁攻略谁呀喂!”
  • 男神住我家之九十九步说爱你

    男神住我家之九十九步说爱你

    那年的我们懵懂无知,那年的我们青春年少。那天我们爱情在悄悄地萌芽,那年我们不知道身后一直有个(他)她。从十八岁到二十二岁,四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但是唯一不变的就是那年樱花纷纷飘落,那少年少女之间纯真的爱恋。那年的我们单纯的不知幸福为何物,那年的我们终于懂得原来对方才是自己心里最重要的人。那年夏天,他们分离;那年冬天,他们又重新走到一起。命运的巧合,感情的邂逅,造就一个个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陆梓轩说过一句话“诗含,你是我的,这一生都是了。如果你不能勇敢向我走来,那么好,你只需要迈出一步,剩下的九十九步,我来走!
  • 萌妻嫁到:无良废材妃

    萌妻嫁到:无良废材妃

    【完结+美满】一朝穿越,古灵精怪的她待嫁为妃。她戏帅哥,玩暧昧,占便宜,偶尔吃个醋,假装在乎。可是快活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事却接踵而来。风流倜傥的俊王爷身份有待补充,温文尔雅的帅皇帝另有心机,刁蛮任性的俏小姐又是处处针对……嘿!她可不是吃素的。既然要玩,那就玩把大的,俊男美女统统都到碗里来!
  • 快穿之黑莲花打脸指南

    快穿之黑莲花打脸指南

    【1V1大灰狼女主x小白兔男主】要亲亲抱抱的智障总裁?来,反派教你做人。美得惊天动地的食人鱼?来,自己坐进锅里。不要永生只要她的恶魔?来,灭了众神再说。妈的!!我家宿主绝对吃错了药!失了智!
  • 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

    百年钟声:香港沉思录

    回归祖国十六年,香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祖国对香港的发展给予了多少支持和影响?香港同胞的民心回归、对祖国的认同感如何?香港给内地带来了怎样的启迪与反思?作者着力书写了回归后的现实情状,其中包括:解放军驻港部队面临的各种考验和优异表现,香港各路精英的成长之路及对港贡献,香港的慈善事业,香港的民生、医疗、文化、媒体、教育,香港的廉政建设,香港所面临的挑战与前景等。作者真实书写了回归后香港的现状。其中一些章节,不仅是当今香港成功经验的写照,而且对内地乃至许多国家地区的发展有着借鉴意义,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香港的廉政建设。
  • 有你的余生才美好

    有你的余生才美好

    “我等了好久,也等不来你,可你来的时候……我累了”顾向暖对林玖言说道。“向暖……”是啊,她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在等他……“我说过,我一定会等到你,现在我等到了,”顾向暖苦涩的笑了笑,“不过,余生!我们各不相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