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7500000043

第43章 广播电视艺术的传者与受众(2)

第二节 受众:广播电视艺术的接受主体

按照现代传播理论所揭示的,传播是信息的交流与分享。传播过程中有两个主体:传播者和受传者;二者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受传者是传播行为的接受者,是传播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同样也是传播活动的产生动因之一和中心环节之一。离开了受众,传播活动就失去了方向和目的,而不能称其为传播活动。因此,正如有论者所指出的,“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受众即受传者,或称阅听者,是对大众媒介信息接受者的总称。具体可以包括报刊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戏剧等的观众。他们能够决定一个传播内容、一个传播媒介,甚至传播者本身的发展前途。”大众传播的受众数量巨大。这些受众,除工作和睡眠外,接触大众传媒的时间最多,大多在4~6小时之间。我国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4.2%和86.2%,意味着9亿左右的受众和潜在受众。

总的来讲,受众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大众传媒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反馈源。

广播电视受众主要是指广播电视媒介播出内容的收听、收视者,这个群体是大众传播受众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播电视传播具备大众传播的基本特点,其受众也是传播中的关键性主体,所以在对广播电视传播过程的研究中,对受众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受众”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一)观(听)众和阅读公众

追寻受众的起源可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它使我们在当今这个变化极为复杂和迅速的社会中,始终把握住受众的本质特征,不至于迷失在表象之中。

古代的公共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奏以及运动会等竞技比赛中,大致可以看出当今传媒受众的起源。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不论城市规模大小,大多设置了满足这些表演或娱乐需要的剧场或竞技场。毫无疑问,在古代的公共戏剧表演和音乐演奏以及运动会等竞技比赛出现之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出于类似目的的集会。这也揭示出当今传媒受众的特点:

1.对观看和收听的计划和组织;

2.事件的公共性;

3.世俗性表演内容——主要目的是享受、娱乐和教育;

4.观看(或收听)包含自愿的、个人的选择行为。

按照这种观点,受众作为世俗的公共事件的一群观众,两千多年前就已经确立其身份,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和内容以及入场条件等都有其自身的惯例、期待和规则。受众是更大的公共机构的一个部分,这种公共机构包括作家、演员、导演和企业家。公共娱乐和公共演出现象吸引了赞助商,可以为政治目的服务,是公共监督的目标。

然而,有几个特点是早期的传媒受众不同于现代的传媒受众的:最初的受众集中在某个时空中——他们占据着“观(听)众席”,可以听到和看到正在发生的事情。他们的对话人直接对他们说话,演出是现场的。这意味着受众规模相对较小(尽管可以成千上万),受众内部可能是活跃的,受众与演员之间可能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正是这样的特点,使早期的受众与现代的传媒受众有本质的区别。事实上,传媒受众最初的发展路线是建立在一个新发明——印刷书籍的基础之上,随之而来的是阅读公众(reading public)的出现。

不过只有到了16世纪后期,才可以说阅读公众是一群渴望并能够按照自己的目的购买、阅读和收集书籍的人,这样的公众集中在城市和社会特殊阶层,受到社会阶级和语言的限制,由数量越来越多的印刷商、出版商和作者供应。

而到了18世纪早期,许多报纸和期刊也开始拥有大量的固定读者。19世纪的科技发明更使得印刷媒介产品变得既廉价又丰富。在此之前,印刷品的阅读公众(或受众)就已经出现分化和社会界限,就内容(类型)和读者的社会类型而言,尤其如此。我们可以看出受众的概念,其实是被用来指定这一群不同的读者,他们有共同的社会心理空间,属于特定作者或特殊论题或一套特殊思想的“受众”(听众圈),他们在物理上可能不属于特殊社会群体或不处于特殊空间(如城市)。

在19世纪,伴随着一系列技术和社会变革,尤其是随着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加,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读写能力的提高,相当小的书刊生意变成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大规模产业,传媒产业逐渐成形并试图按照它们自己的计划和兴趣来吸引和形成受众。这反过来又有助于确立这样的受众概念:受众是由其嗜好和社会经济地位规定的集合,也是消费大众——一个新的消费市场。

那么,什么才是“消费大众”呢?

“消费大众”的概念与“传媒市场”(media market)一词息息相关。所谓“传媒市场”,是指传媒所服务的地区,或者指社会某一类人口类型,或者指既定的传媒服务或传媒产品的实际消费者或潜在消费者。尽管这个概念仅仅对商业性传媒产业具有使用价值,但运用这个概念则意味着受众有许多特性:第一,传媒市场的概念,确定了传播者和接受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计算性”的购买或消费行为,而不是一种规范的或社会的行为,由此缩小了许多公共传播的可能性的范围。

第二,它忽视了消费者的内部关系,因为服务提供者对这些关系没有多少兴趣。

第三,它在刻画受众特征时,特别注重社会—经济标准。

第四,这一概念限制了对消费行为的关注,结果造成了受众研究上的偏见。在“受众就是市场”的思想中,有效传播和受众经验的特性是次要的。

第五,把受众视作市场,这必然是以“传媒为中心”并根据传媒产业的论述所得出的看法。市场成员的身份通常并不是社会或文化方面自我认同的基础,而市场思想的论述具有起操纵作用的趋势。

作为市场的受众可以被界定为传媒服务和产品的实际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集合体,具备已知的社会—经济标准,有着特定的地理位置,有着独特的社会地位,具有已知的兴趣和利益模式。在现代条件下,大众市场(mass market)仅仅是许多可能形式之一。

作为市场的受众:(1)成员是一批单独的消费者;(2)边界主要是根据经济标准确定;(3)某个既定市场的成员之间不一定存在内部关系;(4)与传播渠道没有社会关系或规范关系;(5)受众没有意识到其受众成员身份;(6)联系性的基础不存在;(7)研究兴趣仅仅在于规模和个人行为。

(二)新技术对于受众概念的意义

按照麦奎尔(Mc Quail)的分析,伴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变化有潜力影响受众的性质。首先,有线电视和人造卫星(或两者)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传输的领域,创造了所谓的丰富的供应。在任一时候,大多数人的选择都得到了大幅增加,这也改变了传媒选择的环境。除了供应增加以及费用较低的事实外,随着接受设备价格逐渐低廉(每个家庭拥有的台数更多),接受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其次,新的声像录制、存贮和检索方法迅速发展,克服了传统印刷媒体的局限。也许最具有影响力的革新,就是录像机,它将由传播方控制接受时间,转变为由接受方控制接受时间,因此增加了上面所指出的供应的丰富性和选择机会。而更多选择权造成的结果,一方面,因为行为个人化和选择个性化,开始出现分众的趋势;另一方面,把规模很大的受众吸引到有趣的事件或场面上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再次,由于传播系统是以电脑为基础的,因此互动使用各种传媒有了可能。

单项系统变成了双向甚至多向网络。传媒用户取得了对信息环境的控制权。交互传媒网络作为地方社区的互动或有更广泛兴趣的互动的基础,受到一些人的欢迎。它强调处于边缘的接受者与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心传播者具有平等权利。

“互动的”、“互联的”传媒的发展,尽管目前仅处于早期的阶段,但可能进一步促进传媒用途的分化和专门化,同样也可能赋予受众潜在的更主动的角色。如交互电视的出现,使受众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得到发展,受众可以自己设定节目单,预约要看的节目,参与到剧情和节目的制作中去,较为自由地发表自己对电视节目的看法。欧美和日本等国所进行的交互电视或交互媒体的实验,已经预示了传媒交互时代的来临。

一般说来,新技术的发展对于受众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受众的增多、分裂和分割;

2.在信源、传媒、内容、时间和空间方面差别更大;

3.传媒消费者有更大的选择权和更多的自主权;

4.受众行为更具选择性、互动性和协商性;

5.接受的国际性;

6.使用和所获得的内容之间联系更加紧密;

7.受众甚至更加难以研究清楚、解释清楚,等等。

二、广播电视传播中的受众构成

(一)受众的类型

受众的类型划分有很多的标准,一般的划分是一种横向的划分,根据受众的社会经济地位、性别、年龄或生活形态来划分,例如可以划分为“上班族”、“银发族”、大学教师、儿童等各社会阶层的受众;或者是根据大众媒介划分为读者、听众、观众等。尚大雷和柯惠新则针对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现实,从纵向的角度划分了我国的受众类型:传统的群体性受众、工业社会的大众化的受众和后工业社会的新群体性受众,并且进一步对这三种类型的受众进行了比较,讨论了其实证研究的基本模式等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上面的这种划分方式是一种针对我国特定时期的纵向的划分,并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如果我们根据前文中有关消费大众的理解来讨论受众类型的划分,显然下面这种从消费市场角度的划分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受众的内涵。从这个角度看,受众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潜在受众(potential audience):是指所有那些能够被波及的人,它有赖于若干因素,尤其是是否拥有接收装置;场所(居住在传播地带,或市场);另外,诸如收入、受教育水平、年龄和性别这样的有赖于如何界定传媒的社会—人口统计因素。

2.付费受众(paying audience):这以若干不同形式出现,但尤其是指一份份报刊、一本本书、一张张唱片、一集集录影带等的购买者;买票看电影的人;还有就是有线频道或卫星频道这样的特殊传媒服务的订购者。

3.赢得的受众(audience reached):这类受众的划分因传媒的不同而不同,但对于印刷媒介而言,它是指实际阅读每张报纸、每份杂志等的人数;而对于电视和广播而言,它是指收看或收听某一特殊频道或节目的人数,通常用收听率(收视率)表示。

总的来说,这三种基本类型确定了各种人群(集群),从传媒供应者的观点来看,正是这些人群形成了受众。

有许多与受众相关的概念需要指出。一个是流传密度或影响范围(density of circulation or reach)的概念。它是指某个特殊频道或出版物赢得的既定人口或家庭,在某个地区(市场)所占的比例。它也是从空间方面对传媒影响所做的测量。另一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形成的累积受众(cumulative audience)的概念,指在某个既定时期所赢得的既定潜在受众的数量或比例。例如,某份既定报纸或杂志在一个月里的累积受众人数(看任何一期的人数),可能要高于特定某一期在其发行期间所取得的发行量或读者数。它是衡量某部电视连续剧的受众(一集或多集的受众总数有多少?)或某类节目的受众(平均每周有多少比例的人观看同一种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尺度。

除此之外,还有种种固定受众需要测量。例如,观看某个特殊电视节目或某类电视内容的受众,或者就某份报纸而言,读者对特殊内容或特定题材的关心程度。用来确定受众人数(总人数或家庭总数)的方法几乎不受限制,它们既可以从绝对数方面加以表示,也可以按照在某种基数(通常是潜在受众或目标受众)里所占的比例来表示。这些总数通常是传媒策划者或广告主感兴趣的因素,尤其是按照诸如收入、受教育水平、居住环境、年龄和性别这样的社会—人口因素来描述的。越来越多的新的变量被引入对受众的分类中,尤其是与生活方式有关的情况、趣味或心理变量。

一般说来,影响广播电视传播中受众类型划分的基本因素有:

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媒使用行为有着极大的稳定性:在不同传媒、不同国家和地区中存在着一再出现的模式。许多稳定性(和变化)都可以由影响传媒受众规模和构成的几个基本因素加以说明。最普遍的因素是与年龄或社会阶级(或收入和受教育水平)有关,因为这两者往往决定受众是否有闲暇时间和金钱来使用传媒。

年龄(实际上是生活周期)影响着传媒的可得性(availability)和内容选择。因此,在儿童时代,我们几乎被限制在家庭选择的传媒范围内,接触比较多的是电视。当我们获得“自由”时,我们做出比较独立的选择并走出家庭,从而出现了单独听收音机或出去看电影的方式。当我们承担起自己家庭和工作的责任时,我们回归家庭环境,但兴趣已经不同,一般把较多时间用于读报和获取信息上。在此之后,我们的收入有了较多剩余,此时,传媒消费多样化,然后由于年事已高而再次缩小,从而导致回到比较适合家用的传媒(电视和书籍),选择比较严肃的内容。由收入状况所代表的社会阶级地位支配着传媒的使用模式。在这种模式内,收入较高往往使得电视的地位降低,因为有更广泛的传媒和非消遣传媒可以选择。受教育程度和专业工作责任较高,也会导致不同的内容选择——选择更加具有知识性的内容,或主导性的教育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所赞成的内容。

这些发现以及与性别差异、地区差异相关的其他发现,有助于描述和预测受众的总体面貌,起决定作用的基本因素并不难分辨出。然而,在传媒产业部分也存在着几种解释。一个解释纯粹是历史性的,因为一些传媒所获得的特殊规定和对受众的特殊魅力,往往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得到保持和巩固的。例如,日报是为以男性为主的、城市中产阶级的读者而发展起来的,它往往对这同一类人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同类推荐
  •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文秘写作一本通

    本书立足于现实,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礼仪文书、司法文书、财经文书、商务文书、宣传文书、科技文书等八个方面,对各种写作文体进行了新的梳理与阐释,并注意案例与理论的结合,为文秘工作者与公务人员量身打造了经典的办公室写作范本。
  •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点课题“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10AMZ004)的最终成果形式。本书将机制设计概念运用于族际政治研究领域,从制度机制设计的角度对各国处理族际关系的政治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包容族际差异、协调利益和认同分歧的制度机制及其设计主旨和过程的分析,探索这些制度机制的社会效果及其联系。从中发掘对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具有普遍价值的制度、方法和途径,促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增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中国新闻报道

    中国新闻报道

    本书的宗旨在于分析中国新闻对外报道的历史、现状以及报道原则、报道方式等相关问题,研究和探讨中国如何向外部世界传递发生在中国的事实信息,以便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从而向世人澄清事实,减少误会,提升中国软实力。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热门推荐
  • 游戏江湖

    游戏江湖

    网游“江湖”,群雄纷争,陈天桥和史玉柱无疑是最闪亮的两颗星。一个是“中国互动娱乐业第一人”,甫创业就开启了中国网络游戏的繁荣之门;一个是“中国最具争议性的企业家”,一出手即开创了中国网络游戏的免费模式。两大模式的争锋也凸显了中国网游业的发展与彷徨。
  • 皇叔美貌如花

    皇叔美貌如花

    新书:【重生八零:小甜妻,狠会撩】“你家徒弟手段毒辣,做事狠毒,她这分明是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胡说”,面对天下人的指控,绝色的男子一把搂过她,宠溺道:“我家徒弟貌美如花,温柔如小绵羊,明明是位可爱的小仙女。”前世,她芳心错付,被人利用,导致自己被活活烧死;重活一世,她变成了将军府的废物大小姐。斗渣渣,踩白莲花,虐渣男,昔日废物变大腿,一纸血符,逆天鬼术,惹她者皆统统踩死。唯独这位高冷的皇叔…一直将她当成可爱小绵羊,捧在掌心,宠在心头,将他全数的柔情独宠于她一人身上。***皇叔:你惹祸我来挡,你杀人我递刀,你想要这天下,我拱手送上。而你只能是我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
  • 幻想罗兰

    幻想罗兰

    奇妙的世界,不一样的梦,一名叫罗兰的小猎人,追诉着自己的梦想
  • 相识恰如迟暮

    相识恰如迟暮

    青春是一场是无忌惮的岁月,深如远山的遇见,毫无顾忌的追逐。起先你只是简单的走了进来,后来你贯穿故事的始终。以前最怕的就是疼,可是顾南城,你说我们不适合,披荆斩棘想努力成为你的适合,其实我不知原来会遇上你,原来那个人就是你。
  • 天级心法

    天级心法

    二十一世纪的年轻武学大师冰封万年,一朝觉醒世界大变。醒后世界充斥精气,修炼文明排山倒海。只有一个特殊组织科学院,保留着部分文明……武学大师在这个已经完全没有之前模样的地球步步向前……
  • 妖颜倾世

    妖颜倾世

    她叫信苍曲,天生妖颜,命定败国煞星,自幼女扮男装,十岁克母,为天地所弃,十四岁被封王爵,得天信国主赐名,代兄为质,远赴他国。认命?认命!为何不认?尔等皆视本上为败国煞星,本上便应了那天命之说,败给尔等看!天下人皆视本上为嗜血妖孽,本上便顺了苍生之意,屠给天下人看!即是妖孽,惑世何妨?世间极炎之地,名为烈焰窟,她在烈焰窟中长大,历经万般磨砺,自创了一种叫做烈焰勾魂的绝世武功。世间极寒之地,名为寒冰谷,他在寒冰谷中长大,历经万般磨砺,自创了一种叫做寒冰断魄的绝世武功。愿望?本王从不许愿!无能之人才会有愿望,本王所求之物,皆会自行取来!比如……号令天下并八荒,六合之内尽匍匐。
  • 小警成长日记

    小警成长日记

    刑警大队大队长王小北在与歹徒激烈搏斗后受伤住院,同学、同事赶来探望,看到远在外地许久不见的同学,不禁勾起王小北的回忆······警校的日子恍如昨日······从警后的经历如画面般在眼前浮现······这些场景就如同他的日记,勾起了他成长的记忆!!!
  • 元师万岁

    元师万岁

    还记得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是个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春心萌动,死灰复燃……主角在这样一个发春的季节穿越了。他穿越的极不情愿,极不干脆。以至于穿越之后赖在一个小房间里不愿出来。可命运交给他一个重要的任务,命运之神不想让他继续偷懒,于是生拉硬拽将他从安逸的小房间里拉了出来。于是他重生了!哦,这个世界有元师这样一个职业,修炼到厉害处,摧城填海,长生不老,把妹泡妞,富可敌国不要太容易。可我们的主角视这些如同浮云。他看重的是不朽,他看重的是荣誉与崇高,他向往传名于后世!当然能顺带上面那些福利更好。毕竟他终究还是个温和善良的人,这就注定了他的好说话和不挑剔!作者:汗,尽力了,写个简介差点儿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