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3000000031

第31章 庄子哲学浅释(1)

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

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

(上)

从来的人,只因把庄子的哲学看得太神秘玄妙了,所以不能懂得庄子。依我个人看来,庄子的学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十分玄妙神秘之处。所以我这篇述庄的文字便叫做“浅释”,不但要用浅近的文字去讲庄子的哲学,并且要使人知道庄子的哲学只是粗浅的寻常道理。

一、庄子略传。庄子一生的事迹,我们不甚知道。据《史记》,庄子名周,是蒙人,曾作蒙漆园吏。《史记》又说他和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我们知道他曾和惠施往来,又知他死在惠施之后。大概他死时当在西历纪元前二七五年左右,正当惠施、公孙龙两人之间。

庄子书,《汉书·艺文志》说有五十二篇。如今所存,只有三十三篇,共分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其中内篇七篇,大致都可信。但也有后人加入的话。外篇和杂篇,便更靠不住了。即如《胠箧篇》说田成子十二世有齐国。自田成子到齐亡时,仅得十二世。(此依《竹书纪年》。若依《史记》,则有十世耳。)可见此篇决不是庄子自己做的。至于《让王》、《说剑》、《盗跖》、《渔父》诸篇,文笔极劣,全是假托。大约这二十六篇之中,至少有十分之九是假造的。大抵《秋水》、《庚桑楚》、《寓言》三篇,最多可靠的材料。《天下篇》是一篇绝妙的后序,却决不是庄子自作的。其余的许多篇,大概都是后人杂凑和假造的了。读古书最不容易,稍一不慎,便要受欺。《庄子》一书,便是一例。

《庄子·天下篇》说:

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

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时恣纵而不傥。不以觭见之也。以天下为沈浊,不可与庄语,以巵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非死生无终始者为友。其于本也,弘大而辟,深闳而肆。其于宗也,所谓稠适而上遂矣。(《释文》云,稠音调,本亦作调。)虽然,其应于化而解于物也,其理不竭,其来不蜕,芒乎昧乎,未之尽者。

这一段评论庄子的哲学,最为简切精当。庄子的学说只是一个“出世主义”。他虽与世俗处,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非死生无终始者为友”。中国古代的出世派哲学,至庄子始完全成立。我们研究他的哲学,且先看他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二、万物变迁的问题。试看上文引的《天下篇》论庄子哲学的第一段,便说“寂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欤?天地并欤?神明往欤?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庄周闻其风而悦之。”可见庄子哲学的起点,只在一个万物变迁的问题。这个问题,从前的人也曾研究过。老子的“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便是老子对于这问题的解决。孔子的“易”,便是孔子研究这问题的结果。孔子以为万物起于简易,而演为天下之至赜;又说“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这便是孔子的进化论,但是老子、孔子都不曾有什么完备周密的进化论,又都不注意生物进化的一方面。到了墨子以后,便有许多人研究生物进化一个问题。《天下篇》所记惠施、公孙龙的哲学里面,有“卵有毛”,“犬可以为羊”,“丁子有尾”诸条,都可为证。《墨子·经上篇》说“为”有六种:(一)存,(二)亡,(三)易,(四)荡,(五)治,(六)化。《经说上》解“化”字说,“蛙买,化也。”买当是贸字之误,贸有变易之义。《经上》又说,“化,徵易也。”《经说》解这条说,“化,若蛙化为鹑。”徵字疑是“微”字之误。微有“暗地里”的意思,如“微行”、“微服”之微。两条所举,都是蛙化为鹑一例,此又可见当时有人研究生物变化的问题了。但是关于这问题的学说,最详细,最重要的,都在《列子》、《庄子》两部书里面。如今且先说《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

三、《列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列子》这部书,本是后人东西杂凑的,所以这里面有许多互相冲突的议论。即如进化论,这书中也有两种。第一种说: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易无形埒□,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九变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

这一大段,全是《周易·乾凿度》的话。(张湛注亦明言此。孔颖达《周易正义》引“夫有形者”至“故曰易也”一段。亦言引《乾凿度》,不言出自《列子》也。)《乾凿度》一书,决非秦以前的书。

这一段定是后人硬拉到《列子》书中去的。我们且看那第二种进化论如何说法。

有生,不生;有化,不化。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不生者疑独。不化者往复。往复,其际不可终,疑独,其道不可穷。……故生物者不生,化物者不化。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谓之生、化、形、色、智、力、消、息、者,非也。……故有生者,有生生者;有形者,有形形者;有声者,有声声者;有色者,有色色者;有味者,有味味者。生之所生者死矣,而生生者未尝终。形之所形者实矣,而形形者未尝有。声之所生者闻矣,而声声者未尝发。

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尝显。味之所味者尝矣,而味味者未尝呈。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圆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沉,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膻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列子·天瑞篇》。此段被后人插入许多不相干的东西,便不可读了,今皆删去。)“疑独”的疑字,前人往往误解了。《说文》有两个疑字。一个作,训定也。(从段氏说。)一个作,训惑也。后人把两字并成一字。

这段的疑字,如《诗经》“靡所止疑”,《仪礼》“疑立”的疑字,皆当作定解。疑独便是永远单独存在。

这一段说的是有一种“无”,无形、无色、无声、无味,却又是形色声味的原因。不生不化,却又能生生化化。因为他自己不生,所以永久是单独的(疑独)。因为他自己不化,所以化来化去终归不变(往复)。这个“无”可不是老子的“无”了。老子的“无”是虚空的空处。《列子》书的“无”是一种不生、不化,无形、色、声、味的原质。一切天地万物,都是这个“无”自生、自化、自形、自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的结果。

既然说万物自生、自化、自形、白色、自智、自力、自消、自息了,自然不承认一个主宰的天。《列子》书中,有一个故事,最足破除这种主宰的天的迷信。《说符篇》说:

齐田氏祖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

且蚊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

此即是老子“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和邓析“天之于人无厚也”的意思。这几位哲学家,都不认天是有意志的,更不认天是有好生之德的。《列子》书中这一段,更合近世生物学家所说“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话。

四、《庄子》书中的生物进化论。《庄子·秋水篇》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

“自化”二字,是《庄子》生物进化论的大旨。《寓言篇》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这十一个字,竟是一篇“物种由来”。

他说万物本来同是一类,后来才渐渐的变成各种“不同形”的物类,却又并不是一起首就同时变成了各种物类。这些物类都是一代一代的进化出来的,所以说“以不同形相禅”。

这条学说可与《至乐篇》的末章参看。《至乐篇》说:

种有几(几读如字。《释文》读居岂反,非也。郭注亦作几何之几解。亦非也。)得水则为。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螟之衣。

生于陵屯,则为陵舄。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乌足之根为蛴螬,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乾余骨。乾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黄生乎九猷。瞀芮生乎腐。羊奚比乎不箰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这一节自古至今,无人能解。我也不敢说我懂得这段文字。但是其中有几个要点,不可轻易放过。(一)“种有几”的几字,决不作几何的几字解。当作几微的几字解。《易·系辞传》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正是这个几字。几字从,字从,本象生物胞胎之形。我以为此处的几字,是指物种最初时代的种子,也可叫做元子。(二)这些种子,得着水,便变成了一种微生物,细如断丝,故名为。到了水土交界之际,便又成了一种下等生物,叫做“ 之衣”。(司马彪云,物根在水土际,布在水中。就水土视之不见。按之可得,如张绵在水中。楚人谓之蛙之衣)。到了陆地上,便变成了一种陆生的生物,叫做“陵舄”。自此以后,一层一层的进化,一直进到最高等的人类。这节文字所举的植物动物的名字,如今虽不可细考了,但是这个中坚理论,是显而易见,毫无可疑的。(我疑心“程生马马生人”一句中,程字是猩猩的猩字,亦作狌。马字是狒狒的狒字。狒字《说文》作,与马字形似而误。

但此系个人揣测之辞,没有可靠的旁证,故不敢自信。)(三)这一节的末三句,所用三个“机”字,皆当作“几”。即是上文“种有几”的几字。若这字不是承着上文来的,何必说“人又反入于机”呢?

用又字和反字,可见这一句是回照“种有几”一句的。《易·系辞传》“极深而研几”一句,据《释文》一本几作机。可见几字误作机,是常有的事。从这个极微细的“几”,一步一步的“以不同形相禅”,直到人类。人死了,还腐化成微细的几。所以说“万物皆出于几皆入于几”。这就是《寓言篇》所说“始卒若环莫得其伦”了。这都是天然的变化,所以叫做“天均”。

这种生物进化论,说万物进化都是自生自化,并无主宰。所以《齐物论》借影子作比喻。影说:吾有待而然者耶?吾所待又有待而然者耶? 郭象说这一段最痛快。他说:世或谓罔两待景,景待形,形待造物者。请问夫造物者有耶,无耶?无也,则胡能造物哉?有也,则不足以物众形。故明乎众形之自物,而后始可与言造物耳。……故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焉。此天地之正也。故彼我相因,形景俱生,虽复玄合,而非待也。明斯理也,将使万物各返所宗于体中,而不待乎外。外无所谢,而内无所矜,是以诱焉皆生,而不知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所以得也。

《知北游篇》也说:有先天地生者,物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犹其有物也。“犹其有物也”无已。(适按。非物下疑脱一耶字)

西方宗教家往往用因果律来证明上帝之说。以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从甲果推到乙因,从乙果又推到丙因,……如此类推,必有一个“最后之因”。那最后之因便是万物主宰的上帝。不信上帝的人,也用这因果律来驳他道:因果律的根本观念是“因必有果果必有因”一条。如今说上帝是因,请问上帝的因又是什么呢?若说上帝是“最后之因”,这便等于说上帝是“无因之果”。这便不合因果律了。如何还可用这律来证明有上帝呢?若说上帝也有因,请问上帝之因又以什么为因呢?这便是《知北游篇》说的“犹其有物也无已”。正如算学上的无穷级数,终无穷极之时,所以说是“无已”。

可见万物有个主宰的天之说,是不能成立的了。

五、进化之故。生物进化,都由自化,并无主宰。请问万物何以要变化呢?这话《庄子》书中却不曾明白回答。《齐物论》说,“恶识所以然?恶识所以不然?”这竟是承认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了。但是《庄子》书中却也有许多说话和这问题有关。例如《齐物论》说: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猿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螂蛆甘带,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又如《秋水篇》说:骐骥骅骝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牲。言殊技也。鸱鸺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目不见丘山。言殊性也。

同类推荐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知行合一王阳明,修身养性曾国藩

    本书集王阳明和曾国藩的精华于一炉,将他们立世、做人、修身密切相关的语录精华采撷,并配以通俗易懂的文字进行解释,辅以经典的古今中外事例论证。对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美学的改变(京华学术文库)

    本书主要讨论了中国文艺美学理论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点和问题,强调文艺美学研究应着力关注当代文化变化情势下的艺术生产变迁,在重新理解感性意义的前提下,深入思考大众日常生活的审美现实及其问题。同时,本书还围绕20世纪中国美学理论的历史发生、发展,从宏观角度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提出了有关现代中国美学发展阶段性的问题。
  • 美的哲学

    美的哲学

    本书并不局囿于美学学科内部的研究范式探讨“美”的本质与现象,而是从哲学的高度进行高屋建瓴地阐发。通过剖析人与世界的关系和人的生存状态,作者将艺术视为一种基本的生活经验和基本的文化形式,一种历史的“见证”,表达了作者在“思”、“史”、“诗”相统一的哲学视角下独特的美学观与艺术观,并且呼吁让生活充满美和诗意。《美的哲学(重订本)》角度新颖,视野宏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热门推荐
  • 荣囚

    荣囚

    不想宅谋怎么办?杀夫!不想宫争怎么办?弑君!跟一群女人争个男人有什么意思,不如跟男人争天下!被屏蔽的章节在群相册。交流群.932296580
  •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I Want to Go to School 为了那渴望的目光

    《为了渴望的目光》在取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和真实感人实例的基础上,对中国希望工程的20年历程进行了全景式扫描和总结,深刻地展现了希望工程20年来的丰硕成果。
  •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花前有感,兼呈崔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NPC成长计划

    NPC成长计划

    诸如刀剑某域之类的作品一再告诉我们,神经链接的游戏永远是靠不住的,而在这样一个只有挂B才能生存的世界里,李恬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外挂系统天赋加持,反而成了最普通的一名NPC。
  • 亡灵高达的星际争霸

    亡灵高达的星际争霸

    (注意!)本书需要极大的脑洞来观看新人新书!请多关照!还有,本书的所有地方地点包括世界都是复制品,请勿较劲!作品相关可以不用看......一个机器人在战场上因为表现突出而被主人赐予了一个可以向上迈进的机会,直到战争结束了一段时间后将其招进宫殿中进行了赏赐不过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去一个世界完成试炼,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可以完成就可以......
  •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Put Yourself in His Pl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纯阳仙境

    纯阳仙境

    重生回到十余年前,回到游戏开始之前,重回仙境游戏之中,看有什么逆天之事。是寻找未来成名的伙伴,是选择最正确的选择,还是走上改变一切的道路。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诸天搅事精

    诸天搅事精

    新文《重生归来,嫡女也作妖》已发布,欢迎大家入坑哦。(快穿文,无cp)所有的无敌都是经历了千百万次受伤后努力铸就的。大石榴带着九五再次出现在各个位面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