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900000026

第26章 加入工会抑或成立自组织——关于农民工组织化途径的思考(3)

这表明,对企业而言,一旦工会能成为企业管理的渠道,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他们是非常支持的,因为工会成了企业管理的重要资源。不过,单位亦非常明白,工会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提高企业效率,而是把他们“组织起来、切实维权”。一旦工会不是站在资方一边,而是站在劳方一边的话,工会就会成为“对抗”企业的力量,对企业来说,这等于是“养虎为患”。所以,企业的做法往往是让工会形成对行政主管和企业领导的高度依赖,而不是让它们去依赖会员——广大的农民工,这样工会虽然组织起来了,但它们难以成为切实维权的组织,难以代表职工的权益,这种依赖不除,工会的制度性弱势不可避免。有研究者称工会的这一现象为,“这边看看像党委的什么人,那边看看像行政的什么人,左看右看就是不像工人的什么人。”

农民工自己是否愿意加入工会,其实涉及工会能否满足农民工组织权的问题。如果说,现行的工会组织能够满足农民工的组织权(正如工会所说的“组织起来,切实维权”),那么农民工是愿意加入工会的;但现实情况是,现有的工会组织离农民工的组织权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一方面,相当多的农民工认为加入工会还是有一定的好处的,如工会搞搞旅游、发放一些福利、做一些免费培训及其法律方面的指导,等等。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58.5%的农民工认为加入工会比不加入工会要好。这表明,相当一部分农民工还是愿意加入工会的。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了农民工的两个疑问:一是工会维权能力薄弱,尤其是当农民工与企业或老板发生利益纷争时,工会的维权形同虚设。由于工会的制度性弱势,当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其维权能力甚低,这导致了农民工在权益受到损害时,首先想到的不是工会而是找政府部门和老板直接谈。我们的调查亦证明了这一点。当我们问及,“当你的工资拿不到时,你会怎么办”时,找老板的占42.3%,找劳动监察部门的占31.5%,找老乡或朋友集体声援的占11.4%,找媒体声援的占11.2%,找工会解决的只有3.6%。这表明,当前农民工并不认为工会能够切实有效地维护他们的权益。浙江宁波一位王姓农民工的话颇能代表农民工对待劳资纠纷的态度,他说:

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一般都是私营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不是很大,制度也不太健全。2008年以来,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螺帽的出口不太好,没有什么订单,企业经常停停干干。发工资也不像以前那么准时了,以前都是每个月的10号,上个月到25号都没有发。没办法,我们只能去找老板,只有他说了才算。你要是去问工会,它会跟你说,我去帮你向老板问问。到底有没有问,其实我们也不知道,工会一般也不给我们回复。像这样的事,想明白点,只能找老板,老板说发就能发,他不说话,那就只能去找劳动监察大队或者媒体记者。这些都比工会有用多了。

第二个问题与第一个相关,既然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能力有限,交纳一定的会费加入工会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的调查发现,62.6%的农民工认为交纳工会费对他们生活有影响。2006年,浙江省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218元,比全国966元的平均水平高出252元,但这一收入对生活成本较高的浙江城市而言,生存压力依然巨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增加任何一笔费用,对农民工来说都是一种负担。加之农民工由于流动频繁而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享受工会能带来的好处。这两个疑问纠结在一起,就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工会拿什么吸引农民工入会?尽管有58.5%的农民工认为加入工会比不加入工会好,但这只是农民工对加入工会“聊胜于无”的心态;超过30%以上的农民工加入工会,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政府和工会推动的行为,而不是农民工的自发自愿行为;搞搞旅游、发放一些福利、做一些免费培训等等,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农民工,但这些“蝇头小利”即使没有工会存在,其他管理部门照样可以做。正如苏黛瑞所说的那样,对于进入城市中的农民流动者(农民工)来说,根本问题不在于直接去争取维持生计的收入、福利、服务等,而是争取获得这些待遇和机会的“资格”,也就是争取“公民权”。毫无疑问,当工会不具备农民工权益聚合、表达和维护功能的情况下,工会对农民工的吸引力依旧会显得苍白。

所以,当前我们所看到的农民工加入工会的场景,往往是政府热情倡导,工会积极推动,单位尽相配合,但要为我所用,农民工则是聊胜于无,缺乏主动性。要建构让“农民工满意、企业满意、工会满意、政府满意”的四满意效果的农民工加入工会模式,依然有很多障碍要克服。

6.4农民工之于自组织——动力及问题

20世纪70-90年代,随着“全能国家的失败”和“全能市场的失效”,人们发现“自组织”是一种最自然、成本低而收益高的人类关系协调机制。所谓农民工自组织是指农民工自下而上建立起来的组织和群体,有时它是正式的组织体系,如一些农民工的NGO组织,有时它又是某种“凝聚”,如一些比较松散的“同乡会”、“老乡会”等。由于我们国家对NGO的管理十分严格,特别是注册登记方面限制得非常严厉,农民工组织想以公开的农民工自我组织等名义注册可能性比较低,因而,发展也比较缓慢,农民工加入的不多,甚至很多农民工都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组织。目前,农民工加入自组织的主要形式是各种各样的同乡会,由于同乡具有地缘和生活背景相似性的特点,容易“凝聚”人心,从而形成非正式的群体关系。在我们所做的调查中,有12.6%(农民工加入自组织的比例是15.4%)的农民工加入的是这样自组织。

农民工之所以愿意加入这样的自组织与以下几个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是广大农民工有组织权的意愿,但政府和社会主导的现有工会组织模式难以满足农民工的需要。在一个“资强劳弱”的市场格局下,在一个政府对资本的保护甚于对劳工的保护制度格局下,劳工的权益,尤其是劳工中最为弱势的农民工权益往往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而现有的工会组织体系,由于存在着制度性的弱势——工会组织对行政主管和企业领导的高度依赖,工会组织无法代表职工的利益,集体谈判、集体协商和集体合同制度缺乏组织,因而难以切实有效地维护广大农民工权益。浙江余杭某塑胶企业一来姓工会主席说:

我们工会主席是兼职的,由董事长任命,在党委和上级工会组织指导下开展工作。说句心里话,我们也想为工人,特别是那些来打工的农民工谋取利益,但我们也不能不听企业领导的。要是不听企业的,饭碗都保不住。这是说心里话了。不光我们这个企业是这样子,我们余杭、萧山的企业都是这样的。我们企业在劳资关系方面做的比较好。但是一些私营企业碰到劳资纠纷的情况,工会一般不可能站到农民工一边,因为私营企业里工会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权力。老板要工会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农民工,而不是和老板作对。要是工会和老板作对,工会主席也就做到头了。这一点,做工会主席的人其实都懂。

从这位来姓工会主席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会的制度性弱势正是由于制度性本身造成的,如工会主席的任命方式、由谁来领导工会主席等制度性问题,要让工会主席不站在企业主一边,必须破除这样的制度设置。然而,这种制度设置是与整个政治制度相关的,如干部的任命制、缺乏竞争性民主等,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农民工对工会组织的不信任感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另一方面,单个的农民工个体在维权的过程中,其成本非常高昂,因为单个的劳工在面对单个的资本时,具有天然的不对等性。个体的劳工只有联合,才能对付资本,取得讨价还价的能力,这就使得他们寻求组织成为必要。二是同乡会这一组织有效地衔接了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前几年,通过对格兰特诺维特和边燕杰等对“强弱关系”的研究和林南的“社会资本”理论的介绍,使得国内对农民工外出、地位获取、利益表达、组织网络等与社会资本或社会关系两者之间的关联的研究达到了汗牛充栋的地步。对于农民工而言,由于缺乏政治资本、经济资本、文化资本,要在城市里生存和适应,一个重要的武器就是利用好既存的社会资本,尤其是社会资本中的“关系”资源。农民工之所以在社会中大量使用社会关系,与其说他们特别善于利用关系,还不如说城市或工厂中的各种制度安排难以依赖和使用,这使得他们除了利用关系没有其他办法。

同乡会在这一点上有着很好的契合性,通过同乡这种地缘关系拉近彼此的空间和心理距离,从而易于组织或群体的建立。我们在浙江义乌所调查的安徽同乡会的一些农民工表示:我们在外地打工其实很不容易,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谋生,容易孤独,工作其实也不太稳定,流动很大。一般我们很少与本地人联系,我们与他们实际上生活在两个世界,他们谈的是如何买车买房,我们则是关心企业能及时给我们发工资,那里可以买到便宜一点的东西。但一起来打工的就不一样了,尤其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大家能说到一块,老家县里怎么样了,玉米今年缺不缺水等。同乡就是这样,特别能谈得来,特别能相互帮忙,我们关系好的,基本上都是同乡。

三是同乡会这一组织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农民工组织权的需要。同乡会这种群体或组织由于具有极强的“熟人社会”特性,彼此之间联系较为密切,这使得同乡会在维权时具有较大的号召力。我们在浙江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做的调查发现,有一个“河南同乡会”,其活动能量很大。如我们在调查时,刚好几个河南籍的老乡被厂里拖欠工资了,同乡会号召明天不上班的老乡集体到厂里去找老板,第二天中午老板就乖乖地把拖欠的工资还给了这几个工人。

此外,这个同乡会还通过提供工作信息、提供短期帮助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声誉,同乡们对这一组织的认同度也比较高。被拖欠工资的王某向我们说到,“找同乡会比找工会管用多了,我们现在碰到这样的事,不再像以前那样闷声不说了,我们要找同乡会,得到我们应该得到的东西”。这表明,通过同乡会去维权,同乡们逐渐意识主张自己的权利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同乡会这种组织体系起到了权利培养和权利保障的作用,这是自组织培养公民权的重要内涵。

但是,我们也不能过高地评价这种自组织体系,当前,它还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行动的合法性基础。由于制度性的障碍,大部分的农民工组织都是没有经过注册的,而没有注册的组织,很容易被定性为非法组织,随时面临着被政府部门取缔的风险。上述的“河南同乡会”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注册的不受法律保护的组织。二是难以和政府进行合作,共同维护农民工权益。一方面,农民工自组织的非法身份使得政府不愿合作或对合作有所顾虑;另一方面,这些农民工自组织也认识到,虽然政府有相当多的资源可以共享,可他们认为双方的工作理念和行动方式有冲突因而很难合作。三是这些自组织的作用还比较有限,在保障农民工权利方面还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在维权方式上,靠的是“抱团作战”的方式来迫使资方让步,依靠的是人多力量大,而不是靠组织的制度性方式来谋求权利,这种集体行动的方式往往面临着风险,如产生群体性事件、触犯相关法律等。另一方面,它是一种事后维权模式。由于自组织模式难以作为一个独立的力量参与政策、立法过程,因而难以从源头上实现和保障农民工的公民权。

据我们在杭州、宁波、金华等地所做的调查均发现,这些同乡会组织在政策制定和实施上的参与都是空白。当然,这不是由于这些组织不想参与,而是某些制度性的障碍阻碍了他们参与政策制定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威权“父爱主义”的国家中,党和政府相信自己能够解决好农民工组织权问题(如把农民工纳入既有工会组织中来),因而,农民工自组织能够发挥作用的也只是工会的必要补充,所以,农民工自组织是要在一定的可控范围内活动的,而不能跃出这一范围。当然,这也不是说,农民工自组织就没有存在发展的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补充,对国家或社会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对于凝聚农民工之间的团结和整合,对于约束企业的不良行为和侵权行为,对于工会维权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促进因素。

同类推荐
  •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发展较好,却导致严重两极分化的时期也可能引发革命。两个时期虽然面临的问题不同,但引起的后果却可能相同。胡适的解剖刀对准的是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深恶痛疾的是旧中国的种种痼疾。他主张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是建立西方式的民主制度,而历史却选择了革命。而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面临同样的风险,又听到了类似的主张。我们能做什么?胡适当年的思考也许仍然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 超人类革命

    超人类革命

    本书作者、法国前教育部部长、哲学家吕克·费希详尽地分析了“超人类革命”产生的背景、围绕着它的无数争议,以及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立场和建议。随着生物技术、纳米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和互联网)、认知科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以及人机混合技术、3D打印技术(尤其在医学上)的广泛运用,我们正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革命——超人类革命。当医学的目的从治疗转变为改善和增强,人类开始编辑基因、植入芯片……所谓长生不老再也不是神话或科幻,对人类的增强和改善更可能产生“超人类”。这场革命或将从政治、经济、道德、宗教等方面彻底改变人类社会。
  • 何处用心?何处用脑?

    何处用心?何处用脑?

    研究经济现象,最大的困难是用心、用脑,会用得不是地方。在需要用脑判断的时候,我们用情感去替代,我们用价值观去替代。这样的话,就会使我们在经济现象中,常常达不到最起码的要求。周其仁教师用浅显易懂的案例告诉我们用脑和用心的区别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他们。
  •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中国户籍制度变迁:个人权利与社会控制

    在中国,户籍制度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口信息制度,往往还是制士处民、征收贡赋、规定禄食、兴发力役、组织军旅的基本依据。本书考察和讨论了个人及由个人结成的团体的行动及其对制度框架特别是户籍制度的影响,以期为未来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取向及个人、团体、国家行动的选择和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通过对中国户籍制度中变迁的解释,检验、修正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
  •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黄克剑论教育·学术·人生

    作者自九十年代初开始关注教育,首创“生命化教育”理论,其“成全”、“范本”等诸多独到的教育概念已被教育界广泛应用。本书收入了作者诸多谈教育的精彩文章,其鲜活的思想一定可以走进教育者的生命,进而改变他们看待教育、实践教育的方式。
热门推荐
  • 四分尼戒本

    四分尼戒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荒野求生从探险开始

    荒野求生从探险开始

    野人王苏瑞休假的时候十米跳台一个滑翔穿越到平行世界,这里全民直播,匹配挑战野人王系统。醒来后发现本体参加野外生存节目,小组出了状况,苏瑞与小组成员失散。系统开始直播,野人王苏瑞开始真正野人王生活。两米长的大鲤鱼煮了吃?不,鱼皮可以做衣服!蛤蟆煮来吃?不,蛤蟆可以炼油,这是滋补佳品!在森林里面建造临时居所?煞笔才这么做!荒野求生,瑞哥无所不能!单挑荒野,瑞哥无所不行!信瑞哥,得永生!新书《筑梦九十年代》已经发布,邀请各位老大继续支持
  • 三叩法门

    三叩法门

    QQ群号:小叶海棠670555041 七月汴梁,东别院种植的半叶海棠,经历夏初繁华后早已凋敝。前线战事快报递来已有几日,自驿使离开后,叶念安再也没有离开过住处。回顾半生,为复仇他卜过无数卦,相了无数字,只为争那线天机。此时他手提紫毫湖笔,为自己写下一个字……擅易者不卜,入得此门,此生不可卜算自己,切记切记!
  • 一代女相

    一代女相

    他,或者说是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丞相,朝堂之上只要有理,他不会给任何人面子,即便是当今天子也一样。他为了百姓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新编了律法……他为了替死者讨回公道,立斩了天子堂弟……他为了自己的兄弟和百姓,强行开仓放粮……可最后却被皇帝‘发配边疆’,从一人之下贬为了七品县令。自从摊上这个皇帝做义兄之后,他就没想过自己会有好日子过。县令就县令吧,可是都做了县令了,为什么日子还是过的这般不安稳呢……
  • 西方文学通史

    西方文学通史

    《西方文学通史》一书,作者以讲故事的形式讲述了从古希腊时期至19世纪初,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学巨匠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们的作品。将他们的作品进行浓缩,即用简洁的语言述说整部作品的内容,同时又保留了原著中特别精彩的对话或者情节。此外,语言风格也尽量遵循原作。如此一来,读者既可以了解整部作品的全貌,又能读到其中的精彩文字。可谓是一部文学普及读物。
  • 独占我心的霸道

    独占我心的霸道

    柳夏一心向往自由,却被简凝安牢牢把控。八年间的交往,柳夏彻底厌倦了简凝安几乎霸道的占有欲。直到一场意外,让简凝安忘记了与柳夏的一切过往,给了柳夏一次逃离的机会。恢复记忆后,简凝安:“你敢骗我?”柳夏:“不然呢,我还有什么方式可以离开你吗?”简凝安:“你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 遇江湖之三世盛颜

    遇江湖之三世盛颜

    随着东南位面的分离,身陷绝望深渊的青年——纳兰子仙,来到一个新的世界。谁知,又是一世离奇,历尽世事的他终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选择走向新生。数年后,重生在东南位面纳兰世家的天才少年,历经多年潜心修炼,渐入青云。曾经本想丢掉前世记忆的他,此生却困顿于前世因果轮回。怎料,世事多舛,俗世绊牵,不畏艰辛的他破山而行,终是开启一段全新的命途。
  • 魔幻咖啡厅

    魔幻咖啡厅

    少女李佳美从小拥有特别的力量,以至于让她疏远人群。10岁那年,偶然被神秘少年带到奇怪的世界后,让她了解到自己身上的力量原来是魔力。已经成为高中生的佳美,某天在学校里再次遇到当年的少年,校园魔法生活由此开始……
  • The Zeppelin's Passenger

    The Zeppelin's Passeng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博士后的陪读夫人

    博士后的陪读夫人

    大专生苏小茶的爸爸是大学教授,妈妈本是一个没有文化的渔村少女,但凭借大学教授家属的身份获得了优渥的生活和轻松的工作。妈妈希望容貌姣好的苏小茶也能走自己的路,复制自己的人生成功模式,于是苏小茶嫁给了来自小山村的博士后王子航。为了陪读,苏小茶辞去了幼师工作,跟着丈夫来到繁华的大都市京州。陪读日子的百无聊赖、与王子航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与公婆之间的生活习惯迥异、被单位领导歧视与打压、对自我存在价值的迷惘,这些都逼得苏小茶崩溃并出走。苏小茶能否从深渊中爬起?这场错位婚姻将如何收场?陪读路上,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