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7300000009

第9章 走进第一次世界大战(1)

麦克阿瑟从少校连升两级,被破格提拔为上校师参谋长,率领“彩虹”师赴法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是美军中获得奖章最多的人。战争结束后,麦克阿瑟在军界显露头角。破格提拔为师参谋长

1914年7、8月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全面爆发。大战之初,美国宣布严守中立。但一年之后,随着英国客轮“卢西塔尼亚”号被德国潜艇击沉于爱尔兰海域,导致1200人(其中多为美国人)死亡这一事件的发生,美国国内公众舆论逐渐转向支持协约国。1915年12月7日,威尔逊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美国有必要“进行战备”。此后,美国开始加紧战争准备,陆军部和海军部开始制订和推选扩军计划。

此时,麦克阿瑟已经晋升为少校,给陆军部长牛顿·D·贝克尔担当助手。麦克阿瑟与参谋部的其他成员一起,主要负责扩建陆军的各项工作。因为麦克阿瑟工作认真,积极肯干,参谋长任命他兼任陆军部的新闻检察官,负责向新闻界解释陆军的各项工作,大力宣传陆军的工作。麦克阿瑟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在陆军大规模扩编,面临很多问题之际,需要广泛的支持和理解。向新闻界解释有关政策,通过他们向外界寻求支持,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

麦克阿瑟走马上任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记者们召集在一起。他诚恳地说:“诸位先生们,对这项工作,或者说对你们的工作我一无所知。我已做好接受法庭制裁的准备,带诸位观看我们的一切,没有任何阻拦。你们将会知道,为我国的最高利益应在报刊上发表什么,不应发表什么,我是一只小羔羊,恳求诸位保护我。”麦克阿瑟的一席话,获得了记者们的好感。

1917年4月6日,美国借口德国的“无限制潜艇战”击沉了美国的舰船,对德国宣战,正式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参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初期,美国之所以采取“坐山观虎斗”的中立政策,一方面这可以使它在“中立”的名义下同交战双方(特别是协约国方面)做买卖,大发战争财;另一方面又可以在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削弱之后,实现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但到1916年底,特别是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战争形势出现了对协约国方面不利的局面。一旦同盟军取胜,美国对协约国的债主地位便会崩溃,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同时,在远东,日本的扩张野心日益暴露,假使德日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美国,美国称霸世界的希望便会落空。此时,大战接近尾声,美国为了在战后国际分赃中占有一席之地,觉得参战的时候到了。恰好在这个时候,1917年1月德国宣布恢复无限制潜艇后,德国潜艇多次击沉美国商船。美国立即以此为借口,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方面对美国可能参战估计不足,德军总参谋长曾断定美国至少在两年内不可能对欧洲地面战争产生影响。德军副总参谋长鲁登道夫更是信誓旦旦地说:“它能做些什么?它们不可能到这儿来!……我们对美国根本不在乎。”

美国政府原来的打算是象征性地派一个师到欧洲。但协约国不干,他们已经在战场上耗尽气力,迫切需要美国出兵。美国遂决定派出大规模部队到欧洲参战。

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不得不紧急征兵。国会修订了有关征兵的法律,把征兵的权限下放给地方征兵局,要求适龄青年必须到当地征兵局进行登记。

为了尽快完成征兵任务,陆军部在全国范围展开大规模的宣传。这项任务落到了主管新闻工作的麦克阿瑟肩上。他一直与新闻界保持着良好关系,这回终于起作用了。在麦克阿瑟的组织下,全国报纸社论大造舆论,连篇累牍地进行宣传。仅仅用了6个星期,征兵工作就在全国各地有条不紊地开展起来,大批青年踊跃参军。麦克阿瑟工作成绩突出,再一次得到表扬。

战争激发了麦克阿瑟的才能,他在许多问题上表现出了超人的认识和见解。参谋部的很多军官认为,在广泛动员后,正规部队可以满足战争需要,根本用不上国民警卫队。麦克阿瑟不同意这种看法,他认为这种想法很愚蠢。因为正规部队受员额编制限制,数量和规模有限,单靠它远远不能解决问题。国民警卫部队迟早有一天会被派往欧洲战场,因此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一次,参谋部送来一份有关正规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研究报告。负责接送文件的麦克阿瑟把自己的意见写在研究报告上,送给陆军部长。

令麦克阿瑟没有想到的是,不一会,陆军部长贝克尔亲自召见他。贝克尔全身陷在沙发里,嘴里含着烟斗,抬头说他刚刚看了那份报告和麦克阿瑟的意见。麦克阿瑟不知道部长是否赞同自己的意见,因此很紧张。

还未等麦克阿瑟回答,贝克尔站了起来说:“我同意你的看法。”

麦克阿瑟长出了一口气,陆军部长终于同意自己的意见了。随后,贝克尔拿起他的帽子,把麦克阿瑟领进了隔壁的白宫,向总统面呈此事。陆军部长和麦克阿瑟向威尔逊总统解释了一个多小时。

总统仔细地听着,终于被说服了。

得到总统的批准,陆军部立即扩大征召国民警卫队,并从正规部队抽调大批军官到国民警卫队进行指导。

随着很多军人陆续被派往欧洲前线,麦克阿瑟的心也痒痒起来。他渴望到那里参战,一想到待在华盛顿的办公桌旁,度日如年,他就受不了。他的目标不在这儿,而是在战壕和掩体里,在战场上肮脏的泥泞里和想像的光荣里。一天,麦克阿瑟陪同几名记者,当他们穿过陆军部、国务院和海军大楼时,他说:“你们看到这条走廊边办公室里的那些将军了吗?几个月后他们一个个都不会在这儿了。更年轻的人将替代他们。战争是年轻人的游戏。”

其中一名记者问道:“你会待在这儿占据总参谋部的那些重要位置吗?”

“不,”他答道,“到法国去的人才应该加官晋爵。”

不久,麦克阿瑟的机会就来了。各州的国民警卫队动员起来后,纷纷要求成为派往海外的第一支部队。这给陆军部长贝克出了一道难题,他对麦克阿瑟说:“但愿我们能有这样一个师,兵源来自各个州。这样,每个州都会因为在第一批送往海外的人员中有他们的男儿而感到骄傲。”

听到这,麦克阿瑟灵机一动,他建议将全国26个州的国民警卫队编余部分合在一起,正式编成一个师,就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并说这个师来自全国各地,就像一条横跨天空的彩虹一样。

贝克尔听后,也顾不上保持尊严,他一拍大腿,站起来说:“是啊,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我怎么没有想到呢?”

贝克尔接受了麦克阿瑟的建议,并把新组建的师(后来美军的彩虹师)取名为“彩虹师”。他决定由参谋部的威廉·曼准将担任该师师长,并让麦克阿瑟任参谋长。

麦克阿瑟惊恐地说:“部长先生,我现在只是少校军衔,按照级别至多只能担任营长,担任师职还不够格。”

没容麦克阿瑟说完,贝克尔却说:“你错了,你现在就是一名上校,我马上签发你的委任状。”说罢,拿来一张命令表,将麦克阿瑟的名字添上去。

转眼之间,麦克阿瑟从少校连升两级,变为上校,从一个小小的参谋跃升为师参谋长。面对瞬间发生的变化,麦克阿瑟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从心里感谢战争,是战争给了他机会!

由于师长曼准将年事已高,不久就要退休,因此,部队的工作实际上全部交给麦克阿瑟负责。

参军14年后,麦克阿瑟终于等到了机遇。参加真枪实弹的战争,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战斗、负伤、英勇、痛苦、成为不朽的战士。

受领新任务后,麦克阿瑟放下参谋部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组建部队,准备出征。在各个州加紧征兵的同时,麦克阿瑟也紧张地选调军官。他利用与陆军部的关系给彩虹师配备了陆军中一些最优秀的军官。根据同盟国的要求,美国政府派兵海外之前必须完成对部队的训练。9月份,“彩虹”师征集的士兵随后被送往长岛亨普斯特德港外的密尔斯军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训练。当时,不仅征集的普通士兵没有军事基础,就连初级军官也没有多少经验。因此,麦克阿瑟首先集训了部分军官,然后让他们再去集训刚刚招募来的士兵。这样,很快收到了成效。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打仗了。宣战后,军事工业一时间无法满足大规模扩编的军队。为了使部队在出发前尽量装备齐全,除了选调有能力的军官、进行军事训练,麦克阿瑟还花费相当大的精力,想尽一切办法,解决了部队所需的各种装备。

经过2个半月时间的紧张繁忙的组织和训练之后,1917年10月,麦克阿瑟率领齐装满员、有2.7万人的“彩虹”师出征欧洲。部队以团营为单位,分别乘坐六七艘运输舰,前往战火弥漫的欧洲。麦克阿瑟乘坐一艘由货运轮船改装的运输船,随同首批部队出发。经过2个多月的航行,1918年初,他们踏上了法国寒冷的土地。

此时的欧洲战场荒冢累累,尸横遍野,协约国正在盼星星盼月亮般焦急地等待美军的到来。当麦克阿瑟随同美国大兵出现在巴黎街头时,街道两旁的群众用他们最熟悉的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昵称高呼:“特迪万岁!特迪万岁!”

“勇者中的最勇者”

到1918年初期,美军派往欧洲战场共有4个师:第1师、第2师、第26师以及麦克阿瑟率领的”彩虹”师。这4个师中,由于麦克阿瑟事先准备充分,所以只有“彩虹”师齐装满员,其他师平均缺编7000人,而且各种装备不足。

美军远征军司令部有些参谋本来对麦克阿瑟担任师参谋长就不服气,一些人借机向远征军司令潘兴建议,将“彩虹”师作为补充师,拆散充实第1师、第2师和第26师。由于“彩虹”师长曼准将已经期满,即将解职回国,所以他对解散“彩虹”师的问题不是十分关心。

得知司令部准备解散“彩虹”师,麦克阿瑟非常恼火,他想:一定是司令部那些与自己年龄一样的参谋嫉妒自己。不行,这是对自己的侮辱和排挤,因此一定要坚决回击。

麦克阿瑟深知自己势单力薄,他越过司令部直接给国内的陆军部发了一封电报:

潘兴拟拆散“彩虹”师作补充师。这意味着毁掉一个团结一致的优秀师,破坏那些因身为“彩虹”师一员而骄傲的官兵的士气。请求陆军部迅速采取行动,拯救这个由威尔逊总统亲自组建的师!

麦克阿瑟

最终陆军部直接给潘兴发出命令,不允许拆散“彩虹”师。

麦克阿瑟赢得了胜利。但是他越过司令部将事情直接捅到陆军部,却得罪了远征军司令潘兴。潘兴认为麦克阿瑟目中无人,夜郎自大。本来他曾在麦克阿瑟父亲手下干过,对麦克阿瑟本人的第一印象还可以。不仅如此,这件事使麦克阿瑟与潘兴手下的参谋人员也结下怨恨。对此,有人非常形象地说:“麦克阿瑟指挥‘彩虹’师打胜了在法国的第一仗,但代价是得罪了美国远征军的参谋人员,惹恼了总司令潘兴。”

1918年2月中旬,“彩虹”师配属给法国第7集团军参加作战。麦克阿瑟率“彩虹”师开到洛林南部吕内维尔一带布防。这里是整个美军防区的西部。吕内维尔是李日山脉脚下一座高墙四围的城镇。在这里,“彩虹”师只隔五六里地,与德军对峙。战争已经进入僵持阶段,双方都在积蓄力量,以便发动新的进攻。“彩虹”师到达防区后,与敌人只发生过零星的战斗,偶尔也发动小规模的袭击。

到达前线不久,麦克阿瑟便在一次夜袭中证明自己是远征军中最引人注目、最英勇无畏的军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麦克阿瑟在法国前线与法军军官在一起。2月20日,麦克阿瑟亲自指挥一支小分队对敌人进行偷袭。下午2点,重炮开始轰击,为袭击行动提供掩护。傍晚时分,袭击组在夜色的掩护下开始了袭击行动。同其他士兵一样,麦克阿瑟脸上抹着泥巴,一只手拿着一根轻便手杖,另一只手拿着一把铁丝网锉。命令一下达,他就和士兵一起跳出了战壕。

袭击组在无人区的泥地上蜿蜒前进,用铁丝网锉剪开德军布设的铁丝网。德军大概发现了什么,不停地向阵地前发射曳光弹。曳光弹咝咝作响,一边降落,一边发出刺眼的火焰,冷冷的白光照在无人地带。袭击队员们被迫匍匐不动,因为一旦被发现就招致灭顶之灾。

在曳光弹熄灭的间隙中,在手榴弹的爆炸声、机枪刺耳的嗒嗒声和炮火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麦克阿瑟与袭击组其他成员一起冲进德军的战壕。他们边向敌人投掷手榴弹,边向敌人逼近。

很快,双方就绞在一起,厮杀起来。士兵们在黑暗中挣扎呻吟,在徒手搏斗中相互厮杀,用手枪顶着对方的头或肋骨。凭借炮火的光芒,麦克阿瑟在黑暗中看见一个敌人冲出掩体想逃跑,他立即从后面用轻便手杖顶住他,敌人马上乖乖地举起双手投降。1小时以后,袭击组撤离敌军阵地回营。

同类推荐
  • 名人奇闻趣事

    名人奇闻趣事

    阿红编著的《名人奇闻趣事(彩绘典藏版)(精)》把众多名人从耀眼的光芒里请出来,展现其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讲述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有趣甚至离奇的小故事。他们有的名垂青史,小时候却总是闹笑话;有的成就卓著,生活中却常遭遇尴尬;有的建功立业,叱咤风云,可又童心未泯……他们有大智慧,也不乏小计谋;他们庄重严谨,却有机智妙语世代流传;他们也有与众不同的小情趣、小爱好……这些奇闻趣事,宛如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能让我们领略有血有肉的名人本色,从中得到无限启迪。读本书之前,我们因为崇拜而敬畏他们;读完本书,我们会因为理解而热爱他们。
  • 父亲长长的一生

    父亲长长的一生

    本书是我国知名编辑出版家叶至善先生以编年体的形式,描写叶圣陶一生事迹的传记,本书为读者写出了叶圣陶这位睿智而智慧的老人不平凡的一生与中国命运紧密相连的经历,把近一个世纪波澜起伏的故事讲得栩栩如生,娓娓动听,特别是与叶圣陶相知相交的朱自清、郑振铎、茅盾、丰子恺、周作人、胡愈之、夏丏尊、俞平伯、冯雪峰、丁玲、老舍、巴金、冰心等20世纪中国文坛上的名人逸事生动有趣,让人看到一位大家的人生风采。
  •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酒意诗情谁与共

    李清照究竟为何能在文人辈出的宋朝占有一席之地?她的词究竟好在哪里?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故事是否一如世人所称颂的那样完美?她又为何会在三年后另嫁他人,又在短短数月内冒天下之大不韪离婚?借助诗词路过人生,透过人生品读诗词。人物故事与诗词品鉴结合,360度无死角、全解析千古才女、一代词宗李清照的人生!
  •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梦想成真:大衣哥朱之文

    这是一本关于大衣哥朱之文的励志传记。朱之文一唱成名天下知,进入“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并成功登上春晚,红遍全国。他的成功绝非偶然,关键在于他有一个好的心态,把唱歌当爱好,30年如一日地勤学苦练铸就了他的辉煌。令人敬佩的是,虽然出身贫寒,朱之文从没有放弃对音乐的梦想和追求,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小土屋、田野里、河岸边、建筑工地上都有他练习唱歌的身影。如果没有这种“铁杵磨成针”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音乐追求,也就没有今天的“大衣哥”。
  •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中国群星闪耀时:时代风云中大文人的命运流转

    20世纪初,一场知识界的新文化运动及之后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现代文化思想的发端。新思潮不断涌现,大师成群而来。从本土饱学之士,到留学归来者,思想活跃、交相辉映。他们锐意革新,思想自由、才华横溢,每个人物恰似一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天空。本书选取了蔡元培、胡适、梁漱溟、沈从文、钱锺书等各个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大师级人物,重新回溯他们的生命历程,回望那个波澜壮阔、吐故纳新的大时代。他们倾其全部的生命能量,投入到对人生追索中,饱含着一种奋不顾身的孤勇和对生命极大的热情,在对于时代、家国的责任和关照中,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他们的学识和思想,延续至今,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和处世方式。阅读他们的人生,让我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感知,对于人生边界的拓展,能够多一重理解、多一份开阔。
热门推荐
  • 罗德的野望

    罗德的野望

    无尽位面世界,有着数之不尽的物质位面,诸神的荣光片撒世界,无底深渊的恶魔渴望毁灭,九层炼狱的魔鬼贪婪窥视,亡灵冥界的死者意图重返世间……在物质位面之中巨龙翱翔于天际,职业者主宰大地,而职业者之极致强比神邸,如武者以气纵横于世间,巫师掌控化身于元素,更有奥术师将高高在上的神邸送上解剖台!这是一个沉沦于冥河中的灵魂,在成为时空与契约之神的眷者后,签订一个生死契约重返物质位面,并在各个位面完成一个个契约的故事,传奇只是传奇之路的开始。本书仅借用dnd部分设定,所以请大家不要说什么不符合dnd规则。
  • 人间月照天子剑

    人间月照天子剑

    皇子篡位,天下将乱。外敌环伺,内忧不断。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里,一位穷书生好心收养了一位孤儿。十五年后,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便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
  •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的游戏生活

    樱兰高校男公关部的游戏生活

    一名失忆了的少女女扮男装在樱兰高校的游戏生活
  • 日升昌

    日升昌

    【起点一组签约作品】清代中叶,由于商品流通和货币周转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专营钱钞汇兑业务的机构,称为“票号”,也称“票庄”,或“汇兑庄”,这个行业为山西人所包揽,又被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当时全国最大的票号共有17家,平遥人开的就占了7家,其中最大的票号是平遥人李景开开设的“日升昌”,它原是颜料行,于道光年间转为票号。该书讲解了中国票号鼻祖“日升昌”由开业到鼎盛的故事。诉说了一代晋商的爱恨情仇。它是中国银行的鼻祖。它是操控着19世纪中国金融业半壁江山的票号。它所在的那条街俗称19世纪中国的“华尔街”。它是晋商不能绕过的故事,是中国近代金融业不能越过的起点。如果没有平遥、没有“日昇昌”,中国现代金融业的历史会重新改写,或许连起点在哪都还不知道。《日升昌》书友群【暂时关闭】不好好更新的人,哪有资格有书友啊!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唯有你是青山

    唯有你是青山

    深爱如长风把我吹向你穿过大海绕过高山你在哪里终点就在哪里
  • 总裁男神拐回家

    总裁男神拐回家

    她只想安安稳稳的做一个米虫,他却建了一个牢笼,非要将她“困死”其中。“你到底想干什么?”叶琳蓝愤怒的质问。邪魅冷峻的男人一脸的坏笑:“吃定你!”
  •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马上开讲:亲历中国体育电视30年

    这是一本没有多少故事的回忆录,其中大多是历史记载,我将它看作电视系的教学辅导读物。当然,如果读者对于中国的体育电视以及与其有关的历史有兴趣,也可以从中体会到一些阅读的乐趣。
  • 剑隐游

    剑隐游

    毒心殿旁枯骨冢,药王谷内悬济世。暗影楼中迷雾多,蝶院裁决见真知。知天游,游侠会,几经风雨几多折。一宫两阁四庄八门,三朝旧事未可知。匈奴高丽倭寇蛮族,大隋前楚今瑾定。忽十三年前,剑宗覆,棋盘起,下棋之人隐于幽云。故事就此缓缓拉开帷幕,桃花林畔老酒鬼,药谷之中花婆婆,蓬莱仙岛踪迹现,玉府得知真义现,君子守礼,美人妖娆,剑客无情,刀客有义,千人千面。江湖路远,但少年远游,唯有剑。
  • 榕城考古略

    榕城考古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