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4000000001

第1章 城市生命后期:机遇与挑战(代序)(1)

以纪录片方式反映老年人生活的影片《桃姐》能够大热大卖,除了影片的真挚、朴素、细腻外,也与社会老龄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近十多年来,社会的老龄化老龄化社会分为三个等级,1956年联合国按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来计算老龄化率,老龄化率在7%~14%的称之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率在14%~21%的为“老龄社会”;而老龄化率在21%以上的为“超高龄社会”。成为人口统计学上最主要的变化。就家庭而言,尽管现在的大多数已婚夫妻较少考虑他们将来的养老问题,但是对年老父母的照顾问题已经触手可及了。就社会而言,我们还不能欣然面对年老带来的挑战,当然也看不到成熟带来的机遇。当前,个体、家庭、城市乃至社会的衰老已是势不可挡,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该如何帮助社会成员成功地适应复杂而多变的社会系统,缓冲老年压力,使他们安度晚年,使社会平稳地走过老年期。

一、社会的老龄化

2010年6月,中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北京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老龄化社会。较之世界其他国家,我们的老龄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规模大。据有关方面预计,2011—2015年(“十二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2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将超过15%;2016—2020年,平均每年纯增60岁老龄人口596万,到2020年老龄人口要达到248亿;从2021年到2050年,这30年又是一个加速老年化的过程。几乎每过十年左右要纯增1个亿的老年人,到2051年老年人口的数量就要达到老年人口最高峰,是437亿,占当时总人口的30%,亦即3个中国人中有1个是老年人。在本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基本上是维持在3到4个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0%以上。另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在本世纪上半叶是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第二,增长快。众所周知,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国家曾出现两次人口出生率高峰,一次是在50年代初战争结束时,人民安居乐业,出现生育高峰。第二次高峰是60年代,时间一直延长到70年代中期,也就是在实现计划生育之前。这两次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在今后2021—2050年都要进入老龄队伍,这就使中国老龄化进入到一个加速的阶段。要知道,中国在1982年时,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5%,还属于成年型的社会。而到1999年时,老年人口却占10%,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一刻的到来,其他国家几乎用了45年以上的时间,最长像法国用了130年时间,瑞典用了85年,澳大利亚和美国用了79年,而我们国家仅仅用了17年多的时间。同时,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计算,我们仅用27年就能由成年型社会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他国家要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第三,高龄化。根据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总人口的14%,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94%。200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样本数据,80岁及以上高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15%,占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109%。在两年抽样调查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13%的样本数据特征情况下,8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和在老年人口中的比重却分别上升01%和15%。

第四,空巢化。由于经商、打工或结婚等因素,中青年跨地域的空间流动加大,区域跨度增大,并且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独自生活的老年人数量迅速增加,“空巢”家庭随之增多。2008年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显示,我国城市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的比例已达497%,大中城市的老年人空巢家庭(包括独居)比例更高,达到561%,其中独居老年人占121%,与配偶同住的占44%。与传统的家庭生命周期相比,现在绝大多数独生子女家庭的“空巢”期延长了10年。(陈晓敏、杨柳,2003)对同一时期的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相比较,城市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平均为23年左右,而同龄非独生子女父母的空巢期平均为20年左右。(风笑天,2009)

第五,梯度化。城市老龄化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以上海最高,西藏最低。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667%,在这一水平之上的有:上海1166%,居全国之首;第二位是天津946%;第三位是北京861%;第四位是重庆806%;第五位是江苏760%;第六位浙江717%;第七位四川708%;第八位安徽674%。按东部、中部、西部划分,则东部沿海11省市城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为718%,中部8省为608%,西部12省、区、市为620%。(邵凯、李楠,2010)

计划生育政策带来的低出生率、不断改进的医疗系统和寿命的延长使得中国城市社会的老年人口数量和比例日益增长,而同时家庭网络变得越来越小。由于老年人的增加和年轻人的减少,社会结构也显得有些头重脚轻了,养老将是中国这个超级老龄社会的巨大问题。

二、老龄期的转型与挑战

21世纪开始,中国进入了老龄化时代,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其影响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衰老”看上去是个人的、家庭的问题,而实际上与整个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1.老年人面临的问题

作为生命周期中的最后阶段,个体在老年阶段会表现出生理的老化、心理的老化和社会功能与社会角色的退化,由此带来的问题开始集中到收入、退休、健康等问题上。

退休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会影响到一个人的地位、收入、权力和声望。对退休有积极态度的人是那些身体健康有高度自尊的人,他们乐意退休以重拾属于自己的活动和空间,而那些身体虚弱自尊心不强的人会在退休后感到失落、抑郁,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对大多数人来说,生命后期的最大特征就是收入的减少,社会保障和养老金与退休前的收入是相去甚远的,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安度晚年也是常见的情形;健康的身体是老年人感到幸福的重要因素,尽管很多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好,但他们仍然会担心生理和心理健康的逐渐恶化以及各种功能的丧失。对于65—85岁的老人而言,关节炎、高血压和心脏病是常见病,85岁以上的老人,罹患癌症和残疾的几率会更高对很多老人来说,精神健康会走下坡路,情绪混乱、自卑、抑郁、孤独在老人中非常常见。

对老年人来说,获得认同和自身价值的社会肯定是最为重要的需求。然而,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对年轻和效率的崇尚,我们的社会都有某种形式的老年歧视。Agism一词最早由美国的罗伯特·巴特勒提出(Butler,1969:234—246),专指针对老年人的偏见和歧视,主要包括制度歧视、社会歧视和家庭排斥(易勇、风少杭,2005),其中,不仅包含对老年人诸如病态、丧失性能力、丑陋、缺乏力量、累赘等刻板印象,也包含心理上对老年人的各种不公平的对待。在工作场所,老年人被拒绝、被歧视,如强制性的退休、因老年而非健康或能力因素失去就业、职业培训或晋升机会等。尽管权威的研究结果证实,年龄不是影响绝大多数工作绩效的重要因素或负面因素(Segrave,2001),但是工作场所里的老年歧视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市场准则。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2000年)对“城市老年人对工作机会的评价”调查显示:48%的老年人认为工作机会很少,209%的老年人认为工作机会较少,仅有6%的老年人认为工作机会较多。在医疗救护的机构,往往会忽略,甚至根本不理睬老年人的各种慢性疾病,而将精力集中在年轻患者的急性病治疗方面。

对老年和衰老过程的误解比对生命的任何其他时期的误解都要多,对老年人抱有的刻板印象和媒体的灰色形象引发了社会性的老年恐惧。老年人试图通过改变形象来隐瞒自己的真实年龄,为了青春常驻,正在衰老的人会投入大量资金和精力在健身、保养、美容甚至是整容上,于是许多老人成了“抗衰老”服务的牺牲品。

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成见都可能对老年人造成可悲的后果,因为社会可能对老年人期望过多或过少,致使老年人在社会上处于一个劣势地位,得不到公平的社会对待和发展机会,从而降低老人的生活质量。

2.家庭面临的问题

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晚年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温馨而从容地享受儿女照料、儿孙绕膝。从养老方式来说,住家、由家庭成员或者亲属网络照料的养老成为最必然也是最普遍的选择,并写进了199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顾老年人。”然而,随着社会的老龄化,家庭生命周期也逐渐延长并且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平衡家庭资源和每个成员的需求变得愈发复杂。(贝蒂.卡特,2007:4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服务和生活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口的预期寿命在持续走高,由联合国所提供的数据表明,从1990年到2008年,中国的人均寿命增长了51岁,达到了731岁。从《2009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可看到发达地区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接近80岁,例如上海7814岁。对于每个家庭来讲,晚年带来的挑战与子女自身生活阶段的突出问题常会相互影响。由于缺乏足够的社区支持、有限的医疗系统和人性化的缺失,家庭不仅是提供照料的最佳组织系统,同时也是价值感、情感联结和晚年自尊的来源。“老人与其成年子女间的关系逐步变为一种维持着的社会接触”(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1987:127),然而,老年父母与青年子女之间的应激和矛盾往往会比老年妇女、中年子女以及青少年孙辈之间的问题突出,一旦无法调和,会加剧冲突和关系紧张,使得失望和家庭疏离感更为强烈,由此导致一些年老父母即使愿意与其已婚子女共同生活也不可能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受到挑战。

从20世纪70年代早期开始,中国政府开始鼓励夫妻限制家庭规模,到80年代初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的人口出生率一直下降:从1971年的307‰曾一度下降到1980年的182‰;由于60年代初“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中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生育年龄,加之20世纪80年代初婚姻法的修改造成许多不到晚婚年龄的人口提前进入婚育行列,使得人口出生率出现回升,在1987年达到峰值233‰;此后,人口出生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到2008年降至121‰。(中国国家统计局:2009)出生率的下降,老年人口的比重相应增加,老年抚养比随即增加。1982年老年抚养比是80%,即每100名适龄工作人口要负担8名老人,2008年老年抚养比上升到113%。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2010年发布报告称中国老年抚养比到2025年将达到32%,到2050年将达到61%。由于更少的年轻人需要负担更多的老人,社会福利系统受到威胁,从而有可能加重对老年人的偏见,引发更多的不安全感。

中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家庭规模趋于小型化,特别是在城市里,出现4-2-1的家庭结构,每对夫妇上面有4个老人,从2013年开始,上海新增老年人口中的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人口老龄化呈现出独生子女父母老龄化的新趋势,他们中的大部分将面临一对夫妻照顾4位老人,同时还要抚养自己孩子的巨大压力。由于长寿、慢性疾病、少有兄弟姐妹帮忙和缺少护理人员的支持,“三明治一代”的数量在扩大,特别是已婚的中年女性夹在照顾父母和子女需要中间,将会产生高度压力和疲劳。更为突出的是“老年早期”的人群在退休后尽管资源迅速减少但仍然要面临照顾她们“老年晚期”的父母,纵然有心敬孝,恐怕也有些力不从心。维持老人的独立,使他们不再成为别人的负担,关键在于建构他们的生活,但这需要充足的资源来促成这一可能性,更何况作为早期老年的许多人也有着自己一连串的未得到满足的需要,如果没有其他途径使他们获得更多可供选择的资源,就无法使这批老人获得发展。因此,缺乏社会支持的家庭照护,只能使照顾者和被照顾者更加弱势。

3.社会面临的问题

同类推荐
  • 特立斯非虚构经典著作:王国与权力+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邻人之妻

    特立斯非虚构经典著作:王国与权力+被仰望与被遗忘的+邻人之妻

    《王国与权力》1851年创刊,1896年被阿道夫·奥克斯以7万5千美金收购,《纽约时报》用一期期报道奠定了自己影响美国、影响世界的首席大报的地位。它记录了世界近现代历史中几乎所有重大的事件,而记录这些事件的《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人则往往隐居幕后。本书初版于1969年,至今仍是关于《纽约时报》历史及运作方式首屈一指的参考书,开启了当时写作、出版媒体著作的潮流。《被仰望与被遗忘的》特立斯之前,没有人如此打量城市、写作新闻:每天,纽约人要喝下46万加仑的啤酒,吃掉350万磅的肉,用掉21英里长的洁牙线。在这座城里,每天有250人死亡,460人出生,15万人戴着玻璃或塑料假眼行走。这是一部纽约交响曲。作者特立斯以他犀利的眼光,精准的笔法向我们展示了纽约风貌:面目模糊的人潮中不为人知的奇闻轶事,镁光灯下的明星转身之后的尴尬境遇。俱乐部门口的擦鞋匠、高级公寓的门卫、公交车司机、大厦清洁工、建筑工人,与弗兰克·辛纳屈、乔·迪马乔、彼得·奥图尔等明星一样受特立斯尊重,他以同样的好奇心对待他们。
  •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勇士谷诺干:蒙古族英雄史诗(中华大国学经典文库)

    本书反映了掠夺战争的缩影。把氏族公社解体前后的经济形态、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人情风俗等,做了形象的记录,真实的写照。故事情节单纯朴素,从容舒缓,中间穿插着大段的祝赞、浓笔重彩的铺写和诗意的描绘,大刀阔斧地塑造焕发着神异色彩的英雄形象。来自民间语言艺术融汇了诗歌凝炼、响亮的音乐美和散文质朴自然的特色,其独特的风格散发着浓郁的草原生活气息。
  • 慢话教育

    慢话教育

    随着时代发展加速,生活节奏加快,“快”俨然成了一种“时尚”、一种追求。但因为“急”,因为想“快”,造成失误、酿成重大损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杨士军认为,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须直面人才培养独特的规律:世间既有早慧的孩子,也有“开窍晚”的孩子,培养孩子要多一些等待、理智和宽容,不拔苗助长,不越俎代庖。“良好的教育是在细腻与沉静之中。”以“慢”的心态来对待教育,陪孩子慢慢走,慢慢等待和欣赏孩子成长之乐,何尝不是一种睿智、气度?事实上,教育最核心的问题是着眼于孩子的可持续发展,而绝非眼前一时进度之快慢,或许这才是更大气的教育。让我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慢慢来”,把沿途美丽的“风景”看个够!
  • 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发现”是一种力量。记者善于发现新鲜事物、揭示事物内在的能力就是“新闻发现力”。本书指出新闻记者“发现”的六个着力点,论述了影响“新闻发现力”的十大要素。增订本增加了1999年之后作者对“新闻发现力”的思考成果“对新闻从业和新闻写作爱好者具有启迪意义。
  •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研究

    今天的大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如果不树立对生态环境的一种道德观念,就很难指望他们将来担负起保护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道义和责任,可持续发展就成为“空中楼阁”。
热门推荐
  • 贵女华归

    贵女华归

    清羽第一次任务失败后,灵魂穿越时空在大楚朝,一个被长年虐待的小女孩身上。后来她发现原主身世的秘密之后,回到了原来的父母身边,想代原主问个明白。可是原主亲生母亲的态度和作法,又让她再次产生怀疑。待她慢慢的查明真相后,又发现了一个秘密,而这个秘密的背后,隐藏了一个巨大的阴谋。(建文时选错了,不是女尊王朝啊!!!)
  • 我家萌宝超难哄

    我家萌宝超难哄

    路心悦是盛少的美女下属,俗称“窝边草”。……挺复杂的一个故事,男强女也强,1V1,甜宠+小虐。【沐六六书友会QQ群:182643543,加群请报任一主角名!】
  • 嫡女有毒

    嫡女有毒

    只不过是替庶妹传了一封书信,谢君瑶就被扣上了和人私奔的罪名,被禁足后莫名其妙醒在青楼,无奈之下只想查清真相的她却又无辜枉死!一朝醒来,谢君瑶发现自己变成了身边的服侍丫鬟绿芙。被人鞭笞,囚于柴房。回想起前身种种,她心头疑惑重重。却不知为何突然之间,她一个被迁怒的丫鬟却成为了被争抢的香馍馍。这层层迷雾的背后,到底藏着怎样的阴谋?
  • 未来似星火

    未来似星火

    许棠代替着哥哥许堂活着,年少的少女扮作少年,清瘦俊逸,在替哥哥完成梦想,拼命找寻当年真相的过程中意外收获了一堆兄弟以及.......一群萌妹子追求者?某大少微微挑眉,眉宇间散发出淡淡哀愁:“棠棠啊,我说过你是我的,怎么还在外面招蜂引蝶呢?”某女入戏太深:“我不是gay。”“.......”
  • 快穿系统美人有毒

    快穿系统美人有毒

    南幽觅,北穆第一美人,却在大婚之日,以妖妃为名,被活活烧死在大殿之上,临死之际,灵魂被一道白光吸收,绑定了233系统,开始了穿越时空的奇幻之旅。这绝对是一篇甜甜的宠文,1v1。校园男神/腹黑皇子/闷骚少校/邪肆教主/禁欲总裁。
  • Stand Up to Stigma

    Stand Up to Stigma

    This powerful book confronts stereotype development, shows how to undo the processes and effects of stigma, and explains how we can radically change cultural thinking on the individual, interpersonal, and societal levels to put an end to stigmatization once and for all.
  • 林深时见鹿

    林深时见鹿

    ――申浩说:“我的小林子,只能由我一个人欺负,其他人,还不够格。”――鹿铭说:“林夕染,你的过去我只能路过,但你的未来,我想要参与。”――林夕染:“谢谢你,让我遇见。”一段青春,一场爱恋,谁对谁错,谁又是谁的谁!在正确的时间能遇到正确的人,那又是多么奢侈的一件事,到底。。。她是不是幸运之神所眷顾的宠儿?庆幸时光让我们相遇,让青春有了定义。
  • 那一点光

    那一点光

    本部小说主要是反映近二三十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提升。
  • 异世凰女杠上冰冷邪尊

    异世凰女杠上冰冷邪尊

    她是王者,冷傲、腹黑、霸道(只对男主一人)!他是妖孽,冷酷无情、残忍!她是穿越而来的尊者,从天而降,落入他的怀中。他是睥睨天下的邪尊,也是东璃国师。初相见,定终身!却发现某人已忘。没关系!重新来过!当穿越女尊者对上腹黑伪国师,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到底是谁迷了谁的眼,是谁乱了谁的心!(1v1,绝宠,女强男更强)
  • 强宠之狼不爱羊

    强宠之狼不爱羊

    什么?!她掉下山崖没被摔死却被拍卖了?!楚未晞悲催的成为被挤下华山的第一人,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的,可是现实告诉她这世界可没有那么简单!机器人?男多女少?男女比例1:100?还会被政府指定老公?这都是什么鬼啊!楚未晞大怒,那个买了她的将军还是殿下的!快点来解释一下啊!他温柔高贵,他彬彬有礼,他是将军手握兵权战无不胜,他是皇子手握政权权倾天下,他是整个星际最值钱的单身男人,他无条件的宠她、娶她对她有求必应还要和她生孩子。可是,他不爱她。本文绝不小白,女主外表呆萌实则坚强隐忍,走女渐强路线不是女王路线,喜欢的亲欢迎围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