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3200000030

第30章 尼古拉·克鲁舍夫斯基...(8)

“我们在了解语音规律行为的规律性”的同时,“我们还应当在这些沉积中期待一定规律性和一致性”。(页34—35)

“我们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音素组合的不变化性和固定性,将其看作是语音规律沉积中的第一不变化性。如果同样的音素(静态规律)没有发生同样的变化(静态规律),那么这第一不变化性是不可能存在的。”(页35)

在数个世纪中,我们用代数的方式,借助于n1,n2,n3,n4,n5,n6,n7,n8,n9,n10展示一个音素的一系列变化。与此相关,克鲁舍夫斯基通过如下方式表述了“语音自发性规律”:

“随着时间的推移,音素n1变化为音素n10,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音素n1变为音素n5。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这不是直接的变化。在一个音素和另一个音素之间是我们不熟知且不明确的一系列过渡环节。”(页39)克鲁舍夫斯基在下列句子中作出了关于动态规律的结论,即“音素变化规律只能被认为是第二性的规律(生产性的),只是发音变化规律的非直接结果,这些规律不是第一性的”(页52)。

从列举的句子中可以看出,克鲁舍夫斯基在表述动态规律时,没有表现出在阐述静态规律时的自信和果断性。有“自发的语音规律”(页96),而且还有“一般的、普遍的自发性规律”(页43—44),但是它们沉积的一致性却不是绝对的。因为在语言中还有其他的规律(页38)。这样一来,克鲁舍夫斯基的动态规律具有不定性和神秘性。这是某些不可知的规律(页38),但究竟是什么规律,不得而知。

4.“语言发展的主要规律:词语世界与思维世界的对应规律”(页68,69),换言之,“语言在发展中不断追求词语世界和概念世界的全部和部分对应”(第五章,页87,89)。现在我们从形式上和内容上分析这些规律。

从形式方面看,“音素和语音系统的静态规律”(Ⅰ)只是长久以来为人所知的逻辑同一公理“A就是A”的改用句子而已。所以,它们不能成为确定规律的公式。从内容上没有任何新东西。

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能算是提纲而已,是研究的基础,关于语音现象思维的基础,但却不是规律。

克鲁舍夫斯基将语言学术语替换到早已熟知的逻辑要求,即公式中,暗示自己和他人,他发现了或者发明了语言规律。但这只是乐观的自欺自慰。至于他迷惑他人的程度,这要看他们批评的程度。

限制语“近乎于”在这些规律中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规律”与“近乎于”(第17页中三次提到)这两者好像没有关系。

因为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语音组合的静态规律”(Ⅱ)不能被认为是规律。从未知的x,x1,z,z2不能构成任何的规律。所以,最多只能算是规律的框架,形成固定规律的体系,是需要填写的表格、登记卡,以某些固定单位替换空洞的x1,x2,z,z1而已。在这里我们与生活打交道,在这里利用没有内容的符号是不够的。

这也与借助于一般的、没有内容的n1,n2,n3...n10表达的“自发性的语音规律”(Ⅲ)有关。克鲁舍夫斯基完全没有阐述其他类似的“静态规律”,而他所说的那些规律,只是在兜圈子,而不是精确的分析。

“语言发展的主要规律”可能是一个用于表达追求理想、理想状态的公式,但不是表达规律的公式。

所以,从形式方面克鲁舍夫斯基滥用“规律”一词,或者只是从逻辑学中拿来的规律,或者只是用这一名称粉饰完全不是规律的概括。

我们开始从内容方面分析克鲁舍夫斯基的“规律”。

“音素和语音系统的静态规律”缺少了“近乎于”(Ⅰ)就是一个客观的谎言。克鲁舍夫斯基自己已经发现了这一点,所以增加了限制语“近乎于”。我已经指出,这个限制语在阐述“规律”时完全不合适。在这样的公式中,不可能谈论客观的真实性。这里只有逻辑真理。我们在从对象的变化性得出抽象的概念,也得到了对象的稳定性、一致性和不变性。我们从科学角度将A看作A时,我们应当认为这个A总是一样的,至少从某一个立场或者在某一个问题范围内是一样的。这个公式当然应当用于语言学概念中。

克鲁舍夫斯基说:“音素……是一样的。”准确地说,语言的音素是不存在的。每一次,在发音时才形成音素。所以,音素的一致性就是发音的一致性或者是机体的机械性行为的一致性。而这样的一致性首先与心理学印象和由潜意识回忆某一个音位发音而构成的表象一致性有关。所以,需要以句子代替克鲁舍夫斯基的“静态规律”。

同类的语音表象唤起和决定了来自于机体行为印象的一致性。而这些机体行为对于被理解为(被听到和被感受到)同一个音位的音位(音素)而言是主要的。

由x和z构成“音素组合的静态规律”(Ⅱ),由n组成“自发性语音规律”(Ⅲ)没有足够的固定内容,不能从内容方面研究。被克鲁舍夫斯基称为规律的“静态规律”、“音素变化规律”(页33)根本不是规律,只是过程,替换的事实,一般的替换事实。

从一号规律中得出结论:音素和语音系统应当是稳定的,永远不变化的。因为在那里提到:“从音响和生理上看,在某一个土语和某一时间内的所有个体的每一个音素都是一样的(确实,只是近乎于一样,而且永远一样的)。”还有,“某一个土语和某一时间内的所有个体语音系统近乎于一样”。这样,我们可以预测,在某一时间内某一土语的个体数量是固定的。比如几千个个体。在一段时间内,比如在一年内,有部分人死去了,但却没有改变个体的总数量,没有影响到该部落剩下的大部分个体的音素一致性、稳定性和不变性。在这段时间,由部分个体死亡导致的空缺,通过新个体的诞生得以绰绰有余地补偿。这些个体在语言关系上发展的同时,应当在自己的音素和语音系统方面被说话的一代人同化,即掌握那些音素和语音系统。所以,这个过程是不断重复的,不可能走出语音一致性的迷惑圈。因此,某一部落个体群体由于死亡越来越稀少,但由于新个体的出生,经常补充的个体群体应当永远使用同一个音素。

但三号动态规律一定会导致音素的变化,向固定方向逐渐运动。克鲁舍夫斯基用整个一节的篇幅解释音素发生自发性变化的方法,其中借用了保罗的主要思想。但这必需的变化永远与上面强调的音素一致性和不变性完全相矛盾。

我们不奇怪有这个矛盾性存在。不仅在语言中有这样的矛盾,在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有这样的矛盾。这是主要矛盾之一,任何的科学思维都应当依赖这个矛盾。但从中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现象的一致性,还是它的变化性都不是客观真实的。它们只是暂时的逻辑性公式,而这样的逻辑公式完全不适合从中构建存在与发展规律。

但是,关于某些涉及全人类的动态规律,关于总是体现在一定音素同一变化中的全人类规律的观点在克鲁舍夫斯基的大脑中深深扎下了根,迫使他牵强附会,用毫无益处的“哲学性”束缚自己。我们在第44—45页可以读到:

“如果我们发现,同一个音素在两种语言中变成了两个不同的音素,那么这完全不能抵消语音规律的不变性和统一性。这只能说明,在两种语言中用同一个字母表示的音素变为两个不同的音素,变为两个不同的生理行为群。但我们如何知道这个字母表示了同一个生理行为群呢?或许,它表示了两个不同的甚至很接近的、具有亲属关系的群。这时就完全明白,这两个群在开始时差异很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发展成为两个完全不同的群。我们认为,就是这一点为我们解释了虚假缺失语音规律统一性的问题。可以找到不同的事实证明这个推测。我们指出若干个证明:

“r化音是德语中固有的现象。即在一些情况下,用音素r替换音素s。斯拉夫语中没有这种现象。根据我们在前面论述的内容,我们应当预测,德语的s的发音被替换成r。或许,现代的s也与斯拉夫语的s发音不同。研究现在s的亲属关系后,我们发现这个s与音素z发生语音交替。如果字母s位于元音之前,在这个字母之前是元音、响音或者零音素,那么字母s就发成z的音。斯拉夫语中却没有这样的现象。但是我们在铭文的基础上在具有r化音的拉丁语中有权利预测s音发成z音的一些情况。所以,在现今s的亲属关系中,我们可以看见对所预测的德语和斯拉夫语音素s差异有力的事实。”

我们非常满意这样的一个例子,并且用这个例子驳斥克鲁舍夫斯基的结论。

首先,试问,我们是否应当将德语、斯拉夫语、拉丁语、希腊语看作是同源的,也就是起源于同一个消失的语言状态?好像,我们在克鲁舍夫斯基这里已经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如果是这样,这两类语言中的s应当是从一个同类的s,从是原始语言特点的s中发展来的。因为克鲁舍夫斯基认为,某一个土语和某一时间内所有个体的每一个音素永远近乎于一样(请看第189—190页)。所以,这种推测德语、拉丁语、斯拉夫语等中有不同s的观点完全是不必要的、辩证的练习,完全不能消除难点。因为最后在向后移动,向原始印欧语或者其他某种共同的原始状态移动时,我们遇到了一个同类的s,但是这个s应当已分化为不同的音素。另一方面,这个同类德语s或者同类斯拉夫语s是纯粹的假象。就像不同的斯拉夫人一样,不同的德国人也会发出不同的s音。

最后,不应当忘记这样一种可能性,即在不同语言中有不同发展,由于一种语言的整个语音结构不同,同一个音素会向不同方向发展。德语中s因此可以发展成为r,整个德语语音系统就会完全不同于斯拉夫语语音系统。因为在斯拉夫语中没有遇到这样的变化。

至于任何的“语音规律”,“静态的”和“动态的”,我认为有必要说出下面的观点,这是我对这个问题长期思考的结果。

执著于发现规律是一项徒劳的工作。从说话的个体立场出发,语言是纯粹的心理现象。所有这些表现形式的基础只能是心理的、中心—大脑的。所以,主要“规律”,甚至针对语音学的规律只能在这个中心—心理领域寻找,而不是在边缘,不是在外部的言语器官中。没有语音规律,也不可能有语音规律。而“音素的变化取决于纯物理原因”,存在“一般的语音规律,准确地说,生理规律”,以及一般的、稳定的、不变化的、就像物理规律和化学规律一样的规律的语音规律,“与物理规律或者化学规律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类似的观点是没有足够理解语言本质的结果,将语言看作是与人脱离的结果。

“语音的”或者“声调的规律”只能出现在声学中,而不是语言学中。这样从音响角度理解的“语音规律”只是不同类型物质运动的一般规律的个别情况。甚至在生理学领域,都不可能提“语音规律”,更不用说在以心理运动、心理学为基础的领域内。

说完克鲁舍夫斯基关于语言的语音方面“规律”,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语言发展规律”的内容。克鲁舍夫斯基将这个规律表述为“追求词语世界和思维世界的完全或者部分对应”。

同类推荐
  •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力与城市景观

    城市不仅是一个地理样本,也是文化样本,其中的种种景观充满了空间的隐喻。基于对受到媒介日益深远影响的城市的关注,作者从媒介空间论的视角,对城市与媒介所组成的多样空间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媒介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表现途径。本研究并不回避媒介与观察者的主观性,相反,借助媒介的空间想象力,呈现了城市中各种地理要素及社会文化所组成的复杂面貌。《21世纪媒介理论丛书·媒介空间论:媒介的空间想象方式与城市景观》对城市的中心与边缘、政治图景与性别空间、城市的全球化与地方感等内容也进行了充分的阐释。
  •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

    《杨红樱教育观漫谈》杨红樱的文学作品是滋养孩子心灵成长的精神食粮,更是蕴含丰富教育思想的教育指南。秉承苏霍姆林斯基先进的教育理念,杨红樱反对格式化教育,尊重孩子的个性,主张把快乐还给孩子,用情感温暖成长,以博识推动发展,倡导充满人性关怀和游戏精神的生命教育。解读杨红樱畅销书作中的教育智慧,自当会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更为深入的思考和更加积极的行动。
  •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研究

    国内第一本从民商法学视角考察中国报业集团法人制度变迁史的学术专著。全书以新闻出版改革为背景,以转型期各报业集团法人定位的不同时段为经,以各家报业集团在三个时间段的不同表现为纬,深入细致地论述中国报业集团从事业法人走向企业法人的转变原因、发展进程、组合模式、未来发展等方面的异同,旨在探寻建设中国一流报业集团、实现中国文化产业腾飞的发展路径。对于深度了解当代中国报业集团的体制机制改革,为中国报业集团的做大做强提供理论支撑,对丰富和发展中国报业理论有一定意义。
  •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悦读MOOK(第十七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感悟

    感悟

    本书是作者在工作中对企业文化的一些思考。作为企业基层领导,作者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且不断专研,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用于指导实践。
热门推荐
  • 魔藤之似锦天妃

    魔藤之似锦天妃

    一片猩红的曼珠沙华,迎风起舞。花开无叶,叶落开花,花叶终不见。踏着彼岸花……回首遥望远方,彼岸尽头……繁花似锦……‘安’在何处……
  • 七情无限兑换

    七情无限兑换

    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如何刺激这些情绪的出现,继而调度放大,是古尘的首要任务。高调之路就此开启,在无限兑换的旅途中,又是否会迷失自我?
  •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

    从朱元璋、陈友谅、刘伯温、李善长等设置的风水局解读明亡的历史,从信仰、风水、国运来分析中华之运势,分析明末的五大灾难。秦淮八艳的每一个女子都是一个鲜活的面容,她们将陪伴着主角与明末的四大天王(崇祯、皇太极、李自成、张献忠)角逐成为明末夜空中最闪亮的星。经略南直隶、东征朝鲜、日本,北伐蒙古、俄罗斯、西征印度和欧洲列强,即是争霸文又是悬疑文,含有风水灵异,是明非明。总之,作者试图将中国的传统神话完美的融入到历史之中。交流群号:(240334277)
  • 大宋之山贼崛起

    大宋之山贼崛起

    穿越是门技术活,难度一点都不比投胎差。一不小心,石浩就发现自己成了北宋皇佑二年的一个小小山贼二代。在这个振古无及、远过汉唐的鼎盛年代,山贼的日子不好混啊,唉……这是一个穿越到宋仁宗年间的小小山贼二代,慢慢生活,慢慢成长,慢慢掌握力量的故事。我无法选择我的出身,但我可以选择我的人生。我不想去改变世界,但世界为我而改变。
  • 深爱人不寐

    深爱人不寐

    向歆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与温廷玺能有一丝牵扯,直到那高高在上的学霸来她家补课……温廷玺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的声音能有其他的用途,直到向歆堵在他面前眸子晶亮亮的看着他……她不曾见过那样的男子,一身黑衣,面容俊秀,高大清冷,仿若一幅画。他就带着敛在眼底的暖意以及唇畔的微笑缓缓地走近她,执起她的手,落下一吻:“约吗?”什、什么?【浅情|人已睡,深爱人不寐。】【走温馨甜暖欢脱风,前一万字留不住你是你的错,前两万字留不住你是我的错。没错就是这么炫酷√】【注:此文后期已崩坏,只想看甜的孩子请跳过第三卷,喜欢暗黑因素的孩子可以看看第三卷嗯ww】
  • 生化之暗夜末途

    生化之暗夜末途

    在另一个世界里,面对着突如其来的灾难,所有人都将处在末世的暗夜之中,无处不在的行尸,茕茕孑立的孤独,亦或是捉摸不定的人心,谁更可怕?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品神医倾城

    一品神医倾城

    “宝贝,天冷了,不如热热身子?”妖孽搂着腰缠上来。“拒绝,我有大白。”“宝贝,我比大白有用,不信试试……”“大白有毛你没有。”她一代绝世魔女,却穿越到一个废柴身体,容貌尽毁,丹田被废,家也被屠杀殆尽……乖乖女变大魔女,她风华无双,手染仇人血,虐渣打脸专业户……上古神兽、灵丹妙药信手拈来,千金难求的进阶丹药拿来喂狗……世人流泪悲叹:活得还不如狗!第二天,大白变成了一条没有毛的大狗……(女强爽文宠宠宠!女扮男装!)
  • 如果十年相思不算长

    如果十年相思不算长

    第三次剖腹产的手术台上,江皓轩对主刀的汪洋说:“大人的死活不用管,只要保孩子!”子宫被切除,孩子被绑架致死,杨淼焱挥刀砍向江皓轩!从精神病院出来,杨淼焱抱着患有白血病的女儿,伤心欲绝,老天夺走了她一个孩子,现在又要夺走另一个吗?汪洋说:“我是甜甜的生父!让我来救她!当年捐精的人是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我一世纵容

    许我一世纵容

    两个应该敌对的笨蛋相爱了,却是次次错过。我喜欢你,你不能爱我。你爱我,我无可奈何只能利用你。你带着你的野心高飞,折了翅膀的我遥望,一如既往地对你自卑。我是固执的白痴,你是傲娇的黑马。混蛋!我逆了时间的洪流来到你身边,你就不能纵容我的小脾气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