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11700000020

第20章 诗文引用篇(5)

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否则,“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勇气可嘉,却是鲁莽和不可取的,不仅不能在工作中打开新局面,而且有迷失方向、落后于时代的危险。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

“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第六十一条。原文为:“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因共作了语。顾恺之曰:‘火烧平原无遗燎。’桓曰:‘白布缠棺竖旒旄。’殷曰:‘投鱼深渊放飞鸟。’次作危语。桓曰:‘矛头淅米剑头炊。’殷曰:‘百岁老翁攀枯枝。’顾曰:‘井上辘轳卧婴儿。’殷有一参军在坐,云:‘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殷曰:‘咄咄逼人!’仲堪眇目故也。”

“排调”是戏弄嘲笑之意。《世说新语·排调》篇记载了许多有关排调的小故事,其中包括嘲笑、戏弄、讽刺、反击、劝告,也有亲友间的开玩笑,体现出当时人们在交往中的聪明机智、善于应对。语带玄机、言要味长,是魏晋风度的重要内容。

几个文人在一起讨论什么情况最危险,其中一个人举出这样的例子:“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意思是一个盲人骑着一匹瞎马,半夜走在路上,而路的前方是深池。这句话正是形容盲人面临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势,可是自己却仍然处于不自知的情况。

习近平引用“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旨在强调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切勿无知无畏、乱闯瞎撞,面临险境而不自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这一语句,是有针对性的,点明了领导干部不读书、不学习的危险性,好似“盲人骑着瞎马”,在这种“不自知”、“不自觉”情形下作决策,往往将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每个关键时期,都会根据历史任务的变化,强调全党的学习。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主要成分是农民而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先进的产业工人,但是,党通过不断加强党员的学习,保持了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获得了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面对教条主义者所指责的“山沟沟里面怎么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千方百计收集马列书籍,并发奋读书。1932年红军打下漳州,他找到了一本恩格斯的《反杜林论》,如获至宝,爱不释手,有时因病躺在担架上还在阅读。正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提高了斗争能力,并成为民主革命的领导者。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号召全党重新学习,因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正是通过学习,中国共产党掌握了发展经济、领导国家建设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同时,我们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或者说是一个“大数据”的时代,知识更新乃至创新的速度,大大加快。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就会落后于时代,甚至寸步难行。如果“凭脑袋决策”,鲁莽行事,必然是“夜半临深池”。不学历史,将不知历史之进程,事业之伟大;不学科学,不知天地之壮阔,气象之万千;不学古今之贤达,不知人格之高洁,不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干部学习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出自《荀子·大略》第二十七篇。原文为:“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能而居之,诬也;无益而厚受之,窃也。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习近平在讲话中引用“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强调领导干部加强学习的重要性。

荀子是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儒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既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又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据考证,《大略》是荀子的学生摘录和整理荀子的言论汇集而成,因为内容庞杂,涉及面广,“皆略举其要,不可以一事名篇,故总谓之《大略》也。”《大略》被誉为《荀子》中的“论语”。

“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是说有学问的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要努力学习。此语令人想到中国封建社会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其实“学而优则仕”出自荀子的祖师爷孔子的高足子夏之口,原话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但后世尤其是科举制出现之后,大多数中国人从功利主义出发,直接将其省略为“学而优则仕”,进而望文生义地将其曲解为“读书做官论”。其实这里的“优”,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优秀、好”的意思,而是“有余力”之意。所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应该是:“做官还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学习,学习有余力的人就可以去做官。”这句话是对孔子教育方针和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孔子强烈的入世精神。这里所谓的“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问,还有道德修养。在孔子看来,个人的学问修养是“出仕”的基础,因而,为官从政者,有精力和时间,就应该潜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而个人的知识学问及道德修养达到有余力的情况下,则可为官从政。

由此可见,荀子和孔子一样,强调的都是“学”是“仕”的前提和基础。为官从政不是为学的唯一目标,但是为官者却不能自以为达到了目的就停止“为学”,反而要继续学习、提高修养,方可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如果才学不胜而享厚俸,则无异于行骗盗窃。

创建于1933年的中央党校,是培养中国共产党中高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来勉励领导干部,很有深意。

在如今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不但“外行”很难领导内行,即使是“内行”也需要终身学习方可跟上时代步伐,如果仅满足于原有的知识积累,将很快被时代所淘汰。

这里,我们不能把“学习”狭义地理解为学习知识,而应该广义地理解为全面提高自身修养。因为一个人精神上的空虚,比知识的欠缺更加可怕,他在面对社会上的种种负面诱惑时,将缺乏抵挡诱惑的定力。如果说个人的知识修养水平将影响其个人的前途命运,那么广大领导干部的知识修养水平将影响到整个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这也就是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时,将“学习型”放在首位的原因。

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你脑子里装着问题了,想解决问题了,想把问题解决好了,就会去学习,就会自觉去学习。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和思考要相辅相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自孔子《论语·为政》。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学习与思考、实践的普遍联系与重要关系。

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一生传道、授业、解惑,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编为著名的儒家学派经典《论语》。《论语》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说学习而不知道思考,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心中充满疑惑而无定见。我们可以把这句话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即为此意。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领导干部要真正学有所得,就必须下一番苦功夫。我们的先人有许多勤学苦读的动人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故事,一直传为美谈,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记取。习近平引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旨在阐明学习与思考、勤学与善思是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不可把两者割裂开来。

领导干部的学习不能教条主义,要做到勤学与善思相辅相成。有些人在对马克思主义问题上采取教条主义态度,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包治百病的药方和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不去思考如何联系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这种倾向,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经提出严厉的批评。马克思说:“关于这种马克思主义,我只知道我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而恩格斯讥讽道:“马克思大概会把海涅对自己的模仿者所说的话转送给这些人:‘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领导干部在学习过程中,要结合工作实际,脑子里经常装几个问题,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叫“有的放矢”,而不能搞形式主义,学习摆样子,讲套话,文章长,空话多;或者搞“本本主义”,学习时照本宣科,不用理论对实际问题“解疑释惑”,而只是从本本中摘抄某些词句,来裁判改革开放的实践;或者搞实用主义,学习时断章取义,各取所需。领导干部要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就要站在改革开放和国际形势发展的前沿,了解新情况,发现新问题,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局面,而不是因循守旧,维持现状,止步不前。脑子里装着问题了,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就会积极地去学习,就会一辈子不停止学习。

现在,有的干部学风不浓、玩风太盛。这样“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是要贻误工作、贻误大事的!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通过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出自《孟子·尽心下》:“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意思是: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指外行胡乱指挥内行或者自己不懂却想要使别人明白。

《孟子》乃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孟子》十一篇,现存七篇十四卷,后来被列为《四书》和《十三经》之一,成为儒家主要经典。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被称为“亚圣”,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习近平引用“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批评当前领导干部中存在的学风不盛玩风盛的现象:或不思进取不愿学,或热衷应酬不勤学,或流于形式不真学,或浅尝辄止不深学,或食而不化不善学,严厉指出“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将给工作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现象在党员干部中并不少见。老百姓眼中那些不学无术、瞎指挥、乱作为的“糊涂官”,那些在岗不在状态、出工不出力的“混混官”,那些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爷官”,大多属于此类。

习近平一再提醒领导干部要警惕“本领恐慌”,但更危险的是某些干部患有“本领恐慌”而不自知,即如《吕氏春秋》所言:“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因为“不知而自以为知”就必然会“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或不懂装懂自以为是,或用老经验、老套路、老办法来解决和处理新问题,势必在关键及重要问题上产生错判、误解、盲动,而“贻误工作、贻误大事”。

同类推荐
  •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大秩序: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

    人人都能读懂的新常态!《2015年后的中国格局与世界新趋势》由郑永年、林毅夫、俞可平、王辉耀等国内外最著名、影响力巨大的经济学家、学者围绕忧患政府、收入再分配、反腐败运动、新移民、政治经济新秩序、改革途径等时政热点撰文,把脉中国经济发展轨迹、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财经类图书,是对中国经济、政治、社会发展的反思和发展走向的思考和预测。
  • 大国庄园外交

    大国庄园外交

    庄园外交是润滑大国政治非常有效的非传统外交形式,不仅在二战以来数次缓和国际局势,在冷战后时代也屡建奇功。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关键时期,需要探求并采纳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建设的各种外交形式。庄园外交由于其独特的私人化特点及其在实践中的突出成绩,自然引起中美两国的关注。
  •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现代公共关系理论与实践探索

    本书用简洁明快的语言介绍了现代公共关系的理论知识,强调了学科建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的原则,使读者获得更广泛的学科内容。同时,针对高校实际,尤其是大学生的实际,力求提升大学生的公关意识与公关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做人、做事的素质教育。
  •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8年5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大学考察。习近平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
  •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敌人 朋友 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热门推荐
  • 替身使者要苟住

    替身使者要苟住

    穿越了,乔伦并不惊讶。看见压路机冲向大桥,乔伦有点慌。看见连绵不绝的欧拉和木大,乔伦崩溃了。乔伦:就算变成替身使者也不能浪,我要苟住。
  • 学阀之路

    学阀之路

    孟仞原本只想凭着穿越者的便利,混个教职。无奈局势逼人,一不小心就越爬越高了。
  • 妖孽风公子

    妖孽风公子

    “魂在剑中,守你今生。就算你负尽天下人,你被天下人唾弃,我愿为你,不离不弃!”一个唯美凄音,回荡于幽花谷,千年泪,千年痴。
  •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肥女重生:拐个王爷做相公

    一不小心穿越到了花轿里,稀里糊涂地嫁给了一个恶鬼王爷,从此以后,苏小北的生活开启了新篇章。斗完姐姐斗姨娘,斗完姨娘斗婆婆。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苏小北的戏,那是一出接一出的唱,更是场场精妙有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都盼着生活发生点什么

    谁都盼着生活发生点什么

    工商管理员老黄双手插在灰色制服的裤兜里,同时肥厚的下颌随着双脚弹动的频率,一踮一踮地上下摆动着,冲我说,你就先把货挂这儿吧,等里面的床子空出好位置,你再挪过去。老黄让我挂货的地方不是一个具体的铁皮床子,而是一根从铁皮床子顶端的铁管上接出来的竹竿。那根竹竿也就大拇指般粗细,长度足一米五,它甚至比正规床子的长度还要多出一小截,老黄显然看出了我的疑虑,不紧不慢地解释说,这根竹竿并排能挂五条裤子,一般的床子勉勉强强才挂四条。等哪天你的货品种多了,自然就知道它的好处了。还有,这根竹竿是个靠边的位置,相当于一个大角,批货可方便了。
  • 神气养形论

    神气养形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吴逆取亡录

    吴逆取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责任胜于能力(国企员工读本)

    畅销100万册,著名实战管理培训专家为国企员工再次倾力打造“责任”读本。责任永远是国企健康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当责任感着眼于全社会时,国企就会成为真正的大品牌;当责任感着眼于国家与民族时,国企的核心精神已经转化为民族的凝聚力,是真正的中国精神。
  • 辩锋犀利(上)

    辩锋犀利(上)

    本书从如何准备辩题、搜集有利资料、论证思辨方法等辩前准备,到辩论实战阶段技战术的运用都有十分详细精到的叙述。能使读者对辩论的基本模式、策略有一个系统性的了解。
  • 农家医女养成记

    农家医女养成记

    霍希媛穿越了,竟然穿越了,大龄剩女摇身一变成了农家女娃娃,没有报表和发票,也没有雾霾和噪音,只有鸡鸣狗吠,小桥流水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