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7700000014

第14章 谁在信仰(5)

反复灌输能促成人们相信。如“三人成虎”的故事就说明了这一点。本来街上没有老虎,这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当一个人来向魏国国王报告说街上有虎时,魏王不信。第二个人来说有虎,魏王也不信。但第三个人来说有虎时,魏王就只好说:“寡人信之”了。

反复灌输当然也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就成为一个舆论环境,人在其中不知不觉就受到了影响,对其中传播的信息深信不疑了。杜威说过:“我们发现,我们之所以相信许多的东西,并不是因为事物就是这样的,而是因为我们通过权威的势力,由于模仿、特权、教诲、语言的无意识的影响等等,而已经变得习惯于这样的信仰了。”在《第三次浪潮》中,托夫勒曾谈到迷信团体向其成员灌输迷信信息。尽管许多成员受过高等教育,开始不信,但经不住反复灌输,自然而然地相信了。

最后,情感对于人的相信也有影响。希望和爱的情感能够促成相信。维特根斯坦:“什么能使我相信耶稣的复活呢?……或许可以说:只有爱才相信复活。或者正是爱才相信复活。可以说:重新获得的爱更相信复活。”乌纳穆诺说过:“通常并不是由于我们相信,我们才寄以希望,而是由于我们有所希望,所以我们才相信。”“如果信仰是希望的实体,那么希望就是信仰的形式。……

我们的信仰就是相信的可能性,渴望相信。”希望自己亲人活着的人,多数不易相信亲人的死讯。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

有的人把自己的希望当成了真实,希望久了就相信了自己的希望。

有的人是自欺欺人,而有的人则是欺人自欺。开始是想骗别人,想让别人相信而他自己并不相信的东西,但在欺人的过程中,久而久之,自己也不知不觉地相信起来。鲁迅先生说的,有的人本来是浮肿,但希望别人以为这是肥胖,是福相,后来竟慢慢地自己也自以为不是浮肿而是富态了。《圣经》中有这样的说法:“上帝,我相信你,请你帮助我,使我相信!”这实际上是表明一个人愿望相信上帝,但又不大能够的情况。愤恨和憎恨也能带来相信和信仰。中国神话中的精卫填海的故事就是如此。

14.宗教情感的分析

宗教情感作为一种信仰情感是宗教所独有的。宗教情感并不是一种具体的自然感情,而是人的许多自然感情所充当的宗教角色。

因而它可以说是一种社会形成的感情。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感情是天生的宗教感情,即使没有宗教,人们在生活中也会具有这些感情。同时,也可以说,也没有哪一种具体的自然感情不可以成为宗教情感。究竟在什么时代由哪一种情感充当宗教感情,是历史选择的结果。因而正像历史本身是有的规律一样,它所选择的宗教感情也有规律可循。要从历史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中去考察宗教感情,而不应像费尔巴哈那样,撇开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去孤立地考察宗教感情。宗教信仰加深了人们的感情体验。不论哪一种自然情感,当它成为宗教情感后都会得到深化。特别是,宗教情感中往往有一种悲剧意识或悲剧意味,它更能加深宗教情感的体验。基督教徒的信仰体验与基督受难所造成的悲剧气氛有关,它使人对生活的理解达到类似于哲学的深度,所以基督教关于人生意义的论述与存在主义有天然的相似之处。存在主义也具有宗教悲剧性。在没有悲剧意识的地方宗教情感体验往往就不那么深刻。

宗教情感有种种色色。下面我们简要考察一下历史上的宗教情感:

第一,恐惧。它可以说是宗教情感中出现最早也是最经常的感情。在宗教产生以前,它已经存在。自然灾害和其他威胁到原始人生存的自然现象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或害怕。也许这种恐惧成为促使原始宗教产生的因素之一。但宗教产生后它又容身于宗教中,表现为对神灵惩罚的惧怕。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过:“真正的恐惧来自信仰。”现在存在主义思想家在宗教之外找到了一种新的恐惧,即没有恐惧对象的恐惧,海德格尔发现这实际上是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正像存在主义为神学家所利用一样,这种无名的恐惧也正在被存在主义神学家们改造成一种现代的宗教感情。

第二,依赖感。它既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感情。它经常与恐惧相伴随而存在。人们正是因为恐惧才寻求依赖,而又因无所依赖而恐惧。费尔巴哈认为依赖感是宗教的基础,施莱尔马赫也认为构成宗教基础的是人的一种“绝对依赖的感情”。

与依赖感相近的还有诸如自卑感、罪恶感等,也是宗教感情的成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宇宙结构面前产生一种类似于自卑的“谦卑”。他说:“我在大自然里所发现的只是一种宏伟壮观的结构:

这种结构会使任何一个勤于思考的人感到‘谦卑’。这是一种地道的宗教情感,而同神秘主义毫不相干。”

第三,爱。这种感情在西方长期以来被当作一种宗教感情。指的是对上帝的爱,以及上帝所要求的对他人的爱。人格主义者弗留椰林说过:“宗教与崇拜就是爱的一种形式。”不但要爱朋友,而且要爱敌人。有人打左脸也把右脸递过去。这是耶稣的教诲。在基督教后来的发展中,遇到了许多批判,如费尔巴哈认为基督教在发展中违背了爱的原则,造成了爱的消失。因而他要再为人类建立爱的宗教。而另一些人之所以在基督教江河日下的日子里仍然固守传统信仰,也是由于他们仍然把基督看作爱的化身。认为爱的恢复还要到基督那里吸取力量。

第四,对永恒的渴望。这也许是人们在谈论宗教感情时谈得最多的一种,也是最深刻的一种。它往往被看成一种最原始最根本的宗教感情。而上面的几种宗教感情不过是这种根本感情的具体表现。

如恐惧,不论是弱小对强大的恐惧,还是存在对非存在(死亡)的恐惧,都是对永恒渴望的反面表现。依赖感也同样如此。爱被看作克服分离的需要,而这也无非是为了达到统一和永恒。实际上,对永恒的渴望还可以表现为对统一和完整的渴望,对完善和完美的渴望,对无限和不朽的渴望等。

这种渴望既可以说是一种原始感情,又可以说是一种心理趋向或本能冲动。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意识到它,但它无疑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灵中,并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人的活动,尤其是一些哲学家、文学家、神学家等都能更清楚地意识到这种渴望的性质,把这作为创作着述活动的深层动机。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一首诗中表达了这种感受:

我心绪不宁,我渴望遥远的事物。

我心不在焉,热望着接触那昏暗的远方的边缘。

呵,伟大的远方,呵,您那笛子的热烈的呼唤呀!

我忘记了,我总是忘记了,我没有飞翔的翅膀,我永远束缚在这一个地方。

黑格尔用哲学语言表述了这一相同的冲动,他认为每一有限物都包含着自我否定的内在倾向,力图超出自身转化为他物,在不断的转化中趋向于无限。新黑格尔主义者用一种非理性的语言进一步发挥他们老师的思想说:“我们与柏拉图和黑格尔一样,把逻辑了解为经验中的最高规律或本性,趋向于统一和贯通的冲动,依据这种冲动或精神每一片断渴求他所归属的全体,每一个自我渴求在绝对中达到自己的完成。”

事实上,所谓每个人都具有的这种本能冲动或感情,无非是人与自然的对立在人的意识或无意识中的反映,也是人要求克服与自然的对立的意向的反映。人与自然,是人类遇到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对立。它所包含的许多侧面用哲学范畴表现,便是有限与无限、暂时与永恒、部分与整体、分离与统一、残缺与完美等的对立。

人作为有限物与无限的自然相对立,作为一部分与宇宙整体相对立,作为不完美与大自然的完美相对立等。这些对立本身符合于唯物辩证法所揭示的对立统一规律,具有统一性。这种统一性反映在人的潜意识中表现为某种渴望归属永恒的自然整体的本能冲动。

当然,感情是社会生活的产物,而不是抽象的哲学关系的虚幻投影。尽管将爱理解为克服分离的需要有启发意义,但若采用这种抽象的还原方式,把人类社会中表现得丰富多彩的感情归结为有限物与无限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不能真正说明问题。从具体的社会历史和现实生活中考察,那种本能的冲动在宗教中得到了发展,甚至成为明确意识到了的并加以有意识培养的宗教感情,上帝是无限和永恒的化身,对上帝的渴望、对永生和不朽的渴望,便是这种本能冲动的宗教形式。

15.人生信仰的确立

考察人生信仰可以有两种角度,一是把它当作一种既定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考察它对于人生的作用和影响;二是把它当作一个过程,分别考察它的各个环节。人们往往侧重于前者,本文及随后的两篇文章则侧重于后者,即着重探讨人生信仰的确立、保持和危机这三个基本环节。

任何个体的信仰都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后天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过程。

信仰的确立是一个跨越人生不同阶段的长期过程。一般来说,可以把整个人生看作四个阶段或时期。童年时期,是确立人生信仰的基础时期。在这一时期,人自发地接受社会的影响,形成自发的信仰观念。尽管这时他可能对这一信仰并无理解,但这一自发信仰对其一生影响很大。青年时期是确立人生信仰的关键时期。此时,理性觉醒,人开始用理性来审视自己过去自发接受下来的信仰。他们往往经历一定时期的内心思索甚至痛苦煎熬,在理性基础上重新建立起原有的信仰。成年时期是人生信仰进一步确立并走向成熟的时期。此时,人对社会和个人的认识都趋于成熟,信仰、理想与社会现实一致起来,固定下来。克服了青年时期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老年时期是人生信仰更加自觉并充满智慧的时期。同时,老年时期的人生信仰也有凝固化的倾向。在老年时期改变人生信仰是很难的。

因此,通常把童年和青年时期看作是信仰的确立时期,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可否认,在中年以及老年,也不是没有信仰的确立和再确立的问题。

信仰的确立是社会对个人进行信仰教育的过程,也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任何一个社会,都自觉不自觉地对其社会成员进行信仰教育,以期使每一个人都接受社会普遍通行的价值观念。一个人,只有接受了社会提供给他的价值观念时,才算完成,他的社会化过程,成为社会所承认的合法的一员。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信仰教育,以期使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念。

信仰的确立是个体对其所遇到的各种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认识和选择的过程。一般来说,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都有比较确定的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在这样的单纯的环境中,个体可能难于遇到全新的信仰观念,因而并无太多的信仰选择和比较的余地。

因而个体是在一个自然平缓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生信仰的。但当社会遇到外来的冲击或面临转折的新情况时,个体的信仰也易于受到冲击,经受考验。尤其是在沟通无碍、变化迅速的现代社会,各种价值观念都可能对个人产生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在最终确立自己信仰的过程中,总要对不同的理论和价值观念进行比较和选择。他经历得越多,考察过的信仰越多,则他确立信仰的过程就越曲折,而最终确立的信仰就越坚定。正如卢梭所说,一个周游过世界的人,在回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他今后一生都永远是那个样子。当然,个人信仰的选择并不是完全自由的,选择余地的大小,取决于社会所容许的程度。

信仰的确立有多种途径。一些西方学者已经认识到这点。德国基督教神学家郭蒂尼在谈到基督教信仰的确立时,区分了五种途径:重感情的人,通过爱的途径来确立信仰;重理智的人,通过追求真理而确立信仰;重伦理道德的人,通过道德的途径确立信仰;性格孤僻的人,通过对生命短促、人生空虚的体验而确立信仰;喜欢追求秩序的人,因看到现实的分裂和矛盾而在对统一和秩序的渴望中确立信仰。这是从人的性格和个性上来讲的。

美国实用主义先驱皮尔士从理论的高度论述了确立信仰的四种途径和方法:第一种是固执的方法。据此,一个人可以随意选择他所愿意接受的信仰,唯一的标准是看这一信仰是否有用,能否使其行为达到成功。皮尔士认为这不是一种好的办法。第二种是权威的方法。即依靠一个社会权威,如国家、教会等,把一种信仰强加于人,使之接受。此种方法比固执的方法优越,能够有效地使更多的人具有相同的信仰。但缺点是易导致干涉信仰自由,酿成社会悲剧。

第三种是先验的方法。即抽象的哲学方法。通过人们进行思维推理、驳难,得出一致的合乎理性的结论,从而确立共同的信仰。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不再固执专横,但仍有主观性的局限。第四种是科学的方法,是“凭借外界的永久性,凭借我们的思维对它没有影响的东西”,即凭借具有科学形式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共同经验来确立信仰。

皮尔士认为这是一种确立信仰的最好途径和方法。皮尔士的上述观点具有实用主义的气味,但他所考虑的面比较宽,不仅涉及个人的因素,而且涉及社会的和学术的因素,因而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同类推荐
  •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另类少年是从哪里来的

    关于另类孩子的情况,其实并不是我们国家才有,几乎全世界每个国家都有,落后的非洲国家情况会更严重些,而发达的西方国家特别像美国的情况同样严重。读完本书的人,得出结论会同我一样,即:那些为追求个人享乐而无情地抛弃自己的孩子的人,他们是否多多少少受了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
  •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性格地图

    湖南人号称“南方的北方人”,性格张扬刚烈,像辣椒一样火爆,不达目的不罢休。在外地人心中,湖南人是很聪明的。无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岗位,湖南人总是给人一种出类拔萃的印象。湖南人头脑机敏,对政治军事感兴趣,而一旦应用到经济上来,也能有所成就,湖南人的机敏是其他人比不了的。
  •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新媒体时代党报创新与社会发展

    作者以长期的新闻实践为基础,详细描述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生存与发展境况,全面观察了新媒体对党报采编方式、广告运营方式、发行方式、文化产业发展以及党报理论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媒体时代党报的发展策略。本书选题紧扣现实,论述角度新颖,案例详略得当,语言通俗流畅,不仅适合新闻传播学等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学习之用,也可以作为新闻管理者、从业者的业务参考之需,还可以作为新闻传播研究者案头阅读之备。
  •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本书选取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私立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弗吉尼亚大学、密歇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等公立大学,逐一对其办学理念、学科特色、学生事务管理架构、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内容进行梳理,并对公寓住宿管理、法律申诉服务、多元文化教育、学生社团管理、新生入学指导、心理咨询、奖励资助、学术咨询等诸多具体学生事务的内涵、理念、实际操作等进行了描述,为我国高校学生工作者了解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实务的重要参考书。
  •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当代青年的重要环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当代大学生,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法进行研究,是深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并最终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必备手段。
热门推荐
  • 天出血

    天出血

    本书收《沙狼》、《沙葬》、《苍鹰》、《狼的家族》、《沙狐》、《沙獾》、《苦沙》7篇中短篇小说。
  • 穿越之贫民王妃

    穿越之贫民王妃

    新婚就遭遇丈夫离家出走,一生被众人讥讽,不料穿越至富家女身上!好哇,这一世她要潇洒过!而前世丈夫竟然是那富家女同父异母妹妹的姘头!好哇,这一世,谁负她,她定让对方付出代价! —— 潇洒?不!她穿越还背负着破除家族诅咒的沉重使命!!
  • 神级护美狂医

    神级护美狂医

    医道圣手,回归繁华都市,武力超群,担起护美重任。年少轻狂,医武双绝,谁怕谁,不要怂就是干。
  • 无声的毁灭

    无声的毁灭

    一场大火,毁了她曾在意的所有,她变得冷漠,无情,孤单,偏执。有一天她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是她喜欢做的事,对她来说是救赎还是毁灭?
  • 我的系统我的狗

    我的系统我的狗

    我作为一个拥有巨额财富的,英俊潇洒的,品格高尚的优秀青年,我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波澜不惊了,可万万没想到,我依旧严重的低估了自己。
  • 谋盛世

    谋盛世

    那年沈将军府的满门忠烈被判通敌。沈将军战死沙场,沈夫人为保全沈家颜面撞棺而亡。长子沈明棋被派去戴罪立功,次子沈明源死在战场上,身怀六甲的长女被皇帝亲信砍下头颅,幼子沈明君被迫远走戍边。沈明君从此心中所想便是报仇!他从一个明朗侠义的少年变成玩弄权术的权臣,还好他这悲苦的一生还有他的妻子陪伴他。“我穿上了沈家送来的嫁衣,就是沈家的媳妇。”“明君,我等你回来。”“我信你。”“不管你是忠心的沈小将军还是玩弄权术的镇南王,在我心里你都只是我的沈明君。”此生沈明君绝不负谢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Volume Four

    Volume Fou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修真世界的老虎

    修真世界的老虎

    穿越成御兽宗的老虎。激活了抽奖系统。系统抽奖,获得【胡桃的剑铲】系统抽奖,获得【三玖的蓝牙耳机】系统抽奖,获得【强袭魔女的战斗服】系统抽奖……群:278301623PS:已完本作品(陪师姐修仙的日子),人品有保障,无不良记录。新书(仙子必须败)求收藏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