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1000000004

第4章

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流水行云。

——清·金缨《格言联璧·持躬》

度量应如同大海一样包容一切,应接事物要如同行云流水一样自如。

处难处之事愈宜宽,处难处之人愈宜厚。

——清·金缨《格言联璧·处事》

处理难处之事情要宽容,与难处之人相处要宽厚。

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君子的心有时可能很小,可是气量却能包容整个世界;小人的心有时也许很大,可是志意却局限在一个方面。

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

——清·金缨《格言联璧·存养》

人的心胸,欲望太多就会狭窄,少欲就会宽阔。

事后而议人得失,吹毛索垢,不肯丝毫放宽,试思己当其局,未必能效彼万一。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事后议论别人的长短,吹毛求疵不肯有丝毫的宽容,试想若让自己去做那件事,未必能达到别人的万分之一。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易经·系辞上》

两个人齐心协力,力量可以截断金属;心意一致的言论,它的气味如同兰花一样芬香。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诗经·大雅·灵台》

平民百姓都来做这件事,很快就会成功。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语·卫灵公》

道义不同,不相互谋事。

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和睦就不会力量小,安分就不会有危险。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

君子团结和睦却不同流合污,小人同流合污却不和睦。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为政》

君子是团结却不是勾结,小人是勾结却不是团结。

道不同,何以相有也。

——《荀子·大略》

志向不同,如何互相友爱呢?

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荀子·王制》

用礼义区别等级就会和衷共济,和衷共济就会团结一致,团结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就强盛,强盛就会战无不胜。

令王良、造父共车,人操一边辔而出门闾,驾必败而道不至也。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让王良、造父共驾一辆车,每人操纵一边的缰绳驾车出门,马车必坏而到不了路上。比喻行动不一致。

力不敌众,智不尽物。

——《韩非子·八经》

一个人的力量再大也敌不过众人,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无所不晓。

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管子·形势》

上下级不和,虽然表面平静,但必然会有危机。

见贤能让,则大臣和同。

——《管子·立政》

见到贤人能谦让,则大臣之间就会和睦团结。

以众人之力起事者,无不成也。

——《管子·形势解》

用民众的力量建功立业的人,不会不成功的。

五味不同物而能和。

——《管子·宙合》

五种味道不同的东西,但能调合在一起。

天下胜,是故合力。

——《商君书·画策》

取胜于天下,是由于齐心合力。

专一则胜,离散则败。

——《尉缭子》

团结一致就能取得胜利,分开离散就会造成失败。

一德一心,立定厥功,惟克永世。

——《尚书·泰誓中》

同心同德为国家建立功业,就会长治久安。比喻团结一致。

百姓不亲,五品不逊。

——《尚书·舜典》

百姓之间不和睦,五伦之间就会不谦让。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国语·晋语》

品德相同,则会同心;心相同,则会有共同的志向。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国语·周语下》

众人一心可以变为坚固的城墙,众口一致,可以把金属熔化掉。

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战国·楚·屈原《离骚》

方和圆如何能吻合在一起,志向不同的人如何能和平相处?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

——《战国策·魏策一》

羽毛积聚多了能把船压沉,轻微的东西聚集在一起会压折车轴。

万人操弓,共射其一招,招无不中。

——战国·吕不韦等《吕氏春秋·本生》

万人拉弓共同射一个靶子,没有不射中靶子的。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礼记·乐记》

昆虫禽兽相同种类聚集在一起,草木植物分为群落而生长在不同地方。比喻气味相投的人纠集在一起。

圣人先忤而后合,众人先合而后忤。

——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圣人是开始有不同意见,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团结;一般人是开始聚合在一起,随后因不同意见而分手。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

——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千人同心就会具有千人的力量,万人异心就会出现没有一个人有用的局面。

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

——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运用百人的能力就能得到百人的力量,集中千人的喜爱就会得到千人的拥护。

众智之所为,无不成也。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把众人的智慧聚集起来,没有办不成的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

——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

使用集体的力量,则战无不胜。

四马不和,取道不远。

——汉·刘向《说苑·敬慎》

拉车的四匹马如果不和睦,就走不了多远的道。比喻行动不一致。

声同则处异而相应,德合则未见而相亲。

——汉·刘向《说苑·尊贤》

声律相同,即使在不同地方也会响应;品德一致,即使未见过面也相亲近。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皮;台庙之榱,非一木之枝。

——汉·刘向《说苑·建本》

价值千金的皮衣,不是一只狐狸的皮能够缝制成的;宏大的建筑所需要的椽子,不是一根树木的枝条可以做成的。

麋鹿成群,虎豹避之;飞鸟成列,鹰鹫不击。

——汉·刘向《说苑·杂言》

麋鹿如果成群结队,虎豹都要避让它们;飞鸟成队在一起飞翔,鹰鹫都不敢袭击它们。比喻只要同心合力,弱小也能够战胜强大。

独视不若与众视之明也,独听不若与众听之聪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一个人的眼光总不如大家的眼光看得清楚,一个人的听觉也不会如同众人的听觉那样灵敏。比喻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群众的智慧才是强大的。

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微;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战胜。

——汉·韩婴《韩诗外传》

如果弓和箭如果没有经过矫正,即使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微小的目标;如果民众不能团结在帝王周围,即使是成汤和周武王也无法战胜敌人。

同明相见,同音相闻,同志相从,非贤者莫能用贤。

——汉·韩婴《韩诗外传》

视力相同能相互看见,语言相同能相互听懂,志向一致就会相互随从,不是贤者就不会任用贤人。

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

——汉·王符《潜夫论·释难》

千里马的速度不是靠一只脚的力量。

正义之士与邪枉之人不两立。

——汉·王符《潜夫论·潜叹》

正直信义的人和奸邪妄诈的人势不两立。

心合意同,谋无不成。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同心合力,没有合作不成的事。

高树靡荫,独木不林。

——汉·崔骃《达旨》

高大的树木没有树荫,一棵树形成不了森林。

福善之门莫善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

——汉·班固《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福善没有比和睦更好的了,最大的灾祸没有比内部不和更坏的了。

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汉·班固《汉书·匡衡传》

同心协力,事情就会成功。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

憎恶相同会互相帮助,爱好相同会相互挽留,情感一致会相互促成,愿望相同会共同追求,利益相同会共同奋斗。

人众者胜天。

——汉·司马迁《史记·伍子胥列传》

人多势众,力量大可以胜天。

以权利合者,权利尽而交疏。

——汉·司马迁《史记·郑世家》

由于权力和利益而团结的人,一旦权力和利益不存在,团结也就崩溃了。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道乖者,不以咫尺为近。

——晋·葛洪《抱利子·博喻》

志同道合的人,不以山海为远;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不以咫尺为近。

禽鱼之结侣,冰炭之同器;欲其久合,安可得哉。

——晋·葛洪《抱朴子·交际》

鸟和鱼结侣伴,冰和炭放在一个器皿内,想让它们共同相处,如何可以呢?比喻根本上不合,不可能共同相处。

清浊必异源,凫凤不并翔。

——晋·傅玄《和秋胡行》

清流和浊流必定源头相异,野鸭和凤凰不会在一起飞翔。比喻根本不同,无法相处。

同胞共气,家国所凭。

——《北齐书·孝昭纪》

全体同胞团结一致,这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凭据。

千钧势易压,一柱力难搘。

——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千钧之势可以压倒一切,独木难以支撑大厦。比喻人多力量大。

宜力学为砻斫,亲贤为青黄,睦僚友为瑶金。

——唐·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

应该努力学习来磨练才能,把亲近贤人当作一生的乐事,把与同事朋友和睦相处看作瑶金一样宝贵。

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

——唐·薛涛《春望词》

不结交同心的朋友,白白地去结同心草。

幸无外难而内自相击,是避坑落井也。

——唐·房玄龄《晋书·褚传》

庆幸没有外部的困难,但内部却相互攻击,这是避开了坑接着掉进井里。

聚蚊成雷,群轻折轴。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

蚊虫聚集一起,叫声像雷声一样大;轻物集中一起,可把车轴折断。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宋·欧阳修《朋党论》

同心而互相照应,始终如一。

君子小人如冰炭之不相容,薰莸之不相入。

——宋·朱熹《朱子全书·治道》

君子和小人如同冰炭一样不相容,如同香草和臭草一样不混杂。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纪》

势单力孤则容易折断,人多势众则很难摧毁。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纪》

上级下级相互不信任,离心离德,就会失败。

君子陷人危,必同其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纪》

君子如使人陷入危境,必定与之同生共死患难。

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

——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鼓角横吹曲·紫骝马歌》一根树枝不能成树,一棵树木不能成森林。比喻势单力孤,成不了大事。

内得爱焉,所以守也。

——《司马法》

内部团结友爱,因此守备就能坚固。

君子之徒以道合,小人之徒以利合。

——宋·孙甫《唐史论断》

君子之类的人由于道义相同而结合在一起,小人之类的人由于利益相同而苟合在一起。

须知豪杰同心处,利断坚金不用疑。

——元·施耐庵《水浒传》

必须知道如果英雄豪杰团结一心,锋利可以斩断坚硬的金石是不容怀疑的。

上合天心,下合地理,中合人和。

——元·施耐庵《水浒传》

对上迎合天意,对下迎合地情,在中迎合民意。

能狼安敌众犬,好汉难打人多。

——元·尚仲贤《单鞭夺槊》

一只恶狼怎能敌得过众多的狗,一个好汉难以打过众人。

人面咫尺,心隔千里。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

人虽然距离咫尺,但彼此的心却相隔千里。比喻面和心不和。

将相和调,则士豫附。

——明·海瑞《复叶立斋陈熙斋诸年丈》

将和相和睦共事,人才就会乐于依附在周围。

人一心兮泰山可撼,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明·戚继光《凯歌》

万人联合一心可以撼动泰山,忠义豪气直冲云霄。

小利不争,小忿不发,可以和众。

——明·钱琦《钱公良测语》

对小利不争抢,对小忿不发火,可以与众人和睦团结。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明·刘基《郁离子》

万众同心协力,就会天下无敌。

相嘘以成风,相吹而成俗。

——明·归有光《士立朝以正直忠厚为本》

相互呼气可以形成风,相互吹捧就能造成一种风气。

孤则易折,众所以难摧。

——明·陈继儒《读书镜》

孤立单一则容易折断,人多势众则难以摧毁。

家有一心,有钱买金;家有二心,无钱买针。

——明·徐《杀狗记》

全家人都是一条心,富裕得有钱买黄金;全家人各是一条心,穷得没钱买根针。

孤单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清·魏源《默觚·治篇》

一个人难以举起重物,人多走路容易快行。

独得之见,必不如众议之参同也。

——清·魏源《默觚·治篇》

独到的见解,必定不如众人商量的共同意见。

人聚则强,人散则尪。

——清·魏源《默觚·治篇》

人团结起来力量就强大,人散离之后力量就弱小。

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

——清·魏源《默觚·治篇》

人不和人团结就不能成事,马不和马在一起就不会奔跑。

合四十九人之智,智于尧、禹。

——清·魏源《默觚·治篇》

把四十九个人的智慧加起来,可以超过尧禹那样的圣人。

志不同者不必强合,凡勉强之事,必不能久。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志向不同的人不能勉强共处,凡勉强的事,一定长久不了。

终日喜言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清·王晫《今世说》

整天喜欢说别人的过失,就会伤害团结和气。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

相同的声音会相互感应,相同的气质会相互融合。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

——《诗经·小雅·常棣》

弟兄之间在家里虽然互相争吵,但是对外部敌人就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

君子周急不济富。

——《论语·雍也》

君子帮助处境急难的人,而不帮助富足的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论语·颜渊》

君子帮助别人成全好事,不帮助别人干坏事。

天下溺,援之以道。

——《孟子·离娄上》

对陷入苦难中的天下人,应该以道义援助。

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孟子·告子上》

假如得到滋养,没有东西不生长;假如失掉滋养,没有东西不消亡。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孟子·离娄下》

禹不喜欢美酒,只喜欢有益的忠告。

人虽有性质美而心辨知,必将求贤师而事之,择良友而友之。

——《荀子·性恶》

人虽然本质很好,又有聪明才智,但也要向老师学习,选择品德高尚的朋友互相帮助。

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

——《荀子·不苟》

正直坦率的指正,举出他人的过失,并非是在毁谤他的毛病。

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

——《荀子·修身》

如果对我的批评是对的,那就是我的老师了;如果肯定我的优点是恰如其分的,那便是我的朋友了。

苟不求助,何能举?

——《荀子·大略》

如果不求贤能的人的帮助,怎么能够办好事情呢?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

——《荀子·非相》

用美好的语言赠给别人,比给于金石珠玉还要贵重;用美好的语言勉励别人,比让他看到漂亮的衣服还要高兴。

凡说之难:以至高遇至卑,以至治接至乱。

——《荀子·非相》

劝说别人的困难在于,用最高深的道理来劝说那些无知的人,用治世的道理劝说人们改变昏乱的社会局面。

谈话之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坚强以持之,譬称以喻之。

——《荀子·非相》

谈话的方法在于,对被劝说人要用矜持庄重的心情来感化他的思想,用诚恳端正的态度对待他,用坚韧不拔的信念去扶持他,用形象的比喻去开导他。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对人说有帮助的话,比布帛还温暖;对人说伤害人的话,比矛戟刺中伤口还深。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韩非子·功名》

一只手独拍,即使快速有力也不会有声音。

莫三人而迷。

——《韩非子·内储说上》

做事不与三个人商量,必有疑惑。

良药苦于口,忠言拂于耳。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疗效良好的药吃起来很苦,忠实的批评听起来不顺耳。

不在所与居,在所与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做事成切失败,不在于和谁居住在一起,而在于与谁共同谋划。

虽有尧之智,而无众人之助,大功不立;有乌获之劲,而不得人助,不能自举。

——《韩非子·观行》

虽然有尧帝的聪明,若无众人的帮助,大功也建立不起来;虽然有乌获的强壮,但是得不到别人的协助,也无法把自己举起。

人有非上之所过,谓之正士。

——《管子·桓公问》

一个敢于批评上级错误的人,这才是正直的人。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

尽力帮助他人自己也愈有,尽力给予他人自己也充实。比喻帮助别人,也会同样得到别人的帮助。

圣人恒善救人,而无弃人。

——《老子》

圣人总是擅长挽救人,而从不抛弃人。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

——《庄子·渔父》

同类的事物会相互聚集,同样的声音会相互应和。

虽有至知,万人谋之。

——《庄子·外物》

即使最聪明的人,也必须众人的谋划帮助。

既以与人,己愈有。

——《庄子·田子方》

越是帮助他人,自己就会感到越充实。

其谏我也似子,其道我也似父。

——《庄子·田子方》

同类推荐
  • 忧患

    忧患

    本书对《易经》中著名的忧患九卦——履、谦、复、恒、损、益、困、井、巽——进行了透彻的解析:“履”为脚踏实地历练工作能力;“谦”为低调行事,化解纷争;“损”为理性调节,精打细算,终于获益;“困”为遭遇困难不改其志;“井”为研发创新,大获成功;“巽”为灵活权变,主导一切。作者详解忧患九卦,阐述消解世事迷津、转换人生成败之道,帮助读者在复杂的环境中庄敬自强,提高修养,历艰难困苦,终玉汝于成。
  • 乾陵文化研究(三)

    乾陵文化研究(三)

    本书从弘扬乾陵文化和唐文化的角度出发,对乾陵文化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包括:“研讨会专区”、“陵园探索”、“绘画赏析”、“石刻考释”、“人物研究”、“文史杂谈”等栏目。
  • 米粮库胡同往事

    米粮库胡同往事

    本书是吴雅山老师多年实地走访、各方搜集信息而著,写了几百年来米粮库胡同一带的著名景物、人物、历史故事,还有作者作为京城百姓的切身体会和经历。
  •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冈仓天心东方三书

    日本美学大师冈仓天心传世之作,影响世界一百余年的东方美学经典!入选美国中学教科书的东方美学经典!上市百年,已有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瑞典语等16种语言版本,约46种版本,13种中译本。《理想之书》讲述了在中国和印度的影响下,日本的宗教、绘画、雕塑、诗歌以及各大思想流派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化成如今的模样的。在《觉醒之书》书中,作者用渊博的学识,借助明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一手资料,讲诉了日本从德川幕府时期到明治维新,再到近现代的政权更替和政治改革的历程,并从历史、政治、军事、宗教等各个方面回答了:在一个握有实权的君王的统治下,当今日本究竟是如何以让人惊讶的速度发展起来的,及其与中国、印度等邻国的关系。《茶之书》以精简如诗的文字,深入浅出,宏观远照,揭示了道家思想和禅宗思想所体现的东方文化的深层精髓。冈仓天心不仅勾勒茶史的梗概,更能借助茶道精神的探索来阐发茶人的美学追求,论衡东西文化的异同,赋予世俗中形而下的饮馔之事以美学意义,具有强烈的文化流布功能。
  •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春秋五霸崛起的时代,谁在维护封建秩序最后的尊严?《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
热门推荐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 最后一支铁骑

    最后一支铁骑

    一面人皮鼓,叙说着不是贪官的贪官冤屈。一座梦城,叙说着帝王的雄图大略和饮恨难消。一座沙城,叙说着匈奴部落的没落。一个人的爱恨情仇,叙说着历史长河中的诸多无奈……
  • 浮华盛世有你就好

    浮华盛世有你就好

    30岁的剩女设计师菜菜与年下知名钢琴家的同居故事……
  • 万劫重生

    万劫重生

    身负异宝,死而重生,这是他第二次重生!到底命运给他做了怎样的安排?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超凡的天赋,重生依旧凡人一个!不甘前世的平庸,不忿后世的恩仇,让他必须愤而崛起,与这世间英才一争高低!
  • 黄帝素问直解

    黄帝素问直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沉思录II

    沉思录II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先师、古罗马著名哲学家爱比克泰德的谈话录。此书中,作者以寻求个人的心灵自由、安宁为宗旨,主张回归内在的心灵生活,倡导遵从自然规律过一种自制,追求理想的生活。时至今日,爱比克泰德的思想对背负巨大生活压力、心灵躁动不安的现代人来说,依然具有深远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 将行客

    将行客

    我的刀可裂天,可断地。刀之纵横唯我无敌!唯我生者,便不畏死,人定胜天!不为蝼蚁!
  • 祝你幸福

    祝你幸福

    电脑前面放着一个用红色的闪着珠光的玻璃纸包装精致的小盒子,中午的时候,乔小乔打开看,盒子里面是一个红木的笔筒。这是坐在隔壁办公室的主管李锐送乔小乔的礼物,连同礼盒还有一张小卡,里面用黑色的油笔写着:祝你幸福!签名的地方,没有名字,也是用黑色的油笔画了一个笑脸,不同的是这是一个带着眼镜的笑脸。同事都知道,这个标志是李锐的,乔小乔当然也知道。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