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61000000003

第3章

有德行的人尊敬贤人,也宽容一般的人;鼓励贤能的人,也同情没有能力的人。

泰山不让砾石,江海不辞小流,可以成其大也。

——汉·韩婴《韩诗外传》

泰山不拒绝小石块,江海不拒绝小溪流,因此才成为高山大海。

记人之功,忘人之过,宣为君子者也。

——汉·班固《汉书·陈汤传》

记住别人的好处,忘掉别人的坏处,这才是有道德修养的人。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日月称其明者,以无不照;江海称其大者,以无不容。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

天之所以称为高,是由于它无所不覆盖;地之所以称为广,是由于它无所不承载;日月之所以称为明,是由于它无所不照耀;江海之所以称为大,是由于它无所不容纳。

不忘久德,不思久怨。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不忘记过去的恩德,也不思念过去的私怨。

君子攻其恶,无攻人之恶。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道德高尚的人应该毫不留情地揭发自身的过失,但对别人的过失则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

君子不求备于一人。

——晋·陈寿《三国志·吴书·诸葛恪传》

道德高尚的人对人不求全责备。

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晋·陈寿《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牢记别人的好处,忘记别人的过失。

庸猥之徒,器小志近。

——晋·葛洪《抱朴子·百里》

庸俗猥琐的人,必然是器量狭小胸无大志的人。

明者举大略细,不忮不求。

——晋·葛洪《抱朴子·接疏》

精明的人只掌握大事,不计较小事,不忌恨他人,不求全责备。

沧海滉漾,不以含垢累其无涯之广。

——晋·葛洪《抱朴子·博喻》

茫茫的大海,不会因为里面含有脏东西而影响它的广大。比喻不要求全责备。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别人有做不到的地方,可以宽恕。

以小人之虑,度君子之心。

——庸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

用小人的方法去考虑揣度君子的心思。

建大事者,不忌小怨。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

做大事的人不顾忌小的怨恨。

宽小过,总大纲。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宽容小的过失,掌握总纲大事。

士有忍死之辱,必有就事之计。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第五钟离宋寒列传》人能够忍受死亡的耻辱,必定有能够胜任大事的谋略。

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登之传附庾炳之》不痴呆不耳聋的时候,做不成公婆。比喻应胸襟广阔。

小不忍,致大灾。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小事不忍耐,就会招来大祸。

不责人所不及,不强人所不能,不苦人所不好。

——隋·王通《文中子·魏相》

不求全责备他人的缺点,不强求他人做不能做到的事,不为难他人做不喜欢做的事。

无辩息谤,无争止怨。

——隋·王通《文中子·问易》

对待诽谤不要去辩解,诽谤就会自然平息。

不乐闻人过失。

——唐·李延寿《南史·齐豫章王嶷传》

不以听别人的过失为快乐。

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

——唐·白居易《续座右铭》

听到毁谤不要悲伤,听到赞扬也不要得意。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唐·白居易《对酒》

在蜗牛角上有什么可相争呢,生命就如同火花一样短暂。比喻人生在世不要斤斤计较。

腾口方成痏,吹毛遂得疵。

——唐·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

谣言一传开,没有病的人也会被认为全身长满疥疮;如果故意挑毛病,总会找到的。

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唐·韩愈《原毁》

对待他人宽容,对待自己严格。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

——唐·韩愈《原毁》

懒惰的人自己不愿修养进步,好忌妒的人害怕别人修养进步超过自己。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唐·韩愈《原毁》

古代的君子,责备自己既严格又全面,对待别人宽容而要求很少。严格而又全面,因此自己不懒惰;宽容而又很少,因此别人乐意做好事。

妒人之能,幸人之失。

——唐·柳宗元《骂尸虫文》

嫉妒他人的才能,庆幸他人的过失。比喻心胸狭窄。

记人之长,忘人之短。

——唐·张九龄《敕渤海王大武艺书》

牢记住他人的长处,忘记他人的短处。

忍辱至三公。

——唐·房玄龄《晋书·杜有道妻严氏传》

能忍辱负重之人,才有机会到达三公的高位。

小忿不忍,延起大患;不罪不宽,迫成大祸。

——唐·张说《并州论边事表》

小的忿怒不加以忍让,就要发展为大的祸患;小的过失不加以宽容,就要逼迫成大的祸乱。

见人之得,如己之得。

——唐·释贯休《续姚梁公座右铭并序》

看见别人有收获,如同自己有收获一样。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宋·苏轼《贾谊论》

品德高尚的人要想达到远大的目标,就必须等待时机;成就巨大,就必须能宽容忍耐。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宋·苏轼《韩退之孟郊墓铭》

对于诽谤谗言并不怨恨,由于它可以有助于我求得真理。

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裴行俭传》

人们要想实现远大理想,首先要有器量和见识,其次才是文化素质。

君子之于人也,乐成其美而不求其备。

——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死事传序》

君子对待他人,喜欢发掘其优点而不求全责备。

宁耐之意,以刚遇险时节如此,只当宁耐以待之。

——宋·朱熹《朱子全书·易》

忍耐的意思,就是当刚强碰到艰险时,暂时忍让一下来对待它。

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

——宋·王安石《读江南录》

诋毁是由于妒嫉引起的,妒嫉是由于不能胜过对方。

忠足以尽己,恕足以尽物。

——宋·王安石《答韩求仁书》

竭尽全力去忠诚,对一切的事物要宽容。

没齿而无怨言,圣人以为难。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一辈子不说一句怨恨的话,圣人都很难做到。

论大计者,不可惜小费。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想成就大事的人,就不能计较小的得失。

妒前无亲。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魏纪》

嫉妒心强的人没有人愿意亲近。

和以处众,宽人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宋·林逋《省心录》

和百姓能和睦相处,能够宽容相待下属,对待别人能够谅解,这就是君子的为人。

立身之道,非求备于人也。

——宋·林逋《省心录》

做人的准则,是不要对人求全责备。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宋·林逋《省心录》

用责备别人的心态责备自己,就少有过错;用原谅自己的心态原谅别人,就会交到有真正的朋友。

知行知止唯贤者,能屈能伸是丈夫。

——宋·邵雍《代书寄前洛阳簿陆刚叔秘校》懂得如何行动,懂得如何节制,只有贤能的人才能办到;能够忍让,能够大干一番,才是大丈夫。

人情不能不有过差,宜可阙略。

——宋·郑樵《通志二十略·选举略》

人难免犯错误,最好能宽容大度。

丈夫要弘毅,天地为盖轸。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

男子汉大丈夫要心胸宽广,意志坚毅,以天为车盖以地为车。

厚于责己而薄责人。

——宋·袁采《袁氏世范》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未必人世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宋·刘克庄《贺新郎》

不见得人间就没有好人,关键是能否放宽容人的尺度。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容,不可以驭下。

——宋·李邦献《省心杂言》

不和气,就没有办法同别人相处;不宽容,就没有办法驾驭下级。

达人情去利心者,行事之本。

——宋·刘荀《明本释》

理解人之常情又没有私心,是为人做事的根本。

大海不让细流。

——《全宋文·圆觉经》

大海不拒绝小的河流。比喻胸怀宽大的人必成大器。

不可以律己之律律人。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

不能用约束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大丈夫当容人,匆为人所容。

——元·王恽《玉堂嘉话》

男子汉大丈夫应该能谅解和宽容他人,但不应让别人来宽容自己。

不能忍诟,不足为人。

——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德行》

无法容忍侮辱,就算不上一个有修养的人。

愿尔逢人权放着,世间万事忌孤高。

——明·吴承恩《围棋歌赠鲍景远》

希望你待人要宽容些,天下各种事都忌讳过分孤傲。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能宽容忍耐就会有益处,任性随意必然发生灾祸。

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做事情不三思而行必然后悔,人能忍耐百事就不会有忧虑。

启之启之,天光斯生;戒之戒之,勿蔽汝天明。

——明·方孝孺《牖》

打开窗户吧,太阳已经升起来了;但千万要注意,不要遮住阳光。比喻人要胸襟开阔。

闻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足。

——明·吕坤《呻吟语摘·识见》

听到颂扬就高兴,听到毁谤就发怒,这是气量狭小。

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凡事都先替别人着想,这是人世间第一等的学问。

观精力在饥疲时,观度量在喜怒时。

——明·吕坤《呻吟语摘·省察》

在饥饿、疲劳时能看出人的精力,在喜欢、发怒时能看出人的度量。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明·吕坤《呻吟语摘·人品》

在大事、困难事上能看出人的能力,在身处逆境、顺境时能看出人襟怀气度如何。

为上者,最怕器局小,见识俗。

——明·吕坤《呻吟语摘·居官》

在上位的人,最担心的是器量狭小,见识鄙陋。

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要胸襟宽广宽容天下之事,虚心接受天下好的意见。

称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称颂他人之优点,我自己就有了一条优点,又有什么值得妒忌的呢?

毁我之言可闻,毁我之人不必问。

——明·吕坤《呻吟语摘·补遗》

诋毁我的话可以听,诋毁我的人就不必追究了。比喻器量广大。

戒太察,太察则无含弘之气象。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从物》

对事物不可太苛刻,太苛刻就没有宽大的心胸和容人的气度。

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己能病之。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他人有不足之处,不要以自己的优点去指责批评他人。

觉人诈而不形于言,有余味。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接人》

发觉他人有诈时不当面揭穿,就会更有味道。

惟宽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载物。

——胡·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只有心胸宽广才可以容人,只有忠厚才可以任事。

识进则量进。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器量》

知识增加器量必然增大。

耳目之闻见,善用之足以广其心。

——明·王廷相《慎言·见闻》

耳朵、眼睛所听到的、看到的,如果擅长使用,就能使胸怀宽广。

大不如海而欲以纳江河,难哉。

——明·刘基《郁离子》

宽大不如海洋却想容纳江河,极难!比喻心胸狭小的人不可能容纳任何事物。

气馁者自画,量狭者易盈。

——明·朱舜水《恭敏》

缺乏勇气的人会自己限制自己,气量狭小的人容易自满骄傲。

学者果能严于攻己,又能恕以及物,为仁之道,其在是乎。

——明·朱舜水《恕》

有知识的人既能严格要求自己,又能宽以待人,这就是仁义之道。

小人嫉利而非嫉贤,悍妇妒欲而非妒美。

——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品德低劣的人嫉妒的是利益而不是贤能,泼妇嫉妒的是情欲而不是美貌。

嫉妒生于利欲,而不生于贤美。

——明·黄道周《性无嫉妒论》

嫉妒产生于贪图私利,而不是产生于贤德美貌。

短不可护,护短终短;长不可矜,矜则不长。

——明·聂大年《座右铭》

自己的短处不能宽容袒护,否则短处就会永远存在;自己的长处不应该自夸,否则长处就不会增长了。

得饶人处且饶人,退步行最稳。

——明·冯惟敏《醉太平·家训》

能够宽容别人就暂且给与宽容,留有余地走路会更稳妥。

量小非君子,德高乃丈夫!

——明·佚名《名贤集》

器量小不是有德行的人,道德高尚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明·佚名《增广贤文》

用责怪别人的心责怪自己,用宽恕自己的心宽恕别人。

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

——明·佚名《增广贤文》

将相头顶上能够跑马,公侯的肚子里能够撑船。比喻气量宏大。

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

——清·朱柏庐《治家格言》

别人有了喜庆之事,不要有妒忌之心;别人遇到了祸患,不要有幸灾乐祸的之心。

其心易盈者,正由其器小乎。

——清·魏源《默觚·学篇》

容易自满自足的人,正是由于气量小的原因。

忍得一时忿,终身无恼闷。

——清·曹雪芹《红楼梦》

能够忍耐一时的忿恨,终身不会有烦恼和苦闷。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清·曹雪芹《红楼梦》

正直不会宽容邪恶,而邪恶必然嫉妒正直。

觉人之诈而不说破,待其自愧可也。若夫不知愧之人,又何责焉。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发觉他人有诈却不揭穿,等待他自愧。如果是不知自愧觉悟的人,又何必责备他呢?比喻宽容他人。

责人者必自恕。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责备他人的人必然宽恕自己。

人无已,而每事自宽。

——清·申涵光《荆园小语》

不停地责备别人的人,遇事必然宽恕自己。

攻之固益其德,安之亦养其量。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驳解可以维护自己的德行,宽容也可以培养自己的气度。

不耐烦,干不得事;不忍气,做不得人。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不能忍耐麻烦,就无法做成大事;没有容忍的肚量,就无法做人。

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受不了冤屈,就做不成大事。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待他人要宽容,对待自己要严格。

姑息必成大忍。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待坏人宽容放纵,就会助长他干更大的坏事。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越是自高自大,就越显得肚量狭小。

胸中要有泾渭,然亦须气量含宏,不可太生拣择。

——清·申居郧《西岩赘语》

对人对事应该是非清楚,但是也应该具有包容别人过失的宽宏气量,不要太过于苛刻。

度量放宽宏,见识休局促。

——清·王士祯《正家箴》

度量应该宽宏,见识不要短小。

待人要丰,自奉要约,责己要厚,责人要薄。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待人要厚道,自我约束要简约,责备自己要严,要求别人要宽。

容人之过,却非顺人之非。

——清·陈宏谋《五种遗规》

容忍别人的过失,并不是迁就他的错误。

能读书,才必博;能养气,量必宏。

——清·淮阴百一士《壶天录》

能够读书学习,知识才会广博;能够修养心性,气量才会宽宏。

律己宜带秋风,处事宜带春风。

——清·张潮《幽梦影》

要求自己应该如同秋风一样严厉,为人处事应该如同春风一样温暖。

气盛物所尤,名高德之贼。卓哉先民言,士必先器识。

——清·杨汝谷《杂诗》

气盛是一种过错,名高是品德的祸害。古人说的话非常卓越,人必须首先要有器量和见识。

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才。

——清·查慎行《三闾祠》

不要怨恨世上没有了解自己的人,由于凡是庸人没有不嫉妒有才能的人。

言人之短者谓种祸。

——清·魏裔介《琼琚佩语·接物》

说别人短处的人实际是给自己种下了祸根。

人不可自恕,亦不可令人恕我。

——清·李惺《药言》

人不应该自己宽容自己,也不应该让别人宽容自己。

嫉妒每因眉睫浅。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

嫉妒之心常常是由于眼光短浅而产生的。

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他人毁谤自己,与其辩解,不如宽容;他人侮辱自己,与其提防,不如感化。

彼之理是,我之理非,我让之;彼之理非,我之理是,我容之。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对方有理,自己理亏,要让人;对方理亏,自己有理,要宽容。

宽厚者毋使人有所恃,精明者不使人无所容。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心胸宽厚的人不要让他人有所依赖,精明能干的人不要使他人无地自容。

持己当从无过中求有过,待人当从有过中求无过。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要求自己应当从没有过失中检查过失,对待他人应当从过失中找出没有过失之处。

人褊急,我爱之以宽容;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

——清·金缨《格言联璧·接物》

他人气量狭小,自己要仁爱宽容;他人用心险恶,自己要光明正大地对待他。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水墨·三春:杨焕之散文集

    前些天,刚收到杨焕之的行走诗文摄影集《静界》,又收到她一叠厚厚的书稿《水墨·三春》,希望我作序。工作之余,我忙里偷闲认真阅读这本书稿,对作者本人和她的文章也就有了更深的认识。
  •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闽都文化与开放型经济

    开放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需。企业文化需在新的经济、社会、技术环境中将予以越来越多新的内涵。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形成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创新、不断前进的过程。
  • 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开卷书坊·我之所思

    本书是“开卷书坊第三辑”之一种。作者精选近几年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颇有影响力评论文章三十七篇,分三个专题,第一部分评论中外小说,如《1Q84》、《日瓦戈医生》、《天香》等。第二部分是关于现代人物的评论文章,如评鲁迅、周作人,周作人与俞平伯,钱锺书与周作人等,有些属论辩,有些含考证。第三部分、第四部分是一些杂文,涉及名家、出版、儿童图书以及时下一些文化现象,是对当下的思考与发言,亦颇涉及文坛与学界。刘绪源的杂文多有新见,以思想见长,但却不枯燥,可读性极强,是不可多得的案头读物。
  •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全六册)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系列书是海内外公认的易学大家刘君祖先生历时四年多,对《易经》六十四卦作透彻详尽的解读,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洞悉决策模式,把《易经》智慧延伸在现代生活中,更进一步通过依经解经的方式,以易理和其他学术相印证,如儒家、道家、佛家、兵家,以及中医养生与企业管理等,在在圆融无碍,使得我们对《易经》六十四卦爻符号的无字天书不再陌生,进而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热门推荐
  • 幸福像花儿一样

    幸福像花儿一样

    本书绕着某军区文工团舞蹈队里一位令人瞩目的女演员杜娟的情感命运展开。她在收到了两封求爱信,同时面对两个男人,三个人,两份爱情,一段曲折的别离情在深秋里种下了它的种子,再现了绿色军营里的悲欢离合,质朴感人。本书已拍摄成同名电视剧,由孙俪等主演。那一年秋天,文艺兵杜鹃同时收到了两封求爱信,一封来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白扬,另一封来自少年沉稳的文化部干事林斌。同时面对两个男人,美丽的杜鹃犹如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每一条路都诱人,每一条路也都莫测。现实没有给入犹豫的机会,杜鹃选择了两条路同时走。然而人是不能同时走两条路的,错误的开始将导致怎样的结局?等待着她的,将是那一年深秋里的苍凉。
  • 万界诸天红包群

    万界诸天红包群

    “叮,恭喜你加入万界诸天红包群。”实习生欧阳雨无意之间创了一个微信群,从此之后他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穿梭于万界,和萧炎称兄道弟,和猴哥二郎神一起打上天庭。(已经穿梭的世界,秦时明月,斗气大陆,后期还会有比较熟悉的世界。)
  • 重生之盛世闲女

    重生之盛世闲女

    她才华横溢,谁知天妒英才,从小被病魔折磨,无数次她渴望时间能走慢一点,让她好好看看眼前这个世界,她想活着,她渴望拥有一具健康的身体,她希望遇到别人口中那些让她羡慕的爱情。只是事与愿违,每每看到家人强颜欢笑的模样,她的心仿佛被刀绞过一般,也许是老天听到她内心的呼喊,当她以为自己就要离开这个的世界的时候,老天给了她重活一次的机会。
  • 重生八零法医娇妻

    重生八零法医娇妻

    你若再敢离开,我就毁了你。”“乖,喊老公~”人人皆知冷面王韩冷阴险、毒辣、冷血无情。却偏偏死追着一个女人不放,万般宠溺,始终只得到一个回应。韩先生,离我远一点。韩先生,请你离我远一点。……直到有一天。#震惊,国际影后Sum和韩氏总裁韩冷咖啡厅共进晚餐##Sum公众场合掌掴韩总裁##韩总裁当众认爱Sum#……她不堪其忧,终于发微博问他,韩先生,请问你是那个品种的癞蛤蟆?男人默默回了七个字:“想吃你的哪一种。”
  • 斗生界

    斗生界

    上古——丰灵大陆生有十方部落之族。其中龙部落日渐强大,族人皆有画生之能。画生神物有四,分别是画生笔,七色天墨,三色血砚和布生纸,其中画生笔王龙腾神笔为四大神物之首。龙族之外的九方部落因妒生恨,联盟诛伐龙部落,最后将龙部落诛灭。龙族部落残部,一部分被九方部落留下祭天,另外一部分北赶往上古无生界。无数岁月之后,丰灵大陆演变为今天的神州繁华域人间,由上古九方部落后裔天凤部落组建的丰灵天朝统领。无生界演变成为当今社会传说中无限神秘的斗生大陆。上古今朝,古仇新恨。神州繁华域人间108城古有传言,画生笔王现,四大神物聚,丰灵九方灭,龙族风云起!本书故事便是从画生笔王龙腾神笔出世讲起的。既有斗生大陆的玄奇,也有现代社会繁华域人间的现实,斗生大陆斗生,繁华域人间斗世,更有它们之间的上古仇恨,未来演变……本书人物技能等级:画生者,准画生者,画生士,斗画生士,斗画生王,斗画生尊,斗画生皇,斗画生帝,斗画生圣,斗画生灵圣,斗画生兽圣,斗画生人,斗画生仙神,斗画生神圣。
  • 工厂打工仔创造系统玩

    工厂打工仔创造系统玩

    这是一个工厂打工仔获得系统之后的故事,哇咔咔咔
  •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吾乃韩馥之从三国开始

    穿越成为三国世界的韩馥,刚开始拥有一级的召唤系统,但却没用来争霸天下,反而用来增长寿命。好不容易将系统升级到二级,没想到系统竟然变成一个财力加点系统,可用来提升自身实力。注: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
  • 九州黎

    九州黎

    我为将,必逆天,夺天子剑,伐无道,安黎民,平乱世。
  • 豪门之恋手下留情

    豪门之恋手下留情

    她跟他并肩在江氏高层时,她尽心为江氏谋利,只为报答他父亲恩情。他出警时遇害,她为他守江氏三年。当契约失效,只怕她累了,没有精力再帮他守江氏了,也没有心力留在他身边了
  • 神秘列车之旅

    神秘列车之旅

    本书收入残雪中篇小说代表作五部:《神秘列车之旅》《工厂区的生活》《茅街的长延和他姑妈的通信》《矿区的维克》《空中囚禁》。其中延续发展了残雪“灵魂歌者”的风格,全面而深刻的自审意识,直抵灵魂的深度;自由彰显欲望的潜意识,已经超越了自我,真正构筑起了残雪的艺术王国。本书精选了残雪1999—2009年间的五部中篇小说,以期能够揭示其文学生活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