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300000006

第6章 理性与欲望

理欲论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从道德理论的角度说,理是道德理性,欲是感性欲望。与义利关系联系起来看,理近于义,而欲与利相联,理欲之辨实际上是义利之辨的深化和发展。先秦儒家在讨论义利关系时,往往把利与欲并提,例如荀子曾提到了欲是否合于理义要求的问题,却没有把理和欲作为一对对立的范畴来研究,理欲关系问题也还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问题。最先把理欲作为对立范畴提出的,是《礼记·乐记》的一段话:“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恶形焉。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到宋代理学家把“天理”这一范畴作为宇宙的根本之后,理欲之辨就成为哲学和伦理学所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乐记》的这段话也就成为立论的基本依据,而在讨论中得到阐发、丰富和发展。宋明理学家们的基本观点几乎都是强调理欲的对立,认为欲为万恶之源,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至明末清初,以王夫之、戴震为代表的思想家才纠正其偏弊,把理与欲统一起来,认为理在欲中,理就是欲发挥得恰到好处时的标准或尺度,因此应当以理导欲,达情遂欲。

综合各家各派的观点,我们将其中值得肯定的思想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欲过为私,纵欲成害;第二,欲不可去, 节之为善;第三,理欲相对,以理胜欲;第四,理在欲中,以理导欲;第五,体民之情,遂天下欲。

理欲观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这种变化也反映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不同社会、不同的人们对欲有着不同的态度,由此也就有各种不同的理欲观。总之,封建统治者及其思想家们主张的绝欲去欲,违背了自然和社会规律,危害着人民群众的利益;明智的思想家们提倡的纵欲为害、节欲导欲为善的原则,具有较多的合理因素,是大多数人能够接受的,符合社会需要。而“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更是人类最正当的要求和愿望,反映了人们的美好理想。今天我们立足于现代社会,对理欲关系自然需要有新的理解。禁欲决不可取;纵欲为害、节欲导欲为善的原则仍然应当坚持;不能提倡纵欲主义。当然,今天提倡的节欲、导欲,其实际内容又不同于古代。这方面,还需从实际出发进行一番创造活动,使传统伦理道德的合理成分得到继承和发展。

1欲过为私纵欲成害

“欲过为私,纵欲成害”的思想是中国传统理欲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或者说是基本观点。明代吕坤说:“儒戒声色货利,释戒色香味声,道戒酒色财气,总归之无欲,此三氏所同也。” (《呻吟语·谈道篇》)这句话虽然有点绝劝,却也道出了部分事实。远在先秦时期,道家最先对“欲”发难,他们认为嗜欲害性害身害国,提出“罪莫大于可欲”,“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墨家也认为“欲恶,伤生损寿”,要去欲而用仁义。儒家虽然不全面否定欲,却也认为多欲伤德,呼吁“养心莫善于寡欲”。秦汉以后,佛、道及宋明道学攻欲更烈,以人欲为万恶之源,没有存在的价值。这种对欲的否定,既含有对统治者奢侈腐化的劝诫,又反映了剥削阶级对人民群众正当物质生活欲望的漠视和否定。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承认人欲的正当性,认为欲本身并不是恶,欲之过分放纵才会招致祸患。这些看法比较合理,具有进步意义。

指出纵欲的危害,告诫人们要区分物质生活欲望的合理与不合理,适度与不适度,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很有价值。

2欲不可去节之为善

在中国的传统思想中,有“绝欲”、“去欲”的主张,另一部分思想家却提出节欲、导欲的主张。节欲和导欲,包含了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对欲要节制、引导,不可纵欲;另一方面,也承认欲的存在的必然性和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性,认为“欲不可去”。这种思想,从孔子承认“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到荀子明确提出“欲不可去”,反对去欲,再到明末清初早期启蒙学者之强调欲存在的合理性,指出“欲未可谓之恶,其为善为恶,系于有节无节尔”(罗钦顺:《困知记》卷上),“节而不过,则为依乎天理”(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卷上),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逐步丰富的发展过程。

另外还有“寡欲”的主张。“寡欲”这个概念有些含糊,如果是指“节欲”而达到适度的寡,当然不错;但如果认为欲愈寡愈好,直至于无,就陷入了误区。荀子一般不笼统提寡欲而只提“节欲”,这种意见似乎更为准确合理。

3理欲相对以理胜欲

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特别是儒家,把理与欲看成是绝对对立的,赞扬“理”而或多或少地否定“欲”,并且认为这是“君子”和“小人”人格对立的主要依据和表现。“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荀子·乐论》)。“上达反(返)天理,下达循(殉)人欲”(张载:《正蒙·诚明》)。不仅如此,宋代以后,道学家们还认为,理与欲、天理和人欲如水火不能相容,冰炭不能同炉,它们处于不停的斗争之中,此长彼消,彼长此消,甚至“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因此,无论做人还是为学,都要处处辨别天理和人欲,去除人欲,保存天理。“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王阳明:《传习录上》)这样才能超凡入圣。“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存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同上)

上迹各种理论,指出了人的欲望,特别是人的物质生活欲求与道德理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要求用道德理性去抑制那些过于膨胀的物欲。这有其合理性,可资借鉴。但是它过分夸大了这种矛盾,以至否定了物质生活欲望的合理性,则又是错误的。和“义利观”中的“重义不谋利”的观点一样,它受到了后来一些学者,特别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学者的批评。

4理在欲中以理导欲

“理在欲中,以理导欲”。这一思想纠正了宋明道学家把天理与人欲截然对立,贬低人的物质生活欲望的偏弊。指出对于人欲不能否定,也不能只是消极地阻遏防止,而是要积极引导,“因人所欲而以不禁禁之,制为礼乐,定为章程”(费密:《弘道书》卷上《统典论》)。“理在欲中,以理导欲”的思想,不但达到了古代中国关于理欲关系问题研究的最高水平,而且至今仍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导欲的思想,先秦时期荀子就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语焉未详。与把天理和人欲截然对立的观点不同,胡宏首次提出理欲“同体异用,同行异情”。朱熹也肯定了天理人欲“同行异情”(《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明代中期以后,尤其是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进一步阐述了天理与人欲之间的联系,指出天理不能离欲而独立。如刘宗周、陈确等提出,“天理正从人欲中见,人欲恰到好处,即天理也”(《陈确集·别集》卷五《无欲作圣辨》)。王夫之说,“万物之公欲”即“万物之公理” (《读四书大全说》卷八)。“天理原不舍人欲而别为体”(《周易内传》卷四上)。戴震则提出“理存乎欲”。把理欲关系问题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这些思想,批判了以往的禁欲主义和半禁欲主义,成为后来人的个性解放思想的先声。

5体民之情遂天下欲

“体民之情,遂天下欲”的思想,与“义利论”中的“兴天下利,利济苍生”一样,也是中国古代伦理学说中最光辉的部分。在部分思想家眼里,它是伦理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鲜明地体现出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先秦时期的荀子基于“欲不可去”的认识,曾经提出以礼的调节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这种思想比较合理。然而在很长的时间里,荀子的这种思想没有得到承认和发展。宋明以来的理学家们又把义理同情欲绝对对立起来,情欲几乎被完全否定。明代中期以后,特别是在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想家那里,欲重新得到肯定,他们不仅指出理在欲中(见上节有关材料),而且指出,理的实质就在于“情之至于纤微无憾”,“以通天下之情,遂天下之欲”。他们揭露了封建社会和道学家们“以理杀人”的本质,强烈要求人性解放。这些理论不但在当时具有进步作用,在今天也仍然有积极意义。当然,这些看法仍然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基础,看不到人的社会性。但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无法以之苛求于数百年前的这些思想家们。

同类推荐
  •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文明之光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文化之美)

    周口店遗址是现今世界上发现人类化石最丰富、最生动的古人类遗址,那具著名的“北京人”头盖骨便是周口店的发现,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本书编者融合国内外考古发现,剖析遗骨遗迹的同时,挖掘考古背后的文化及历史背景,为读者全面展现周口店遗址挖掘的历史过程。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北京读本(大夏书系)

    这种深入骨髓的首都(以前叫“帝京”)意识,凸显了北京人政治上的惟我独尊,可也削弱了这座城市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竞争力。首都的政治定性,压倒了北京城市功能及风貌的展示,世人喜欢从国家命运的大处着眼,而忘记了北京同时还应该是一座极具魅力的现代大都市……
  • 莫斯科

    莫斯科

    本书包括想要了解俄罗斯,请到莫斯科来、历史隧道中的光辉、历史长河中不朽的名字、诗与剑的交融——莫斯科的文化不废江河万古流——浪漫与疯狂共舞的艺术等共八章内容。
  • 茶经

    茶经

    本书将《茶经》《续茶经》合编,除了因为两者都是茶艺专著而且书名有传承关系之外,更因为它们都具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基本上将唐代之前和清代之前国人对于茶的理解和茶道的演变囊括其中,是非常值得一读的国学经典。
热门推荐
  • 王爷的小妾总想干掉我

    王爷的小妾总想干掉我

    又名《小明历险记》到了古代该做些什么好呢?开个书局,写写文,连载一下小说,顺便听一下别人的故事,江湖厮杀,乡村爱情。顺便看上了一个人,恰好那个人好像也看上了自己。小明觉得,自己想干啥就干啥吧,命运将会如何,就看它自己了。
  • 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自然史

    自然史

    《自然史》是法国作家布封的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作者综合了大量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的诸现象做出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在物种起源方面的贡献尤其突出,作者倡导“生物转变论”,指出物种因环境、气候、营养的影响而变异,这些观点对后来的进化论有直接的影响。《自然史》的文学价值也很高,书中关于动物形态的描绘尤富艺术性。作者以科学的观察为基础,用形象的语言为各种动物勾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的肖像,使得全书内容极为充实、有趣。
  • 不周之上

    不周之上

    被神秘指引带来异世的陈观,面对着阴谋、诡计、谜团、仇恨,和莫名相似却诡异折变的历史走向,一步步用血决定,这一世不再随遇而安!投入命运万劫火,定要天地为我动!在这个生机勃勃而又杀戮丛生的世界,武力至上与道德沦丧交相辉映,没有文气的掩饰,只有血淋淋的现实。强者暴虐为主,弱者低微为婢!要改变那一切,最后的希望就在那不周之上!(非小白、慢热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秦岭四大国宝

    秦岭四大国宝

    本书全面介绍了栖息生活在秦岭南麓洋县境内的四大珍稀动物,即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它们的历史变迁、生态习性、发现之旅、保护现状、轶闻趣事等等知识,是了解秦岭地区野生动物不可多得的一本资料。这是目前第一本全面介绍秦岭四宝的一本书,填写了图书资料的空白。
  •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重门天险:居庸关(文化之美)

    居庸关,是京北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地势险要,且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一直是兵家必争之地。居庸关的得失昭示着王朝的兴衰成败,更成为改朝换代的象征。此外,居庸关一带的汉族与关外游牧民族在此交汇,融合成具有居庸关特色的民俗文化。它雄伟的关城及众多的历史遗迹,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古代军事文化的大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挖神

    挖神

    开着挖掘机装逼,横扫都市无敌手。装逼如风,常伴吾身长路漫漫,装逼相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年轻人,退后一点,我要开始装逼了!”普通少年王沐酥,在穿越之后,踏上了一条装逼不止的不归路!
  • 悲惨世界(上)

    悲惨世界(上)

    《悲惨世界》作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是一部气势宏伟的鸿篇巨制,它以无与伦比的厚重与深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座永立的丰碑。雨果用高超的艺术手法,以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满怀激情地讲述了冉阿让坎坷的一生。冉阿让和他周围的普通人芳汀、珂赛特、马吕斯、伽弗洛什等,同不公正的黑暗社会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许多场景催人泪下,还有很多场面催人奋进。雨果的大手笔准确地描述了滑铁卢战役、巴黎大起义,酷烈的场面足以感泣鬼神。雨果还熟练地运用了大悬念笔法,伏线千里,在富有戏剧性的情节中,将历史大事件以及小人物的悲惨命运有机地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