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59300000007

第7章 公私关系

人在社会生活中,一方面作为个体而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而存在。因此,公私关系问题就成为人生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从而也成为道德的基本问题。

在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文化中,公私这一对范畴非常复杂,其含义比较笼统、宽泛而不稳定。“公”字原来指天子、诸侯,以及他们的权益,“私”字相当于个人或自我。《诗经·豳风·七月》里所说的“言私其;献于公”,《小雅·大田》里说的“雨我公田,遂及我私”,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的。后来,谈私与公主要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从事实角度,公与私被理解为全体与局部、社会整体与个别人、社会集体与自我,这里主要是利益问题;二是从价值角度,主要指公正、公平与自私、偏私等。这两个层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礼记·礼运》里讲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公”,兼有两个层面的含义;法家所讲的“明于公私之分”,“公私相背”,亦复如是;而宋明道学家所讲的“公私之辨”、“破私立公”,主要是从价值角度着眼的。无论从哪个层面看,我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主流都主张“立公去私”、“大公无私”,对于“公”充分肯定。这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精华所在,具有较多的真理性因素,至今也应当肯定和弘扬。而对于“私”的贬低和否定,则应作具体分析:自私、偏私的价值指向应当贬斥,但是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却不宜一概否定。

公和私,不是抽象的。公私关系及对之的处理,归根到底决定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在古代等级制社会下,“公利”往往只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集团甚至家族的利益,与被统治的下层民众,特别是劳动人民的利益相对立。以私利服从公利,在一定条件下对于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必要的,有其合理的一面;然而对于劳动人民来说,这一原则在多数情况下又意味着对自身物质利益的漠视以至否定。明末以后一些思想家对这种现象予以揭露、批评,他们对“私”,也就是对个人正当权益积极肯定,而对于家天下即“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进行尖锐的批判,这些,不仅当时有重要意义,今天也还可供借鉴、吸取。

从进行道德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着眼,我们选录了部分材料,编为五节,即:第一,“天下大同,圣贤至公”,表现了人民追求的社会道德理想和理想道德人格,在阶级社会里这些虽然显得软弱无力,可是它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希望,成为历代道德的最高标准和终极价值。第二,“公私相背,善恶所由”,提出社会集体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对立,并指出这是道德的基本问题,是区分善恶的主要根据。第三,“公私之交,存亡之本”,阐明了公私观的重要性,特别是它作为政治道德的重大社会意义。第四,“破私立公,克己迁善”,提出了人们进行道德修养、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和途径。第五,“公重私轻,公而后私”,提出了在承认人们正当个人权益基础上处理公私矛盾的原则。

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公与私,也就是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这是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是一系列道德规范的总的指导原则。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准确地抓住这个中心,这是它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然而,它并没有完满地解决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即在社会生活中的先公后私、公私并举,在价值指向上的不断破私立公、大公无私,才是最正确而无片面性的原则。自然,这种原则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才能逐渐为多数人承认,并变为实践行动。

公私关系问题与前两篇所谈义利、理欲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在一定意义上,这三篇都是围绕着社会与个人、公和私关系问题这个中心编选的。读者在阅读时可以把这三篇联系起来理解。

1天下大同圣贤至公

《礼记·礼运》中对于天下大同的描述,突出地体现出一个“公”字:生产资料公有,没有等级差别。这是对原始社会氏族公有制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社会不公的抗议,更是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这一理想,几千年来,一直为我们民族的先进的人们所追求,直到近代,康有为、孙中山都以此号召和鼓舞人民。由于这种社会理想,也就产生了相应的理想人格,即圣贤,他们至公,即能够公而无私地对人对物,对国对家,并对待自己。古人认为,圣贤至公的“公”字,包含有公共(公有)、公平、公正等内容。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平”、“正”,原因是他们能“公”,即能以整体的利益,以全民族、国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考虑和处理问题,而不是以个人或少数人的狭隘私利决定一切。这个思想深刻地抓住了道德的关键——公私之分。这是中国古代传统伦理道德中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优秀部分。

“天下为公”今天仍然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在这方面,先贤的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继承。需要注意的是,“公”并不是抽象的,在不同时代、不同的人那里,“公”有着不同的,甚至对立的含义。今天我们继承“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要赋予它新的时代内容,这就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真正实现共同富裕和人民幸福,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2公私相背善恶所由

在中国的道德传统中,最突出的一点是把公私与道德上的善恶联系在一起。唐代独孤及一针见血地指出:“善恶生于公私。”(《对诏策》)把公私的道德意义明确地揭示了出来。到了宋明道学家那里,这一思想得到进一步论证和发挥。他们把公私与义利、理欲、善恶诸范畴密切联系在一起,认为公就是义,就是理,就产生善;而私就是利,就是欲,就是恶。君子和小人的区别,也在于公私。在某些道学家眼里,凡是不符合道德的行为,统统是“私”,私是万恶之源。明代的吕坤甚至认为,“人一生大罪过,只在自是自利四字”,“只一个私字,扰攘得不成世界”,而“只把持得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公私相背,善恶所由”的理论,抓住了个人和集体、自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个伦理学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并研究了其中的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公为善,肯定了人应该从“天下正大的道理”去处置事,不应只局限于一己之私意、私利,这是合理的,有意义的。但是,除了极少数思想家之外,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夸大了公私的对立,而且抽象地看待公与私的相互关系,这就有失偏颇了。其实公与私的关系是具体的,它们不但有对立的一面,还有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一面;“私”有导致恶的一面,也有其合理的积极的一面。

3公私之交存亡之本

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谈公私,其根本的思想,在《商君书》里用最简练、最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公私之交,存亡之本”。先秦时期不仅儒家提倡“世界大同,天下为公”,法家更强调“公”。他们主张法治,而认为法的功用就在于“去私立公”,把立公去私看作治国的根本原则。他们这样做,主要是反对当时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亲亲而爱私”现象。他们所主张的“公”也并非真正的公,韩非就将国君的意见、利益等同于“公义”。但他们提出的去私立公的原则却有普遍意义,因此也成为重要政治道德原则。它为后代政治家所继承、发展,有了更为具体的要求,如对人君要求“有公赋,无私求;有公用,无私费;有公役,无私使;有公赐,无私惠;有公怒,无私怨”(荀悦:《申鉴·政体》)。对人臣要求“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门则不言货利,当公法则不阿亲戚,奉公举贤则不避仇雠”(刘向:《说苑·至公》)等等。到宋儒又有人提出“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可见这一点已成为政治道德的传统。从根本上讲,古代的封建王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的家天下,公私关系是颠倒的;立公去私的原则不可能真正贯彻。但是这种思想理论,对于限制统治者的剥削和压迫,调整和缓和社会矛盾,推动社会生产发展起到过积极作用。今天,已经消灭了等级制度,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勤务员,立公去私、大公无私的原则已有了实现的可能。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发扬这种优秀传统精神,以反对一切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建设起真正公正廉明的政治。

4破私立公克己迁善

“破私立公,克己迁善”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一个重要内容,由是它的一个重要特色。首先明确提出公私关系问题的,是先秦时期的法家,如管仲、商鞅、韩非等,他们提出“明于公私之分”(《韩非子·饰邪》)。但是,他们主要是从反对血缘家族关系,坚持专制集权的法制着眼。汉唐以后的儒者,特别是宋明道学家,对于法家的去私立公理论进行了儒家式的改造,建立了一套“破私立公”的理论,与其“义利之辨”、“去欲存理”相呼应。在他们看来,人心之公同义理一样,是人天生而有,只是被私欲所蔽,才违背道德,酿成祸害。用王阳明的话说便是:“天下之人心,其始亦非有异于圣人也,特其间于有我之私,陷于物欲之蔽,大者以小,通者以塞,人各有心,至有视其父子兄弟如仇雠者。”对于私心,必须痛下省察克治功夫,“防于未萌之先”,“克于方萌之际”,定要“扫除廓清”,使人心“纯乎天理”,“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方可。

“破私立公,克己迁善”,突出了人们思想中公和私的矛盾,要求把公义放在第一位,以公胜私。这对于坚持道德修养,保持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问题是,不能把公私的矛盾、对立绝对化,抽象化。特别要看到,作为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私与公之间,除了有对立的一面之外,还有统一的一面,对于“私”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不可一味反对。要克服传统道德思想在这方面的片面性。

5公重私轻公而后私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虽然有“灭私”、“无私”的观点,而且是思想上的主流,但是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一些思想家提出,“私”并不只是私曲、私意、偏私、私情等。每个人都有其个人的意志,有追求其个人利益的权利等,这些不可能去除。问题是如何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像李贽、黄宗羲以及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等,他们一方面揭露当权者(包括君主)的伪善,批判当权者用“无私”来掩饰自己的“私”,要求群众无私以实现他们自己狭隘的“私”,另一方面,他们也肯定了“私”的合理性,肯定了个人的利益和权利。与此同时他们也赞成并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以公为重的传统。顾炎武强调公私统一,王夫之提出公私相对说,公重私轻说,指出个人应该服从全体,暂时应当服从长远,在处理公私关系上,这些看法达到了一定理论高度。

同类推荐
  • 菜根谭全评

    菜根谭全评

    本书以明刻本为底本,并在原文的基础上,加了精细的注释译文,阐述其微言大义,便于您阅读和理解;还以现代人的视角,在对原著箴言进行经典解读的同时联系当下,意在扬弃封建糟粕,赋予时代新义,为您处理社会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精炼的文字力求妙传其清韵,丰富其内涵,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奋发向上的经典读物。
  •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战国策:超越国界与阶级的计谋全书

    一群没有绝对是非观念的人,竟然成为那个时代的明星和英雄!《战国策》是一部来历不明的书。书中记录的是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事,然而此书流传的版本,顶多只能溯至西汉。形式上,《战国策》是战国中纷纭事件的片段记录;内容精神上,《战国策》选择记录的,不见得是对这个国、那个国有重大变化意义的事件,而是纵横策士对各国政治、军事的游说、影响。《战国策》的主角,不是国与国君,不是历史变化发展,而是纵横策士。《战国策》的重点,在于保留当时有名的纵横家的言谈、行为,凸显在那个时代,这些人曾经如此有势力、如此重要。
  •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天才的激情与感悟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尼采以及他的人生哲学,遭到了一些人的歪曲和误解,为了让现代读者摒弃错误的观念,更好地了解尼采,我们重新编译了这本论文集,旨在帮助广大读者理解先哲意在改变人类思想面貌的人生哲学与审美观,重塑一个美丽的,而非面目狰狞的尼采。就像他的思想一样,他的一生是其作品的最好注释,很少有人能潜心参悟他的作品,但大多数人都非常欣赏他的近似癫狂的酒神精神。人生难免有不得意的时候,人生无法回避悲剧的冲击,只有那些富于激情的表现,才是美丽动人的东西。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热门推荐
  • 多元宇宙居委会

    多元宇宙居委会

    神明的工作是什么?如果让褚一来说的话,大概就类似于居委会吧。什么?不信?请您稍等一下。“喂!那边试图屠龙的人类和正在被屠的巨龙!你们涉嫌打架斗殴,罚款两百!还有你巨龙,不要以为用火球就能掩饰你随地吐痰的行为了,加罚两百!等等!别跑!把罚款给我交了!”书友群:319724566(镜中沙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愿娶馒头郎

    愿娶馒头郎

    《愿娶馒头郎》(女尊天下系列)内容简介:被母王设计,连夜出逃,有些狼狈却也自负潇洒,只是这“走”的匆忙,她发现自己除了几两银子以外,就只剩下证明身份的玉佩、父妃送的一个手链和保命用的匕首一把,实在是有些凄惨…不过没钱就没钱吧,她到也不是很在乎,只是这肚子…唉,好饿,好饿…“卖馒头喽,卖馒头,又大又香的馒头哦…”粗大的四肢,异于常人的身材,过分粗犷的长相,低沉沙哑的声音…话说,这样的男人在女尊的世界里真的有些不太养眼,但是,他面前那白白的馒头,却真的很吸引人,连带着也让这个男人可爱了起来…只是,为何事情会发生的如此突然,他怎么就一声不响的嫁了人呢……关键字:女尊,男生子,古代。此文乃是有悲有喜的正剧文,有着轻松的基调,有着悲伤的加饰,有着俗气的误会,有着固执的坚毅,有着不和谐的矛盾,有着点点属于人性的阴暗,也有着虚幻而又被渴望着的爱情……这是水草想要表达的现实,却也想着能让大家看到更多的东西,文笔有限,体会无限,喜欢的朋友支持下,水草先在这里说声谢谢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国学启蒙书系列)

    《围炉夜话》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文学品评著作,对于当时以及以前的文坛掌故,人、事、文章等分段作评价议论。《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分别从道德、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勤俭等十个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皆以“立业”为本的深刻含义,与《菜根谭》、《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
  • 道元论

    道元论

    北溟的鲲鹏,掀起垂天之云,便是一场天池的浪歌怒飞在彼苍;埃达的黑龙,啃蚀尼伯龙根,便是一幕诸神的黄昏倾塌在中庭。星空彼岸,诸天降临。神话篇章再被续写,英雄史诗又将吟诵。远古圣人,西方众神。这是愚者的时代,这是圣人的余晖,击壤之歌,又一次回荡在河洛的墓巅。
  • 深冬不及暖阳

    深冬不及暖阳

    这是写给每一个不同的人散文诗歌,有专属于你的那一页。 致每个漂泊在外的流浪者,致每个感情受挫的年轻人,致那段我们逝去的青春年华…… 你对她说了一千句我爱你,不如别人我的一句我在楼下等你。 写给你的第一千零一封情书是:嫁给我,姑娘。 深冬不及暖阳,浅春可及夏雨,你好,陌生人,很庆幸你能读到我的故事。鱼兮七饭群:582872994。
  • 先生,给爷笑一个

    先生,给爷笑一个

    高岭之花南大小姐未婚生子,一夜毁容,大婚前夕被退婚,简直可笑!看热闹的有之,嘲笑的有之,鄙夷的有之……不好意思,南大小姐重生一次,神医降世,智商上线了!久而久之……南默发出疑问:我怎么不知道我有这么多马甲??
  • 快穿之天道妈妈下凡来

    快穿之天道妈妈下凡来

    【震惊!一不小心变成了天下人的爸爸怎么办?】天评作为天地之间唯一的天道,整天无所事事。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时候,天评带着她的的天书跑下了凡间,从此开启了她流浪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