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666400000007

第7章 不懂这些酒俗你可就惨了

1.婚宴上的习俗与规矩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酒,尤其是在各种风俗和人情中。在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出生、结婚、死亡都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情。而在这三件事情中,酒的作用和意义也是任何事情都无法代替的。

首先,一个小孩出生后父母要办三朝酒、七日酒、满月酒等;若家里有人亡故,在举行完丧礼后,吃丧酒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对生前帮助过死者的人的一种感激。结婚的时候就更要摆上几大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欢聚一堂,大喝喜酒。如果没有酒的存在,就不会显现喜庆与礼仪来。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喜酒”,往往是婚礼的代名词,置办喜酒即办婚事,去喝喜酒,也就是去参加婚礼。

虽然有人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婚姻是围城”,但即便如此,人们还是乐于构建起这个人生的里程碑,而婚宴便是这里程碑的竖碑之日,这是所有喜宴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宴席。

提起喜酒,人人都会想到从前的女儿酒。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坯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取出酒坛,请画匠用油彩画出“百戏”,如“八仙过海”,“龙凤呈祥”,“嫦娥奔月”等,并配以吉祥如意,花好月圆的“彩头”。

在现代,酒宴已经成了人们结婚之时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举起酒杯,既是对新婚夫妻之间合法关系的一种认可,又是一种诚挚的祝福。在这一刻新婚夫妻的耳边响起的都是“祝你们白头到老”、“祝你们永结同心”之类的祝酒话。而新郎新娘对婚宴嘉宾所敬献的酒,则表示着双方永远相亲相爱的承诺,以及对长辈、亲友的欢迎和谢意。

婚嫁酒席和在婚礼上新郎新娘共同饮酒这种形式,早在古代就已有了较多的相关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中,就已出现了男女相爱而饮酒的记载。《礼记》中更较为详尽地记载了周朝时代贵族士大夫阶层所举行婚礼的6个程序。这6个程序又称“六礼”,分别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其中,“纳采”是指男方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经得女方家长同意后,男方便可派人送去礼物,并正式向女方求亲,这个时候也需要置备酒席来迎接宾客;“问名”是指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问女子的姓名及出生年月,此时女方家需要置备酒宴款待对方;而此后的“亲迎”,也就是要真正完婚了,这是整个结婚过程中最重要也最热烈的一个日子,新郎将新娘接进门后,要设置酒宴与所有的来客和宾朋一同庆贺。在婚礼之中,新郎和新娘还要喝交杯酒,这表示两人要永结同心,永远相亲相爱不分离。

满族人结婚关于酒的风俗就更多了,比如“交杯酒”。入夜,洞房花烛齐亮,新郎给新娘揭下头盖后要坐在新娘左边,娶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郎抿一口;送亲太太捧着酒杯,先请新娘抿一口;然后两位太太将酒杯交换,请新郎新娘再各抿一口。

交杯酒可以说是我国婚礼程序中的一个传统仪式,在古代又称为“合卺”(卺的意思本来是一个瓠分成两个瓢),《礼记》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分为二瓢谓之卺,婿之与妇各执一片以醑(即以酒漱口),合卺又引申为结婚的意思。在唐代就有了交杯酒这一说,到了宋代,在礼仪上,盛行用彩丝将两只酒杯相连,并绾成同心结之类的彩结,夫妻互饮一盏,或夫妻传饮。意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让新郎新娘喝完后,并向门外撒大把的喜糖,让外面围观的人群争抢。

满族人在举行婚礼前后还要举办“谢亲席”。就是将烹制好的一桌酒席置于特制的礼盒中,由两人抬着送到女家,以表示对亲家养育了女儿给自家做媳女的感谢之情。另外,还要做一桌“谢媒席”,用圆笼装上,由一人挑上送到媒人家,表示对媒人成全好事的感激之情。

达斡尔族的“接风酒”和“出门酒”也是我们熟知的。送亲的人一到男家,新郎父母要斟满两盅酒,向送亲人敬“接风酒”,这也叫“进门盅”,来宾要全部饮尽,以示已是一家人。尔后,男家要摆三道席宴请来宾。婚礼后,女方家远者多在新郎家住一夜,次日才走,在送亲人返程时,新郎父母都恭候门旁内侧,向贵宾一一敬“出门酒”。

婚礼结束后的第二天还有“回门酒”。即结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妇要“回门”,回到娘家探望长辈,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称“回门酒”。回门酒只设午餐一顿,酒后夫妻双双回家。

到了现代,生活中在庆贺婚礼的时候仍然沿袭了不少饮酒风俗。人们不仅要在婚宴上饮酒,还要大唱饮酒歌,有向媒人敬酒时唱的“敬媒人酒歌”,有媒人回敬新郎、新娘时唱的“媒人回敬酒歌”,还有“筛酒歌”、“贺新郎新娘酒歌”,等等。这些婚宴上的歌曲,每个都与酒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歌,婚礼可能会显得庄重和素雅;但若没有酒,那么婚礼就没有了喜的味道,更难表达对新人的祝福。

2.白事酒席的种种禁忌

与红喜事的喜庆热闹相比,白喜事的凄凉和哀怨与前者真是南辕北辙,完全相反的两种境地。虽然这两件事的气氛上完全不同,但二者却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都少不了酒宴。葬礼上要饮酒,入葬时要洒酒,扫墓时还要敬酒。总之,丧葬时的饮酒是民俗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

有人过世后,亲朋好友都要来悼念死者,汉族的习俗是“吃斋饭”,也有的地方称为吃“豆腐饭”,也就是葬礼期间举办的酒席。虽然都是吃素,但酒却是必不可少的。有的少数民族则在吊丧时持酒肉前往,如苗族人家听到丧信后,同寨的人一般都要赠送丧家几斤酒及大米、香烛等物,亲戚送的酒物则更多些,如女婿要送二十来斤白酒,一头猪。丧家则要设酒宴招待吊者。云南怒江地区的怒族,村中若有人病亡,各户带酒前来吊丧,巫师灌酒于死者嘴内,众人各饮一杯酒,称此为“离别酒”。死者入葬后,古代的习俗还有在墓穴内放入酒,为的是死者在阴间也能享受到人间饮酒的乐趣。就是到了现在,在清明节的时候,人们还会带上酒肉,为死者扫墓、上坟。或者在一些重要节日,如春节,在举行家宴时,都要为死去的祖先留着上席,一家之主这时也只能坐在次要位置,在上席,为祖先置放酒菜,并示意让祖先先饮过酒或进过食后,一家人才能开始饮酒进食。在祖先的灵像前,还要插上蜡烛,放一杯酒,若干水果和菜品,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和敬意。

丧事可以说是离不了酒的,丧葬饮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以酒来祭奠死者

以酒祭奠死者在生活中不是一件稀罕事,古往今来,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对于死者的祭奠从来都要以酒来表达。如《水浒传》中,宋江攻打农民起义不仅挫败,还连续损失了张顺、徐宁、郝思文三员大将,宋江悲痛不能自已,以浇酒祭奠三位英雄,随即仰天向东而泣。在《红楼梦》中,贾宝玉听说晴雯抱屈而死,甚为伤悲,默默焚香祭酒,还写下了令人极为感动的诗文。通常,在下葬时在坟前要浇一杯酒,既表示了生者对于死者的哀思,又有让死者饮酒的意思。

在我国古时候,普通百姓下葬都要陪上一两坛酒,若是达官显贵入葬,陪葬的酒就会更多更好。中国自古流传有阴阳之说,人死了便要进入另一个世界,也就是要进入阴间,而且阴间的生活与阳间一样也要吃肉,更要喝酒。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至今仍留存于人们的脑海中,人们认为阴阳两个世界只是场所不同罢了,一定要让死者在另一个世界里活得更舒服。因而对于寿终正寝的老人的葬礼,要办得像婚礼一样隆重而喜庆,同样要大摆酒席。

(2)借酒浇愁

通常,死去的人也许是一种解脱,远离了这个世界的喧嚣,而对于活着的人却是无尽的悲伤。酒自古就被人们当做安抚创伤、调节心理、化解千愁的灵丹妙药。虽说“借酒浇愁愁更愁”,但面对亲人谢世,举杯于坟前,已经不仅仅是祭奠死者了,更是对生者内心痛苦的一种抚慰。

(3)感谢生者

通常情况下,在丧葬的仪式上,不仅在下葬时要在坟墓前祭酒,还要在下葬完毕后大摆酒席,招待所有参加丧葬典礼的人,有时候酒宴的排场比婚宴还要盛大。为什么丧事也要举办得如此隆重呢?因为一方面,这样的做法与中国的传统思想有很大关系,是为了祭奠死去的人,是对死者转世的一种祝福;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感谢前来吊唁的人,感谢他们为死者送葬,感谢他们对死者生前的帮助和照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丧葬典礼的隆重与否已经和面子文化相结合,在很多人眼里丧礼办得越丰盛,主人的面子就越大、地位就越高,要是老人的葬礼办得隆重,就说明老人的儿女孝顺。虽然说丧礼也是对死者的一种哀思,但若以讲排场的目的大摆酒席,是社会所不提倡的。

3.了解各族酒俗,结交天下朋友

饮酒是我国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一年之中逢节日必有酒,遇礼也必有酒,接待宾客、婚嫁、丧葬、大小庆典,只要有事必有酒。虽然我国各族人们都在饮酒,但在其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酒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酒风俗。

据历史记载,早在夏、商、周时期,酒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风尚就已紧密相连,并且公式化、系统化。当时,曲蘖的使用,使酿酒业空前发展,社会重酒现象日甚。反映在风俗民情、农事生产中的用酒活动非常广泛。

在夏代,乡人于十月在地方学堂行饮酒礼:“九月肃霜,十月涤场,朋友斯飨,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诗经·七月(豳风)》)此诗描绘的是一幅先秦时期农村中乡饮的风俗画面。在开镰收割、清理禾场、农事既毕以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屠宰羔羊,来到乡间学堂,每人设酒两杯,要请朋友共饮,并把牛角杯高高举起,相互祝愿吉祥如意,当然也预祝来年丰收、生活富裕等。

到了周代,风俗礼仪中就有冠、昏(婚)、丧、祭、乡、射、聘、朝八种,大多又酒冠其中,有声有色。例如:男子年满二十要行冠礼,表示已成为成年人,在冠礼活动中,“嫡子醮用醴,庶子则用酒”(《中国文化史》),庆贺自己走向成熟。此间无论是味轻的醴,还是味浓的酒,都成为祝福生命的圣水。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活动因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其内容、形式乃至活动情节均有变化,然而,唯有民族中的酒俗则历经数代仍沿用不衰。

(1)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

在我国所有的民族里,汉族是人数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而汉人在他们人生中的每个阶段都与饮酒有着莫大的关联,或是庆祝,或是祝福,或是寄托美好的愿望。

汉人从一出生便要进行饮酒仪式,也就是在婴儿出生3天的时候要举行的“三朝礼”。所谓的三朝礼,就是母亲先将几滴黄连水抹在婴儿嘴唇上,然后再用糕、糖、酒、鱼等制咸的汤水抹于婴儿嘴唇上,这一礼仪象征着婴儿的开奶和开荤。之后到了孩子满月的时候,又要举办满月酒席。首先要给婴儿剃头,然后家人要祭祀神祖,向亲朋邻里分送染红了的“红鸡蛋”。随后,在百天、周岁的时候都还要有一些饮酒礼节和饮酒方式,以表示对孩子未来的美好祝愿。到了孩子成年以后,大小宴请更是离不开酒。而且每逢10年庆生的时候。更有大办酒席的习俗。10岁、20岁的时候一般都是长辈置办庆生酒席;30岁、40岁的时候已经成家立业可以由自己置办;而从50岁开始,便可称为五十大寿、六十大寿、七十大寿、八十大寿了,在寿宴上,更是少不了酒的映衬和烘托。

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因而到了七十大寿、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办酒席是必不可少的,不仅要福禄佳酿,更要寿桃、寿面,总之,要让福、禄、寿一应俱全。汉人的饮酒风俗,除了与年岁相关外,还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节日酒、庆祝酒等。

(2)傣族

傣族人喜欢喝酒,他们饮酒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酒也早已是傣族人家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了。傣族人无论是过年、结婚、祭奠神灵,还是招待宾客、军队出征都要饮酒,他们的酒市更是非常兴盛。傣族的饮酒风俗很多,如在宴请宾客的时候,必须由年轻姑娘依次敬酒,如客人不饮,姑娘们就会抱住客人的头灌酒,直至将客人灌醉为止,以表主人的热情和真诚。傣族的年轻男女谈恋爱也都离不开酒,他们还有许多关于酒的歌曲,如《讨酒歌》、《敬酒歌》、《醉酒歌》等等。

(3)彝族

彝族同样是个喜饮酒的民族,“有酒便是宴”这个很有意思的谚语就出自彝族人。彝人不像汉族或是蒙族,喝酒的时候还要伴着一些下酒菜,他们经常喝酒的时候只是饮酒,不一定有菜,因而彝人各个都是海量。彝人有一种饶有意思的喝法,称为“转转酒”,即不分大家是否熟悉,不分场合、地点,大家围成圆圈随地而坐,依次轮番喝酒。他们还有一首劝酒歌:“地上没有走不通的路,江河没有流不走的水,彝家没有喝错了的酒。喝吧,尽情地喝吧!”他们不光在劝酒上有一套,在喝法上也有着自己民族的特色,他们有一种著名的喝法——咂酒。在每年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的时候,各个人家携带咂酒坛,并在酒坛中插入咂管,男女老少团坐一起边咂边聊,谈笑风生之间,情助酒兴、酒助情深,这酒成了增进同胞之间团结和感情的桥梁。

(4)壮族

壮族主要聚居在我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区。壮族人爱喝用米酿造的约在30度的低度酒“米双”,又称“土茅台”酒。壮族酒席中的饮酒风俗也是很有意思的,包括“交杯”、“交臂”,“转转酒”。“交杯”是指敬酒的双方各饮对方手中的酒;“交杯”后,便是主客各自饮完自己手中的酒;最后便是围桌而坐,与身旁的其他人互相敬酒的同时,各饮对方杯中的酒,这便是传说中的“转转酒”。

(5)蒙古族

蒙古族的人可以说个个都是“酒圣”。因为他们生活在草原或是寒冷的高原地带,喝酒一方面可以御寒,另一方面则是与他们的游牧生活有关,试想,大碗酒喝着,烤羊腿啃着,实在是很爽!因此,酒已经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蒙古族人不仅爱喝酒,而且喝的还是用纯奶酿造的奶酒,喝酒的时候更要用碗来喝。在蒙古族这个游牧民族中,喝奶酒不但是人民的日常之事,而且奶酒还始终担负着仪式用酒的重任。大凡蒙古族的盛大仪式或庆典,首先要由首领或德高望重者端起酒碗,用右手无名指蘸上酒液,朝天弹一下,表示敬天神;再用无名指蘸酒,朝地弹一下,表示敬地神;再蘸酒,朝西方弹一下,表示敬祖先。

你若是到内蒙古民间做客,便能体会到蒙古族人的热情,尤其是在喝酒、敬酒、劝酒上。首先主人要连向客人敬上3大碗:第一碗感谢上苍赐给人们的光明,第二碗感谢大地赐给人们的福禄,第三碗祝愿人间永远吉祥。蒙古族人与客人饮酒的时候,如果客人喝醉了,便是对主人的一种看重;如果客人对敬酒推而不喝,则会被认为是看不起主人。蒙古族人敬酒时,还要以美妙的歌声劝酒,不同的场合要选择不同的歌词。可以看出,他们对于酒有着怎样的感情。

(6)客家族

客家人十分好客,每当亲朋好友到来,他们都喜欢以家酿米酒相待,这种米酒又称“水酒”,如是初开坛提取的酒,称之为“酒娘”。这种“酒娘”好喝,度数虽然不高,但后劲大,容易醉人。他们在喝酒时,还很注意礼节。

客家人喜欢使用四方桌,俗称“八仙桌”,一种可供八个人同坐的木头桌。上座时,他们很重视席位的安排,一般按亲朋好友的尊卑入席就坐。宴席间的大小位,是这样安排的:如正厅只排有一张桌子,这时以面对大门的左侧为首位,右侧为第二位。然后从左到右,穿插论序,面对正厅的右侧为最小辈分。如果安排二张桌子,这时候以左边桌位为大,右边为小,席位大小也是穿插而行。如果安排三桌,称之为“一品席”,这种情况,以首席为尊。如果安排五桌,一般要排成“梅花席”。

宴席间第一回斟酒,也称为筛酒,是按尊卑长幼次序先后斟酒,最后再给自己斟酒。酒斟好后,酒壶嘴不能对客人,要对着自己,否则就是失礼。敬酒时,敬酒者要站起来,左手摁胸(表示尊敬和诚意),右手举杯讲几句吉祥的祝酒词,并且要先喝表示敬意。有人迟到,视不同情况罚酒1-3杯,女性一般为半杯。如中途退席,要喝1-3杯,方可离席。

客家人喝酒时,为了增添酒兴和热闹气氛,在各种宴会场合,或俗、或雅、或简、或繁,都有猜拳助兴的习俗。猜拳时还有一些规则,比如出三时,不能拇指、中指、食指一起出。出一时,大拇指要侧向,不能往上翘。出二时,如使用大拇指、食指表示,出手时要侧向,不能食指指向对方,以表示礼貌。

而且客家人酒令花样很多,有文化的人还喜欢“字词令”,也包括“地方特产令”、“农谚令”等,还有“诗词令”,此外还有“通令”,这些通令多是别出心裁,涉及广泛,令人忍俊不禁。客家人喜欢通过酒规酒令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游戏,增添酒兴,消除寂寞困倦,直至尽欢尽醉。

(7)其他民族

除了这几个主要的民族以外,我国其他的少数民族对酒同样有着深厚的情结。

怒族阿龙支系有种民间传统食品,称之为“肉酒”。其制作方法是先把鸡肉切成块,用油烹炸后倒很多酒入锅,以文火稍炖即成。肉酒外酥里嫩,酒和肉混合的香味十分诱人,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有营养,是老人和孕妇的最佳补品。

藏族在藏历年时做一种汤食,叫“衮登”,是用青稞酒、红糖、奶渣、酥油等混煮成的,其味酸甜香,且微带清苦,很是可口,还有降火功效。

以酒来疗疾在中国有久远的历史,少数民族中亦有此经验。藏族牧民在古代就已懂得用青稞白酒敷贴外伤患处。在盛产药材的少数民族地区,以酒泡药材医病或健身的很常见。

鄂伦春族过去在婚宴中吃的狍子肉,是不能用以猎枪射杀的狍子烹煮的,这也许是对“动武”的忌讳,因为婚姻要求和和美美。这时候酒就派上了特殊的用场,新郎便用食物拌酒来灌醉狍子以生擒之。但是狍子的视觉、听觉、嗅觉都很灵敏,非常机警,而且奔跑飞快,因此,能醉擒生狍的人必须聪明能干才行。年轻的猎人都懂得狍子的生活习性及一年四季出没的规律,而且能用桦树皮做成狍哨子,模仿狍子的叫声,引诱母狍跑来喂奶,猎人又在下风,且头戴抱头帽,所以成功率还是较高的。

羌族村寨在举行山神祭时,众人在巫师的主持下,将酒灌入羊耳,并大吼三声,羊难受而发抖,众人认为这便是山神已接受供奉(羊)的表示。巫师还根据羊抖动的情况来占卜当年的收成好坏。最后宰羊,把羊血涂在象征山神的乳白色石英石顶端,然后众人煮食羊肉,载歌载舞。

4.外国酒俗知多少

能称得上是风俗,定是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和风尚,这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更会成为一个民族或国家的象征。而在一个国家各种各样的风俗中,饮酒风俗亦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部分。尤其在一些极爱饮酒的国家,他们不仅全民爱酒,而且更有着很有意思的饮酒习俗,例如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

(1)德国

德国以啤酒著称,因此德国人最爱喝的酒就是啤酒。德国的南部城市慕尼黑因盛产啤酒而被誉为“啤酒之都”,慕尼黑啤酒节举世闻名。啤酒节的开幕仪式就在慕尼黑南部的一个广场举行,并且于当日的中午12点准时开始,此时广场上会响起12响礼炮,伴随着礼炮声慕尼黑市长会走进一个大帐篷中,将用黄铜制成的啤酒桶龙头装入一个重量为200千克的木制啤酒桶中。随后,市长便会拧开龙头,将盛出来的第1杯啤酒献给慕尼黑所在巴伐利亚州的州长,并且自己饮用第二杯。紧接着,广场上的1200名穿着巴伐利亚民族服装的女服务员会将一杯杯啤酒端出呈献到客人面前。

慕尼黑啤酒节距今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每年慕尼黑都会举办一次这样的啤酒盛会,人们又将此称为“千月节”。举办啤酒节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庆祝农民这一年的丰收;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宣传慕尼黑啤酒,以吸引世界各国人民来慕尼黑旅游、喝慕尼黑啤酒。

(2)法国

法国人是世界上最浪漫、最有情调的人,当然离不开浪漫而有情调的酒——葡萄酒。葡萄酒是法国的国酒,而香槟和白兰地亦同样是法国的名产。如果说茶是中国的全民性饮料,那么,葡萄酒便是法国人的必备饮料。中国有百种名茶,而法国的名酒也不下百种。法国的酿酒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葡萄酒就像香水、时装一样是法兰西民族引以为自豪的浪漫情调的象征。全世界只有法国大香槟地区所产的香槟酒才可称之为“香槟”,而法国的科涅克酒、干邑白兰地亦都是法国人值得自豪的极品白兰地酒。法国人爱喝酒,就像中国人爱喝茶一样,他们一个人每天喝上三五次酒是很平常的事情,吃早餐的时候要喝,午餐的时候要喝,下午的时候可能去酒吧喝上一杯,到了晚上,晚餐前要喝一杯,晚餐时更要喝一杯。如果是宴请,那喝的酒就更多了,餐前有开胃酒,进餐中吃肉时喝葡萄酒;吃鱼虾时,喝白葡萄酒,餐后还要喝上一杯烈性酒。可以说,在法国,酒是每个人都离不开的。

(3)意大利

意大利人对酒的喜爱程度可与法国人相比。意大利也是一个有着悠久酿酒历史的国家,酿造葡萄酒一样是他们的强项。在意大利,除了大规模的酒厂外,还有许多酿酒小作坊,而且意大利人很喜欢自己在家里酿酒,因为他们觉得自己酿的酒喝起来不但更加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由于成就感的烘托,酒喝起来更加别有风味。他们喜欢用自制的葡萄酒招待客人,这也是意大利人的热情和亲切感的体现。每当有客人光临,意大利人会把客人带到自家的酒窖里让他们挑选自己贮存了几十年的好酒。意大利人和法国人一样,喝酒的频率相当高,他们在吃肉时要喝红葡萄酒,吃海鲜要喝白葡萄酒,饭前有开胃酒,饭后有烈性酒,以促进消化。但是,别看意大利人爱喝酒、能喝酒,意大利很少有酒鬼,因为他们饮酒都非常适度,他们不流行劝酒,也很少有人会酗酒,因而意大利人喝的才是真正的文明酒。

(4)西班牙

西班牙人一向是热情、豪放的代名词,他们在酒的节日更是豪放而热烈。就像德国慕尼黑有啤酒节一样,西班牙的拉里奥哈地区每年都有葡萄酒节。每到这一天,所有人都会捧着一坛酒上街,见人便泼,直到相互的衣服都湿透为止。每个人身上红红的葡萄酒经太阳一晒,便会散发出诱人的酒香,这意味着吉祥与美好,西班牙人还以此庆祝葡萄的丰收、感谢上帝的恩赐。这种习俗在西班牙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5)日本

提起日本我们都会想到美味的日本料理,更会想到日本料理里的清酒。日本人嗜酒在世界上早已有名。日本人在喝酒的时候爱说“海喝”二字,就是说要喝到无法再喝为止,这便是日本人嗜酒的体现。日本人自古就爱喝酒,直到今天,他们仍然有不喝大醉不罢休的习惯。日本人的酒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由于他们嗜酒,酗酒者也不在少数。如果你去日本旅游,夜晚的时候走在街头,经常能看到喝得酩酊大醉,倒在街头的醉汉。

5.节日里的酒文化

中国大大小小的节日很多,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等,大凡节日,家庭聚会、单位聚会、好友聚会比比皆是,这时候怎么少得了酒?没有了酒,节日仿佛过得就缺乏喜气,聚会仿佛就淡如白水。因此,中国人谈节必提酒,酒文化与节日文化交相辉映,营造欢天喜地的好日子。

(1)最盛大的节日——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佳节,在民间最为隆重,也是最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节日。春节期间,通常有许多习俗,而饮酒就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早在几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人们在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都会相聚一堂,共捧酒杯,共贺一年的丰收和新年的到来。几千年的文化积淀,过年饮酒的习俗便逐渐形成了。到了汉朝,新年的意识在人们的脑海中越来越强烈。每逢大年初一,上至皇宫贵族,下到黎民百姓,都要放过鞭炮后共饮椒柏酒,而且是家族中年龄最小的人先喝。此后的每个朝代都有过年饮酒的习惯,而且每逢春节,皇上还会设宴摆酒款待朝廷官员。时至今日,只要到了春节,家家户户都要摆上酒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共迎新年的到来。小辈们要举起酒杯,祝福长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同辈的人更可以频繁碰杯以表亲近;即便是不会饮酒的人,也常常举起茶杯表示“以茶代酒”。

春节里最盛大的节日就是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夜。在这一晚人们有别岁、守岁的习俗,即除夕夜通宵不睡觉,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在除夕守岁的时候都是要饮酒的,唐代白居易在《客中守岁》一诗中写道:“守岁樽无酒,思乡泪满巾。”宋代苏轼在《岁晚三首序》中写道:“岁晚相馈问为‘馈岁’,酒食相邀呼为‘别岁’,至除夕夜达旦不眠为‘守岁’。”可见,这种习俗早在很久以前就有了。

而且在除夕午夜,全家聚餐时在酒桌上喝的酒名为团圆酒,向长辈敬辞岁酒,这一习俗延续到今,仍是春节除夕夜不可少的礼节之一。

(2)最庄重的节日——清明节

每年的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我国的清明节,在这一天人们的习俗便是上坟、扫墓。而大凡这类活动,必定会有酒的出现,人们常将酒作为祭奠之物送已故世之人。相传这一来历与北宋的著名词人柳永有很大关系。柳永因为仕途不畅而一生浪迹于青楼红粉之间,而他的才华和为人又颇受歌妓、舞姬的喜爱。于是,当柳永客死于他乡之后,因为一贫如洗而只能依靠喜爱他的歌妓们出钱才得以安葬。此后,每逢清明,这些歌妓们都会带着酒、菜到柳永的坟前扫祭,后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纷纷前来以酒祭奠。

(3)最热闹的节日——端午节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端午节,这是一个既传统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人们的习俗一是吃粽子,二是喝雄黄酒,三是赛龙舟。过端午节有双重含义:一是为了悼念屈原;二是为了避邪。众所周知,屈原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不可遗忘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一生刚正不阿,为实现“美政”的理想而最终以死作为最大的抗争。相传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杀后,附近的渔民费劲周折也没有将他打捞上来,因而一个渔民拿出为屈原准备的粽子掷进江中,还有一位民间的医生拿出一坛雄黄酒倒进江中,他们都是为了保护屈原,让屈原在阴间得以安康。而此后,每逢农历五月五日吃粽子、喝雄黄酒便成为了人们的习俗。另外,在端午节饮雄黄酒还有避邪的说法。俗话讲:“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

(4)最温馨的节日——中秋节

在我国,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代表着团圆。这一节日的正式形成始于隋唐时期,在这一天人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一边吃着月饼,喝着红酒,一边赏月,因为每年之中这一天的月亮最圆、最美、最皎洁。而月亮与酒,自古就是息息相关。许多诗人以酒为命,以月为魂,他们喜欢在月圆之夜邀上三五个好友饮酒赏月、吟诗作赋,兴酣意浓之余更是好诗出世之时。到了现代,人们在中秋节这个团圆之日总会欢聚一堂共饮好酒,以庆团圆。

除了上述几个节日之外,其实我国的每个节日几乎都离不了酒。饮酒不仅是为了驱邪、祭奠、庆贺、热闹,更是人们拉近彼此距离、倾诉和联络感情的大好机会,同时也是人们品饮中国数千年酒文化的一个形式。

6.日常酒俗面面观

在我国古代,酒一般是用来祀天地、祭宗庙、奉嘉宾的,到后来逐渐形成了酒事活动的风俗。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和盛行,和人们思想文化意识的进步,饮酒就形成了传统的酒文化习俗。除了重大节日的饮酒习俗外,日常生活中也少不了用酒来表达感情,经过长时间的沿用,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酒风俗。

“满月酒”或“百天酒”,是我们最熟悉的风俗习惯之一。生了孩子,满月时一定要摆上几桌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共贺,亲朋好友一般都要带有礼物,也有的送上红包。

“寄名酒”:是从前,孩子出生后,如果请人算出命不好,命中有克星,多厄难,就要把他送到附近的寺庙里,做寄名和尚或道士,大户人家则要举行隆重的寄名仪式,拜见法师之后,回到家中,就要大办酒席,祭祀神祖,并邀请亲朋好友,三亲六眷,痛饮一番。

“婚礼酒”:提亲至定亲间的每一个环节中,酒是常备之物。打到话(提媒)、取同意、索取生辰八字,媒人每去姑娘家议事,都必须捎带礼品,其中,酒又必不可少。婚期定下,男家又酒肉面蛋糖果点心一应俱全,躬请姑娘的舅、姑、婆、姨,三亲四戚。成亲时,当花轿抬进男家大院,第一件事就要祭拜男家列祖列宗,烧酒、猪头、香烛摆上几案,新人双跪下,主持先生口中念念有词,最后把猪头砍翻而将酒缓缓洒于新郎新娘面前。之后,过堂屋拜天地,拜毕,新人入洞房,共饮交杯酒,寄托白头相守、忠贞不贰的爱情。洞房仪式完毕,新人要双双向参加婚礼酒宴者敬酒表示致谢,此时,小伙们少不了向新婚夫妇劝酒,高兴起来,略有放肆,逗趣、玩笑自在其间,婚礼酒宴充满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

“寿酒”:中国人有给老人祝寿的习俗,一是尽孝,二是敬寿。寿酒一般要在人50、60、70岁等生日上喝,也称为大寿。祝寿酒宴一般由儿女或者孙子、孙女出面举办,邀请亲朋好友参加酒宴。

“上梁酒”和“进屋酒”:在我国农村,盖房是件大事,盖房过程中,上梁又是最重要的一个工程,因此在上梁这一天,都要办上梁酒,有的地方还流行用酒浇梁的习俗。房子造好,举家迁入新居时,又要办进屋酒,一是庆贺新屋落成,以表乔迁之喜,二是祭祀神仙祖宗以求保佑全家平安。其实在民间,凡破土动工,有犯山神地神,人们就要置办酒菜,在即将动工的地方祭拜山神和地神。鲁班是工匠的先师,为确保工程顺利,要祭拜鲁班。仪式要请有声望的工匠主持,备上酒菜纸钱,祭拜以求保佑。工程中,凡上梁、立门均有隆重仪式,其中酒为主体。

“开业酒”和“分红酒”:如果你要开一家店铺,就少不了开业酒。这是店铺作坊置办的喜庆酒。店铺开张、作坊开工之时,老板要置办酒席,以致喜庆贺;店铺或作坊年终按股份分配红利时,要组织所有的员工办“分红酒”,以庆贺这一年的收益和对下一年良好的祝福。

“壮行酒”,也叫“送行酒”。如果有朋友远行,一般都会为其举办酒宴,表达惜别之情。这一习俗在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战争年代,勇士们上战场执行重大且有生命危险的任务时,指挥官们都会为他们斟上一杯酒,为勇士们壮胆送行。

“祭拜酒”:除夕夜,各家各户要准备丰盛酒菜,燃香点烛化纸钱,请祖宗亡灵回来饮酒过除夕,此间,家有以长幼次序磕头,随及肃穆立候于桌边,三五分钟后,家长将所敬之酒并于一杯,洒于餐桌四周,祭拜才算结束,全家方得起勺用餐。在民间,心有灾难病痛,认为是得罪了神灵祖先,于是,就要举行一系列的娱神活动,乞求宽免。其形式仍是置办水酒菜肴,请先生(也有请花灯头目)到家里唱念一番,以酒菜敬献。祭拜酒因袭于远古对祖先诸神的崇拜祭奠。在传统意识中,认为万物皆有神,若有扰神之事不祭拜,就不会清静。但是祭拜酒中的一些现象,因属糟粕一类,在民众中已逐渐消失。

7.婚宴上的敬酒礼仪

生活中每个人都少不了去参加婚宴,于是更少不了在婚宴上敬酒。婚宴上敬酒不同于其他日常场合,是有一定讲究的。

一般情况下,在婚宴进行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有宾客想公开对新人表达恭喜之意,敬酒活动于是展开,并且会在男傧相安排之下,陆陆续续进行。

要敬酒时,如果酒桌上有很多位宾客甚或更多,务必站起身来。如果是在人数较少彼此都熟识的酒桌上,则可以坐着敬酒。

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可以先说句开场白,如“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想向某某先生和某某小姐敬酒……”或者也可以不必说得那么正式,只要声音比正常说话时大一点说“大家注意了,我现在要向一对新人送上祝福……”

不过,如果你是以敲杯沿的方式来引他人注意,可千万不要太过用力,只要大家能听见就好了,声音太大会让人觉得你没有礼貌!

婚宴上每一次敬酒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因此,应该避免说很长的祝酒词。

向新人敬酒时,话语中可以表达关怀、幽默风趣、率真感人,甚至可以戏谑,这些都无伤大雅,但不管怎么样都要富含深情。你的态度可以严肃,也可以机敏谐趣。不过,最重要的是,你应该事先演练一番,以免在婚宴上因紧张而说错话,那样,对结婚的新人可是很不吉祥的。

8.新郎官的挡酒绝招

婚宴上最让新郎头疼的就是频繁的敬酒了。酒量好一点的还应付得来,若是一个酒量不济的,那就有得受了。所以,结婚酒宴之前,新郎务必要学一点在婚礼上挡酒的招数。

(1)找伴郎的标准可不仅仅是长得帅,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一定要酒量好,而且要善于周旋、能说会道,可以在你的几个要好的朋友中选一选。事前一定要先了解好他们的酒量,并且肯为你两肋插刀;如果没有一个可以独当一面的伴郎,请安排“挡酒群”——大家帮忙,轮流上场。

(2)婚宴前,先吃一些油性大的食品,如蹄膀等,最忌空腹喝酒,因为胃壁空空,很空易将酒精吸收进体内,造成醉酒,如果事先吃一些油的东西,胃壁上附了一层油脂,酒精隔着油,就没有那么容易喝醉了。

(3)解酒和醒酒是两个概念,咖啡和茶,只能使原先有些麻痹的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其作用如同强心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酒精造成的问题。因此咖啡和茶的功效最多只能醒酒而不是解酒,也不要依赖解酒药物,最好运用自然食物解酒。

新人在饮酒后多喝高汤、萝卜丝鱼汤,最能发挥解酒效果。也可以多吃乳酪、蛋、肉类等蛋白质食物,蜂蜜也是解酒上品;多喝热汤或大量饮用开水,也能冲淡酒精的浓度。

(4)事先要让人在你自己喝的那一瓶酒里掺上白开水,而这瓶酒一定总拿在自己人的手中,敬酒时,趁乱在自己的酒杯里迅速倒上一杯,一口喝下,咽的时候,一定要装得很困难的样子,汽水或苏打水绝对不能掺入酒中,酒中冒泡,会弄巧成拙。

总而言之,婚宴如战场,可不能掉以轻心,作为婚宴的主角,喝酒不过量是婚宴当天必须警醒自己的法则。

如果你什么招数都用了还是不能避免喝酒,那么就可以用婚宴上挡酒的绝招了。一个就是请父母出马。也不要明劝,就说有事,将新郎一会儿拉到一边做低语状,一会儿又找点事给新郎做,一会儿让伴郎给新郞咬个耳朵,间或不停给别人敬酒,先让别人趴下再说……反正不能让大家顺畅地灌新郎。第二个绝招是新娘上,找各种理由给别人敬酒,新娘装得娇弱些,自己喝口红酒让对方来杯白酒,三下五除二,看谁先撑不住(这条要求新娘还是要具备酒力才行)。这两条绝招的要领是:变被动为主动,先发制人,充分体现出“最好的防守是进攻”这句话。

9.时下酒吧最流行的酒令

去酒吧喝酒是一种时尚,但是喜欢泡酒吧的你,不会一个半个酒令,那可是有煞风景的事。几个朋友、同学聚到酒吧,边喝酒,边玩点小游戏来助助酒兴,搞搞气氛,泡吧就要来点鲜艳色彩!下面推荐给你几个酒吧里流行的酒令。

(1)小蜜蜂

两人一起念口令:两只小蜜蜂呀,飞在花丛中呀,飞呀飞呀……两臂要同时上下伸展做扇动状,然后石头、剪刀、布,猜赢的一方就做打人耳光状,左一下,右一下,同时口中发出“啪、啪”两声,输方则要顺手势摇头,做挨打状,口喊“啊、啊”;如果猜和了,就要做出亲嘴状,还要发出两声配音。动作及声音出错就要被罚酒!

适宜对象:情侣之间,或是有暧昧关系,渴望感情发展下去的男女一起玩,打情骂俏,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

(2)零零七

由开始一人发音“零”,随声任指一人,那人随即亦发音“零”再任指另外一人,第三个人则发音“七”,随声用手指做开枪状任指一人,“中枪”者不发音不做任何动作,但“中枪”者旁边左右两人则要发“啊”的声音,并扬手作投降状。出错者被罚酒!由于游戏没有轮流的次序,而是突发的任指其中的一个人,所以整个过程都必须处于紧张状态,因为可能下个就是你了!

适宜对象:一群很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哪个敢独自耍单精神溜号就用此方法名正言顺地罚他酒。

(3)杀人游戏

大家围坐在一起,挑出一个人做法官,其余的人按发到或抽取的纸牌标记分别为:杀手、警察和平民。然后法官宣布让大家闭上眼睛,让杀手睁开眼睛,杀手者用眼神示意将某人杀死,杀手闭上眼睛;然后扮警察者睁开眼睛,缉定谁是杀手,或众人和被杀者一起讨论谁是杀手。此游戏在酒吧中颇盛行,据说从大洋彼岸的硅谷传来,可以考验一个人的推理思维和逻辑思维。

适宜对象:同事在一起聚会。你可以通过游戏知道谁对你不满,谁跟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甚至谁背后在领导那儿打过你的小报告。

(4)大话骰

骰子俗称色子,是一种用途极为广泛的游戏工具,从唐代已有,一直流传至今。玩骰子的特点就是比较简单易行,无需费力,不必动脑,很适合一般人的口味:两个以上人玩,每人五个骰子。每人各摇一次,然后自己看自己盒内的点数,由庄家开始,吆喝自己骰盒里有多少的点数(一般都叫成2个3,2个6,3个2什么的)然后对方猜信不信,对方信的话就下家重来,不信的话就开盒验证,是以合计其他骰盒的数目为准。要是属实的话就庄家赢,猜输者要罚酒,不属实的话就猜者赢庄家输则罚酒。叫数只能越叫越大。1点可以作为任何数。

适宜对象:彼此间还半生不熟的朋友聚会的时候玩比较合适。在没有共同话题可聊的情况下,玩几轮大话骰,没准就无话不谈了,输赢不重要,作用是能很好地调节气氛。

10.吃西餐必须懂点“洋讲究”

西餐厅毕竟不是中国老百姓经常去的地方,如果别人请客偶尔去一次,你却在点酒礼仪上犯错误,可是一件很没有面子的事。不管你是不是经常去西餐厅吃饭,都要掌握一些在西餐厅点酒的常识,以备以后派上用场。

(1)酒单上没有酒标不一定就不是好酒

一般的高档餐厅不可能在菜单上出现菜品的照片,西餐厅更是如此。判断一份酒水单专业与否有几点,厚如一部几十万字的小说的酒单固然彰显了餐厅的窖藏规模,但是一个经过细心编排的短短的酒单恐怕更具指导意义。总之,长短不是衡量酒品好和坏的问题。

但是值得你注意的一点是,可以没有酒标,但绝对不能没有较为知名的产区和酒庄。再者,知名酒庄的一般年份绝对应该比好年份便宜,所以同一款酒应该有不同年份和不同容量的价格标志选择。

(2)好餐厅就一定既要有红又要有白吗

在高档的西餐厅越来越注重食材原味,清淡原则为前提下,绝对可以一白到底,即从开胃酒、前菜、主菜、汤、甜品都可以按照酱汁的浓厚,选择或清爽或厚重的白葡萄酒来搭配。简单的方法是从自己喝过的酒来选择,从熟悉的葡萄品种开始,如莎当妮,由于品种不娇气,种值极为普遍,技术较娴熟,各大产区和酒庄都能酿造得不错。

(3)餐厅推荐酒不一定不是好酒

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到了一家餐馆老板推荐哪一个牌子的酒,那个牌子的酒就一定是不好卖。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虽然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但是,在好的西餐厅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

一般情况下,每一间餐厅都会依照主要客人群体选择葡萄酒,通常,这也是能够代表餐厅整体水准的选择,也是厨师和侍酒师在餐厅搭配上达成共识的。而且作为一间餐厅的主推酒,通常价格也会比其他酒要划算得多,走得快也可以保证酒质新鲜。不想承担点错酒的风险,或者不想在一顿简单的工作餐上浪费太多时间,不如就在餐厅的推荐酒单(House Selections)里进行选择,而且常常有单杯卖,比较实惠,因为消费的人多,价格自然便宜。

(4)侍酒师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酒品推销员

西餐厅里一般都会有侍酒师。专业的侍酒师在葡萄酒行业内要求非常专业,在葡萄酒的品鉴上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才能获得资格认证。如果一名专业的侍酒师或侍酒服务生站在你身边,就像上网时有了百度,清楚地提出你的要求,他基本都能为你一一解答。比如酒的风味,葡萄品种的特质,年份的好坏,产区的风土等。

同类推荐
  •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讲述人生智慧

    《15位国学大师给青少年讲述的人生智慧》在讲述15位国学大师自身成长的经历和故事的同时,阐述了国学大师们为人处世、立身成才的智慧。
  •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

    说话演讲好口才》对于商务领域及现代职场中经常遇到的社交应酬、商务演讲、生意谈判等需要施展口才技巧的环节,逐一进行了精当的讲述,充满了智慧的点拨。语言能力是一个现代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说话不仅仅是一门学问,还是你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好口才会给你带来好的运气和财气,所以拥有好口才,就等于拥有了辉煌的前程。
  •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佛系:如何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烦恼始于“心灵的反应”,痛苦源于“不满的心”。日式“佛系”快乐思考法,传授“清·简·行”的健康生活理念,帮助现代人缓解因社会压力、人际关系、资讯爆炸而带来的焦虑不安。清——清理内心多余的烦恼,感受“被欲望所驱使,感到不快乐”和“享受快乐”的两种心理状态:“快乐”是指感到喜悦或欢乐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幸福。“不快乐”是指内心充满愤怒、恐惧或不安时的心理状态,也就是不幸福。简——简洁理性的正面思考,放下多余的执念、妄想,将合理的欲望转化为能量。行——践行重视快乐的生活方式,以“慈、悲、喜、舍”之心与世界相处,享受当下的圆满。
  •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 要学会宽容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宽容》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如何提升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用行动得到结果的能力,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能力是基础,态度是关键。所以,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即要端正工作态度。
热门推荐
  •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奶爸无敌之魔教教主

    重生回到二十年前的魔教教主杨恒,为了女儿,原本已生退隐江湖之意!但这嗜血的江湖却逼着他只能重拾魔刀,踏着尸山血海,在三界重掀滔天魔焰……“为何前世与今生,我都只能成魔?!”“那谁才是神?!”“是在这幕后操控一切的天命吗?”PS1:虽然父爱如山,但本书不是奶爸甜文!PS2:有多温馨!就有多血腥!!Q群:733310899
  • 帝君来袭捕捉颜宝一枚

    帝君来袭捕捉颜宝一枚

    京城颜家大小姐,死于一场车祸,却意外穿越到不知名的大陆。明明名字相同,家境相似,却偏偏把性别给搞错了?!一向淡然的颜时卿呆住,看着床上这个貌似很好看的男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 弃妃绝爱

    弃妃绝爱

    本文大虐。虐心,虐身。古穿古,俗称灵魂附身。新婚?大红的花轿,娶的是当朝的八公主。亲人?却在她伤心欲绝的那一刻将她推落了悬崖。生无可恋,活着亦是枉然,可幽幽转醒,不是森冷的阎罗殿,却是面对着最暴戾的凶残,那冰霜般冷寒的男人,那仇恨中染血的目光。大红的嫁衣,绣着鸳鸯戏水的锦被上却触目惊心的鲜血,她茫然的看着身侧邪戾而狂暴的陌生面容,那眼中是可以燃烧一切的仇恨。心死,身残,再一次转醒,却是铜镜里一张陌生的面容,背负了一个已死女子的过去,忘却了曾经的自己。重生后,她又将何去何从?!!!!!!!!!!!!!!!!!!!!!!!!!!!!!!!!!!!!!!!!!!推荐旧文完结小说:《替身老婆》终结系列之一(杨雪落和安熙照)《替身床伴》终结系列之二(雨清和曲驭)《穿越之调戏美男》终结系列之三(叶蔷和叶君寒,雷辰)古代文:完结《只和皇帝玩亲亲》(阿九和夜帝、)《穿越之杀手皇后》(彦水水和彦少卿)公众文:《弃妃绝爱》。!!!!!!!!!!!!!!!!!!!!!!!!!!!!!!!!!!!!!!!!!!!!!!!!!推荐好友的文文,《香凝情仇》
  • 真武狂龙

    真武狂龙

    吴明右手握刀,遥指诸天神魔仙佛,肆意狂笑:“你们都是猪,都是待宰的猪,哈哈哈!日月不落,永照吾名!”
  •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III) 地下室手记(英文版)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III) 地下室手记(英文版)

    Notes from Underground (also translated in English as 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or Letters from the Underworld while Notes from Underground is the most literal translation) is an 1864 novel by Fyodor Dostoevsky, who is a Russian novelist, short story writer, essayist, journalist and philosopher. It is considered by many to be one of the world's first existentialist novels. It presents itself as an excerpt from the rambling memoirs of a bitter, isolated, unnamed narrator (generally referred to by critics as the Underground Man) who is a retired civil servant living in St. Petersburg. The first part of the story is told in monologue form, or the underground man's diary, and attacks emerging Western pgsk.com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is called "Apropos of the Wet Snow" and describes certain events that appear to be destroying and sometimes renewing the underground man, who acts as a first person, unreliable narrator and anti-hero.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植物的最新通报

    植物的最新通报小说阅读,本书介绍了含羞草、日轮花、植物花、鸽子树、食人树、能反击干旱的植物、能探矿的植物、能预测环境的植物、发弹和产油等多种较为特别的植物。本书的特点是以图文并茂、图解图注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主题,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 在修真界收菜的悠闲生活

    在修真界收菜的悠闲生活

    本书又名《我的仙种是翠神》,穿越到修真界的李恒真,身怀翠神仙种。收菜岩狮,获得体质强化buff。收菜红羽鸟,获得飞行buff。收菜血翼蛇,获得毒素buff,攻击将附带毒素,同时对外来毒素有一定免疫作用。收菜血齿鱼,获得吸血buff。……一万个修真者可能有一万个不同仙种,在这个仙种能力各异的修仙界中,且看身怀翠神仙种的李恒真,一步步成长。随便举几个牛叉一等仙种:未来身,光暗双生,星辰变……简介无力,各位书中欣赏吧,求支持。不足之处也请赐教。已有百万完结作品,人品可保证。
  • 战神戮

    战神戮

    穿越?三国?神话?科幻?哦,不,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一个除了繁衍下一代就只剩下战争的世界!在那里有着我们熟悉的地方,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然而我们却只能在梦里才可能见到这似乎熟悉又陌生的一切!传说中的战神试炼场,而它真名副其实吗?这一切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身为天选者的他在这个世界又能走上多远?那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让我们试目以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