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10000000034

第34章 学缘师恩(9)

老师,您好!1960年刚进大学觉得最新奇的是见到老教授(那年代通称老师)。石声淮老师是我系统学习古典文学的启蒙之师,印象最深的是他大段大段地背诵《离骚》、《国殇》,他用古韵吟诵《诗经》,我常常沉浸在那不敢言表的享受之中。他讲先秦文学史,从不看教材,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见解独到。学生自习的教室,也能见到他的身影。他身着长衫、高高个头、鬓发灰白、操着湖南口音。有时,他看见某同学阅读那本大大的《先秦文学作品选》,便笑眯眯地摸一下他的头;有时,他会略微弯下腰来小声问某同学,“我的课你记笔记吗?”往往有同学尴尬地答“记不赢”,这时,石老师会抬起身子拖长尾音轻轻地“哦”一声,似乎是在思考,对我们这一代学生讲课不能太天马行空吧……石老师通过生动地讲作品来串讲文学史,使我们对先秦文学有了清晰的轮廓。1987年我得到新华书店发行的《短文精华》,署名总主编:石声淮。今年9月,我在报上看到缅怀石教授的文章,称他是带出多名高徒的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祖师爷”,他早年曾在“文华大学”当教授,他还是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高足和“钦点”的佳婿。

高庆赐老师也是一位名气很大、威望很高、通今博古、造诣尤深的老教授。他曾是中华大学教务处副处长,是教“现代汉语”的教授。我们读书时,他已教“古代汉语”多年。学生们都知道高老师经历过坎坷之路,而他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却是那样乐观,对我们满心都是善意、关怀,生怕你不能理解他那颗想把满腹经文倒给学子的心。他已经有一把年纪,腰背少许前倾,性格刚直不阿,爽朗外向。为了学生今后当好中学教师,他讲课注重基础理论,又多从范文入手。我的印象里教材中的“郑伯克段于鄢”(《左传》),高老师授课不同阶段都从中选取例子,让学生印象深刻,反复琢磨,逐步掌握古汉语的全部要领,他像讲故事一样古文今译,然后维妙维肖地唸诵文中描写郑庄公虚伪残忍、母亲武姜偏心二子、共叔段争权夺利的句子,点出其中的关键字、词、句来剖析古汉语的语法运用。古汉语全部在文华楼小教室上课,高老师那戴着金丝眼镜的脸上,各种表情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他还特别喜欢师生“互动”,上他的课就像听艺术课一样。那几年的教材,几乎全用粗糙的浅灰色或浅褐色的再生纸印制,看书很费神,高老师就叫我们到书店买《中华活页文选》,买王力的《古代汉语》,还让同学之间交换看。那几年,学校很少以老师个人名义出书,但在我们集中学语法结构的阶段,却得到一本高庆赐老师亲自用隶书题写书名的《结构?语气?关系》——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而且是白色新闻纸印成。当时高老师反复强调:学习语法,“你要每种格式牢记一两个例子,必定一生受用。”

我们在校时,陈毅元帅对大学生有一个关于又红又专的讲话;后来又学**,提倡“钉子”精神。所以那几年中青年教师和学生们尊师重教、刻苦读书的风气很盛。我总忘不了,教俄语的熊老师来文华楼上课前,老是在小三楼窗外的草坪上读单词;教“教育学”的严老师,来文华楼上课时总要加上分析中学生心理的内容;更忘不了教外国文学的王忠祥老师告诫我们多读原著,少读评论。王老师毕业没几年,却饱读诗书,精通中外。他讲外国古典作品时,总要提到同时期中国的古代文学著作,以便学生丰富阅历,加深记忆。他的助手是56级留校的戴安康老师,勤奋、聪明,王老师上课,他总来旁听。欧美文学、法国文学的后半部份是他教我们的。同学们调皮地给王老师取了个外号“老列那狐”,戴安康自然就是“小列那狐”。2011年,我请求王老师送我一本他和他夫人贺秋芙(省广播电台高级记者)共同编写的《圣经故事新编》,他们欣然为我在扉页上签名。

昙华林还走出了一个华中师范大学校长王庆生,一个中央民族大学校长哈劲雄。王老师当年是副系主任,教文艺理论课;哈老师是系党总支副书记,协助张洪书记分管学生工作,同时也教儿童文学。三年级下学期,60级要到中学实习。由王主任、哈老师、刘兴策老师推荐,系里选择了我在实习前讲一堂公开课,王主任和哈老师指示,教案自己写,可以“吃点小灶”,由庞老师辅导。我自己还找了余啟瑞、吴芝延、段书文同学讨论。公开课那天,哈老师组织了所有实习带队的20多位教师及60级全体同学,在文华楼最大的教室听课,我讲的是《满载中朝友谊而归》,课后由庞老师点评。

1963年冬季,由中文系推荐,我和吴永德、马肇勇、陈大珍等九位同学报考研究生。整个寒假,哈老师和另外几位老师,陪着我们在昙华林备考,专门批给了炭火取暖,定时派车送我们到桂子山听政治课和俄语课……(我的挚友吴芝延,没有回家过年,特意留下帮我查资料、讨论问题、料理生活)。在一个天寒地冻的日子,哈老师派人把我们送到武汉大学考场,我报的是刘绶松教授的现代文学研究生,结果名落孙山。度过了这个料峭的冬天,我方才领悟了文华楼的“寒窗之苦”。这个严冬凝固了我考研的话题,却让我永远记下了老师的期望和苦心。

64年毕业留校当了现代汉语见习助教,因孔庆东下乡搞“四清”,让我代替他当几个月分团委书记,谁知这一“代”就被调到了省直机关;69年我又去了神农架,创办广播站、当站长,当记者,当播音员。五年之后调到湖北电视台当记者。一次去“黄麻起义”旧址拍电视专题,同时采访红军团长方和明。刚交谈,忽听外面喊:“华师的哈主任来了!”我立刻起身跑向那辆面包车,下来了,哈劲雄老师,又下来了,戴安康老师,我连喊老师,老师。他们是为写《董必武》传和《董必武》电影剧本来红安,少不了也来看望红军团长。这趟巧遇时,戴老师对我说:“你调走的时候,正是要收越南留学生。张洪同志、王主任(庆生老师分管留学生工作)、哈书记都向学院一再反映,说你很适合教留学生,希望不要调走。不过,走了也好……现在更好。”

离开华师,我避开了那场“运动”,但始终没离开过中文专业。

1981年,在没有一寸公路的情况下,我带队步行七天七夜,从老营登上武当山。中间遇雨,夜宿紫霄宫。看见我们几个是第一批用电影胶片拍武当的人,山上的管理员无私地捧出明代的《太平山誌》借给我。我如获至宝,在煤油灯下边读边记,啃了两整天,总算看懂四、五成,助我完成了这部纯风光、纯传说、纯历史、纯人文的纪录片《武当》,由中央电视台译成四种外文版,送给十多个中国驻外大使馆。我想这就是高庆赐教授在文华楼说的“一生受用”吧。

到电视台以后,我脱产到北京广播学院进修电视编辑课,回来在湖北广播电视学校中专班、大专班当电视编辑老师,教的都是老三届考进的学生。头一天首映日本电影《追捕》、《狐狸的故事》,第二天课堂上我就用它举例子讲镜头剪辑手法……这就是在文华楼学到的,这就是厚重师恩给予我的。

我的学生,多数是81年82年走上新闻战线的。又过了十年、廿年,我尚未退休,遇见他们,连我都称他们市长、局长、台长……而他们却还是叫我李老师……他称我师,我忆我师。师恩浓浓,桃李满世。鸿鹄高翔,燕雀小志,我辈成材,仰赖真知。

(李昆麟,1960年入中文系。毕业分配留校任助教,高级编辑。曾任湖北省电视台副台长,省广播电视厅副厅长)

侍坐

【李崇兴】

我上华师的时候,有过一次陪侍石声淮老师、王凌云老师的经历,不过不是在昙华林,是在伍家港。

进大三的第一学期,也就是1963年冬天,我们到黄陂县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为期两个月。记得住鲁台区鲁台公社伍家港大队的有6103班、6104班的七个同学,四班有阿陆、修志和我,三班有章生、美珍,另两位姓名失记。章生是我们的领队。约莫半个月以后,系里的老教授也来到黄陂,听贫下中农忆苦思甜,石老师、王老师分在我们大队。

忆苦思甜都安排在晚上,白天老师无事,未免寂寞。章生嘱咐大家:如果没有工作,就过来陪陪老师。这自然是我们求之不得的事。

此后一个星期,我们几乎天天同老师在一起。可惜那时我们太懵懂,提不出什么问题向老师请教,只吵着要老师讲故事。石老师被缠不过,讲了两个故事——民国时期,陕西凤翔县出了一个高小毕业生,立碑以志喜庆,碑上刻的四个大字是:独占鳌头。

宋朝有个宰相,名叫王旦,留一部长须。一天,皇帝问他:卿的胡须这么长,夜里睡觉是搁在被子外面呢,还是搁在被子里面呢?王旦不能答。这天夜里,王旦反复试验,把胡子放在被子外面觉得不自在,放在被子里面也不自在,倒腾来倒腾去,竟至通宵失眠。

两个故事几分钟就讲完了,同学们哪里肯依,缠着要继续讲。石老师说,故事就不讲了,书上多的是,你们自己看书,我跟你们吟诗吧。石老师吟的是《离骚》。吟了不到一半,见我们兴趣不高,停住了。

我刚来武汉的时候,曾去汉阳古琴台参观。那里有几块刻石,其中一块题作“琴台记”,全部集古籍文句而成。刻石左方有乡贤杨守敬的署名。当时没有细看全篇,误以为撰文、书石皆杨氏所为。过去我只知道集句为诗,集句为对,不知道还有集句为文的,感觉很新鲜。我就问老师:杨守敬怎么读书那么熟,竟然能把前人文章里面的句子凑拢来成就一篇文章?

这个问题其实是非常幼稚的,要是换了孔夫子,怕是要“哂之”或者斥之以“野哉由也”的吧,可是眼下的两位夫子却没有“哂”我斥我。王老师只是指出我说的那篇文章不是杨守敬所作,要我回武汉再去查一下。我顿时觉得面皮发烫:问题既幼稚,还犯了一个十分低级的错误。正在我愧悔难当的时候,石老师说话了。

石老师说:一篇文章,如果全是现成话,那就肯定不会是好文章。辞必己出,这是作文的基本原则。你们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他用了别人的话没有?没有。可是这篇文章千年来传诵不衰,如脍炙之于人口。不知道你们留心过没有,昙华林体育馆左右两边的门上各刻了四个字,一边是“自强不息”,一边是“克壮其猷”,一出易传,一出诗经,合起来是一副绝妙的好对,既贴切,又典雅。可见集句不是全无用处的。集句一道,“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这是《论语》上面的话,你知道吗?

我老实回答:不知道,我只知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句话把两位老师说笑了。我从这笑里读到了无奈。

石老师有一句经典常谈:书生,书生哪!于书生疏而被“书生”之名,岂不可悲!

(李崇兴,1961年入中文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同类推荐
  •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郁达夫作品集(4)(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丛书实质是中国现代文学肇基和发展阶段的创作总集,收录了几乎当时所有知名作家,知名作品的全部。
  • 擦拭

    擦拭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无论是回顾乡土的生命细节,还是展示前程里的自然风光,无论是置身校园的书香和树香中,还是身居家庭的温馨和美好里,都可看出作者对自然、生活和生命的敬重,都可看出作者浓浓的感恩意绪。作者以独特的角度进行诗性的表达,这是富于质感的文字,是一个思想者的深思独语。
  • 公开的力量

    公开的力量

    这是一篇有关农村基层廉政建设和民主进程的作品,表面琐碎,却包含了对农村政策的深入理解,显示了非同寻常的操作性,对于推进农村政务公开、培养民主意识和发展基层民主有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如今我们都痛恨农村基层干部腐败,但假若山西运城市农廉网的阳光能推广并照射到全国农村的每一个角落,腐败该何处藏身呢?位于山西省南端的运城市,山川秀美,土地肥沃,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历史。现在是山西省重要粮棉果生产基地,成为驰名天下的农业大市。同时,有一顶“桂冠”如影相随,挥之不去,这顶“桂冠”就是山西省的“信访大市”。多年来,运城市整体信访量、尤其是涉农信访量居高不下。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青春·情感卷(读者精品)

    风靡全球的真情故事,感动一生的纯美阅读;润泽心灵的饕餮盛宴,惠泽精英的成功启示;突破困局的导航明灯,缔造成功的内在密码。最纯美动人的励志佳作,无可替代的生花妙笔,展现励志美文顶尖力量,最憾动心灵的饕餮盛宴,最荡气回肠的励志大餐,最酣畅淋漓的悦读。一则则故事,催人奋进,帮你梳理纷乱的思绪,找到人生幸福的密码;一篇篇美文,怡人性情,为心灵注入勇气和力量,带给你爱和希望。一部相伴一生的心灵圣经,一掬滋润心灵的智慧甘霖,在阅读中收获真知与感动,在品味中得到启迪到智慧。
热门推荐
  • 无忧斋

    无忧斋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的人一生的时间也不会遇到一次。无法触摸,无法倾听,甚至无法用肉眼去看见。随着世界的步伐前进,连愿意去相信的人也渐渐减少。即使是道听途说,也只不是配合的说两句客套话,实际心里却想着:哼,封建迷信。但是,你不信,却不代表它不存在。或者换句话来说:你很幸运没有碰到?那么。你觉得,你能幸运一辈子吗?……
  • 薯条沾番茄汁

    薯条沾番茄汁

    本书《你是我生命中的主题曲》又名《薯条沾番茄汁》。讲述蓝颜因为魔气侵体,受百家围剿,陷入屠戮,千钧一发之际,黎溟将她体内的所有魔气纳入自己的体内……地球2020年,蓝颜来到地球,在著名学校遇少年……一生一世一双人,半醉半醒半浮生!黑暗中的一束光,不管时隔多久,也终将寻回!人世间有百媚千红,唯独你我情之所钟!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 猎人一枪击中一只兔子的后腿, 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地逃跑。 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飞奔去追赶兔子。 可是追着追着, 兔子跑不见了, 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
  • 王爷追妻忙:医妃请上座

    王爷追妻忙:医妃请上座

    重生回守孝的最后一天,面对登门退婚的夏军山与周倩芝萧云雅心里充满了恨意。守孝三年静心养气的性子彻底破功,萧云雅发誓要让这对狗男女血债血偿不得好死。
  • 神道离仙原稿

    神道离仙原稿

    盘古历三万三千年,修魔天才清河道君陨落,是年,陆离出生...殿试被意外拦下,无望为官的他,同样为了弄清梦的真相,毅然选择修道这条坎坷之路...
  •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娘子,为夫馋了妾室谋略

    这是一篇家斗的文文,女主是个穿越人,嫁到一个繁复的大家庭中,作为一个卑微的小妾,她步步如行薄冰,以她冷静聪慧的睿智,慢慢的在这个家庭里逐渐的脱颖而出。但是她绝对坚持一夫一妻制。柳太君的话,在永平公府那就是圣旨半年之内她要是怀不上孩子那么便将她扫地出门多少双眼睛等着看她的笑话可是越是这样她就越是不如她们的意红尘百年豪门前一岁一荣盼夫临。只是她不是那种任人捏圆又搓扁的小女人。家斗+种田+女强【片段一】让我跟她圆房,想都别想!“可恶,奶奶你竟然给我下药!”柳太君大袖一挥,“送四爷去陆姨娘的房里!”为了二房有个男丁,她这也是迫不得已。【片段二】御狂澜兴奋是拉着那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三岁小男孩,激动地告诉小男孩:“我是你爹啊!”小男孩从身上摸出一块小镜子,看了看自己粉嫩嫩的脸,思考了一下,郑重道:“兄弟,别开玩笑了,我怎么有你丑呢?”七七的窝:12720639,敲门砖女主名哦~推荐同类种田完结《不良贤妻》母亲刚逝,她迫不得已被叔叔们披上嫁衣。新房里,新郎是一个年老成疾的百岁老翁。三日之后,她成了寡妇。风华正茂的媳妇们,整日里的争权夺势,不将她这个出生低贱的婆婆放在眼里。貌美如花的孙媳妇们更是对她这奶奶无敬无畏。严禁规矩的管家们却事事与她禀告,待她定夺。其实,当寡妇也挺好的。只是,出门在外的嫡长孙回来了。第一句话便是,“不错,我娶她,下月大婚!”她这才知道,朱邪家的嫡长孙在继承家业的时候,如果愿意也可以顺便继承上一辈的老婆。特别是她这种新婚死了相公的,在嫁给孙子,可以作为主母。其路漫漫之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姑娘的宗旨就是把对相公垂涎的女人一网打尽。外表柔弱,不代表这就是软弱。相公面前可以笑得温婉可人,相公后面绝对要笑得邪魅煞人。公主?名门贵女?江湖女侠?装淑女,扮大度,示贤惠!告诉你们秀外慧中形容的就是姑娘我这种人。新文:【正室谋略】完结免费文:【相公久等了】
  • 星际破烂女王

    星际破烂女王

    穿越到星际时代的一颗垃圾星上面,季柚穷得都快要刨土吃了,可……这里土有毒不能吃……没办法,她只能放低身段去捡捡垃圾,卖卖破烂啥的……比如这么漂亮的草籽果然竟没人要,捡起来车个珠子,能挂网上卖。可一挂上网,就有人打差评:“草籽果都拿来卖,想钱想疯了吧?”数日后,这人就后悔的直捶墙:“跪求卖我一个颗草籽果,就一颗!一颗就好了。”季柚高冷道:“不卖!”再比如,这满大街的破石头,亮晶晶的,竟然没人要,捡起来,打磨成镯子,挂网上卖。众人口出恶言:“破岩石都拿来卖,是没见过钱吧?”数日后,众人痛哭流涕道:“是我有眼无珠,是我眼拙,这么漂亮好看的石头,跪求卖我一个吧。”季柚摊手:“没了。”
  • 人类的创举(科学知识大课堂)

    人类的创举(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暖风一过倾城色

    暖风一过倾城色

    她,是灭门之后,凤星所向,神医之手,覆手倾城繁华他,是皇族子弟,过人天赋,师从高人,心怀天下苦难桃花树下,一眼红颜,误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