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800000017

第17章 高平之战(3)

这就是"一言兴邦"的最好注释。乃至于大宋名相王安石认为冯道此际是"屈身以安人",所安者,百姓也。这种行为就是"诸佛菩萨行",对冯道此语评价极高。有意味的是,将冯道骂得一钱不值的欧阳修,在《新五代史》中,行文至此,也愿意说一句公道话:"人皆以谓契丹人不夷灭中国之人者,赖(冯)道一言之善也!"冯道的民生理念,感动了王安石,也感动了反对他的欧阳修。这样的历史记录,在记录者那里,是经由思想之后的再讲述,其间的褒贬清晰可辨。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他的历史地位,已经出现了丰富性。

他对美色的超人自控能力,体现了他的道德操守;他对民生的关注,体现了他对传统圣贤精神的肯认。但他真正的复杂性,更体现在他对军政事务的处理方向上。这方面,他有"典型案例"。

远结契丹冯道出使

石敬瑭时,举国投靠契丹。契丹帮助石敬瑭有了天下,曾派人出使后晋,后晋需要派出大员去回应契丹的来使。一次朝会,石敬瑭说:"咱们应该派遣一位宰辅做大使,到契丹走一趟。"这时候,朝中的大臣,宰辅一级的官员有好几个,都不敢搭腔,因为他们知道,到了契丹,生活苦不说,能不能回来不是个可以肯定的事。过去很多出使契丹的人,都被留下没有回来,韩延徽、赵德钧、张砺等,都没有回来。他们不愿意离开桑梓之地。此外,虽然已经与契丹通好,但是反覆难测,万一有变,性命休矣。于是,没有人愿意去。

冯道正与诸公在政事堂刚刚吃完饭,知道这事后,就对厅堂的管理主任说:"我冯道可以走一遭。"管理主任听后,手都发颤。冯道很从容地要来一张纸,写了两个字":道去。"冯道出使契丹。当即就替石敬瑭拟定了一份敕令:着冯道出使。写完这道敕令,管理主任都流下泪来。冯道却找一个人交代他回冯府向妻子告别,自己连家也不回,当晚就住在驿馆中,准备出使的细节。

石敬瑭很感动,为他饯行,他说了很多推心置腹的话头,说到为了家国,不得不劳烦国家大臣出使远方,石敬瑭甚至很动情地向他敬酒。

契丹因为冯道名气大,所以对他也是极尽礼数,招待他的规格与招待本国国相的规格一致。赐给的物品也一样。平时赐给契丹宰辅象牙笏,也赐给冯道象牙笏;腊月赐给契丹宰辅大牛头,也赐给冯道大牛头。冯道还写诗记录此事:"牛头偏得赐,象笏更容持。"契丹看到诗很高兴,就暗示要把冯道留在草原。冯道回答:"两朝皆臣,岂有分别?"我冯道在后晋、契丹两朝都是臣子,留这里在那里,有什么区别。

契丹赐给他的财货,冯道全部用来购买薪炭。人问他,他就说:"北方地方寒冷,我老了,不堪忍受寒冷,要多买些取暖。"他这个举动对契丹人有了感化作用。契丹人最后决定还是放他回中原去吧,尽管这是多么难得的一个人才!但契丹放他走时,冯道又三次上表愿意留下。契丹知道这是礼数,还是出于对他身体的考虑,让他南下。等到确定可以走了,冯道又拖拖拉拉了一个多月。等到出发了,又在各个驿站住上好几天,这样在契丹境内走了两个月。等到一出契丹国境,冯道马上命令快快回京!他早就归心似箭啦。人问他到底怎么回事,冯道答:"契丹多诈谋。我如急着回国,他们要是看出什么端倪来,按照他们的骑兵那脚力,想追上我们,就是一个晚上的事,咱怎么走得脱?我不急,慢慢走,他们就无法测度了。"后晋与契丹联盟,这事,不是冯道做的,却是冯道遭遇的。这话的意思是说,中原帝国勾结草原帝国形成一种屈辱的联盟,是冯道见证的"实然"世界。他只能在这个"实然"世界中做事。他可以不到契丹去,但必须有人到契丹去。在这个"实然"世界中,如果打破平衡,也即与契丹诉诸战争,按照中原当时所有的国力准备,有否胜算不论,兵戎相见中,民生的苦难就会以"浩劫"的局面而出现。契丹的"打谷草",后晋的"括率",已经有例在先。

"传国宝万岁杯"

"实然"的军政格局条件下,冯道选择的是平衡。若干年后,到了后晋出帝石重贵时,冯道位居宰辅,但遇到决策,他往往"依违两可,无所操决",办事这样也行、那样也行,模棱两可,不拿大主意。于是有人对石重贵说:"冯道这人,可以是和平时期的好宰辅,现在正是国家艰难时期,他当宰相,就好比让参禅的和尚去飞鹰抓兔子,那可不是他擅长的。"石重贵认为是这么回事,就让冯道去做节度使,兼侍中,等于不再让冯道做朝官。

在此之前若干年,冯道在晋王李存勖时代,做秘书。李存勖刚刚拥有了河北三镇,麾下有一位中门使认为平时陪着晋王吃吃喝喝的人太多,这几乎就等于腐败,于是请求减少一些陪吃人数。李存勖大怒,他说:"我这是为勇士们准备的饭菜,他们都是保卫国家而不怕牺牲的人。这事我也不能做主?那就让军中另外选择河北的藩帅,我自己回太原去!"于是马上召见冯道,让他起草文书诏告诸军。冯道拿起笔,但就是不下笔,做出迟疑徘徊的姿态,一个字不写。李存勖催他,他就说:"大王您刚刚平定河南河北,算是安定了天下,中门使所请求的也不是多大的过错啦!大王您不听也就算了,何必这样惊动远近呢!如果让敌人知道这事,就会说大王君臣不和,这可不利于提高威望啊!"在后来,柴荣时代,冯道又曾严厉劝谏柴荣不能亲征河东。诸如此类,可以看出,冯道不是"依违两可,无所操决"的人物。那为何面对后晋太祖石敬瑭,他会主动承担责任;面对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周世宗柴荣,他会恳切劝谏;而面对后晋出帝石重贵,则做不负责任的姿态呢?为何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呢?

此即儒学所称道的"权变"。根据不同的情势做出不同的决断。石重贵时代已经将一个邦国做到了"无道"之境,在那个时候,任何正确的谏言都不会被采纳。景延广和冯玉等人的专权,甚至连老臣桑维翰都被排挤在外,冯道于是只好尽量将自己蜷缩起来,不再挥发能量。他能做的只有明哲保身--无道邦国中的明哲保身,是儒学肯认的重要价值观。

石重贵王朝付出的代价已经知道了:景延广大言"十万横磨剑",导致石重贵对契丹宣战,最后国破家亡。

当然,按照儒学正道,他应该向石重贵提出至少三次谏议,不被采纳,可以辞职。这是"贞道"所在,"明哲保身",按照程序,应该有这样一个环节。冯道欠缺的是这一步程序中的环节。

后唐明宗李嗣源得到一只玉杯,上镌刻文字"传国宝万岁杯"。明宗不认识汉字,问冯道这是怎么回事。冯道说:"仁义者,帝王之宝也。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这一番话,李嗣源不懂,等冯道走了之后,他又问左右侍臣,侍臣为他讲述其中的含义:仁义,是帝王真正的宝物。所以儒学有话说,"皇上的位子是大宝,如何守住这个位子要靠仁义。"这个故实证明:冯道在辅佐帝王生涯中,推崇的是儒学之道:《大学》论"止于至善",说帝王之"至善""止于仁"。

当冯道以儒学最高价值理念"仁义"来教诲皇上时,他有了"帝王之师"的身份。他正在以传统儒学的圣贤理念一点一滴地影响着这位沙陀人。传统中国,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完成了一次意味深长的"民族融合"。

狼虎丛中立身

冯道最大的功绩是在乱世中积数十年之功,与名相李愚一起,主持校定了儒家"九经"文字,并雕版印书,史称"五代监本"。这是与后蜀刻经几乎同时的中国最早的刻印书籍,对传播儒学价值,有功。这件事在儒学史上是一件大事(在出版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它预示着即使在乱世,也有特立独行之人为传播儒学做功德。而且越是乱世,越是道义沦丧之际,传播儒学的价值也就越为显豁。就这个意义上说,甚至可以将冯道视为五代十国那个乱世弘道第一人。

当他积数十年之功,在做这同一件事时,必有起心发愿的逻辑起点。如果将"乱世""儒学""刻经""弘道"这几个主题词推演开来,得出的结论性意见几乎有可能是震撼性的,也许会对冯道有一种颠覆性的评价。

"乱世"之中,冯道如何发心?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是干吗?"儒学"在乱世,意味着什么?为什么是"儒学"而不是"法家""墨家""道家"?乱世中的选择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刻经"工程浩大,几代人时间滔滔不绝,这样的发心且从不中辍,改朝换代也不移易最初的发心,这一切,究竟指向何方?

"弘道"是期望中的愿景吗?他以一种近乎隐秘的方式在乱世中传播圣贤价值观,这是留给谁的思想资源?

当我把这些主题词连缀起来,统合考察时,我倾向于认为:冯道很可能在为中原文明的未来播下一枚道种,在乱世中埋下善因。

如果熟悉《周易》中的"明夷"之卦,也许会惊异于冯道的努力。"明夷"在《周易》中,指称的是智慧的痛苦,也指智者于患难之际的处境。但正是这样的处境,所有的沉潜就有了蓄势的含义,它等义于"希望"。所以明末清初的思想者要有"明夷待访"之说:在智慧坎陷之际等待海岳明主来访。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就这样具有了"希望"与"等待"的含义。冯道,也在"希望"与"等待"中,沉潜于地狱之中,在道德沉沦的世界里,不放弃道德,做着属于自我的拯救。

"事当务实"一句话,确如船山王夫之先生所论,给天下无数准备道义沦丧的小人带来借口。世道人心之渐坏,确实与省略了圣贤之心,一味"务实",关联甚大。后世的道义沦丧虽然不是冯道一句话可以决定的,但这个理念所导致的人间道德水平--政治道德、伦理道德--放量下跌也是事实。

但是假如愿意考察发生在冯道身上的那些故实,就会发现,即使承认"事当务实"的卑劣或邪痞,纳入人性中,再审视,也是矛盾重重的。

他以一个男人罕见的定力,不去占有可以轻松占有的美女;他将家财散发给贫苦乡邻、劝谏皇上爱惜民力、鼓励契丹救助天下百姓;别人都不愿意出使契丹,而他不顾年老体衰,冒着天寒地冻,主动要求出使,以求天下平安;他以帝王之师的身份教诲当代帝王行"仁义"之道;他穷数十年之力,完成一部"九经"的刻板……这样的"务实",应该给予怎样的评价?

我愿意在历史的后面为冯道说一句自以为算是公道的褒贬:冯道所谓的"事当务实"之"务实",乃是历史现场已经给定条件下的"务实",当历史现场已经演绎为"实然"状态时,他需要为此做出一个判断,而后做出一个决断。而这个历史现场给定的条件,往往是无道邦国的惯性条件。

冯道环顾四周,都是虎狼一般的"兵强马壮者"。冯道,不值得在"明主"来临之前为"虎狼"效忠。当此之际,特别需要的是管好自己的方寸之地。在"明夷"之境中,期待未来。于是,他在工作,而他的工作实质是指向未来的。

他有一首流传很广的名诗: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他就是"虎狼丛中"立身的儒家人物。所谓"九经",指的是"十三经"之前的九部儒学经典,它们是《周易》《尚书》《诗经》《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冯道在"虎狼丛中"刻罢"九经",为"赵匡胤时代"留下了传播儒学价值的广阔性。在未来的日子里,赵匡胤奄有天下,用了两代人的时间,在"九经"的基础上,推演出来一个灿烂的文明天下,冯道"明夷"之境中的努力,有了回报。我相信,这是冯道期望中的愿景,尽管,他在世时,可能很孤独。

世宗北征无功而返

同类推荐
  •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超级版图:蒙古帝国的鼎盛荣光(下册)

    下册蒙哥上台后继承祖辈事业,发动西征和南侵,兵锋波及整个西亚、大半个欧洲及北非,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实现了最大的一次民族融合。不过,蒙哥在发动征伐的同时,汗位却受到了来自二弟忽必烈的巨大威胁;同时,他的亲征又遭到了弹丸之地合州钓鱼城长达七个月的阻击。蒙哥能否突破重围,再展雄风?蒙古大帝国的超级版图能否保持完整?
  • 超神三国之最强神兽系统

    超神三国之最强神兽系统

    “哈哈!这已经是我统一了十二万九千六百次三国类型的游戏了。听说官方会给一个奖励啊!不知道会是什么?”一名男子坐在电脑前,自言自语的说道?:“官方,惊喜大一点啊!不大怎么能叫惊喜呢?”正说着,只见电脑上出现了几个大字:恭喜您,完成“最强三国玩家”成就,奖励:穿越,三国。
  • 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

    最强韩馥之三国崛起

    穿越三国做韩馥,我是大汉冀州牧!袁本初曰:“这厮不按套路出牌!”曹孟德曰:“天下英雄谁敌手?韩馥!”看现代宅男在三国时代强势崛起!美人,名将,顶级谋士!我的还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 汉垣

    汉垣

    光和三年,看似昏庸的刘宏兵行险招喘息着四百年大汉王朝的最后一口气。何进挥舞着长剑,眼里尽是窦武的样子。天下纷乱将起,张角的布局刚刚开始。黑暗角落里,一双大手也开始想要操控天下。而王协,犹如一叶小舟在这汉末的漩涡里拼命寻找着自己的方向。随着大汉最后一片残垣的剥落,命运的潮水肆意横流,乱世将起……注:非考究,轻架空。
  •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袁腾飞讲先秦·战国纵横

    本书讲述了战国七雄,各国兵争舌战,风云际会,政客过招。奇招、绝招、阴招、险招令人眼花缭乱,大战、小仗、明争、暗夺令人目不暇接……直到秦始皇一统天下,中国又走向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段。袁腾飞以其独到的“史话体”,为我们轻松解读华夏文明的起源、发展脉络和历史走向。
热门推荐
  •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

    生活的不如意常常耗尽我们的美好本质。即使是女神,也避免不了风浪的冲击,如何更好地生活,保护生命中的种种美好,让琐碎的生活和无奈的人生在人生的每一天中变得不再琐碎和无奈,是事关每个人幸福感的生活智慧。《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略带痛感的体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的打击与重负都来势汹汹,或许,唯有热爱,可以穿蚀一切,让所有的人生黑洞坍塌消融。《别让生活耗尽你的美好》让你洞彻生活真相,唤醒内心受压抑的情感,保护内心不被外界所干扰。不管生活多糟糕,你都可以过得很精彩,穿越所有的风霜雪雨,你终将成为美丽的传奇。
  • 重生神妃已上任

    重生神妃已上任

    穿越三次都是嫁给同一个人,前两世的下场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第三次重生卷土重来,凉洛一立誓:这一世必要活出个人样。吞灵珠,吸神力,凉洛一一门心思想要将前两世那要了自己小命的男人不得好死。只是,等等···她这明明仇恨的心,渐渐春心荡漾为哪般?莫非是美人难过妖孽关?小剧场:盯着这个从嫁给他第一天就想灭了他的绝艳女子,龙帝宸沉郁烦闷:“你为何总是想要灭了我?”凉洛一心情瞬间阴霾:“因为你不是人。”龙帝宸气结:“谁告诉你本王不是人的?”凉洛一无言翻白眼满脸冷讽:“你是想说我眼瞎?”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还有假?龙帝宸忍着想要掐死她的冲动,咬牙切齿:“本王瞧你何止是眼瞎?心更瞎。”后来,凉洛一认真反省了下自己,觉得龙帝宸所言不虚。她的确眼瞎,心更瞎,才会一世比一世活的凄惨。凉洛一表示,王妃不好当,神王的神妃更不好当。她想退货,或者再死一次,可行?
  • 书琴散录簿

    书琴散录簿

    书是一部古书,琴是一张古琴。本以为消失的书,总是被人所遗忘。四书六经已不再被提起。本以为不在的琴,却时常活跃在人们眼前。这一书一琴的故事,莫不当是一场长眠后的复苏。
  • 阿尔比诺

    阿尔比诺

    新的世界,新的开始,新的故事,开启新的征程……
  • 高调甜婚

    高调甜婚

    津城大富豪俱乐部。晚上九点。云心因为哥哥的事伤心不已,一个人出来买醉。举着……
  • 御灵

    御灵

    夫天地万物,俱有灵气,或内敛,或外现。是以风水相士之眼观之,天时地利,良莠不齐,盖不可直论优劣。崇山峻岭,却有毒蛇猛兽出没;涓流镜湖,却有决堤泛滥之险......
  • 大明忠魂

    大明忠魂

    公元一千六百二十七年崇祯即位,为退后金兵,解辽东之危,重新启用了衰崇焕。袁崇焕,广西藤州人氏.少小时就喜欢读书习武,三十六岁考取进士,辞去县太爷不做,刺血书要到山海关外镇守。那时候,朝里朝外无人不说“山海关是鬼门关,辽东将领是替死鬼。”明朝和努尔哈赤打了好几年的仗,丢了抚顺,辽阳和广宁等大小近百个城镇,损失了杨镐、袁应泰、王化贞、熊廷弼好几员赫赫有名的大将,谁还敢来关外。
  • 男生寝室

    男生寝室

    三年前,这是一层女生寝室。三年后,男生们住进了这一层。被封闭三年的第四层宿舍楼终于迎来了新的毕业生。但是他们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还有别人……被遗忘的故事再一次恐怖地浮现出来。一盏人皮灯再次在夜晚照亮这层黑暗的男生寝室。校草级的帅气男生毕浪被分配到了四零四寝室。他无意中得到一盏人皮灯,但他却没想到美丽的人皮灯竟然是联系到了三年前惨死的女鬼冤魂。随之发生一连串的死亡事件使毕浪陷入无法自拔的恐怖梦魇中,他身边的人也一个接一个地被牵扯进来。他拼命想找出杀害人皮灯女鬼的男生,然而,事实的真相竟然是……
  • 腹黑秦少vs复仇甜心

    腹黑秦少vs复仇甜心

    被亲生父亲当做复仇工具送进秦家的柳凝霜不能做自己。戴了十多年的面具却被一只豆沙包拆穿。柳凝霜:原本以为你是一个白面馒头,没想到是只豆沙包。某只豆沙包:虽然我肚子黑,但我甜呀~
  •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华商淘金莫斯科:一个迁移群体的跨国生存行动

    2012年和2014年,作者两次深入莫斯科华商群体,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跟踪调查,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群体在当地所面临的淘金环境和真实的生存状况,探究了他们的生存策略。本书从这些华商的日常生活世界入手,进行了民族志式的研究和铺陈,不仅充分展示了海外华人群体的生存状态,更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迁移主体如何利用外在环境等结构性因素和自身资源,构建出全新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