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265800000018

第18章 高平之战(4)

柴荣在潞州休整后,又开始了北上晋阳(今太原)之举。史称世宗柴荣"遣符彦卿等北征,但欲耀兵于晋阳城下,未议攻取"。

柴荣初期并没有一定要攻下晋阳的决心。此次御驾亲征,有高平大捷,已经足以教训北汉。他知道晋阳城乃是天下最难攻取的大城,历史上似乎就没有被外敌攻陷过。但高平战后,他在往北推进时,多处州郡传来归附后周的消息,更遇到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动人场面。各地士庶纷纷遮在军前自愿充当向导,并反复向周师讲述北汉的盘剥之重、残虐之深。柴荣陶醉在"汤武革命"般的自豪中,觉得既然如此得民心,也许我大周义师可以攻克那个晋阳大城。至于粮草问题嘛,也许可以"因粮于敌",在敌人这方面搞到后勤补给。种种迹象表明,似乎可以打一场"计划外"的战争。

这年三月底,柴荣以符彦卿为河东行营都部署兼知太原行府事,以郭崇(即郭崇威,郭威称帝后,因为郭威的名讳,他改名郭崇)副之,向训为都监,李重进为马步都虞候,史彦超为先锋都指挥使,将步骑二万发潞州;仍诏王彦超、韩通自阴地关(山西灵石县西南)入,与符彦卿合军而进,又以刘词为随驾部署,保大(今陕西富县)节度使白重赞副之。调兵遣将,做出了攻克晋阳的态势。不几日,数万大军包围了晋阳。

与此同时,原属北汉的更多州郡开始请降。宪州(今山西静乐)主动降!岚州(今山西岚县)主动降!石州(今山西离石)主动降!辽州(今山西左权)被周师克降!沁州(今山西沁县)被周师克降!

……契丹主耶律璟得到刘崇派来王得中的求援信,当即回复:近期即发兵来救晋阳。

但王得中一来一回要走多日,等到他回来时,并没有进入晋阳--晋阳已经被世宗柴荣包围了,他只好进入代州暂时安身。

柴荣的大军在晋阳城下环绕为近四十里的大营。一时间,后周大军出现了粮草不继的困难。数万大军有了五代时期的劣习:剽掠。大兵们开始四出抢劫粮草。晋中大地的士庶们,一开始还以为来了"王师",可以"救民于水火",不料"王师"反将当地置入水深火热之中。

于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士庶,成为啸聚山林打劫散兵游勇和周师辎重的盗贼。柴荣知道这个局面后,果断下诏禁绝军士剽掠,同时开始安抚地方,规定只收今年租税,还鼓励地方纳粮,有纳粮,就有官做。但仍然无法征集到足够的粮草,当地已经被刘崇搜刮过了,柴荣已经无法继续搜求。

"因粮于敌"的想法落空,"敌方"地盘无粮!这个严峻事实,让大帝柴荣紧急调动曾经做过转运使的李谷来处理。

李谷当时已经在汴梁做三司使负责国家财政工作了,此际,又被火急调到晋阳来做大军的后勤部长。李谷巧妙盘算、认真规划,终于为大军凑齐了足以支撑下去的军需。

月底,周世宗柴荣从潞州赴晋阳督战。北汉忻州(今属山西)监军,杀了刺史及契丹所遣戍守将军,投降周师。北汉代州防御使郑处谦杀掉契丹监军,举城来降周师。世宗将代州置为静塞军,以郑处谦为节度使。这时刘崇派往契丹请援回来的王得中正在代州城里。郑处谦的部下,代州将桑珪等人很诡异地杀了郑处谦,向世宗柴荣诬奏他"潜通契丹"。这应该是在柴荣前争功的一个血案。

随后,桑珪等人将王得中送往周师。柴荣很喜欢这个读书人。当初在高平大战,看到风向不对,他劝谏刘崇小心,刘崇不听,结果大败。证明这个读书人很有点头脑。就给他松绑,还赐给他玉带、马匹等。然后问他:"你到契丹去请援,你可知道契丹军什么时候会到晋阳?"王得中说:"我只受命去送杨衮,没有别的使命。"有人对王得中说:"契丹可是答应你发兵来了!你不说实情,万一契丹军很快到达,你可就危在旦夕啦!"王得中的回答是一篇大实话,他说:"吾食刘氏俸禄,又有老母在围城中,若以实情告之,周人必发兵据险以拒契丹。如此,家国两亡,吾独生何益!不如杀身以全家国,所得多矣!"契丹骑兵数千人,很快出现在忻州、代州之间,作为北汉遥远的声援。柴荣发现无法收买王得中,最后还是杀了他。战场形势渐渐有了变化,开始向不利于周师的态势转移。河东行营都部署符彦卿奏请增加兵力,柴荣派遣李筠、张永德将兵三千增援。契丹的散兵游骑不时出现在忻州城下,符彦卿与诸将列阵以待。大将史彦超带二十骑为前锋,遇到契丹,当即驰入阵内血战。李筠引兵跟进,一战,杀契丹二千人。史彦超恃勇轻进,穷追败寇,渐渐离开大军,契丹援军赶来,众寡不敌,为契丹所杀,李筠仅仅幸免于死。在契丹的反击中,周兵死伤甚众。符彦卿退保忻州,后来又引兵退还晋阳城外中军大营。

符彦卿一路等于败归。大兵久围晋阳。多次从国内征调军卒民夫,东自怀州(今河南沁阳)、孟州(今河南孟县),西及蒲(今山西永济)、陕(今河南三门峡),来攻晋阳,几个月过去了,没有攻克。又有连绵不断的淫雨,征调而来的士兵大多生病,似有疫情蔓延。史彦超战死,符彦卿又退兵。

这一局面很像当年张敬达征讨石敬瑭。大帝柴荣感到胜算不大,经过几个昼夜的思考,决计退兵。公元954年六月,世宗拔营。老将药元福对世宗说:"进军易,退军难啊!"世宗道:"朕将这个断后的事全部交给你!"药元福于是整顿将士排成谨严的战术队形,殿后,缓缓而退。北汉果然出兵追踪。药元福将其击退,保护了中军安全撤退。

但是大军回还还是太仓促,李谷千辛万苦征集而来的数十万(石、束)刍粮在城下,无法携带,全部焚弃。而军中有流言四起,相互惊扰,甚至有相互剽掠的事出现。军需辎重损失无法计算。最后所得到的北汉州郡刺史也都弃城逃跑。代州桑珪等人想跟从周师南退,又担心诬杀郑处谦事受军法处分;但已经背叛北汉,又不能再次投降北汉,于是据城自守。最后被北汉攻克。经过小半年的战争,又回到了半年前的地缘态势。

居河东北汉不血食

周师虽退,声威大震,此外在撤退中,还将北汉臣民十余万人迁往河南,削弱了北汉政权的兵源和赋税来源,使它的战争动员能力大大下降。在后来的日子里,赵匡胤征北汉,也学习柴荣的做法,迁徙北汉太原附近诸州郡十来万人到南部诸州,再一次削弱了北汉的赋税来源,等于从经济上打击了北汉,这才为宋太宗赵光义最终平定北汉预先做了铺垫。历史上来看,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两次迁徙北汉居民,都是在为赵光义"打工"。

北汉主刘崇因此而忧愤成疾,将军国大事都委托给儿子、侍卫都指挥使刘承钧。又挨了小半年,到了冬底下,刘崇病重,不久去世。刘承钧代理国政。

刘承钧派出使者向契丹报丧。契丹派人来"册立"刘承钧为皇帝。刘承钧每次向契丹主上表,都自称"男"。契丹回他的诏书,称他"儿皇帝"。

赵匡胤建构大宋后,曾经派遣使者对刘承钧说:"君家与周氏世仇,应该不屈。但我大宋与你并无世仇啊!为何困扰河东一方之民?你要小心:契丹很多诈谋,最终是不可以依靠的。君若有志于中国,可以下太行来一决胜负。"北汉主刘承钧也派遣了使者回复道":为我谢赵君。我刘家本来不是"叛人",现在之所以区区守此河东一方之地,实在是因为惧怕我汉氏祖宗不血食也。河东土地兵甲,不足当中国之十分之一,哪里敢深入中原作战?君如果真的愿意决胜负,当过团柏谷(今属山西太古)来,我愿背城与您一战。"书信往来有玄机。刘承钧不称老赵"陛下""宋主",而称"赵君",就是不承认大宋为"正朔"。但赵匡胤闻听此言,却心生同情。北汉从后汉而来,而后汉据守北境,捍御契丹,于中国有大功;最后被郭威所灭,虽然有不得已之处,但道理上,灭人家后汉之国,那是说不过去的。郭威更不该答应迎立刘崇的儿子刘赟,而后又杀了刘赟。这让刘崇如何忍得了杀子之痛?故刘崇起兵太原,延后汉一线血脉,有其正当性。

老赵对后汉、北汉的来龙去脉,有感触,史称"上哀其言",皇上对刘承钧的回复很同情。

老赵对使者说:"为我告诉刘承钧,本朝开尔一路以为生。"老赵称刘承钧之姓名,连"君"(先生)这样的客气词也不用;更称"北汉"为"路",也有深意,他不承认刘氏所据太原诸州为"国",只能是一"路"。"路"是个行政单位,在宋代相当于今天一个"省"。这封回信也算是对刘承钧称老赵为"赵君"的一个"回敬"。

老赵说话算话,终刘承钧一世,没有大规模地向北汉用兵。却也正好借此机会平定了泽潞李筠、扬州李重进,以及荆湖巴蜀诸地。直到开宝元年(968),刘承钧死,老赵才对北汉有过一次足够规模的攻伐。

后汉被后周荡灭,但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兄弟刘崇观察天下形势后,据河东十二州称王,仍称国号为"汉",仍用后汉乾祐年号,以示"大汉统绪"。北汉僻居河东一隅,地瘠民贫,约略只有二十万人口不到,但刘崇结辽为援,每有战事,即联合辽兵行动,虽然屡次失败,但屡仆屡起,甚至还两次主动进攻后周,郭威没有扫平它,柴荣没有铲除它,赵匡胤也没有攻灭它,直到公元979年,宋太宗赵光义亲征,采用围汉打援战略,先击溃辽军援兵,而后下太原,灭北汉。

北汉如此羸弱,却存续时间如此之长,如此难于弭定,成为"五代十国"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有心人开始探讨这一历史案例。

薛居正《旧五代史》将刘崇列入《僭伪列传》,记录刘崇死后,用语相当刻薄,他说:"刘崇以亡国之余,窃伪王之号,多见其不知量也。今元恶虽毙,遗孽尚存,势蹙民残,不亡何待!"刘崇占据着后汉亡国之后的河东之地,窃用伪王国之称号,太能看出他的不自量力了。现在刘崇这个首恶已经死了,遗留的孽种刘承钧等人还在,但已经势力狭小、民力凋残,不亡国还等什么!

刘崇死于954年,《旧五代史》成书于974年,赵匡胤逝于976年,北汉亡于979年。《旧五代史》成书时,赵匡胤、北汉都还在。但北汉这时候,正成为大宋帝国的"敌国",薛居正此言显然带有"敌我情绪"。

二百多年后,大宋帝国的朱熹先生对刘崇做出了不同类型的评价。

《朱子语类》记载,有弟子问朱熹:"太祖平定天下如破竹,而河东刘氏独独难取,这是为啥啊?如果说北汉兵强吧,根本不是,看它的政事所为,也多有败亡之势,但就是拿它不下!不知何故如此?"朱熹回答:"北汉,本来就是他家的社稷江山。郭威乘其君主幼弱而夺之,灭了人家隐帝刘承祐;刘崇于是据有河东。所以后来郭氏、柴氏得到天下,成立后周,刘氏必然不服。所以宋太祖给北汉书信,婉言相劝,告诉他们大宋与北汉并无雠隙;但刘氏答信说:"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这就是他们刘氏坚守北汉的理由,可谓理直气壮,道理被理顺了,所以难取。""血食",指宰杀牲畜祭祀先祖,祖先得以"血食",证明有后人祭祀,于国而言,就是社稷尚在。祭祀先祖,在古代为一绝大事业。"不血食",就是无人祭祀祖先,意谓国破家亡。

朱熹这个意见,解释了北汉之所以长久存在,除了"结辽"战略外的另一个理由。"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有此一语,北汉,就王国(北汉不是帝国)社稷言,有其正当性。这也是它能够动员起全国五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人力资源来对抗南来威胁的"气势"所在。

"不忍刘氏之不血食也"就是不忍心看着刘氏之社稷江山被人霸道强取,因此可以有足以动员士庶"捍卫社稷"的精神资源。它易于在军民之中推演所谓"慷慨"之气。对于战争能力而言,这是一个向度。

我赞同朱熹这个视角。"捍卫社稷"是人伦大义,是正价值,具有独立方向,不得以"割据"之意浅视北汉。

同类推荐
  •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火与剑之最后的国界

    来自西班牙的破落骑士阿勒瓦尔·彻辰,怀揣着骑士梦想,在1655年的东欧大陆,演绎了火器时代下的骑士风云。
  •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破解人类未解之谜)

    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下)(破解人类未解之谜)

    一场战争背后总会有着不同条约的出现,来为战争划上一个不算完美的句号。而在这众多战争里众多条约中又有哪些是影响世界,改变世界整个发展方向?《改变世界的100个条约》从众多条约里为我们找出对世界影响最深远的100个,让历史的精华再展眼前。
  • 驿唐

    驿唐

    驿传系统是个好东西,不过每年都要吃掉朝廷一百多万贯才能维持运转。但李潜接手后它就变成了摇钱树。什么?馆舍一直闲置无用?太浪费!对商旅开放,收他们住宿费。驿丁闲得无聊?没关系,开通民邮,准许民间通过驿站寄送信件,造福百姓。怎么,这些钱还不够支持驿传系统运转的?没关系,当当当……大唐的国家钱庄开业喽!没错,李潜就是要依靠驿传得天独厚的网点优势和强大的运输优势组建大唐国家钱庄,利用钱庄将中小商业者团结起来,抗衡门阀的商号。不仅要打击他们的商业命脉,还要改良科举,广泛选拔寒门士子加入朝堂,打击他们的政治力量。民富国强,若不整武备无异于一块肥肉!异族亡我中华之心不死,与其被他们欺凌,不如奋起将他们扫平!颉利不是要入侵中原吗?灭了!吐谷浑不是不老实吗?灭了!高句丽不是不服吗?灭了!西域诸胡不是蠢蠢欲动吗?灭了!大唐铁骑所到之处,看哪个敢撄其锋!
  • 西方文学简史

    西方文学简史

    《西方文学简史》,从西方文学史的经典名著出发,讲述了自古希腊时期至20世纪初西方文学发展的历程,既有对西方文学乃至世界文学产生深远影响的大文豪的个人传记,又有其代表性文学的鉴赏,让读者既能了解到大文豪的个人经历又能品读其作品。所选作品以小见大,既能读到其中精彩的文字,又可以了解整部作品的全貌。全书语言简洁精炼,内容通俗易懂,是西方文学史的入门书。
  • 三国之暴君董魁

    三国之暴君董魁

    有人姓董,名魁!有人骂他为‘董屠夫’,也有人骂他为‘董屠户’,当他杀光所有忤逆之人以后…………别人只会满怀敬畏,尊他为神,称其为:晋高祖!………………Q群:318821276
热门推荐
  • 洛克王国神宠来袭

    洛克王国神宠来袭

    巨人谷的连地前往魔法学院学习,加入了以洛奇为首的洛克小分队。
  •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亲历者讲述)

    身为曾经的第一家族的核心人物,一代枭雄蒋介石与他背后的利益集团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秘事?本套丛书通过亲历者的亲见亲闻,揭开一个短暂王朝的尘封秘史。本书介绍了蒋介石最为倚重的几位高级将领,包括何应钦、陈诚、桂永清等。作为蒋介石的心腹爱将,他们为蒋家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他们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本书通过一手独家史料,向您揭秘。
  • 神武灵植师

    神武灵植师

    规则破碎,武技衍生;神印降临,天赋显现。这是一个破碎的世界,生灵濒临死亡;这是一个新生的世界,一切皆有可能。武者,弹指间,遮天碎地,一子落星辰,一阵化沧海;灵植师,一瞬间,铺天盖地,一草化日月,一木斩苍穹。秦泽,一个得到上古灵植师传承的武者,当武者的道路之上,出现了灵植师之后,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神武世界,九大神帝,威慑万古,从天之间掠夺能量,当世界寿命走到尽头,天地规则破碎,破碎的规则演化成为万千武技,修炼越高,领悟越高,成为天地修补正规则之上的补品。
  • 王妃专家

    王妃专家

    二十一世纪著名的玉石专家陈瓍忆无故失踪,其收藏的一枚价值连城的九龙螭佩也不见了踪影。众人都猜测一定是有人想要得到九龙螭佩而将其杀害,就连警察亦是从这方面下手,只是苦无有价值的线索。。。。。。什么!这拥有滔天权势、俊美无双的瑾王竟娶了一个来历不明的野丫头当正妃?着实让佑都一众少女碎了一地的芳心!璎璃无视周围狠毒到能将她杀死的目光,施施然走向等候她的男子。她只知道她来这是秉承师命。嫁于他为得是他腰间的九龙螭佩!其余的她一概不知、不管!她这样冷心冷肺却不知他为了娶她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南宫瑾一身隐忍的怒火俯看那摔在地上的女子,解下腰间的九龙螭佩甩手丢给她。嗤笑道:“你既如此想要得到它,我便施舍给你又有何妨?”负在身后的手攥地极紧。地上的女子苍白的脸色,紧咬下唇倔强道:“谢瑾王恩典!”他望着离去的女子面上一片苍凉。“师父,阿瑾用心了的,可。。。。。。”片刻,他喃喃自嘲道:“呵,用了心又怎样?”他眼神阴郁,忿然道:“璎璃,你全没良心!”
  • 尹喜宅

    尹喜宅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财富故事

    财富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校园女仙超强哒

    校园女仙超强哒

    【脑洞文反套路】她是大能女修,却在渡劫飞升时,遭爱人暗算,险些魂飞魄散。一朝重生现代校园,学渣变学霸,纵横商界、修仙界……苏默涵混得风生水起。然而,男人……苏默涵冷笑:这种无情无义的生物……重生校园,且看苏默涵如何玩转现代!1V1欢迎加入安之遥读者群,QQ群号:578093480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谁是下一个演说家

    你演说的能力决定了你事业成就的大小和生活的品质的高低。主持会议需要演说,商务谈判需要演说;接受采访需要演说,鼓励员工需要演说;凝聚人心需要演说,化解矛盾需要演说;宣传动员需要演说,改革创新需要演说;汇报工作需要演说,加薪晋职需要演说;竞聘上岗需要演说,工作述职需要演说;问题解释需要演说,说明情况需要演说;介绍产品需要演说,自我推荐需要演说;沟通思想需要演说,建立人脉需要演说;激发士气需要演说,征服他人需要演说。
  •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英雄故事(爱我中华好故事)

    历史在离我们远去,但英雄的故事不会离我们远去。他们会停留在时空中,焕发出最耀眼的光彩。读文天祥的故事,你会折服于文弱书生的赤子之心;读成吉思汗的故事,你会领略一代天骄的千古霸气;读郑和的故事,你会惊叹航海巨人的智慧与勇气;读左宗棠的故事,你会敬佩老当益壮者的千秋功业……有多长的历史就有多少的英雄,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英雄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