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9200000020

第20章 隋唐时期教育家的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古今家训家教之祖

一、颜之推简介

颜之推(531-约595年):中国南北朝至隋初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也是当时最博通、最有思想的学者。字介,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先世随东晋渡江,故世居建康(今江苏南京)。

颜之推生于士族官僚家庭,世传《周官》、《左氏春秋》,深受儒家名教礼法影响,又信仰佛教。他早传家业,12岁时听讲老庄之学,因“虚谈非其所好,还习《礼》、《传》”,生活上“好饮酒,多任纵,不修边幅。”他博览群书,有才辩,处事勤敏,应对闲明,为文辞情并茂,所以在南北胡汉各政权之下,先后都受宠任。年轻时即得梁湘东王赏识,19岁就被任为国左常侍。侯景之乱后,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颜之推官至散骑侍郎。公元554年梁亡后,不愿为西魏臣属,南归不得,奔北齐,历20年,累官至黄门侍郎。公元577年北齐亡后入周,为御史上士。公元581年隋灭北周,他又于隋文帝开皇年间,被召为学士,不久以疾终。他的著作甚多,现存《颜氏家训》20篇、《还冤志》3卷。

颜之推经历四个动乱的朝代,依他自叙,“予一生而三化,备苶苦而蓼辛”,叹息“三为亡国之人”。他经历南北两朝,深知南北政治、俗尚的弊病,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当时所有大小学问,他几乎都钻研过,并且提出自己的见解。

他目睹当时士大夫子弟无能及士族教育的腐败,认为教育必须改革,才能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他的经验、阅历丰富,将自己的亲身见闻及立身、治家、处世、为学的道理,写成《颜氏家训》,教诫子弟。

颜之推要求子弟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材料,兼及各家之言,即“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注意实用知识的学习。他教育弟子要勤学守行,应世经务,成为一个厚重、勤勉、博学、多能、务实、学以致用的人才。

他提倡及早对儿童进行教育,甚至主张“胎教”。他认为,对于儿童不可只有慈爱而无教育;否则,等到长大,“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最后触犯刑律,受到制裁,则后悔莫及。在他看来,儿童时期,精神集中,学习效果好;成年后,思想分散,学习效果差一些。但是,他认为,如幼年失学,成年以后,还可以争取机会,继续学习。“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他深感当时“九州之人,言语不同”,不正音,不正字,这有碍各地人士彼此交流思想。因此,他非常重视对儿童进行标准化的语言教育。他说:“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

他主张教育从严,勤于督训。要使子弟做到“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使为则为,使止则止”,养成听长辈的话的习惯。他很重视环境对人的习染作用。他告诫子弟慎交。他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君子必慎交游焉。”

他很注意培养子弟虚心学习的态度。他认为不能稍有一点知识便妄自尊大。他说:“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纵观历史,颜氏子孙在操守与才学方面都有惊世表现。仅以唐代而论,像注解《汉书》的颜思古,达到楷书书法巅峰的颜真卿,凛然大节以身殉国的颜杲卿等人,都令人对颜家有不同凡响的深刻印象,更足证其祖所立家训之效用彰著。即使到了宋元两朝,颜氏族人也仍然入仕不断,尤其令以后明清两代的人钦羡不已。

颜之推并无赫赫之功,也未列显官之位,却因一部《颜氏家训》而享千秋盛名,由此可见其家训的影响深远。而他关于教育的一些见解,在当代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颜氏家训》的教育思想

《颜氏家训》共7卷20篇(包括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心、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是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训子孙,以保持自己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出的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该书在隋灭陈并统一中国(公元589年)以后完成。这是他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是他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

《颜氏家训》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开启世“家训”的先河,《颜氏家训》同时也是一部学术著作,是我国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后世称此书为“家教规范”,陈振孙誉之为“古今家训之祖”。

1论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颜之推宣扬性三品说,他把人性分为三等,即上智之人、下愚之人和中庸之人。他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他认为上智之人是无须教育的,因为上智是天赋的英才,不学自知、不教自晓。其次,下愚之人“虽教无益”,尽管教他,都是无效果的,因为“下愚”是无法改变的。颜之推强调中庸之人必须受教育,因为不受教育就会无知识,陷于“不知”的愚昧状态。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教育中庸之人,使之完善德性,增长知识。

关于教育的目的,颜之推指出:“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行道的“道”自然是儒家之道,即儒家宣扬的那一套政治理想和道德修养的内容;“修身以求进”思想渊源于孔子的“修己以安人”,善于“为己”(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更有效地“利世也”(治国平天下)。从这一教育目的出发,颜之推批判当时士大夫教育的腐朽没落,严重脱离实际,培养出来的人庸碌无能,知识浅薄,缺乏任事的实际能力。

他鄙视和讽刺南朝士族的腐化无能,认为那些贵游子弟大多没有学术,只会讲求衣履服饰,一旦遭了乱离,除转死沟壑,别无他路可走。对于北朝士族的腆颜媚敌,他也深致不满。且往往通过插叙自身见闻,寥寥数语,便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特别是士族社会的谄媚风气,写得淋漓尽致。如《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语言朴实而生动,一时士大夫的心态跃然纸上。

他认为传统的儒学教育必须改革,培养的既不是难以应世经务的清谈家,也不是空疏无用的章句博士,而是于国家有实际效用的各方面的统治人才,它包括:朝廷之臣、文史之臣、军旅之臣、蓠屏之臣、使命之臣、兴造之臣。从政治家到各种专门人才,都应培养。这些人才应专精一职,具有“应世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实际有用的人才。颜之推的这种观点,冲破了传统儒家的培养比较抽象的君子、圣人的教育目标,而以各种实用人才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2论教育内容

为了培养“行道以利世”的实用人才,颜之推提倡“实学”的教育内容。他认为培养出来的人才必须“德艺同厚”。所谓“德”,即恢复儒家的传统道德教育,加强孝悌仁义的教育。所谓“艺”,即恢复儒家的经学教育并兼及“百家之书”,以及社会实际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知识和技艺。

关于“艺”的教育,当然是以五经为主。他认为学习五经,主要是学习其中立身处世的道理,“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但读书不能止限于《五经》,还应博览群书,通“百家之言”。

此外,他还重视学习“杂艺”。他认为,在社会动荡的非常时期,学习“杂艺”可以使人在战乱“无人庇荫”的情况下“得以自资”,保全个体的生存和士族的政治、经济地位。颜之推倡导的“杂艺”内容相当广泛,主要包括文章、书法、弹琴、博弈、绘画、算术、卜筮、医学、习射、投壶等,这些技艺在生活中有实用意义,也有个人保健、娱乐的价值。但这些“杂艺”“可以兼明,不可以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颜之推饱经离乱,迭尝苦辛,经历过生活的疾苦,因此备知生产劳动的重要性。他强调士大夫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学习一些农业生产与商贾货殖等方面的知识,以待万一之时保全身家。这与孔子轻视农工商业的态度有所不同。

3论学习态度和方法

(1)虚心务实:颜之推提倡虚心务实的学习态度,他反对妄自尊大、骄傲浮夸的学风,反对不学无术。

(2)博习广见:颜之推指出,“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

他认为,只有尽可能地扩大获取知识的范围,并把所学的知识进行比较、鉴别,才能更接近客观真理。他提倡既要博览群书,又要接触世务,籍以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所谓“博学求之,无不利于事也。”

(3)勤勉惜时:颜之推强调学习要刻苦钻研,勤勉努力。他罗列了历史上许多动人事例,说明即使迟钝的人,只要勤学不倦,也可以达到精通和熟练的程度。同时,他认为人的一生都要学习,应珍惜时光,年幼“固须早教”,少年也不可“失机”,晚年如果“失之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他说早年学习“如日出之光”,前途无量;而“老而学者”,虽然如“秉烛夜行”,但总比“瞑目而无见”要好得多。这与现代人提倡的“终身教育”不谋而合。

(4)相互切磋:颜之推赞赏《尚书》中的“好问则裕”和《学记》中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提倡师友之间相互切磋,相互启明,认为只有在学习上好问求教与相互交流,才能较快地增进知识而避免错误。

(5)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颜之推经历了动荡多事的年代,知道空学无用,唯能实行才算有用,因此,他提出“学贵能行”。

4论家庭教育

(1)提倡尽早施教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有条件的还应在儿童未出生时就实行胎教。儿童出生之后,便应以明白孝仁礼义的人“导习之”。稍长,看他“识人颜色,知人喜怒”时,就该加以“教诲”,该做的事就引导他去做,不该做的就不让他做。如此教育下去,到9岁以后,自可“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之所以重要,至少有两条原因:其一,幼童时期学习效果较好,得益较大。他说:“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他根据幼童阶段与成年之后的不同的心理特征,说明幼年时期受外界干扰少,精神专注,记忆力强,能保持长久的记忆。而成年人思想复杂,精神不易集中,记忆力逐渐衰退。其二,人在年幼时期,心理纯净,各种观念和行为习惯尚未形成,可塑性很大。颜之推认为这个时期,儿童受到的好的教育与环境影响,抑或坏的教育与环境影响,都会在儿童心灵上打上很深的烙印,长大以后也难以改变。

(2)提倡严格教育

颜之推认为家庭教育应当从严入手,严与慈相结合,不能因为儿童细小而一味溺爱和放任,父母在子女面前要严肃庄重,有一定威信。他说:“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他认为,善于教育子女的父母,能把对子女的爱护和教育结合起来,便会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如果没有处理好两者关系,“无教而有爱”,让孩子任性放纵,必将铸成大错。

(3)注重环境习染

颜之推继承孔子、孟子等儒家学者关于“慎择友”的教育思想,十分重视让儿童置身于比较优良的社会交往的环境之中。他认为家庭教育要注意选邻择友,是因为儿童的心理处于发展阶段,尚未定型,而儿童的好奇心和模仿性都很强,总在观看模仿别人的一举一动,无形之中,周围人的一举一动给儿童以“熏渍陶”、“潜移暗化”。因此,邻友对于儿童的影响,有时甚至可能比父母的作用还大。这就是“必慎交游”的道理。孔子说:“无友不如己者”,择友确实不是一件易事,贤人是难以找到的,但有优于我者,便很可贵的了,对他就应景仰向慕,与之交游,向他学习。

(4)重视语言教育

他认为语言的学习应该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家庭教育中,子女学习正确的语言,是做父母的重要责任。一事一物,不经查考,不敢随便称呼。学习语言应注意规范,不应强调方言,要重视通用语言。

(5)注重道德教育

颜之推承袭了孔孟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十分注意对子女道德的教育。他认为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应该“德艺周厚”,以德育为根本。他指出,知识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并为道德教育服务。由于德艺二者关系的密切,因此有可能、也有必要通过阅读记载前人道德范例书籍的途径来进行道德教育。

颜之推对子女的道德教育,是以孝悌等人伦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树立仁义的信念为主要任务,以实践仁义为最终目的。他教育子女为实践仁义道德的准则,应不惜任何代价,以至牺牲生命。他认为立志尤为重要,士大夫子弟只有确立远大的志向、理想,才经得起任何磨难,坚持不懈,成就大业。他说:“有志尚[应该为“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他教育子女以实行尧舜的政治思想为志向,继承世代的家业,注重气节的培养,不以依附权贵、屈节求官为生活目标。

颜之推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当时的现实,还特别重视为人之道的教育。他所强调的为人之道,首先是“厚重”(“轻薄”的反义)。他认为“自古文人,多陷轻薄”,历史上许多文人都由“轻薄”而终为败累,残遇杀祸。他认为,要吸取这种惨痛教训,就必须养成忠君、孝顺、谦恭、礼让这些“厚重”的道德品质。

其次,他主张“少欲知足”。如果“不知其穷”的情性任其发展,不加以限制,就是如秦始皇、汉武帝这样“富有四海,贵为天子”的大人物,也会自取败累,至于一般士庶更不用说了。

其三,“无多言”、“无多事”。颜之推欣赏“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的名言,认为“天道”原来如此。所以,“论政得失”、“献书言计”等,都属于多言性质。同理,也不应该多做事。如果不是你分内的事,你就不必想它,不必做它。至于主持公道,打抱不平,“游侠之徒,非君子之所为也”。

由此可见,颜之推所传授给子女的为人之道,是他历官四朝的经验总结,在政治腐败、朝政多变的封建专制社会里,不失为一种在丧乱之世明哲保身,以免惹“杀身之祸”的处世哲学。然而,在今天看来,颜之推为人处世方法中的很多是不足为训的,它反映了消极遁世、利己主义的思想情绪,与先秦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也有很大的距离。由此可见,《颜氏家训》终未能脱出“保家之学”的局限。

同类推荐
  •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建设社会主义和睦家庭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和谐家庭建设,古往今来积累了丰厚的和谐家庭建设的宝贵经验。本书有目的、有计划、有章程地介绍和谐家庭建设,并总结出系统经验。全书分前言及家规、家风、家长、家教、家庭关系、家务管理六章,全面规范了家庭成员的行为准则。
  •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回到马克思、培育和谐美: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现代解码

    劳动伦理是马克思思想重要本义的学理论证;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根本旨趣;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根本原则;马克思劳动伦理关系思想;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核心问题;马克思劳动伦理思想的实践形态等。
  •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

    《人口原理》是学术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出版以来社会科学领域争议最多的一部著作,它对世界人口理论以及整个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立志为民服务社会

    本书使大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洞悉做事的规律,在大学生的思想上打上科学的、高尚的德育思想烙印,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育目标。
热门推荐
  • 两小无猜不是童话

    两小无猜不是童话

    “瞳瞳,你就是我的童话。”孩童时稚嫩的话语成为一种疯狂的偏执。面对这样子炙热的感情,她单方面拒绝来往三年,选择了逃避,两人再次遇见。“除了我身边,你哪里也不能去。”面对将那份感情印入骨血的竹马,亦瞳再也不想逃开。QAQ可是谁可以告诉她,为什么竹马的画风有点不太对呢。“这是我的工作。”亦瞳认真的解释。可男人连看都不看她就想也不想的拒绝“不许。”“那可以退货么?”亦瞳暴躁了。男人却笑着放下手中的工作将人抱在怀里轻哄“乖一点。”
  •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大全集)

    《孙子兵法》,也称《兵策》、《吴孙子》、《孙子十三篇》。全书十三篇,从十三个方面详细讲述了行军打仗的要诀与智谋,共五千九百余字。《孙子兵法》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里的一颗珍宝。
  • 骗翻天(十二)

    骗翻天(十二)

    原来卢弘侠看了那调查员送来的材料,苦笑了一声,便想,要彻底改变目前警察的现状,单是查一桩案子起不了作用,重要的是要建立好制度,培育好警察。于是便将想法说了,冯玉祥到河南也想办些好事情,一听他的想法当即同意。一所崭新的警察学校便建立了,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轮训全省警察。
  • 君上嫁夫记

    君上嫁夫记

    皇甫临川自从被封了大周的君上后,日子过得愈发不顺畅起来,主要表现在不能撒野,不能舞枪弄棒,不能和徐沐清对着干。徐沐清也搞不懂,怎么大周皇甫家出了这么一号人物,女工通通不会,吟诗作对狗屁不通,偏偏一口一个“奸相”喊得他即将减寿三年。“徐沐清,我看你是狗咬吕洞宾,我救你三番两次,你竟然还要嫁我,害我半生不安宁!”皇甫临川踢了轿门拉着他忿忿不平。“君上,你在花溪被弃,孟浪之名远播大周,周边三国五地被你踏平,已无可嫁之人,我嫁你是为救济。”徐沐清反握她的手,言之凿凿。
  • 黑料巨星的锦鲤之路

    黑料巨星的锦鲤之路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但是鲜少有人像顾尘这样,浑身上下都是刀的。出道五年,摇滚巨星顾尘从一夜爆红,到满身黑料,不过也就是一瞬之间的事情。只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人,最后却是以“舍己救人,巨星陨落”的方式,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当时光的齿轮回转,苏言秉持着“救命之恩,绝不以身相许”的原则,决定帮助顾尘,好好洗一洗身上的黑漆。苏言发誓,她要带着顾尘这颗“黑料巨星”,走上锦鲤之路,然后,发!财!致!富!后来的后来,事实证明,“救命之恩,当以身相许”,从来不是空穴来风的事。【虚势满满白切黑摇滚巨星×护短成性傲娇经纪人】——————摇滚巨星和小经纪人的日常:“苏言,我想出去逛逛。”“……不行,这不在行程之内。”“苏言,我想吃烧烤。”“……不行,演唱会快到了,你得养嗓子。”“苏言,你可以当我女朋友吗。”“……不行,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后来的有一天。“苏言……”“不好意思,不可以,没时间,有安排。”“……我现在在医院,你能来看看我吗?”他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苏言挂了电话,飞也似的冲出了会议室。
  • 楚辞

    楚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返二十岁

    重返二十岁

    七十岁的老太太沈梦君(归亚蕾 饰)年纪越大,脾气越大,渐渐的,除了管家李大海(王德顺 饰)还愿意留在她的身边,没有一个人愿意与她共处。在儿媳妇杨琴(李宜娟 饰)因压力过大而生病入院后,沈梦君终于被家人送入了养老院,气愤和悲伤之中,沈梦君决定在照相馆里留下自己最后的容颜,没想到却因此而开启了一段返老还童的奇幻旅程。
  • 逆凌剑尊

    逆凌剑尊

    九州大陆,实力为尊,九天之上,强者为王,叶肖本为世家天才,但遭人暗算,逆天机缘,重新崛起,踏九州,破九天,逆乱时代中,走向天外天
  • 智觉禅师自行录

    智觉禅师自行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桂花树

    桂花树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