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157100000055

第55章 官清政明秉公断案(3)

回到衙署,高柴当即审问彪形大汉:“你叫什么名字?”

大汉一见高柴是邑宰,知道自己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惹了祸,浑身的骨头顿时软了,老老实实地说道:“小人叫吴奈。”

“你可知罪?”

“小人知罪。”

“你犯了什么罪?”

“小人不该冒犯大人。”

“你还有什么罪?”

“小人不知道。”

“你是吴信乾的什么人?”

“是他的……是他的……”

高柴一针见血地问:“是保镖,还是打手?”

吴奈瘫了。

高柴一声高一声地问:“吴信乾是如何克扣申诚等人的?又是怎样诬陷他们的?”

吴奈浑身筛糠似的哆嗦道:“小人不知。”

高柴说:“不用大刑你也不知厉害。衙役们!”

衙役们杀气腾腾地答应道:“有!”

“大刑侍候!”

“是!”

吴奈吓得磕头如捣蒜地说:“小人招,小人招!”

高柴说:“暂且免用刑罚。不过,你要从实招来!”

“小人一定从实招供!”吴奈从头说道。“吴老爷……”

高柴生气地“嗯”了一声。

吴奈急忙改口:“吴信乾确实为富不仁。多年来,他一直开办铜器作坊,从周围各地招用工匠,讲好每人每年发给纹银二十两。可是,年终结账时,总是以种种借口,一钱纹银也不给。工匠们惧怕他有钱有势,只好忍气吞声而去。没想到申诚等人不服,从年底一直催要到如今。吴信乾便生出一条恶计。”他说到这里,又停住了。

高柴问:“他生的什么恶计?”

吴奈顾虑重重地嗫嚅道:“他……他……”

高柴高喊一声:“用刑!”

吴奈横下一条心,将吴信乾的老底儿和盘托出来了:“他听说大人您明镜高悬,为官清廉,每每伸张正义。他怕申诚等人前来喊冤叫屈,惊动大人,招来是非。便叫我等各自将自家的门户撬坏,用以诬陷申诚等人打家劫舍。”

高柴说:“你这些话可都属实?”

吴奈说:“句句是真。”

“若吴信乾来到公堂,你可敢作证?”

“这……”

“嗯?”

吴奈只好点头同意:“敢!”

高柴命令道:“带吴信乾上堂!”

衙役们当即将吴信乾押了上来。

吴信乾满不在乎地进了公堂,刚想耍赖,一眼瞥见了吴奈,立即像霜打的黄瓜,蔫然萎然了,“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高柴喊道:“吴信乾!”

吴信乾应道:“小人在。”

“你可知罪?”

“小人知罪。”

“那好!”高柴腾地站了起来,“你把你的罪行原原本本地讲出来吧。”

吴信乾的确世故油滑,一见瞒不过去,便来了个光棍不吃眼前亏,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所作所为讲了一遍。

高柴说:“吴信乾,你一贯蛮不讲理,欺诈工匠,应该重判。”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吴信乾。

吴信乾吓得魂不附体,磕着响头说:“大人饶命,大人饶命啊!”

高柴说:“你是听罚,还是听杀?”

“小人听罚。”

“你的家私共值多少钱?”

“不过三千两白银。”

“受你盘剥的工匠共有多少人?”

“共有四十五人。”

“除了每人二十两白银必付之外,每人还要加罚你四十两,共计两千七百两。你自己尚剩三百两,也足以维持生计了。”

吴信乾苦苦哀求:“大人,我每人只欠他们二十两白银。你就饶小人这一次吧。”

高柴说:“这许多年来,你目无王法,欺诈良民,本应判你重刑,本官姑且念你认罪态度较好,才从轻发落。你若不服,就从严惩处,不仅判你重刑,还要将你的全部家私分给受你盘剥的工匠!”

吴信乾说:“大人饶命啊!小人甘愿每人付给他们白银六十两。”

“必须于三日内全部付清!”

“是!”

“从今以后,要夹起尾巴做人,切不可横行乡里!”

“小人知道。”

“若是再敢为非作歹,加重处罚!”

“小人再也不敢了。”

高柴又对吴奈说:“吴奈,你助纣为虐,本应责打你四十大板。本官念你认罪态度还好,免于处罚。”

“多谢大人宽宏大量。”

“不过,从今以后,要扬善除恶,万万不可颠倒黑白,为虎作伥!”

吴奈说:“小人明白了。”

高柴把手一摆说:“你们退了下去!”接着又差衙役把申诚等四人叫到堂上。

高柴说:“我已将此案查清,纯系吴信乾有意陷害尔等。本官判他向你们每人赔偿白银六十两。你们明日即可前往他家索取!”他顿了一下,面带歉意地说:“本官为了弄清案情,将你们四人暂押狱中,让你们受委屈了!”

申诚忙道:“大人秉公断案,使小人们冤情得以昭雪。感恩戴德,尚且不足表达我等的心情,还有什么‘委屈’可言呢?”

说罢四人再三叩头拜谢,退出衙署。

料理完公务,高柴匆匆赶往客室向孔子禀明。

孔子听后,喜形于色,赞道:“为师我没看错人,卫君也没看错人。你委实有从政的才能!”

高柴说:“老师过奖了!”

孔子问:“如今你已了结了公务,何时动身呢?”

高柴说:“弟子还要多留三日,以观吴信乾的表现。”

“言之有理。”孔子说。“那么,我和曾参先回都城了。”

且说孔子走在回都城的大道上,想起高柴为政清廉,富有才能,心里美滋滋的。突然灵机一动,对曾参说:“此去邹邑不甚远,我们何不去那里看看孔忠的政绩如何?”

曾参自然同意,附和着说:“师兄们离开您老到各邑做官,不免想念您。有了空闲,您能到各邑去转一圈,那真是大家求之不得的了。”

孔子说:“你的话颇有道理。今日先去邹邑。有了时机再去单父。只是端木赐在齐国为汶阳宰,路途遥远,我已是古稀之年,不能前往察看他的政绩了。”

曾参说:“让他抽时间来看望您老好了。”

邹邑在鲁国都城南。师徒两人交谈着奔赴邹邑城。

孔忠闻报,慌忙到衙署门前迎接。

叔侄见了面,另有一番情感。孔子望着孔忠,想起了兄长孟皮艰难的一生,又在他心头激起了层层涟漪。他将侄儿端详了一番,心头得到了莫大的安慰。走进衙署,举目张望,见到一切都很华丽,他的脸色骤然变了。落座后,问道:“孔忠,你赴任以后,有何得失呢?”

孔忠说:“侄儿赴任以来,所得无几,失的却很多:一是政事繁忙,无暇学习。学业不仅没长进,反而倒退了。这是学问上的疏失。二是职位低,俸禄少,自顾不暇,无力照顾亲属。这是骨肉情义上的疏失。三是只顾公务,不能吊死问疾,惹得朋友责怪。这是友谊上的疏失。”

孔子说:“这三失是极容易得到补偿的。第一失,古人说,开卷有益。你只要勤奋肯学,多阅读些书籍,定会获益匪浅。第二失,只要勤俭节省,戒绝奢华,俸禄虽微薄,也足以维持生计。第三失,只要勤于政事,禁绝乡里俗人的恶习,诉讼案件减少,就可以事半功倍,节省下时间来了。”

孔忠说:“侄儿不才,全然没有从政的经验。经叔父这么一说,顿觉心头亮堂了许多。”

孔子问:“你只谈了所失,还没谈及所得呢。难道你赴任以来,没有得意的政绩吗?”

孔忠答道:“侄儿到任以来,亲自督办学堂,千方百计催促十五岁以下男子一律进学堂学习。遇有不照办的,就重罚其家长。因此,多数少年都进了学堂。这是侄儿引为得意的第一件事。第二件事,按律收取田赋。遇有刁民顽夫抗税不缴,则明令收回土地,让给他人耕种。因此,没有敢抗税不缴的。第三件事,遇有盗贼,一旦抓获归案,便从严查办。因此,盗贼也有所减少。第四件事,遇有诉讼案件,必定秉公判断,从未收取分文贿赂。因此,诉讼案件也有所减少。”

孔子问:“黎民百姓可曾交口称赞于你?”

“这正是侄儿大惑不解的事情。”孔忠皱起眉头说。“侄儿自觉忠于职守,秉公办事,黎民却没有称颂于侄儿的。莫不是侄儿的诚信不孚民望?”

孔子说:“你所说的几件事,都没做错。只是你似乎只治标,不治本,所以往往事倍功半。”

孔忠茫然地望着孔子。

孔子接着说:“就以你觉得得意的几件事为例吧。督导青少年学习,固然是件好事。不过,你只知道强逼他们上学,动辄对其家长施以重罚。这便是治标了。你应该精心挑选品学兼优、德高望重之士任教师,用他的行动带动学生,还愁四方少年不来求学吗?若果真这样做了,就是治本了。收缴田赋之事,你只知道对拖欠者处以重罚,这也是只治标不治本。你应该多替农夫着想,挖修沟渠,整平土地,旱能浇田,涝能排水。遇有特大灾害,土地歉收减产,要主动向主公禀明,请求减免赋税。严惩盗贼之事,也是治标不治本。常言道:‘饥寒多盗贼。’你应该想方设法让无业游民有事情做,再教之以戒奢华,行勤俭,使人人有饭吃,盗贼自然而然也就减少了。若全邑没有盗贼,你何须严惩呢!秉公断案也是只治标不治本。你应该教育全邑黎民百姓懂礼仪,知廉耻,上尊老,下抚少,人人相敬如宾,个个亲密无间,诉讼案件自然就减少了。”

孔忠说:“叔父一席话,使侄儿顿开茅塞。侄儿原以为自己行得正,站得直,是个好官吏,不想相差甚远。从今以后,侄儿一定照叔父的教诲去做!”

孔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孔忠命仆人摆上饭菜,请孔子和曾参入席。

孔子一看,脸色大变,用斥责的语气说:“你说你的俸禄少,却为何将饭菜置办得如此丰盛?”

孔忠说:“侄儿平时也是粗食淡饭。今日叔父来衙,又有师弟曾参奉陪,才特意置办得丰盛一些。”

孔子谆谆告诫道:“你身为一邑百姓的父母官,谨身慎行至关重要。奢华之风切不可兴。须知世间有许多恶事皆由奢华引起。就拿盗贼来说吧,世上并没有生就长成的盗贼,都是学坏的。有的人平日不知节俭,富裕时就挥霍铺张,贫穷时就铤而走险,沦为盗贼。”

孔忠连声说道:“侄儿知道了!侄儿知道了!”

于是,各自入席就座。孔子自幼注重起居饮食卫生。他吃饭、睡觉时从不说话。

吃过饭,孔忠说:“叔父,我妹妹无加昨日来邹邑。请您老到后堂少叙如何?”

孔子说:“好。”

孔忠的妻子和无加见到孔子,分外亲热。等孔子坐好,双双请过安,道过万福,在下首落座。

孔子见她们姑嫂和和美美、亲密无间,也从心里高兴。他理了理胡须,刚想开口说几句令她们开心的话,却一眼瞥见了无加头上高高的发结和碧玉簪,遂板起面孔说:“无加,南容丧母只有百日,你在服丧期间,一不可将发结挽得如此高,二不可插碧玉簪。”

无加说:“侄女在家中时,一直是不挽高发结,并用木簪束发的。昨日来邹邑后,才挽起高发结,借用的嫂嫂的玉簪。”

孔子说:“人生在世,以诚实为贵。你在服丧期间,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始终如一。”

无加说:“侄女知道了。待会儿重新结发,换上木簪。”

孔忠的妻子为无加开脱道:“叔父,都是侄媳不对,为无加梳的头,插的簪。”

孔子说:“明日改过来也就是了。知过改过,不谓过矣。”

一家人闲谈了一会儿家常。孔忠引孔子和曾参进客房歇息。

第二天,驾车回到鲁国都城,孔子即刻赴相国府向季孙肥把高柴同意到卫国之事禀明。

季孙肥说:“高柴离任,费邑尚无邑宰。望夫子尽快再物色一人!”

孔子说:“子路倒是蛮合适的。不过,他也在卫国蒲邑任过邑宰,政绩甚是卓着,说不定哪一天卫君也会差人来请他。况且他年事已高,再去任职,我担心他精力不及,体力不支。”

季孙肥说:“夫子的弟子,人人精通六艺,个个出类拔萃,何愁没有人选呢!”

孔子说:“让我仔细斟酌斟酌再回复相国吧。”

季孙肥说:“我静候佳音了。”

孔子告辞回家,立即去学堂看望学生们,望着颜回瘦削的脸庞惊呆了。

同类推荐
  • 绝代风华

    绝代风华

    2013年度,最为女性读者热衷的精品读物!收录民国最全最完备知识女性生平事迹的畅销力作!揭开民国时期那些神秘莫测的女性们面纱下的真实容颜。讲述民国时期具有影响的知识女性,讲述其事迹、著述及影响。从萧红到林徽因,从关露到张爱玲…….阐述光鲜表面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女性故事。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晚清第一外交官李鸿章传

    李鸿章的一生,是悲壮的、凄凉的。他虽然以外交能手自负,但没能改变大清国被动外交,割地赔款的局面。最终,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刘大响自传

    刘大响自传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刘大响自传》是作者刘大响院士的回忆录。作者在书中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求学生涯以及为我国航空动力事业奋斗的历程,尤其是以亲身经历讲述了高空模拟试验台、高推预研、中推核心机和先进高性能发动机的预研和研制过程,以及呼吁国家重视航空发动机、国产大飞机和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经历。
热门推荐
  • 郁达夫小说集(套装共三册)

    郁达夫小说集(套装共三册)

    本套书包括《沉沦》《迟桂花》和《碧浪湖的秋夜》共三册。郁达夫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文学巨匠,是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小说作家,是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抒情小说的重要开拓者。《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短篇小说,亦是他的代表作,当初出版时震撼了当时的文坛。他讲述了一个日本留学生的性苦闷以及对国家懦弱的悲哀。该小说以郁达夫自身为蓝本。是郁达夫1932年发表的短篇小说,讲述了出身书香门第的翁则生曾留学日本,踌躇满志。后家道中落,自己又患病辍学、婚姻受挫,从此在老家静心养病。恢复健康后,他当了小学教师,后又为使其母亲安心便答应娶媳妇。由于娶亲的缘故,使他想起了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老郁并邀其来参加他的婚礼。老郁受邀前来,对翁家山的美景所吸引,并深深的感触翁则生妹妹翁莲那纯洁、可爱、善良得宛如山中的迟桂花一般美丽的天性。本书尽显作者文笔优美感性,有种情深之处是别离的忧伤。《碧浪湖的秋夜》选取了郁达夫经典短篇小说数篇,希望读者能从这些小说更深刻地认识郁达夫,认识那个时代。
  • 古符术

    古符术

    相传,古时代有一神术,无数人追捧,可是无人能练成,至今已经消失。如今,这是武道时代,人人崇尚武道,以武道为尊,然而洛家有一武道废物,无法习武,只能追求……古神术!
  • 重生九零乱晴秋

    重生九零乱晴秋

    重生在高三这年,一切都来得及,可以到帝都上大学,因为,那里有他,重生人士不能不发大财,也必须发大财,因为,那是他说的,如果早知道……有钱难买早知道,一切从头来,时间节点刚刚好,申秋感激不尽……前世的路,曲折拐弯一寸不少,一步步走下来后,两世人的感觉却不一样,知道了因果、重生后申秋只能仍旧受着,慢慢的改变着自己的处境……幸运的拥有一个空间,做起弊来省大劲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如意。但是,报告苍天,有个大BUG啊,这位大叔,咱们前世真没见过啊……求放过。还有,各位亲人,咱们真的不熟好吧,能不能当我不存在?就像前世那样渺如尘埃!
  • 极品狂妃

    极品狂妃

    拓跋凰为完成任务,穿越不同位面,一身兽皮,一根白骨棒,逍遥走异世。比她恶的凶兽,都被她吃了;想打劫她的人,全被她掳光;等等……她那么凶残还有人喜欢?还是暗恋?!不是吧……“知道我为什么喜欢你吗?”某人宠溺的看着她问。拓跋凰翻了个白眼;“因为你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君心倾覆:王的傲世皇妃

    君心倾覆:王的傲世皇妃

    云默殇,清澜山掌门的天才弟子,被自家师兄妹所迫害,一朝重生,成了小小知府中最不受宠的嫡长女,但是,天生狂傲的她怎么可能屈服!没了高高在上的身份如何?没了灵力成为废物又如何?她云默殇从不是亲言放弃的主,杀生之仇还是灭族之恨她会一个一个讨回来!
  • 天黑人不语

    天黑人不语

    他说,一纸婚姻,一生一死,缔结连理,永不分离…只因活不过九岁,奶奶想方设法给我牵了一根红线,办了一场婚续命。
  • 奇妙的万界朋友圈

    奇妙的万界朋友圈

    一个可以沟通万界的群聊和其中衍生出来的系统展开了屌丝男的一生。从玄幻到科幻千万世界之中穿梭,为的只是壮大自己所在的母星。他的目的不是举世无敌,而仅仅只是给自己,给人类一个安稳的生活环境,但似乎他所面临的处境遭遇并不是很友好。交友群:512246930
  •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表现主义先驱

    梵.高生前并未得到社会的真正承认。梵.高作品中包含着深刻的悲剧意识、强烈的个性和形式上的独特追求,这些作品中突出地追求自我精神的表现,一切形式都在激烈的精神支配下跳跃和扭动。正因为他远远地走在时代的前面,所以,难以被当时的世人接受。但是,他对西方20世纪的艺术具有深远影响。充分认识作者主体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自由地忏悔内心的感情,意识和把握与形式相对的独立价值,在油画创作中吸收和撷取东方绘画的因素——这是梵.高艺术对后人的启示。法国的野兽主义、德国的表现主义,以至于20世纪初出现的抒情抽象派,都曾经受益于梵.高的艺术。他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画家。
  • 雪倾三界

    雪倾三界

    一个坚强勇敢的少女,背负着拯救全族的使命,踏上拜师的艰难旅程,可是,却逐步,被卷入一段段恩怨情仇之中....笑看风云,笑对人生百态,逐渐成长,成熟。
  • 钢铁苏联

    钢铁苏联

    “我们红军是英勇大军,像我们的人民一样战无不胜。”“从英国沿海到西伯利亚,这世界上红军最强大。”听着耳边再度奏响的这熟悉歌声,看着眼前观礼台下的T3485中型坦克与T14阿玛塔主战坦克一起并肩隆隆驶过......手捧着相机作为一名吃瓜群众和军迷而沉浸在激动和兴奋心情当中的林杰不会知道,一场歌颂着无数传奇与荣耀的伟大卫国战争,正在向其缓缓袭来。(硬核装甲战争文,无后宫种马,一切从严考究真材实料,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