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40600000004

第4章

我揭开她纯金的面罩。

……

这时候真想念外面干燥的空气和明亮的阳光……

一只展翅的凤鸟停在镀金的银钗之上。

透明的液体浸泡着她层层的锦衣。

细数耳坠上大大小小的珍珠与琥珀,却数不清胸前金丝连成的串串璎珞。

龙纹簪花的腰带上,挂着镂空的金荷包,桃形的镂花金片上满是缠枝的忍冬。

那手腕上鱼纹的金镯,两端的禽首互相咬合。

小心掰开戴满戒指的手指……

喔,她竟然紧握着那“五毒”的玉璧。

……

我渐渐难以忍受腐败的气味,想把她抱出这阴湿的墓穴。贺兰山下的戈壁滩上,千年后的阳光可以照清她的面庞……

这是谁的梦?

“爸,爸。”

是丹丹唤醒了石教授。船已经靠岸了。

我怎么又做这个梦了?可能是明天的约会让我又想起了这些。

跟着丹丹登上码头时,石教授还是有些迷迷糊糊,没完全清醒。

明天要和他见面的是省物证鉴定中心的方济峦研究员。物证鉴定中心是省公安厅下属的一个技术科研部门,和自己完全不是一个系统,所以方济峦刚和他联系时,石教授有些纳闷。后来才了解,原来基于刑侦的需要,方济峦这几年运用计算机技术,根据解剖学的解剖结构复位理论,建立了一套可以给尸体进行面容复原的“人像模拟系统”,甚至是已经腐烂的尸体或者头骨。当然他的这套容貌复原技术主要是为刑侦工作服务的。方济峦自称是历史爱好者,于是想到将这项技术用到考古上,自从给新出土的明代女尸进行了容貌复原后,深受媒体欢迎,为枯燥的考古新闻增添了色彩。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意在将国内所有著名的古尸都进行复原。明天便是来向石教授借他那具西夏女尸资料的。

走出客港,就是市中心的街道。傍晚时分的城市,一边贪婪地吸吮海风中的清新,一边宣泄着华灯初上前的躁动。夕阳的红霞与闪烁的霓虹组成一段优美的和弦。石教授和丹丹并肩在人行道上漫步。反正不赶时间,丹丹又是刚睡醒,精神很好,两人于是一声不响地一起选择了走回家。

街上车水马龙的喧嚣,丹丹乐得默不作声地去欣赏,而这些喧嚣根本就没有进到石教授耳朵里,此时他已经又神游到了贺兰山下……

那是16年前,1987年春,石教授借调到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一天下午,他被馆长叫到办公室。

“哦,老石,来,给你介绍一下。”

石教授面相生得老气,馆长虽比他年长,依然称他“老石”。馆长指着从椅子上站起来的一位军人介绍道:

“这位是盛营长……”

盛营长身材魁梧、方正面庞、皮肤黝黑,他敬礼握手,主动接过话:“我是兰州军区某部工程师二团三营的盛国刚。”

他是个大嗓门,那口音让石教授一怔。随后石教授自我介绍后,询问来意。

“是这样,我们部队正在银川西面修建一个军用机场。就在今天上午,做工程地基时,战士们挖出些东西。我们怀疑可能是墓葬。”

“为什么怀疑是墓葬?”

“因为已经挖出骨头了,还有许多陶罐之类……”

“你说你们在银川西面?具体什么位置?”

“泉齐沟、西干渠一带。”

“王陵的北面。”馆长插话道。

馆长说的王陵就是西夏王陵,它位于银川市西30公里处,贺兰山东麓。在那片40多平方公里的茫茫戈壁滩上,荒冢林立。西夏王朝的九座帝陵、百余座陪葬陵墓就埋葬在这里。

新中国刚成立时,那里曾一度被认为是唐墓。1972年当时的国家文物管理局作出发掘的决定,宁夏博物馆的前身宁夏展览馆承担了主要工作。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发掘工作进展相当缓慢,不久就停下来了,可以说只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并没有完全摸清王陵的情况,所以后来划定的文保范围也不准确。“文革”结束后,屡有社会生产活动扰动到王陵的墓葬,甚至产生破坏。此次军队在那里修建机场,显然也是因为文保范围不够明确导致的。不过好在盛国刚他们有文物保护的意识,及时停工并通知博物馆。

“老石,我怀疑可能是碰到了王陵的墓葬。这样,你随盛营长先去,把现场保护起来。我马上组织力量,明天开车过去。”

石教授随盛国刚走出博物馆。

“我们怎么过去?你们带车了吧?”

“不用。”盛国刚指了指博物馆后门外那片荒地。

石教授顺他手指望去,空地上停着一架直升机。

直升机轰鸣而起,巨大的噪声却压不住盛国刚的嗓门。

“石老师,听口音咱俩说不定是老乡啊!”

石教授笑着点点头:“不是说不定,是肯定。”

果然,盛国刚老家竟然就在太后岛。

“没猜错的话,你家在太平庄。”石教授说。

盛国刚很惊奇:“对呀!我就是太平庄人!太平庄以前就叫盛家墥。我就生在那儿,后来我爸进厂当工人,我们家才离开岛的。看来您对太后岛很熟悉啊。”

“我在岛上待了有小一年,干校学习,1974年。”

“那时候我家已经搬走了。”

提起老余,盛国刚并不认识。“太后岛上不是姓余的,就是姓盛的。人家说了嘛,岛上的人不是多余的,就是剩(盛)下的。”

西夏王陵的规模可与北京的明十三陵相比。与十三陵藏身山陵中不同,西夏王陵位于广阔的戈壁上。在直升机上,石教授看得清楚,那九座帝王陵组成了一个北斗星的图案!他相信馆长他们的推测:那些数不清的陪葬墓应该也都是按照星象布局排列的。

此时,夕阳西下。身下的景象带给石教授的触动,甚至比直升机的巨大轰鸣和高空中搅动的猛烈气流都要强烈。夕阳映照下,天空变成玫瑰红色,烘托出贺兰山的伟岸线条,除去这明暗清晰的线条,贺兰山与无垠的荒漠连成一体。而代表帝陵的那些巨大的圆形灵台与苍凉的荒漠同样也浑然一体。它们是经历了千年的雕饰方变得如此浑然,那是风蚀的雕刻、岁月的渲染。

这些灵台分七级夯土而成,呈圆锥形,被人们称为“东方金字塔”。其实对于那些崇信佛教的西夏人来说,这正是“七级浮屠”之意。

西夏经历了与北宋、辽、金的纷争周旋,立国近200年,最后被蒙古所灭。西夏紧邻蒙古,然而蒙古灭西夏的过程却并不顺利,数次征讨西夏,甚至已经征服中亚诸国后,依然没能击溃西夏。其中,成吉思汗就四次亲率大军来讨,包括1227年最终平灭西夏。然而他也正是在那次战役中丢掉了性命。尽管对他的死因还有各种猜测,但无疑与西夏有关。这是造成蒙古对西夏进行疯狂破坏的原因之一。屠城、劫掠、焚烧,西夏都城兴庆府几乎夷为平地。自此后,党项人难觅其踪。党项文一直到近代在黑水城等西夏边关遗址中才被发现,几乎绝迹。

蒙古人对西夏王陵同样进行了毁灭性的掘掠和破坏,致使王陵早已面目全非。再加上此后数百年间盗掘不断,如今若有什么发现,只能说是劫余后的残渣。所以,石教授起先对盛国刚他们的发现并未抱太大的希望。

直升机降落在正在修建的机场上。石教授从半空中就已辨识出:

“这里是陵邑区。”他对盛国刚说。“我以前来过这里。”

他指着不远处南北走向的一座冈丘。“那儿是西夏的窑址,大约有几十处,出土了不少砖、瓦、滴水和琉璃饰件,应该都是为建王陵用的。所以你们发现陶罐什么的,不算奇怪。”

甚至在他看到那具已经被挖出来的尸骨后,仍然没有太过惊奇。

“这副骨架倒是挺奇特的。”

他来到现场时,战士们已经把从挖掘机下抢救出来的尸骨进行了初步拼凑。石教授不好说什么,只是嘱咐不要再动任何东西。

他端详了许久。这是个女性,他可以判断。

“不过,她可够高的。差不多要一米八了吧,是个很健硕的女人。”

难道西夏的砖窑中也使用女性壮丁?

等下到挖掘现场的深坑中,仔细探察了坑壁四处,他不禁倒吸口凉气。我的天啊!挖掘机的这一铲子太悬了。盛国刚及时叫停,我及时赶到,这一切都太悬了!

坑壁的一侧露出的土质完全不同于周边的生土。它如同已经干硬的淤泥,里面暴露出来的些许纤维,只有专业人士才能辨认出来那是已经碳化的木材。

石教授用铲子小心地向里面探挖了些许,竟然摸到湿润的土质。他的心头一紧,急忙把土掩回。虽然只是轻微地触及,但那个感觉太熟悉了。10多年前,他当实习生时在长沙马王堆,就曾触碰到这样的土质。

“把这里保护起来,找些塑料布和棉被来,把这里盖上。”他嘱咐盛国刚。随后又问道:

“这有电话吗?我要给博物馆打电话。”

第二天,馆长带着队伍来了,并按石教授电话中的嘱咐,带足了设备。现场勘查后,馆长决定一边向自治区文物局报告,一边开始着手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准备。

两天后,自治区文物局的批复和先期经费就下来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馆长为发掘第一负责人,石教授为现场指挥。一周后,国家文物局派的专家组和专项经费都来了。由于墓葬规模并不大,一个月后,发掘工作结束。

由于石教授、博物馆方面以及专家组的专业和科学,此次发掘非常成功。

这是一个完全出人意外的发掘。墓葬规模虽然不大,他们没有发现任何墓道、甬道、甬道门等王陵或者陪葬墓中应该有的东西,也没有封土堆、碑亭、灵台一类的地面建筑,可以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陵寝。然而他们却得到一座未被侵扰、保存完整的墓棺和里面神秘、让人惊叹的墓主人。

距离地面10米多深的墓室,他们判断是一座砖窑的遗址。在这砖窑的遗址内充满了河流冲积或山洪留下的淤沙堆积物。这些出现在干旱的戈壁中似乎很奇怪,但如果联系周围环境就不难解释了。遗址周边有西干渠、昊王渠流过,这些引水通道历史悠久,像昊王渠便是西夏时兴建的,从它的名字就能想到与西夏建国者李元昊有关。

西夏初年,为解决贺兰山东麓灌溉问题,李元昊主持修筑了从青铜峡而来的这条灌渠,推动了兴庆府、灵州一带的粮食生产。不过,遇上大涝之年,灌渠也会成为泄洪渠,到时河沙泛滥,淹没周边的农田、作坊、砖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墓室中的淤沙不足为奇,但淤沙中的棺椁就太奇特了,或者说奇妙。

棺椁是传统的两层,外椁内棺,其中外椁又有两层。整个棺椁外面包裹着一层黏土的固化物,在内外棺椁之间也有这样的黏土。正是这层黏土——不知是无心之作,还是有意为之——完美地保护了棺椁,在干旱的戈壁之下,造就出一个完全隔绝于世的小环境。这个小环境异常潮湿,同时几乎恒温、完全无氧无菌……

专家组和发掘队最终决定将整个棺椁和黏土固化层进行密封装箱,整体运回博物馆再开箱。

有了前些年出土古尸的经验,这次开棺工作异常谨慎。博物馆用了两周的时间打造了一个恒温、恒湿、无菌的工作间。随后,石教授他们穿上专业装备,小心翼翼地开始剥除黏土层……小心翼翼地打开外椁盖……小心翼翼地除去内外棺椁之间的黏土层……小心翼翼地把陪葬器物清理出来……然后小心翼翼地打开由整块木板制成的棺盖……

一时间整个发掘队、整个博物馆都变得悄无声息。

墓棺中充满了无色透明的液体,盛装的墓主人便安静地躺在其中。她那一层层的丝衣、罗衫、绢裙数也数不清。全副披挂的金银玉饰,让人瞠目结舌。而她脸上戴的一个纯金面罩,更让人惊叹。

当石教授揭开她的面罩,大家都呆住了。这位贵妇的尸体竟保存得如此之好。褐色的古尸虽然让人无法想象她生前的容颜,然而皮肉尚存,而且皮肤湿润,还有弹性。后来验查的结果,发现她胸腔内器官仍然完整,部分皮肤的毛孔以及指纹还依稀可辨。

这就是轰动当年的西夏女尸。

对尸体的检查工作,石教授专门将齐郁贤教授从学校请来帮忙。齐教授是生物学专家,经他研究分析,尸体为30多岁女性,尸体不朽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由于深埋以及墓室中的淤泥黏土,造成一种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的环境,而那层层捆扎般的衣服,也起到了隔离空气的作用;二是尸体显然经过酒精和某种药物的清洗,起到了抑菌、杀菌、防虫的作用,并有利于棺内的氧耗,同时渗入墓棺的水分中带有微量的硫化汞等物质,也有防腐效果;还有,就是发现尸体腕部、脚踝等处有伤口瘢痕,且为死后所致,怀疑是对尸体进行放血处理留下的。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记,将尸体“沥尽膏血”的一种防腐处理的办法。

对尸体验查的另一个结果,就是在其胃内发现大量的砷化物,其含量为100克组织中含833微克砷,大大超过了正常人体的含砷量,甚至身体周围的淤泥中砷含量也超标,而较远的土中则不含砷。砷化物,如砒霜等都是剧毒物,所以可以说明墓主人是中毒而死。

她虽然珠光宝气、雍容华贵,可是棺外的陪葬物品却那么简单,能表明其身份的印章、墓志铭等都没有发现。唯一陪葬的是另一个女人,一个身材高大的女人。而她的葬身处更是如此特别,甚至称不上是一个墓葬。她是谁?她为何会中毒而死?为何会安葬于一个砖窑?为她陪葬之人又是谁?这一切都扑朔迷离、一切都让人着迷。

同类推荐
  • 风景

    风景

    只是打了个盹,汪达成就梦见自己站在老虎崖顶上,被人从后面一掌推了下去,离开崖顶的瞬间,他扭头看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像是向富民,更像是田大有……此刻,汪达成真的站在了老虎崖顶上,要不是刚才一股寒风吹过,吹得他一激灵,说不定他现在已是血肉模糊地躺在崖下了……他退了两步,俯瞰了一眼崖下的狰狞怪石和蓬乱杂草,看了一眼崖边那棵苍劲的松树……眼看就要过小年了,公司的工人在等着发工资,乡亲们在等着要货款,信用社催着还贷款……可他手上没钱,货款回不来,借钱没着落……工人急了,昨天停工不生产了,村民急了,一大早把公司大门给堵了……
  • 金盏花

    金盏花

    讲述的是一个26岁的女孩韩佩吟,收到了好朋友虞颂蘅的结婚请柬,她想起自己,因为母亲生病在床的原故,整天忙着工作,赚钱付母亲的医药费,从不敢奢望爱情。同情她的一位老师给她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给一个著名律师赵自耕的女儿补习。韩佩吟来到赵家,看到了一座像小说中的房子,赵自耕的男秘书苏慕南给韩佩吟开了门。她看到了顶顶有名的大律师,活跃在商业界、司法界及新闻界的人物赵自耕……因为金盏花,纤纤(赵自耕的女儿)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单纯的快乐;因为金盏花,佩吟与自耕由热恋而走入婚礼。
  • 西湖二集(五)

    西湖二集(五)

    《西湖二集》是明代一部短篇平话小说集,刊行年代大概是在明末崇帧年间。全书共三十四卷,包含平话三十四篇,都说的是发生在西湖上的故事。本书强烈反映了明末的社会:政治腐败,官吏贪污作恶,民不聊生,也反映了一些当时的风俗习惯。《西湖二集(五)》主要讲述了马自然,是钱塘人,好读书赋诗做文章。及至长大,又专好学神仙一派法术。早丧父母。他修炼仙法,杀妖除魔,治病救人,积下善缘,后来骑着一条白龙升天,等等故事。
  • 群盲

    群盲

    “让它赶快死了算了,活受罪。”这时,一个年轻的、充满愤懑的声音说。这句话显然让围观者吃了一惊,人们朝发出那个声音的人看过去,这个人却使劲儿从人群里挤出来,朝广场另一边走去。他走得很快,因为他急于摆脱令他厌恶的嘴脸和对话。他快步离开,作为对他们的抗议,表现对那群市侩的厌弃。但人们并没有从他的背影里看出这层意思,人们以为他有急事要突然赶去什么地方,只匆匆地看到这个人穿着一件蓝灰色条纹的毛衣。这是一位写小说的年轻人,他此刻正大步走在广场上,因为那条狗的遭遇而气闷、愤愤不平。他看着脚下石青色水泥砖的缝隙、它们构成的方形线条和棋盘一样的图案。如果他把一大片地面尽收眼底,如果他再把眼睛眯起来一点儿,他就看到一面线条交错、叫人眼花的网。
  • 钻石花(卫斯理珍藏版)

    钻石花(卫斯理珍藏版)

    二次大战时「沙漠之狐」隆美尔从非洲掠夺得来的战利品,共达三亿美元,听者莫不垂涎。卫斯理因一时好奇,被捲入这批宝藏争夺战之中,险些赔上性命。这边厢,石菊对卫斯理暗生情愫,卫斯理却对石菊的母亲黎明玫情有独钟;那边厢,「死神」的魔爪已然伸至,誓要从卫斯理手中夺回隆美尔宝藏的藏宝地图。正邪之战,一触即发。《钻石花》是「卫斯理」为主角故事中的第一篇,写作时,还完全未涉及「科学幻想」这个题材。故事中的人物,除卫斯理之外,其馀的,都再也未曾出现过,像石菊,应该十分可爱,可以再现,黎明玫是死了,无话可说。——倪匡
热门推荐
  • 我们等你很久了

    我们等你很久了

    事成定局,林星才知被人利用。穆阳撑着脑袋问:“你说什么?”林星大腿一挥,踢他下床,迷迷乱乱的答:“我说我爱你。”妖孽的苏薇第一眼就看上了谷木西,上热搜,玩绯闻,终于抱得美男归。但谷木西突然反悔了,“我从未爱过你。”苏薇用仅有的自尊回答,“谁要你爱我,老娘只要你的人。”当傻白甜网络主播遇到不差钱的大明星管理,游戏规则就变了。举着拐的江童原地转圈,“我是个渣男,我是个渣男,我是个渣男。”屏幕中的主播托着下巴,“我被人甩了……”
  •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豪门秘妻:宝贝,我们复婚吧

    以为离婚协议一签,她就可以美滋滋转身离去无留恋,再相见,欧阳俊走到她面前:女人,我对你越来越感兴趣了呢,再做我一次老婆?文珊走到他面前,送你两个字,休想!可她不知道,他早已掌控她一切,等着慢慢收拾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是人类思想最伟大最智慧的经典著作,代表了人类历史具有永恒价值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
  • 知来者之可追

    知来者之可追

    她,是一个‘成绩中等的’学霸他,是一个后天逆袭的学渣小学时初次相识,高中后再次相遇他们的故事有酸有甜,青春再见,你可安好?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帅哥咱俩是一家人:绝版仙恋

    都啥年月了,还包办婚姻?还要将俺嫁给那个小时候都要把我欺负死的云家混球?还要政治联姻?俺可是修行中的小女仙哎,偏不吃那一套,俺要奋起反抗再反抗……天啦,早知道无论怎么反抗都会落入魔爪,俺何苦折腾这么一大圈儿呢,瘦得都不好看了,这礼服穿着都跟竹竿挑件衣服似的,郁闷亚……
  •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神秘特工:嚣张王妃抵不住

    她,白天是人人敬仰的外教,夜间是神秘诡异的特工。不仅拥有跆拳道黑带八段的师贤资质,更是某间谍机构最神秘的开创者,却没有任何男人来问经。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为保护某件不可告人的国家机密甘愿牺牲自己,灵魂却意外跌落穿越时空。嫡女丧母,继母横行,姐姐妹妹一起来踩,好不容易熬过十二却被继母聘给三都(毒、赌、独)公子当妻子。更可笑的是,无意中撞见自己的丫鬟和未婚夫苟且却不敢声张,转眼让人推下假山害死。午夜梦回,棺材闹鬼。当间谍女穿至废材女,放倒继母,踩扁姐妹,气死未婚夫,捶太子,打王爷,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虐废一群渣男渣女。看废材修炼大家闺秀,瞧间谍稳站高位宝座。怎么,不服?王妃尽管去,本王给你收拾残局。
  • 微山号

    微山号

    要么共赴深渊,要么同挽狂澜。请你保有等待之后的努力和坚持。
  •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被系统惩罚的天才

    史上第一财团二公子陈昊,《挥手精英》未来第一新星,本以为靠系统加持吃鸡之路无往不利,却没想到系统根本就是来变着花样坑他的……
  • 地走飞侦

    地走飞侦

    被罪侵染,还是匍匐事外。看似真实的世界,让人顾盼流连。夏秋的周围总有人会先行离世,阴影的暗潮汹涌澎湃,在真诚的面具背后往往隐藏噬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