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70800000080

第80章 陈旭麓我好读书,好书读两三遍

陈旭麓(1918~1988年)史学家。湖南湘乡(今双峰)人。建国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有《近代史思辨录》等。

历史学家陈旭麓从40年代初期,就写了一大批富有情致和理趣的时论散文和学术论著,其中的一些文章被人誉为是中国当代文化中最富个性和理性神采的。取得这种成就,与他的博览群书是分不开的。

“无日不在读书”

陈旭麓常说自己“读书成癖”。80年代,他在一篇文章中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无日不在读书,晚间上床得看一阵书,半夜醒来还会扭开灯读书。”“读书是积累知识,也富有生活情趣,读到会心处你会发出笑声,读到动情处你会冒出泪花,读到邪恶处你会愤慨不已。”由此可见,读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

陈旭麓的读书爱好是从小培养的。他幼年丧母,父亲通过作些小买卖,使家境逐渐好转。1926年,陈旭麓开始入学读书,在这一时期,主要阅读私塾先生规定的《左传》、《诗经》、古文、唐诗等,对朱熹的《近思录》等书也有所涉猎。

陈旭麓家庭世代经商,他的父亲只想让他通过读些书,学会记帐、通信就行了,以后可以继承祖业经商。但是,陈旭麓没有接受父亲这种安排,而是要求继续读书。1934年,他离开湖南湘乡,来到长沙就读。

长沙是湖南的政治、文化中心,有很多新式学校。陈旭麓在私塾中所读课程,大多数无法与新式学校接轨。因此,他无心领略省城的都市风光,一头埋进书堆,补习数学和英文,为进入新式学校作准备。不过,最终却进了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在那里学习了三年,课程包括经学、史学、哲学、地理学等。

1938年,陈旭麓通过老乡介绍,进了大夏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开始了他一生中的重要转折。然而好事多磨,他在大夏读了一年后,忽然被查出没上过新式学校,也没有正式中学毕业文凭。校方通知他,已学的成绩全不作数,要求重新从一年级读起。陈旭麓没有办法,只好服从,但不愿再读中文系,于是转入历史社会系。这一改变,无形中竟为中国造就了一位历史学家。

大学毕业后,陈旭麓在教书的同时,继续多方涉猎,增长知识。1946年回到上海,他先后在大夏大学等学校教书,从此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读书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像他自己所说的“无日不在读书”。

在长期教书育人、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陈旭麓收藏了大量的书籍。虽然在“文革”中受到冲击,所藏之书一度被弄得残缺不全,但还是遗存了不少。1982年给友人的信中说,“搬家的事已基本就绪,几个研究生帮我把书清查了一番,因为书架少,仍是摆不开,好些书只好捆成一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懂得如何启发,是教育的伟大本领。这也是陈旭麓的一大特点,他很善于指导青年学生读书。他认为教育不是把人变为机器人,而是培养人去制造机器人,“教师要像恋人一样去诱导年轻人的心扉”。因此,他平等待人,经常鼓励学生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并因材施教,使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不管人们说我有多大的过失,只要我对青年的成长有过一点热情和帮助,我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牛克斯”

陈旭麓说:“读书历来有精选和博览两途,从而造就了专攻和通才两类人。”他认为,任何学问都必须专攻才会有所成就,然而任何学问又是和许多学问互相联系的,不广窥博览就难以豁然贯通。在他看来,读书,必须处理好精选和博览的关系。任何学科都是复杂的、丰富的,都必须广征博采,都需要“从你的视野之外获得视野之内的营养”。对此,陈旭麓谦虚地说:“我好读书,好书读两三遍,未必作到精选,读得广一些,也谈不上博览,只能说有这两个愿望。”

早在长沙孔道国学专科学校就读的时候,陈旭麓除了阅读经史子集外,还广泛阅读各种书籍,如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和陈独秀的《独秀文存》等。在大夏大学读书期间,除了学习哲学、历史、文学、外语等规定课程外,他还广泛涉猎《论持久战》、《资本论》、《联共(布)党史》等书籍。他被这些书深深地吸引了,接受了书中的辩证法、唯物论观点,以至在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开口就是“生产力”、“生产关系”,闭口便是“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结果,同学们给他起了个绰号“牛克斯”。

陈旭麓读的书范围虽很广泛,但并不是漫无目的。读马列,读有关理论方面的书,是希望从中得到诱导和启示,但是“只读马克思主义的书决不能发展马克思主义,要面向实际和读马克思主义以外的书,才有可能发展马克思主义。”他读其他社会科学的书是为了开阔视野,读文学方面的书则是出于对社会的探索,甚至“杂七杂八的书”也读,是“因为其中有你需要而在别的书中得不到的东西”。

史书是陈旭麓的专业领域,自然属于精选的范围。然而古往今来,史籍浩如烟海,穷个人毕生精力,也不可能全部读尽,甚至读完其中的一部分。因此,读历史书籍也必须有选择,需有高明的甄别力。作为史学家,陈旭麓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心得。他认为读书,特别是读历史书籍“不要为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被评论家所捉弄”,必须具备史学家的史识、见解和辨别力。1979年,他发表了《漫谈学习中国近代史》一文,虽然其重点是谈如何读中国近代史方面,但对指导人们阅读其他方面的书,有着同样的可借鉴之处。

读书还需有个积累的过程。任何一门学科,如果要比较全面、深入地了解它,进一步掌握它,不能浅尝辄止,这决不是一次两次可以完成的,而必然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特别需要把握住重点。陈旭麓主张,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应当“避免那种东抓一把,西碰一下,看得虽多而只有一些杂乱无章的知识。”

“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最大乐趣,是经过艰苦研究得来的东西”

陈旭麓反对为了读书而读书,为了学术而学术。他认为,“读书的真正价值和最大乐趣,是经过艰苦研究得来的东西,当你多年没有获得的知识一旦获得了,多年没有弄懂的问题一旦弄懂了,你就会大乐,没有原先的艰苦就享受不到大乐。”

陈旭麓在读书过程中,勤于思索,从而读书常有自己的观点。大学还没毕业,他就将自己多年积累的读《史记》的心得,写成了他的第一篇学术性论文《司马迁的历史观》。这原是一个很难驾驭的题目,他却洋洋洒洒地写了三万余字,文章发表后,受到各方面的好评。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说:“你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陈旭麓在读书过程中除勤于思辨,还善于发现问题。他在《(近代史思辨录)自序》中说,“在教学准备和阅读史籍中,日积月累,熟悉的东西多了,以此及彼,就会产生疑团,就会有问题从书中跳出来,不容你不去思辨,不去搜集资料进行论证,终至一吐为快。”

陈旭麓擅长思辨、善于发现问题,其结晶是他的遗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1978年开始,他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为题,给研究生和青年教师授课。他抓住在读书、授课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思考所得,将之形成论文。1988年,陈旭麓打算把讲稿形成专著时,却不幸去世。最后,由其学生整理出版,完成了陈旭麓的遗愿。

为别人阅稿作序或撰写书评,是陈旭麓晚年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显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是为他人作嫁衣的事。尤其在行文之前,要读很多有关的书籍,但他却把为人撰写序言和书评,作为激发自己思考的一次机会,很少就书论书,往往一篇书评或序言就是一篇见解独特的论文。他的一封信中,曾提到这样一件事:“春节前后的三周,审阅了一个老门生写的《道光皇帝传》三十万字。……为了写序言,倒也使我思考了道光是个怎样的皇帝。我说他既不英武,也不昏庸,是一个勤政图治而无显著政绩的皇帝,比许多瘟皇帝好。但他的两只脚随着五口开放进入近代,他的脑袋仍留在中世纪。”

陈旭麓也特别乐意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作序,“每从他们的笔下看到年轻人特有的才思,听到年轻人大步前进的足音,那愉悦之情总久久不能自已。”他认为,“个人的生命像大海里的一滴水,如果把这滴水洒在绿荫成长的泥土上,它就会比一滴水大得多。”他甘作人梯,相信爱因斯坦所说的话,“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由此,他赢得了无数好学青年的衷心爱戴。

陈旭麓的一生可以说是和书打交道的一生,他自己说“教书、写书、学生是我的支柱,离开了这些我就不存在了。”而读书、作学问,“只有执着地‘众里寻他千百度’,才能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

孟庆龙上海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同类推荐
  • 做最好的自己(套装共3册)

    做最好的自己(套装共3册)

    本套书包括《10天打造强大内心》《3分钟搞定对方》《九型人格的自我说明书》共三册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众多即学即用的方法,读者在掌握了具体的流程后,就可以口若悬河地说出难以表达的内容,不但对方能够欣然地接受,读者自身也会享受到一吐为快的成就感。本书追求的目标不是“滔滔不绝地述说”,而是在3分钟内敲开对方的心扉,激发对方聆听的欲望,利用短暂的时间获得对方的好感和认可,为自己的公关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 道德品质的修养

    道德品质的修养

    一个人的财富和他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个人有很多金钱,却有一片贫瘠的心田;有一片广阔的庄园,而理解力却很狭隘,那么他的财富对他又意味着什么呢?他的价值将为他赢得什么呢?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不可避免地要与人打交道,沟通交流。比如,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买商品时与对方讨价还价,与家人商量到哪儿去游玩,跟老板提加薪,与同事商量中午去哪儿吃饭,说服面试官录用你……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不生活在“说服”与“被说服”之中。每当这时候,因为各自的出发点、观点不一致的状况就会经常出现,无论是谁,潜意识里都希望对方能“服从”自己,认可自己的观点,那么这就需要掌握点说服技巧,学会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一书,从十个方面,通过实用、有效的技巧来告诉你如何拥有说服力,如何才能在任何场合说服任何人,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进而成就自己的非凡事业,愿每一位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中获益。
  • 沟通无极限

    沟通无极限

    本书避免了一般口才读物中常见的那些枯燥的理论教条,也没有罗列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口才奇迹,而是从大家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沟通无极限”这个口才理念,将一系列提高口才的方法清晰地展现在您的面前。这一过程遵循了“了解-学习-实践-应用”的科学学习步骤,并且力图让每一位读者将本书提出的106个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去,为每一位读者切实提高自己的口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并且有助于读者从中有所感悟,提高锻练口才的积极性。
热门推荐
  • 简·奥斯汀信件集

    简·奥斯汀信件集

    奥斯汀在小说里探讨爱情与婚姻,那么生活中的她呢?她的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直接了解她的方式了。听她娓娓道来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俏皮的玩笑,还有细腻的小心思。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便捷又神秘的沟通方式,就像我们今天用电话、短信、微信那样平常。奥斯汀的信有时候不是同一天写的,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然后再一起寄出,有点像日记。信虽不及小说有章有法,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奥斯汀。
  •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百慕大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

    十四行诗于16世纪初叶传人英国,随着文艺复兴思潮在欧洲的传播,很快成为当时最流行的诗体之一,伊丽莎白时代涌现了一大批十四行诗人。西德尼的《爱星者与星》、斯宾塞的《小爱神》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它们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流行的三大十四行组诗”。
  • 飘

    描写的历史背景是1861年美国南北战期间,南方佐治亚州塔拉庄园的园主16岁的长女思嘉爱上了艾希礼,后来艾希礼要和一位叫媚兰的姑娘结婚。思嘉气极之下嫁给媚兰的哥哥查尔斯。后来查尔斯和艾希礼一起应征入伍,但查尔斯在入伍后不久就病故了,军火商端德趁机博得了思嘉的芳心。思嘉的家几乎遭到了北方军队的毁灭。南方军队战败,艾希礼回来了。俩人又重温旧梦,但艾希礼无法答应和她一起私奔。思嘉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千方百计博得了有钱人弗兰克的信任,并委身于他,弗兰克死后,思嘉不得已又和瑞德结婚。不久,经过太多磨难的瑞德对她已不太信任,下决心和她离婚。而思嘉深知真爱自己的人是瑞德,她决心重新找回爱她的瑞德。
  • 重生之娘子要休夫

    重生之娘子要休夫

    燕国最大富商的幺女又要嫁人了,这一次是嫁给谁呢?算了,管她嫁给谁呢,反正迟早是被休的命!一个字衰!燕城的百姓翘首以盼的大好事终于要来了,全城同庆,一派欢乐的景象,简直比自家娶媳妇还热闹,不为别的,只为等着晏语晴再次被休的那一天,只要晏语晴被休,他们就会得银子,这等好事谁不激动!?现代刑警晏语晴重生到了古代商女晏语晴身上,据说这个主已经被休三次,而这次,她要嫁给燕城最难娶到媳妇的闻小侯爷闻笑天。
  • 冥界公主闹人间

    冥界公主闹人间

    什么?!阎王爹地要她女扮男装跟着老六去人间学习?还要把被自己放走的恶鬼给抓回来?呜呜~她只不过是不小心放走了关在地狱近千年的恶鬼,然后将那快死的帅哥直接弄死带了回来嘛!阎王爹地怎么忍心将她流放人间?算了!反正这天地两界她也玩腻了,去祸害祸害人间也不错!上学第一天就得罪了学校三大贵少,恐怖的是那个该死的老大居然就是自己带回地狱的帅哥!完了,冥界是她猖狂,可这学校,却是他作主!好在得罪了他们,却另帮了一个妖孽美男,可是,谁知这美男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儿,孤僻的表面背后竟然隐藏了一个神秘的身份……
  • 越次元来助你

    越次元来助你

    一个奇异的空间,一段期盼已久的旅程。伙伴……到底是怎样的存在
  • 初代观测者

    初代观测者

    末世之下,人们在AI的帮助下逃入深山,并建立生态园“桃园”。桃园中有一所学校,名为“人工学园”,由AI授课,培育人类复兴希望的“火种”……本该越来越完善的火种,当到达第四代时出现了多个特例。他们不具备AI设定下的完美品德,反而相当恶劣。为应对此情况,AI选择第四代中表现较为完美的火种,将其升级为“观测者”,用于观测第四代,以判断整个第四代火种,是否需要完全清洗。
  • 惊妃轻狂

    惊妃轻狂

    本是前朝公主,一朝国破,战死沙场。再度睁眼,自己竟重生到新皇刚纳的妃子身上!新皇是个好皇,但她可不是个良妃。偶尔搞搞事情撩撩其他小妃子,背着皇帝和王爷愉快玩耍,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带着左相去青楼……妙啊。
  • 喊风来

    喊风来

    那一天太阳泛白,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毒日头,光到最强烈时总是这种颜色。资江流域有句气象民谚说:白太阳久晴,红太阳近雨。唐家观就是匍匐在资江中下游北岸的一个小镇,这里的人都知道未济老师不怕太阳只怕雨。太阳有什么可怕?未济说,万物生长还靠太阳哩,要是真晒得我眼冒金星了,就往江河里一潜,与鱼儿们嬉戏耳语一阵,再上得岸来时,啧啧,红翅白翅就像是来寻伴一样,都会争着要往我的渔篓里飞。那才过瘾呢!未济老师口中津津乐道的红翅和白翅,是山溪里两种不同类型的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