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66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大学完全名录(17)

南京农业大学:其前身是私立金陵大学农学院、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1952年院系调整时,该两院及浙江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合并为南京农学院;1954年被确定为全国2所重点农业高校之一;1972年搬迁至扬州,与苏北农学院合并为江苏农学院;1979年移回南京,恢复南京农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农大。

南京师范大学:其主源可追溯到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后历经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时期;其另一源头为1888年创办的汇文书院,后发展成为私立金陵大学,创办于1913年的私立金陵女子大学(后称私立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于1951年与私立金陵大学合并称为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在原南京大学师范学院、金陵大学教育系、儿童福利系等基础上组建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改名南京师大。

南京医科大学:始建于1934年,时名江苏省立医政学院;时历战乱,屡经迁徙;1942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7年学校由镇江迁至南京,正式更名南京医学院;1962年列为全国首批六年制医药院校之一;1981年批准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93年更名南京医科大。

南京邮电大学:其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邮学校,是我党、我军早期培养通信人才的摇篮。该校于1958年改建为本科高等院校——南京邮电学院。

南京林业大学:其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南京林大。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该校自1952年创建以来,历经了南京航空高等专科学校、南京航空学院等时期,1993年更为今名。

南京理工大学:创建于1953年新中国最高军工科技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离,先后经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几个发展阶段。

南通大学:原南通师范学院1999年由南通师范专科学校、南通教育学院合并组建。前者创建于1958年,后者创建于1959年。原南通医学院前身为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由清末状元、近代著名教育实业家张謇于1912年创建,是国人最早创办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1927年起先后为私立南通医科大学、私立南通大学医科、私立南通学院医科;1952年改建公立苏北医学院;1956年改为该名。原南通工学院也是由张謇于1912年创建,我国最早独立设置的纺织院校,时名南通纺织染传习所;此后历经南通纺织大学、南通大学、南通大学纺织科、南通学院纺织科等发展时期;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迁往上海,与其他院校相关系科组建成华东纺织工学院(现东华大学);1977年学校复建,1985年改名南通纺织工学院,1995年定为该名。

徐州师范大学:其前身是1956年始建于无锡市的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北迁徐州,与当时的徐州师专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1996年更为今名。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原南京外国语学院,创建于1951年,其前身是中央军委外国语学校,1963年被周恩来总理批准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

浙江(9所):

中国计量学院:始建于1978年,时为杭州计量学校,1983年更名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1985年定为今名。

中国美术学院:其前身是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校址在杭州西湖孤山罗苑,以“思想自由,兼容并蓄”为办学方针,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目标,参照外国美术学院模式,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办学与育人;1929年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7年抗战爆发,始迁诸暨,后迁江西贵溪,再迁湖南长沙;与北平国立艺专在湖南沅陵合并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后又内迁昆明、重庆坚持办学;1945年在杭州复校;此后不久,联合国建立之初,该校即列入其教科文组织,被视为中国艺术教育最高学府;1950年改名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1957年迁往南山路现址;1958年改名浙江美术学院;1961年起被文化部列为直属重点高等美术学院;1963年增设书法篆刻科,为我国创始;1993年更为今名。

绍兴文理学院:该校建立在原绍兴师专、绍兴高专两校的基础上(1995年合并并定今名)。其前身可追溯到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的山会初级师范学堂,1911年鲁迅曾出任其学监;嗣后不断改名:浙江省第五师范学校、浙江省第五中学、绍兴简易师范、绍兴县立师范学校、浙江省绍兴初级师范学校、绍兴中等师范学校、绍兴地区师范学校、绍兴师范专科学校;并合并了绍兴高等专科学校、电大绍兴分校、绍兴职工大学等。

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先后经历杭州化工学校(1953年)、乌溪江化工学院、浙江化工专科学校(1958年)、浙江化工学院(1960年)、浙江工学院(1978年)和浙江工业大学(1991年)等发展阶段;1994年并入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1997年并入杭州船舶工业学校,2001年并入浙江建材工业学校。

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高等学府之一。

浙江工商大学:源于1911年创建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1980年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更为今名。

浙江师范大学:其前身是创建于1956年的杭州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杭州师范学院;1962年与浙江教育学院、浙江体育学院合并,改名浙江师范学院;1965年从杭州搬迁至金华;1985年升格为浙江师大;2000年、2001年浙江财政学校、浙江幼儿师范学校相继并入。

浙江理工大学:其前身是杭州太守林启创办于1897年的蚕学馆,我国最早的兴学教育机构之一。该校在105年办学历史中数度易名。1964年定名浙江丝绸工学院,先后隶属于浙江省、中国丝绸总公司、纺织工业部、中国纺织总会。1999年更名浙江工程学院。近已正式改名为浙江理工大学。

温州师范学院:其前身是朴学大师孙诒让于1933年创建的温州师范学校;1951年改名浙江省温州师范学院;1956年改名温州市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温州师范学院;1959年台州师专、瑞安师专、丽水师专全部并入;年底撤消温州师范学院而建立温州地区教学函授站;1971年成立温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74年改名温州地区师范学校;1978年温州师范专科学校重新成立;1984年恢复温州师范学院并易地新建校舍。

安徽(6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58年创建于北京,被称为最年轻的全国重点大学;1970年,其主体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但同时在北京保留了其研究生院。

安徽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主要是为马鞍山钢铁公司设立的;曾先后用名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马鞍山钢铁专科学校、马鞍山钢铁学校、马鞍山钢铁学院、华东冶金学院、安徽工业大学,并先后并入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前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前安徽商业专科学校、马鞍山商业专科学校、马鞍山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大学马鞍山市专科班,并并入马鞍山联合大学)。

安徽大学:1928年建于安庆市;1929年改名安徽省立大学;1930年改名省立安徽大学;1939年因日军侵华,被迫停办;1946年复校,改名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迁校芜湖,安徽学院并入,改为现名;1952年院系调整,其经济、园艺、法律3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东政法学院,同时调入复旦、南京、金陵3所大学的茶叶、蚕桑专科,改设师范、农学两院;1954年,两院分别独立建院,改名安徽师范学院及安徽农学院;1958年在合肥重建安徽大学,由复旦大学帮助建立数学、化学、生物、外语4个系,由安徽师范学院物理系帮助建立物理系。

安徽农业大学:源于1928年创立的省立安徽大学,1935年成立农学院,1952年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和南京大学、金陵大学的蚕桑师资并入,1954年独立建院,1995年更为今名。

安徽师范大学:创建于1928年,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也是全国建立较早的综合性大学之一。其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迁至芜湖成立新的安徽大学;尔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正式定名安徽师大。

安徽医科大学:其前身是上海东南医学院,创办于1926年,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号召内迁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年迁至省会合肥市现址,改名安徽医学院,1996年更名安徽医大。

福建(4所):

厦门大学:该校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于1921年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所华侨大学;也是目前中国知名度最高、学术水平与社会地位最高的华侨大学;中国5个经济特区和众多侨乡中唯一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其前身为1907年由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建国以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改为今名。

福建农林大学:2000年由原福建农业大学(福州)和福建林学院(南平)合并组建而成,其前身分别为创建于1936年的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和创建于1940年的福建省立农学院。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其前身是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1939年改名福建省立医学院;1949年改称福建医学院;“文革”期间与福建中医学院、华侨大学医疗系合并,成立福建医科大学;1982年更名福建医学院;1996年恢复现名。

江西(5所):

东华理工学院:原太原地质专科学校、抚州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辗转南北。

华东交通大学: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迁往江西,改名华东交大;1973年,华东交大选址南昌市郊马鞍山林场,动工兴建;1978年,上海铁道学院在原址恢复办学,华东交大继续在江西建校。

江西农业大学:溯源于1940年创办的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1949年更名南昌大学农学院,1952年组建江西农学院,1958年创办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总校(周恩来题写校名),1969年江西农学院和劳动大学总校合并,1980年更名江西农大。

江西师范大学:创建于1940年,原名国立中正大学;1949年更名国立南昌大学,1953年更名江西师范学院,1969年成立井冈山大学,1972年恢复江西师院,1983年更名江西师大。

江西财经大学:源于1923年建立的江西省立商业学校,由原江西财经学院与原江南财经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

山东(8所):

山东大学:前身为1901年创建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之后的我国第二所国立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林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并入山东大学农学院、齐鲁大学农业专科、金陵大学园艺系、南京大学园艺系果树组;1958年迁至泰安,并入山东林学院、山东畜牧兽医学院、泰安农业专科学校、泰安水利学校;1983年更名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并入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山东省林业学校。

山东师范大学:前身为山东师范学院,于1950年在原华东大学教育学院基础上成立,系建国后山东省成立最早的高校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齐鲁大学的物理、化学、生物3系并入;1981年更名山东师大。

中国海洋大学: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始建于1924年;后经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等几个时期变迁,于1959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为今名。

曲阜师范大学:1955年创建于济南,始称山东师范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曲阜师范学院,并迁址曲阜;1985年更名曲阜师大。

青岛科技大学: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1984年改名青岛化工学院;2002年更为今名。

济南大学:由原济南联合大学(前身为1978年成立的济南师范专科学校)与原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前身为1942年成立的山东省立建国学校胶东分校、1958年成立的淄博工学院)于2000年合并组建。

聊城大学:始建于1974年,原名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1981年更名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更为今名。

河南(6所):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创建于1951年,前身是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78年改为现名,1990年迁至郑州市现址。

河南大学:创建于1912年,始名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经中州大学(1923年)、河南中山大学(1927年)、省立河南大学(1930年)诸阶段,1942年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医、法6大学院的综合性大学,是当时学术实力雄厚、享誉国内外的国立大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又经开封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大学等阶段;1984年恢复河南大学校名。

河南农业大学:其前身是成立于1913年的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之后相继经历了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农科、省立中山大学农科、省立河南大学农学院、国立河南大学农学院等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由河南大学农学院独立建院,成为河南农学院;1957年从开封迁至郑州;1984年更名河南农大。

同类推荐
  • 深度语文

    深度语文

    本书是王开东老师深度语文探索的经典力作,是他20年教育教学的精华集萃。全书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学观、师生观,特别是深度语文的课程理念和课堂实践。作者践行最前沿的课程架构、最透彻的文本剖析、最精到的课堂把握、最鲜活的课堂实战,把抽象的课堂理念衍化为课堂教学的直通车。书中的文本解读和精彩课例,是作者魅力课堂的集中展现,深受广大教师喜爱。本书获“江苏省首届十年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
  •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包容与凝聚:多民族国家和谐稳固的制度机制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A类重点课题“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10AMZ004)的最终成果形式。本书将机制设计概念运用于族际政治研究领域,从制度机制设计的角度对各国处理族际关系的政治实践展开研究,通过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代世界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关系、包容族际差异、协调利益和认同分歧的制度机制及其设计主旨和过程的分析,探索这些制度机制的社会效果及其联系。从中发掘对多民族国家处理民族问题具有普遍价值的制度、方法和途径,促进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增进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 大地牵龙

    大地牵龙

    本书是中国管道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又一个成果,是中国管道文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是管道文学繁荣发展的里程碑。
  • 通往正义之路——致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通往正义之路——致法学院新生的一封信

    北大微讲堂是北京大学为学生开设的科普讲座,邀请各学科教授、名家、院士等,讲解内容权威却又通俗易懂。
  •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新闻哲学的思考:以人类认知为参照

    全书100万字,分认知之路(引论)、新闻之路、新闻本质论、新闻复杂论、新闻价值论、新闻表现论、新闻超越论七大部分。这是一部构建新闻哲学大厦的奠基之作,一部揭示新闻深层奥秘的鸿篇巨著。它以一线新闻记者的探索和感悟为基础,吸收了新疆经济报20年新闻改革的理论成果,集中西新闻思想之大成,以最新科学哲学理论成果为支撑,填补了中国大陆“新闻哲学”领域的学术空白,为信息时代新闻理论创新做出了新的探索,具有重大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
热门推荐
  • 迈向克里玛莎

    迈向克里玛莎

    “谦恭!正直!怜悯!英勇!公正!牺牲!荣誉!信仰!”他是一只巫妖,他却恪守着骑士精神!他是一只巫妖,他却坚守着光明信仰!“强敌当前,不畏不惧!果敢忠义,无愧圣灵!忠耿正直,宁死不屈!保护弱者,无违天理!”站在世界的顶端,无论多大的风雨,没有人能阻挡他追随圣灵的步伐!圣灵也不能!……这是一只碎嘴猫和一只将身心都献给光明的巫妖的烂漫传奇故事!是的,“烂漫”,不骗你!就是这么回事!
  •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儒学的形态与开展

    本书涉及“儒学的形态”和“儒学的开展”两大议题,清晰展示了作者的哲学思考轨迹,即从“生活儒学”到“生生之学”。作者在思考儒学开展方向的过程中,逐渐转入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而在对儒学形态的思考过程中,又发现了儒家“生生”理念。其认为,“生生”才是儒家思想的生命和源泉。作者思考这些问题的同时,也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儒学积极健康发展的主张。
  • 重生时空,将门女

    重生时空,将门女

    百世轮回,数万年苦苦追寻不得,擦肩回眸却终不得见;数十万年孤单,只换得一日相伴,终了却以神魂俱灭为代价。
  • 绯云遮面

    绯云遮面

    他怀着无尽的仇恨与仁爱来到这里,想要为死去的族人复仇。她携着无尽的讽笑与愧疚来到这里,想要让元洲变成她想要的样子。“你的酒我洒了。”“你一会走的时候,再送你一坛。”“不要了。”“哦?你不走了?”
  • 冷煞总裁:宠溺你到时间的尽头

    冷煞总裁:宠溺你到时间的尽头

    他是千金一掷的商海大亨,万众瞩目下却淡然至极,笔挺的西装衬得面容棱角分明。他只因为一张魂牵梦萦的脸。她为他角逐,在爱和恨中浮沉。电梯内,她抵住他的胸膛,面带恼怒:“宁总,你是不是忘了我们的协议?”男人勾唇一笑,狠狠地将她撞入怀里,俯身堵住她的唇。然后淡淡启唇:“期限延长。”
  • 异界跑腿小分队

    异界跑腿小分队

    跑腿?打怪?花金币!战争?屠神?没压力!这里有猥琐又强大的大叔,三百多岁的萝莉,吐槽爱装的DIAO丝,天然呆的剑圣,女扮男装的小姐姐…………还等什么?快点上车!
  • 在斗罗创立锻天宗

    在斗罗创立锻天宗

    少年穿越斗罗大陆,觉醒武魂是一个女性内衣,先天魂力一级,为了颜面决定另开道路,养魂兽,锻神铁,铸神兵,锻造天下可锻之物,本书设定年龄和比比东一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王崛起:极品元素师

    女王崛起:极品元素师

    现代称霸蔚蓝大海的傲娇女王,一朝重生成为异世大陆冷家九小姐。谁料到,所谓废材居然是顶级元素师的绝世天才!天赋过人却扮猪吃虎,背靠大树隐藏实力。当家族遭遇灭顶之灾,是谁力挽狂澜、重振声望?当顶级元素学校前来招生,是谁惊艳四座、震撼全场?当大陆选拔天赋测试,是谁打破记录、荣耀登顶?一把剑,一本书,绝妙风姿无双容颜。偏偏当她遇到他,女王碰上君王,干柴撞到烈火,熊熊燃烧的爱情之花跨越万年。他说:“若世人欺你,辱你,蔑你,我便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