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8389600000005

第5章 冯鞠元积劳患肾虚 陈依玄妙语嘲国病

九月十一是寒露,也是老秀才卫先生的“三七”。脂城的风俗,“三七”是大奠,子孙后辈亲朋故交都要前往坟地祭拜,习俗里叫作“送茶”。其实,脂城人也晓得,入土的人喝不了茶,送的只是活人的一片心意罢了。既然重要,就要有人张罗。一个女婿半个儿,更何况还有师生情谊,因此冯鞠元自然卖力。头天晚上,冯鞠元图方便,跟奉莲一起住在卫家。自从卫先生去世,冯鞠元等于卖给了卫家,跑前跑后,迎来送往,没少出力。奉莲怀着伢,身子沉,冯鞠元晓得心疼,凡事不让她沾手,天天都要忙到三更才得歇息。毕竟是秀才身子,本来没有做过事,这些日子忙下来,眼看着冯鞠元就瘦了一圈。

一夜无话。第二天五更鸡唱,冯鞠元爬起来,腰酸得直不起来,脚一着地,一阵晕眩,顿时眼前金星乱飞,耳畔铮铮地似弹弦子。难道真让陈依玄说中,得了肾虚症?冯鞠元稳了稳身子,定了定神,陈依玄这个怪才可不是浪得虚名,看来真得弄些“陈氏三泡”喝一喝才好。

天光渐亮,远近的亲朋故交陆续到来。陈依玄做为门生,来得也早,眼见的活,能搭上手的就搭把手,冯鞠元轻松不少。日上三竿,亲朋到齐。按规矩行仪式,一起去坟上祭拜。卫家的坟地也在西门外的香炉岗,卫先生自然埋在那里。一行人浩荡而行,显得很是热闹,老先生若地下有知当倍感安慰。到了坟前,献上茶,又烧了纸,再磕头作揖,过程就算结束了。冯鞠元陪着众人往回走,走过岗坡拐弯处,一抬头望见自家的坟地,想起自己的爹来,不禁黯然,想那两个老亲家若在地府相聚,说不定还会谈起科举废止的事,那情景想必伤感,不想也罢。这时候,陈依玄走到身边来,冯鞠元突然想起自己的症状,跟陈依玄悄悄一说,陈依玄果断地结论,肾虚绝对没错,但是肾阴虚,不是肾阳虚,肾阴虚和肾阳虚不是一回事。冯鞠元不想知道什么阴虚阳虚的区别,只说赶紧给准备些“三泡”,陈依玄当即点头,让他随时去家里取,保证三五天便见效果。

吃过晌午饭,亲朋各自离去,到了后半晌,卫家的事也基本忙完,冯鞠元如释重负。这些天,冯鞠元忙得脚底板不着地,奉莲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便让冯鞠元一个人回家好好歇着。奉莲孝顺,留下陪她娘,暂时不回。冯鞠元得了这话,便回西门了。来到家,见四门紧闭,叫两声鞠平,没有应声。这疯丫头怕是又去礼拜堂了!一想到鞠平,冯鞠元不禁叹气,他爹临终前写过一个“出”字,就是让他把鞠平嫁出去,如今八字没有一撇。想一想,真是无颜面对他那秃头的爹!一个将近二十岁的丫头不思婚嫁,如何是好?冯鞠元晓得鞠平心里惦着陈依玄呢!我的孔圣人啊,这个疯丫头胆子比脚还大,什么事都敢想,也不好好掂量掂量,人家陈依玄娶了仙芝,那是亲上加亲,怎能容得下你鞠平呢?退一万步说,就算陈依玄将来纳妾,仙芝也答应,你又愿意做小,那也得等到陈依玄四十以后。男人过四十才能纳妾,这是脂城的规矩。你掰着指头算一算,还有十多年,到那时你这个疯丫头不就成了老丫头?!

冯鞠元换身衣裳,出门去陈家取“陈氏三泡”。来到陈家,书房里传出一阵咯咯咯的笑声,冯鞠元一听头就大了,只凭那没心没肺的傻笑,不是鞠平还能是哪个?!冯鞠元紧走几步来到书房门前,一推门正看见鞠平,鞠平也看见了他,四目一对,鞠平显得有点慌张。陈依玄马上站起来,说:“瞧瞧,果然是亲兄妹,一个前脚来,一个后脚到。正好,刚刚上市的徽州贡菊,坐下来一起尝尝吧!”冯鞠元没有坐下,眉毛拧着,瞪了鞠平一眼,鞠平眼皮活泛,晓得哥哥生气,马上站起来,说:“寒露过了腌萝卜。昨天买了一篮子,趁着天好,赶紧去洗了切好晾起来。”说着,扭身出门了。

鞠平走后,陈依玄看着冯鞠元笑,等冯鞠元坐下来,才说:“鞠平来说件事。”冯鞠元没接话茬,陈依玄接着说:“礼拜堂要办‘女学’,鞠平想去,晓得你不同意,又不敢跟你开口,就来走我的后门,让我跟你求情呢!”冯鞠元也听说礼拜堂办女学的事,但是没料到鞠平想去,喝了一口菊花茶,还是没说话。陈依玄说:“依我看,这是好事,让鞠平去吧。鞠平本来就识字,又有上进心,多学点总比不学好!”冯鞠元说:“休想!”说着,把茶盏一蹾,残茶溅到对面陈依玄的脸上。陈依玄揩一把脸,还是笑,说:“你呀你,不仅肾阴虚,心更虚!”冯鞠元直直地看着陈依玄,问:“什么意思?”陈依玄站起来,来回踱了几步,说:“鞠元,你为鞠平嫁人着急,这我晓得。但是,鞠平的脾性你也晓得,想到哪做到哪,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啊!与其闹得不快活,还不如走一步看一步!况且,世道在变,不晓得将来会变成什么样来?”冯鞠元说:“再变,也不能变了章法!”陈依玄说:“那不一定!科举是行了一千多年的章法,不是说废就废了吗?废了科举,要兴新学,兴了新学,新东西会不断,一切都会变!”冯鞠元说:“照你这么讲,只能等着变了。”陈依玄说:“《周易》你也晓得一二,洋洋大观,不过说了一个字,变!盘古开天,阴变阳,阳变阴,阴阳互变,变来变去,就变成眼下这个样子了!”冯鞠元说:“那怎么办?”陈依玄说:“与其看不惯,不如接受的好!”冯鞠元沉默半天,突然压低声音,说:“依玄,你说这大清朝会不会变?”陈依玄说:“当然,变是早迟的事!听说最近革命党闹得凶很,年初朝廷为什么要查禁《支那革命运动》《革命军》?怕谋反!”冯鞠元当然晓得这事,不过没有多想,说:“谋反的事多了,结局怕是和当年闹太平军一样!”陈依玄说:“这一回跟历代的谋反都不同。为什么?这一回叫革命!谋反谋反,大不了把原来的反过来,革命可不同,革命是什么?革命就是要命,咔嚓,砍脑瓜子!这是其一。其二最为关键,历代造反的不是乡下人就是绿林人,没有大抱负。革命者可不同,他们大都是读书人,比如孙文,你是晓得的。那帮人都是留过洋的人,见过世面,晓得朝廷的死穴。三是时代也不一样了。闹太平军那时候,朝廷腰杆还有几分硬实,能撑得住,眼下怕是撑不下来了!”冯鞠元来了精神,问:“大清近三百年的江山也不是纸糊的,难道撑不下来?”陈依玄扶着冯鞠元的肩,说:“此一时,彼一时也。打个比方,如今的朝廷跟你一样,害了肾阴虚,放个屁眼前都冒金星,无奈何也!要补没良方,不补只好衰下去,如此一来,结局便可想而知!”冯鞠元张着嘴想了半天,觉得有理,又很审慎,问:“这事你可测过卦?”陈依玄点点头,冯鞠元问:“如何?”陈依玄摇摇头,冯鞠元明白了,咂咂嘴,倒吸一口凉气,不禁想到自己身上来,说:“快把‘三泡’给我吧!”陈依玄拿出一个蓝布包递给冯鞠元,冯鞠元接过来,放在鼻底闻了闻,说:“我这就回家沏上。”陈依玄拦住他,问:“鞠平入学的事,你就答应吧。”冯鞠元挠了挠头,说:“等我想想再说!”

正在这时,小结巴突然噔噔地跑进来,脸色煞白,手指着门外,说:“官官官……”陈依玄迈着方步来到天井朝外一看,四个官差正走进来,为首的是个胖子,脂城人称肥爷。肥爷一见陈依玄和冯鞠元,笑着说:“二位秀才爷正好在一起,省得我多跑腿了。走,一起去趟县衙吧!”陈依玄不慌不忙,问:“什么事?”肥爷说:“去了就晓得了!”冯鞠元说:“不说什么事,凭什么让我们去?”肥爷一亮手中的令牌,说:“走吧,多亏二位是秀才,不然还得让我们兄弟动家伙!”冯鞠元正要上前理论,激动之下眼前金星一片,陈依玄拦住他,说:“去就去吧,大不了见见刘知县!”

陈依玄和冯鞠元被带到县衙已是傍晚时分,知县刘半汤早已等候在公堂。

刘知县系河南人,五十开外,早年及第,却一直候补,后来补缺来到脂城,虽说也有一肚子的不如意,总算赶上最后一席。不过刘知县为官还算清廉,百姓的口碑不差。尤其这位县太爷从不摆官架子,常常一个人跑到巷口小摊上吃馄饨,吃完了必加半碗汤,因此才有“刘半汤”的雅号。说起来,刘半汤跟陈依玄算是熟悉,一是他是褚家的常客,二是因为陈依玄在脂城的大名,三是他曾经服过陈依玄的偏方,且对疗效甚为满意。毕竟是读书人,刘半汤尤其尊重读书人,来到脂城,跟卫老先生一直谈得来,卫先生生前对他赞赏有加。

刘半汤命肥爷等一干差人退下,公堂里顿时静了下来。大清有规矩,秀才见县官可以不跪,但是毕竟是父母官,冯陈二人先给刘半汤行了秀才礼,然后垂手而立,听候发问。刘半汤长了副娃娃脸,下巴光光没有胡子,遇事心烦总爱揪耳朵,一替一只揪,揪了这只揪那只,两只耳朵终日通红,如卤过一般,切切可以下酒了。刘半汤揪了一会耳朵,终于说话了。刘半汤说:“二位秀才,可知道为啥叫恁俩来?”冯陈二人摇头。刘半汤说:“本县就直说吧,恁俩可谋划秀才游行哩?”冯陈二人点头,刘半汤说:“噫嘻!就知道有恁俩。那谁是主事?”陈依玄上前一步,说:“回大人,是我。”刘半汤一拍大腿,说:“噫嘻!就知道是你。你呀你,可给本县惹了事了!”刘半汤说着,开始揪耳朵,边揪边说,等到刘半汤的耳朵揪得不忍看了,冯陈二人方弄明白其中缘由。

八月二十一游行那天,刘半汤并没有去南京办事,而是躲到乡下去了。之前,刘半汤早就捕到秀才们要上街游行的风声,因理解秀才们的心情,不想过问,但也晓得上头对游行肯定不满,因此选择回避,万一追究起来,也好有个借口。本来,那天的游行请愿,尽管弄得热闹,也只是在脂城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刘半汤睁只眼闭只眼,事情就算过去了。可巧的是,当天有几个去南京的洋人路过脂城,正好碰上。按说碰上就碰上,大不了让洋人看个笑话,偏偏那些洋人里有一位是香港一家报馆的主笔,把这事写成文章,发给报馆,报纸把这事给刊了出来,标题是《脂城奇观:秀才游行,妓子助阵》。报纸一刊登,这事就长了腿,风也似的传到朝廷那里。本来,朝廷也没把这当回事,可是更凑巧的是,没过两天,京城火车站出了一档大事,一个姓吴的革命党揣着炸弹,化装后上了火车,把正要出洋考察的几个大臣炸伤了。这真是小巧碰大巧,大巧碰见巧婆婆,巧到一起了。那位姓吴的革命党偏偏也是江淮人士,家离脂城不远,这样一来,事情就有玄机了,有好事的大臣参了一本,认为这两件事之间必有联系,朝廷因此发话要认真查办。金口玉言,经州过府逐级传到脂城县,刘半汤只好马上查办。

刘半汤说到这,两只耳朵已揪得通红,说:“你看看你看看,这事叫我咋办?”陈依玄说:“刘大人,请容学生解释,脂城秀才此番游行,目的只是为了请愿,请朝廷为天下读书人想一想,绝无别的企图,这一点有万言书为证。”刘半汤一甩脑瓜,说:“噫嘻,游啥行,请啥愿,朝廷天天忙得跟啥样,哪有工夫管这事!”冯鞠元上前一步说:“天下读书人不是一两个,是好几茬人,无论如何,朝廷也该给个说法才是!”刘半汤说:“俺的大秀才哟,恁那书白念哩!天下事,比这大的多得很里很,样样都要说法,朝廷日子就不能过哩!”冯鞠元说:“这么说,这事就没有个说法?”刘半汤板起脸来,说:“说法有!说法就是,朝廷叫俺法办恁们!”说着,拿出一份公文朝桌上一拍,二人这才晓得刘半汤不是开玩笑,顿时有些害怕了。刘半汤叹口气说:“恁这群秀才呀,真不让人省心,明明知道俺好不容易做回知县,上来就弄恁大个屎屁股给俺擦!”陈依玄和冯鞠元还要辩解,刘半汤摆摆手,又开始揪耳朵,说:“都是读书人,都不容易,看在卫老先生的面子上,本县放你们一马。不过,丑话说在前头,俺放过,不等于朝廷放过。二位赶紧到外头躲一阵儿,等到风头过去再回来,这边的事俺想办法交代,中不中?”冯陈二人傻了半天,连忙说:“中中中!”刘半汤叹口气,说:“赶紧回家收拾收拾,趁早跑,跑越远越好!”陈依玄上前一躬到地,说:“刘大人,给您添麻烦了,晚生一定铭记您的大恩大德,日后定做回报!”刘半汤揪了揪耳朵,说:“说啥大恩大德,也不要日后回报,把你上回给俺使的药再弄几服来就中了。俺那老毛病又犯了!”陈依玄说:“好!回去就做安排,明个让人送到府上!”刘半汤说:“噫嘻!真麻烦,不如现在把方子写给俺,俺让人去抓药,省事!”陈依玄犹豫一下,有点不愿意,毕竟那是自己的秘方。刘半汤看出来了,笑笑说:“噫嘻!你看你,舍不得是不是?看来俺这面子……”这句话有点刺耳,陈依玄一挥手,咬咬牙说:“刘大人对陈某有恩,陈某岂敢吝啬,拿笔来!”刘半汤拿来纸笔,陈依玄提笔饱墨,一挥而就。刘半汤看罢,揪着耳朵说:“中!中!”

天色已晚,二人出了县衙,匆匆往西门外走。途中,陈依玄突然问冯鞠元:“你可晓得刘半汤有什么毛病?”冯鞠元说:“不晓得。”陈依玄说:“国病!”冯鞠元问:“国病是什么病?”陈依玄说:“跟你一样!”冯鞠元叹道:“国虚则民虚!”陈依玄苦笑:“举国肾阴虚!”

同类推荐
  • 哑女与真心话

    哑女与真心话

    在开庭前,站在墙角的哑女看到他们聚集在了大厅中央那张方桌的四周。七岁的男孩豆豆被他的姨娘小鹤搂着,他皱着眉头。仿佛心头正压着一块从未有过的沉重石块,他不知道今天过后,将如何面对此刻作为原告和被告的这些亲人。他正逐一地将目光望向亲人们,似乎像是在乞求和挽留什么。他正对面是一脸疲惫的爸爸,爸爸的右侧是瞎子周阿炳和他的姐姐周颖,左侧是一位陌生人。开庭还有段时间,哑女看到豆豆摸了摸眼角,又摇着小鹤的胳膊说:“小鹤姨娘,你能不能和爸爸、叔叔、阿姨陪我一起再玩一次‘真心话大冒险’,我们已经好久不玩了。
  • 蒙古汉子(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一)

    蒙古汉子(成吉思汗子孙秘传·第二季之一)

    本书写的是成吉思汗的后代巴拉格特氏这支族人的故事。准噶尔叛乱,背负家族希望的巴特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满清正黄旗官员通智为贪巴特战功背后放冷箭。通智担心事情败露,把自己的女儿桐花嫁给巴特。桐花到了巴家后,巴家人处处受其欺辱。准噶尔二次叛乱,战场上,巴特遇到了自己当年的结拜兄弟,方知自己背后那支箭确是通智所为。凯旋归来的巴特进皇城状告通智,雍正皇帝怀疑巴特被策反,将巴特交通智处治,通智伪善地在包头收买人心,却对巴特落井下石。朝廷钦差刘统勋明察秋毫,救出巴特,通智被处死。准噶尔第三次叛乱,巴特再立战功。当乾隆皇帝要加封巴特为一品大员时,巴特婉言谢绝,告老还乡。
  • 偷着乐

    偷着乐

    矿上有个女人,外号叫“偷着乐”日子久了,人们就忘了她姓什么叫什么了,都叫她“偷着乐”有时候,有人看见她站在那儿突然笑那么一下,露出左边的一颗小虎牙,就觉得心里很难受,就要长叹一口气说,唉,这个女人真是可怜呢也有人不那样认为,不那样认为的人怎么认为?他们说,这样也好,这说明她是快乐的,是心里快乐呢“偷着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偷着乐”的呢?那已经是多年以前的事了多年以前的一个黄昏,下起了毛毛雨,正是工人们下班回家的时候只要一下雨,矿山就泥泞不堪,就没有一条好路,其实矿山里没有路矿山的山坡上盖满了房子,人们管那些房子叫自建房。
  • 人类之谜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人类之谜的故事(世界科幻故事精选丛书)

    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写想象中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学的一种新体裁,诞生于19世纪,是欧洲工业文明崛起后特殊的文化现象之一。人类在19世纪,全面进入以科学发明和技术革命为主导的时代后,一切关注人类未来命运的文艺题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现未来的科学技术。
  •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线人:石钟山警情小说

    本书包括“死亡证明”、“片警杨杰的一天”、“城市消息”、“蹲坑”、“那双眼睛”等10余篇小说。
热门推荐
  • 遥遥修魔路

    遥遥修魔路

    魔,印度梵语魔罗,中华译为杀者,他能杀害正修道人的法身慧命。强者如林的大陆上,渴望得到力量的少年,误入修魔之道。天下乱因我起便因我终。
  • 你是我浮生不变的暖阳

    你是我浮生不变的暖阳

    两岸文学PK大赛总以为真正的喜欢就是不拥有,默默地付出,为了让他幸福什么都可以做。甚至连有一天,他能发现身边有一个人一直陪伴而心生感激都不奢望。因为总是怕自己给不了最好的,也总害怕自己的喜欢对他有所束缚。守候太久也不知疲倦,认为喜欢着就是幸福。看着他身边的女孩子一个又一个的出现,看着他沉浸在假幸福和真幸福里,她就真的只能旁观吗?这样默默付出的真心能不能够被正视?面对帅气多金的追求者,自己又能不能去追求另一种幸福?很多时候,爱真的比死更冷。
  • 雪动

    雪动

    莫默意外被一名名叫雪动的神灵带到了异世界,然后开始了他的冒险故事。群号605199171
  • 每天一颗棉花糖

    每天一颗棉花糖

    池小萌“一不小心”惹上了恶魔少爷凌书言,从此开始了大少爷、小女佣的生活。少爷累了,捶背。少爷饿了,做饭。这是一个小绵羊误入狼窝,被生吃的故事。(甜宠文,无虐。)
  • 漫威的空间能力者

    漫威的空间能力者

    来到了漫威世界。成为了空间系超能力者。身边渐渐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偶尔去其他世界玩玩。
  • 清冷师尊求抱抱

    清冷师尊求抱抱

    梅花融雪丽香台,仙旅凭高锦席开。山水四围龙虎抱,云霞五彩凤凰来。……凤凰台,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站,凤凰台下涅槃来。正文版:东大陆上有个很是出名的修仙世家,凤家,拥有四大神兽凤凰的血脉之力,而只有有血脉之力的族人才有冠凤姓的资格。而风凝云就是这凤家旁支的庶出小姐,可庶出,就活该被夺走血脉之力吗?八岁检测出来的返祖血脉之力,成了她怀璧其罪的理由,仅仅双八年华,还未看到这繁华的大千世界,便惨死在家族之中。重生归来,她看清一切,什么家族荣誉大于一切,都是gp,这一次,她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她要真正的踏入修仙之途,她要与天同寿,站在巅峰。ps:这其实就是个和自家师傅吃吃喝喝玩玩乐乐,顺便称霸整个修仙界的故事。
  • 青年流放者(郭小东文集)

    青年流放者(郭小东文集)

    青年流放者,从中兴到末路,从英雄到囚徒,从辉煌到黯淡,从坦途到悬崖,从雄鹰到笼中鸟……小说描画了众多命运多艰的知青群像。旷世的荒谬和市井的琐屑,无言地胶合成风华正茂的一代,那是鬼哭狼嚎的一代,那是在红旗下战斗的一代,那是美丽的忧郁和残酷的浪漫的一代。二十三个年青的生命长眠于海南岛的丛林中,她们集中体牺牲于一九七〇年十月十七日零点。是她们的血点燃了这部小说的灵魂,点燃了千百年青年流放者心中惊天的大火。
  • 二婚有喜,秦总宠妻无度

    二婚有喜,秦总宠妻无度

    三年婚姻,不过是场要阴谋,当她逃离开启新生活时,一回头,却发现某人早已站在她身后。“顾曼,你很笨。”他冰冷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无奈。“你不知道我喜欢你吗?”……
  • 章木头

    章木头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掌门救我

    掌门救我

    我收徒弟从来不看他们的天赋,反正是个人肯定都比我强!直到有一天,我忽然意识到,我收的那些徒弟、弟子,比我更废、更渣,从头到尾只有一句台词——掌门,救我!ps:轻松向小说,有毒,慎入!